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合集7篇)

时间:2022-06-30 18:11:12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1篇

——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及实施“四先”工作法经验

党的基层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是检验一个党支部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原创:使党的队伍永葆革命青春,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对党支部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大举措,为加强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们学校党支部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实施“四先”工作方面谈一点体会。

一、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及实施“四先”工作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不断创新、开创党支部建设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

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实施“四先”工作法的活动,是贯彻十六大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贯彻实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党的凝聚力,进一步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虽然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党支部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工作上不敢创新,患得患失,缺乏创新精神。有的不想创新,习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而有的不会创新,虽然有创新的愿望,但缺乏创新的能力。针对以上三种思想认识,当前开展的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实施“四先”工作法活动无疑给基层党支部建设指明了一条新路子,必将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创新思路,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党支部的内在活力,提高党支部的建设水平,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是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具体措施。

二、在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实施“四先”工作法活动中要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与党的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要通过各种形式实践“四先”工作法,加强党员的理论修养,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先学一步;在重大问题上先知一步;在改革措施上先走一步;在工作落实中先行一步。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的理论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系统性,要着眼于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素质,有针对性地提供专题学习资料。其次,内容要丰富多样,在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要多安排学习与单位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政策、法规知识。要引起党员关注热点、难点、焦点及有关实施政治等问题。再次学习方式要灵活,可以采取电化教学、专人授课、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力,是每次学习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二是要与党员的“”活动相结合。原创: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推行“四先”工作法要通过党的“”来贯彻落实,把系列活动内容逐条逐项地贯彻到党的日常活动中去,达到创新党的活动,强化党的活动的目的。三是要与创岗建区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创岗建区活动的形式,展现出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推行“四先”工作法的内容,把争创活动渗透到创岗建区活动中。四是要与落实“两个纳入”机制相接合。要通过系列活动,更好地系统地落实“两个纳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两个纳入机制,使“两个纳入”机制在基层党支部工作中更好的贯彻落实。

三、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和实施“四先”工作法,关键在于落实。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2篇

创新一:

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全面提升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热点、和谐建区发展良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推动了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创新背景

随着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流动人口日益呈现增多的趋势,城区流动人口已达10万之众,占户籍人口的1/4,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婚育信息难掌握。流动人口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文化的多样性增加了服务与管理的难度,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

二是责任措施难落实。流动人口变动性大,信息交换量重,数据的收集、录入及上报需要从村居、镇街到区各级的密切配合,投入足够的精力。现有的按户籍人口数量配置机构编制和管理人员的现状,远不能适应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体制的需要。

三是服务管理难到位。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新建小区增多,“新市民”为断增多,难免出现计划生育管理“盲区”。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维权意识和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难以满足其需求。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以上“三难”问题。

二、创新做法

(一)科学设置网格。

为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死角”和“盲区”,我区按照“走向合理、界限分明、规模适度”的原则,打破原有行政界限,重新调整布局街道、社区行政区域四址范围。在此基础上,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按照社区每两幢楼或每两条街巷设置一个网格的原则,结合社区辖区面积、地理环境、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情况、企业商铺数量等因素,将社区细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选聘一名网格管理员,使之成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和组织节点,从而在“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之下,增加“网格”这一层级,变为四级责任体系。社区再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对应若干网格,建立社区第一责任人—片区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的包保责任体系,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到户管理体系,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楼栋、每条街巷、每户居民,做到以“不动的房产”管好“流动的人”。

(二)规范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

内部民政、计生、治安、社保等中心户长、楼道长资源,按照“六有六好”标准,在民主推荐基础上选聘产生了近2000个网格管理员,优化了队伍结构。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街聘居用区备案”,激发网格管理员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区、街道、社区共同为网格管理员配备人口计生宣传品以及法律、卫生、科技等读物,统一发放网格管理员工作记录簿,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街道、社区每年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针对工作实际,确定培训专题,着力增强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在评选“十星文明户”、发展新党员、安排就业岗位等方面,优先考虑网格管理员;在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方面,给予网格管理员初审权。并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适当给予补贴,支出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三)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

网格管理员主要履行“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监督员”职责,通过明确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落到实处,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耳目”和“助手”,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一是宣传和督促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二是协助社区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三是宣传告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免费技术服务”等政策;四是组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免费孕情健康检查;五是核实提供经营场所、出租房、务工单位的情况,协助街道与相关单位、个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六是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

(四)推进网格化服务。

服务体系全覆盖。全力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服务责任片—世代服务室(岗)”为全覆盖体系的服务链。打破行政区域,坚持市区一体,建成东西南北中多点呼应、各具特色的“十分钟服务圈”。建立区域、任务、利益明确的“城市计生服务责任片”,实行“五必访、五上门”。社区采取独立设置、与卫生室合建以及设立世代服务岗三种建设模式,保障流动人口方便快捷地接受服务。

优质服务均等化。一是政策导向市民化。确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公共服务、权益保障、引导激励“三大体系”,出台外来务工人员优先优惠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一样,实现“有户籍、有收入、有社保、有医疗、有房住、有组织”及其子女“有书读”等10项同城待遇。二是计生服务均等化。通过《流动人口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机构、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

六个服务均等化,使流动人口享受到现居住地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

(五)构建网格化纽带。

我区把社区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来推进,合力推进“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人口计生与公安、人社、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间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共享,提升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社区配备信息系统专用电脑,安装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基层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电子台帐,实现计生信息一点通。只要点击一下每幢楼、每条街巷,就能通过图标颜色了解一般管理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流动人口分布情况;点击任意一户门牌号码,或者随机报出一个流动育龄妇女姓名,就能查找出该同志的相关信息,管理和服务方便快捷。

三、创新成效

泰州市海陵区针对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情况复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服务难到位等情况,大胆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将社区管理下延到网格之中,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管理服务新格局,杜绝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二是保障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底数清、情况明,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畅通,加上管理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真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是适应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动态性。流动人口的突出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实施网格管理、以房管人,管理员就在流动人口身边,便于流动信息及时掌握,服务管理及时跟进。

四是推动了流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信息平台的建设打造,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方共享,多方共赢,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二:

打造阳光计生品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创新背景

为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行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委以“阳光计生行动”为抓手,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创新做法

1、以社会和谐为统领,实施“阳光计生”。坚持把“阳光计生行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行动,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谋发展。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规范。通过开展创

建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活动,以及现场会、推进会、督查会等形式,确保“阳光计生行动”扎实开展。

2、以政务公开为抓手,促进“阳光管理”。一是公开形式多样化。通过政府网、人口网,政务公开栏、计生宣传栏,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等形式长期和定期公开;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及开通联通短信平台即时公开;通过制作宣传品、集中性宣传服务活动、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不定期公开。二是公开内容规范化。全区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事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政务事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政策法规、服务内容“六公开”。三是公开运行网络化。研究制定《海陵区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行政事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操作手册》,将再生育申请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核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核发、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申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病残儿医学鉴定等七项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项目全部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3、以国优创建为载体,推进“阳光服务”。一是围绕群众家庭发展需求,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坚持以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主体,以生育、生产、生活为主线,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启动“幸福家庭十大行动”。二是围绕群众生殖健康需求,实施世代服务提质工程。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东西南北中“十分钟服务圈”以及市、区、镇街、村居多点呼应的服务链。婚前医学检查、“两癌”筛查、生殖健康检查等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孕节育随访等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三是围绕群众权益保障需求,实施诚信计生创建工程。坚持利益导向,出台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人口计生法定奖励政策落实率达100%。实施“亲情牵手—关爱女孩”十百千工程,打造“爱心奶奶”、“阳光驿站”关爱品牌。四是围绕流动人口需求,实施服务均等化工程。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服务均等化。

4、以评议监督为重点,保障“阳光维权”。一是“评议”兑现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主题教育社会各界评计生”等活动,征询群众意见,倾听百姓心声,出台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二是“热线”畅通诉求渠道。将“12356”计生服务热线整合到

“12345”区政府呼叫热线之中,实行统一受理、分级办理、限时办结。利用政府网和人口网,及时对群众提出的人口计生问题进行网上解答,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三是“监督”增强维权实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群众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明确职责权限、监督内容,定期交流反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五议三公开”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现人口计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以事业发展为根本,锻造“阳光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建立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二是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勤政为民形象,牢记宗旨、关注民生,解决权力观、价值观问题;树立奋发有为形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解决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树立清正廉洁形象,行为规范、甘于奉献,解决廉洁自律、永葆本色问题。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对镇(街道),实行目标百分考核,折算三个文明得分;对村(社区),按绩定档,奖惩结合;对随访服务队,分片责任包干,“养事不养人”;对人口中心户长,街聘居用区备案,工作报酬区财政予以保障。

三、创新成效

1、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以来,进一步增强了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优质服务的提质提速。

2、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村(居)民自治、村(居)务公开,激发了群众的参与激情,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获得了民心和民信,从而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提升了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阳光计生行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基本国策的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达到了顺民心、惠民生、转作风的目的,有力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全区涌现出一批示范镇(街道)、村(社区)、站(岗)等先进典型,进入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行列。

创新三:

“四定”促“四解”

开创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新路子

一、创新背景

社区和农村的计生村、居民小组长队伍处在人口计生队伍的最底层,也是我区人口计生队伍的最薄弱环节,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海陵区人口计生委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深入调研,把优化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建设作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的强基提质工程来抓,建立完善了一套选拔、培训、管理、激励机制,有效地发挥了村、居民小组长在

村、居与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了全区人口计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做法

1、科学选配“定人”,解决“没人干”的问题。一是合理设置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按照“规模适度集中、方便生产生活、有利群众自治”的原则和按社会化管理的要求,以每组30-50户的标准,对现有计生村、居民小组长进行撤并调整,并按照“一组一长”设置计生村、居民小组长。二是创新推选方式。采取“两推一考一选”(群众推荐、本人推荐、支部考察、村、居民选举)方式,把熟悉计生政策和本村、居情况,办事公道、群众信赖的人员选拔为计生村、居民小组长。据统计,全区有400多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通过“两推一考一选”方式产生。三是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城市创业新星、农村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优秀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等人中选拔计生村、居民小组长,注重提高女性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比例。目前,全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中有各类种养能手86名,城市创业人员136名,农村实用技术人员216名,复员军人和返乡农民87名,大中专毕业生258名,女性658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教育培训“定向”,解决“不会干”的问题。一是专题培训。将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培训列入区、镇街园区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区人口计生委组成了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讲师团,对他们进行人口计生的政策法规、人口理论、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仅今年就培训达1200多人次。二是基地培训。通过下派科技、规统、法规、宣传、流管等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社区进行巡回指导,有计划、分层次加强村、居民小组长的教育培训。三是特色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定期收看网上的人口计生知识,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本领。

3、制度管理“定责”,解决“干不好”的问题。一是实施绩效管理。根据各村、社区工作现状和特点,创新推行“村、社区级绩效考评”,将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纳入考评范围,完善和制订“百分制”考评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责、权、利,使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在管理组里事务时手中有“权”,能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坚持制度管人。建立干部联系制度,区人口计生委中层以上干部、乡镇(街道)、园区计生科工作人员各联系3-5名情况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较多的村、居的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目前,13名区人口计生委中层以上干部和10个乡镇(街道)园区计生科干部共挂钩联系132名计生村、居民

小组长,指导他们为群众办实事300多件,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6起。三是推行民主管理。完善组务公开制度,各村、居民计生小组成立监督小组对组务进行监督,并设立组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去年来,各村、居组共收集意见建议218条,已解决202条,兑现率达93.5%。实施村民小组长向村民报告工作和村民评议小组干部制度,全市123个村(居)召开民主评议会400多场,群众对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工作满意率达95.6%。

4、激励保障“定心”,解决“不愿干”的问题。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建立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固定补贴+绩效补贴”的薪酬制度,确保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每年的基本报酬。对任务完成较好,年度考核优秀的村民小组长,经全村、全社区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给予适当奖励。二是强化政治激励。按照“把党员选拔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把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培养成党员”的思路,积极推荐年纪轻的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加入党组织,进而选拔为党小组长;通过法定程序将党小组长推选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加快资源整合,努力实现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据统计,全区有146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被确定发展党员重点对象,小组长一岗双职的达到178人,其中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的有68人。三是加强精神鼓励。区、镇园区每年组织开展“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通过专项表彰、宣传媒体或各种相关会议,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增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队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有54名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获得各级表彰。

三、创新成效

“四定”举措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基层计生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工作,用新的思路来谋划工作,用新的措施来推动工作,特别是能够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探索、创新、突破,营造了争先创优、奋发进取、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一是促进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有新的提升。广大计生村、居民小组长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转作风,实现了计生干部与育龄群众的零距离、面对面交流沟通,成为育龄群众的“贴心人”。二是促进整体水平和内涵质量有新的提升。人口计生网络不断延伸,能力素质不断增强,使村居服务管理更加全面深入、更加优质高效、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信息准确率、优质服务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9.43%、99.36%、99.7

0%,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单项创特色、整体上水平,在人口计生队伍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新路子。

创新四:

生育关怀 助推社会老龄服务工作

一、创新背景

面临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养老服务已形成巨大的挑战。如何拓展延伸生育关怀服务内涵,促使政府及其部门为实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弱势人群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一大课题。海陵区计生协在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中,倡导推行“五心服务”,用责任心查实每位老人生活起居情况和需求,用真心营造敬老、助老、关爱老人温馨环境和氛围,用热心对待每位老人,用诚心满足服务对象,用爱心关爱老弱病残者,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增强了计生协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

二、创新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尊老、扶老、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策应泰州建设“三个名城”和海陵区打造“三张名片”的机遇,借助生育关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优势,广辟宣传渠道、优化宣传环境、拓宽宣传空间、构建立体式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扶老、关爱老人社会氛围。各计生协通过设置墙报、橱窗、户外广告、横幅、标语,印制宣传资料、折页,组织协会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用身边人、身边事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文艺节目,启迪群众的尊老意识。利用人口计生网宣传老年人保障法律法规、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生活知识,通过12356阳光热线电话接受老年群众的咨询,开展老人援助服务。区、镇(街)、村(社区)文化园、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街等阵地常年开展一系列社会养老宣传服务、咨询活动,营造尊老、扶老、爱老社会氛围。结合敬老型社区、老年宜居社区、文明村镇、老年温馨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创建活动,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每个家庭成为平等、文明、和睦,融时代特色和传统美德于一体的新型家庭,为老人营造良好的生活服务、精神慰藉和生态文明环境。以老年大学为龙头,镇街老年学校为网点,初步建立老年精神服务工作体系,老年活动丰富多彩。

二是建立完善利益导向体系,体现政府对高龄老龄人群的关爱。市区政府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列为民生工程,全面落实法定的奖励政策。同时,实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高龄老龄人优先优惠政策,实行“奖、保、优、扶、补”5个方面共31项优惠政策,重点解决计生贫困家庭和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中对计生困难家

庭由政府代缴全部或部分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在农村全面落实“五保”政策,据统计,集中供养率已达65%以上。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25亿元。从2004年开始,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惠及城区2.1万人。积极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与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三合一”运行机制,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800多万元。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从2004年开始,市区同步建立人口计生公益金制度,累计筹资人口公益金150万元,解决计生困难家庭和社会老人的实际困难。同时,出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补贴家有老年人口农户、建立养老互助”组。对残疾、孤寡老人实施优待普惠政策,计生特困对象优先入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和康复中心,费用适当减免,资金由财政补贴。市区从2003年起建立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计生家庭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制度,仅2011年全区2575人享受农奖、特奖203.614万元。近年来,市区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老人在文化、娱乐、医疗、交通、就医、养老、法律救助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自2008年至今海陵区为老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用户已突破11400户,通过红键求救成功抢救了410多突发疾病老人,通过绿键求助,为用户提供40000多次的生活服务,并成功劝说阻2位轻身老人。市区发放“凤凰一卡通”1.2万张,每年为老人节省百万元车路费,平均每天100多位老人免费游览景区,省门票费百万余元。

三是整合资源,搭建社会养老服务平台,做到“爱心”无缝对接。自2007年,城北街道工人社区首家成立养老服务站,是市区养老社会服务全面展开的标志。目前初步建立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2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机构5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19家,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室15个。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养老服务平台。市区在逐步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统筹安排服务设施,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老年日间照顾,建立卫生站和助餐网点,镇和村居建立托养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实施站点。将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融入公共卫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融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世代服务中心开展。区世代服务中心设老年保健室,开展对老人健康咨询、健康检查、身心健康指导,建立健康档案,整合世代

服务平台和随访服务资源,使老年人在就近社区得到服务,在家庭得到服务,电话得到服务。“世代服务、协会同行”,镇(街)、村、社区计生协积极参与社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为老人服务志愿者达1.5万多人,用诚心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老人营造人文宜居氛围。

四是探索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区政府不断加强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一五”期末,市区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市区政府将社会养老列为每年改善民生实事内容,加强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在老年人口集中的街道建老年活动中心,区财政实行以实代补办法,每家老年活动中心验收合格一律补助20万元。为解决社会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帮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2012年,市福利院移址新建,设计床位数2200张,建成后的福利院将成为一个集社会养老、医疗保健、功能康复、老人教育、特殊教育于一体养老综合服务示范基地,还将成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学习基地,这对主城区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社、群团组织的优势,尤其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信息、组织、宣传、服务等己有优势,积极探索以计生家庭老龄服务为切入点的能力服务,提供相关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各级计生协拓展生育关怀内涵和倡导推行“五心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提升计生协的活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成效

海陵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26家,社区居家养老覆盖面达60%以上,农村社区(村)居家养老覆盖面达21%。同时,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区老年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求助求救呼叫中心常年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创新五: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村居信息化水平

一、创新背景

随着国家“金人工程”建设的深入,信息化村居服务终端全覆盖势在必行。我区在实现政府网络资源共享及规范管理,解答村居人口信息化建设“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二、创新做法

1、两网合一,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选择接入政府内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政府牵头通过政府内网进行资源整合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区已有公安、民政、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接入政府电子政务专网,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即时交换得以实现。二是电子政务专网采用物理隔离,安全性能更高;10M光纤接入,网速更快。三是区政府出资将网络连接到全区所有128个村居并统一维护,人口网接入政府专网避免了重复投资。

2、制度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转。我区制订了《村居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八项制度从三个方面保障人口信息系统在村居得以安全有效运行。一是通过《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制度》、《信息质量保障制度》对源头信息质量和数据运用进行规范;二是通过《系统安全和保密制度》、《系统检查和维护制度》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日常维护提出明确要求;三是通过《操作人员培训制度》、《操作人员能力标准》、《信息系统操作准入和退出制度》保证村居人口信息操作员队伍的先进性。

3、着眼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口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要与服务全人口相关联。我区在区计生指导站、各镇街计生服务站接入政府专网,安装了人口信息系统,为部分村居世代服务室配备了专用电脑,所有世代服务室(岗)预留了专网接口,为信息引导服务,服务充实信息打下基础。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3篇

创新一:

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全面提升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热点、和谐建区发展良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推动了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创新背景

随着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流动人口日益呈现增多的趋势,城区流动人口已达10万之众,占户籍人口的1/4,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婚育信息难掌握。流动人口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文化的多样性增加了服务与管理的难度,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

二是责任措施难落实。流动人口变动性大,信息交换量重,数据的收集、录入及上报需要从村居、镇街到区各级的密切配合,投入足够的精力。现有的按户籍人口数量配置机构编制和管理人员的现状,远不能适应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体制的需要。

三是服务管理难到位。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新建小区增多,“新市民”为断增多,难免出现计划生育管理“盲区”。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维权意识和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难以满足其需求。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以上“三难”问题。

二、创新做法

(一)科学设置网格。

为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死角”和“盲区”,我区按照“走向合理、界限分明、规模适度”的原则,打破原有行政界限,重新调整布局街道、社区行政区域四址范围。在此基础上,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按照社区每两幢楼或每两条街巷设置一个网格的原则,结合社区辖区面积、地理环境、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情况、企业商铺数量等因素,将社区细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选聘一名网格管理员,使之成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和组织节点,从而在“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之下,增加“网格”这一层级,变为四级责任体系。社区再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对应若干网格,建立社区第一责任人—片区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的包保责任体系,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到户管理体系,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楼栋、每条街巷、每户居民,做到以“不动的房产”管好“流动的人”。

(二)规范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

内部民政、计生、治安、社保等中心户长、楼道长资源,按照“六有六好”标准,在民主推荐基础上选聘产生了近2000个网格管理员,优化了队伍结构。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街聘居用区备案”,激发网格管理员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区、街道、社区共同为网格管理员配备人口计生宣传品以及法律、卫生、科技等读物,统一发放网格管理员工作记录簿,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街道、社区每年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针对工作实际,确定培训专题,着力增强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在评选“十星文明户”、发展新党员、安排就业岗位等方面,优先考虑网格管理员;在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方面,给予网格管理员初审权。并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适当给予补贴,支出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三)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

网格管理员主要履行“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监督员”职责,通过明确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落到实处,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耳目”和“助手”,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一是宣传和督促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二是协助社区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三是宣传告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免费技术服务”等政策;四是组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免费孕情健康检查;五是核实提供经营场所、出租房、务工单位的情况,协助街道与相关单位、个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六是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

(四)推进网格化服务。

服务体系全覆盖。全力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服务责任片—世代服务室(岗)”为全覆盖体系的服务链。打破行政区域,坚持市区一体,建成东西南北中多点呼应、各具特色的“十分钟服务圈”。建立区域、任务、利益明确的“城市计生服务责任片”,实行“五必访、五上门”。社区采取独立设置、与卫生室合建以及设立世代服务岗三种建设模式,保障流动人口方便快捷地接受服务。

优质服务均等化。一是政策导向市民化。确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公共服务、权益保障、引导激励“三大体系”,出台外来务工人员优先优惠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一样,实现“有户籍、有收入、有社保、有医疗、有房住、有组织”及其子女“有书读”等10项同城待遇。二是计生服务均等化。通过《流动人口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机构、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

六个服务均等化,使流动人口享受到现居住地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

(五)构建网格化纽带。

我区把社区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来推进,合力推进“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人口计生与公安、人社、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间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共享,提升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社区配备信息系统专用电脑,安装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基层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电子台帐,实现计生信息一点通。只要点击一下每幢楼、每条街巷,就能通过图标颜色了解一般管理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流动人口分布情况;点击任意一户门牌号码,或者随机报出一个流动育龄妇女姓名,就能查找出该同志的相关信息,管理和服务方便快捷。

三、创新成效

泰州市海陵区针对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情况复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服务难到位等情况,大胆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将社区管理下延到网格之中,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管理服务新格局,杜绝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二是保障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底数清、情况明,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畅通,加上管理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真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是适应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动态性。流动人口的突出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实施网格管理、以房管人,管理员就在流动人口身边,便于流动信息及时掌握,服务管理及时跟进。

四是推动了流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信息平台的建设打造,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方共享,多方共赢,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二:

打造阳光计生品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创新背景

为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行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委以“阳光计生行动”为抓手,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创新做法

1、以社会和谐为统领,实施“阳光计生”。坚持把“阳光计生行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行动,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谋发展。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规范。通过开展创

建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活动,以及现场会、推进会、督查会等形式,确保“阳光计生行动”扎实开展。

2、以政务公开为抓手,促进“阳光管理”。一是公开形式多样化。通过政府网、人口网,政务公开栏、计生宣传栏,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等形式长期和定期公开;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及开通联通短信平台即时公开;通过制作宣传品、集中性宣传服务活动、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不定期公开。二是公开内容规范化。全区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事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政务事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政策法规、服务内容“六公开”。三是公开运行网络化。研究制定《海陵区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行政事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操作手册》,将再生育申请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核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核发、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申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病残儿医学鉴定等七项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项目全部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3、以国优创建为载体,推进“阳光服务”。一是围绕群众家庭发展需求,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坚持以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主体,以生育、生产、生活为主线,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启动“幸福家庭十大行动”。二是围绕群众生殖健康需求,实施世代服务提质工程。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东西南北中“十分钟服务圈”以及市、区、镇街、村居多点呼应的服务链。婚前医学检查、“两癌”筛查、生殖健康检查等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孕节育随访等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三是围绕群众权益保障需求,实施诚信计生创建工程。坚持利益导向,出台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人口计生法定奖励政策落实率达100%。实施“亲情牵手—关爱女孩”十百千工程,打造“爱心奶奶”、“阳光驿站”关爱品牌。四是围绕流动人口需求,实施服务均等化工程。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服务均等化。

4、以评议监督为重点,保障“阳光维权”。一是“评议”兑现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主题教育社会各界评计生”等活动,征询群众意见,倾听百姓心声,出台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二是“热线”畅通诉求渠道。将“12356”计生服务热线整合到

“12345”区政府呼叫热线之中,实行统一受理、分级办理、限时办结。利用政府网和人口网,及时对群众提出的人口计生问题进行网上解答,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三是“监督”增强维权实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群众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明确职责权限、监督内容,定期交流反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五议三公开”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现人口计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以事业发展为根本,锻造“阳光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建立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二是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勤政为民形象,牢记宗旨、关注民生,解决权力观、价值观问题;树立奋发有为形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解决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树立清正廉洁形象,行为规范、甘于奉献,解决廉洁自律、永葆本色问题。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对镇(街道),实行目标百分考核,折算三个文明得分;对村(社区),按绩定档,奖惩结合;对随访服务队,分片责任包干,“养事不养人”;对人口中心户长,街聘居用区备案,工作报酬区财政予以保障。

三、创新成效

1、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以来,进一步增强了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优质服务的提质提速。

2、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村(居)民自治、村(居)务公开,激发了群众的参与激情,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获得了民心和民信,从而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提升了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阳光计生行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基本国策的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达到了顺民心、惠民生、转作风的目的,有力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全区涌现出一批示范镇(街道)、村(社区)、站(岗)等先进典型,进入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行列。

创新三:

“四定”促“四解”

开创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新路子

一、创新背景

社区和农村的计生村、居民小组长队伍处在人口计生队伍的最底层,也是我区人口计生队伍的最薄弱环节,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海陵区人口计生委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深入调研,把优化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建设作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的强基提质工程来抓,建立完善了一套选拔、培训、管理、激励机制,有效地发挥了村、居民小组长在

村、居与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了全区人口计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做法

1、科学选配“定人”,解决“没人干”的问题。一是合理设置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按照“规模适度集中、方便生产生活、有利群众自治”的原则和按社会化管理的要求,以每组30-50户的标准,对现有计生村、居民小组长进行撤并调整,并按照“一组一长”设置计生村、居民小组长。二是创新推选方式。采取“两推一考一选”(群众推荐、本人推荐、支部考察、村、居民选举)方式,把熟悉计生政策和本村、居情况,办事公道、群众信赖的人员选拔为计生村、居民小组长。据统计,全区有400多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通过“两推一考一选”方式产生。三是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城市创业新星、农村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优秀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等人中选拔计生村、居民小组长,注重提高女性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比例。目前,全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中有各类种养能手86名,城市创业人员136名,农村实用技术人员216名,复员军人和返乡农民87名,大中专毕业生258名,女性658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教育培训“定向”,解决“不会干”的问题。一是专题培训。将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培训列入区、镇街园区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区人口计生委组成了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讲师团,对他们进行人口计生的政策法规、人口理论、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仅今年就培训达1200多人次。二是基地培训。通过下派科技、规统、法规、宣传、流管等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社区进行巡回指导,有计划、分层次加强村、居民小组长的教育培训。三是特色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定期收看网上的人口计生知识,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本领。

3、制度管理“定责”,解决“干不好”的问题。一是实施绩效管理。根据各村、社区工作现状和特点,创新推行“村、社区级绩效考评”,将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纳入考评范围,完善和制订“百分制”考评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的责、权、利,使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在管理组里事务时手中有“权”,能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坚持制度管人。建立干部联系制度,区人口计生委中层以上干部、乡镇(街道)、园区计生科工作人员各联系3-5名情况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较多的村、居的村、居民计生小组长。目前,13名区人口计生委中层以上干部和10个乡镇(街道)园区计生科干部共挂钩联系132名计生村、居民

小组长,指导他们为群众办实事300多件,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6起。三是推行民主管理。完善组务公开制度,各村、居民计生小组成立监督小组对组务进行监督,并设立组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去年来,各村、居组共收集意见建议218条,已解决202条,兑现率达93.5%。实施村民小组长向村民报告工作和村民评议小组干部制度,全市123个村(居)召开民主评议会400多场,群众对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工作满意率达95.6%。

4、激励保障“定心”,解决“不愿干”的问题。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建立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固定补贴+绩效补贴”的薪酬制度,确保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每年的基本报酬。对任务完成较好,年度考核优秀的村民小组长,经全村、全社区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给予适当奖励。二是强化政治激励。按照“把党员选拔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把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培养成党员”的思路,积极推荐年纪轻的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加入党组织,进而选拔为党小组长;通过法定程序将党小组长推选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加快资源整合,努力实现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据统计,全区有146名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被确定发展党员重点对象,小组长一岗双职的达到178人,其中村、居民计生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的有68人。三是加强精神鼓励。区、镇园区每年组织开展“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通过专项表彰、宣传媒体或各种相关会议,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增强村、居民计生小组长队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有54名优秀村、居民计生小组长获得各级表彰。

三、创新成效

“四定”举措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基层计生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工作,用新的思路来谋划工作,用新的措施来推动工作,特别是能够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探索、创新、突破,营造了争先创优、奋发进取、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一是促进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有新的提升。广大计生村、居民小组长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转作风,实现了计生干部与育龄群众的零距离、面对面交流沟通,成为育龄群众的“贴心人”。二是促进整体水平和内涵质量有新的提升。人口计生网络不断延伸,能力素质不断增强,使村居服务管理更加全面深入、更加优质高效、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信息准确率、优质服务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9.43%、99.36%、99.7

0%,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单项创特色、整体上水平,在人口计生队伍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新路子。

创新四:

生育关怀 助推社会老龄服务工作

一、创新背景

面临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养老服务已形成巨大的挑战。如何拓展延伸生育关怀服务内涵,促使政府及其部门为实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弱势人群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一大课题。海陵区计生协在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中,倡导推行“五心服务”,用责任心查实每位老人生活起居情况和需求,用真心营造敬老、助老、关爱老人温馨环境和氛围,用热心对待每位老人,用诚心满足服务对象,用爱心关爱老弱病残者,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增强了计生协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

二、创新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尊老、扶老、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策应泰州建设“三个名城”和海陵区打造“三张名片”的机遇,借助生育关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优势,广辟宣传渠道、优化宣传环境、拓宽宣传空间、构建立体式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扶老、关爱老人社会氛围。各计生协通过设置墙报、橱窗、户外广告、横幅、标语,印制宣传资料、折页,组织协会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用身边人、身边事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文艺节目,启迪群众的尊老意识。利用人口计生网宣传老年人保障法律法规、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生活知识,通过12356阳光热线电话接受老年群众的咨询,开展老人援助服务。区、镇(街)、村(社区)文化园、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街等阵地常年开展一系列社会养老宣传服务、咨询活动,营造尊老、扶老、爱老社会氛围。结合敬老型社区、老年宜居社区、文明村镇、老年温馨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创建活动,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每个家庭成为平等、文明、和睦,融时代特色和传统美德于一体的新型家庭,为老人营造良好的生活服务、精神慰藉和生态文明环境。以老年大学为龙头,镇街老年学校为网点,初步建立老年精神服务工作体系,老年活动丰富多彩。

二是建立完善利益导向体系,体现政府对高龄老龄人群的关爱。市区政府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列为民生工程,全面落实法定的奖励政策。同时,实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高龄老龄人优先优惠政策,实行“奖、保、优、扶、补”5个方面共31项优惠政策,重点解决计生贫困家庭和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中对计生困难家

庭由政府代缴全部或部分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在农村全面落实“五保”政策,据统计,集中供养率已达65%以上。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25亿元。从2004年开始,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惠及城区2.1万人。积极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与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三合一”运行机制,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800多万元。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从2004年开始,市区同步建立人口计生公益金制度,累计筹资人口公益金150万元,解决计生困难家庭和社会老人的实际困难。同时,出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补贴家有老年人口农户、建立养老互助”组。对残疾、孤寡老人实施优待普惠政策,计生特困对象优先入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和康复中心,费用适当减免,资金由财政补贴。市区从2003年起建立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计生家庭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制度,仅2011年全区2575人享受农奖、特奖203.614万元。近年来,市区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老人在文化、娱乐、医疗、交通、就医、养老、法律救助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自2008年至今海陵区为老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用户已突破11400户,通过红键求救成功抢救了410多突发疾病老人,通过绿键求助,为用户提供40000多次的生活服务,并成功劝说阻2位轻身老人。市区发放“凤凰一卡通”1.2万张,每年为老人节省百万元车路费,平均每天100多位老人免费游览景区,省门票费百万余元。

三是整合资源,搭建社会养老服务平台,做到“爱心”无缝对接。自2007年,城北街道工人社区首家成立养老服务站,是市区养老社会服务全面展开的标志。目前初步建立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2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机构5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19家,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室15个。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养老服务平台。市区在逐步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统筹安排服务设施,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老年日间照顾,建立卫生站和助餐网点,镇和村居建立托养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实施站点。将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融入公共卫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融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世代服务中心开展。区世代服务中心设老年保健室,开展对老人健康咨询、健康检查、身心健康指导,建立健康档案,整合世代

服务平台和随访服务资源,使老年人在就近社区得到服务,在家庭得到服务,电话得到服务。“世代服务、协会同行”,镇(街)、村、社区计生协积极参与社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为老人服务志愿者达1.5万多人,用诚心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老人营造人文宜居氛围。

四是探索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区政府不断加强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一五”期末,市区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市区政府将社会养老列为每年改善民生实事内容,加强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在老年人口集中的街道建老年活动中心,区财政实行以实代补办法,每家老年活动中心验收合格一律补助20万元。为解决社会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帮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2012年,市福利院移址新建,设计床位数2200张,建成后的福利院将成为一个集社会养老、医疗保健、功能康复、老人教育、特殊教育于一体养老综合服务示范基地,还将成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学习基地,这对主城区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社、群团组织的优势,尤其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信息、组织、宣传、服务等己有优势,积极探索以计生家庭老龄服务为切入点的能力服务,提供相关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各级计生协拓展生育关怀内涵和倡导推行“五心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提升计生协的活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成效

海陵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26家,社区居家养老覆盖面达60%以上,农村社区(村)居家养老覆盖面达21%。同时,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区老年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求助求救呼叫中心常年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创新五: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村居信息化水平

一、创新背景

随着国家“金人工程”建设的深入,信息化村居服务终端全覆盖势在必行。我区在实现政府网络资源共享及规范管理,解答村居人口信息化建设“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二、创新做法

1、两网合一,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选择接入政府内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政府牵头通过政府内网进行资源整合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区已有公安、民政、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接入政府电子政务专网,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即时交换得以实现。二是电子政务专网采用物理隔离,安全性能更高;10M光纤接入,网速更快。三是区政府出资将网络连接到全区所有128个村居并统一维护,人口网接入政府专网避免了重复投资。

2、制度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转。我区制订了《村居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八项制度从三个方面保障人口信息系统在村居得以安全有效运行。一是通过《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制度》、《信息质量保障制度》对源头信息质量和数据运用进行规范;二是通过《系统安全和保密制度》、《系统检查和维护制度》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日常维护提出明确要求;三是通过《操作人员培训制度》、《操作人员能力标准》、《信息系统操作准入和退出制度》保证村居人口信息操作员队伍的先进性。

3、着眼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口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要与服务全人口相关联。我区在区计生指导站、各镇街计生服务站接入政府专网,安装了人口信息系统,为部分村居世代服务室配备了专用电脑,所有世代服务室(岗)预留了专网接口,为信息引导服务,服务充实信息打下基础。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4篇

组建先进性教育专家辅导团

为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服务

市社科联机关党支部

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社科联党组织邀请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组建先进性教育辅导团,在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领导下,为市直机关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服务,收到良好效果,受到上级表扬。

一、及时策划,迅速准备

2005年1月26日,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我市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市直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加第一批教育活动。按照统一安排,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习动员阶段。春节前主要是党员自学,春节后将转入集中学习。由于从安排部署到活动开始时间间隔较短,加上春节前后节庆假日气氛较浓,给组织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市社科联机关党组织在组织自身学习的同时,策划组建先进性教育专家辅导团,为市直机关及所属单位党组织提供学习辅导,并将此想法向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汇报,立即得到上级肯定和支持。

春节前夕,我们着手组建辅导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筹备。一是联系有关单位,选定辅导专家。联系全市社科理论界有影响、有经验、辅导效果较好的专家学者20人,组成辅导专家队伍。二是征求各参学单位意见,了解不同单位对学习辅导工作的要求。三是拟定辅导专题,对先进性教育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突出重点,确定选题。四是组织备课,明确本次辅导的特点和要求,组织专家利用春节放假期间做好辅导准备,节后开始辅导。辅导团成员均为在洛高等院校和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他们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少同志曾多次参加重点学习内容的教学辅导工作。

辅导内容包括以下专题: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的历史考察和现实要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正确分析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本职工作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本色;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学习新,做合格共产党员;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春节假期过后,于2月16日召开辅导团成员座谈会,围绕辅导内容、辅导方法、组织协调等问题座谈讨论,进行辅导前准备。市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领导,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委党校部分领导和辅导团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表示,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辅导,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认真备课,精心讲解,向市委和全市党员交出满意的答卷。市社科联、市委党校领导同志回答了专家教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市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辅导工作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俊峰同志对辅导团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把辅导工作作为我市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求在党员自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集中学习,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专家辅导、先进人物介绍经验等形式,为广大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周密协调,有序辅导

春节过后,各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迅速转入集中学习,辅导团成员也已做好辅导准备。社科联在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领导下,组织专家学者迅速开展辅导。

一是制定组织协调方案。把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适当分类,分别安排专题辅导时间;把辅导团的专家教授适当分组,充分利用辅导资源;在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各指导协调小组、各督导组、各单位和辅导教授之间建立快捷联络方式,辅导调度工作高效有序。

二是准确把握辅导方向。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文件精神,紧扣规定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开展辅导。全面、准确、生动、深刻地反映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三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辅导团每位成员都牢记责任,弘扬正气,帮助广大党员认真地学,正确地学,深入地学;帮助广大党员解疑释惑,扭转不正确认识,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要求上来。

四是努力追求最佳效果。运用科学的理论,严谨的逻辑,充分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辅导,争取最佳辅导效果,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学习为整个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达到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三、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自2月20日起,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辅导团深入市、县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各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进行宣讲辅导。截至2006年元月,在先后分三批参加教育活动的党组织和党员中,已辅导300余场,听讲党员达6万人(次)。巡回辅导过程有以下特点。

组织严谨。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周密安排,各县(市)区四大机关领导全部参加听课,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也作为普通党员在台下听讲。不论场地大小,听讲党员和群众代表都到得很齐,座无虚席,有些辅导场次听众超过千人。辅导过程中听众情绪高,气氛庄严,秩序井然,纪律非常好,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学习场面。

学习认真。广大党员听讲特别认真,精力高度集中,多数人边听边记笔记,边听边思,课后仍与辅导教授交流学习中的问题或体会。年轻党员在学习中领会快,结合时代特点刨根问底。老党员学习中神情凝重,若有所思。有些离休老党员身体不好,仍然坐着轮椅、腿上盖着褥子,坚持从头到尾认真听讲,表现出极强的党性观念。版权所有

认同程度高。广大党员对辅导报告反响热烈。许多党员课后对辅导教授表示,平时学习中有些问题没有深入考虑,加上工作忙,没有时间查阅资料,一时难以弄明白。听过辅导以后感觉豁然开朗,对学习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对为什么开展先进性教育,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有哪些内涵,以及怎样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以后多组织一些这样的辅导。一些辅导教授感到,参加这样的辅导,使自己也受到了感动和鼓舞,从中看到了科学理论的力量,党的力量,人民的希望。

四、辅导工作获得成功的启示

先进性教育辅导团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是上级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的结果。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有广阔的创新空间。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随时都可能出现可以利用的机遇。如果方法得当,措施符合实际,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换来很好的教育效果,获得新的生机。

二是广大党员愿意参加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跃思想,交流体会,提高认识,服务实践。

三是党员理论教育骨干队伍尤其是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需要加强。辅导团组成人员年龄偏大,中青年专家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5篇

二、背景

××市是老、少、边、山地区,也是经济后发展地区,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9个是国定贫困县,2个是区定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差,农民增收十分困难。大部分石山地区的群众把劳务输出作为增收的主要途径,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已达40万人。为了切实负起组织、引导、服务、维护农民工的职责,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2009年以来,我们结合实际,按照“源头组建,属地管理,双向维权,共建和谐”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会进村”工作,目前,我们已在全市依法建立村级工会组织132个,发展农民工会员19068人。村级工会组织起来后,如何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今年,我们先后组织人员到我们劳务输入较大的广东东莞、珠海、深圳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们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情况。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比较低,法律水平和维权意识比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使广大农民工能了解工会的职能,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根据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又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用山歌的形式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道德建设,宣传计划生育,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反腐倡廉等等,已经成为××乃至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工会组织用山歌宣传的形式来帮助农民工维权,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俗易懂,便于传唱,是帮助农民工掌握维权知识的一个好办法。

三、实施

编写为农民工维权的山歌是一件严肃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法规性和政策性,同时还必须具备通俗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坚持以法律为依据,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生产的发展。2009年9月,成立了由自治区××担任编委会主任,由××*、××、××任副主任的《农民工维权山歌》编委会。组织了广西的部分歌王,把农民工应掌握的七十个法律问题用山歌对唱的形式进行创编。××主席亲自作序,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首次发行15000册。它以独特、新颖的方式,为全区农民兄弟送上了一份精神食粮。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即工会组织是我家、劳动合同是保障、工资保险重落实、安全第一记心间、女工权益要保护、多方合作解争议、撑起法律保护伞,几乎涵盖了广大农民工开展维权宣传和维权实践的所有内容。

四、推广

《农民工维权山歌》出版发行,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时,2009年10月22日晚,自治区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承办的“喜庆十七大,山歌献给党”演唱会在南宁举行。演唱会上,由××市的山歌王和山歌手分别向观众演唱了《特色旗帜高高举》、《社会和谐享太平》等多首宣传十七大精神的山歌和《农民工维权山歌》,得到了到会观众的好评。《农民工维权山歌》首次印刷15000册,发放到全区14个市的农民工手中,广为传唱。在××,我们把该书赠送给建筑、冶炼、蚕丝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农民工,深受农民工的欢迎。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山歌具有较强使命力和影响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功能。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维权工作中,利用山歌这种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值得提倡与推广。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6篇

至选举大会时,七星镇团委共下辖19个团组织,团员458人,团建工作基础扎实,全镇团建氛围较浓。我镇团委于9月21日召开全镇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出席南湖区第八次团代会代表13名,于9月26日召开全体团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镇团委班子。回顾总结镇团委换届直选工作,我镇团委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坚持探索的勇气和求实的精神相结合,在团区委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使直选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创新性做法

1.把握好组织环节,强化领导,精心筹备。镇党委对此次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研究和部署,根据区里的统一安排,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镇团委换届直选试点工作。一是建立机构。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原团委书记为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组织、材料、宣传、后勤四个组,并抽调了多名镇机关青年干部全程参与整个试点工作,做到思想、人员、精力、责任“四到位”。二是深入调研。镇党团组织通过座谈会、约见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询党组织及团员青年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新时期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同时,重点做好团员摸底登记造册工作,做好团员身份确认,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依据。三是制定方案。根据区有关文件,结合我镇实际,镇换届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对镇团委上报的请示方案进行充分研究,镇党委及时批转实施方案,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优质、圆满地完成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2.把握好宣传环节,广泛发动,营造氛围。镇团委通过有效的宣传,使广大团员青年能够树立全局意识、主体意识,从而做到积极参与,凝心聚力,增强团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开好换届直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方面组织学习强化意识。采取以会代训、小组学习等形式,重点学习《团章》、《团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规则(暂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切实提高团员青年的业务知识,激发团员青年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促使基层团工作的全面活跃。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报名条件。通过广播、报纸、网络、张贴公告等形式,将团委班子成员的报名条件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通过标语、黑板报、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广大团员青年主动关心镇团委工作。

3.把握好规范环节,严守程序,依法办事。一是准确把握全体团员名单。通过公告形式,开展团员的登记造册,对象为:团组织关系在本镇的团员(含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党员)和28周岁以上尚在任的团干部。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在应参选团员之列:不参加团员登记的;已经调离七星镇区域,而组织关系未及时接转的;长期外出,选举期间不在家的;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因患精神病或其他疾病,无法行使政治权利的。二是严格把关候选人名单。分五步审核确定镇团委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这次报名参加我镇团委班子成员竞选的有15名,其中报名参加竞选书记的有5人、副书记的有4人、委员的有6名。第一步是领导小组资格审查,有一名报名参加书记竞选的因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外,其他报名人员均初审通过。第二步是走访公安、纪委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进行考察。第三步是采取灵活方式进行面试,掌握报名对象的印象。第四步是党委讨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第五步是团员代表大会票决通过候选人名单。三是准确把握名单公示。镇团委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的名单在大会召开前4天进行公示。

4.把握好选举环节,严格把关,民主公开。一方面充分介绍候选人。在团员代表大会上,主要分区团代表选举阶段和镇团委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通过两个阶段,对于每一项人选由镇党委组织委员逐一进行介绍,并示意与代表们见面。另一方面进行竞职演说。在团员大会上,为了让广大团员对各候选人有充分的了解,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不仅将各正式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下发给各位团员,而且组织两位镇团委书记正式候选人在团员大会上发表竞职演讲,回答团员青年提出的问题,同时,规定各团员也可以向各副书记、委员正式候选人提问。充分体现了团员青年和代表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团员青年的政治权利和正当诉求。

二、创新工作几点体会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的指导把关是做好直选工作的组织保证。针对本次镇团委直选工作,区委组织部、团区委领导多次到我镇调研试点工作,对做好直选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指导性意见。选举大会当天,区委副书记吴健同志亲临现场,并全程观摩指导选举情况。我们感到,团委班子的直选工作要始终坚持和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只有主动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来解决选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团内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选举成功。

2.严格规范程序、严格组织实施是做好直选工作的关键。直选试点工作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做到取信于全体团员,必须严把程序关,在操作中为各候选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分五步审核确定镇团委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对报名参加团委班子竞选的15名同志进行领导小组资格审查,并走访公安、纪委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进行考察。我们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的困难,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面试,掌握报名对象的印象。经由党委讨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后,在团员代表大会上票决通过正式候选人名单,充分体现了团代表的民主意愿。

3.充分行使团员民主权利,尊重团员意愿是做好直选工作的根本保障。通过直选这种方式产生团委班子的目的之一,在于让团员真正行使手中的权利,亲身参与民主选举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对团干部的认同感和对团组织的归属感。这次直选在人选选择上则更多的体现了团员的意愿。所有最终进入选举大会、面对团员直接投票的团委班子正式候选人,都通过了团员代表大会上的民主测评。直选产生的镇团委书记金静,是七星镇社会发展办的工作人员,她在竞职演说中对自己能够胜任团委书记理由的充分阐释,以及对当选后开展团工作的设想打动了与会的团员,最终获得了323票,当选团委书记,是一名完全由团员选举产生的“直选团委书记”。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正是因为团员享有选举权,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团员的参与热情,团员大会应到团员458名,实到408名,到会率达89.08%。

三、创新工作改进意见

此次直选从正式候选人到整个团委班子的产生,应该说把选人、用人的权利都交到了团员的手中,真正发扬了基层团内民主,也得到七星镇团员的支持和拥护。但在整个直选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足之处。

工作创新申报材料第7篇

20**年是**电信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公司团委也将助力企业转型、构筑青年人才成长平台作为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新激情合作诚信”的企业家精神,秉承经典、开拓创新,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力求使资源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

【网格化团建目标】

1、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电信的工作环境;引导新入职人员感知、认知、并逐渐认同电信的企业文化;激发新入职人员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在企业和共青团组织的关爱中顺利融入企业的同时走好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与高校团委联合,通过双向进入,搭建一个学生就业实习的友善平台。

【项目载体】公司团委以“走好成功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这一项目载体,对内形成“内网层”,即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进行项目开展;对外形成“外网层”,即结合“走好职场第一步——新进大学生关怀计划”的推进,于**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大学等高校团委联手推进,有针对性地将青年群体的生涯导航前倾,共享资源,实现双赢。

【实施过程及成效】

内网层:将公司内部31家直属单位团组织进行整合,以区域为基础,以产品链为特征划分为三个联盟即连成一片、蓝色胶片、中心联盟。

新进大学生入司后,在经历为期两周的统一培训后,将分为三个小组在三个盟区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由盟区负责人主动与所在单位负责安排新入职人员实习的项目组取得联系,与人力资源部门在充分协商和沟通的基础上,配合并参与项目组关于新入职人员的实习接待和安排工作。其中包括临时辅导小组的成立、“温馨小贴士”的送出(内容包括:辅导员姓名,工作部门,联系方式,欢迎词;并适时介绍本单位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总体状况)等。

团组织通过本单位内各类宣传媒体,如:内部网站、刊物、联谊活动、社团等,向本单位的员工介绍新入职人员,可适当根据新入职人员的兴趣爱好结合个人意愿,引导新入职人员加入某组织或小组参加活动或承担工作。

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应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情况,并帮助其熟悉本单位团组织特别是其所在团支部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情况;主动了解新入职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发动团员青年建立或帮助新入职人员加入所在单位资源共享的学习机制中。

团组织区域联盟应适时组织新入职人员的联谊活动、组织新入职人员与公司内优秀先进集体或个人座谈等交流活动。

见习期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由公司各直属单位团组织根据公司团委的统一安排向新入职人员发放“关怀计划满意度测评表”,由新入职人员填写后交于所在区域联盟团组织并进行考核评比。

外网层:举行为期一天的“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

团委将目标群体锁定在校的优秀学生群体,目前已和复旦、交大、同济、上大的学校团委建立了固定联系,以“学一点电信知识做一天电信员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活动”为推进载体,每年按照冬季、夏季两季活动定时开展活动。如:根据公司“做强转型业务——iptv形成规模效应”这一指导思想,由业务支撑及营销专家,专门为参加活动的通信、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本科学生们讲解iptv技术知识与简单的营销技巧。经过半天的学习以及在机房对iptv设备的实物操作,大学生们从专业知识和潜在用户角度对iptv业务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午,大学生们在参观完浦东东方路营业厅后,以ppt演示方式,逐队阐述了他们对iptv业务发展的设想以及对营业厅布局、服务改进的建议。随后,大学生们以情景模拟方式进行了iptv营销对抗实战。激烈角逐之后,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也让大学生们收益良多。

点滴关怀,让大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电信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大与温馨。不少学生纷纷提出,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来**电信,进一步为公司的业务发展献计献策。

而这,恰恰与团委所希望促成的:以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契机,有针对性的将青年的职业生涯导航工作前倾,为公司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做好铺垫,同时在校学生通过零距离与企业的接触,也将是跨出校门跨入社会的一次有益练兵。

【下一步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