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最新师德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8-16 08:32:06
最新师德论文

最新师德论文第1篇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知理论没有全面反映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全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反映论。师德认知理论即师德认识论,应该也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映论。它是按照实践认识论原理,在师德建设实践基础上建构的认知理论。而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脱离师德建设实践的主客体结构,形成了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一个单极认知思维定势,成为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大理论症结。

1.学界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三步走”路线

翻开有关师德问题的专著、论文、教材等,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均把师德建设的对象瞄准了一线任课教师,把师德问题的始作俑者定位于一线任课教师身上,并大致按照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采用单极思维方法,建构自己的师德建设理论。这种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单极思维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列举出一大堆师德失范的种种表现,如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敬业精神缺乏,不备课、不学习,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造假;言行举止不文明、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上课自由散漫、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等。

第二步就是找出造成师德失范的原因,诸如市场经济导致教师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价值观发生偏颇;我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外来腐朽观念侵蚀了教师的灵魂,使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加重,看重物质上的索取,背离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取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师德监督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三步就是依据上述师德失范表现和缘由,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拿出针对一线教师师德的一篮子整改措施。如强化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使师德建设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自律;落实有关师德规章制度,维持对师德失范的高压态势,使师德他律刚性化;加强师德监督力度,健全师德评估体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随时查找师德问题;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以开展“人民战争”的方式,将教师的一言一行纳入广大学生的监督视野,把人民教师置于“天罗地网”似的监控之中。

上述就是学界比较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的“三步走”路线,即师德下滑表现——成因——对策。这是典型的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它的片面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师德问题的成因上,把教学一线教师看作是导致师德下滑的“元凶”,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问题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履行责任与义务而造成的师德失范。另一方面,在应对策略上治标不治本。由于对成因的片面理解,消除这些成因的措施与对策当然也是片面的。现实也表明,只面对教师一方,而忽视师德问题的更深层次根源的揭示,无法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师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2.对师德认知单极思维的哲学分析

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违反了马克思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师德实践主、客体认知的片面性。

无论是师德实践,还是师德建设实践,都具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师德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师德实践的客体主要是学生,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师德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领导与学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各界,他们都负有建设师德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师德的好坏,固然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但是,也与学生的学德、领导的官德、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密切关联。师德实践是师德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行为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是实践活动,均有自己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结果由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而促成,并非实践主体单独一方所致。师德建设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师德建设实践的效果如何,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而是取决于师德实践的相关各方的共同作用。而学界一直流行的师德考查方法,并未将师德相关的各方都考虑在内,只是把眼睛盯在一线教师身上。治理师德下滑,就是单独治理教师,不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德治理。“管理者”来领导实施师德建设与师德培育,他们具有师德建设的决策权和师德评价的解释权,而他们也是师德培育的重要对象。师德与师德建设的实践结果,由管理者、学生、社会公民与教师共同相互作用而形成,怎么可以把师德治理的对象搞一边倒,片面对准一线教师呢?

第二,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道德观,导致师德认知上的偏差。

一谈到道德下滑,人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这种下滑的根源归之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导致人们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直观独断论,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点的翻版。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超时空道德论,认为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不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道德。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由其决定的道德观念必定是男尊女卑、家国不分的封建皇权至上论、等级秩序观、家族宗法礼教,等等。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男家长具有至上权威,因为全家老小全靠他种地打粮维持生存。一个家族是一个小家,整个天下就是由这些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国家),这个“大家”的家长就是封建皇帝。因此,包括君主制、家长制、等级制等意识形态,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具有进步意义。与此相应的师德观念,“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也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产物,我们现代人能说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当时是错误的吗?同样,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由市场经济内生出的道德理念,也具有进步性。市场经济就是平等交易、自由买卖,因此自由、平等就是最合理、最正义、最大的道德。自由、平等、竞争、物质索求,都是市场经济内生出来的正当道德取向,树立这些市场观念都是道德的。既然如此,能说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物质诉求是错误的吗?既然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有何不道德?即便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有引起道德滑坡的可能,但是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社会道德和师德滑坡现象。当今的公民道德滑坡和师德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总体爬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表面看是道德滑坡,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总体过程中的道德爬坡。人们不能只看到眼下表面的道德滑坡,而看不到道德总体上的爬坡。道德滑坡是道德爬坡总过程中的阵痛,不代表当今道德发展的主流。同样,师德也是如此。这就是道德、师德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不能正确看待当下的师德问题和师德建设;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把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看作是师德下滑,把教师看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超人乃至“神”,而不是把教师当做“感性的人”“现实中的个人”[1]来对待;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会把师德建设引向偏离社会现实的歧途,导致师德培育畸形化。

第三,师德认知理论的偏差还体现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师德认知论中的缺失,以及对待多元道德的片面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道德、师德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有着2 000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脉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道德思想,如孝德、诚信等应该积极继承,而有的道德观念则需要抛弃。但是有些腐朽没落的道德流毒却遗留了下来,甚至正在死灰复燃。考查师德必须充分重视当今多元道德文化并存的现状,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对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影响,把握好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发挥作用的限度。比如,强调师道尊严可有利于抵制学生辱师现象的发生,强调市场平等、贯彻师生民主平等,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过分强调师生平等,并完全与市场平等混同,则会淡化“尊师重教”,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与等级伦理思想,以及“”期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使得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当然也包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长期受到人格尊严上的压抑。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一下子唤醒了国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意识,往往会产生对这些旧道德观念矫枉过正的现象。新的道德观念在冲垮“师徒如父子”等旧师生等级观念的同时,也重创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所以,正确对待多元道德,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极端化,对于师德认识理论的合理建构,意义不可小视。

新时期师德认知所违反的上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陷入误区的理论症结。

二、现实症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结构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如下多种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等级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形态在当今并存[2],都对师德认知与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如课时、教学岗位、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专业培训、学历进修、评优选模,等等)的优势,顺势掌握起了师德建设的领导权、解释权、评价权,将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一线教师只好依附于人人称呼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在这种情势下,一线教师如何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势利眼、落井下石现象的发生。教师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在某些学校导致的现实后果是教育内部阶层的分化:一方是官文化群体,一方是教师亚文化群体;一方是“资本家老板”,另一方是这些“老板”雇用的“工人”(一线任课教师)。“老板”高高在上,不断强化官文化价值和竞争文化价值,挑起教师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矛盾加剧,而“老板”趁机从中渔利,充当他们矛盾的天然裁判,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嬗变为一种新的竞争文化价值,被“老板们”看中,在教育界越来越发挥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作用。个别教师为了维持自己在单位部门里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不择手段,讨好“老板”,而老实人只能充当最好捏的“软柿子”,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老板”无“官德”、“工人”无师德的局面。

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内部,职务级别严格、上级聘用下级,虽有民主成分参与,但由于官文化价值与思想的残存影响,形成了下级依附上级、一线教师永远是最底层下级的局面,可谓封建等级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变种。初级阶段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相互交织、互相嫁接、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与相互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而这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中的现实症结所在。

新时期,师德实践与师德建设理论,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人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形势下师德问题所发生的新动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要看清,新形势下多元文化价值格局的存在现实及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培育的影响与挑战;看清师德认知理论中存在的单极思维定势、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的师德反映论。唯如此,才能提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目标、新策略,引导我国的师德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系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多元文化价值格局下师德建设的症结与师德培育路径研究”(课题号:DIB111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最新师德论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一,“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1956.

最新师德论文第3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三代领导人;师德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147-0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中多层次、多领域的变化对师德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道德缺失”现象,师德师风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师德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积极应对当前现代化建设特殊的转型期现实社会对师德建设的各种挑战,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志存高远, 政治立场坚定

志存高远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 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要思想过硬、爱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列宁所说: “在任何学校, 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 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1〕在1939年延安模范青年表彰大会上谈到道德问题时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这样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这样的道德,才算是真正的政治道德。”在《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的文章中,他还强调,“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的要求的反映,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后来,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专门就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讲述了一段意义深刻的话: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也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4〕。并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 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 并且从中小学抓起, 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 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对此,同志着重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5〕在谈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队伍素质时, 同志再次要求“对其中那些学业上、思想政治上都不合格的人, 必须果断地调整出去”〔6〕。这些经典论述充分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思想政治要求的严肃性和坚决性。除此之外,政治坚定、思想过硬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首要和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对教师职业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任的教师, 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和祖国的爱、没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 就不可能培养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同志早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中就要求“所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和道德修养”。后来,他在会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再次要求“首先要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新时期,同志在全国先进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敬业爱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敬业爱生是师德的思想基础和教师的宝贵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才能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对教师工作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做到在教育工作这个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邓小平曾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7〕并且,“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8〕。这种“同志式关系”,就强调了师生间的平等,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同志深刻指出:“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也明确提出:“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为人师表, 教书与育人并重

为人师表,教书与育人并重是教师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所论述最为广泛的师德要求之一。同志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指出:教书教得好, 育人育得好, 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善于育人, 要通过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做事,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进一步指出:“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 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辛勤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为人师表, 要以自己的风范、品德、才学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同志还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他要求教师“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当然, 教师在为学生作表率的同时, 也要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广大教师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从思想观念、道德风貌、精神境界、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师德修养, 塑造教师形象。同志要求教师“ 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 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对此,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更鲜明地提出:“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四、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列宁曾指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为此,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工作,既要振奋他们的精神,也要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全面修养,从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9〕邓小平也曾指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10〕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更要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不断的学习、“充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同志在1996年教师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 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同时,大力加强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开拓创新精神, 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推进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11〕教师的创新精神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广博的社会经验和扎实的生活实践。因此, “教师要胜任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 必须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同志指出:“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严谨笃学, 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教师是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这就需要具有严谨笃学的优良品质。曾指出:“如果认为教人者不需要再受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只是要改造别人,改造地主、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那就错误了。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我说所有的人,我们这些人也在内。”〔12〕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也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广大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这些话语虽然质朴,却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师德建设的核心。可以说,“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既体现了教师应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又充分地表达了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强调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准确地把握了教师严谨笃学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同志提出“希望大家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教师的学术精神、治学态度来说,同志“希望大家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他还指出,“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要求“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这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 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前不久,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着重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不把这一学说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为我们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我们不仅要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下所阐述的这些理论本身,更要充分利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师德问题的相关理论,不断进行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思想动力。

〔参考文献〕

〔1〕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2.

〔2〕〔3〕〔12〕建国以来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0,340,382.

〔4〕〔7〕〔8〕〔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5,54,109,55.

〔5〕〔6〕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338.

最新师德论文第4篇

关键词 西藏高校 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真正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在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一至大三学员中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在德育工作者中各发放10份调查问卷。根据spss19.0软件统计并认真分析、梳理,写出这份调查报告。

一、学校德育工作概况

学校领导对德育高度重视、非常关心,校领导带头抓德育教育,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以习惯养成为重点,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为依托,以“自主与习惯教育”为特色,践行“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情和区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使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深入揭批达赖。学校为师生员工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通过对西藏高校德育途径、德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调查,了解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现状,探究高校德育仍存在一定问题的原因,为探索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调查提纲:主要涉及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师生关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等4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共50个问题。

(一)德育内容调查

1.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2.最受重视的教育、最不受重视的教育;

3.最需要加强的教育;

4.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5.在西藏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6.影响我区高校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7.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查

1.最高效德育途径;

2.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

(三)师生关系调查

1.对学生了解程度;

2.对学生关心程度;

3.师生关系。

(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包括对学校德育最满意的工作,最不满意的工作。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与建议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各项数据汇总如下(取整数):

(一)德育内容情况

1.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对其认可度是学校德育工作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问卷反映有接近 30%的老师认为学校对德育重视力度不够,有42%的学生想重视、但没有时间去做。这说明学校的德育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至少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换而言之,就是“德育为先”还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最受重视的教育

爱国主义80%,民主法制?62%,集体主义54%,安全54%,道德52%,卫生44%,劳动42%,礼仪42%,环境保护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0%,心理健康38%。

3.最需要加强的教育

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法制教育、64%的认为是行为规范、60%的认为是自我保护意识、56%的认为是文明公约。说明我区高校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自身行为规范教育、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还需不断加强。

4.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是处事公平合理,爱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理解和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博学多才,尊重家长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应客观公正、公平合理,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谈心交心,理解和尊重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随便发怒,做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

5.在西藏高校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西藏高校学生认为,在西藏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占48%”,这和西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形势密不可分,的确应加大这门课的教学力度。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认同度则比较低,分别是16%、10%,这说明西藏高校学生对这两门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思想还不够重视,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

6.影响西藏高校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是

学生自己66%,多元文化48%,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46%,互联网32%。

7.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育人意识淡薄,18%的认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18%的认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20%的认为授课能力不强。这说明我区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爱岗敬业和自身表率作用教育,授课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情况

1.德育教育效果最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最高效的途径(占68%、50%、50%);而班会队会和有趣课外活动等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活动所占比例还不到50%(各占40%),说明学生的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有趣的德育活动是增强德育效果的主要方法。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是文艺联欢和体育竞赛(占32%、26%);而军训和公益劳动所占比例则较低(均为16%),这说明学生的吃苦耐劳本领有待提高,还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情况

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有8%的教师认为与学生的关系说不清,有6%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说不上了解,有2%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从不关心,还有2%的师生关系不融洽,而且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远没有关心身心健康的多(32%;59%)。这样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的师生关系已经到了非加强不可的地步,我们总不能等到出了事情之后再“亡羊补牢”吧!见表7

2.教师应给予学生关心最多的是

代表师生良好关系的“经常关心”、“很融洽”的低比率(21%、22%)也在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改善师生关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见表7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对学生“团结友爱”、“课余生活”的漠视(11%、8%)令人担心。

(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由以上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广大学生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品德课的满意率还是比较高的(满意率各占28%和22%),而最不满意的是校园环境和校风建设(各占36%和26%),同时对德育的实效性提出置疑(17%)。由此而论,整治校园环境,革除歪风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相关的德育工作到了非加强不可的地步了。

2.调查结论和建议

经过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上面几个方面的结论。这就是西藏高校学生眼中的学校德育,也应该就是西藏高校的德育现状。如果作以归纳总结,我们认为,影响我区高校当前德育工作实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1)“德育为先”受专业和考公务员影响较大。德育为首与学习专业与考公务员本应相辅相成,是不能也不应存在什么冲突的。难在出现了人为的教育与教学的分离。教学“考”的指挥棒把课程抓的死死的:考什么,什么途径最畅通;什么时候考,什么时候最重视。因为应考,学科渗透途径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更没有相应评价体系。这时候,德育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应考公务员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我们建议: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校园环境、文明校园建设等德育内容,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注重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努力建设具有综合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这种体系以研究活动为主线,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实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它,使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教育和工作体系。

(2)新时代呼唤新德育――在生命体验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调查中,大多数的老师认为学校没有把生活实践探究作为自己德育的主要方法。在自认为应该把传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方法中的学校老师究竟是怎样做的,不十分清楚。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德育工作如步履蹒跚的老人,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认为:以单纯的说教和少数活动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这种德育方法是低效的和违背教育规律的。遵循教育规律,以各学科为依托,以学校、社会、家庭为大课堂,开展“在生命体验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的新德育实践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最有效途径。

(3)对“教育是服务”、德育“以生为本”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既是德育对象,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其生命发展应该得到应有重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仅把学生作为德育对象看,而不把其作为德育活动主体。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创新能力的蜕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当的德育工作造成的。

我们觉得: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学生,不在于教师,也不在于环境。学校教师所做的只有把学生真正看作“人”――具有各种潜能的人来看待,并想方设法激发其自身求发展的愿望,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魅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还德育以“生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实践活动,我们的德育才是服务的和以人为本的。

(4)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特别是和我们抢占文化阵地、争夺青少年是严重影响西藏高校德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在西藏高校的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反分裂斗争不动摇,加大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教育力度,深入揭批达赖,认清达赖的反动本质和险恶用心。

(5)多元文化和互联网的负效应也是影响西藏高校德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多元文化和互联网负效应的影响,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去占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真正做到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坚定。

3.德育创新――德育工作永远的主题。

调查发现: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途径还较单一,方法还较为简单陈旧,缺少新的理念、新的突破……我们随后该做的就只有改变和创新。创新德育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坚持“以生为本”;创新德育内容,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深入揭批达赖,才能适应西藏反分裂斗争形势的需要;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创新德育载体,坚持渗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聚合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现实化与虚拟化相结合;创新德育体制,建立由学校领导主抓,学校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构建新的德育体系!

新德育教育体系要求体现学生新素质,构建我区高校新的德育体系应立足西藏、面对社会,着眼于学生实际;应适应时代要求,又立足于德育工作的现状。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从德育工作的空间上全面拓展新途径,探索出更新更有效的德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1),1.

[2]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1),10.

[3]六个“为什么”[M]学习出版社,2009,(1)5.

最新师德论文第5篇

一、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和谐校园为要求,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造就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导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胡媛说的好:“治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感染被教育者。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直接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其综合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同时还将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2.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现实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而发展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师。美国专家指出:在对未来的高科技的挑战中,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设计的蓝图。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呼唤着具有更高素质、更高师德的教师队伍。如何保持自身权威,承担更加丰富的职业角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必不可缺的路径选择。

3.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育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自奴隶社会以来与学校共始终的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在绵延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他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人才成长建立了不朽功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教师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祖国、民族的未来,这必然要求教师是德行高尚、学识渊博、时时处处能起表率作用的优秀人物。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学校的教育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它与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与中华民族复兴能否胜利实现都休戚相关。因此,是否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至关重要。

三、大讨论活动的目标任务

通过师德师风大讨论,营造一个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的需要。通过活动,努力实现“四个有所突破”: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增强师德修养的意识上有所突破;二是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在把握师德师风的要求上有所突破;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实效上有所突破;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探索师德建设机制的长效性上有所突破。

四、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安排

本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从2010年07月开始,到2010年10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07月15日~07月30日)

一是召开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活动安排。二是开展学习培训。由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三是创设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阵地将《规范》等文件精神宣传到全体师生,为大讨论活动创设浓郁的学习教育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各2篇。

2.讨论交流阶段(08月1日~08月15日)

一是对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明确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二是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明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四是组织调查问卷,征求多方意见,梳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改提高阶段(08月16日~08月30日)

一是个人找准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方案;二是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营造出争先创优大环境,切实提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

4.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09月)

一是回顾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个人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总结,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推优评先。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五、大讨论活动的工作要求

1.营造活动氛围。成立学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学习小组,制订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计划。9月08日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内容安排、工作要求,增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活动中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2.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开展“铸师魂、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对学生关爱诚心、了解细心、教育耐心、服务热心。

4.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教职工反馈。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5.制定整改方案。要求每位教职工对照总书记的“四点希望”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认真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最新师德论文第6篇

一、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和谐校园为要求,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造就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导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胡媛说的好:“治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感染被教育者。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直接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其综合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同时还将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2.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现实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而发展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师。美国专家指出:在对未来的高科技的挑战中,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设计的蓝图。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呼唤着具有更高素质、更高师德的教师队伍。如何保持自身权威,承担更加丰富的职业角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必不可缺的路径选择。

3.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育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自奴隶社会以来与学校共始终的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在绵延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他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人才成长建立了不朽功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教师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祖国、民族的未来,这必然要求教师是德行高尚、学识渊博、时时处处能起表率作用的优秀人物。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学校的教育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它与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与中华民族复兴能否胜利实现都休戚相关。因此,是否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至关重要。

三、大讨论活动的目标任务

通过师德师风大讨论,营造一个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的需要。通过活动,努力实现“四个有所突破”: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增强师德修养的意识上有所突破;二是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在把握师德师风的要求上有所突破;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实效上有所突破;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探索师德建设机制的长效性上有所突破。

四、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安排

本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从2010年07月开始,到2010年10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07月15日~07月30日)

一是召开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活动安排。二是开展学习培训。由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三是创设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阵地将《规范》等文件精神宣传到全体师生,为大讨论活动创设浓郁的学习教育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各2篇。

2.讨论交流阶段(08月1日~08月15日)

一是对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明确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二是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明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四是组织调查问卷,征求多方意见,梳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改提高阶段(08月16日~08月30日)

一是个人找准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方案;二是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营造出争先创优大环境,切实提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

4.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09月)

一是回顾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个人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总结,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推优评先。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五、大讨论活动的工作要求

1.营造活动氛围。成立学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学习小组,制订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计划。9月08日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内容安排、工作要求,增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活动中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2.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开展“铸师魂、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对学生关爱诚心、了解细心、教育耐心、服务热心。

4.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教职工反馈。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5.制定整改方案。要求每位教职工对照总书记的“四点希望”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认真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最新师德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学习” 含义 教师教学改革力 提高方式

一、对“学习”含义的释读与思考

1.“学”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学”()字从双手持木构建房屋,从子,为会意字,本意为小孩子在房屋中接受大人的知识教育,因此“学”也称受教传业。“教”有教化之意。因此“学”字有以下特点:其一,认知性。知识来源于学,学是人认知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和过程。其二,指导性。即必须有教师或教材的指导。其三,内容的自然性与道德性。即学习的内容是从大人(教师)处得到的自然知识和伦理道德规则知识等。其四,接受过程的讨论置疑性。即学习中师生或学生之间在传授知识时,存在一个用语言传授知识的问答讨论、置疑讨论的过程,因为教师本身就如韩愈所说,存在“解惑”的职责。

2.“习”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习”()字从羽从白,为会意字。《说文》:“数飞也。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其本意为小鸟重复练习飞行。因此“习”字有以下特点:其一,实践性。这是“学”的直接目的。其二,重复性。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然步骤。其三,创新性。“习”不只是对前人经验的全部接受,也有一个发展,即创新的可能。只有“习”,才有可能创新,这是“学”的最高目的,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真谛。

据上可知:“学”是“习”的前提,“习”是“学”的巩固和实践,没有“学”,就谈不上“习”;没有“习”,就谈不上学到真知识,谈不上学以致用。没有“习”,更谈不上创新。“学”是人类把握知识的第一阶段,“习”是把握知识的第二阶段,“习”的对象是用“学”的知识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实践,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在“习”的过程中,方可检验“学”的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产生新的认识,即达到创新。

二、从“学”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力的提高

“学习力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1]。学习力是教学力的基础。教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改革力,首先要提高学习力。

1.“学”――博览群书,广取知识。

从“学”的含义可知,只有学,才可能更快地掌握最多的知识,更快地认知社会。因此,教师要提高知识水平、教好书,博览群书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检验教师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教政治思想课的老师不仅要多读政治思想类的书,而且要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史哲等多种著作。教师多读书,才会有充足的自信要求学生多读书。惟有如此,方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生动性。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博览群书。

2.“学”――多方讨论,置疑讨论,加深理解。

“学”的含义中,存在一个多方讨论、置疑讨论以加深理解的过程。故在学习中,要学会多方讨论,敢于置疑,敢于否定前人固化的知识,甚至被认为是真理的知识。这是老师学习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必经之路。因此,多方讨论与置疑讨论,不仅是教师提高学习力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教学改革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检验教师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目前中国学校使用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收获,但总体上其功能并未完全开发出来。不少老师总是担心课程讲不完,而总是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与西方国家实行开放讨论性的教学方式相差较远。

三、从“习”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提高

教学改革实践力是检验教学改革学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的最高目的。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高低,直接表现在教学科研成果的水平的高低等方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既是对教育实践的超越,又是对教育理论的超越”[2]。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与实践中,以及创新思维中。

1.“习”――教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

教学是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是检验教师和学生是否达到“习”的重要标准。要让学生用心思考,重视实践,教师就要理解何谓用心实践,学会实践。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读书研讨。如在大学文科生教学中,针对某些问题,可让学生详细论之后拟写成文。为此,可先读书,列出写作提纲,然后进行讨论。经老师指导后,学生修改提纲,再读书,最后写成论文。当然,加强实践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参与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

2.“习”――用心科研研究,形成创新思维。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教学特点。这里的“而”字,表明后面的“习”是与“学”相对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只有“习”,才会感觉到所“学”问题的存在,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发现新的问题,才会创新。老师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首先自己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就是敢于对问题进行多方面解读分析,敢于否定权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敢于大胆改革。

3.“习”――提高研究创造力和教学创造力。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第一要表现在他的著述质量和应用价值上,第二要表现在教学创新效果上。而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现实疑难问题的阐述力度、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四方面。总之,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是由教师的研究实践和教学实践决定的。

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看教师的教学改革道德力的提高

从上述可知,学习的内容之一是道德价值知识。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3]道德力表现为道德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职业道德力。教师职业道德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好坏。

1.教风是教师教学改革道德力的重要体现。

早期社会,人们所学的内容已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客观知识,二是对人类社会关系认知的价值知识。价值知识主要表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则。教师的教风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人格的反映,其本身就是价值观念的体现。教师在授业之时,更兼有“传道”的功能。所谓传道,就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通过语言、情感、态度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他的魅力的高低好坏,也由此决定了他在学生中人格的高低好坏。可见,教师的教风决定于他的道德人格,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之源。

2.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

教师的道德问题,其本质是师德问题。“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4]时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丑陋现象,玷辱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的人格榜样,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还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此等大学校训,都重视人的品德,也即重视了教师人格的重要性问题。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教育的榜样,正如古人所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让学生感念的道德人格,这样才会让学生从道德人格上敬重自己的行为,从而重视自己的课程,并成为学生的德育榜样。只有这样,教师的道德人格才可形成道德力,才可转化为“人师”、“世范”,发挥示范效应。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既是教师教改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的职业人格的体现。

总之,“学习”一词的含义,就中国古代的造字本义而言,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也存在着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着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今天,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就要博览群书,学会讨论,学会置疑,加深理解。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实践力,就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面对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找出新办法,达到创新的目的。要提高自己的教育道德力,就要重视教育者本身的品行修养的自我教育,如孔子、孟子一般,首先都做到自我道德力的强大。惟其如此,方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三力”的提高,也就意味教师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略谈我们的学习力[J].沈阳:辽宁教育,2010,(6).

[2]张典兵.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生成途径[J].哈尔滨:继续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