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业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2-09-26 02:04:08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第1篇

关键词素质培养创业教育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1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技工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技工学校,经过3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就在18岁左右,却要面临选择职业和身份适应,对他们开展职业和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尤其近年来受“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技校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等一些问题,不能把握就业机会,使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变得更为紧迫。下列两类学生尤要加强指导、教育:一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有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无心向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是他们的共性,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显得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二是为好奇而读书。有部分学生来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只是对某个专业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因此,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东不成西不就。这在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尤为突出,他们择业时往往首选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波音飞机维修公司、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还有部分学生宁可守着枯燥的生产线当生产工人,也不愿意干又脏又累的汽车维修工作。

造成技校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社会需求不了解,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择业时安排到国有企业怕效益不好、收入低;安排到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工作担心不稳定、没有保障;创业又嫌太苦、太累、风险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在供需见面时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不善于包装自己等弱点。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创业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有必要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通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达到以下目的:

1.1使学生与职业联系起来

学生的就业愿望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相分离的状况,是导致学生错失就业机会的一大障碍。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改变头脑中的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明白学习为了工作,要生存必须工作,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努力工作的道理,进而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1.2使教育与职业联系起来

一方面,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因没有突出“教育为职业服务”的环节而显得不够完美。近年来,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提倡“服务就业”,就是要求技工学校树立教育为职业服务的观念;另一方面,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也迫使技工学校必须树立“服务就业”意识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服务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正确面对新问题、新环境,善于解决新问题,从容应对新变化,形成新思路、新对策;勇于投入创业实践,不畏艰难,不怕挫折,艰苦创业;善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3使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经济结构要调整、产业要升级,对劳动力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技工学校,只有紧跟市场步伐,及时调整、开设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积极拓展推荐就业门路,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在招生工作中争取主动,进而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否则,脱离了社会需要的办学方向只能是死路一条。通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可以使同学们在就业时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当代职业发展的需要,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扬长避短,合理选择职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自主择业或立业创业,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2.1介绍职业特点,增强对职业的了解

所谓职业,是指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获取经常性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专门业务,通常又叫工作岗位。职业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点:①职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职业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以前,会打算盘就能干财会工作的在我国比比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而今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是否会打算盘上,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现财新观念、新知识。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一个职业的科技含量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化,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②职业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制约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制约着人们的劳动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工人往往从事比较单一的职业便能应付正常工作,因而工种分类相当细,如机械类的钳工专业就细分到装配钳工、维修钳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生产工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那些单一的专业(工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应运而生。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及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得企业原来残旧的、低效率的、劳动强度大的设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功能设备,这对劳动者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工业自动化、数控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技工学校争相开设。可见,职业是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③职业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地区的水产资源丰富,因而渔业较发达;大庆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开采成了那里的主要行业;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澳门,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办厂较多,因而手工业较发达。这些都表明职业是因地域或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职业也随当地的投资环境、投资方向或历史发展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北京、广州市的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业相对较发达;景德镇、佛山市盛产陶瓷而被誉为瓷都;顺德市成为小家电、热水器的生产大镇,开平市的话筒生产量占全国70%等。2.2了解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这些因素影响着他在职业上的选择和发挥。因此,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结合现实情况,扬长避短,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2.3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我国现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新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是其特征之一,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们介绍社会现状,介绍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情况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顺利成才。另外,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及运作机制,明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而树立竞争上岗观念,做好多次就业准备。

3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方法

3.1建立职能机构,配备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我校建立了相关的职能机构,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作为该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能;配备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校长带头参加全国职业指导知识培训班并考取了高级职业指导师任职资格,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规范化与有效性,改变了以前在学生临毕业之前讲一讲或搞几个活动了事,取得了连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好成绩。

3.2贯穿教学活动,全面指导教育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这门课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如上德育课时,我们强调职业道德与就业的关系;上专业课时,又强调学好专业课与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基础课时,给同学们讲清楚学不好基础课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将来的就业的关系。此外,还利用班会课、黑板报或广播就某些“就业失败案例”展开大讨论。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规范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外,还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全面性”,即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知行合一。因此,根据同学们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针对现代技工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使同学们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心理、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堂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的培训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比如,通过观看录像、模拟训练、座谈讨论、参观考察等活动,反复思考,牢固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勇于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求职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比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或安排学生走出社会,到现实中去接触劳动模范、企业家、岗位能手,从而懂得有所作为和人生价值的真谛。

3.4坚持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创业教育第2篇

关键词素质培养创业教育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1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技工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技工学校,经过3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就在18岁左右,却要面临选择职业和身份适应,对他们开展职业和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尤其近年来受“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技校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等一些问题,不能把握就业机会,使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变得更为紧迫。下列两类学生尤要加强指导、教育:一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有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无心向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是他们的共性,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显得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二是为好奇而读书。有部分学生来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只是对某个专业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因此,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东不成西不就。这在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尤为突出,他们择业时往往首选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波音飞机维修公司、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还有部分学生宁可守着枯燥的生产线当生产工人,也不愿意干又脏又累的汽车维修工作。

造成技校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社会需求不了解,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择业时安排到国有企业怕效益不好、收入低;安排到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工作担心不稳定、没有保障;创业又嫌太苦、太累、风险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在供需见面时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不善于包装自己等弱点。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创业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有必要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通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达到以下目的:

1.1使学生与职业联系起来

学生的就业愿望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相分离的状况,是导致学生错失就业机会的一大障碍。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改变头脑中的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明白学习为了工作,要生存必须工作,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努力工作的道理,进而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1.2使教育与职业联系起来

一方面,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因没有突出“教育为职业服务”的环节而显得不够完美。近年来,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提倡“服务就业”,就是要求技工学校树立教育为职业服务的观念;另一方面,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也迫使技工学校必须树立“服务就业”意识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服务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正确面对新问题、新环境,善于解决新问题,从容应对新变化,形成新思路、新对策;勇于投入创业实践,不畏艰难,不怕挫折,艰苦创业;善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3使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经济结构要调整、产业要升级,对劳动力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技工学校,只有紧跟市场步伐,及时调整、开设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积极拓展推荐就业门路,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在招生工作中争取主动,进而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否则,脱离了社会需要的办学方向只能是死路一条。通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可以使同学们在就业时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当代职业发展的需要,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扬长避短,合理选择职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自主择业或立业创业,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2.1介绍职业特点,增强对职业的了解

所谓职业,是指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获取经常性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专门业务,通常又叫工作岗位。职业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点:①职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职业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以前,会打算盘就能干财会工作的在我国比比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而今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是否会打算盘上,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现财新观念、新知识。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一个职业的科技含量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化,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②职业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制约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制约着人们的劳动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工人往往从事比较单一的职业便能应付正常工作,因而工种分类相当细,如机械类的钳工专业就细分到装配钳工、维修钳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生产工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那些单一的专业(工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应运而生。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及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得企业原来残旧的、低效率的、劳动强度大的设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功能设备,这对劳动者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工业自动化、数控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技工学校争相开设。可见,职业是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③职业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地区的水产资源丰富,因而渔业较发达;大庆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开采成了那里的主要行业;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澳门,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办厂较多,因而手工业较发达。这些都表明职业是因地域或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职业也随当地的投资环境、投资方向或历史发展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北京、广州市的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业相对较发达;景德镇、佛山市盛产陶瓷而被誉为瓷都;顺德市成为小家电、热水器的生产大镇,开平市的话筒生产量占全国70%等。

2.2了解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这些因素影响着他在职业上的选择和发挥。因此,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结合现实情况,扬长避短,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2.3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我国现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新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是其特征之一,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们介绍社会现状,介绍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情况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顺利成才。另外,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及运作机制,明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而树立竞争上岗观念,做好多次就业准备。

3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方法

3.1建立职能机构,配备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我校建立了相关的职能机构,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作为该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能;配备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校长带头参加全国职业指导知识培训班并考取了高级职业指导师任职资格,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规范化与有效性,改变了以前在学生临毕业之前讲一讲或搞几个活动了事,取得了连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好成绩。

3.2贯穿教学活动,全面指导教育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这门课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如上德育课时,我们强调职业道德与就业的关系;上专业课时,又强调学好专业课与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基础课时,给同学们讲清楚学不好基础课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将来的就业的关系。此外,还利用班会课、黑板报或广播就某些“就业失败案例”展开大讨论。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规范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外,还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全面性”,即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知行合一。因此,根据同学们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针对现代技工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使同学们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心理、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堂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和求职技巧等的培训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比如,通过观看录像、模拟训练、座谈讨论、参观考察等活动,反复思考,牢固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勇于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求职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比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或安排学生走出社会,到现实中去接触劳动模范、企业家、岗位能手,从而懂得有所作为和人生价值的真谛。

3.4坚持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创业教育第3篇

加强学会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文兵

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黄伯云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与创业教育 徐飞

大学生创业的精神核心要素郑强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史宗恺

时代的呼唤,理念的升华,改革的深化——对大学创业教育的审视郑家茂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曹胜利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徐建军

论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杨芳

社会创业与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葛建新,周卫中,霍佳园

论国防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贺少华

中华气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宋湘绮

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唐海波,王瑜萍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董青春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目标的思考王辉,刘海军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刘新少

综合性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兰州大学为例石兆俊,马世英

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与创业培训初探党杰

打造创业教育"循环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赵金华,李宏国,宋之帅

"平台·模块·窗口"式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实践研究严建雯,俞金波

高等工科创新教育模式初探付永民

论《刑法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田兴洪

主题团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孙伟,胡智林

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高财经人才创新能力何玉长,林芳,郭庆

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入SIYB项目的分析研究罗栋

青年创业人才培育管见——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邹良影,谢志远,朱城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建议段洪波,宋凤轩

国外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有效性分析沈超红,谭平

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兼叙"3·3·3"课程体系和7P教学模式的探索孙洪义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途径——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审视彭忠益,王俊杰,许欢

社会转型期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李涛

大学语境下的"创业家"精神万萍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建初探贺才乐,胡志群

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江学良,杨慧

"三创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创业精神——让"知本"走进现实郭一红

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实现路径胡小军

大学生创业恐惧心理成因分析与规避模式欧旭理,罗方禄

大学生涯设计中的就业创业导向探索刘新庚,聂智

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与创业教育 刘迪,陈泽元,丁琼,李静泊

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教育——以温州大学为例巫明川

职教创新教育探讨吴德平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彭十一,王家合

浅谈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李善妮,丁乃峥

建构主义视野下商科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彭晓娥

大学生创业创新网络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杨宇涵

提高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夏志美,王宇菲,苏振江,王建丽

论商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监控的创新肖晴初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再思考董晓梅

关于将"学习型组织"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陈春莲,江广华

基于发展战略思想浅析中小型企业的出售和兼并金湘亮,张佑祥HtTp://

创新信贷管理理念,促进持续稳定发展——浅谈城市商业银行小企业关系型贷款退出丁时杰

对教指委工作的几点希望林蕙青

开拓进取,群策群力,办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高文兵

建立健全三个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徐建军

创新理念,建立体系,整体联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途径顾晓松

教学科研双管齐下,创业教育夯实基础王艳茹

以机制创新为内核,开辟创业教育新模式何向荣

激发青想,成就精彩人生张翔

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启示耿兵,段玲

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唐志良,刘建江,杨海余

大一学生创新教育的意义探析与路径选择张金学,蒋翠云

全真环境创业教育的理论特征论析何伏林

国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贺少华

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方亚楠,魏海燕,李后卿

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苏小冬,毕德全

理论和实践并重,培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陈志永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尹新明,彭文博

试论培养基层创业人才的典型实践——以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为例夏春雨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李志明,李艳,汪朝杰

构建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刘素婷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略论贾新民,张宝忠

浅论创新精神在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中的体现创新与创业教育 毛成辉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宋之帅,赵金华,陈刚,徐姗姗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谭斯品,张弛,王浩,邹江,易宇星,王念,刘可

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张兆强,冯兰东

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若干问题调查报告——以某理工科院系为例段泽球,王小玲

创业教育"时滞效应"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分析沈超红,陈彪,陈洪帅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张灯

开展性别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吴庆宏,王赛扬

西部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王西文,曹茜

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张志超

完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的探讨刘素婷

全面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骆守俭,宋来,吴冰

农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赵忠,陈遇春

信息与计算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何明昌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黄芳,纪富贵

"两层次,三平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王金华,习金文

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杨宇涵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创新与创业教育 李波

高校英语公众演讲课探索与实践张春敏

创业教育第4篇

(1)跑市场市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场所,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只会紧随着正常的经济规律产生波动,王小帅在03年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成为基层员工。在职期间,他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方向,为2007年创办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办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进的少量先进的印刷设备致力于商业印刷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就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礼品包装领域并相应地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调整的结果很快见效,企业产品稳定,积累增加,实现良性运转。2012年,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博远又新上马了酒类包装,同样斩获颇丰,这两块业务现已成为博远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就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具备专项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而是需要多项技能与较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改革工作仍然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陈旧,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不足在创业教育课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件只是教学过程或教案的翻版,教学改革滞后,对教学环节缺乏规律性认识,教学热情不高,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创业教育第5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8-8229

国内刊号:43-1503/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创业教育第6篇

一、结合式

这种方式要求,在某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将创业教育教学的运行纳人该专业原有实践实训课的活动框架中,结合课内外、校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专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在实现该专业教育教学原有目标的同时,部分地实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要求,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个性。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宏观运行方式,也是一种微观运行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该专业的实践活动课为载体,以校内外特别是社区环境为背景,根据各类不同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将创业教育的任务、要求、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在实现该专业原有实践活动课特定教学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实现有关创业教育的任务与要求。这种运行方式,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同时也有助于受教育者创业意识的形成和综合知识结构的建立。这种运行方式,在高等院校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多种活动载体,很容易地将创业教育同许多活动相结合。如将创业教育与班级团队活动相结合,与各类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与各类体育文艺活动相结合,与各类竞赛比赛活动相结合,与各类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劳动相结合,与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勤工俭学活动相结合,与各种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等。

二、复合式

创业教育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0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一个趋势[1]。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每个学生,而不是仅限于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

教育部在 2010 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活动。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创新为先导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是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的创新[3]。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使其富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具备成为企业家的能力[3]。通过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并使它成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创业人才。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创业过程中也需要有创新精神,其中发现创业机会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

(1)由经管学院负责

由经管学院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任何一个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这类课程。经管学院主要传授商业计划书书写、资本运营、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给感兴趣的学生。这类课程的知识内容都较为容易,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比如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的双学位辅修。

(2)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在校全体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创业学院通过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实施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暨南大学创业学院等。创新创业学院除了针对全校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外,特别针对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双学位和双专业的招生,但招生一般规模较小,比如中山大学创业学院的创业黄埔班每期招生30人。这种培养方式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目的就是培育未来企业家,并实现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群体的聚集。

(3)成立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指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形式,是在新经济迅速兴起的大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4]。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

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培养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才进行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也为他们提供创业环境、实践条件和培养创新思维 [5]。大学科技园这一平台与其他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创业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信息交流、评估和反馈。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科技园,比如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

3.1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高校自身以及社会的重视,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把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创业培训。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同样重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目前高校里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仅为创业教育,而对于专业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某种技能与操作层面,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和扶持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

(2)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专业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较小,仅为一小部分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的沦为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对有创业意向学生的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理论基础,不能长久。很多高校中的创业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创业,比如开个网店、在学校租个门面卖东西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使得创新创业的实践都是在没有技术门槛的领域进行。很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比如辅导员等,专业教育教师几乎没有参与进来,这也是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重要原因。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来看,很对高校仅是开设一两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很多课程为选修。另外很多课程都停留在课外环节,处于一种应付差事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能把二者剥离。专业教育中按岗位对口分专业办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整体把握[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新与创业都需要有具体的方向,而方向的选择来源于专业素养。发现问题和发现创业机会都是以专业知识为保障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很多都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是实施创新创业的基础[7]。

(2)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促进。

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的用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强化与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现实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强化专业教育[8]。

专业教育是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等教育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为实施载体,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高等教育的最佳效果。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必须依赖于专业教育。有了专业教育的支撑,也更容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

4.1 教学理念的融合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人才。

因此专业课任课教师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少数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的事,而应该积极参与进来。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也要紧扣学生的专业方向,不能泛泛而谈,要做到有的放矢。

4.2 培养方案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两门课。即在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

(1)理论基础知识培养

在修订培养计划时,避免专业教育中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通识教育。同时,应加强综合性教育,做到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9]如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当开设经管类课程,而经管类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工程类相关课程。因此,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应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形成课程群,以供学生选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需考虑课程的衔接和连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主要由通识必修类课程(英语、数学、政治等)、通识选修课(学校特色课程)、学科基础课(某学科大类要求学习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综合知识和素质类)组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包括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分为两大模块,一为公共选修课类课程,另一模块为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类课程是针对全校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可以在此设立一些与专业联系不怎么紧密的课程。比如《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团队》、《商业计划书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模拟经营》等。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因此在专业限选课模块中加入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需要一定专业素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比如:《科技创新》、《产品设计与创新》、《科研方法论》、《创业项目管理》、《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同时,推行弹性学分制度,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学分和创业技能学分。

(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应该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课程设计类、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的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创新创业。如:大学生科研训练、挑战杯等课外竞赛、大学生科技园等创业实践。

4.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培养方案融合的基础上,强调教学内容的融合,即在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教育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每一个专业知识的用途,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把本学科的前沿和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方面,主动从所授课程中探索、挖掘创业教育元素,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创业任务、创新发明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于职业、创业、创新的作用。[10]

4.4 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传统的专业教育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在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压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应该扮演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专业课程的讲授老师应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等。

另外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MOOC(慕课)这种形式。这样学生可以针对他们在创新创业活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主在网上学习,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4.5 实践平台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锻炼。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

目前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主要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但这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积极开展一些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科研训练、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与孵化基地等。在这些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5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来实施,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专业教育也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能够更好地互动,需要进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的融合。通过这些方面的融合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3.

[2]张久献.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才智,2014,(19):210-211,214.

[3]王恩德.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J].科教文汇,2012,(28):42,46.

[4]王济昌,王晓.现代科学技术名词选编[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5]张真柱,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40-42.

[6]江玮 李文 汪丽琴,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3,(11):252-256.

[7]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10-112.

[8]王福英,林艳新,候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123-124.

[9]邵景玲,孙好芬,宋代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创业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