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色彩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2-06-07 17:05:55
色彩教案

色彩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四种色彩所代表的性格,让学生了解每种色彩所代表的的性格特点以及优势和劣势。

2、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了解每种颜色代表的性格特点,并能够做出符合所扮演角色的正确反映。

3、最终做到了解自己,认识别人,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1、熟悉四种色彩所代表的性格特点。(重点)

2、看人看懂,想人想通。(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会遇到以下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呢?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难相处?”

“我跟她聊不到一起!”

“这个领导太难沟通。”

“这孩子管不住呀!”

“就按我说的做!”……

那当遇到这样让人头疼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以下!

二、观察探索,获取新知

1、给同学们介绍性格色彩的来源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具有不同的气质,即多血质(红色),抑郁质(蓝色),胆汁质(黄色),粘液质(绿色)。

2、给大家出示性格的定义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

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

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

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3、让学生探讨性格有没有还坏之分

4、给同学们展示四种颜色“红”黄“蓝”“绿”所代表的的四种性格特点,以及每种性格的优势与劣势。

红色:

红色性格的人是快节奏的,会自发地行动和做出决策;同时,红色性格的人也很有创意,思维敏捷。他对组织活动充满兴趣,能够快速并热情地与人相处,有着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别人和他一起实现梦想。所以,红色性格的人通常在团队中扮演“行动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红色性格的人与分析研究相比更喜欢随意猜测,不关心事实和细节,并尽可能地逃避一些繁琐的工作。这种不遵循事实的特性,常常让他被认为是主观的、鲁莽的、易冲动的,喜欢“夸大其词”。

蓝色:

蓝色性格的人注重思考过程,能够全面、系统性的解决问题。他非常关心事物的安全性,任何事情都追求准确无误,热衷于收集数据,询问细节问题。蓝色性格的人做事缓慢,要求精确,行动和决策都非常谨慎,通常在团队中担任“思考者”的角色。

蓝色虽然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却不够果断。蓝色性格的人容易多疑,喜欢将事情记录下来,需要作决策时往往因为收集数据而耽误了时间。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不可能只掌握一半的数据就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

黄色:

黄色性格的人是典型的“领导者”,他们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直接同时也很严谨,善于控制他人和环境,果断行动和决策,对拖延非常没有耐心。黄色性格的人的座右铭是“我要做得又快又好”。

黄色性格的人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持续给自己加压直到无法承受。团队协作中,黄色的劣势是常常表现冷漠,以产出和目标为导向,更关心最后的结果,容易被认为是固执、缺乏耐心、强硬和专横。

绿色:

绿色性格的人是四种性格中最以人际为导向的,在行动或决策之前,他希望能够了解别人的感受。绿色性格的人有很强的劝说能力,同时也是积极的聆听者,非常愿意支持他人,作为他的伙伴会感觉很舒服。所以,绿色是团队中当之无愧的“和平者”。

和蓝色一样,绿色性格的人做事和决策也比较慢。不同的是,绿色的拖延是因为不愿冒风险。绿色性格的人追求安全感和归属感,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所以有时会附和他人而不说真心话,容易被人认为过于温和保守,心肠太软,老好人。

5、出示西游记中的四个主角,以及他们的主要性格特点,通过实例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四种性格色彩

学生讨论性格特点是否有好坏之分,老师最终总结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让同学们不能在课余随便点评每个同学的性格。

让学生将西游记中的四个角色来对号入座。

唐僧——做事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蓝色

孙悟空——爱憎分明,情感外放,做事雷厉风行,希望大家听他指挥——红色+黄色

猪八戒——活泼开朗,注重享受,目标有时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坚持——红色

沙僧——任劳任怨,低调,少言,不经常发表的自己的想法,随大流——绿色

三、交流互动,归纳总结

给出一个情景:小明在食堂用妈妈刚给买的新餐具打饭,不小心被同学从背后狠狠的拍了一下。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各个颜色代表的性格特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逐渐明白为什么不同的性格对待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反映。

(老师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出的版本,并且对学生的表演最后做出点评)

红色的反映:当时大发雷霆,过后就忘记了,和好如初。

蓝色的反映:当时质问他为什么,后来记在心里,找机会报复。

黄色的反映:当时非常生气,甚至大打出手,过后也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原谅。

绿色的反映:很温和的问对方以后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然后自己收拾起来摔在地上的碗盘,默默走开。

色彩教案第2篇

关键词:色彩搭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探究

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第一、让学生通过一些三角形配色法、对比配色法和同色系搭配法、黑白色任意搭配法等服装搭配方法,学会色彩用于服装的规律。

第二、了解服装颜色和其他配饰的搭配方法和规律。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设计自己的服装色彩搭配。

第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

2.课堂导入

设置特定情形,或者用最新图片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例如,教师播放一些时装杂志上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去,以达到教学目标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3.教学方法

第一、结合当今娱乐明星图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教育学家顾泠元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1]

当今青少年对娱乐偶像的追逐已经进入到一个情感阶段,也就是说偶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自己喜爱的人来看,有时候更是自己学习和向往的对象。现代青少年不仅在语言上开始向偶像靠近,服装搭配方面也是力求能够与自己偶像一致。所以将娱乐明星的一些服装色彩搭配的图片,语言,文字,视频等用于课堂教学,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色彩搭配出来的服装会给人视觉感官上不同的感受。

第二、直观教学和生动的课堂讲授语言。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认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的。[2]这一点也就正好说明了直观的教学演示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认识和了解所要讲授的东西。图文并茂的将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一个自己感官上的认识。同时能这样教学可以节省下来不少课堂时间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创造,避免了因拖沓的课堂讲学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第三、给学生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自己搭配服装展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讨论,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事物才能被真正的了解和接受。所以学生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能充分的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出现新思路。对于美术教学,单纯的讨论并不能真正的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这节服装色彩搭配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搭配自己喜爱的颜色,然后展示给班上的同学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又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丽,创造美丽。

第四、运用多媒体软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是很难被人理解的,学生在不了解服装色彩搭配的前提下,将一堆教学理论塞入学生的脑中,只会让学生更加的迷惑和不懂。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讲一些抽象的概念用某些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图片、视频或者是流行音乐,将服装色彩搭配这节课放入一个轻松时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设置各种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能力。设置问题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必用的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间设置问题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设置问题,例如问学生喜欢什么样颜色的衣服?然后接着问学生这些颜色搭配出来会怎样?引出今天课堂讲授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在课堂结尾设置问题,能够让学生对这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并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够认识到自己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并将自己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 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教学反思

每一个教师设置教学设计都是希望自己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实现,并且能够被广大学生认可,但是在真正的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因为这种或那种的因素,使教学目标不能够全部得以实现。就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在具体实践之后,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第一,学生在学习了大量文理科知识后都是希望学习到不是纯文字的内容,那么在服装色彩搭配教学中所用到的视频、图片、音乐都会让学生对于教学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就是教学并不单单是枯燥的文字叙述和习题讲解,还可以图文音乐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就深深的受到学生的喜爱。从激起学生兴趣上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成功的。[3]

第二,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更何况是让学生穿着自己搭配设计的服装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课堂教学中设计到让学生自己穿着自己设计的色彩搭配展示给其他人,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反应很小,当老师叫到一个学生上来展示,并且允许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学生的参与性就高涨起来。

缺点就是,有些地方会使学生的参与跟老师的指导相脱离。在最后学生展示的阶段,大多数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由班里其他的同学建议。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甚至是开始了玩乐的心态,导致教师不得不重新维持课堂秩序。

三 关于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探究

每个教师在自己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就是这些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喜爱上这门学科。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设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自己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置。只有是符合自己现实情况的教学方案才能够被顺利的实施,并被学生接受,学校认可。

参考文献

[1]管惠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设计教学内容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6

色彩教案第3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课目的是让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形成基本认知,引领学生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民间美术的热爱,使他们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和七年级上学期《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学习,对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及色彩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色彩的心理因素等,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审美原则和文化内涵;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在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上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韵味的色彩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美一提炼美一探究美一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在观察、启发、对话、实践等学习活动’中,学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美术的色彩之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教学准备

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多媒体课件、绒描稿、彩色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与认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感受民间美术色彩独特的审美原则;尝试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进行色彩艺术的再创造。

难点: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r心爱的“聚宝箱”,大家想知道里面都珍藏着哪些神奇的宝贝吗?

教师请6名学生上台“淘宝”,并向大家展示淘到的宝贝。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

教师:你拿到的是什么?

学生甲:一串挂饰。

教师:你觉得它的色彩怎样啊?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你的感受吗?

学生甲:鲜艳。(教师板书:艳丽)

教师:同学们淘到的宝贝都是由民间艺人创作的,也称为民间美术作品。艳丽、饱和、清新,这些都是民间美术作品展示给我们的色彩特征。(板书:一、色彩特征)

【设计意图】有趣的淘宝活动所展示的民间美术实物,有效调动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能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

教师: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呢?大家想一想。(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因为过去的民间艺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身边能够找得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这使得他们在创作时不受真实事物色彩的束缚,而用艳丽、清新、饱和的颜色大胆自由地表达美好的愿望,以及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种色彩效果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的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重点部分——“色彩探秘”环节。

二、色彩探秘

1.冷暖对比

教师:(课件出示图1风筝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觉得这只风筝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齐答:鲜艳、醒目。

教师:(追问,让学生议一议)为什么很醒目?

学生甲:孙悟空身上用的是红色、黄色,背景用的是蓝色,因为背景是用来衬托的。

教师:一讲到红色、黄色,我们心里就暖洋洋的,所以它们又叫什么色?

学生齐答:暖色。

教师:一讲到蓝色,我们就联想到蓝天、大海,心里感觉特别凉爽,所以它们又叫什么色?

学生齐答:冷色。

教师:你们已经揭示了民间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配色方法。确实,强调鲜明的冷暖对比是民间美术重要的审美特征。(板书:冷暖对比)

【设计意图】对学生感知能力的肯定,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2.高纯度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同学们觉得这只风筝的色彩很鲜艳?再观察一下,想一想。

学生们似乎有些困惑,答不上来。

教师:老师观察到这三种颜色的纯度特别高,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纯度吗?比如,往—杯100%的鲜橙汁中兑人白开水或可乐,果汁颜色就会变淡或变深,橙汁的纯度也就降低了。善于运用高纯度的鲜艳色彩是民间艺人非常重要的配色秘诀。(板书:高纯度)

教师:正是因为高纯度颜色和冷暖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这只风筝的色彩非常艳丽。孙悟空身上所使用的黄色、红色,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颜色。因为红色让我们感觉到热烈、振奋、红火;而黄色具有阳光感,使人心里明亮、舒畅。“红间黄,喜煞娘”,当红色、黄色并置在一起时,作品更是亮堂喜人、温暖人心。画面中的暖色在背景冷色调的蓝天、白云的对比之下,显得很火爆。因此,民间又有“色色爆”的说法。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事例打比方,很快解决了“民间艺人在配色过程中善于运用高纯度颜色”的规律性知识。

3.黑与白

教师:虽然这个风筝的颜色很火爆,但是它的色彩很协调。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到底是什么颜色在其中起着调和作用?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黑色和白色。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黑色和白色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民间美术作品经常使用大量鲜艳的平涂色块,民间艺人巧妙运用黑、白,把各种艳丽的色块隔开,就能在视觉上起到一种缓冲作用,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视觉美感。(图2)

教师课件出示民间美术配色口诀,请学生齐读:“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同时补充说明,正是这一条配色口诀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

【设计意图】将民间美术配色口诀的传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使知识点的讲解活泼有趣,也凸显了民间美术独特的色彩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4.面积对比

教师:(拿起两只布老虎,走到学生中间)我们来看这两只布老虎,它们采用了什么色彩搭配方式?(图3)

学生甲:冷暖对比。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冷暖对比?

学生甲:因为用到了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

教师再问:还有别的对比方式吗?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学生又困惑了)

教师启发:这只老虎什么颜色用得多?什么颜色用得少?如果按比例来计算,冷色面积最多只占暖色面积的10%,这是一种什么对比呢?

学生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齐答:面积对比。(教师板书:面积对比)

教师:面积对比使得这两只布老虎在单纯明快、红火热烈的旋律中却不失色彩的协调统一,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借助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互通,成功启发并引导学生自主揭开学科知识的奥秘。

教师:那么,民间艺人又是如何表达面积对比的呢?“造屋开天窗,不然闷得荒。”这个口诀形象地说明了面积对比的审美法则。(课件出示图4木版年画《狮衔剑》)这是一幅来自福建漳州的木版年画,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年画的“天窗”在哪里呀?(学生私下议论开来)

学生乙:猛兽脑门上的白色块。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这个白色块就是天窗?(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鼓励学生,然后一边课件出示图5,一边讲解:面积对比,既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冷暖色块的对比,也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密集色块和平涂色块的对比,还可以表现为大小面积的明暗色块的对比。这最后一种又叫明度对比。你们现在明白狮子脑门上的白色块为什么是天窗的原因了吧?

5.明度对比

教师:(课件出示图6)这是一幅苏绣《双鱼图》,相较于艳丽的孙悟空和布老虎,它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件作品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柔和、清新。

教师:这种风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它采用了怎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呢?有冷暖对比吗?

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讨论中形成两种看法:有和没有。对立双方争执的焦点落在“黑色和白色是否是冷色”的问题上。

教师:黑色和白色在色彩学中属于无彩色系范畴,所以这件作品没有冷暖对比。那么,它有面积对比吗?

学生齐答:有。

教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乙:背景的黑色面积大,红色的鱼面积小。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对比方式吗?大家讨论。

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私底下讨论着,但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都不敢举手。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答案的渴求。

教师:从鱼背到鱼肚的红色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变化效果呢?

学生丙:渐变。

教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注意到了一种渐变效果,这种渐变就是明度对比。(图7)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通过提问、追问、释疑、再问、再质疑等问题链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课件出示色彩图版(图8),对知识点再做进一步的挖掘:明度对比不仅仅表现为同一种颜色在明度上的渐变,不同的颜色本身就存在着明度差异,比如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明度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民间艺人巧妙利用色彩这种特性创造了另一种明度对比方式—一“软靠硬,色不楞”。他们将明度较浅的颜色称为“软色”,明度较深的颜色称为“硬色”。也就是说,软色和硬色相碰,能取得好的艺术效果。(图9)

教师:(课件出示图10)如果两个硬色相撞,如蓝色和紫色的明度十分接近,把它们并置在一起,会给你们什么感觉呀?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回答:拉不开距离。

教师:是的,容易产生色彩“打架”的现象。所谓“青间紫,不如死”。那该怎么办?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们乐了,迫不及待地回答:安排一块软色将它们间隔开。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运用了高纯度的色彩和明度对比,使画面清新透气,有层次感,而冷暖色相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容易产生丰富绚丽、红火热闹的视觉气氛。这种色调风格正是老百姓喜爱并表达审美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知识。(板书:配色手法)

6综合探究

教师为每个小组发一个小毛驴玩具(图11),让学生观察它采用了什么配色手法,小组讨论后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用追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感知.和认识落到实处。比如:是哪几种颜色的冷暖对比?是一种什么样的面积对比?你是怎么看出明暗对比的?是渐变,还是“软靠硬”?等等。

教师:小毛驴玩具综合运用了几种色彩对比方式,很多民间美术作品也都有类似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回答、齐答、群组回答等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力争让教学有效性达到最大化。

三、“我是民间小艺人”

教师将线描稿发给学生,请他们思考,准备采用什么配色手法来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韵味的色彩画,并请一名学生阐述自己的构思。

教师: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涂色时,先涂大面积的底色,再涂小面积的对比色,就能力]快涂色速度。同学们也可以参照教材中的民间美术作品图例,获取创意灵感。请大家拿起彩笔,当一回快乐的民间小艺人。

学生在《步步高》的背景音乐中拿起彩笔尽情地涂抹美丽的民间韵味色彩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教师请学生介绍采用的配色手法,分享创作经验。(图12至图16为学生作品)

教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非常惊喜,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优秀的民间小艺人!我们给自己来点掌声好吗?

【设计意图】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图形简洁,以它们为创造美的载体,既与课题吻合,也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五、拓展延伸

色彩教案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教学

作者简介:王鹤,男,1980年生,天津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及设计史论。已出版专著8部、合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各一项,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两项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形式具有综合性、创作过程具有开放性的新型艺术形式,正在提升社区活力、繁荣城市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公共艺术发展快速,社会对此需求大,但相关教学方法却远未成熟。而且与传统雕塑、景观等艺术形式相比,公共艺术设计对色彩,特别是明快的色彩运用格外重视,这是由公共艺术自身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基于此,笔者在天津大学开设的《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中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理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以公共艺术自身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为切入点,借鉴相关学科成熟知识体系,结合公共艺术自身特点,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相关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教学探索。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初步摸索出一套完整、实用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体系。

一、基于色彩学基本理论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设计活动的共性,因此普及色彩学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是进行公共艺术色彩设计的前提。但由于学时所限,应当限于最能够直接运用于公共艺术设计的知识要点进行教授。比如,相比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公共艺术自身色彩搭配和变化往往相对简单,因此错视等概念应用较少。同样,运用奥斯瓦尔德色彩系统和孟塞尔色彩系统进行色彩设计也缺少必要性。与之相对,对色彩三属性:色相、纯度和饱和度的讲解应当作为重点。[1]与上述简化的理论知识点相对,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色彩心理学应该有深度的讲解。举例而言,由于波长和振幅区别,红色的运用能使人呼吸急促,肾上腺素加快分泌。在视觉上首先给人带来旺盛的生命力,使人想到热情、青春、爱情、革命。因此,大量欧美几何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都选用红色作为主基调,除了后文会提到的环境与形态限制的因素外,利用红色产生警醒也是重要的色彩心理学功能。另外,黄色是明亮的、温暖的,黄色在适当的背景下十分醒目,亮度和纯度都较高的黄色可以很快吸引人的注意力。另外,蓝色是冷静、理智的色彩,大海和天空又为蓝色标注了广阔无垠的特征,带有浓厚的自然清新气息。另一方面,蓝色还是科技的色彩,蓝色与银灰色都可以用来表示人类的科技产品和对未知世界的征服。白色则有纯净之感。黑色则使人压抑、警惕。这些色彩特性都在公共艺术中有广泛运用。这方面的教学范例是罗伯特印第安纳的“LOVE”系列。印第安纳将“LOVE”拉伸以具有一定的三维厚度,并按照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将其排列起来后,产生了风靡世界的“LOVE”公共艺术品,醒目红色的运用使这件作品超越了字母所传达的信息,而上升为一种流行文化的符号。同样,国内以字体(包括汉字、拉丁文字与自创字符)为主创作的公共艺术大多选用鲜明的色彩,特别红色来突出这一心理感受,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教学实践案例:《逝去累积》(赵夏瑀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以二维图像为出发点,采用了带有文化含义的“Time”、“Goal”单词为主要造型,通过形体变化表现出时间流逝和成功积累的主题。方案主题鲜明,尺度得当,形态变化丰富,二维公共艺术沿线性空间布置以节省空间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设计者运用明黄、大红和亮白三种醒目色彩来唤起公众注意,更突出阐发了作品主题,发挥出了最佳视觉效果。

二、基于类型学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

当代公共艺术与设计关系紧密,其成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于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范畴。如果基于类型学视角开展分析,现成品复制、二维图像的运用以及构成,无疑是三种最主要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由于各自设计方法伴随优点而来的内在局限,运用这三种方法设计出的公共艺术作品都对色彩的表现力有必然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尝试,选取三位建筑学院建筑学和环境设计专业同学的公共艺术概念设计方案,分别运用了现成品复制、二维图像拉伸和构成的设计方法,从不同角度验证强调公共艺术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1.现成品公共艺术

现成品公共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中的重要类型,以奥登博格为代表的现成品公共艺术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因为这些作品摹仿自工业现成品或其他,这些物品本身就具有色彩,因此将它们放大、扭转、组合运用后的公共艺术品必须着色,才能准确表现出作者的想法。如奥登博格和他的妻子布鲁根所说:“我们也需要用一个十分相关的能够在漂亮的色彩中被唤起的图像。如果没有那些,我们的雕塑就不能在充满巴士、小汽车和烟雾的环境中脱颖而出。”[2]教学案例:《插电生活》(吴闻达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还处于概念阶段,尚未深化,但设计者选取插头和插座这一现代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进行放大,达到表现生活,营造幽默感的设计目的,充分结合环境设计了悬吊结构以承力,同时不妨碍交通流线。为了强化视觉美感和幽默效果,借鉴了奥登博格在埃因霍温《PING》中运用多个保龄球瓶的方法,运用了多个尺度相同的插头,并添加黄、绿、蓝等色彩,熟练掌握了利用色彩进行区分多个现成品相同元素的设计方法。

2二维公共艺术

二维型公共艺术,特别是二维厚度拉伸的人物形态公共艺术虽然具有直观鲜明的特点,但是由于表现手段使然,视角受到局限,细节不足,因此必须辅以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提升自身表现力,因此对色彩表现有着强烈需求,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基斯哈林红、黄、蓝的卡通小人形公共艺术。这些作品普遍表现了儿童游戏般的稚拙天真,同时造型上稳定、均衡又富于变化。由于契合时代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造型简单而形态多变的红、黄、蓝的卡通小人形象影响甚广,甚至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教学案例:《Returntonature》(史文舒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以二维人物剪影的厚度拉伸为设计方法,以活跃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手工模型表现方法。设计者特别注重了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借鉴了不同色彩与相应心理状态的联系。以色彩为主,以尺度为辅表现抽象人体的年龄阶层等特征,弥补了剪影型公共艺术缺少细节表现的不足。

3构成

构成型公共艺术主要依靠相同尺度或不同模数的元素,进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组合。因此,合理的色彩运用是避免单调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教学范例除了最经典的亚历山大利伯曼红色的系列作品外,还有查尔斯佩里惯用的明黄色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以及位于纽约时代生活广场的蓝色构成作品都是这方面的范例。教学案例:《升腾的光影》(张昊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利用五边形为基本元素,以渐变构成为切入点,有着清晰的形式美感生成逻辑。作者特别注重了色彩运用,运用五色调和原理,选用红、黄、蓝、绿、紫五种色彩,使公共艺术作品立面呈现丰富、和谐的视觉效果。设计者特别注意了光照角度的问题,进行了局部调整,使红、黄这样的暖色调处于阴影中,保证了整体色彩运用效果的醒目和科学。

三、立足中国国情归纳公共艺术色彩运用前提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虽然距离作品落成还有很长距离,但必要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外部因素不能忽略,如城市色彩、社会禁忌等。同样,由于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诞生于欧美的新型艺术观念,在引入中国后必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调整主题、形态以及色彩。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公共艺术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1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色彩统一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空前规模的城市化,因此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注意与城市色彩协调统一。这方面可以依托规划学科相关成果,对天津等城市色彩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

2大环境需要考虑纬度要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共艺术都位于室外开放空间内,因此其视觉效果必然受到大气候环境的影响。位于高纬度国家或城市的公共艺术,普遍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以便在漫长的景观萧瑟的冬季,带给公众醒目且富于生命力的视觉体验,进而改善心理状况。这方面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包括奥登博格落成于荷兰埃茵霍温市的《PING》,大量分散布置的保龄球瓶没有运用传统色彩,而是换成醒目的橙色,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依然带给人温暖的体验。同样的案例还可见休格曼位于美国底特律等五大湖地区的公共艺术,更多使用红色、橙色和黄色。而他在美国南部各州的作品则较多使用蓝色和白色。

3社会学与民俗学视角下的禁忌因素

中国当前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禁忌心理因素,不能一味套用色彩搭配的科学原理和色彩心理学的现有理论。中国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都认为红色是吉祥的象征。另一方面,红色也是血液的颜色,事故和危险也多用红色作标志。比如同样是红色的运用,青岛的《五月的风》,就成功利用红色突出了的主题,视觉效果突出,广为大众所接受。但位于广西南宁市的《盛开的朱槿》(一般称“朱槿花雕塑”)。由海外知名景观设计公司主持设计,虽然红色是朱槿的色彩,但由于设计方运用了花瓣形式,意图通过乘坐交通工具的观众,在动态中形成朱槿花的视觉形象。但是由于很难达到理想的车速和角度,所以反而使公众感觉很像血淋淋的刀片形状,从而遭到猛烈抨击,最后在落成八年后于2010年拆除。[3]这就是公共艺术形态与色彩设计结合不当,触发民俗禁忌的失败案例。

四、结语

很少有哪种室外立体艺术形式像公共艺术这样与色彩运用不可分割。但在当前,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错误运用色彩或因害怕错误而避免使用色彩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就需要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加以解决。但更需要立足学科交叉,从教学阶段进行色彩教学内容科学化探索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努力既能够为中国公共艺术实践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后备人才,也能够丰富中国色彩研究和探索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编著.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劳拉坦西尼.雕塑的方式——克拉斯奥登博格和库斯杰范布鲁根[J].世界艺术,2009,(1)译自美国《雕塑》2007(10)

色彩教案第5篇

仔细研读《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我对这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1.本课亮点

(1)师生互动成为教学的主要状态

蔡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实物与图片,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民间美术色彩的基本特征和搭配方法。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如果教师长期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定会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2)有效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笔者曾在类似课题的教学中发现,中学生会普遍认为民间美术的色彩很“土”,因此,要想让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中学生去关注并认同民间美术,是颇有难度的。而蔡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淘宝”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色彩探秘”“我是民间小艺人”等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指向性明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认识,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排斥情绪,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做了铺垫。

(3)拓展延伸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在当今多元化时代,各门艺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极其普遍,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对现代艺术也有着重要影响。蔡老师设计的拓展延伸环节简洁而有效,通过对现代服饰、包装、建筑作品的欣赏,启发学生认识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对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切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改进建议

教师在讲解“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时,强调“过去民间艺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身边能够找得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显然,蔡老师在这里把外因“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当成了主要原因。这是值得商榷的。教师在讲解民间美术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时,应该强调民间艺人在创作时祈福迎祥、求吉避凶、驱邪禳灾的美好愿望和民俗心理才是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开朗、乐观的情感需求,民间美术作品才会出现对比鲜明、颜色饱和、富有生命张力的色彩特征。从整个课堂结构来看,只有在这一问题上理清逻辑关系,接下来的“色彩探秘”环节才显得有必要和富有意义。

在“色彩探秘”环节的一系列活动中,蔡老师都是从正面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民间艺人的配色方法,这样显得过程和方法单一、思维平淡无奇。如果教师在某些知识点的探究过程中,能打开思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仅能丰富教学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探究民间美术“高纯度”的配色时,教师可以用电脑软件将原有的图片处理成低纯度的效果,与原作的高纯度效果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两张图片的比较,能够发现低纯度的作品不能给人带来吉祥、热闹的感觉,由此就会更清晰地认识到“民间艺人在配色过程中善于运用高纯度颜色”的主要原因。

点评二(金燮玫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读完该课教学案例,我感觉这是一节朴实、扎实而又“接地气”的美术课,其中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吸收与借鉴。

1.可取之处

(1)问题的指向性明确,教学活动紧扣主题

该课以“淘宝激趣”导入课题,围绕“民间美术的色彩给人怎样的感受?”“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效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三个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特征后,便直奔主题开始“色彩探秘”,进一步理解和探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知识。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冷暖对比、高纯度、黑与白、面积对比、明度对比等五个方面着手,通过对比欣赏和巧妙穿插民间美术配色口诀,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民间美术不同的色彩搭配形式、手法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教师再以民间玩具小毛驴为例,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民间美术的配色方法,用一系列追问把学生的感知和认识落到实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后,教师请学生用所学的民间美术配色知识给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设计配色。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内容充实饱满。

(2)注重联系生活,品味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内容与民间生活紧密相连,教师以从生活中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身穿的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月饼、粽子包装盒上的民间美术包彩的运用等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配色规律,并向他们传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的概念。穿插其问的民间艺人的配色口诀不仅读起来幽默风趣、朗朗上口,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多种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方法和审美特征,品味了其文化内涵,提高了鉴赏能力,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关注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注重探究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教师在对比欣赏图片、分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时,通过提问、追问、释疑等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去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如,在讲述苏绣《双鱼图》时,教师提出了“采用了怎样的色彩搭配方式?”“有冷暖对比吗?”“有面积对比吗?”等问题。在学生回答“有”之后,教师追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有别的对比方式吗?”并出示色彩图版,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既学习了知识,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值得探讨之处

(1)学生作业内容、表现方式略显单调

虽然案例中呈现的几幅学生作品图片配色确实有浓浓的民间美术气息,但是,都是用彩色水笔平涂的,表现内容局限在老师提供的三种线描稿中。而七年级学生学习过一些色彩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涂色技巧,因此建议教师不妨在学生作业环节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将题材内容再拓宽一些,在工具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更灵活一些,如,以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表现色彩的明度渐变效果,教师略加示范即可。作业也不一定局限在作业纸上,可以将线描稿做成挂盘、挂件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作业效果,也更好地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视觉性。

(2)更多地关注学情,适当地调整教案

当教师提问“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时,学生答不上来很正常,因为他们的生活离民间美术还是比较遥远的,而教师直接把答案给了学生。建议教师在这里不如将问题暂时搁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适当渗透些民间艺人的生活环境和表现工具、材料等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式的同时,更好地领悟它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就会有话可说,本课也会显得更为丰满。

点评三(朱成斌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教研室)

本课教学突出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知识与创作的学习,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知识结构呈现完整,教师注重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特别是利用一些民间美术色彩运用的俗语、口诀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一些色彩搭配的方法或法则,便于学生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从教学反馈来看,基本实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是,笔者认为,该课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在此提出,与同仁探讨、交流。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得不具体

“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这个目标显得有些大而空洞,游离于教学之外。目标主体(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能够关注生活中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变化,主动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知识去改善环境。

2.民间美术的欣赏感知不够

美术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这也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本课教学缺少对民间美术作品整体欣赏感知的过程,而直接进入“色彩探秘”环节,这就显得生硬了些。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因此,需要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民间美术视觉盛宴中,去感知色彩的搭配、体味民间美术的审美意义。单凭几件民间美术作品,难以体现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3.问题的呈现不够合理

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就提出:“为什么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特征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回答其形成的原因,效果可以想象。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只好自己作答。而教师对民间美术之所以形成艳丽、饱和、明快、热烈等色彩特征的解释是:“民间艺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身边能够找得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这使得他们在创作时不受真实事物色彩的束缚……”这解释的只是客观条件,而不是客观原因。这些色彩特征,除了视觉规律以外,主要是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审美观念、民俗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放到综合探究环节去让学生讨论思考。

4.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不够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表现背后文化内涵的思考”。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一难点并没有突破。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仅限于对色彩知识的解读和搭配方法的说明,以及冷暖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等,而没有就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审美观念、文化观念等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讨论。

5.课型特点不明显

本课在教材分析中将课型设定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而该课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呈现到作业要求等,都没有体现“设计·应用”课型的特点。如果按“设计·应用”课型去设计本课,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

点评四(杨慧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振兴路小学)

该课教学中,蔡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精彩的图片和实物,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知识,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会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方法。

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似乎还是讲得过多了。教师不妨由“导游”转变为“导演”。比方说,在“淘宝”游戏中,教师出示了民间美术作品后,可以再出示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进行色彩上的对比,这样,学生就会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有进一步的感受。在“色彩探秘”环节中,教师不必提冷暖色的问题,因为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了,而“冷暖对比”这个配色方法如果能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说出,也许效果会更好。在引导学生归纳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时,教师在时间上和方法处理上显得太平均了,简单的知识点应一带而过,而不易归纳的知识点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启发。如果教师多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的话,相信学生会自己归纳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除此之外,建议该课还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头脑风暴法

要想启发学生的设计别出心裁、有自己的特色,头脑风暴法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例如,在本课的“综合探究”环节中,教师在分发给每个小组小毛驴玩具之前,可以出示一个空白的毛驴形象,用小组竞赛等形式,针对“如何采用配色方法”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扩展,不断回忆或产生配色方法,然后,再出示小毛驴实物做参考。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美术批评法

对于本课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同一个艺术形象,每个人的感受肯定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批评的方法来唤起学生各自的审美体验,并将其融入各自的创作活动中,表现出个性特征。

点评五(张千梅安徽省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室)

1.可取之处

(1)对比教学法的运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鲁迅先生曾说:“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人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本课的“色彩探秘”环节,蔡老师从色彩的冷暖、纯度、明度、黑白等方面进行对比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创作中的配色原则。这种对比教学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因为通过色彩对比,能够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让他们在对比中思考、分析、欣赏和探究,发现并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用色规律和显著特征,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接地气的民间口诀,概括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民间美术配色口诀,这些口诀的引用,让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例如,蔡老师在讲“色彩纯度”时引用了“红间黄,喜煞娘”来说明民间艺人善于运用高纯度颜色进行搭配;在讲风筝的用色很火爆却又很协调时,引用“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的口诀来点明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在讲面积对比时,引用“造物开天窗.不然闷得慌”来形象地说明面积对比的审美法则;等等。这些民间的配色口诀,正是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的精华。教师将这些口诀巧妙地穿插在具体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分析中,与对比教学相得益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也掌握了民间艺人在创作中的用色原则。

2改进建议

(1)教师在“色彩探秘”环节,能否出示一个色相环,这样可以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有关色彩的主要知识。一看到色相环,学生就会想起三原色、对比色、邻近色,色彩的冷暖、纯度、明度等知识,这对后面教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会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电许能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

(2)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所给的拓展范围可以再开阔些。民间美术的范畴很广,教师可以选取民间美术的代表种类,如绘画、雕塑、玩具、服饰、剪纸等,以及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和对世界的影响,真正拓宽学生的视野,引领他们以传承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点评六(王道文安徽省滁州市第六中学)

仔细研读该课教学案例,笔者有以下几点感受与体会。

1.本课亮点

(1)注重直观感受,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作品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冷暖对比”“高纯度”“黑与白”“面积对比”“明度对比”等五个要素,加深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

(2)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的环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凸显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改进建议

纵观整节课,教师在讲授“高纯度”的概念时,举了一个往鲜橙汁中兑水或可乐的例子。虽然这个例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但它与这节课的基调不太相符。教师倒不如直接用准备好的颜料做一个演示,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颜色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此外,教师在“我是民间小艺人”环节中,没有做示范。教师在给学生发线描稿之前,应结合前面讲授的知识先做一个示范,提醒学生上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建议学生采用怎样的配色手法来完成上色,这样,就能减少学生在上色时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提高课堂效率。

点评七(毛晓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学)

蔡老师的这则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清晰,教学环节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学习兴趣,读起来亲切自然,让我深受启发。

1值得学习之处

(1)精彩、新颖的导课环节,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兴趣与期待。本课导入环节,教师展示的聚宝箱瞬间提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也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踊跃上台,拿着教师收藏的—件件宝贝时,既初识了民间色彩,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整堂课教师以民间美术作品为依托,以师生交流、问答的形式展开教学,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在引导学生观察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基本方法:冷暖对比、高纯度、黑与白、面积对比、明度对比,等等,针对性强,收效显著。

(3)蔡老师在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适时副入一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例如,在讲色彩纯度时,老师用在100%的橙汁中兑入水或可乐这个例子,形象又生动地说明了色彩的纯度,便于学生理解。

(4)在“我是民间小艺人”环节,教师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时,发放了线描稿。这既节约了课堂的时间,又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色彩搭配的练习过程中去。如果先让学生画图然后再进行涂色,教学效果就会差一些,毕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勾勒一张线描稿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2值得商榷之处

(1)本课所用的图片应当精选。蔡老师可以选择更多门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色彩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民间美术的不同门类。比如,在拓展延伸环节,那些粽子、月饼包装盒上的图片可以换成一些更具民间美术韵味的手工艺品的图片。这样,学生在尝试了色彩搭配之后,欣赏一些令人惊艳的其他民间美术作品,印象会更深刻,结果也能更精彩。

(2)在讲冷暖色对比时,教师的提示有点过度了。其实,红、黄是暖色,蓝色是冷色,初一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说出来。因此,这里的师生对话略显多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说出答案。

(3)在“黑与白”环节,教师请学生齐读了一段民间美术配色口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我认为这里出现这个口诀有点突兀,它和“黑与白”的这一内容关系也不大。因此,建议将其移至“综合探究”环节,在学生交流小毛驴玩具的配色方法后,再让学生读口诀,这样能为他们接下来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做铺垫。

点评八(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简洁、教学程序规范、教学语言朴实。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

1.可取之处

(1)利用已有知识感知民间色彩

学生对民间美术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认识却不多,这从教学案例中学生多次出现的“困惑、答不上来”中可见一斑。匕年级学生在小学六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色彩常识,虽然对这些色彩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深刻、系统,但足以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本课内容。蔡老师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本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色彩探密”环节,从色彩的冷暖、纯度、明度、对比等已有知识点,向民间美术的搭配规律迁移,使学生在原有色彩搭配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知识的理解,把本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成功地转化为已有发展区。

(2)活用民间俗语解释民间色彩

本课教学中“红间黄、喜煞娘”“色色爆”“造屋开天窗,不然闷得慌”等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口诀,既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审美法则,又结合图例、民间玩具等实例印证了这些法则。

(3)在有效引领中体晤民间色彩

本课中所有的搭配规律都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中由学生主动发现的,并及时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教师只是适时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归纳、小结,并用民间俗语佐助学生的成功发现。教师不因比赛而吝惜教学时间,课堂上“为什么”“再观察一下”“想一想”等教学语言,给学生的思考留有充足时间和空间,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新知识,深化了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并在“我是民间小艺人”练习环节中运用已学知识,体会美术学习成功的乐趣。

2.改进建议

(1)本课伊始,教师向学生介绍,民间美术色彩具有“艳丽、饱和、清新”的特征,而本课教学对“艳丽、饱和”给予了较多关注,对“清新”这一重要特征仅是通过一幅苏绣作品一笔带过,使学生对“清新”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这在学生的作业中也有所体现,作业都是艳丽的,鲜有“清新”的作业出现。

(2)蔡老师整节课提供了六件民间玩具实物,PPT课件提供了悟空风筝、狮咬剑、双鱼图等几幅作品图片作为教学范例。悟空风筝、布老虎这两件范例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知识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精讲精析的特点,但仅看几幅图片能否开阔学生的眼界呢?似乎有“以偏概全”之嫌。如果在每个环节的知识点探究之后,欣赏一组同类型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冷暖对比”“高纯度”等知识的理解,再在“综合探究”环节将“为每组发一个小毛驴玩具”调整为“每组发一个不同的民间玩具”,供学生观察、讨论,通过不同小组的汇报,再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就能在精讲精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认识更加深刻。

(3)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意愿,但仍需教师的有效引导。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如布老虎,学生的作业底色几乎是红底黄花纹或黄底红花纹,而蓝色等底色的作业几乎没有,这是否受到老师“红间黄、喜煞娘”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学生配色的思维?如果在学生作业前,让学生观察、欣赏一组其他不同类型的配色方案或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这样,学生的作业一定会更加丰富。

点评九(刘文军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从教学案例文本和教学视频可以看出,蔡老师对教材的认知和理解很到位,教学过程张弛有度,有层次感,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运用民间艺人的口诀,有效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然,本案例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1色彩搭配方法的概括和诠释可进一步规范。“色彩探秘”环节中的几种色彩搭配方法(冷暖对比、高纯度、黑与白、面积对比、明度对比),在知识结构的呈现上不太严谨。笔者提供一个方案供参考。呈现如下:

(1)主要方法:冷暖对比(色相对比可能更合适);明度对比;面积对比。

(2)辅助方法:黑、白、灰、金、银。

2在“明度对比”环节,蔡老师选用苏绣《双鱼图》,让学生针对这件作品的色彩特点和搭配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没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反而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混乱。在“猜”的游戏当中,学生费尽心思地“找到”了答案。笔者认为,这个环节甚至可以取消,教师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挖掘文化内涵。

3.文化内涵的挖掘有欠缺。文化内涵的思考是蔡老师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且被定为该课的教学难点。而在教学过程中,蔡老师于此鲜见笔墨,只是在拓展环节中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可以确定一个目标,如布老虎,以此为代表,向学生介绍其所含的寓意,或者让学生介绍,举一反三,从而突破难点,凸显美术学习的教育价值。

色彩教案第6篇

以色彩对于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借鉴色彩研究最新理论成果,结合公共艺术设计及施工内在特点,展开有针对性地公共艺术色彩教学实践工作,通过教学评价显示,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教学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形式具有综合性、创作过程具有开放性的新型艺术形式,正在提升社区活力、繁荣城市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虽然公共艺术发展快速,社会对此需求大,但相关教学方法却远未成熟。而且导传统雕塑、景观等艺术形式相比,公共艺术设计对色彩,特别是明快的色彩运用格外重视,这是由公共艺术自身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基于此,笔者在天津大学开设的《设计导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中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理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以公共艺术自身的多学科交又特性为切入点,借鉴相关学科成熟知识体系,结合公共艺术自身特点,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相关公共艺术色彩设计教学探索。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初步摸索出一套完整、实用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体系。

一、基于色彩学基本理论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设计活动的共性,因此普及色彩学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是进行公共艺术色彩设计的前提。但由于学时所限,应当限于最能够直接运用于公共艺术设计的知识要点进行教授。比如,相比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公共艺术自身色彩搭配和变化往往相对简单,因此错视等概念应用较少。同样,运用奥斯瓦尔德色彩系统和孟塞尔色彩系统进行色彩设计也缺少必要性。导之相对,对色彩三属性:色相、纯度和饱和度的讲解应当作为重点。¨l导上述简化的理论知识点相对,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色彩心理学应该有深度的讲解。举例而言,由于波长和振幅区别,红色的运用能使人呼吸急促,肾上腺素加快分泌。在视觉上首先给人带来旺盛的生命力,使人想到热情、青春、爱情、革命。因此,大量欧美几何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都选用红色作为主基调,除了后文会提到的环境导形态限制的因素外,利用红色产生警醒也是重要的色彩心理学功能。另外,黄色是明亮的、温暖的,黄色在适当的背景下十分醒目,亮度和纯度都较高的黄色可以很快吸引人的注意力。另外,蓝色是冷静、理智的色彩,大海和天空又为蓝色标注了广阔无垠的特征,带有浓厚的自然清新气息。另一方面,蓝色还是科技的色彩,蓝色导银仄色都可以用来表示人类的科技产品和对未知世界的征服。白色则有纯;争之感。黑色则使人压抑、警惕。这些色彩特性都在公共艺术中有广泛运用。

这方面的教学范例是罗伯特印第安纳的“LOVE”系列。印第安纳将“LOVE”拉伸以具有一定的三维厚度,并按照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将其排列起来后,产生了风靡世界的“LOVE”公共艺术品,醒目红色的运用使这件作品超越了字母所传达的信息,而上升为一种流行文化的符号。同样,国内以字体(包括汉字、拉丁文字导自创字符)为主创作的公共艺术大多选用鲜明的色彩,特别红色来突出这一心理感受,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见图1)

教学实践案例:《逝去累积》(赵夏璃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以二维图像为出发点,采用了带有文化含义的“Time”、“Goal”单词为主要造型,通过形体变化表现出时间流逝和成功积累的主题。方案主题鲜明,尺度得当,形态变化丰富,二维公共艺术沿线性空间布置以节省空间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设计者运用明黄、大红和亮白三种醒目色彩来唤起公众注意,更突出阐发了作品主题,发挥出了最佳视觉效果。(见图2)

二、基于类型学的公共艺术设计色彩教学

当代公共艺术导设计关系紧密,其成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于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范畴。如果基于类型学视角开展分析,现成品复制、二维图像的运用以及构成,无疑是三种最主要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由于各自设计方法伴随优点而来的内在局限,运用这三种方法设计出的公共艺术作品都对色彩的表现力有必然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尝试,选取三位建筑学院建筑学和环境设计专业同学的公共艺术概念设计方案,分别运用了现成品复制、二维图像拉伸和构成的设计方法,从不同角度验证强调公共艺术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1.现成品公共艺术

现成品公共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中的重要类型,以奥登博格为代表的现成品公共艺术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因为这些作品摹仿自工业现成品或其他,这些物品本身就具有色彩,因此将它们放大、扭转、组合运用后的公共艺术品必须着色,才能准确表现出作者的想法。如奥登博格和他的妻子布鲁根所说:“我们也需要用一个十分相关的能够在漂亮的色彩中被唤起的图像。如果没有那些,我们的雕塑就不能在充满巴士、小汽车和烟雾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教学案例:《插电生活》(吴闻达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还处于概念阶段,尚未深化,但设计者选取插头和插座这一现代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进行放大,达到表现生活,营造幽默感的设计目的,充分结合环境设计了悬吊结构以承力,同时不妨碍交通流线。为了强化视觉美感和幽默效果,借鉴了奥登博格在埃因霍温《PING》中运用多个保龄球瓶的方法,运用了多个尺度相同的插头,并添加黄、绿、蓝等色彩,熟练掌握了利用色彩进行区分多个现成品相同元素的设计方法。(见图3)

2.二维公共艺术

二维型公共艺术,特别是二维厚度拉伸的人物形态公共艺术虽然具有直观鲜明的特点,但是由于表现手段使然,视角受到局限,细节不足,因此必须辅以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提升自身表现力,因此对色彩表现有着强烈需求,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基斯哈林红、黄、蓝的卡通小人形公共艺术。这些作品普遍表现了儿童游戏般的稚拙天真,同时造型上稳定、均衡又富于变化。由于契合时代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造型简单而形态多变的红、黄、蓝的卡通小人形象影响甚广,甚至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见图4)教学案例:《Retum to nature》(史文舒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以二维人物剪影的厚度拉伸为设计方法,以活跃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手工模型表现方法。设计者特别注重了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借鉴了不同色彩导相应心理状态的联系。以色彩为主,以尺度为辅表现抽象人体的年龄阶层等特征,弥补了剪影型公共艺术缺少细节表现的不足。(见图5)

3.构成

构成型公共艺术主要依靠相同尺度或不同模数的元素,进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组合。因此,合理的色彩运用是避免单调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教学范例除了最经典的亚历山大利伯曼红色的系列作品外,还有查尔斯佩里惯用的明黄色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以及位于纽约时代生活广场的蓝色构成作品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教学案例:《升腾的光影》(张昊 指导教师:王鹤)。该方案利用五边形为基本元素,以渐变构成为切入点,有着清晰的形式美感生成逻辑。作者特别注重了色彩运用,运用五色调和原理,选用红、黄、蓝、绿、紫五种色彩,使公共艺术作品立面呈现丰富、和谐的视觉效果。设计者特别注意了光照角度的问题,进行了局部调整,使红、黄这样的暖色调处于阴影中,保证了整体色彩运用效果的醒目和科学。(见图6)

三、立足中国国情归纳公共艺术色彩运用前提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虽然距离作品落成还有很长距离,但必要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外部因素不能忽略,如城市色彩、社会禁忌等。同样,由于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诞生于欧美的新型艺术观念,在引入中国后必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调整主题、形态以及色彩。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公共艺术设计方案成功导否的关键。

1.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色彩统一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空前规模的城市化,因此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注意导城市色彩协调统一。这方面可以依托规划学科相关成果,对天津等城市色彩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

2.大环境需要考虑纬度要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共艺术都位于室外开放空间内,因此其视觉效果必然受到大气候环境的影响。位于高纬度国家或城市的公共艺术,普遍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以便在漫长的景观萧瑟的冬季,带给公众醒目且富于生命力的视觉体验,进而改善心理状况。这方面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包括奥登博格落成于荷兰埃茵霍温市的《PING》,大量分散布置的保龄球瓶没有运用传统色彩,而是换成醒目的橙色,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依然带给人温暖的体验。同样的案例还可见休格曼位于美国底特律等五大湖地区的公共艺术,更多使用红色、橙色和黄色。而他在美国南部各州的作品则较多使用蓝色和白色。

3.社会学与民俗学视角下的禁忌因素

中国当前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禁忌心理因素,不能一味套用色彩搭配的科学原理和色彩心理学的现有理论。中国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都认为红色是吉祥的象征。另一方面,红色也是血液的颜色,事故和危险也多用红色作标志。比如同样是红色的运用,青岛的《五月的风》,就成功利用红色突出了的主题,视觉效果突出,广为大众所接受。但位于广西南宁市的《盛开的朱槿》(一般称“朱槿花雕塑”)。由海外知名景观设计公司主持设计,虽然红色是朱槿的色彩,但由于设计方运用了花瓣形式,意图通过乘坐交通工具的观众,在动态中形成朱槿花的视觉形象。但是由于很难达到理想的车速和角度,所以反而使公众感觉很像血淋淋的刀片形状,从而遭到猛烈抨击,最后在落成八年后于2010年拆除。这就是公共艺术形态导色彩设计结合不当,触发民俗禁忌的失败案例。

色彩教案第7篇

关键词:色彩与图案课程;工科类学生;探索

Abstract:Most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ashion design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arts students who have a certain art modeling foundation. But on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design professional students are not . Most of these students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 art modeling and the drawing performance ability .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engineering students’ specific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color and design .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reform and adjustment,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course for color and design ,faster and better.

Keywords:course for color and design;engineering students;explore

国内大专院校的服装设计大多以艺术类学生为主且具有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而以工科为背景的设计专业学生不具备美术基础,在设计造型以及绘图表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体现在设计形态的表现与创作方面。设计训练也多以传统的手绘表现为主,尤其对于没有绘画基础,没有写生色彩和图案基础的工科学生来说,趋向专业性的设计色彩与图案的表现更难以浓缩和抽象甚至创造。

一、工科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色彩与图案课绘图训练阶段的难点与对策

针对服装设计专业设置的表现类课程,主要分素描、速写和效果图三个阶段。素描基础准备阶段;效果图是草图方案定型后的细化,也逐步被电脑效果图取代。由此,手绘色彩和效果图是最重要的手绘表现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式再现能力的最佳阶段。学生可随时以速写来记录构思的造型形态,而无需表达更适于电脑效果图体现的明暗、色彩和肌理等特质。而色彩与图案课程对于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主要体现在调色、配色、图形设计能力上。

1.从学习内容上看,色彩主要侧重色彩的基础调色表现、设计色彩搭配以及设计色彩创意,图案主要侧重图形的设计和装饰运用。色彩的表现以手绘调色为主,注重设计色彩的搭配性以及应用性;图案的表现以手绘线稿为主,注重图形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创意。学习主要通过作业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对于工科类学生的表现评判标准,应重点要求表现准确度与清晰度。准确是指色彩色相准确,图案的造型与结构关系明确;清晰是指色彩和线条表现。我们需强调学生在准确分析色彩与图案的运用上的清晰表达,避免过多追求作品的艺术性。

2.从学习方式上看,设计训练也多以传统的手绘表现进行,课堂实验课也基本以小的练习展开,以手绘表现为主,缺乏实际的训练与操作,使得理论和实际脱节。比如色彩在纸面上表现好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面料或者面料本身和绘图色彩相去甚远。实际上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在实际中更多地和面料、材质、工艺特点发生联系,在课堂练习部分过于侧重培养学生的色彩与图案绘图表现能力而缺乏对学生的设计色彩与图案实际分析的能力以及具体应用的体验。应该从课堂训练的纸面效果逐渐过渡到以实物来体会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表现特点和设计特点。比如色彩配色除了手绘调色运用以外可以借助实际的色卡纸或面料小样来替代手绘颜料的纸面效果。而图案的表现则可以通过加强实物的临摹和作品分析来加深对造型的训练。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在色彩与图案课程遇到的难点,其对策方针是三点:加强色彩与图形表现的准确性;注重实物操作的训练;注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表现。

二、针对工科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色彩与图案课”课程体系的设置

针对以上的要点与对策分析,调整学生课程的内容和步骤,分成三个阶段:

1.以临摹为主,练习色彩与图案表现的准确与清晰度

首先练习基本调色与配色方法;基本的图形造型基础。临摹色彩首先选用一些清晰和准确度较高的写生色彩和绘画色彩以及构成色彩,从临摹色彩中解决一些基本的调色方法以及色彩色相表现的准确性,以及色彩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和体会,切忌追求临摹色彩的艺术效果。

图案的临摹首先选用选择一些清楚细致刻画纹样图形的传统优秀作品作为临摹范本。由几何形过渡到自然形,由简单过渡到复杂,让学生体会到图形设计变化的特点以及再创造需掌握的要求。在临摹时,最好由教师选用一些经典的纹样图形进行具体的临摹师范讲解,使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既训练了手头的表现能力又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分心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图形设计的价值和特点。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2.结合实物进行色彩设计搭配与图案造型的创造与表现。

实际上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在实际中更多地和面料、材质、工艺特点发生联系,色彩配色除了手绘调色运用以外可以借助实际的色卡纸或面料小样来替代手绘颜料的纸面效果。比如运用纸质或面料的拼贴,通过具体的材质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的可实行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切实地体会到服装色彩设计所呈现出来的质感和特点。拼贴前,教师可先确认实物的准确性,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色彩搭配和组合,并在效果上进行一定的点评和讲解。而图案的表现则可以通过剪贴手法加强实物的临摹和作品分析来加深对造型的训练,比如运用剪纸方法运用面料对传统的图形进行改良和创新,通过具体物的操作感受实际图案的特点和现代图案具有的新意,从而改变单一的手绘表现上带来的不自信和枯燥,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

3.实践环节的有效操作

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对色彩与图案的设计表现应更多地让他们从实际中去感受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应用价值和设计特点,比如实际调研和素材收集,从而提升学生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找到学习和提高色彩与图案表现能力的方法。实际上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在实际中更多地和面料、材质、工艺特点发生联系,以及一定的流行趋势等等,因此教师讲课、纸面上的设计训练只能表面上解决工科类学生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认知和体会,不能从实际根本上加深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体验和感受。因此本课程增加了“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与应用”课内实践环节,将色彩与图案与服装设计和市场流行等结合,并在授课中加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力求与实际密切接轨。结合一些实际的成衣设计案例将色彩和图案应用于服装设计以此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实际服装设计色彩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图案设计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服装设计课其打好了较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补充作用。比如图案的创作与表现可通过具体T恤衫图案的设计运用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和实用结合的特点。

针对工科类设计专业色彩与图案学习的特点,应该从他们具体情况出发,设计色彩与图案的教学不应纯粹强调和注重学生色彩与图案的设计表现能力和绘图能力,工科类设计专业色彩与图案训练的难点不同于艺术专业类学生,他们没有很好的写生色彩和图形的能力,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特点,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对色彩与图案的设计表现应更多地让他们从实际中去感受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应用价值和设计特点,多一些实际设计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找到学习和提高色彩与图案表现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