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01 22:27:32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1]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并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现有教材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没有深入展开,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地方文化则体现更少。因此,学校需要充分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切实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本文认为,地方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稀缺性和亲切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利用。

一、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意义

1.通过整理地方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和道德意义,能使学生逐步了解和喜爱地方的优秀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贡献的志向。

2.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对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2]用身边具体可感的地方文化资源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既可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3.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结构虽几经调整,但仍未摆脱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结构重复以及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大学课程中所论述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与中学课程差别不大,不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不符合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活泼上进、求新好奇的特点。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大学课堂,纳入高校教学内容,可以弥补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陷。地方文化资源进课堂,不仅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地域感,而且直观、形象、生动,如临其境,可以使大学生身心受到熏陶,这是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无法做到的。

4.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地方文化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亲切性和具体可感。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学生觉得身临其境,其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形象、具体。二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面对既熟悉而又从未深究的地方文化,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体验、访问,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应坚持的原则,除了一般性原则之外,根据教学的经验应突出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适宜性原则。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和谐性原则。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5.综合性原则。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地方文化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6.时代性原则。即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反映各地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面貌,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及时补充反映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实践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策略

地方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要使地方文化资源成功转化,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内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与管理,推进地方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课堂、纳入教学内容,可以充实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结构体系。而地方文化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的精神等,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内容,提供了不尽的源泉。学校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贯穿地方文化资源的有关内容,安排专题讲座。如张家港精神[3]、张闻明现象[4]。还可以借鉴已经编写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辅导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如《张家港史记》[5]《沙洲县志》[6]。

2.实践教学外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方式。[7]地方文化资源恰恰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培育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应用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实践育人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校应当努力与相关德育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可信的实践基地和一个坚实的平台。学校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净化。实践体验结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大学生进行总结、讨论、演讲,以巩固实践体验结果。

3.校园文化强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应当坚持用地方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来充实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8]学校可以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线,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活动;利用学校的展板、宣传橱窗、校报、广播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的广泛宣传;在校园网开设相关专栏,构建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的网络阵地等。总之,学校要努力营造校园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生动活泼中接受教育,把校园建成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坚强阵地,把大学生培育为能够展现民族精神、昂扬时代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把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拓展和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课堂、实践与校园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我们的地方文化资源才能切实有效地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才能在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占祥.文化管理手册[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沈壮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3]秦振华.张家港精神: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张家港年鉴(2008)[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5]徐祖白.张家港史记[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6]李恺民.沙洲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44-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依据其存在形式,大致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由于课程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显性资源凭借灌输式、说教式、宣讲式等讲述方式,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由于隐性资源具有教育影响的潜移默化性、教育效果的长期性,能更有效地释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弹性和张力,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丰富的隐性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甚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研究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有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

理论新课程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1.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的变化给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90后,正在成为大学校园受教育者的主要群体。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催生出崭新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市场经济体系造成了较为悬殊的物质利益占有的差异,形成了思想领域的物质利益倾向和浓郁的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等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和市场经济价值导向激烈冲突,市场经济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包围之势,思想政治的影响日渐式微。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促成了信息资源传播的革命式变化。中国社会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心理、思想观念领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严峻挑战。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迎接时代挑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灌输式、宣讲式等教育方式日益陈旧而渐失生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新课程改革趋向被逐渐认可。重视课堂中的各类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成为理论课教育者的时代使命。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阶级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存在的客观依据。立足课程属性,教学才有规定的原则、立场等硬性规范。把握课程的阶级属性,理论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体系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和遵循课程所要求的主旋律。否则,在学生心中课程形象就无法树立起来,教师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范畴等的选取上也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以课程性质为纲,拓展和规范教学内容,在坚持课程属性的前提下,老师们在课堂上发挥的自由空间反而更大,课程本身的专业特色和丰富内涵不减反增,教学效果反而更加显著。但是,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问题往往容易被教条式地理解并且僵化对待,出现割裂思想政治,片面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思想性的现象。结果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与思想政治理论阶级属性相适应,灌输式、宣讲式等教学方式必然被广泛使用,这更加深了学生与课程的隔膜。因此,引进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重新确立教学评价标准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日益重要。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建设问题

社会环境的恶化,理论课教师地位的边缘化,课程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难度,学生对课程的漠视,教师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使得作为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一定要在克服以上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与当代实际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自身建设。

此外,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隐性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自身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思想理论课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文本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显性资源,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峻形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传播者,除了语言表达的规范、富有生命力等等之外,还需要特别注重言词之后所内隐的教师的理想信念、科学态度、人生境界等问题,注意人格的渗透力和行为的垂范价值,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促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重视课堂管理中内隐的课程资源,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管理艺术,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的重要价值

隐性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客观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目前,理论课教学中被使用的教学资源大量地以显性资源存在,隐性资源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教学实践证明,显性资源直白地宣讲阶级意识和政治倾向,使理论课变得僵化而缺乏生机,而隐性资源则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及价值,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的变化,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的现时价值尤为突出,具体地讲,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隐性资源能有效地化解教材体系,“生化”“活化”理论课

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在课堂外生成、以物质制度等为载体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学校环境、校园规章制度等的使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材文本所蕴含、内隐的资源也能起到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内容及导向看,基本上属于政治文本、意识形态文本和政策文本,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的宣传,压缩探讨思考的空间,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产生冲突。作为学术文本、思想文本的理论教材则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资源。挖掘和利用这些隐性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沟通历史与时代、理论与现实,用以弥补教材之不足。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将道德的、审美的、学术的、政治的和科学的经验与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教材中的内隐文化价值观能通过心理的微观层面活动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有利于削弱理论课的“强控制”传统刻板印象,有效地破除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学生不再被当作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被看成是有多方面需求的、发展中的现实的教学主体。

2.隐性资源能沟通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让理论课植入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的推进是在与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等多种隐性资源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学不是教师一人所开展的独角戏,学生个体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对施教进程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教学班中不同学生群体的存在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文化隐性课程。作为集体成员的学生个体,他们会不自觉地通过暗示、认同、模仿等无意识心理活动逐步使班级养成优异的心理氛围。积极健康文明的同学关系会营造良好的心理、情绪、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否则,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隐性资源主要有物质、制度和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静态载体。依附于不同载体,或者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会导致不同隐性资源的生成。有意识地挖掘类似隐性资源,将诱生丰富多样的隐性资源,激发课堂无穷的魅力。课堂教学中,除了下意识地使用以上隐性资源外,特别要关注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重互动中逐渐推进、瞬间生成的隐性资源,尤其要关注不可重复、无法复制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多种课堂因素的交互影响中形成的“生态式”情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的质疑、提问与教师的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多层面评价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隐性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将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

此外,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等学习方式本身也成为一种有效的隐性资源。此类学习方式的倡导有助于学生获得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经验体验,有助于培育学生形成严谨、团结、合作、求实的学习风尚,使班级形成向上的精神气质与面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个重要环节(一)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

教学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资源,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和某种程度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教师主导型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甚微,它一般只从自身愿望和设想出发,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发展水平。优良的教学环境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相互转化间,学生能充当主体角色,允许一个独立空间的存在,让他们去自我观察、探索、讨论和创造,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主要指教育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的存在。在课堂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中,教师具有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教师要善于捕捉细微信息,能抓住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和教育学生。

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它本身成为一种教学“磁场”,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开发环境教育资源,注重环境创设和布置,有意识地通过生生互动、文本交互、师生交流,及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思考问题的首位,把环境本身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高度重视。创造一种安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不仅要重视文本教育,同时也应把课堂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素来探索研究。此外,为学生独立性发展创造环境,尊重他们的愿望,给学生选择、安排的自由,把自交给学生,教师参与尽量多引导少干预。环境设计应体现主体性、合作性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特色性。

课堂人际关系的生成及驾驭。教学中生发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教学产生强烈的渗透性影响,它本身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导向正确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课堂人际关系有利于课程的多向度发展和教材的弹性展开,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之相应的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倡导和主张的合作式、探索自主性学习方式促成了新资源的产生。合作学习为生生之间互动提供了新资源产生的平台;探究性学习,成为促使学生自我内省、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成长的重要隐性资源;自主学习为学生社会化发展并成为独立的个体做初步准备。

(二)文本教学内容中隐性资源的挖掘

课程资源不同于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教材文本内容,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和替换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在教学主客体的良性互动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予以实现,这种转化体现出文本内容价值目标和教育教学功能目标的和谐统一。对于显性资源而言,这种转化过程一般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的立场与价值导向,确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线索,对具体而丰富翔实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然后通过鉴定、筛选、挖掘基本途径,开发课程资源。而对于教材文本中的隐性资源挖掘,一般从学生需求、学生情感、情绪和感受出发,注重从教学艺术、学生的发展等层面来寻求隐性资源挖掘的线索。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线索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多向性。在动态课程教学中,教学氛围、教学情景、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师生的问答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

(三)隐性资源的情景式生成

隐性资源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除了教师下意识地预设和安排之外,隐性资源基本上都是基于课堂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每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孕育出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过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重教材,忽视其他教学环节的倾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其他课堂资源因素开始被强调,特别是多种因素交互、动态地生长而成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教学中偶然事件的发生、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信息和新知识、教材的创新使用等等。环境生成造就了这些稍纵即逝的隐性资源,如果能及时地把握和利用,课堂内容将进一步得以拓展、延伸和升华。把握和驾驭这些资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智慧禀赋与驾驭能力,教师应形成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随时准备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使隐性资源载体的作用得以及时发挥,将隐性资源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潜在的资源显露出来。

(四)教师作为隐性资源因素的开发

教学中,教师是新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因素,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消费者。教师在隐性资源的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观念滞后,僵化教条地使用教材,必然束缚课堂的活力,压制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将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开发,展示出来,同时在动态的师生互动实践活动中,在知识探寻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和把握隐性资源,调动和运用情感和价值观等精神性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本身会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仪态仪表、言行举止、情感价值观态度等将对学生发挥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教师之于教学一般会起到“师定课程资源”。此外,教师进行创新性工作,会使自身成为隐性资源最重要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再者,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共享课程资源等活动,也能积累、开发和利用各类隐性资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隐性资源

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一)树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的意识

教学意识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课堂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现实的教学是多因素变化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对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应及时采撷、激化,服务于教学目的,及时有效地化有形教材为无形教学。总之,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开发隐性资源之前,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足够的问题意识,寻找开发隐性资源线索,努力探寻并回答以下问题:需要秉持怎样的价值导向来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开发后的隐性资源凭借什么样的中介进入教学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会更加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予以践行,有利于正确定位资源内容并有效指导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具有资源意识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这种资源意识是从两个方面来强调的,一是隐性资源意识;二是隐性资源开发意识。

(二)确立课程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取向

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有鲜明价值取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它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和纯粹客观,而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主观色彩。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筛选、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本人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及教育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主要有以下价值取向:一是目标价值取向。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由于在兴趣、理念、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导致教师在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会有所偏重,目标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内容、资源利用方法,而资源内容及其利用方法又会更好地为目标服务。二是学生取向。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属于学生取向。实际操作中,一般是混合两种价值取向,取中间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平衡两种取向上起关键作用。

(三)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隐性资源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程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对教学问题的处理意识及其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决定的。任课教师在每堂课上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面临的教学环境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情景中得以发挥。同时,智慧而富有成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相沟通,引发思想碰撞。

秉持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是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前提。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认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对学生而言所具有的独特的发展价值,确保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优良服务。理论课教学教育注重以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关注课堂创造性活动。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堂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教学个性产生的基点,在激发课堂活力方面起主导作用,没有创新意识和激情,没有一定的创新力和跳跃性的洞察力,仅仅依靠固有模式执教的教师,是不可能有效把握和利用隐性资源的。与直接或间接获取的显性资源不同,隐性资源相对利用价值更高,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大,有些隐性资源藏匿于创造性活动之中,呈现未开发状态,有些甚至难于用文字来表达,但是又有可能成为课堂珍贵的教学资源。因此,独具创新意识,努力开展经常性的创造性活动,是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资源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9,(9).

[2]秦永芳.试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3]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4]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域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域,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并进而约束着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印记更为明显。地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4篇

长期以来,美术学课程文化资源的结构在课程文化资源的载体上,偏重于教科书,比较忽略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文化资源载体。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依*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他们开发的课程在内在的学术性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难以顾及的;而且班级课堂成为实施课程的最主要条件,学生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内容的课堂教学上,比较缺乏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所幸的是,现在各地出现的各种特色学校,办的有声有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美术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且也走出了自己特色。

2.利用与开发的理论思考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美术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利用与开发工作。利用与开发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更重过程,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把握,让学生在学科探究过程中积累知识与技能。所以,我们要明确利用与开发的目的,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来开展这个课程开发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比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认为每个个体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九种智能。每位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它既可以用于特定学科或某一课程单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各种资源、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3.利用与开发的内容

课程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制约并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性质;另一方面,课程又创造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体,为文化的增值、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

文化资源是课程文化资源的基础与素材,但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成为课程文化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课程文化资源。通过有效地利用与开发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可使资源具有更多的教育附加值,进而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美术课程开发领域,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知道,美术课程文化资源适合根据资源的来源这个角度去分类。校内课程文化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3.1 教材类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为了达成三维课程目标,教材在美术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如湘版的活泼、人美版的成熟、浙教版的理性等,对多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重构,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并将美术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以补充教材的不足。这些资源注重反映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选择和重构的内容呈现多样性、生动性、系统性,反映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学校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基本能反映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丰富美术课程文化资源。应当设置美术“专用”上课场地,配备相应的美术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校园中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文化资源。从一个学校的外显表象,可间接了解这个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情况,也可以基本了解该校美术组建设的大致情况。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3.3 社区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社区提供的有关资料等,是利用社区课程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和广告设计方面的操作者,来校进行环境美学之类的讲座和访谈,另外还可以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问题与展望

首先,怎样处理好原本教材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关系问题。

其次,中学美术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怎样体现区域性特色问题。我们说,本区具有深厚的地方历史底蕴,区域性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文化凸现,文化名人辈出,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本区还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只有那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又与中学美术课程紧密联系的视知觉资源,才富有生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的遴选、提炼和提升,也十分必要的。

再次,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怎样体现其价值问题。并不是利用与开发了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就什么都好了。而是要看如何利用?有什么效果?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目的,是要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这些方面兼顾到了,其价值自然将得到很好的体现。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53-02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2.研究视野较为狭窄。我国学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仅局限于德育本身的发展过程,对于国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全球化外国思潮踊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一些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做类比。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必须更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汲取国外德育的相关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这对我们当下和以后的德育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学、民族学、资源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这些学科的附属研究,没有形成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自身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继续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开发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新领域,依然是当代德育研究十分重要的课题。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深度不足。当前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存在数量少,研究成果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成果处在经验总结方面,而相关深刻理性的著作还尚未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德育资源蕴藏的宝库,现在的大多数文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分类比较单一,基本上包括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没有其他特别的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方式虽然大体上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整个脉络,但却显得粗枝大叶,例如像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和文学这样的精细分类,在现有的文献中极少见到。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开发利用方式,但归纳起来也就是从网络、课程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而这些利用方式的实践效果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没有被提及。由此可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实践情况的研究,存在着空白区。而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应当包括理论后续的实践效果研究,才能将整个研究连贯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清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吴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3]莫雪玲.和谐社会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

[4]徐雁.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5]何广寿.简论大学生网络德育中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6]刘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4(3).

[7]张志巧.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2(3).

[8]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9]隗峰,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

[10]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要素来源”。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支持条件的总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地方特有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总称。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划分,郝德永从知识、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区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三类。高新芝按空间分布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类。范兆雄根据课程资源各要素的特点划分课程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和人造物质资源)、课程人才资源和课程知识资源。徐学俊则从课程资源的形态,分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科研机构等)、文献资源(如音像制品)、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书城的书刊等)、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校外教育基地)、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认识视角,这“一系列支持条件”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试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以下几种类型:

地域特色的人才资源。这主要指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教育影响的地方人才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群众组织,这类资源以个体人或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组织为载体。区域特色人才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最有活力、潜力最大,对其开发的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地方特色人才资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公仆”,即地方党政机关的人员,他们具有为学校教育办好事、办实事的巨大潜能。2、“企业界人士”。他们能在经济上支援教育,而且有条件派出企业家或工人代表组成讲师团,兼任校外政治辅导员。3、“离退休干部”。这部分教育力量可以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感染力强。4、“学生家长”。地方不同单位的学生家长,多有各种特长优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充分利用的人才资源。

地域特色的物力资源。主要指区域内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设施、设备与环境的总和,它以具体事物的形态存在,通过组织开发能弥补学校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的不足。地方物力资源包括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设施、设备。前者包括山川河流、牧场、农场、植物园、森林、公园、风土等;后者如医院、福利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和天文台等以及传统艺术、企业、建设现场等。

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依据地方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维度,地方文化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地方物质文化、地方组织文化、地方精神文化和地方活动文化。地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地方的人工环境、生产与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地方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秀丽宜人的公园、带有艺术色彩的物品等。地方组织文化如地方的组织管理体制及风格、地方性法律规章、居民公约以及一些区域性的风俗、习惯、规矩等。也是成员间进行社会联系及地方成员与外部成员发生联系的制度保证。地方精神文化是地方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基准,它是地方成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核心是地方成员的价值观。地方各种活动文化如宣传活动、义务劳动、慰问活动、庆祝活动等,是学生获取社会生活知识、加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施时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教学困境状态,课程实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也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水平和效果,并最终影响教学的实效。因此,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包含两个目标,首先实现地方德育资源的课程化,就是要把原来具有德育价值的但未被意识到、或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其次要挖掘、延伸地方原有德育资源的可利用功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环节是课堂讲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有实践教学与之配合。然而,制约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恰恰就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目前,全国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都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有适量的实践资源支撑,这迫切要求地方高校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开发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减少国家德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过程。短时期内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限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多、投入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匮乏。另一方面。地方区域内大量有德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尚未纳入课程资源范畴,特别是许多素材性资源未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践课程,其德育功能和德育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造成大量区域性德育资源的搁置或埋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其对于实践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是协调经济发展与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完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将推进高校更多地关注地方发展的具体特点,有效地将地方文化、物质环境等引进德育课程,扩展德育内容,同时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德育模式,以此带动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主体的行为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多重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属于教育部门单独管理,没有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是无法使地方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资源的。这要求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加强联系和协调。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奠定组织管理基础。

地方党委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地方德育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德育资源所有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保证其多元开发主体的有机融合,共同挖掘和有效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高校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案或纲要,明确规定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门类、呈现形式、应用办法、管理方式等要求,尤其要指导地方各高校联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在使用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周密规划,合理设计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使用过程的旺季和淡季,提高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实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产权结构和德育功能上的转化。一是转化使用权。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控制、组织和管理,使不属于地方高校的物质环境资源,在保持其所有权、占有权或经济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其使用权部分地转让到地方高校来,使地方高校得以有效利用或与其行业、部门共同利用。并且,这种利用关系必须通过政策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转化社会资源的德育功能。根据实际。适当调整部分社会教育资源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使其德育功能基本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

(二)地方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一般是散布在区域内的,采用何种机制能够有效管理并加以共建共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焦点。首先,高校要对分布存储的资源实现目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解决大范围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具体包括三个环节:1、开展社会调查,查访校外课程资源。2、登记课程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库。3、课程资源需求信息广告。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激励,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和愿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一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力量不足的缺憾。

再次,要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校内协调机制。学校各专业系部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协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处和团委要结合学生党建、团建、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支持、配合教学实践。

最后,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导。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组成人员应包括学校主管书记或校长、相关部门中层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拟订实践教学目标与计划;编制实践教学指导用书;组织师生申报实践教学研究课题;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设计、指导和组织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充分开发和建设好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因素。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要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与后勤人员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工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队伍之间的互动,加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引领作用。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