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活与化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1-29 21:36:36
生活与化学论文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1篇

作者:周学新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闲暇生活 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更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以“无网不入”的触角结结实实地网住了象牙塔,网络文化业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尤其是闲暇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工具,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客观地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各种影响,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沈杰先生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网络文化具有如下几个与传统文化不同的特点:

(一)开放性。多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系统,既无空间也无距离,连接着全球的人类,使超地域的文化沟通变得简单方便。有人形象地说:“Internet要把全球一网打尽”。

(二)虚拟性。网络通过互联形成了一个几乎可以找到现实社会的一切东西的虚拟空间。形成了“现实”社会之外的“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不分民族、种族、国籍、性别、信仰等因素进行联系和交流,而且,相互交往的人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对话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隐匿性的文化氛围在网络文化中司空见惯。

(三)便捷性。计算机网络将全社会紧密联结在一起,将地球缩小了,将时空拉近了,极大了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实现了通信的瞬时化、生产的自动化,“方便快捷”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你只要坐在一网的计算机前,简单地通过键盘或鼠标就可以方便地浏览信息,收发信息,收发邮件,传递影视、图像、声音、文字等资料,网络信息的与传播速度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四)综合性。网络犹如一个信息的海洋。信息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极大地丰富和拓宽的人们的视野,但网络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也充斥其中。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积极影响

1、满足大学生对休闲信息的需求

网络是一个容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反馈直接的信息传播媒介,它开拓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宽了他们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的渠道,也为满足大学生对休闲信息的需求提供了现代化手段。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生活消费信息,了解时尚和流行,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为实际生活做指导,从而为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闲暇方式

网络使人们接触到的是一个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生存世界,网络文化就是通过文字、高清晰度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娱乐文化大餐。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以各种方式随时参与并尽情地体验人与计算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式娱乐。在这个不存在现实利益的虚拟空间里,大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或玩网络游戏,或听音乐、看电影,或写博客、与人聊天,一切皆由自己主宰,从而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抑制或无处发泄的心理情绪尽情抒发,舒缓紧张感,减轻压力,放松身心,调剂生活。

3、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与人交往是大学生闲暇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E-mail、QQ、BBS、BLOG是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四大网络交流工具,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畅谈生活的感悟,宣泄情绪,抒感,发表见解等等。由于网络交往的便捷性、隐蔽性、平等性和广泛性,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信仰的人都可以轻松自由地进行交流,没有国际疆界,没有传统藩篱,也没有长者权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思想和感情交流。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消极影响

1、诱导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使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趋向低俗化

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性(sex)”、“” (nude) 、“成人”(adult) 、“女人”(women) 、“” (naked)及“色情”(erotic)都是许多网站使用频繁的关键字。“据有关专家调查,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此外,暴力信息也是潜伏在网络文化花园中的毒蛇。在网络中,一些暴力图片、暴力影视、暴力游戏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吸引力。而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抗诱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强,网络上纷繁复杂的色情、暴力信息容易诱导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使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趋向低俗化。

2、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导致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淡化

网络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它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但是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直接交往,而是形成人-机-人的交流模式,这种人机交往可以以屏幕为界面回避各种不适与矛盾。因此,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以各种方式毫无顾虑地与各类朋友畅所欲言,在网上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就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而消极对待缺陷的现实世界,从而疏远了同学之间的直接交往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减少了与家人的沟通,从而造成现实生活中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还会产生孤独、苦闷、压抑、害怕与人直接交流等情绪。

3、滋长人的懒惰性,使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由现实休闲转向虚拟休闲

鼠标一点,风光无限的网络世界给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赋予了多姿的色彩,丰富、详实的信息资料,悦耳的音乐旋律,生动的影视图像,新颖刺激、魅力无穷的网络游戏等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用于上网,由现实休闲转向虚拟休闲,成为恋网一族。于是他们懒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懒于进行体育健身,甚至出现了通宵达旦、逃课上网玩游戏这样的“泡网一族”,“就像被某种魔力吸附在网络上一样,有的学生沉迷于网吧;有的则三五成群的去网络上CS,残忍的杀对手;有的则成群结党的在传奇、天堂等游戏中孜孜不倦的PK,……在网络这个虚幻世界里,不少大学生在重复着‘兴奋投入遗憾郁闷自责重蹈覆辙麻木’这么一个过程”,最后的结果是,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使许多大学生荒废了学业。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高校必须正视其消极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大力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让校园网络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大学精神的阵地。

(二)加强网络德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了各种影响,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手段,使学生不断增强对网络文化的分辨能力、免疫能力及抗诱能力,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他们去过健康、高雅、文明的休闲生活。另一方面,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网。网络德育不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也是一支重要力量。家长要提高网络知识水平,及时地教育引导孩子科学、合理、适度地运用网络,同时社会职能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加强网络信息的过滤,净化传播内容,规范网络行为,以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拥有健康的、高质量的闲暇生活。

(三)加强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和引导。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进而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正确地选择闲暇活动,把闲暇活动作为促进身心愉悦、健康及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大学生自觉正确地使用网络,使网络更好为自己的闲暇生活服务。另外,学校要注重用各种健康丰富的活动引导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对闲暇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决断、自我评价的能力”,促使沉迷于网络虚拟休闲的“恋网一族”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营造健康科学的闲暇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相光.网络文化对广州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2003

[2]姬东琪.十年目睹怪现状之大学数字生活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3篇

研究共对教学对象进行过2次问卷调查,即包括授课前摸底调查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情况调查。授课前调查摸底问卷包括: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学习目标情况,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态度等。要求实名填写,以便灵活教学中目标和考核分组的区别对待。课程结束后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满意度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认可情况,对整个教改认可的综合态度调查等。

2设定灵活教学实践的范畴

受到教学改革实验条件的限制,本次教改尝试未能在同年级实行分班授课。灵活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要求和考核变化这5个方面的改变上。(1)教学目标的灵活:即根据学生文化基础情况等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教材内容的灵活取舍: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也是在不断充实和变化当中,而反映学科知识的教材为保持其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其内容往往也都比较庞杂,甚至与相邻相关学科多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限制下,面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灵活取舍教材内容是必须的。而且,教学中对教材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必要的。例如:教材第七章营养补充与兴奋剂中,有关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和兴奋剂两节内容与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严重重复,教学中即可酌情删减。又如:教材第二章人体的无氧代谢供能系统中的第一节人体的能量代谢,讲述的是人体能量代谢概述性的内容,放在第二章下显然有突兀之感,所以在教学中将其提前单独组章讲述,显然更加妥当。(3)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群体是很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当时的状态、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条件等,灵活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授课对象学到必须掌握的知识。即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联系实践和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和语言。(4)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的灵活:对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巨大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群体提出统一要求,让他们掌握相同水平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理性的作法是要求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掌握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量。例如:在讲授糖酵解供能系统时,要求那些来自高中的理科学生、有一定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要明白1个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分子是怎样经过无氧分解最后生成为2个含有3个碳原子的乳酸分子的,并且能够清楚知道在这个过程中ATP是怎样生成的,生成ATP的数量是多少。而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化学知识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知道1个葡萄糖分子在这个分解过程中生成了2个分子的乳酸,并有2~3个ATP分子生成。(5)考核形式和内容的灵活: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载体。良好的考核制度是要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多少和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灵活教学法的教学成果检验体现在它对试卷设题的灵活、不同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系数试卷、不同试卷所得成绩相同而最终成绩不同的公平、公正对待原则。即让不同学生自愿选择复习不同难度范围的知识内容,并参加不同难度试题的考试。

3灵活教学改革实验结果与分析

3.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对教学对象有清楚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制订灵活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组制订了2份调查表。需要说明的是被调查对象中没有现役运动员在册学生。下面是有关调查的统计分析。3.1.1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各216份,全部有效。主要了解3方面内容: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本科学习目标定位和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1)入学前学生知识基础情况见表1。从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烟台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源复杂,其中大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其次是来自于专业运动队的。而自我认可的真实文化程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比例要比高中来的人低近10个百分点。中专毕业和初中毕业分别占到7.9%和12.5%,更有32%的学生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在关系到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与理解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调查中,达到高中水平的仅占35.6%和41.2%,初中水平的则高达49.5%和45.4%,无基础的也达到了14.8%和13.4%。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在运动训练专业讲授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艰巨性。(2)学生学习目标定位情况见表2。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想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拿到含金量十足的毕业证书,其人数占到了调查对象的56.9%;想全面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也占到了37%;不过想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即可和只需系统了解一下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即可的人则占到了38.9%和39.4;甚至有4.2%的同学只为取得一段大学生活的经历,对能否合格毕业并不在意;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只初步了解一些的亦占到了23.6%相对较高的比例。这一结果虽然告诉我们多数同学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所获知识的多少并不太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拿到那块“敲门砖”。这无疑也增加了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难度。(3)开课前学生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见表3。通过对表3的解读可知:2010级和201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和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对上述三项改革措施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65.3%、78.7%和70.8%。学生们的认可与支持是本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通过对表4统计分析可知:学生们对老师课堂授课的满意度、对老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满意和肯定的比例分别高达91.6%和85.3%。在对学生自我评估运动生物化学学习效果的调查中,达到预期和基本达到预期的分别占46.8%和47.4%,只有5.8%的同学没有达到学习预期。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灵活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是受欢迎的,是成功的。(2)课程结束后学生对采用灵活教学手段改革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所持态度。表5所列的项目多半是课前问卷的重复,目的是检验学生在开课前、后对灵活教学的认识是否存在变化。从统计数据上看:学生对灵活教学法用于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在结束课程后,对灵活教学的认可高达90%,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综合态度93.7%的支持率;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的认可从开课前的65.3%提升到结束课后的95.3%;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的认可亦从78.7%提升到95.3%;对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认可从70.8%提升到结束课后的80.5%。这些调查数据证明了学生对这次教改是支持和认可的。

3.2考核试卷成绩比较分析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限于教学条件的原因未能在同年级设置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为弥补缺憾这里将近5年即5个年级的考核试卷成绩作一个统计分析比较,以一定程度上印证灵活教学应用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上的适用性,详见表6。需要说明的是,这5个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水平和学风班风差异都比较大,特别是本次参与实验教学的2010级和2011级学生正是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比例要求,而强调体育专项测试成绩要占总成绩70%规定后录取的学生。据走访调查,2010级以来的各级录取学生的质量均比之前的各年级都要差上一些。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运动生物化学结业考试采用难度差别试卷,试题难度权重值分别为1.0和0.8。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二者之一参加考试。而使用难度权重0.8试卷的考生,考试成绩按卷面成绩的80%计入总成绩。汇入表6的这部分考生成绩已经过技术处理。因为存在着太多的不可比因素,表6所列出的数据只能供参考。统计数据显示2009级成绩最好,平均成绩、中位数成绩、及格率均较其他年级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而素质相对较差的2010级和2011级平均成绩与2007级和2008级不相上下,而中位数成绩和及格率则明显高于他们。这一结果可以从侧面说明,灵活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采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降低难度的讲解和学习要求也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畏惧感和对知识的排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到了他们想学和应该学会的东西。

4结论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4篇

一、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在进行这个探究活动时,常有师生认为教材图1-19所示用哈气的方法来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有科学性问题。有的来信认为“哈气后玻璃片上有小水珠,更大程度上只因为温差大,而不是呼出的气体中含水多”,“从嘴里出来的气体由于温度比外界高,所以遇到较冷的玻璃后水蒸气发生液化,产生水雾,而空气与玻璃温度相同,其中的水蒸气不会液化,因此没有水雾”,等等。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该现象可以用“露点”,即“饱和温度”的概念进行解释。在恒压下多组分气体混合物冷却到开始冷凝时,出现第一个微小液滴时的温度,称为该气体混合物在该压力下的露点,即饱和温度。[2]由于空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对于空气,在气压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有关,水蒸气含量越多,露点越高。[3]反之亦然,因此可以用冷却具有明亮抛光表面的容器,并测量此抛光表面因凝结水蒸气而呈雾状时的温度(即露点)来测定空气的湿度。[4]教材图1-19中的学生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表明人呼出气体的露点高于室温,而另一片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未出现水雾,表明空气的露点低于室温,更低于人呼出的气体的露点。因此人呼出的气体中水的含量高于人吸入的空气中水的含量。上述解释涉及了过多的概念,初中学生显然难以理解。而以上来信中的一些观点可归结为“人呼出的气体温度比体外空气的高,所以即使二者的水蒸气含量相同,人呼出的气体遇冷也更容易产生冷凝水”。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过程来说明问题:将一定量的常温气体加热至人体体温,这个过程没有水的参与,则气体中水的含量不会发生改变;再将该气体冷却至室温,这是上述加热过程的逆过程,显然也不会有冷凝水产生。因此,如果气体在冷却后产生了冷凝水,那么该高温气体中水的含量,一定要大于常温时相同质量的气体中水的含量。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是仿照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原理进行的一个半定量原理性实验。图2-3展示了该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装置。由于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得到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占总体积1/5的精确结果,因此在一些课堂上常会看到围绕这个1/5展开的误差分析。例如,水的体积小于1/5,可能是:(1)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充分燃烧;(2)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3)装置气密性不好。大于1/5,则可能是:(1)止水夹没有夹紧或者没有用夹子;(2)塞瓶塞的动作过慢。这些分析具有相当的思维深度,对于竞赛备考也许是适用的。但在新课的教学中,学生初学化学,知识储备有限,类似的误差分析容易冲淡教学主题,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致。因此除非学生接受程度合适,否则初次讲授时建议不涉及误差分析,可留待复结时适当提高。同时,目前对该实验的很多改进,主要着眼于提高测量精度,保证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是1/5。作为初中阶段的演示实验,应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突出原理,淡化细节,最好使用标准化通用仪器,使装置简单明了,避免仪器过于复杂,分散学生注意力,偏离教学主题。

三、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教材中的图2-11显示了硫在氧气中燃烧使用的仪器和部分实验现象。一些实验改进为消除产物SO2的污染,将装置设计得较为复杂。我们在操作中,在集气瓶中预先盛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适当减少硫粉用量,并及时熄灭火焰,就能够避免产生明显的空气污染。过于复杂的装置改进违背了演示实验的简明性原则,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影响教学效率。同时,强调实验安全和环保也不应绝对化,宜转变思路,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进行。[5]例如,结合教师的上述操作设计简单习题,让学生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既拓展了化学知识,又向其渗透了绿色化学思想;同时,让学生通过该实验闻到极少量SO2的味道,对健康并不会产生影响,反而有利于提高其环保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原子结构模型与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有读者来信反映,图3-9“原子的体积很小”中地球、乒乓球和原子的大小比例严重失真,需要按比例画准确,否则会给学生甚至教师带来误导。地球直径约为1.3×107m,乒乓球直径为4.0×10-2m,原子直径在10-10m数量级,故地球直径约为乒乓球直径的108倍,乒乓球直径也约为原子直径的108倍。这便是教材中“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这个说法的由来。图3-9考虑到印刷上清晰度的要求,其中的地球、乒乓球和原子都是卡通图片,仅起示意作用,显然没有严格按照实际的尺寸比例绘制。新课标在“微粒构成物质”的情景素材中,将实验版课标“原子结构的发现”改为“原子结构模型”,降低了课标要求。因为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涉及原子的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等内容。要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内容,对学生的物理基础要求甚高。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原子、电子、原子核等概念时很难理解这些内容。向初中学生描述原子结构模型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对教师和教材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原实验教科书中的描述是“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相对比较准确,接近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然而学生根据常识很难去想象。为了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揭示其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教材引入离核远近、能量高低来说明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教材图3-10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相当于给出了一个并不十分精确、但比较形象化、直观的原子结构模型,便于学生理解。在本课题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标题下,教材不可能继续深入,更不是要与高中内容接

轨,教学中只要求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因,并认识到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与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大致关系。原实验教科书仅给出6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易说明规律,新教材在图3-12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利于学生自行寻找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引导其分析和认识典型元素核外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变化特点。并配合教材的相关叙述,理解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这样能使学生意识到认识原子的结构是认识物质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从而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五、电解水实验

教材图4-25的“电解水实验”使用了霍夫曼水电解器。在教材培训工作中,有学校反映使用电解器进行实验时效果不很理想:电解过程中溶液会显淡黄色,得到的氧气量相对较少。原因可能在于目前的一些水电解器为降低成本,没有使用Pt电极,而采用不锈钢或锰钢等代替。由于电极中存在Fe、Cr、Mn等活泼元素,电解时易被氧化,导致溶液变色。同时也消耗了电量和新生成的部分氧气,使收集到的氧气量减少,致使实验结果很难达到氢气和氧气2:1的体积比。

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图5-2显示的“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在原实验教科书中使用白磷,实验效果明显。但白磷作为危险品,受公安部门严格管控,目前很多学校难以获得。同时也出于安全和环保方面考虑,新教材改用了红磷。有教师反映实验时红磷难以引燃。由于红热的玻璃管的温度远高于红磷的着火点200℃,不能引发燃烧的主要原因是所用红磷不够干燥。实验室久置的红磷试剂瓶中,常有一层“水”在红磷固体上方。这实际是红磷在存放时产生的氧化物吸水后形成的磷酸、亚磷酸等的混合溶液。湿润的红磷在使用前应先用水洗净,然后过滤或抽滤,经干燥后才能使用。图5-3“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将实验容器由烧杯改为带橡胶塞的锥形瓶,主要是出于操作严谨性而进行的改进。这样也将该探究活动中的两个实验装置都设计成封闭体系,构建出典型、简化的模型,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而接下来图5-5、图5-6显示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及镁条燃烧两个实验,都是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也是非典型、非模型化的体系,更接近实际情况下发生的大多数化学反应。第一个由于气体逸出造成体系的质量减小,第二个则可能由于镁条氧化而增重或产物在空气中飞散而减重,称量结果并不确定。因此教材在这里新增了两个“想一想”栏目,引导学生在实验前预先思考,带着问题来观察实验,最后再结合“讨论”栏目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深化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七、C60、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片(石墨烯)的结构

图6-4、图6-5和图6-6分别显示了C60、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片(石墨烯)的结构。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有可能让学生误认为三者的实际外观就呈足球状、管状和片状。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物质的宏观聚集状态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区别,指出足球状、管状和片状只是物质分子的微观结构,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并可结合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这3种物质在宏观上都是黑色粉末状的固体。

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新教材下册的探究活动“酸的化学性质”在进行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时,使用了生锈的铁钉。取材于身边的常见物质,能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实验效果。因为普通试剂Fe2O3实际上不易溶于冷的稀盐酸,与浓盐酸加热较长时间才有明显反应。而铁锈是含Fe2O3的复杂混合物,质地疏松,较易与稀酸反应。[6]类似的情况还有Al2O3,自然界中的刚玉为α-Al2O3,不溶于酸或碱,而Al(OH)3脱水得到的γ-Al2O3能溶于酸和碱,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该探究活动除了用生锈的铁钉外,也可使用氧化铜,它较易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效果比较明显。但要注意氧化铜的用量要少,而且盐酸要稀一些,否则得到的溶液呈绿色,对初中学生而言不易从形成混合物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九、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新教材下册的“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新增的实验,对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进行训练,同时又对溶液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该实验本身是一个定性的操作性实验,但教材在实验操作中安排了3次称量——称粗盐,称剩下的粗盐,称提纯后的精盐。其目的是复习溶液的相关知识,并同时利用计算得出的精盐产率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通过分析损失来源,让学生在实验和生产中树立定量和经济的观念。在近几年的教材培训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药品用量和实验操作的科学性提出了一些疑问,例如:(1)为什么使用10ml水和5g粗盐?在这里粗盐用量如果太多,不仅浪费药品,更延长了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的时间,该实验步骤较多,药品用量过大会影响学生实验进度;如粗盐用量太少,如1g,溶解后剩余的粗盐和最后得到的精盐量很少,测量误差也较大。同时教材为了简化计算,在数字上尽量取整。(2)在第一步溶解的操作中为什么要“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这样是为了形成饱和溶液,以便接下来粗略估算食盐的溶解度;同时由于粗盐中的杂质量并不是很多,提高盐水浓度可增加滤出杂质的量,便于观察,使学生对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产生直观认识。(3)为什么不能先加粗盐,再逐渐加水?这是因为溶液中有固体物质存在时,难以辨别食盐能否继续溶解,导致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4)为什么该实验名称不叫精盐的制备?教材中实验的最后一步操作是“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因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并不能借此除去,所谓“精盐”只是一个习惯性称呼,将该实验称作“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也较为准确。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5篇

语文教学工具性大语文生活化在《辞海》中,“化”字有12个义项。其中第8个义项是:“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现代化。”[1]所以,我们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实际就是指具有“生活”性质或状态的语文教学实践。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人们对“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追求由来已久,而且经历了工具性、大语文和生活化的不同认识与实践阶段。

一、工具性: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确定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的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110年的历程。其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经历了“具有时代印记”的若干阶段,大致表述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基本工具及阶级斗争工具、基础工具和交际工具等[2]。

语文课程被视作表情达意的工具,主要在语文课程单独设科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单独设科之初,《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分别认识到语文能“供谋生应世之需要”或“以备应世达意之用”,肯定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前身。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的“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此后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再直接使用“表情达意”一词,但都通过“表达情意”等表述,强调了语文课程“表情达意”的功能。

语文课程被视作基本工具及阶级斗争工具或基础工具,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表述略有不同。1955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指出:“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也都指出,语文“是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1957年语文课程被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1963年,张志公在《说工具》一文中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3]同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叶圣陶也在文章中强调,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4]。

语文课程被视作交际工具,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和2011版以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认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可能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必然需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因为相对于肢体动作等而言,只有语言才能更清晰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因此,近年来学界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综上所述,人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认识到了语文课程在“表情达意”、“认识社会”、“从事工作”、“相互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作用,虽然其中的视角有所不同,但都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这些认识为“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大语文: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了教学领域

关于我国20世纪语文教学的百年变革,有学者将其划分成4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前后照搬西方教学理论阶段、30至40年代中西教学理论融合阶段、50至70年代受苏联模式影响阶段、80至90年代探索语文教学新方式阶段。”[5]依据这一判断,对语文教学新方式全面而又自主的探索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实在此前的教学实践中,我国学者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在语文课程单独设科以后不久的1919年,孙本文就曾指出,“课内教授仅为指导课外自读之预备;国文之主课宜于课外自读求之,不当斤斤于课内求之也。”[6]夏丐尊也曾撰文“劝学生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而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把“读书和生活两件事联成一气、打成一片”[7]。这些与《语文学习》杂志从1993年第7期开始在封面上引用的美国学者华特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点完全一致。叶圣陶更是大力倡导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他认为“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习作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8]。这些论述充分肯定了语文实践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习得性,倡导语文教学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探索语文教学新方式的实践更重视语文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其中,“大语文教育”的鼻祖张孝纯就倡导“联系社会生活”,其“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 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9]。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主旨是通过课内外有机衔接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能动地向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10]。张孝纯和余蕾的实验虽然在具体的操作程序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指导思想上有着共同的一致性。他们不谋而合地将语文教学由狭小的教室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语文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倡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联系现实生活为核心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当时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全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刘国正曾亲临大语文教育研讨会现场,并到进行“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有关学校调研,他对大语文教育思想大为赞赏,在进一步强调语文与生活联系的同时,还从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外活动形式等方面梳理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多重途径和操作要义,并预言“今天播下的种子会在下个世纪开花结果”[11]。21世纪初开启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深入实施,与之配套的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并在“倡导联系生活、注重积累、加强口语交际、加大识字量以及多渠道开发、利用学生资源”[12]等方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随着刘国正预言的实现,大语文教育联系现实生活的思想也得到了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这也表明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生活化:倡导从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世界

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来看,上世纪80年初就有语文教学论文开始使用生活化一词。如,在每句话中都找个重音“读起来就不生活化了”[13]。学生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没有边际的。因此,“语文教材的生活化不可忽视,要在贴近生活和适用于生活上做文章”[14]。纵观近年来研究者对“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理解,主要有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和深入生活世界等几种情况。

首先是联系日常生活。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从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语文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对此,有学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主要策略包括“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空间、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教材中生活因素的挖掘、关注媒体中学习渠道的拓展)、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倡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提倡在感性的体验中学习、提倡在广泛的联系中学习)”等[15]。这种认识虽然强调了生活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构建,但主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其内涵与改革开放以后大语文教育实验的思想基本一致。

其次是养成行为习惯。习惯是个体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意志上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能让人终生受用。有学者就认为生活化语文,实际“是把读写、听说、积累等语文学习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进而牢固地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真正使学生成为功底厚、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主人格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16]。这一理解将生活化语文视作“当日子来过”的语文,拟通过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及人文素养发育和提升的根基,从而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语文人”,但“回归生活”并“当日子来过”有将语文教学变成原始的生活状态的倾向。

第三是深入生活世界。虽然语文教学是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而且目前仍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但自从分离之日起就已经与日常生活有了本质的差异。所以,语文教学生活化不能只停留在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之上,还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17]。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追求叶圣陶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所倡导的,让语文成为“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境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与情意水平的同步提升。

为此,有学者严正指出,“生活世界”不等于“日常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并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变成原始的生活状态,使它等同于日常生活,如果把教学变成生活,那无疑就等于取消了教学,也否定了学校教育存在的合法性”。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来,恢复其作为生活的鲜活与真实,并与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相联结”。因此,“‘生活化’实质上是指向意义层面的生活、内心的生活以及哲学上的‘生活世界’”[18]。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要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更要深入生活世界,使学生既提高语文素养,也获得生命体验和情意水平的提升。其中,从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到深入生活世界,也可以看成是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理解的深化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在工具性属性和大语文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念。在演进过程中,工具性属性虽然具有时代印记,但都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大语文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了教学领域,并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生活化则倡导从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世界,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李良品,王晋.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百年演进与述评.学术论坛,2005(10).

[3] 张志公.说工具.林治金.语文教育论文选编(上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4] 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央教育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孙建明.我国百年语文教学革新嬗变及其特点.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6] 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7] 程稀,夏丐尊.国文教材的理论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07(7).

[8] 周纪焕.论叶圣陶语文实践思想.课程·教材·教法,2008(5).

[9] 张孝纯,张国生.一条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中国教育学刊,1992(2).

[10] 刘国正.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课程·教材·教法,1998(7).

[11] 曹明海.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论刘国正语文生活观.课程·教材·教法,2002,22(6).

[12] 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4(2).

[13] 柴自生.谈语文教师的范读.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14] 黎水生.语文教材“大语文化”构想.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3).

[15] 韩国存.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语文建设,2005(9).

[16] 董旭午.《老王》“生活化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12(7~8).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6篇

为了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

陶行知理念 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以学习教材中课文内容为主,而没有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教学显得比较空洞。并且,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差距甚远,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许多初中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比较枯燥,阅读、写作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学生虽然在语文科目上所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其并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是很高。此外,是否具备学好语文的信心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有足够的信心能学好语文,那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逐渐的积累起来。反之,学习兴趣则会降低。

(三)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被重视起来。只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才能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也是陶行知理论所推崇的。语文课本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理论、道理的升华。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比如,《秋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之前不理解母亲的懊悔之情。而生活中,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也许并不是那么和谐,也存在学生不理解父母的情况。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与父母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不理解父母,让父母伤心的地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能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场景重现于课堂之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优点很多,比如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能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上等。比如,朱自清的《春》,其中有许多关于春天美景的描述,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呈现出来。早上初升的太阳、刚发芽的嫩绿的小草、各种果树盛开的花朵、飞舞在花朵间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的孩子等等,都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这些景象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搬到课堂上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春的另一番滋味,从而体会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本限于课堂上,而交流的内容也仅限于文化知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各位老师是怎么样的,自己对这些教师的感情是怎样的。然后,再请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从而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做朋友。而情景教学模式能使严肃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从而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生活实际缺乏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交流等方式,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蛴行У母纳平萄效果,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林奎.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8)

生活与化学论文第7篇

新教材的编写中也体现了很多生活化的因素。如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从关注营养平衡、促进身心健康、探索生活材料、保护生存环境四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和相关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认识到化学发展对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的促进意义,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如选修2“化学与技术”模块从走进化学工业、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的发展、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四个方面,结合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常见化学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大有裨益。在其他模块中,也都渗透了生活化教学的思想,很多图片的情景创设是源于生活的,教材的“学与问”栏目中也提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化学,资料卡片、课后阅读资料中介绍了与化学有关的职业、化学材料的用途,等等。有的课的标题就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选修6第四单元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等等。

2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过分突出生活化情境创设,甚至流连忘返,没有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导致喧宾夺主。比如在讲酯的知识时,有的教师播放了很多品种的花还有红烧肉的图片,足足花了五分钟导入,只是为了说明花和红烧肉中的成分是酯类物质。这样的导入就是不成功的,过多过长的生活化情景淡化了知识本位,这样的导入也不具备深入思考研究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用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上课做好铺垫,而不是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地在臃肿的“生活化躯壳”里寻找需要的信息。教师应适当应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体验生活与知识的联系,感到学有所用。没有充分发挥生活化情境的作用,浅尝辄止,或为了生活化而凭空虚构,滥用情境。生活化教学可以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导入、概念讲解举例、实验说明分析、课后作业布置等等。但很多老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不到位,应用不灵活,基本就是用教材的情境导入后就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提出课程教学与教学相关的需要探究的问题,有虎头蛇尾之感。当然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生活化教学,如一些原子的结构特点、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电解总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就是记忆性强或要求大量练习掌握技巧的内容,应该多花时间讲解并练习巩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生活化当成公开课甚至常规课的万能钥匙,为了赶时髦,体现新课程理念,就牵强附会地将所有内容创设成“生活化”;甚至凭空虚构事例,有的还和学生生活经验相左,引起学生质疑,课堂效果反而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生活情景自然巧妙地镶嵌在知识讲授中,避免突兀感。

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