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合集7篇)

时间:2024-04-18 09:58:11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1篇

国家免疫规划扩容开始落实、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出台、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广受关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些都发生在2008年。然而,这些事件的影响力却没随着2008年的离去而消逝。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2009年我国医药产业又会如何发展变化?

2009年医药行业将保持增长,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2009年药品盈利增速或有可能放缓,制药企业战略和营销模式调整带来盈利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可谓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依然有未知的劲流在涌动。 当房产、汽车等行业因全球金融危机挣扎于下滑通道时,国内医药行业在很多人眼里却是一个“避风港”,理由无外乎两个内需型市场、刚性需求的特性和医改大背景下国家投入在加大。 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医药行业销售和盈利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中药饮片和生物制药2个子行业销售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受全球经济影响,化学原料药子行业销售增长则逐步回落。

新年伊始,各大证券公司纷纷“2009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师们比较集中的观点是,预计2009年医药行业将保持增长,有诸多的政策利好,同时面临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另外,不确定性因素也将左右行业增长。

金融海啸中的安全岛

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我国很多出口型行业都感到了阵阵寒流。外需减弱、订单减少、价格下滑也影响了医药子行业化学原料药业的增长,导致行业出口下滑。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是以内需消费为主,化学原料药的出口下滑,虽然会波及医药行业2009年整体增长率,但因其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较小,对整个行业不会构成大的影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09年策略报告表明,在2001年“9.11”事件和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经济调整导致股市标普指数大幅下滑,而标普医疗健康指数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下行过程中,医疗健康产业成为了投资者的“避风港”。医药行业关系民生,其特殊属性使之具有刚性需求。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医药行业总产值增速波动,与GDP增速无明显相关性,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

2000年以前,国内医药行业发展水平落后,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多、小、散、乱,行业增长态势低迷。2000年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行业进入较快的成长期。2006年前后,受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行业增长再次受到较大挑战。2007年,受相关利好政策的影响,进入低谷的医药行业,出现回暖的拐点。 当然,作为经济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发展也不能完全脱离经济环境变化。我国人口众多,公众的医疗需求缺口巨大,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将支撑行业快速发展。而卫生总费用由政府卫生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三大块组成,这三大块变动与GDP有一定的相关性。

2008年国内医药市场的旺盛需求,让我们展望2009年市场前景时增添了一些信心。IMS公司(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内医院市场规模达到908亿元,同比增长27.7%,增幅较大。其中,医院采购国产药品的规模增速最快,达到30.3%,超过了进口和合资药品的增速,带动了整个医院用药市场的增长。除了医院市场较快增长外,农村和社区第三终端药品市场规模也将急剧扩容,将带动国内整个医药市场的强劲增长。

200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将加大刺激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1990~2008年18年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了18.8%,利润复合增长了21.7%。分析师认为,历史数据表明,在2009年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仍将有明确的成长性,但增速下降或成趋势。

医改背景下的市场扩容

新医改所带来的助推效应,是医药市场前景被分析师集体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公布新医改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家确定的2009年经济工作5项任务中,特别提到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具体而言,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同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近两年,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有明显加大的迹象。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974亿元,同比增长50.7%,2008年1~9月的增长也达到35.8%。新医改方案出台,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并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对医药消费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药品消费、计划内疫苗采购、医疗设备购置等方面。其中,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医改各项措施中最重要的一条,被列在医改首位,因此,医疗保障支出规模增长情况是药品消费多少的晴雨表。在目前几类医疗保障中,公费医疗支出将逐步萎缩,城镇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支出都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救助保险带来的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中,医保总体规模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在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推动下,医疗保障支出的整体增速在20%以上,超过了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

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将拉动医药经济快速增长。医药市场扩容基本已成定局。从目前情况看,政府投入将拉动普药市场剧增1600亿元~1700亿元,有利于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在普药市场扩容后,要制定清晰的营销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子行业表现各有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处于政府重视不够,投入较少的状态。在新出台的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核心内容的四大体系之一,而体系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疫苗行业,主要是计划内疫苗的部分。

由于计划内疫苗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其需求取决于国家免疫规划的范围。根据测算,免疫扩容前计划内疫苗的市场规模为8.3亿元,扩容后的市场规模将达43.5亿元,新增市场需求将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另外,四大体系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重点放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上,这对基础医疗器械的需求将有所拉动。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基本保持在22%~23%的增速,在新增需求的拉动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5%~30%的水平。

作为占据药品市场最大份额的化学制剂行业,也将是医改拉动效应最大的板块之一。但化学制剂子行业中企业众多,竞争也最为激烈,新医改方案出台后,该行业利润将向优势企业集中。 生物制药子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临床用药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然而却是毛利率最高、盈利能力最强和最具成长潜力的子行业。我国生物制药的总产值约为800亿元人民币,与美国市场的441亿美元相差数倍,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中药是我国传统产业,在很多慢性病的治疗上有独特优势,目前占我国整个医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2008年,中成药行业是医药行业中景气度稍逊的子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产品销售瓶颈等等问题。中药注射剂遭遇的信任危机,使得2008年9月份开始,其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或许会给部分中成药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对于医药行业中负债率最高、资金需求最大的商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对低毛利率的医药商业企业而言,降息带来财务费用减少,将直接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同时,贷款成本的降低使得医药商业企业获取扩张的资金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医药商业企业的扩张,也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化学原料药行业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造成需求下降。2008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国内化学原料药产量167.51万吨,同比增长5.8%,增速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行业形势严峻。

2009年医药将保持增长

2009年,甚至更远期,医药行业整体市场将会有多大?首先,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带来了市场扩容。按照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9月底,新农合已经覆盖全国2729个县(市、区),参合农民达8.14亿人,参合率达到91.5%。虽然覆盖工作基本完成,但目前新农合的筹资水平仍较低,未来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人均筹资水平,从50元/人上升到100元/人。这部分保费提高带来的医疗市场增量将会达到每年407亿元。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起步较早,覆盖率和筹资水平较高,是目前医疗服务消费的主力军。按照用人单位缴纳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6%,个人缴纳2%计算,人均筹资水平约为1500元/年,目前该保险已覆盖的城镇职工约为1.98亿人。第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惠及城镇非从业居民,总的原则是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该工作处于扩大试点阶段,2009年将扩大试点城市至80%以上,2010年全面推开,可以预见的是将带来医疗费用增加额呈逐年上涨态势。三大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预计将在未来两年为医疗市场带来近2000亿元的拉动。

如果用更长远的眼光审视行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无疑将对行业形成长期支撑。我国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0%。老年人医疗消费支出将带来大病重病药品的市场需求增加。

综合近期和远期分析,国内药品需求量都将处在上升通道。按照目前医药产业规模测算,预计2009年全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保持在12%~15%,利润增速回落至35%左右。虽然,增速2007和2008年相比会小幅放缓,但相比金融危机下的其他行业,医药行业仍将是景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2篇

-----全国示范中医院市中医医院

时长:约11分钟

摄制:巅峰动力

“天地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地处成都西北19公里,是著名的中医药之乡,历代名医辈出,清代名医唐溶川,现代名中医苟意湘、许宗民、桑琢斋等人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在市家喻户晓。

画面:“天地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水墨动画标志性建筑古代名医介绍

时间:25秒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市中医医院从1952年成立之初的联合诊所,一跃发展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四川省首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而享誉四方。医院位于市天彭镇南大街396号,占地面积13648?o,作为“5。12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单位,医院在上级领导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获得了中央灾后重建资金,建设“灾后重建住院综合大楼“。大楼建筑面积约9991平方米,设计床位236张,于12月31日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拓展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医院业务用房总面积达到25312。31平方米。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9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05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1人,实际开放床位400余张。医院先后涌现出了周邦培(成都市名中医)、刘六勋(名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晓(成都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余加义(成都市名中医)等多位目前仍在医院为病员服务的当代名老中医。

画面:中医医院早期外景“医院位于市天彭镇南大街396号,占地面积13648?o,医疗业务用房25312。31?o,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9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05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1人,实际开放床位400余张“等基本字幕信息名医诊断画面

时间:60秒

医院长期以来坚持发挥传统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优势,为广大群众解除疾苦,同时也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6月16日,正值传统端午佳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卫生局主办、医院承办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日“活动在市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冯兴奎、成都市卫生局副巡视员温蓉利、成都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卢洪岩等领导应邀到会。市人大副主任方虹,副市长刘蓉,市政协副主席高跃等领导出席了活动。我市中药材种植相关镇负责人和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日“活动的开幕式。在活动现场表演了体现中医药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文艺节目,名中医在现场为320多名群众进行义诊和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我院的医务人员为1100多名群众开展传统端午节“烧艾火“、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浓厚了市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画面:6月16日,“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日“;相关领导中景及同期字幕群众现场互动活动场景(资料提供)

时间:90秒

医院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发现方向,吸收和引进现代医学发展成果,不但中医特色浓厚优势明显,现代医学的应用也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医院拥有与四川大学遗传研究所协作成立的四川省同级医院唯一的pcr分子生物实验室,在分子生物检测技术(dna检测)方面填补了地区的 空白。

画面:医院领导会议特色中医和现代医学代表设备pcr分子生物实验室及操作特写局部。

时间:30秒

医院第一个同沿海三级甲等医院厦门市中医院联合成立了“厦门-联合腔镜治疗中心“,配备了德国最先进的腹腔镜、前列腺汽化仪、纤维胆道镜、高频电刀、子宫旋切器械等一整套腹腔镜手术系统,开展的微创手术在本地区微创外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引进的钬激光设备治疗拓展了中心的微创外科手术范围,为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提供了无创无痛的治疗手段。

画面:“厦门-联合腔镜治疗中心“挂牌“腹腔镜、前列腺汽化仪、纤维胆道镜、高频电刀、子宫旋切器械“等先进设备画面钬激光设备治疗的临床使用特写局部。

时间:40秒

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享誉金彭的骨伤科,是地区最早的省级重点专科,结束了市无省级重点专科的历史。

画面:骨伤科科室治疗情况(带病员)特写局部。

血液透析治疗室是目前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最好的肾病科血液透析治疗中心,已有十多年历史。

画面:展现血液透析治疗室的面积、设备、人才的优势(带病员)。

肿瘤科是地区唯一的肿瘤专业病区,拥有成都地区县级医院唯一的高能超声聚焦刀,开展肿瘤无创绿色治疗,填补了空白。

画面:肿瘤科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康复科是地区第一个开展中医康复治疗的特色科室,是市最大的中医康复特色专科,在成都市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画面:康复科代表工作场景

核医学科是目前地区唯一的放射性治疗临床科室,主要利用同位素(i131)治疗甲亢等内分泌疾病。

画面:核医学科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时间:40秒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几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医院已经成为设备设施先进,科室设置齐全,中医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化中医医疗机构。

画面:领导关怀社会支持医院历届领导(照片资料)“19个临床科室、45个专业组“字幕包装医院现任领导班子

时间:15秒

医院加入120急救网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立了“急危重症、创伤、中毒“绿色通道,配备了大量地区最先进的尖端医疗和检验设备,如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美国通用电气dr,德国西门子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波检查仪,日本东芝全自动生化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大型c臂数字化多功能光机等。

画面:120车辆及救护监护室抢救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美国通用电气dr,德国西门子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波检查仪,日本东芝全自动生化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大型c臂数字化多功能光机

时间:35秒

重症医学科作为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是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标志。在新住院大楼二楼,医院严格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标准设立了重症医学科病区。病区总体布局规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配置了重症监护病床10张。配备了宜安呼吸机、drger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病人可移动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震振排痰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中心静脉穿刺、气管插管、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连续中心静脉测压、亚低温治疗、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多发性外伤致创伤休克、ards、肺水肿、围术期患者的呼吸功能管理、急性消化道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或自发性脑出血非手术者、呼吸循环支持、严重感染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等急危重症患者具有较强的救治能力。

内科一病区是中西医融合的综合性科室,已经建成心脑血管、呼吸内科等专业组,心脑血管专科是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科室收治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心衰、心律失常、心肌病、支气管扩张、呼吸衰弱、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在中医药治疗胸痹、眩晕、心衰、肺胀、心悸等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画面:内科一病区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

内科二病区(肿瘤科)在中西医融合治疗肿瘤方面开展了很多独特的治疗模式,是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科室运用传统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能聚焦超声刀这一现代无痛无创治疗手段,逐步引进热疗、放射粒子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结合中医药特色疗法,开展各种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填补了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空白,该科正在向建设“市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的发展方向努力奋斗。

画面:内科二病区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内科三病区拥有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中风病科“和糖尿病、肾病、核医学(甲亢)等专业组,开展各种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融合治疗。肾病组依托血液透析治疗室13台国际先进的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2台费森尤斯4008s血滤机,救治各种原因所致肾衰、药物中毒患者,每年救治患者7000多例次。核医学(甲亢)借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的技术力量开展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已治疗甲亢患者近三千人次,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画面:内三科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肾病组依托血液透析治疗室13台国际先进的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2台费森尤斯4008s血滤机,“等设备规模核医学实践治疗糖尿病治疗及康复镜头特写局部

内科四病区是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科“,主要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科室运用现代医疗设备,结合中药灌肠(肠道水疗)、中药硬膏热帖敷治疗、灸法、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循经闪罐等特色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于急性胰腺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胃食道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及治疗技术水平。

时间:60秒

外科一病区主要开展普外科(肝、胆、胃肠)、泌尿外科、乳腺外科、烧伤、甲状腺等疾病的治疗。除开展常规外科手术以外,近年通过灾后对口援建,成立了唯一的“厦门-联合腔镜治疗中心“,开展腹腔镜下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小、疤痕小等优点,结束了只有三级医院才能开展腹腔镜和胆道镜两镜联合手术能力的历史。医院引进目前最先进的钬激光治疗设备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手段先进,复发率极低,安全可靠、快捷无创的钬激光治疗解除了泌尿系统结石的痛苦。

泌尿外科能开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肾、输尿管、膀胱的结石及肿瘤等手术。普通外科开展了甲状腺、乳腺、肝胆、胃肠等各种疾病及肿瘤手术。烧伤外科利用中西医融合治疗烧烫伤特有的优势,开展了各种烧伤植皮手术,对于各种烧伤病人的治疗处于我市先进水平,已成功治愈烧伤病人近千例。

外科二病区主要开展胸外科、神经外科、肛肠痔瘘科、创伤急救外科、血管外科等疾病的治疗。胸外科能收治各种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裂伤、周围型肺癌、心包填塞、心包积液、食道癌、膈疝、膈肌损伤病人。神经外科现已成功开展各种头皮肿瘤、颅骨肿瘤、头皮挫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膜瘤、脑胶质瘤、脑室积液、慢性硬膜下积液、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肛肠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痔瘘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骨伤科作为1995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的重点专科,以全程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运用各种传统疗法配合各类现代手术治疗,能成功开展各种骨科大型手术,颈、腰椎间盘切除术和臭氧髓核消融术。科室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和膝关节关节炎,小针刀治疗劳损性腰痛,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开展骨与关节损伤的中西医结合微创,人工关节置换,颈、胸、腰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

画面:骨伤科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康复科是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是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科室运用传统中医特色的康复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治疗各种类型的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疾病和各种痛证,擅长于脑血 管意外和脑外伤的恢复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在,康复科创新性地开展了三伏灸、三九灸等中医药外治治疗项目,把传统中医药技术的运用范围从“病后康复“扩展到“未病先防“,为中医“治未病“项目的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康复科致力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由我院承担的“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成效卓著,在7月成都市卫生局在我市召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现场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我院积极发挥中医优势特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画面:康复科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三伏灸、三九灸的应用“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照片(提供若干)特写局部

时间:80秒

妇科用中医妇科和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是全市唯一的中西医融合妇科,在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同时,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科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开展了妇科手术、计划生育手术以及各种微创腹腔镜手术。

画面:妇科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

眼科和耳鼻喉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眼科、耳鼻咽喉科疾病,其中眼科早在1994年就率先在开展了第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耳鼻喉科能运用内窥镜开展各种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

画面:五官科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时间:30秒

医院还有功能完善的“治未病中心(健康体检、亚健康治疗)“,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智能化信息管理、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理念为各类人群开展个性化的体质辨识、健康咨询,提供一流的“一站式“服务。

画面:治未病中心诊断代表工作场景(带病员)特写局部

医院秉承“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建设技术高超、服务周到、群众满意的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整治,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方便患者就医。

画面:大厅接待礼仪护送病员电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齐全

时间:30秒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要求,市中医医院坚持“厚德精术、仁爱济世、务实创新“的院训,正向“弘扬传统中医,发展现代医学,建设管理体系科学、硬件设施先进、技术水平一流、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中医医院“的发展目标迈进。

画面:各个设备特写的蒙太奇融合

时间:30秒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在不远的将来,一所立足,面向天府的技术服务一流、中西医并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屹立!、

她就是全新的市中医医院!

画面:医院外景旭日东升出字“市中医医院“闪光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3篇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医药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与活力的一大行业。随着2009年新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着医药改革、药品采购、药品价值、市场整治等方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带来了医药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深刻变革,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健康、和谐发展方向迈进。对医药企业来说,新医疗改革不仅是巨大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层面,加强对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新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医疗卫生体制的公益性特点,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实施政企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管办分开的新型医疗体制。同时,强化政府投入与责任,加强民众参与与监督管理,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共同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城乡医保人数超过12.95亿人次,基本覆盖了全国约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上都纳入医疗体系,覆盖率约为百分之九十七左右。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国家对医疗经费投入力度大增,相应的,药品需求量也大大增长。从整体上来说,医药市场未来增大空间比较大,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

二、新医疗改革对医药企业发展影响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的积极影响

(1)新医疗改革有助于推动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新一轮改革序幕的拉开。国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五项重点工作与四大体系目标。政府经济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环境,大大促进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并会成为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推动二级医药市场的发展。比如说,2010年我国政府出资支持了上万家县级、乡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并安置一点六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专岗医生培训,为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政府医疗改革支出费用复合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七,而医保扩容每年新增一千亿元药品消费量,也就是整个医药市场百分之十的增速。国家计划,截止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民医保目标。随着覆盖范围的增大,将会促进医药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医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新医疗改革有助于加快医药行业内容产业结构调整。在2010年我国政府出台的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意见中指出,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水平、生产集中度都比较低。从西方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集中与整合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趋势。在美国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在日本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百分之十九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前三大医药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二十。提高产业集中度之后,会进一步凸显医药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再加上销售渠道与内部药品生产的协同作用,会获得更大利润。医药企业的龙头企业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会通过自建、购买、合作或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经营规模与产品线。在行业结构调整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会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产业规模优势、集中发展方向迈进。

(二)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带来的挑战分析

(1)药品价格。药品价格是医药企业以及新医疗改革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从1997开始我国共实行了二十多次药品强制性降价。但是,从各种资料显示,患者经济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而医药企业则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2011年我国发改委出台明确政策,要求对药品价格进行出厂价调查。这种“掀老底”的方式,有助于招标单位更好地掌握药品成本。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药品价格日趋透明化,这将终结医药企业盲目定价时代。而2013年克强新政后,药品价格更趋于透明化,而且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药品降价和基药品种招标,这使得药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2)抗生素管理。在全国药品市场中,抗生素约占到四分之一比重。可以说,是药品销售金额与使用率最多的一种药物。在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约占百分之六十的市场。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2012年下半年卫生部出台明确规定必须严格限制抗生素使用,所有的抗生素使用必须有直接指针认为存在细菌性感染,没有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的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这将会严重影响抗生素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这类企业倒闭。

(3)新版GMP政策出台。1999年旧版GMP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企业。2011年开始我国开展执行新版GMP政策,这一政策在立足国情基础上积极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软硬件并重”方式,深入贯彻全过程药品安全生产以及质量风险管理,加强政策的指导性与科学性,与世界GMP标准相接轨。新版GMP政策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强调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管理软件标准。第二,全面提高了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进一步细化了生产记录、操作规程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操作性与指导性。第四,进一步强化了药品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上述这些要求,都对医药企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尤其是软件方面标准,将使得更多医药企业重新考虑投入与产出问题。

三、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 

(一)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

在产业增值、医疗结构调整形势下,我国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全面整合时期。在政策指引下,大型医药企业将会带动行业整合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明文规定,到2015年通过充分市场竞争与企业兼并,积极培育1~3家全国性大型医药企业,20家区域性医药企业。药品百强医药企业市场份额应占到总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与此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加强不同企业在营销渠道以及整个价值链之间的合作。站在规模经济立场上分析,必须集中医药企业优势资源,积极推动技术更新与特色产品销售,低价格、大批量采购原料药,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更多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外,辅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体外诊断试剂,比如降钙素原这样的检验指标,能反映出细菌性感染的严重程度,未来将会成为常规化的检测产品,拥有这样产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生产的企业必将迎来改革的春天。

(二)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

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医药市场占有比重。新医疗改革非常重视农村医疗保障的开展,这就为医药市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寻求医药市场发展、拉动企业内需的新增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应建立健全农村(上接第9页)市场销售部门,专门针对农村市场进行销售对策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新药。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定下,进一步提高了普药需求力度,顺利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将会刺激更高水平的医药需求。需注意,在农村市场可能存在某种疾病、某种药品的特需产品,必须深入研究农村流行病学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比如说,营销渠道、产品等优势,选择合适的优势品种,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适当抛弃无优势的产品类型。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寻找适合自身技术发展与环境的新发展道路,凸显自身特色。与此同时,全面提升药品质量。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一般以仿制药品为主,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这类非专利药品的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彻底改变传统的仿制观念,站在提升仿制药品稳定性与质量角度,进一步降低与国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距。不断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机制方面,医药企业必须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尽快建立起适合医疗体制改革的扁平化流通渠道。

(四)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

在新医疗改革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新版GMP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充足资金进行应对。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支持以及企业风险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少,医药企业也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投入。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医药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市场产权方面,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聚集效应、退出机制以及防范风险等机制,进一步规避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员的投资利益。有条件的国际大企业,可以紧抓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寻找国际化融资对策,加强与外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

四、结语

本文针对新医疗改革政策以及其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详细论述了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旨在为一线医药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金鑫.对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J].中外企业家,2010(5).

[2] 刘立春,朱雪忠.专利悬崖期的授权仿制药发展及其对制药行业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2(5).

[3] 施春来,胡明东.基于政策外生变量的营销突破[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 章蓉,林素静.关于深圳连锁药店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 曹丽杰,薛同泽,姜少华,等.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提高我省医药产品的竞争力[J].河北企业,2004(1).

[6] 张军,申俊龙.医疗体制改革给医药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生存发展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9(3).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4篇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复星医药7月4日晚公告称,2016年7月4日,复星医药与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形成紧密的线上线下的联盟达成业务合作意向,以期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技术、平台、市场、媒体等方面给予对方支持,并基于现有业务及未来拟从事业务,进行长期且持续的战略合作。

根据公告,双方未来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双方在医疗服务领域合作中可采用的合作方式包括复星医药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支付宝整合支付及其周边产业链与复星医药紧密对接;复星医药引导其集团成员医疗机构使用支付宝未来医院解决方案;支付宝利用其线上城市服务的运营能力,积极推介复星医药集团医疗服务资源;复星医药引导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客户的就医体验;支付宝利用其信用体系解决方案与信用体系搭建经验,帮助复星医药集团积极探索适合其客户的信用金融方案。其次,支付宝承诺为复星医药及其控股子公司或单位提供同等条件下支付最优惠费率。再次,双方以互惠互利原则,成立业务创新工作组,每月一次定期交流,积极尝试创新项目,例如云药房、医疗知识库等,在健康领域共同探索以人为本的创新业务模式。最后,双方将利用自身资源或通过各自合作伙伴,联合或分别对本次合作及项下具体项目合作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推广。

支付宝未来医院

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的概念自2014年,甚至更早以来就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在线医疗、医药电商以及健康数据等等都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热门。2015年6月,阿里旗下领先的数据医疗服务公司宣布推出医疗云服务,并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推出云上医院、阿里健康等平台,进一步涉足医疗行业。

然而,阿里在健康领域的更大布局是“未来医院”。2014年5月,“支付宝未来医院”项目启动,意在将医院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通过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构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平台。根据“未来医院”的构想,阿里将分阶段推出涉足医疗全流程的服务。第一阶段,首先推出线上挂号、缴费和获取检查报告等功能;第二阶段将阿里的服务接入医保结算,使用支付宝钱包的用户在就诊期间可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医保支付。最终阿里要实现医院挂号、就诊、支付全流程服务,并通过阿里的云服务实现后续治疗和康复的便捷性,保留患者在医院所涉及的医疗数据。

2015年6月10日,支付宝《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未来医院上线一年,全国有超过200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平均每两天左右就有一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

然而,医保支付是支付宝未来医院的最大障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医保支付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未放开,支付宝未来医院与医院的合作推进实际上也很困难。

再来看复星医药,复星医药一直致力于打造医疗的全产业链服务。前总裁陈启宇透露,复兴医药对于医院的布局,主要通过医生创业办医院、企业医院改制、与公立医院合作新建医院三种方式实现。复兴医药的医院资源,正是支付宝所需要的。

虽然医保移动支付尚未完全放开,但是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年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将在辖区医院内试点医保移动支付,这将是全国首个医保移动支付正式试点。从深圳人社局官网公布的名单看到,支付宝与17家医院中的16家展开合作,成为最大赢家。

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就医移动支付领域的探索趋势势必会扩大,这也是复星医药的兴趣点之所在。以复星医药旗下的广东佛山禅城医院为例,已经实现了患者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缴费、取药全流程的微信平台办理。通过未来医院方案让就医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也势必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场景推广

支付宝的“城市服务”是2015年4月启动的,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新浪微博发起,旨在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阿里集团所在的杭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从上线之日起,智慧医疗就成为城市服务主打的内容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19个省份、124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包括医疗在内的九大类服务,涉及40个不同类别,共计4000多项业务,为超过一亿的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作为在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企业,复星医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在沿海以和睦家为特色的高端医疗服务与二三线城市专科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自2009年起复星医药逐步开始医疗服务板块的投资,近年来处于加速状态。先后收购或参股广东佛山禅城医院、和睦家医疗、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今年早些时候还参与了徐矿集团旗下医院的改制,之后又宣布参与青岛山大齐鲁医院二期院区、温州老年病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

2015年作为复星医药医疗服务落子合作最多的一年,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国内十四个省市,这些新布局的医疗服务平台急需实现有效的引客导流,支付宝的未来医院既可以为这些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导流服务,又可以通过支付宝端的智慧城市计划,对复星医药旗下的医院实现场景推广。

口碑营销

复星医药与支付宝合作的另一个亮点是公告中提到的“复星医药将引导本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本集团客户的就医体验”。

口碑网其实是阿里旗下的“大众点评”,2006年阿里注资之后一直不温不火,在于大众点评、美团、糯米网的竞争中完全落于下风,但是由于O2O的兴起,阿里重新重视旗下这家一直不温不火的网站,并在2015年与蚂蚁金服一起,各自注资30亿元到口碑网,蹉跎多年的口碑网也一跃成为阿里在生活服务O2O领域的旗舰。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5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各国亦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但没有影响整体医疗市场的发展。在中、美医疗改革,以及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民众对药品需求十分殷切。10月初,全球权威的医药管理咨询公司IMS Health发表报告指出,今年全球药品市场将增长4%至5%,明年增幅更达5%至7%,升至8800亿美元。

该报告预期,未来4年内全球药品市场将扩张近3,000亿美元,攀至1.1万亿美元。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长焦点,亦会由欧美国家,转移至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受惠药品销售增长理想,新兴医药市场的投资前景实在不容忽视。

欧美稳占全球最大医疗市场

欧美国家医疗开支庞大,稳占全球最大医疗市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市场是美国。去年美国医疗保健开支高达22,972亿美元,较次位日本的医疗开支高出近5倍。德国及法国的开支则分别为3,438亿美元及2,991亿美元。

美国医疗保健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16.3%,其他欧洲国家的的比重则普遍介乎9%至11%。相反,中国的比重只有4.1%,远较欧美国家为低。

除了稳占全球最大医疗市场外,欧美药厂的盈利增长亦甚为理想。全球10大医药企业主要均为欧美药厂,若以销售金额计,美国辉瑞药厂位居全球医药市场的“大哥”。

根据彭博资料,去年辉瑞销售收入为 500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17亿美元,盈利增长7%至86亿美元。旗下降血脂药立普妥(Lipitor)销售额高达133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药品。美国默克药厂去年销售增长15%,达到274亿美元,盈利更飙升逾60%至129亿美元。受惠去年全球疫苗需求增长强劲,疫苗生产巨头的法国赛诺菲安万特药厂排名升至全球第4位,其抗凝药波立维(Plavix)亦是全球第二最畅销药品。

全球药品销售增长理想

即使在各国经济不景气下,全球药品销售仍录得不俗升幅。去年10大治疗类别的药品销售达到 2,817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总额37%。按销售金额计,10大治疗类别中除抗抑郁药销售略有下降外,其他均取得可观的增幅。抗肿瘤药、降血脂药和呼吸系统用药的全球销售额均在330亿美元以上。抗肿瘤药自2007年超越降血脂药后,一直处于“榜首”位置,但销售额增幅于去年放缓至9%。次位的降血脂药去年销售达353亿美元,但位置快将被排名第三的呼吸系统用药所取代。近年来,呼吸系统用药销售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增幅为11%,销售额跃升至336亿美元。

新兴医药市场乘势崛起

虽然欧美医疗市场庞大,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新兴医药市场则乘势崛起。根据IMS Health的报告,明年美国医药市场增长为3%至5%,达到近3,300亿美元,仍可保持全球医药市场的龙头地位。至于加拿大及欧洲5大市场(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英国)整体增长将收窄为1%至3%。相反,受政府及私人企业对医药市场的积极投资刺激,17个新兴医药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介乎15%至17%,达到1,700亿至1,8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发展潜力最大

在众多新兴医药市场国家当中,尤以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最为庞大。IMS Health数据显示,中国的医药市场由2005年的1,07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去年的2,4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3%。此外,根据世卫资料,去年中国的医疗开支于世卫成员国位列第七,但人均医疗保健开支增长则最高。

去年美国的人均保健开支达7,493美元,2005年至200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仅得3%。相反,虽然去年中国的人均开支只有147美元,但2005年至200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则高达16%,远胜不少欧美国家。

医疗保健开支增长迅速,带动中国医药业取得可观收入。根据中国商品网资料,今年首8个月,中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6,976亿元,同比增长 26%;利润总额攀至718亿元,同比增长35%。整个行业总资产为10,237亿元,同比增长近20%。随着中国经济急速起飞,居民收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加上中央政府8,500亿元的医疗改革拨款,有助推动中国医药市场的长远发展。IMS Health预测,明年中国医药市场将由去年排名第五位,跃升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于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6,913亿元,较去年规模升逾1倍,2009年至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则高达23%。

财政赤字影响医疗预算

全球医药市场可望在未来数年保持稳步发展,不过仍会面对不少挑战,包括各国削减医疗预算,以及大量专利药到期,均会影响药品市场的销售及竞争。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加上各国财赤问题严重,不少欧洲国家锐意减少对医药业的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德国、法国及西班牙等传统主要医疗市场均面对不同程度的财赤问题。去年德国的财赤比例算是三国中最少,占GDP约2%。法国的财赤占GDP近6%,西班牙更高达8%。为了降低药品开支的增长,三国已经宣布将全面限制药品使用,或减少医保项目计划。另有部分国家将采取类似措施,或将负担转嫁给患者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面对仿制药的激烈竞争

IMS Health报告预测,未来4年专利药品将面对来自廉价仿制药的激烈竞争。以美国市场而言,专利药到期的高峰时间将在2011年及2012年,届时最畅销的10大药品中有6种面临仿制药的冲击。由于逾60%快将到期的专利药均在美国出售,因此估计对美国药品市场影响甚大。受转用廉价仿制药品的影响,未来4年全球药品销售或将减少800亿至1,000亿美元。

总括而言,在中、美医疗改革,以及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下,对全球药品需求殷切,有助推动全球医药市场发展。虽然欧美国家仍然稳占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但其增长已见放缓。相反,新兴医药市场急速增长,尤以中国发展潜力最为庞大。即使面对各国医疗预算减少,以及来自廉价仿制药的激烈竞争,相信整体医药市场亦可稳步发展。新兴医药市场的投资前景仍然乐观。

(香港御峰理财研究部供稿)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6篇

魅力南阳:三台大戏异彩纷呈

“一方水土一方人”,张仲景文化是南阳的“人文根脉”。医圣张仲景是具有世界人文影响力的历史名人,研究、挖掘、传承张仲景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时代价值。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迄今已无间断传承1800年,被称为中医药的“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而南阳医圣祠也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医药类历史名人祠庙,具有多方面价值,是重要的南阳地标文物保护实体,也是张仲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

先贤张仲景不但医术福泽苍生,医德堪为人杰,治学垂范千秋,为官以民为本,而且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承古开新、开放包容、向善思进、文明诚信”的南阳城市精神。

缘于这些因素,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医药文化节围绕建设“医圣故里、美丽南阳、健康之都”的目标,以“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为主题,按照“政府指导、学术主导、社团主办、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学术研讨、项目招商、普惠群众等为重点,进一步传承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着力提高医药文化节的学术性、大众性和效益性。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系列活动、中医药产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中医药惠民系列活动,成为令人目不暇接的三台“大戏”;同时,在本届医药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张仲景基金会募捐、名医名家义诊、健康养生大讲堂等多项惠及民生的活动。

开幕式:《伤寒论浅歌》手稿现身

10月2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程志明主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致欢迎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开幕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南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向医圣祠捐赠其祖父亲自编撰并手书的《伤寒论浅歌》手稿。医圣祠暨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欣喜地说,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陕西中医名家米伯让先生向南阳赠送《伤寒论》刻版之后,张仲景医史文献研究收藏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医著史料。据了解,出生于1931年的杨士莪,如今已是耋耄之年,其祖父杨鹤汀系民国时期南阳首任知府,中年办学兴教,晚年埋头于医学研究,著有《伤寒论浅歌》、《金匮浅歌》等医著。

“愿《伤寒论浅歌》能丰富张仲景医史文献库,更希望能为后人带来健康福祉”。带着“传家宝”回到故乡,杨士莪感触万千。

“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

宣读《南阳宣言》

在仅仅20分钟的、简约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正式开坛。22日上午9时许,王国强庄重地敲响了“医圣仲景南阳论坛”铜锣。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致创坛辞,他说,仲景论坛的宗旨是:依托医圣故里南阳的人文资源优势,汇聚高端学者专家,创造民主、宽松之学术氛围,开展多元、开放式交流,多视角、全方位解析研讨中医药学术、张仲景医学的精髓内涵,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经济,为仲景医学的继承创新和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学术智力支撑。仲景论坛的目标是:立足中医学术,拓展国际视野,将“仲景论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创新、仲景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的孵化地,打造成为中医学子、社会贤达瞻拜先贤、传承国粹的朝圣地,打造成为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开拓型人才的输出地,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医药对外开放、辐射发展的示范地。

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仪式上,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宣读了《南阳宣言》。《宣言》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养生理念,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是有了中医药的佑护,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才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呼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全方位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南阳宣言》倡导传承、创新与发展,注重开放、包容与共享,致力于多元对话、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现代医学菁华,吸收跨学科研究成果,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让中医药在人类健康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期两天: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

在为期两天的“南阳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记者观察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医药文化节体现出了“更专业、更务实、更惠民”的新亮点。

之所以说“更专业”,是指传统中医药的学科特性更突出。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不但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药界领军人物,还请来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国际流通专家,更推出唐祖宣、吴林鹏两名“南阳中医大师”和王建、王新昌、刘占国、吴汉卿、宋红旗、张炜、杨磊、郑均山、赵青春、贾太谊此“南阳中医十大名师”;更重要的是,为确保节会的专业性,《南阳宣言》,提出创设“医圣仲景南阳论坛”,成立经方论坛国际协作联盟,开展多维深度合作。在首届仲景南阳论坛开坛的同时,专业性更强的中药开发应用论坛和“三部六病”研讨会一并举行。

之所以说“更务实”,是指今年的医药文化节的活动密度。仅从时间上看,往年的医药文化节多为7天,而今年则缩减到了两天,但从效果上看,医药文化节各类要达到的“目标落地率”却显得更高。一是在中医药项目信息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南阳新区管委会、卧龙区、市中医院分别与海王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南阳有限公司及台湾地区两家公司签订了“现代中药产业园区项目”、“白云山和黄南阳大健康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海峡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发展协议”等。同时,海王东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正式上线。二是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现场募捐,河南宛西制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单位慷慨捐款700多万元。三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张仲景形象诸多,形态不一。这次节会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基金会和南阳医圣祠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考证、研究、琢磨吸收,终使权威版张仲景像面世。四是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出资300万元修建的仲景经方碑林在医圣祠内奠基。碑文采用张仲景博物馆珍藏的国家文物白云阁木刻藏本《伤寒杂病论》的328个方剂,由全国中医名家手写每一方剂镌刻成碑。

之所以说“更惠民”,是因为在今年的医药文化节期间,共有来自河南全省各地的80名专家参与了义诊,现场提供的中医特色疗法也超过了40种。前来应诊的群众,有病的当场诊查开方;适宜现场治疗的,当场或针灸或推拿或理疗,这让前来寻医问药的3000多名群众,不出古城南阳,即可一睹名医风采,充分享受了一场“中医惠民”的饕餮盛宴!

各界声音:

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

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在22日上午致欢迎辞时指出,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应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穆为民说:近年来,南阳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以节会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中医药都、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把南阳地区的中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来发展,扩大到跨产业门类来整合,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打造一个规范种植、企业引领、学术为先、文化传承的和谐药都,让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在南阳大地焕发生机,永放光芒,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穆为民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上所作的题为《传承医圣仲景文化、成就健康中国梦想》的主题演讲,还围绕“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的主题,提出了优先发展仲景服务业、建立国家健康养生CBD的概念,为南阳市健康产业的打造指明了方向。

在这届医药文化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李连达在发言中指出:中药临床再评价助力中药的二次开发。他认为:“未来中药产业大致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新药创制,另外就是对现有大品种的二次开发。近年来,随着新药审批数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过去20年里世界上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其中有许多是在上市后,通过系列的、精心设计的上市后临床研究,获得新临床证据,寻找到新临床定位或新适用人群,而获得持续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并最终成为真正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同时李连达还担忧:“目前国内企业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和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很多课题的结果对医生来讲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市场销售也没有任何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认为: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体系。他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张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的辨证施治的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特点;仲景辨证组方的个体化治疗特点是以个体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仲景创立的宏观辨证论治体系,是个体化治疗的最早典范。《伤寒杂病论》辨证组方所揭示的疾病规律和创制的汤方证治不脱离个体情况,至今仍具有令人信服的实践价值。”

王庆国阐述说:“张仲景还确立了与260余首经方相对应的证候,从而使方剂运用指征由个体化到规范化,是令后人瞩目的最大功绩。仲景个体化辨证思维表现在病、脉、证、治的各个方面,组成了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辨证思维,为中医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庆国认为:“现代中医从业者,应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整地发挥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阳中医大师、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则从顶层政策的高度指出:新医改应以普及中医药为基础。他认为:“中医药主张预防为先、治疗有效,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明、疗效不佳的各种疑难杂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甚至艾滋病,都显示了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显著的优势。并且中草药的价格低廉,中医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西医,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最适合成为我国医改的核心力量。由于中医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尤其适宜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建立小诊所,可以方便群众就地治疗,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要想使医改取得成功,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路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收入低投入少,而中医药廉价安全,强调‘治未病’,既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群众基础,只有以中医药为基础的医改,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唐祖宣还认为,医改的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以中医药为基础上,尤其在广大农村以及城镇社区,一定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这是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医改成功的唯一可行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在医改中更多地借助中医药的力量了。

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则从中药行业的视角提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他认为:“目前,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药的最大生产国。欧、美、日本、东盟和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与世界6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是非常小。令人尴尬的是,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免费大餐。日本人以张仲景等中国古代医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210多个处方为基础,建立汉方药厂达200多个,所形成的汉方制剂,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口,成药比例不足30%,而且是按食品和保健品种类出口。迄今,鲜有中药能进入西方国家医院处方市场。”

刘延淮担忧:“中药知识产权正在被大肆掠夺。比如,日本人在我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的‘救心丸’,其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注册专利,这上亿美元收入就落进日本人的口袋。而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就在外国,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使我国每年损失两三亿美元。韩国人利用同仁堂牛黄清心丸配方,改变剂型,在世界上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的专利,年销售额7000万美元。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抢先申请了专利。”

刘延淮呼吁:“如果不加快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中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我们将来会为吃自己祖宗留下的‘药方’而向外国人交付专利使用费!”

医疗医药市场前景第7篇

关键词:新医改;处方类药物;营销策略

一、处方类药物及其特殊性

处方类药物主要是指必须要凭借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能够购买、调配以及使用的药品。一般情况下,处方类药物均属于刚刚上市使用的新药,自身具有较大的毒性,相应的毒副作用以及活性均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在使用处方类药品时必须要根据医生处方并且要有医生的指导,部分药物甚至具有一定依赖性。对处方类药物的特殊性进行明确可以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处方类药品需要药学专业人员准确的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药物法律知识进行判断,并且要借助科学的仪器与方法等进行药品内在质量的检验,使用上则需要由专业医师或者药师予以指导。②具有比较严格的质量标准。若处方类药品并不能够与法定标准相互符合,则其疗效便会降低甚至失去,亦有可能会增加毒副作用。在处方类药品质量上并不分次品与等外品,只分合格与不合格。③具有较低的患者选择性。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用药均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一般消费者在处方类药物上并不具有良好选择性,引起自身对于要务质量和功能的判断比较有限,因而对专业医师与药师具有较大依赖性。

二、新医改背景下的分级诊疗制度

鉴于处方类药物具有上述几点特殊性,为了能够对我国的医疗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够实现均等化,我国积极推出了新医改政策,并且制定了分级诊疗制度,此时医药企业处方类药物的营销便必须要在尊重自身特殊性的情况下坚决根据分级诊疗制度制定营销策略。就分级诊疗制度而言,其在建设当中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均进行了明确,重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希望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对区域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该分级诊疗制度能够促进我国亦要卫生事业的健康与长远发展,对于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在此背景下,药企处方类药物必须要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模式与渠道适应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要求。

在新医改背景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较为紧张,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可以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获取更多的医疗资源来服务群众;第二,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可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医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第三,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可以保证处方药物的合理控制,全面的推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药企处方类药物营销现状

(一)主要营销模式

在医药卫生改革力度逐渐加大以及医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视处方类药物的市场营销。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市场营销必须要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主要方向入手,并且要跟随市场发展形势作出调整。现阶段,我国药企处方类药物的主要营销模式包括厂家自销和两票制两种。

从上表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药企处方类药物营销当中在厂家自销模式中主要分为一级、二级分销和终端拉动三种方式,其中二级分销营销方式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终端拉动和一级,总体上厂家自销营销模式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78.63%。此外,两票制主要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以及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的制度,这一营销模式所占的比例为21.37%,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处方类药品营销中实现与商在资金、队伍和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亦能够实现一定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二)近年营销业绩

我国大部分药企近年来在处方类药物的营销当中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在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营销逐渐开始重视对该方面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希望能够制定优惠的产品价格,在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此,大部分药企开始在处方类药物的营销当中成立市场部,组织专门营销队伍,在各个地区开发医药资源需求市场,并且重点对二级批销流向医院、药店的重点处方类药物进行跟踪,目的在于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加强形成促销力度。在该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药企处方类药物的营销业绩发生明显的改善,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具体如图1。

四、新医改背景下药企处方类药物具体营销策略

(一)制定产品营销策略

药企在处方类药物营销当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品种的选择与调整,产品的选择需要与药企的发展实力、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市场占有率、技术开发能力、销售渠道畅通性、原材料资源等均完全相符。与此同时,药企要适当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新药研发战略,增加研发投入,保证新药开发具有一定连续性。新药开发过程中亦需要对处方药各级市场展开科学的、细致的调研,对患者需求、市场容量、市场特点等均展开针对性的分析,继而合理研发新药。

(二)制定价格营销策略

药企进行处方类药物的价格营销策略的制定时必须要对影响价格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与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药品成本、利润水平、政策因素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多个方面[2]。在具体制定价格策略时可以采用药物经济学定价方法,根据不同处方类药物在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与药品价格进行成本-效用,或者效用-成本的分析,从而挖掘最具有药物经济学的处方类药物。在此基A上,药企亦应该制定处方类药物价格维护体系,要能够有效避免压货问题的发生,从而调整好药物营销渠道,保证在终端百年进行严格的、严密的药物维价。

(三)制定渠道营销策略

1.制渠道

药企在新医改背景下采用制渠道进行处方类药物营销,必须要与药企自身的特点相互结合,不应该过度的以来制,并且要针对药物制定长远营销规划,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等,更要明确处方药与OTC药物之间的差异性[3]。同时药企需要注意,在与商之间并未建立良好诚信之前务必要现款现货交易,且要加强对商的管控,保证商在取货时对其所在区域处方类药物市场容量M行准确的掌握。

2.经销制渠道

药企采用经销营销渠道所收入的并非佣金,而是处方类药物在销售当中价格减去购入间隔以后的销售收入。一般情况下,药企可以利用经销商的销售网络与经验迅速的开拓各个地方处方类药物市场,并且可以提高资金的回转率,但是该种营销渠道对经销商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需要承担较高风险[4]。

3.直销制渠道

直销制营销渠道是指药企在不经过其他经营企业的情况下直接向要点或者医院,乃至消费者提品销售的方式。现阶段,我国药企采用直销制销售渠道比较少见,大部分药企认为该种销售渠道需要较大的投入,且在管控上具有较大难度。但是新医改背景要求药企在处方类药物销售当中采用多样化的渠道,为此药企可以尝试通过直销制销售渠道更加及时且准确的了解市场信息,开展药物销售。

(四)制定促销营销策略

我国药企在新医改背景下制定处方类药物促销营销策略时应该重视学术推广,通过学术活动与目标受众之间展开沟通与交流,促使受众科学且广泛的了解处方类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必要时药企可以深入开展专业的媒体学术推广活动东,评价该类活动较强的公信力和针对性从深度与广度上加强药物的学术宣传。此外,广告推广更要受到重视,通过媒体广告促使处方类药物对医学专家、医院、药店以及消费者均产生一定影响,引起其关注。

五、结论

随着现今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药企业虽然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亦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医改分级诊疗的影响下制定科学的处方类药物营销策略成为了我国众药企关注的重点问题。处方类药物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且在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影响下要求能够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入手合理的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因而药企处方类药物在新医改背景下必须要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角度入手制定全新的营销策略,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促使自身获得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蒙永亨,汪水兰.医药企业处方药营销策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01(05):31-34.

[2]田恒运,郭志刚,陈永建.处方药营销模式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4,20(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