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开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4-24 12:53:18
公开教学论文

公开教学论文第1篇

(一)公开课课堂教学没有真实感

现在又很多语文公开课都违背了,就很容易将实际问题掩藏起来,成为华而不实的作秀课。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在讲台上上课的架势有时候就像一场时装表演,经过精心排练,不会出丝毫意外。老师天南地北的进行提问,学生总是能够从容不迫的答,师生间对答如流,充满让人惊叹的默契。做了太多“铺垫”的课即使博得观摩者再多的喝彩和掌声,它也只能够是一场“戏”,怎么都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就没有生命力。

(二)课堂上的活动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的讨论流于形式,起不到作用。课改的大潮汹涌而至,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无疑能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有不少公开课,老师动辄就让学生们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但是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却难度不大,学生稍加考虑就能够正确回答。这样的课堂讨论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课堂上的表演没有内涵。在很多的公开中中,那些教师们为了能够为课堂添加亮点,往往叫学生在课前花时间准备各种“节目”。这些课外功夫确实能够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却也容易让学生跟文本距离越来越远,最后让学生无法体会到文本的含义。

二、还初中语文公开课“真”面目

(一)教师需要端正心态

教师们需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缺憾未必不是一堂好课”。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这让我们教师们可以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很多的教学这都希望在公开课上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而这些也似乎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他们却很少去考虑到教学的实效。公开课中的许多方法和策略我们无法贯彻。那我们何必要寻求公开课上内容的完美呢,我们平时的课有许多内容上的有一些缺失,造成了一些缺憾,但不是上得很精彩吗?例如在教学《雨说》时发现学生大多数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本。于是笔者即兴发挥来了个课堂朗读比赛。学生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课文朗读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有好几次笔者试图将学生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研读文本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笔者就将研读文本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学生朗读了一节课。如果说这堂课有缺憾,那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目标的整合教学,如果这是堂公开课,未必是堂好课,但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这未必不是一堂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乐于参与的朗读课。

(二)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实际的指导

如今的公开课很多的都是在追求观赏性,那些教师们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完美的课堂,在课堂上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一会儿让学生表演,一会儿又是做游戏。课堂看上去非常热闹,但是一旦褪去这些豪华的外衣,却又还能够留下多少精华?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适当的运用、表演、合作、游戏等形式的点缀,确实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真的离不开这些形式。现在还有很多的教师更加欣赏的是教育艺术家们的那些返璞归真的“家常课”,没有什么多媒体课件、游戏等,只有一本书,一枝粉笔“,道具”如此简单,但艺术家们课堂如一首诗,从容、自然、成熟,越品越有味。

(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思考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想的设想,但却并不是一点都不可以改变的教学过程的“样板”。说到底,教学并不是演戏,学生也不是戏中的演员,他们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因此课堂上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的不“领情”、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够埋怨、责怪学生,更加不应该硬把学生往教师的教学思路上牵。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因势利导调整教学“行程”。通过教师“导”的艺术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正常开展下去。

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教师要在真实的教学历程中培养学生。要设法变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需要为支点去启动课堂教学。一味作秀,刻意过度,则并非课堂教学的真实诉求,公开课教学中的变异现象不可避免,如果移植到常态教学更是贻害无穷。消除公开课教学中的变异现象,才能还原课堂教学绿色的、充满生命智慧的、健康的初始生态,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

公开教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借班上课;语文;教师;利弊;有效方法

借班上课指的是教师来到陌生的环境为陌生的学生讲授知识。借班上课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与突破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体验。借班上课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还需要综合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注重细节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突显教师的教学特点。

一、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好处

(一)对于教师来说,借班上课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在陌生环境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在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次考验,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对于学生而言,面对这样一次特殊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好奇和期待带给自己的新鲜感已经可以替代重读教材所带来的厌倦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履新”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让自己领略到同一个学科里不同老师所带给自己的“别开生面”,获取对教学内容的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三)借班上课的出现似乎带着一种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它的优越性突出地显现在可以避免因异地授课所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更有利于发现教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时能否上好课的问题。即使借班上课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但是为了各种教育实际的需要,借班上课仍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的范围有所缩小。

二、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弊端

(一)借班上课是一种为适应教育实际的顺应,但并非能成为我们去值得推广的模式。借班上课存在的特殊性并不能诠释教学活动的本真面目,也不能充分地检验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不能通过借班上课来检验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化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对重点进行标记,而不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班上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缩短因师生生疏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摸清学生学情,就不容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会被动地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气氛之中,难以还原真实的课堂生活。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新教师与新学生的接触中,需要更迅速地导入课堂,而往往出现由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而造成整堂课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三、在语文公开课中借班上课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是一门特别的艺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在借班上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借班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开始上课后的几分钟内与学生交流,而且方法有很多,比如唱歌或者猜谜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同时,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中,促进生的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方面的学习基础是学生的学情。因此,在课前的几分钟内,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重点了解学生对即将接触的课文的认识。课前的交流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知识水平后,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师生间是否会尽快适应。如果有不适应的方面,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

(二)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在语文公开课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抢答的环境,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发言,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的思考与讨论。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促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的一部分是对学习预习情况的了解。因为在不同的班级中,带班教师强调的知识重点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借班上课的教师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而安排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预习程度,以及学生关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几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而探究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问“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了吗”一般都会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的频率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问学生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那么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展开思考,也可以考虑文章的题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来明确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还没有学会的知识。然后,阅读教学的重点就会围绕学生不擅长的知识。第二种答案,大多数学生回答“读过了”。读过课文与读懂课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教师预设的问题是:“读了几遍呢?”“请读过一遍的同学谈谈: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预设的问题,教师很轻易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教授学生已知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解学生的学情,其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实质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其关键是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其指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班上课怎么了解学情”,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公开教学论文第3篇

中广网南昌1月2日消息(记者蔡福津)江西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因为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发表70篇造假论文,日前被井冈山大学开除公职和党籍。

去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称,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该杂志上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决定撤销这些论文。《晶体学报》认为这70篇论文涉嫌伪造数据,这些研究“是不可能从这些数据中产生的操作”的“学术欺骗”。

“井冈山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承认事实并同意撤销论文。据了解,参与造假的两位教师分别是井冈山大学的教师刘涛和钟华。井冈山大学有关负责人士表示,近3年来这两位教师因数量过大,曾经引起部分同事和该校科研处的怀疑,但学校没有深查和追究。井冈山大学认为,钟华和刘涛两位教师是通过《晶体学报》网上公布的联系方式进行投稿,属个人行为。 论文造假事件暴露后, 井冈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经调查认定,钟华、刘涛两位教师的行为分别属于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影响特别恶劣。为此,井冈山大学决定,撤销钟华、刘涛的造假学术成果,追回所有造假论文的全部奖励3.2万元;撤销钟华、刘涛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撤销钟华、刘涛的高等学校讲师专业技术资格;撤销钟华于2009年12月15日获得的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开除钟华、刘涛的公职;开除钟华党籍。

公开教学论文第4篇

平时收集和整理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素材,在备课时有助于教师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在处理教材时就能得心应手,使课堂教学内容丰满、气氛活跃。针对体育课堂教学素材的来源,主要的做法有:(1)平时经常随身带个小本,记下教学环节比较理想,游戏有创新、有实效、易操作的部分内容;(2)定期前往图书馆或小型阅览室,有目的地查阅选定的图书,并准备好记录本摘抄有关内容;(3)教研活动中看到别的老师有亮点的设计也要及时记录在资料记录本上。这样不管拿到什么教材,在环节的设计上就有备无患了。记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笼统记录法:即想到什么记什么;分类记录法:分跑、跳、投、体操、球类等,这种方式便于查找;表格记录法。

二、关注课改动态,了解学术前沿

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因为基层教研活动不仅有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还有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的点评,这些都是我们检验自己课堂有效性的对照点。同时我们应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学杂志等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如非常贴近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学》杂志论坛、《中国学校体育》BBS、体育教师QQ群等,这些都集聚了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及优秀体育教师,他们会将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疑惑与见解,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指点和认可。《中国学校体育》的“草根争鸣”论坛,切实解决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的疑难问题,依靠专家引领,汇聚众人智慧,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在参加论坛提出自己见解的同时又能学到其他一线教师的一些经验。如:总57期“怎样确定体育课的观课指标?”、第62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等话题对于我们上好一堂公开课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在上水平二《跪跳起》公开课时,针对该水平段学生运动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完成设计跪跳起动作教学环节,在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中抛出问题,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群策群力下,采用图片与示范相结合,帮助与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落实理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不光如此,我们还要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因为学习理论知识是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上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课。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用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是: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课标理念下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课时要求,让自己的课堂行走在正确的航线上。处理教材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进行立体化教学。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有可能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同时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强实践性教学。有了新理念,就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否则就变成纸上谈兵了,因此,学习新观念是基础,落实观念才是根本。第三,善于总结教学创新性实践经验。教学的发展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要不断总结自身的创新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借鉴与学习他人的创新性教学经验。第四,经常总结与反思。在理论运用实践过程中,有的是成功的经验,有的是失败的教训,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成功的经验要发扬光大,失败的教训更要认真反思。第五,做好体育课堂“育人”的工作。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就是要求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笔者在上《平衡游戏》公开课的单脚平衡站立游戏中提出游戏规则,在十秒钟内单脚站立,如未到十秒就两脚落地的,即为挑战失败。游戏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两脚落地后又将脚抬起来,游戏结束时,教师表扬了失败的同学,理由是失败的同学具有诚实的精神。这种评价方式使同学们明白了诚实的可贵,从而达到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要求。

四、同行虚心求教,反复评课磨课

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但它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是否安全、有创新、易操作、有实效上还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所以备好课后要进行磨课,并请组内老师、校外老师、教研员、校外专家听课指导。磨课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是为了达成更佳的教学效果,围绕某个教学主题,在特定时期内通过多种教学研究形式,借个人或集团队之力反复推敲,打磨而形成好的教学方案的过程。磨课的好处主要是:首先,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其次,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材。第三,磨课能指导教师丰富教学手段。第四,磨课能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宝剑锋从磨砺出”,只要好好磨课、多次磨课,我们课堂中的疑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如上小学灵敏素质教材的公开课,笔者在设计灵敏梯创新游戏“钻山洞”的时候,认为利用灵敏梯作为“山洞”,学生从底下穿过,是一个锻炼学生灵敏素质和合作能力很好的游戏,但由于小学生对事物好奇、好动、自控力相对较差,在实践过程发现,学生很难从灵敏梯底下穿过,学生间容易碰撞,所以利用灵敏梯游戏“钻山洞”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当然,这里的“磨”要把握好“度”,有些老师为了让公开课教学结果“如愿”,避免出现冷场或难于处理的教学环节,事先在要上课的班级里反复试教,不但使课堂失去真实性而且也磨失了学生的兴趣。

五、发挥个人本领,大胆展现特长

公开教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学类公选课 文本中心 评价体系

人文类公共选修课作为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人文类课程中的文学类公选课凭借文学作品这一特殊载体不仅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更能通过诠释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人类历史文化内涵,传递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和人格品性的塑造[1]。因此,文学类公选课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改变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高职院人文教育相对缺失的现状,而且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在周二、周三下午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部分文学类公选课。学生选修的积极性很高,随着学院对公选课管理的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文学类公选课数量较少,课程变动大,缺乏精品课程。

我院每学期文学类公选课在2~4门浮动,相对于全院110门左右的公选课而言,比例偏低。根据对本校学生公选课情况进行的调查,有65%的学生反映文学类公选课开设不够,较难选上。仅有的少量文学类公选课中只有《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名著电影赏析》是相对固定的,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则较少涉及,就连传统的唐诗宋词,国学名篇等也鲜见开设。学校曾有教师开设过《戏剧戏曲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却往往因各种原因持续不了几个学期。因此仅存的文学类公选课往往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难以形成一批有口碑、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课程,更无法利用文学类公选课的整体效应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推进审美教育。

2.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造成上述情况的诸多原因中师资力量薄弱显然是首位的。首先,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学类公选课很少由专门研究文学的专业教师兼任,而是由文秘专业或大学语文组的教师开设,教师们往往很难做到跟中文系教师一样将专业研究与所任课程紧密结合,更不用说有些非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仅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跟本科院校的教师们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其次,相当一部分文学类课程教师除上课外往往还兼行政工作,因精力有限或对公选课不够重视而干脆放弃开设公选课,这让原本就薄弱的师资更加势单力薄。最后,较少针对教师进行文学类公选课课程培训。虽然在师资培训上我院一贯非常重视,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两到三次的培训机会,但这些培训绝大多数都与专业课相关,极少有教师针对自己开设的公选课接受专门培训。

3.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实效欠佳。

与本科院校一样,文学类公选课属于高职院校公选课中比较受欢迎的课程。然而据笔者了解,此类公选课的课堂实效却欠佳。一方面,在电子通信产品极为发达的当下,网络视听娱乐对学生的诱惑日益增加,很多学生已经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作。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依然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流程:简介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文学类赏析课程不仅要与专业强的中文专业课程有别,而且要与具有专题性质的文学讲座有所区别,仅靠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参与感。有些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尝试增加互动环节,采用讨论教学法。由于部分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不够,事先准备不充分,对要进行讨论的作品并不熟悉,因此讨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更严重的是,学生消极被动的上课态度反过来削弱了任课教师的热情。据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有近50%的学生对上课时播放视频持支持态度,而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人文类公选课教师上课时播放视频时间超过50%,视频资料尤为丰富的文学类公选课更是首当其冲。以播放相关电影、电视剧代替讲授与讨论,学生乐意,老师轻松,却是看似双赢,实则双输。多媒体适当运用于教学中本来既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播放频率过高,时间过长则无异于让学生放弃了文本阅读,怠惰了思考,长此以往如何做到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提高?

4.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导致抄袭成风。

现在文学类公选课一般都以课程论文方式取代以往的试卷考核,论文方式看似灵活,理论上说可以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成了滋生抄袭的温床。由于学生们很少阅读作品,因此对于文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在资讯极为发达的今天,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论文资料简直应有尽有。因此,学生的文学类课程论文往往抄袭成风,或拼贴剪切,或甚至干脆“乾坤大挪移”,整篇照抄。教师虽然想出各种方法防止、打击抄袭,但往往防不胜防,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时间长了难免不在学生中间达成这种共识——文学类公选课既轻松又好过。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虽选者众多,然而认真听课者却寥寥,教师以放映视频敷衍了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二、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课程设置,鼓励专、兼职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

首先要鼓励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坚持开设文学类公选课,除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外,还可以外聘请其他院校优秀的中文专业人才开设此类课程。要选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各部分中的经典与精华,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与学生需求,设置比较全面的文学类公选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群的整体优势,充分培育更优质的精品课程,最终提高文学类选修课的美誉度,树立良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本校师资培训。

要加强对文学类公选课教师的培训,尤其要对那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针对教师开设的公选课程想方设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参加各种针对课程的网络培训与短期的师资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去知名学校相关专业做访问学者的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院就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去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专门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例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须结合自己所开设的公选课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以文本阅读为核心,坚持讨论教学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要打破“教师上课放电影,学生论文靠抄袭”的恶性循环,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近年的教改中,讨论教学法的重要性已经渐渐为大家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多类专业课教学中也颇有收益。很多教师明白阅读—讨论教学之于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施。因为讨论教学法的灵魂在于受众,即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作品)的熟悉程度,没有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文本细读),讨论教学难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必须把考核纳入讨论教学法,将其拓展为整体模式,因为不强调文本的重要性,不想方设法让学生配合阅读,那么讨论必然与阅读脱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讨论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不配合老师的要求,不熟悉文本,既无问题意识,又没有经过思索,则很容易让讨论流于形式,实践证明收效甚微。因此,讨论教学必须有一整套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支撑。

笔者以《西方文学名作赏析》为例谈谈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在第一堂课布置本学期要学习的作品,并且把每个作品要求讨论的重要问题附在每一个作品的后面。要求每位同学选择其中的四篇作为自己的精读篇目,其他作品为泛读作品,只要求知晓情节。精读篇目要求在课外进行阅读,并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做好讨论笔记。课堂教学先由教师对作品作者、写作相关背景等做简介,然后由参与讨论的学生集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相互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起到引导、提示、总结的作用。具体流程如图:

4.建立多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习主动性。

要使上述讨论教学流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将考核模式纳入到模式中。既然文学类公选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审美能力、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那么考核方式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为了让学生重视文本阅读,就要大力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降低期末课程论文或试卷的成绩比重。把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期末成绩以恰当的比例纳入到总体考核中。笔者在实践中为了突出阅读、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干脆取消了期末课程论文,并将课堂讨论规则加以细化,根据学生每次参与讨论的综合表现给出分数,并规定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与讨论的积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当然,在具体的实施中要结合每个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化规则,以公平且开放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5.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学实践活动。

由于公选课受教学时间、授课计划等因素制约,不太可能对某类文学作品或某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感兴趣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将它们与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整合起来,开展以专题形式为主的人文讲座,尽量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还可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参与“经典诵读”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文学活动,可在多重文化语境中重温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将表现记入平时成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在全校形成一种非常浓郁的人文氛围,这对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担负着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提高的重任,关系着学生品德养成、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择业等问题。其中文学类公选课又是人文类公选课中的一个大类,通过对文学类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解决如何增强师资力量、合理设置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切实发挥文学类公选课作用的可行之路,将是每一位人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学明.重视高校通识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11):135.

公开教学论文第6篇

吴琼(1988.5-),女,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迅速占领网络阵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各式各样网络公开课的盛行使我们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抢占网络阵地,建设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原则

网络公开课,是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词汇,它是利用网络交叉串连、随时随地的强大功能特点,在开放大学教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电脑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课,是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方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和。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各种网络公开课的经验教训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抢占网络阵地,建设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网络公开课。

互联网每天都在刷新者我们的世界,这种新技术消除了人们之间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的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也必然成为一个关键。那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呢?以下笔者将针对当前一些网络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提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所谓方向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应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体现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必须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并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的根本原则。

坚持方向性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网络文化体系的开放性,高校互联网与国内外互联网紧密相连,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激烈碰撞使高校网络文化呈现广泛性和多元性,这虽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虽然斗争方式随着历史的进程有所改变,但真正的斗争却从未停止过。资本主义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试图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而削弱对方,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警惕,在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原则,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文化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去占领。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建设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来表达我们的文化立场,加强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引导学生认识、吸纳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观念的同时,又要高扬主旋律、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增强对腐朽意识形态的抵抗能力。

在贯彻方向原则时还必须讲究科学性。坚持方向性原则要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努力探寻方向性原则与具体目标之间的契合点。只有坚持方向性原则,才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二、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课程系统总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从合理性出发,以尽量少的劳动和资源耗费取得最合理的成果的依据和标准。实效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的指导原则。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其中也包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效果和目的。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客观环境和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法和媒介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学生在价值观念、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实效性成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标准。追求实效、提高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必须坚持实效性原则,避免超越现实条件去追求高画质和音质的教学效果,而是追求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实效性。否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使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不能正常运转而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摆设”,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规范性原则

所谓规范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网络公开课建设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流程,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规范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的重要原则。

7网络具有开放性,因此网络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仔细观察与研究其它网络公开课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网络公开课缺乏规范性,无论视频效果还是教学内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网络公开课鱼龙混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网络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我们人类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之中,互联网体现了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每个网民可以凭自己的需要、兴趣去访问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受约束的。开放是网络的基本特征和优势所在,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状态。同样,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这种开放的教育资源的普及,也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规范性。

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时,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其它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建立规范、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课程标准。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必须要严格的筛选,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高质量,避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规范性原则,对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育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质量。在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规范性原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也会使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所谓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建设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是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社会相统一,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内容的不作为性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说服式的教育,我们的“说”只是途径,让受教育者“服”才是目的。如何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受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同,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释和解决他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不能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那样教育主体和客体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中,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松散的,客体可以游弋于网络之中,也可以游离于教育之外,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育主体的被选择性。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不能在教育对象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就很难被其认同,教育对象就会渐渐疏离教育主体,甚至对其心存芥蒂,这样不仅没有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反而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网络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空间之间有一定差异性的虚拟空间,同时,网络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着联系性和互动性,这种联系性与互动性统一于共同的实践主体。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建设必须与现实对接,建立与现实一致的团体组织,以现实中的团体组织为基础和根本,网络公开课作为有效延展,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相辅相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必须充分考虑虚拟性与现实性的互动关系,现实中的团体组织,抑或个人都会能动地作用于网络虚拟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确地引导和充分利用现实中的能动因素,努力实现网路与现实之间的信息对称与统一,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一有效途径。

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点击率和应用率。

此外,网络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注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新变化,拓展教育内容,加强针对性。因此,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与时俱进。要紧紧地抓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全局,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选择具有紧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生动案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吸引力、生命力和说服力。要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体系,以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不至于在网络文化多元价值选择中产生迷失。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网路公开课的建设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刚,张建伟,李海霞.高校网络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标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2] 沈建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09(10).

[3] 李俊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网络课堂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4).

[4] 张瑜,吴倬.试论网络文明对当代青年思想意识成长的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6(4).

公开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图分类号:G412;G41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2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学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虽有待商榷,但共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公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课时最多的一门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其内容丰富:国情有历史的、现实的,不仅有国情,还有国际形势;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很少单独开设公民教育的课程,普遍做法是将公民教育整合进课程体系,特别是社会学科,如政治、历史、社会或道德课程。这样看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公民教育,具有天然的课程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阐释理论需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

公民教育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大学生具体实际。

第一,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缘于“概论”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及目标,有些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往往偏向于“高大上”的抽象解释,远离大学生的具体实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学生的具体实际问题,主要是现阶段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困惑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期待等。把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在阐释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呢?并非用理论去解释每个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而是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理论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理论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反过来说,任何方法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

第二,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个人学习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要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可能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执政党治党、治国的理论,似乎与自己无关,而忽略了这些理论也是方法,可指导个人的学习与发展。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很少把理论作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讲。其实,“概论”教材上许多章节的理论,可直接作为一种方法与年轻大学生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就是一种启示,启示大学生要学会及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于指导未来的实践,第四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五章、第六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与第二章相类似,指导大学生面对个人现实,合理规划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第七章、第十章分别是“改革开放理论”“外交和国际战略”,国家固然要开放,有外交关系,每个国家的公民也需有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每个大学生也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启发大学生要从多层面发展自己,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九章“祖国统一理论”,启发大学生以智慧的方式处理现实中的分歧;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核心领导”,这启发大学生思考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为了什么,认识到想达到此目的还须自身努力及依靠多方面的帮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引导大学生分析实事求是为什么难,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大学生如果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上述这些内容,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公民教育需切合“概论”课教材

在阐释理论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公民教育,还需切合“概论”课教材,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

首先,“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要坚持政治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必须遵循政治性。有人担心,公民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会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忽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甚至还有人认为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殊不知,西方各发达国家尽管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同,对公民教育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都是培育适应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公民。如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从而在维护其政治统治、传播其主流政治文化上毫不放松。因此,作为“概论”课堂,融入公民教育,并非要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而是始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其次,“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具有渗透性。渗透性是公民教育的特点,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公民教育可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采用间接的教育方式,完成其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在“概论”课中开展公民教育,不是额外增加一部分内容,而是挖掘教材中与大学生公民教育相关的结合点,渗透到“概论”课日常教学中,成为“概论”课有机组成部分。另外,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其渗透性还体现在教师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因为环境的熏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

再次,重视融入“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一般来说,公民教育的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体系: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根据“概论”教材,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具体如下。公民知识方面,要逐步完善国情、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社会学等公民知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身作为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认同,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概论”课堂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念、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权责观念、公民伦理精神、生态文明意识、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统一五个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公民能力,是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的感知和实践的能力,其中理性思维能力与参与、合作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理论指导,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获得。本文只探讨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这就要求“概论”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公民实践的机会。

三、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要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中心,针对传统的灌输式和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实现一定程度上突破教材、理论和学校资源的限制,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适当延伸的教学形式。

第一,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作为“概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自身要有强烈的公民责任感、使命感,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言行特点,结合“概论”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其公民知识,强化其公民意识,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以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拓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国内外实践证明,公民教育实践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在此探究的是“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虽不具备参与社会的公民实践机会,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大学生人人能成为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在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提升公民素质,也是一种公民实践。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大学生有熏陶作用,其本身就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演讲和小组协作完成作业等教学手段。其实,这些方法和手段并不新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融入公民教育,还要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拓宽。比如演讲,常用的是主题演讲方式,教师选定题目,大学生演讲。若要拓宽的话,可让大学生自由选题,按规则演讲,体现自主、平等和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选题和演讲的观点,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点,并加以引导。

第三,优化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是课程化、知识化、科学化,因而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忽略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平时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考核。在“概论”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公民教育,鉴于公民教育的实践性,应该要求大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另外,课程终结性考试也可灵活变通,目的就是真正考查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优化的考核方式,也将激励大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热情,真正参与平日的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开展公民教育的课程优势。教师阐释理论时,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公民教育要切合教材,坚持政治性,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融入公民教育,还需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作为公民,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王小飞,檀传宝.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J].中国德育,2007(12).

[2]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