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26 14:19:53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1篇

随着开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我的视角也越来越开放了——我没有停留在“完成对整合的论证”上,我开始思考:这样做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一阶段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思考着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这些理论对我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将作文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教学”的理论问题。在华东师大的图书管理,我找到了施良方、崔允漷两人合著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教学策略》一书,如获至宝一般。书中介绍的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观点,使我受到了了很大的启示。

该书介绍说: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件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这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

第三,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提供帮助;

第四,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决定;

第五,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认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与必要的支持。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大致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教师是促进者,是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有一些言语到现在也没弄懂——“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在笔记中加了重号,但现在也没悟得其中的意思。不过,“情景”、“问题”、“计划”、“帮助”这些关键词,是我深入地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了研究性学习。同时,“非指导”一次,是我重新认识了作文教学:作文,一定要教师来指导如何写吗?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隐隐约约地想到了“学习情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来主动学习?

整合以后,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情境,同时,研究性学习又是一个标大的情境,是这样吗?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2篇

随着开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我的视角也越来越开放了——我没有停留在“完成对整合的论证”上,我开始思考:这样做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一阶段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思考着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这些理论对我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将作文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教学”的理论问题。在华东师大的图书管理,我找到了施良方、崔允漷两人合著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教学策略》一书,如获至宝一般。书中介绍的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观点,使我受到了了很大的启示。

该书介绍说: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件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这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

第三,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提供帮助;

第四,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决定;

第五,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认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与必要的支持。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大致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教师是促进者,是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有一些言语到现在也没弄懂——“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在笔记中加了重号,但现在也没悟得其中的意思。不过,“情景”、“问题”、“计划”、“帮助”这些关键词,是我深入地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了研究性学习。同时,“非指导”一次,是我重新认识了作文教学:作文,一定要教师来指导如何写吗?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隐隐约约地想到了“学习情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来主动学习?

整合以后,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情境,同时,研究性学习又是一个标大的情境,是这样吗?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3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文化巨人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学生对于这门课不太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学学语文是抱着及格的态度。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转换思想观念,转变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然后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情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愿学”;最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能学”。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语文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涉及的古今中外名篇都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语言文字的精神文化食粮,大学语文的课程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以身为范,以德为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课堂上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打动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情感交流影响着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情感投入,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使学生主动地和课文中的人物、情景相交融,进而认识自身,了解社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感悟中提高学学语文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当好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向导,因为最优美的真理和最强大的思想力量在年轻而风华正茂的学生们那里,青春才是一切原创思想和创造激情的来源。因此,最后学生能做老师的向导,才是《大学语文》完成了它的最高使命。大学语文教材文章篇目较多,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选讲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他的篇目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课堂上要讲的文章,教师应提前布置预习,并要求学生写好阅读感受。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地谈感受。学生谈完阅读感受后,教师可以做一下简单的点评,以教师的期待、欣赏和鼓励去激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他们写阅读感受的积极性,也可让同学之间互相点评。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读名作名著时重视第一阅读感受、第一印象,这往往是学生进入文字文学奥妙世界的最关键的门径,也是学生获得精神启迪最直接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解教学内容的其中一点,例如文章作者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课后上网查阅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锻炼学生用现代技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上课时再让学生来讲解作者的有关知识,然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刚开始几节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处于沉默状态,这时教师需要一些耐性,鼓励一些勇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其他同学慢慢就被带动起来了。最后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问题讨论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培养 师生合作 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师生合作情感,共同参与教学是搞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创设优美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情感教育是上好一节课的开头。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兴趣往往又是通过创设优美情感来达到的。而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发生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景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创设优美的情感,让学生获得新奇的感受,振奋精神,感化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上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先播放《葡萄沟》录象,让学生直接感受葡萄沟的美。好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让学生由衷发出一声惊叹:葡萄沟真美啊!

在上《三味书屋》时,由于学生对鲁迅写的三味书屋比较陌生,不知道三味书屋是什么东西,发生认知障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再现鲁迅当时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直观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中,体验语文课本的内在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使好奇心化为求知新知识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愉快的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良好开头。

二、引导学生品尝课文优美的语句,感受语文的内在美

有了良好的开头,往往是不够的,如果把语文变成抽象、难理解,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积极主动的情绪达不到延续下去。教材中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品行之美……,这些美好情感又都渗透在字里行间,抓着关键词句进行品赏,是激发学生感受美好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

如教学《荷花》时,我抓着第二自然段“挨挨挤挤”、“碧绿的大园盘”体会荷花的茂盛与自然美,抓着“冒”、“展开”、“露出”、“饱胀”突出荷花旺盛的生命力和婀娜的姿态。一幅满池荷花的活脱脱自然画,作者都用优美细腻准确的语言展现在眼前、脑际,学生被满池荷花的色、香、美吸引住了,被那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荷花陶醉了,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

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抓着桂林的山象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石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水真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真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体会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对学习桂林山水的强列愿望。

三、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师生合作情感

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究课文内容,是当代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师生合作教学、探究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合作探究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进行,通过讨论,使师生共同探究一个问题上,达到互相补充,使其对课文内容更深刻、完整的理解。如我在上《冬眠》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小刺猬是怎能样冬眠的”。甲同学说:“小刺猬每隔三个星期会醒过来一次撒尿和吃东西”。乙同学说:“他说的不够全面,还应该说出冬眠的样子:蜷成一团,睡得正甜,小鼻尖从刺丛中露出来”。在讨论中,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会集中精神听着,可以判断出他们边听边思考是否同意他人的意见或还需补充一些什么。这样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中,探究问题向纵深发展,比教师自己满堂去讲课深刻得多,学生也会体会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师生合作气氛更活跃,师生的合作情感更融合。

四、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以后,老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展开思维,辨别真假、正确与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路上。在解决问题上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辩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给予指导,总结归纳正确的结论。如在学习《琥珀》一课,我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辩论。有的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和琥珀的科学价值,另一些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一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可以推测到一万年以前的事情,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针对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作出正确的结论。老师批导学生思考:文章中哪些地方写了远古时代,文章的重点写什么,通过学生的辩论,都认为重点写琥珀的形成和科学价值,经讨论辩论得出结论,文章中心思想为琥珀的形成和科学价值。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5篇

一、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教学之初,教师应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学生在老师不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画出能表达文章基本内容的句子,知道哪些地方明白了,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让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然后初步体验,联系全文及文中的重点词句,品味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读后的感受。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学生自己互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问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切忌妄下结论,无论学生回答得对与错,若盲目下结论,不仅抹杀了学生的讨论结果,更会使学生形成观望状态,什么问题都等老师下结论,这样会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争议,自己得结论。教师既希望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又希望学生留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求全解决,要针对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次要的问题让学生再去读,再去体验。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体验中,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看到学生的知识层面,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要担心时间不够,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研读,共同体验和感悟

针对问题,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地讲,而是应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体验语感,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要对精彩的词、句、段落进行反复评味分析,把阅读和体验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去品味,体验词句的语速、语气及语言的感彩,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体验中产生与作者特定语境中的共鸣。有了这种感受,迫使学生再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内涵和外延,感悟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悟出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感悟文章表达思想的脉络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整体感染,延伸体验

在文章结束时,要在把握全篇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时学生的自读是开放的,教师不必提出任何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精彩部分熟读成诵,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充分接轨。

前面的体验只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感受,这里要把体验延伸下去,可以把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演出来,采用娱乐活动(如演课本剧,举办故事会、朗诵赛等)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例如,学习《景阳冈》一文,刚开始我就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要当成评书说下来。任务一布置,学生都开始认真地读课文,他们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会文章的感情和意境,很快完成了任务,最后的评书更是精彩极了。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这些画面浮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6篇

课题名称: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别:音乐系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修海平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开题报告参考:

谈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摘要:开题报告是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年来在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音乐论文开题报告中主要内容的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开题报告;写作;要求;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60-03

开题报告,也叫开题申请报告(或选题设计书),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开题报告就是科研施工的“蓝图”,是一份周密详细的研究提纲。目前,高校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虽然各个高校有关开题报告的形式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开题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却大同小异。笔者在近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不清楚开题报告的具体写作要求及方法,因此,在开题论证阶段递交的开题报告中常存在各种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正常写作。本文将根据开题报告中所涉及的论文题目、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手段、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等内容,结合目前音乐专业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对开题报告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选题的来源及意义。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本选题的研究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内容创新点。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2.3(三级标题);1.3.4.1(四级标题);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可用(1)、(2);①、②的形式表示。其次,要衔接自然,用语精练,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让人一目了然。因此,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音高动态感。①同音进行;②级进;③跳进;④曲折进行。

2.节拍、节奏律动感。①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②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③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④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①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②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音色、音量适应感。①音色适应感;②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第一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智慧(1971-),女,昌吉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方法

教育部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确定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路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广大国民关注的焦点之后,显得更为突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直接关系到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人文素质课程上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寻找提高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坚持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学会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综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对话等,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性的控制和引导。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学深,进行自我教育。实行讨论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我们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讨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出问题,在学生做了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讨论。这样组织讨论,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讨论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多、生动得多,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理论,内容形象、直观、有趣,而且能把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找到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很多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选用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典型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第三,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能将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方式或影视直观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记忆,并能保持长久,甚至刻骨铭心。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案例教学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选择案例。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选择的案例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第二,让学生分析案例、提炼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案例,提出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并在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逐一回答,使学生不断接近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实质。第三,教师再次分析案例。教师就所选案例提出的一些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分析审视,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和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的引导。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使每个学生的大脑不断受到信息刺激,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而思考更多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密切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用科学的理论启发高职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高职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较强自尊心的主体,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录像、电影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抓住教材的教育点,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将课上得入情入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运用情感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导、感染作用。首先,教师要有感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如果教师自己信念动摇,对党和人民缺乏深厚的感情,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不会好的。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师应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就业、学习、恋爱、同学间矛盾等问题。当然,情感运用必须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指导。情与理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蕴情,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社会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我院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社会锻炼、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职学生人数大大扩充,传统的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实施难度相当大,迫切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自主性更强的社会实践方式方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二是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平时社团活动、道德文明实践活动、人际关系实践等多种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会、班团干部组织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资源统筹整合,让专业实习实训同时成为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的平台,使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这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四是实践教学与择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教育教学应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如何结合学生的就业展开,不断创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运用动态视频、动画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以多种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刺激,激发他们学习抽象理论的热情。在教学中,要在坚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托课堂、粉笔与书本的单调、枯燥、死板的缺陷,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运用的日益大众化,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正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可以运用红色经典、革命故事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他们求知欲强、学习效率高的特点,从而能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课件水平和质量,丰富教学的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课堂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学者讲授变为多维形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也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可以弥补人文素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的缺陷,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无定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互动和交替使用。因此,寻找某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并非明智之举,而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才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