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8-07 17:55:59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1篇

一、工资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原大化仪表公司是一家省属大型企业分支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公司下在发生着日益的变化,职工流动速度在加快,工资增减幅度在加大,员工,职称,绩效评定等信息也随之越来越多 ,作为工资管理和发放单靠传统的手工处理已显得力不从心,手工发放需要反复进行抄写,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常因抄写不慎出现张冠李戴,或者由于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正是这种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使得工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

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不仅能够保障工资核算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工资数据库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上级财务部门的核算与账务处理.从而提高工资管理发放的效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二、计所达到的要求,技术指标,预计的技术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预计达到的要求:

此系统要求做到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容错性高,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查找出所需的职工工资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指标

(1)开发环境:visual foxpro6.0

(2)运行环境:windows9x/windowsxx

3、技术关键:

采用foxpro编程思想,利用其强大而完整的功能开发这样一套职工工资管理软件,其主要技术有:foxpro数据库技术,新类的设计与应用,系统容错性的处理,组合查询技术的实现等.

4、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开发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2)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3)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三、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9月28号:毕业设计选题

10月10号:开题报告撰写

10月19号:对开题报告进行改进

10月29号:对系统整体设计

11月15号:中期报告

12月21号:论文撰写

12月28号:系统检查

1月4号: 论文答辩

四、现有在条件,人员(姓名,职称)及主要设备情况

已有软件: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winxx平台

设计人员:樊利清

主要设备:计算机(intel pentium 4)一台,激光打印机 一台

五、参考文献

(1)开发使用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个人电脑实用基础教程 宁杭出版社

(4)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5)数据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6)操作系统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2篇

一、工资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原大化仪表公司是一家省属大型企业分支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公司下在发生着日益的变化,职工流动速度在加快,工资增减幅度在加大,员工,职称,绩效评定等信息也随之越来越多 ,作为工资管理和发放单靠传统的手工处理已显得力不从心,手工发放需要反复进行抄写,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常因抄写不慎出现张冠李戴,或者由于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正是这种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使得工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

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不仅能够保障工资核算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工资数据库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上级财务部门的核算与账务处理.从而提高工资管理发放的效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二、计所达到的要求,技术指标,预计的技术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预计达到的要求:

此系统要求做到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容错性高,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查找出所需的职工工资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指标

(1)开发环境:visual foxpro6.0

(2)运行环境:windows9x/windowsxx

3、技术关键:

采用foxpro编程思想,利用其强大而完整的功能开发这样一套职工工资管理软件,其主要技术有:foxpro数据库技术,新类的设计与应用,系统容错性的处理,组合查询技术的实现等.

4、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开发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2)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3)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三、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9月28号:毕业设计选题

10月10号:开题报告撰写

10月19号:对开题报告进行改进

10月29号:对系统整体设计

11月15号:中期报告

12月21号:论文撰写

12月28号:系统检查

1月4号: 论文答辩

四、现有在条件,人员(姓名,职称)及主要设备情况

已有软件: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winxx平台

设计人员:樊利清

主要设备:计算机(intel pentium 4)一台,激光打印机 一台

五、参考文献

(1)开发使用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个人电脑实用基础教程 宁杭出版社

(4)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5)数据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6)操作系统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02-0033-05

收稿日期:2007-08-21

一、问题的提出

员工所有权(Employee Ownership)是指员工直接或间接拥有一定数量自己公司的股票,成 为公司所有者,分享公司剩余索取权的一种企业制度形式。在西方,员工所有权一般指建立 在广泛基础上的员工所有权,如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购买股票计划、大范围员工股票期权计 划等,不包括主要针对公司管理层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利润分享(员工可获得部分公司利润, 但没有所有权利益)两种类型。员工所有权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通过赋予员工所有权, 使员工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公司绩效。但在员工 所有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所得的结论并不一致。Rosen等人认为,员工所有权与公 司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1]。而Brooks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员工所有权与公司绩效 之间负相关[2]。我国一些学者则发现,员工所有权与企业绩效之间不相关[3 -4]。在对员工所有权没能增加公司绩效的原因分析中,一些学者将其原因主要归结在外部因素上 ,如法律体系不健全、股票市场不成熟等,但这些因素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实施员工所 有权提高了绩效,而另一些企业则没能提高绩效。一些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企业 行为短期化也是造成员工所有权公司绩效不高的原因,本文认为这些因素也不是员工所有权 没能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原因。

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都不免让人对员工所有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需要有一种 新的理论来给予解释。从前期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它们的主要缺陷是忽略了员工所有 权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匹配的研究。虽然员工所有权文献注意到员 工所有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存在着内在关联性[5],但并没有深入考虑将员 工所有权嵌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研究员工所有权,在员工所有权与战略人力资 源管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探索性建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有权-高绩效工 作系统”。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绩效工作范式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态模式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普遍模式(universalistic mode)、权变模式(the contingency mode)、形态模式(the configurational mode) [6],这些模式从不同层面提炼,并相互影响。普遍模式,又称为“最佳实践模式 ”,普遍 模 式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几种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这些实践具有普遍适应性,不 管组织条件或环境如何变化都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在关于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构成 最佳实践的问题上,研究者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7]。权变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人力资源 活动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与组织需求一致 ,结合企业战略、组织的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才能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权变模式主张人力 资源管理系统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以应对组织环境的不断变化[8]。形态模式认 为,有效 的组织并不是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而是集中于一个主题,并力求其它所有要素与之保持一 致,根据不同的主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及其他组织要素之间有多种可选择的组合,各 种组合的结果是等效的,都可以带来较高的组织绩效,这种组合又被一些学者称为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的捆绑性特征[9]。形态模式是一种整体观,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 外部匹配 性,首先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互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的最大内部匹配 。然后,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战略形态连接起来实现最大外部匹配,从而实现 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匹配。显然,与普遍模式和权变模式相比,形态模式更为复 杂和灵活。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重点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在匹配性,暂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的外在匹配,因此,我们假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是 一致的。

(二)高绩效工作系统内在匹配性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在匹配是指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协同和互补。各自不同的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必须是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提高[10]。在战略人力资源管 理文献中,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由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组成,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标签,一般有两个或多个的系统出现在同一研究中,其中一个人力 资源系统形态被认为是接近理想的高绩效工作系统,而另外的则是对立的,或介于两者之间 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将具有高度的内在匹配性。如“控 制型”对“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1];“内部型”对“市场型”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结果和公司绩 效具有正面影 响[11-13]。

但是,进一步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存在结构上的缺失。对某一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选择和内在匹配存在一定问题,如何选择同一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进行匹配等,都没 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文献中,“激励性薪酬”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即出现在“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又出现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中。同理,“培训”、“参与决策”也出现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那么,这些人力 资源管理实践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否不同?它们在不同系统中与其它人 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又是什么?

(三)员工哲学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内在一致性

为什么某些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构成一致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方面还缺少 理论支撑。一些学者认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员工哲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针,人力 资源管理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中,员工哲学是指对工人的价值和角色的相关信念, 人力资源管理方针是对待和评价员工的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是为落实上述指导方针 制定的一些具体规则,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用于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专门工具[14]。一般来讲,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部分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而人 力资源管 理政策部分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针,而人力资源管理方针则部分取决于员工哲学,所 谓“部分”是因为存在一些权变因素,例如,组织战略、企业人力资本现状等,从根本上讲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最终取决于员工哲学,员工哲学构成了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选择和配置的相关设定、价值和信念。

McGregor的X理论和Y理论可以被看作员工哲学的一个例子。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负面的: 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依据这种员工哲学所形成的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必然是控制的,命令的,以惩罚为主的,基于低工资的,员工缺少影响力。显然, 在X理论员工哲学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象员工参与决策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 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不一致的。一旦X理论这种员工哲学在公司中占据主流,员工由于 缺少影响而变得失望和玩世不恭,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将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在这种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中实施员工参与决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是不协调的,因传递给员工不同的信号 而弱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捆绑在一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向员工传递有关他们如何被评价的信 号,如果被捆绑在一起的一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追溯到一个单一的、简洁的员工哲学, 将向员工传递一个清晰的、一致的信号和良好的心理契约,创造一致的员工知觉,增加员工 对管理层的信任。不一致的信号将导致弱的条件,一致的信号将导致强的条件。只有在一个 传递一致性信号的“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才能形成共享的、一致的、强烈的组织氛围 。

(四)高绩效工作系统是一种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且,异质的存在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能够也必须按照他 们的需要来选择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考虑它们的环境、战略和管理传统,由于上述权 变因素的限制,员工哲学被看作是一种稳定组织的“锚”。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 一系列直接反映员工哲学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成,同时该系统留有足够的弹性包 含其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选择一些“非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为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中的“异质”部分,与企业的权变因素相适应,只要这些不违反流行的员工哲学。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员工所有权

(一)当前员工所有权及其结果的相关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了心理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Pierce指出,客观所有权并不直接对员工 或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而是间接地通过心理所有权起作用,即通过员工对所有权(收益权、 知情权、控制权)的心理体验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15]。 Hambri ck & Mason认为,管理者对待员工所有权的态度对员工心理所有权有着重要影响,管理者是 否 把员工所有权看成管理哲学和人力资源战略核心组成部分将影响所有权系统的最初设计和日 常的运行,影响到员工所有者所能够共享的信息量以及财务分配额度,影响员工对所有权的 心理体验[16]。Culpepper等学者研究了员工哲学对员工所有权的影响[17]。Freeman等人 讨论了“参与决策”、“利润共享”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所有权有影响[18]。但是 ,从整体上看,上述研究对“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所有权有着重要关系?”、“员 工所有权增加的价值是什么?”、“员工所有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结合又增加了什么 价值?”等仍然缺少理论解释。

总之,上述对员工所有权效果的研究大都是零碎的、局部的,缺少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正是这种员工所有权理论框架的缺失,尤其是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模型相关 理论的缺失,造成对员工所有权效果的实证研究缺乏。因此,建构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配合模型的相关理论尤为必要。

(二)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

跟随McGregor的X理论和Y理论,和Ouchi的Z理论,Young提出了O理论,即所有权理论[19]。 所有权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员工所有权公司的首要特征就是公司高层对员工承诺的“共同 所有权(co-ownership)”,在成功的员工所有权公司中流行的员工哲学是“共同所有权” 下的员工的角色和价值――员工被严肃地、认真地作为所有者对待,员工的角色与价值应与 所有者身份相称。这一员工哲学将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其他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公司所有者的权利包括:使用公司资产、分配公司利润、出售公司资产[20],表 1表明了所有权权利转变为组织实践的过程。

如表1所示,为了使员工所有权更加有效,基于员工所有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人力 资源管理实践也应包括如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参与决策、利润共享、信息共享、培训、仲 裁。如果员工没有参与决策(控制权)、没有利润共享(受益权)、没有信息共享(知情权 ),员工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如果员工缺乏理解有关商业、管理、财务等方面信息的 能力,员工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所有者,所以,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如果没有 公平地解决冲突的有效机制,员工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所有权。当上述五个核心人力资源管 理实践捆绑在一起时,基于员工所有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强有力的,将传递给员工一 个明确的所有权激励信号。同时,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选择和配备一些非核心人力资 源管理实践以与公司战略、组织环境等权变因素实现匹配。而且,公司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 要进一步详细设计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为员工所有权、决策参与和其它核心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员工所有权具体形式有: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股票购买计 划、股票红利计划、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等)使其保持足够的弹性。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形态 模式下的“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参与决策、利润共享、信息共享 、培训和仲裁五个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构成“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必要条件。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4篇

现有的各种理论基本上集中于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宏观层面的方向性分析,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细化。

目前该问题的研究有两个问题未能解决: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复杂关系,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不同,导致现有的研究不能有效描述二者的管理;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绩效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但目前对于这一中间变量的研究较少。

当前,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单独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内外部的契合,但是未有定量式、同时性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外部契合效应对组织绩效影响。

基于上述三点,本文从内外契合的角度,利用人力资源实践,分析影响组织绩效的变量是哪些。

二、模型的提出

本文结合前人的经验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契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一)理论基础

本文采用克里斯托夫的契合理论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同时根据补充性契合的原理研究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补充性契合模式指独特的人力资源特征对组织的环境有弥补作用,弥补了环境中缺失的因素。斯卡伯勒指出组织员工招聘、薪酬战略以及职业规划对组织创新和知识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合组织的人才能提高团队的创新与知识整合能力,众所周知,薪酬战略对于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有一定的共享作用。补充性契合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措施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产生额外的效果,即1+1>2的效果。在补充性契合模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整体性,其各个分项是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独立进行检验。

补充性契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供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按照上述效果,本研究运用AMO理论进行分析,包括二个方面,第一是补充性契合模式的交互作用方式,第二是影响组织绩效影响的中间因素,因此,文章构建了图一的模型。

AMO理论关注员工的绩效水平,它认为员工绩效水平的高低是员工技能、动机和工作机会的函数[10,30]。员工绩效是指与组织目标具有相关性,由员工本人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其理论模型可以表示为

员工绩效=f(员工能力,员工动机,员工机会)

由AMO理论进行推论,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满足员工技能、动机和机会这三者的要求时,提高员工绩效水平,组织绩效会相应提高,即使提高的比例与幅度有待测算。此外,补充性契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绩效有以下三种影响:(1)人力资源系统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员工绩效;(2)间接影响员工完成工作的动机,如对工作完成的员工进行激励,则可提高工作绩效;(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员工工作的机会。

(二)模型的提出

基于上述分析及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补偿性契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补偿性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

(三)模型分析

1.外部契合。组织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为提高战略制定的有效性,组织在形成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因素以及实现自身的目标。不同的组织战略要对应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组织战略应和组织结构匹配;其次,注重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此,组织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环境、组织特征等因素相匹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系统地将人与企业联系起来。因此在本模型中,本文首先根据战略的不同层面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定位,如图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职能层战略,是按照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逐层设计出来的,这也应证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目标的匹配性。

2.内部契合。本文在模型中所展示,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组织的运转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导致组织绩效下降,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则弥补此种硬伤。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系统被划分成了几块,不同的版块能够提升员工不同的能力。招聘与甄选是为组织选择适合的员工;而培训开发是等到员工被召入组织后对其进行的能力或者岗位培训帮助员工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在现代组织中薪酬是激励员工的必要条件,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员工追寻工作的挑战性、趣味性、成就感等,因此发放薪资、内部晋升能激励员工。另外,员工工作的绩效评估能对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员工在组织中工作需要各种机会,当组织提供诸如此类的保障程序时,能够提高员工的机会需求,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际偏重员工能力和员工态度两个方面。

(四)契合性检验

补充性契合的检验,可以通过调节回归分析。令Y为因变量,X1为员工技能和工作机会,X2为员工动机,Z为补充性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检验内部契合的调节回归方程如下:

补充性契合选择管理者作为参照样本,因为管理者和员工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理解不一样。在AMO框架下,补充性契合旨在提高员工的技能、动机和机会,在这基础上,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蕴含不同的价值观念,如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冲突的价值观使员工的感知模糊,不理解组织的期望。因此选择员工作为补充性契合的参照样本可能会产生测量误差。

三、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契合的角度,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是:(1)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外部环境具有动态性,组织会采用不同的战略,组织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相匹配,同时要考虑人的因素。(2)由于人的差异性,不同的员工,组织应采用不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能力,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3)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补充性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在AMO框架下,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整体效应大于分支,旨在提高员工的各项技能、动机和工作机会,最终提高运营绩效;检验补充性契合应选择管理者作为参照样本。(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罗新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及中介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管理科学,2008,12.

[2] 丁静等,基于内外契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企业管理,2013.

[3] 顾琴轩,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12.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劳资合作系统;高参与工作系统;二阶因子测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6;F27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5.010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促进合作的劳动关系为目的的员工管理实践在北美企业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形成了备受争议的新的管理范式。2000年Kochan和Godard关于这种新管理范式的争论推向了高潮[1-2]。

截至目前,由于学科视角、关注重心和研究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理论界对于这种包含工作团队、信息共享、劳资协商委员会制度等管理实践在内的管理范式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内容范畴,并且在实证研究中形成了两大分支:1990年以来许多文献的研究重心在于工作场所层次的管理实践方面,即高参与工作系统①,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另一些文献的研究对象是为改善组织管理的劳资合作项目,它包含了比高参与工作系统更广的管理实践,如工会与管理层的联合治理等,其范围涉及整个企业层次,本文将其称为劳资合作系统,这些文献的作者以产业关系学领域的学者为多。正是在概念及其所包含的管理实践上的不同,加上研究对象所处行业、地区的多样化,当前关于上述管理实践的实证研究仍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常常出现相互冲突的结论[3]。

同样,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随着西方管理实践在我国的传播,关于这些体现劳资合作特征的管理实践在多大程度上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了,依然是未知的。进一步地,虽然劳资合作系统的子系统——高参与工作系统②及其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学者关注[4-6],但较为完整的劳资合作系统构念受到忽视,也缺乏有效的实证测量。而我国企业发展中劳资冲突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因此,对劳资合作系统构念进行有效测量,为后续的实证研究作准备,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通过文献回顾,本文首先从产业关系理论视角对高参与工作系统和劳资合作系统重新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接着,在理论梳理基础上构建劳资合作系统的概念测量模型;然后,开发劳资合作系统测量量表,并在我国企业背景下进行探索性分析,对劳资合作系统的概念结构进行测量。

二、高参与工作系统与劳资合作系统

高参与工作系统概念是在对高绩效工作系统概念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初,有的学者将选择性雇佣、工作保障、团队和分权决策、权变式高工资体系、广泛的员工培训、缩小的地位差距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管理实践称为以人为本的最佳管理实践[7]。后来,许多学者将这些管理实践视为提高组织绩效的手段,而称之为高绩效工作系统实践,并将众多管理实践作为一个整体称为高绩效工作系统。除了高绩效的特征,对比过去强调控制的管理方法,部分学者发现上述管理实践具有高承诺和高参与的特征,进而将这些管理实践集合称为高参与工作系统[2,8-9]。高参与工作系统所包含的管理实践主要集中于工作场所(或车间)层次,以激励员工和工作团队的努力和动机为焦点,以促进工人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共享为目的,并最终提高组织绩效[8]。而从产业关系的视角看,高参与工作系统是以产业关系一元论为理论基础的管理创新[10],虽然它以员工参与管理为特征,但由于未能包括“转型的集体谈判或劳资协商制度(或称为企业层次的共同收益谈判),员工(或工会)参与战略决策和联合治理等企业战略层次、集体协商和人事政策层次”③的管理实践,结果导致了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大打折扣,许多较为系统的劳资合作项目的经验研究都揭示出这是构成高参与工作系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11]。

借鉴高参与工作系统的定义,本文将包含不同层次的劳资合作实践作为一个整体,称之为劳资合作系统。从所包含的管理实践分布的范围来看,高参与工作系统可以视为劳资合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劳资合作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信任与合作,它强调企业内劳动关系各主体利益之间的一致与平衡,反映了产业关系综合论的观点[1]。产业关系综合论是融合了一元论和多元论的一种理论观点,曾被称为新一元论或新多元论[12],其核心假设是“雇佣关系本质上具有混合的主题,包括需要定期解决的相互冲突和共享利益之间的混合,以及实现共同收益或一体化结果的方式”,而不是一元论所假设的“管理者和雇员在组织发展中拥有一致的共同利益”,这就揭示了劳资合作系统与高参与工作系统的本质区别。由于劳资合作系统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企业内合作关系或气氛的形成[11,13],因此,本文认为劳资合作系统所包含的管理实践之间的互补功能在于促进企业内各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其中,除了Cooke所强调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11],还包括了管理层与工会,员工与工会,以及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所包含的管理实践的范围来看,由于高参与工作系统可以视为劳资合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为了叙述的简洁性,下文将以劳资合作系统的概念代替高参与工作系统。

三、劳资合作系统测量的概念模型

关于劳资合作系统及其所包含的管理实践的范围,理论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实证研究中对劳资合作系统这一构念的测量仍存在一定困难和较大差异。有的学者将其视为一个单维概念进行量表开发,他们以一个观测项目测量一种管理实践形式,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劳资合作系统构念[5,14-16],只是不同文献的测量量表所包含的观测项目在数量上不尽相同,本文将这种测量模型称为一阶单因子测量模型。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6篇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因素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革新。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 ,社会生产率的大力提高以及生产日益社会化 ,使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继出现。这主要有行为科学理论、 系统学派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一、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内容。

行为科学 ,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产生、 发展、 变化的规律 ,以预测、 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 ,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行为科学发展到后期时 , “社会人” 、“社会需求” 等概念已被较多的人所接受。

而且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纯依靠原来 “人际关系学说” 提出的 “社会人” 那一套已不能适应管理上的要求 ,经过许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 ,许多方面在梅奥等人奠定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和深入了。行为科学研究有许多流派 ,归纳起来可分为个体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

在个体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主要有:美国心理孤家亚伯拉罕 · 马斯洛(1908 - 1970)在 1954 年出版的 《激励和人》 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 ,即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交往的需要 ,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 ,人们一般按照这个需要梯次从低级到高级地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并且 ,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某一级别的需要发挥独特的作用 ,处于主导地位 ,其他级别的需要处于从属地位。人们首先追求满足较低级别的需要 ,如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上的需要。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后 ,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而起推动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 1959 年出版的 《工作的激励》 一书中 ,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维持一定层次上满意水平所需要的因素;激励因素则是能够激励职工不断提高积极性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 1964 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 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还有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强化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麦格雷戈的 X理论和 Y理论等。

在组织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主要有:雅各布 ·E ·莫雷诺博士提出了团体分析工具 — — — 社会成员心理测试法 ,并绘制出社会成员心理测试力。研究的目的是组成工作团体 ,以使其工作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优等水平 ,而有助于其成员有更高的士气。库尔特 · 卢因的 “团体力学” 理论 ,认为团体行为就是一套复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力的相互作用 ,它们不仅影响团体结构 ,而且修正个人行为 ,并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行为科学的发展使管理思想发生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并且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 ,即有关人的需要、 动机和激励的问题 ,同企业有关的所谓 “人性” 问题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这些内容的研究延伸到公共领域之后 ,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扑下扎实的基础 ,并一直成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和核心内容。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从心理学、 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

它重视社会环境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 ,主张用各种方法去调动亪的工作积极性。

(1)管理人员在注意指挥、 监督、 计划、 控制和组织的同时 ,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2)管理人员应注意完成生产任务和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并重。

(3)在实行奖励时 ,提倡集体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的职能还应该增加联络员工与上级管理者的内容 ,并提倡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工作的研究与讨论。

行为科学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内容。

这表现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扩大 ,它除了对工作人员的选用、迁调、 待遇、 考核、 退休等进行研究之外 ,还注意对人的动机、 行为目的加以研究 ,以求了解员工的心理 ,激发他们的工作意愿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行为科学的引进使人力资源管理由静态管理逐渐发展为动态管理 ,由以往重视制度以求人事稳定、 规章细密难以变动的情况 ,逐步发展到一方面注意法规 ,另一方面强调法规具有弹性 ,以适应管理对象的复杂状况 ,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注意个别差异 ,注意尊重工作人员自身的意志和愿望 ,努力使他们的工作成就与其自身的追求与益相结合。

通过合理组织与利用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提高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 系统学派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系统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系统学派方面 ,代表人物切斯特 ·巴纳德(1886 —1961)美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他在 《经理人员瘄职责》 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框架即组织的理论以系统观念为依据 ,把组练看成一个开放系统 ,认为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都在寻找平衡的状态。他把组织定义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

巴纳德指出作为正式组织 ,不论其级别和规模都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11 协作的意愿。他关于 “诱因” 和“牺牲” 的论述 ,事实上就是组织平衡论(诱因和牺牲的平衡) 。

21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向。

31 信息的联系沟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之间的协作只有在信息的联系沟通中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他指出经验人员有三种职能:11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沟通系统。他认为正式组织的复杂性和协调不同成员的重要性要求建立信息系统。

21 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31 规定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共同目标必须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来阐明。他还提出了权威理论 ,把权威定义为一个正式组织中一种信息交流的性质 ,它被组织的 “成员” 或贡献者接受来控制自己做出贡献的行动。

权威的来源不在于 “权威者” 或发命令的人 ,而在于下级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权威。

在系统管理学派方面 ,自从 1937 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格 · 冯 · 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之后 ,系统论逐步成为各门各类学科的共同性哲学基础 ,并与信息论、 控制论相结合 ,共同组成了现代 S. I. C.前沿科学群。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 《组织与管理》 一书中指出系统观念为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完整的基础。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由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社会心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构成。

他们指出社会心理系统由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构成 ,个人行为与激励、 个人地位与作用、 群体动力、 权力影响、 系统领导是其基本内容。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系统学派强调从系统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

任何一个管理对象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环境中。主张用系统的观念和技术系统来使组织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也就启示我们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就必须把员工放在一个系统环境中去研究、 分析 ,强调员工有意识的协调、 配合。并且系统学派的许多思想成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当然的理论源泉之一。

系统学派的许多原理、 原则、 方法 ,例如系统整体性、 要素有效性、 动态相关性、 组织结构性、 信息传递性、 控制反馈性、 人的能动性 ,以及系统、 信息、 控制科学量化方法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 系统管理的应用等 ,均适用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通过系统化的组织、 管理、 利用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的减少封闭、 局部管理导致的人力资源耗费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性优势和潜能。

三、 企业文化理论及其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 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下 ,在长期发展过程培育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一致认同的经营理念、 价值观、 行为方式、 工作作风等 ,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 共同的行为和价值标准 ,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素质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美国管理学者特雷斯 ·E·迪尔和阿伦 ·A · 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的是企业的环境、 价值、 英雄、 风俗和仪式、 文化网络。

他们通过对照大量的企业调查 ,发现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 ,不论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不变的。企业的成功是因为它们的职工对组织的价值的确定、 信奉和实践。企业文化理论首先把企业管理看作一个整体。它所强调的不再是采取个别管理方法或手段所获得的暂时的或局部的功能与效益 ,而是一种整体功能和长远效益。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管理看作一个过程 ,企业形成自身特有的精神、 价值、 风格和作风 ,并且使职工从价值观念到思维方式都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需要一个长期、 持续、 稳定的过程。

(二)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1.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筞 ,加强人际关系管理。团队是指由于共同价值观、 行为方式、 志趣、 爱好、 技能、 工作关系上的共同取向而自愿组合并经领导认可批准的一个群体 ,是一种非正式组织。

有效的团队建设有助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一些在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中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 ,有助于推行一些在正式规范中尚未列出的新的工作方法 ,增加组织的凝聚力 ,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并且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2.组织文化建设。管理者要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等的影响 ,重视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 ,它使组织独具特色 ,区别于其他组织 ,并对组织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但组织文化并非一蹴而就 ,也不是凭空冒出的 ,它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培育才能逐步形成。

组织理念的提出、 组织形象的宣传、 组织制度的设计等都是组织文化的建设活动 ,组织文化一旦建成 ,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维系和强化。

参考文献

[ 1 ]梅奥: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 ]巴纳德: 《经理工作的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工资管理系统论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管理系统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9-01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资料整理、选题、论文撰写及指导、格式检查、资源共享、论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使用信息化的电子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流程进行管理,既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教学资源,老师、学生还可以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仅方便学校对毕业生论文的整个流程的管理,而且摆脱过去由人用纸和笔进行的费时费力的繁重工作。可以把每一年的毕业生论文相关资料存储在数据库中,可随时查看和打印相关数据,既节约资源,又达到对毕业论文统一管理的目的。[2]指导教师使用在线答疑功能,同时,便于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网上操作,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信息互动的平台,为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毕业设计课题的申报,到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再到论文的评审及成绩的给定,最后对毕业设计资料进行归档,这一系列的工作均可在网上实现,实现高效毕业生毕业设计的高效管理。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1.能够实现从毕业论文选题到学生答辩通过的教学任务。由指导教师给定毕业设计题目,教研室主任审核通过后,通过系统平台给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通过异地登录选题系统可以查看毕业设计题目,自己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及自身爱好,选择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成功之后,学生需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在任务书中需要明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预计完成时间以及指导教师等信息。接着,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对所选设计题目进行研究方向和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导教师同意此生开题之后,学生进入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的阶段,在此期间要定时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进度,[3]论文撰写完成之后,将论文提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等待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入答辩环节,答辩完成之后,指导教师及答辩小组老师将成绩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总成绩。最后,会根据论文的专业方向及成绩等级将论文进行分类并存储,以便之后的学生下载、参考,指导教师提交优秀毕业论文。

2.能够实现资料的高效管理、有效利用、快速检索和统计。

3.还应能提供以下服务:、更新、处理公告;相关信息查询;留言、论坛等。

4.对网站进行定期维护,如访问统计、网站日志、权限管理等。[4]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指导教师设定时间对学生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进度进行检查,实现论文在线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审核书,只有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才能参加答辩。

2.选题的处理功能。原则上按照教师、学生双向选择模式确定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根据学生专业情况进行分流选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大部分同学采用指导教师命题学生选题的方式,即多对多方式进行师生互选题;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同学可以自主命题,学生选择心仪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对于极少数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指派指导教师督促和指导他们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学习任务。

3.论文综合评分的功能。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展程度和论文水平,在论文答辩之前给自己指导的学生一个初评成绩,答辩小组老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答辩成绩。按照教学的管理要求,初评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应按照一定比例最终给出论文综合成绩。

4.对论文资料统计的功能。对数据库中的论文资料进行导出导入以及打印操作时,使用水晶报表可以实现动态数据绑定,将需要打印的论文资料数据与水晶报表相连接,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浩君,吴皖赣.高校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1).

[2]周晓辉.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价值工程,2011(14).

[3]段春梅.基于JSP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福建电脑,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