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身素质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7-14 01:22:48
自身素质论文

自身素质论文第1篇

纵观佛山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成绩好的学校并不多,题目稍难些,成绩就大幅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暴露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到,开卷考试实际上是在考老师,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考察。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师是否能抓住考试的方向,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得力。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提高政治科中考成绩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诸学科中,对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综合起来,我认为,高素质的政治教师应当是一个理论水平比较高的人;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文学素养比较深厚的人;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思维比较活跃的人。

一、扎实的理论功底,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考政治科命题的重要原则。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答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是中考政治的命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基本的理论不能停留在表层面的理解,而要吃透其精髓,深刻领会其内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又怎能胜任中学的政治教学呢?笔者在教学中对此感悟较深。政治理论知识是我们能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源泉。

初三政治教材中有二条重要的理论,一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二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二个观点可以用来分析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城镇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重视农村教育问题、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都可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如果教师对此类理论理解不透,是无法指导学生答题的。

把时事作为政治考试的命题材料,是中考政治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事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从而提高备考效益。

二、丰富的历史知识能使课堂教学更加血肉丰满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初三政治课涉及到许多历史知识,其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等。如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秋收起义;世界历史上的贩卖黑奴、工业革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许多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都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渊源。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作铺垫,又怎能将课本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呢?我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能停滞在表层面的历史知识上,而应清楚历史事件中的政治、经济原因,这样才给把课上的内容充实、生动活泼。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历史,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历史事件教师都要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因此,政治学科的这个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必须要具备较丰富的历史知识。我们在工作当中也要善于学习,及时补充缺漏的历史知识。

三、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增加政治课教学的文化品味

政治课教师普遍认为政治课难上,学生们也大多数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每到上政治课便昏昏入睡。因为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语文课不同,决定了政治课的趣味性要差一些。尤其是一些政治理论、概念,如物质、意识、世界观、规律、矛盾、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思想等,是比较抽象的、不容易懂的。能否将抽象的内容讲清楚,取决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就能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就要求教师会不会通过举例子、打比方去讲清楚课文内容了。

文学素养深的教师一定能将政治课上的生动活泼、春意盎然。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我们不仅要吃透教材,而更主要的是如何将课向学生讲明白,让学生能听得懂。这就要考虑你怎么去上这节课了。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特点,也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否则无法去指导学生。我们在工作之余,也要去阅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试想,教师授课时的言谈之中透出浓厚的文化素养,就能提高政治课的文化品味,政治课怎么会没有魅力?

四、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促使教师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准确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政治学科本身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要与时俱进。政治教师作为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然要求政治教师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政治教师都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又怎能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养成勤看报、勤看电视新闻、勤听广播的好习惯,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要密切关注。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的文件要细心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时事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五、知识、情感丰富,思维活跃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自身素质论文第2篇

关键词:自身素质;影响;人格魅力;典范;感召力;潜移默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拉开帷幕,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想使改革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诸多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教师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下面就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具有高尚的师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语文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和行为仪表等构成了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因此,哲人对教师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1.语文老师应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导师

现代化教育事业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也通过了立法的形式,强调了“教育要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教育奠基”“加大教育投放”“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这使我们当代的语文老师充满了希望和自豪。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又是一部显性的教科书,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有了高尚的师德,崇高的思想境界,那么学生就有了一部很好的、显性的教科书,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长久的、终身受益的。

2.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现代健康的人格的表率,做学生的人格之师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而教师的劳动特点要求他有崇高的而完美的^.格一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教育出意志坚强、精力充沛、性格美好、知识渊博、有活力富于创造的人。”一个语文教师不应把利益看得太重,把教书看成一种谋生的方式,羡慕为官者、仰慕发财者,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以至离岗谋官,下岗经商。不应该工作敷衍塞责、应付差事、得过且过、贪图舒适而平庸无为。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一个品行高尚、情趣高雅,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同样,一个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老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新的课改已全面启动,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是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不懈优化自己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只凭一张嘴讲,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自己却不思进取,停滞不前,他的学生就很难发展。一个普通话标准、音色纯正的语文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要求,他的学生会自然地去模仿、苦练朗读技巧;一个板书工整、美观、规范的语文老师,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带出一批批“书法爱好者”;一个学养深厚、知识渊博、知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也一定知识宽泛;一个老师的诗文若能频频见诸报刊,他无需侃侃而谈作文的“秘诀”,也无需授古搜今地谈论作文的重要性,在他的周围自然会聚集一批批“文学才子”……凡此种种,都是身教,不必言传,而效果却极佳。

三、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教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书”,实际上就是“教人”。通过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学生。为使自己的学识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得到学生的依赖,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研究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面前学生的行为心态进行归纳总结,走进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自身素质论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素质文化素质音乐教育长期性

观看2008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整体感觉很好,很多歌手对于音乐作品的表现都不错,唱出了自己的水平。大多数歌手在文化素质和视唱练耳的测试中表现也都很好。然而还有一些歌手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音乐素养中的视唱部分,出现了读谱速度太慢,音与节奏不够准确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有的歌手的基本音乐素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然而,快速的视唱能力、听辨模唱能力是专业歌手必备的基本音乐素质,没有这一扎实的基本功,如何大量地浏览和演唱音乐作品并完美再现音乐?虽然音乐院校为他们提供了完整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训练,但还不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与修炼,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中游刃有余。笔者只是就此问题谈谈音乐教育中音乐素质与修养的培养对于音乐人才的音乐艺术实践的影响。

一、学校音乐教育为音乐素质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培养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是专业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从我国现有的专业音乐教育与教学大纲来看,音乐素质教育体现在音乐理论与音乐专业表演技能的结合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完美再现等方面。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外,音乐高等教育还设置了相关的音乐基础课,如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作品分析、音乐史等,为音乐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严格、规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笔者认为,我国几十年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各专业音乐院校的基础音乐教育是相对合理完善的,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而协调发展的,并能够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强调在学习中,学、用结合,练习与演出结合,音乐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这样,培养出的音乐人才才能活跃在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舞台上。然而,学校的教育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有限的知识。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学生必须要具备自学的能力与不断进取的求知欲,不断地充实知识结构,开拓视野,才能适应迅速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未来专业上所需的每一种知识和技能,要想提高能力,就一定要有终身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音乐表演专业更是如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浏览大量的音乐作品需要能力和时间,同时,因为音乐艺术性和技术性要求极高,每个音乐人必须要不间断、长久地进行音乐素质与技能的练习才能保持最佳的表演状态。只有优秀的艺术家才能以炉火纯青的技巧透彻地诠释和再现音乐。这主要体现在对音乐风格的整体把握及对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的把握上。二、重视自身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专业音乐人才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与修养,只有不断长期地钻研和进取才能保证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标准。重视自身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体现在艺术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甚至具体到每一个音符,一旦忽视了就会出问题。专业歌手大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些选手在音乐素养视唱与模唱的测试中出现错误,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能力和修养的问题。由于他们平时忽视了基本功的练习,对自身素质培养的必要性重视不够,平时练习功夫不到,对音乐技能的训练要求不严格、不扎实,才导致音准与节奏不正确。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音乐的基本功与音乐表现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认识到培养提高音乐文化修养的长期性必要性,所以,平时只注重把自己的几首歌曲唱得完整,而对于视唱新作品或歌曲缺乏必要的快速与准确识别音准的视唱能力。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歌手从学校毕业后,由于放松了对音乐能力的培养和音乐修养的提高,所以导致他们在比赛时,在读谱视唱听辨测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还是已毕业的学生,只要在从事音乐的表演,就要重视对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专业基础课的继续学习,要认识到音乐基本素质提高是长期的任务。高超的音乐技能是需要长期、严格、认真、科学的训练。只有重视音乐素质这一基本功训练,才能保证正确快速地读谱,以自己敏锐的内心听觉及时纠错。这样,在练习和艺术实践中才会少出或不出现问题,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再现。

三、对专业歌手应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

为了体现高雅音乐艺术的魅力,对专业歌唱比赛提出高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参赛歌手只有具备较高超专业技巧、较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才能较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才能把声乐歌唱艺术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真正的专业比赛应该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竞争。

自身素质论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人才培养

档案人员的素质是指档案工作者在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和。概括地说就是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因而对档案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三)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内容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或与业务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只有掌握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工作。

对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有着庞大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其中不少人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观念上,不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们有些档案工作者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不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要懂得党和国家关于档案整理工作方面的政策,懂得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档案人员要根据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业务处理综合能力,专(兼)职档案工作者除了掌握归档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文秘学、情报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以保证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人员的协调能力的发挥常常与档案的齐全完整联系在一起。为了做好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和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打交道。如何才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除了靠有关的规章制度外,更主要的是靠档案工作者自身协调能力的发挥,通过工作达到各部门档案管理协调统一。

2.写作能力。档案人员有一部分工作直接与文字打交道,要有较高文字书写能力和较强的文字系统概括能力。有了一定文字水平,才能胜任档案工作,才能将各种材料写得更好,才能更好地为单位各项工作服务。

3.管理能力。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成为档案管理自动化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未来档案部门提供给利用者的不再只是纸质档案,而是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员不再整天忙于收集、整理、进库取卷等烦琐低效的工作,而是负责将丰富的档案信息数字化,通过专用网络向社会传播,使档案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能促进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能迅速有效地收集信息,完整安全地保护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最大限度地运用信息,使利用者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所需信息。

此外,档案工作者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档案工作者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学历层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参加系统的培训、讲座或以自学为主要形式的素质教育,有计划地进行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除此之外,档案人员要具备一种勇于牺牲自我、默默奉献的精神,要有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境界。在日常工作中,档案人员要做到服务态度热情诚恳,讲文明,讲礼貌,有主动服务精神,想方设法为利用者提供便利。

随着档案事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档案数量日益增多,档案内容日益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日益多样,档案管理手段日益先进,档案资料的归集、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二、影响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几种因素

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及外语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究其根源,首先,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未能认识到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档案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没能纳入计划、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也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改变现状,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

1.加深对提高政治素质的认识。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档案人员的内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使业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

2.领导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这就要求分管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自觉更新档案意识,对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的迫切需求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给档案工作以人员、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在人员方面,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二是通过学生分配、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积极吸引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到档案部门工作,为档案工作补充高素质人才。在政策方面,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爱护档案人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其工资待遇。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补充完善各项硬件设施。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和水平。培训内容要因需设计,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安排上,除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应加大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事业的总体水平。要树立档案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观念,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如档案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档案意识以及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同时,注重加强档案工作者之间、相关专业工作者之间及档案管理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通过交流,使他们尽快了解别人的先进经验,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吸收好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4.个人自身的努力。档案工作者本身要不断努力,注意自身修养;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不断学习,注重积累。要把自学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我学习,与他人交流,扩大知识面,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档案工作者要注意了解并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判断形势,善于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工作。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有高度责任心,变被动等材料为主动收集材料;变给多少收多少为该收多少就收多少;变给什么就收什么为缺少什么就收什么。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默默奉献精神,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又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务中树立良好形象。

四、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是时代的呼唤

自身素质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前提,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底蕴;新闻业务娴熟;干炼的调查研究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0引言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在一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正如同志所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和重托,把新闻媒体的工作做得更好,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当前,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其思想政治素质,就应当遵照中央提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培养和锻炼。在政治方向上。现阶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始终把握住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在政治立场上,就是要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党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观点上,就是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行事,而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那一套。在政治纪律上,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独断专行,更不能搞无政府主义。尤其要注重党的宣传纪律,在宣传口径上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会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及时地识别各种错误思潮,及时地识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反动图谋。

2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底蕴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是通过其所编辑制作的各种报刊、节目教育和启迪广大人民群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教育者,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在今日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之,当前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不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靠吃原有知识的“老本”过日子,肯定是不行的。就目前而言,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文史知识的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网络技术的学习,以及外语知识的学习等。做到既学有专长,又广泛涉猎,成为通才型人才。

3娴熟的业务素质及调查研究能力

①具有独立的新闻采访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能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到被采访单位独立地完成采访任务。做到采访前能按照采访目的确定采访提纲;在采访过程中能根据需要随时向被采访对象发问,提出各种问题;能把采访问题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完整地记录清楚;对所需要的各种写作素材、相关数据要核实、查对清楚,以便撰稿时使用。②具有较强的撰稿能力。能够按照报道目的,撰写出中心思想明确、层次结构清楚,语言文字精炼、贴切,能把被采访对象的情况客观地、真实地表现出来,不带有任何个人想象的因素,做到不失真。以使其真正地发挥出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③具有对稿件进行审查、编辑修改的能力。对于来自各个方面作者的稿件,编辑人员要具有审稿的能力、看稿件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层次结构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文字是否简炼,最后综合认定该稿件是否可用。对决定采用的稿件,编辑人员要具有对稿件进行修改的能力。通过修改,把多余的段、句、字删去,把错别字纠正过来,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所表达的意义更加清楚、明白。④干炼的调查研究能力。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搞新闻工作时刻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比如,群众反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稿件,究竟稿件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不能凭编辑人员的主观意向而定,而是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这就涉及到一个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学会运用灵活多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找被采访对象个别谈:可以找三五个人开小会谈;也可以找十人、二十人大会谈;必要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否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搞清问题,这实质上是个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否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同时,也是个是否为人民的利益负责的问题。试想,像“焦点访谈”这样的热点问题,如果不调查、不研究,听风就是雨,来稿照播,那恐怕要惹来更多的麻烦的。

4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没有一个好身体都是不行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其工作性质就是游动性大,有时还需要周游世界。像随科学考察团赴南极、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记者,如果没个好的身体和好的心理状态,那是根本做不到的。有些驻外记者,还要深入到战火纷飞的战争前沿去进行现场采访,不仅需要有个好的身体和好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有随时随地牺牲生命的危险。即使是坐在办公室里编稿的坐摊编辑也并不轻松,他们日赴一日、年赴一年地为人做“嫁衣”,一无名、二无利,苦苦地忙碌着。他们也需要有个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自身素质论文第6篇

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审计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二)本科(含)以上学历;

(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制度,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努力钻研,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审计工作需要;

(四)有较强的综合分析、沟通协调和文字表达能力。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内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学识、实务经验、执业技能等,具体如下:

(一)职业道德方面:要求内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相关规定,做到独立、客观、正直、诚实、勤勉、保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1.内审人员应具备较全面的学识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并熟悉电信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不仅要有深厚的审计学理论功底,还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懂得企业管理、经济法规和审计准则,拥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具备较高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

2.内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等人际交往能力,妥善处理好与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

3.内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更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笔者认为,电信企业内审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内审工作质量与效率、效果,进一步提升内审监督与服务价值,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一、加强职业教德修养,恪守独立、客观、正直、勤勉和廉洁的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内审人员在处理审计业务时,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对审计中发现的每一项问题,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规和制度为准绳,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审计结论有理有据,审计评价客观公正,出具的审计报告才能得到认可与接受。内审人员在执行审计公务时,应做到“廉洁奉公”。正人先正己,内审人员自身先廉洁自律才能监督别人,保持良好的形象与声誉,体现审计监督的权威性,获取高质量的审计信息,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知识的更新和扩展,不断增强业务能力

电信企业内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相当深入。要对被审计事项作出准确合理的客观评价,内审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管理规定,既要精通会计、审计知识,又要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计算机等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将不断完善各种法规,电信企业也会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内审人员须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和扩展相关知识,才能提高政策理解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在实务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得出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提出科学的审计建议,收到良好的审计效果。

三、认真学习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审计技术与方法是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审计理论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引发审计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近年来电信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基于内部控制及IT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系统也日益增多,它给内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计算机审计、远程审计等新兴的审计技能要求内审人员要有更高的审计技术和更精通的计算机知识。内审人员要掌握越来越高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更应及时引进计算机审计,积极开发和使用电算化审计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和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对企业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审计技术由手工操作和核查账目为主向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内审人员在掌握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逐步掌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技术的高级应用。

四、全方位开展审计项目,积累审计实务经验

内部审计已从传统财务审计转向管理型审计,并以管理审计为主导,要求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目前电信企业的内审部门主要在这些领域开展审计项目:内部控制评估和经营管理、经济责任、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等审计。在当前电信企业转型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不仅应继续强化内控、财务、工程等审计,更应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审计工作主要内容,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预警,全方位开展各种审计和内控评估项目,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实务经验。电信企业内审人员只有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学以致用,用而促学,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清内审工作思路,创新审计技术,深入挖掘审计成果,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审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五、加强协调和沟通技巧培养,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审计实务过程中,沟通存在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目前中国电信内审机构实行省公司派驻制,各地市分公司审计业务在省公司统一指导下开展,全省内审人员由省公司统一集中调配,省公司抽调部分地市内审人员开展专项审计或异地交叉审计成为主要的审计方式,各派驻审计室自主开展审计项目为补充方式。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只有通过主动沟通、协调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较快掌握审计内容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使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审计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内审人员要不断加强协调和沟通技巧培养,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内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内审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范钦.浅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自身素质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