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1-07 02:12:41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1篇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生活境界;理性思辨;局限性

[作者简介]屈柳玲,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1;王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69-03

柏拉图对于理想生活的谈论比较著名的有两处,即《理想国》中对正义的哲学王生活的强调以及《会饮篇》中对哲学思辨生活的赞赏。施特劳斯学派曾将柏拉图的对话看作一幕幕戏剧,结合人物身份、场景设置等因素对每篇对话进行分析。在这种提示下,我们发现,《会饮篇》是在一个良宵之夜,苏格拉底与几位相熟朋友之间的私下宴饮;《理想国》是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在雅典最重要的港口旁,在比较陌生的人家里,苏格拉底被迫就治国问题发表的看法。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表达了高调的政治立场,从城邦的角度讨论群体的共同生活,将对正义生活的追求看作是人生的理想境界。相比而言,《会饮篇》更能体现柏拉图的人生追求,在这里他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单个人的生活境界,柏拉图借女巫师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了他所认为的理想生活境界,只有哲学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

“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神以美为他的爱的对象,所以爱神必定是爱智慧的哲学家,并且就其为哲学家而言,是介乎有知与无知之间的。”[1](P261)

“先从人世间个别的美的事物开始,逐渐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进,从一个美形体到两个美形体,从两个美形体到全体的美形体;再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从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再从各种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这种美本身的观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1](P273)

在这两段话中,柏拉图认为对美本身的观照是最理想的生活境界,这种观照需要借助感性经验的帮助完成,而且有一定的步骤。在这里,柏拉图虽然明确提出了美本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在理念世界中拥有最高的等级。事实上,这里提到的“行为制度”、“学问知识”更能表明柏拉图的立场,爱美、爱善、爱真三者是同一的,它们都能表现一个人的“爱智慧”,都是灵魂达到不朽的途径,对本体世界的观照才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由此,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在爱的阶梯中上进,只有哲学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

一、柏拉图提出了理想生活境界即哲学的观照生活

柏拉图为哲学家预设了独特的地位,从而凸显了哲学家沉思行为的特殊性。首先,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哲学家介乎有知与无知之间,因此,只有爱智慧的哲学家才有追求真理的可能性。第俄提玛认为,神、哲学家、凡人与真理的关系是三种不同的层次。神有真知,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用再去求知;而凡人是无知的,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无知就意味着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凡人也无意于求知。只有具有正确见解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哲学家,才会努力去探求真理。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提出:“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2](P25)由此可见,这里的正确见解是针对现象界而言的意见,只是感官真实,没有稳定性,不同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理[3](P73)。其次,柏拉图从灵魂轮回的角度看,他认为哲学家是最接近真理的人类,先天对真理的认识最多,因此,哲学家通过“回忆”观照真理最具有可行性。在《会饮篇》的姊妹篇《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九等人说。他认为,灵魂在巡游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见到事物本体而逐渐失去羽翼沉入人间,随着对真理的认识程度不同与肉体结合后成为九等人,而爱智慧者、爱美者是第一流的,哲学家最容易依靠“回忆”不断观照真理的光辉,从而实现灵魂的完善与不朽。

二、柏拉图强调哲学沉思的生活是通往真理世界的途径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对真理的追求,这种追求必须依靠哲学沉思来进行。在文本中,柏拉图对哲学沉思的对象与过程进行了说明,并进而将这种哲学的沉思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一方面,柏拉图对哲学沉思的对象进行了规定。他认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虽然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对美本身的观照,对一切理念的观照才是哲学沉思的对象,这样就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感性经验排除在外。在柏拉图那里,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也只是理念世界中真理的摹本,只是针对现象界的看法。随着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化,知识也不具有稳定性而且是有限的。首先,现实世界中的知识,对个人而言是不可穷尽的。在《伊安篇》中,苏格拉底告诉伊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伊安不能掌握关于所有技艺的知识,所以伊安诵诗不是凭技艺与知识而是灵感。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所有的知识。其次,现实世界中的知识,对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是有限的。柏拉图的认识论原则是,我们的认识从经验开始,进入到其中的不变原则,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最高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有限的。比如,作为造物者的神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理念,但是这些理念没有用来作造物的理念,因而我们无法知道它们。很显然,柏拉图对现实世界中知识有限性的描述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的。这样的分析方法有着很大的问题,认识尚未涉及的领域并不是不存在的,人类认识能力与方法的有限并不意味着知识本身的有限性。柏拉图大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进而从方法上改进,将“有限”的认识论改为“神秘”的哲学玄思。柏拉图这种对于现实世界的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即认为感觉经验变幻不居、不可靠,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知识”也不具有“可靠性”。一直到笛卡尔、休谟都是这种论调,后者的经验论更是认为人们信以为“真理”的“科学知识”,只是一些“习惯”和“常识”,其根据限于“经验”。

柏拉图在对现实世界中的知识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知识传播的工具――文字符号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单纯借助后者无法通达真理。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借用“图提发明文字”的故事说明,文字所表达的只是真理世界的形似,会遭到误解,他说:“若是一个人有了关于真、善、美的知识,……他不会把那些知识写在水上,用笔墨做播种的

工具,借助于一种文字,既不能用语言替自己辩护,又不能很正确的教人知道真理。”[1](P172)柏拉图在这里反对将文字写在纸上,而赞扬哲学家的文章通过“播种”的方式直接写到读者心灵中,有生命力。由此看来,柏拉图认为,借助于文字符号的方式通达真理的途径是不通的,只有从事物自身出发,单独依靠“沉思”,克服文字符号的障碍和语言的可疑性、含糊性,观照理念世界。在这里,柏拉图从真理的角度来分析语言,而中国儒家哲学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从道德的层面来分析,这体现出中西方哲学关注视角的不同。

另一方面,柏拉图借助其深邃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了哲学沉思的过程。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爱美者对美本身的追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个别的美的事物到全体的美的形体,从各种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以美本身为对象的学问,都体现了柏拉图的辩证法,从一到多、从具体的感性形式到抽象的理性本体的变化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认识过程,哲学家才能观照到理念世界中的“美本身”。但是,从单一到杂多的变化过程并不是柏拉图关注的核心,他的焦点在于从杂多再到整一的更高阶段变化,即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真理的过程才是观照的内容。在柏拉图那里,这一阶段的变化是独特的“回忆”过程。“回忆”成为沟通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灵魂与肉体的唯一途径,是对哲学沉思过程的说明。根据词源学分析,希腊语“anamnesis”(回忆)一词的前缀“ana”有回溯、上升的意思。在海德格尔那里,这是一个只有借助“跳跃”才能成功的过程,只有“跳跃”才能把哲学家引入沉思之中[4](P37)。由此可见,柏拉图强调的从感性形式上升到理念本身的过程是一个非经验的过程,只有靠沉思与回忆才能实现,沉思与回忆的内容都是理念世界中的真理。哲学家的“观照”是“回溯”或“跳跃”到被现实世界淹没的灵魂以往的本真理念中去。他将哲学沉思推崇至超越经验的范畴。另外,柏拉图的“观照”与“回忆”也提示我们,哲学的沉思必须是由独立的个体进行的,它是单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

三、柏拉图观点的局限性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有很多矛盾的内容,被后人看作是其辩证法的精彩内核。正如鲍桑葵所说:“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完备体系,同时又可以看到注定要打破这一体系的一些观念。”[5](P42)柏拉图的贡献在于提出启示,而非提供真理。笔者认为,柏拉图文本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受神学神秘主义的信念影响。在哲学之初,哲学与神学的界限并不明确,而古希腊宣扬灵魂轮回的俄尔菲斯教十分流行。真正的希腊本土人生观认为,肉体的人是真实的人,灵魂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像[4](P95)。而在俄尔菲斯教的教义中,灵魂是永恒不灭的,肉体是易朽的,是禁锢。柏拉图受此影响,将关注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至人与自身、灵魂与肉体、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他将神看作自明的完满,他的学说也因此披上了“神”的罩衣。

柏拉图的局限之一在于:努力去消除各种感官经验力图单凭哲学玄思去发觉真理,但却无法摆脱经验与语言在沉思中发挥的作用。在文本中,柏拉图将美的事物作为爱的阶梯人口,感性经验只是开启真理大门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柏拉图的“观照”与“回忆”使哲学沉思脱离了感性经验,将真上升到神性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这里提出了一种纯粹哲学的设想,柏拉图提醒我们,哲学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先验哲学。事实上,柏拉图口中的苏格拉底并不否认感性经验的存在,他也有对美的愉悦的追求。在《会饮篇》开篇对苏格拉底的形容是“那天洗过澡,脚上还穿了鞋”[1](P214)。在柏拉图的文本中,感性经验可以带来,而道德就采取的形式让儿童学习,所以儿童幼年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柏拉图在对感性经验与理性思考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其次,对待语言,柏拉图也使用了“过河拆桥”的方式。他并不否认语言作为现实世界中工具性的存在,但是,在最高级的沉思中,他试图抛弃语言,依靠神的力量,认为哲学的迷狂,哲学沉思的方式是唯一通达真理的途径。在柏拉图看来,通达真理的沉思只能依靠其自身,而逻各斯(Logos)只是从这种沉思出发的声音之流,是真理的摹本。事实上,在我们看来,事物无法以自身的方法显现,哲学思维的过程需要借助语言来分析。柏拉图试图为哲学沉思提供独立地位的做法是明显的,他总是利用神的自明,说明沉思的伟大与玄奥,表现出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神秘主义倾向。

柏拉图的局限之二在于:在对无限理念世界的推崇与有限现实世界的抛弃中存在着很大的悖论。首先,按照柏拉图的分析,哲学家能够观照真理,在最终回忆到完满无限的理念世界,理性恢复的时刻灵魂长出羽翼飞回天上。但是,对完满无限的追求与实现本身就是现实世界中有限的目标,是不完满的。其次,柏拉图将认识的对象理解为理念世界中神创造的理念,而非凡人生活的现实世界,这样就限制了追求的对象,将无限与有限相对立,压制了有限,而推崇完满的无限。这样不仅会导致哲学脱离现实人生,而且还暴露出柏拉图对有限与无限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真正的无限不仅不应该与有限对立,而且还应该包含有限。

四、结语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核心。自苏格拉底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利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启示将之归结为“理念”,另一方面又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注。他提出的“idea”一词,一方面指“理念”,即本体论意义上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指观念思维,即认识论意义上的“为什么”。在巴门尼德那里,所谓真理之路,是指对“存在”之“思”,“存在”只能从“思”得以指正[4](P34)。哲学沉思是一种基于不朽灵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柏拉图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在于对真理的关注,更在于提示我们采用哲学沉思的方式去追求真理,培养一种探求“为什么”的精神。真理本身伟大,但是对个体而言,不懈地追求真理的过程更是有意义的。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说中国将真情的追求融入实践,那么希腊人则将真理的追求融入实践,强调的同样是一种对真的追求,在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上,孔子与柏拉图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柏拉图.蒂迈欧篇(TIMAEUS)[M].谢文郁,译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M].刘小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2篇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生活境界;理性思辨;局限性

柏拉图对于理想生活的谈论比较著名的有两处,即《理想国》中对正义的哲学王生活的强调以及《会饮篇》中对哲学思辨生活的赞赏。施特劳斯学派曾将柏拉图的对话看作一幕幕戏剧,结合人物身份、场景设置等因素对每篇对话进行分析。在这种提示下,我们发现,《会饮篇》是在一个良宵之夜,苏格拉底与几位相熟朋友之间的私下宴饮;《理想国》是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在雅典最重要的港口旁,在比较陌生的人家里,苏格拉底被迫就治国问题发表的看法。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表达了高调的政治立场,从城邦的角度讨论群体的共同生活,将对正义生活的追求看作是人生的理想境界。相比而言,《会饮篇》更能体现柏拉图的人生追求,在这里他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单个人的生活境界,柏拉图借女巫师第俄提玛之口说出了他所认为的理想生活境界,只有哲学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

“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而爱神以美为他的爱的对象,所以爱神必定是爱智慧的哲学家,并且就其为哲学家而言,是介乎有知与无知之间的。”[1](p261)

“先从人世间个别的美的事物开始,逐渐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进,从一个美形体到两个美形体,从两个美形体到全体的美形体;再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从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再从各种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这种美本身的观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1](p273)

在这两段话中,柏拉图认为对美本身的观照是最理想的生活境界,这种观照需要借助感性经验的帮助完成,而且有一定的步骤。在这里,柏拉图虽然明确提出了美本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在理念世界中拥有最高的等级。事实上,这里提到的“行为制度”、“学问知识”更能表明柏拉图的立场,爱美、爱善、爱真三者是同一的,它们都能表现一个人的“爱智慧”,都是灵魂达到不朽的途径,对本体世界的观照才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由此,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在爱的阶梯中上进,只有哲学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

一、柏拉图提出了理想生活境界即哲学的观照生活

柏拉图为哲学家预设了独特的地位,从而凸显了哲学家沉思行为的特殊性。首先,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哲学家介乎有知与无知之间,因此,只有爱智慧的哲学家才有追求真理的可能性。第俄提玛认为,神、哲学家、凡人与真理的关系是三种不同的层次。神有真知,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用再去求知;而凡人是无知的,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无知就意味着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凡人也无意于求知。只有具有正确见解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哲学家,才会努力去探求真理。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提出:“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2](p25)由此可见,这里的正确见解是针对现象界而言的意见,只是感官真实,没有稳定性,不同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理[3](p73)。其次,柏拉图从灵魂轮回的角度看,他认为哲学家是最接近真理的人类,先天对真理的认识最多,因此,哲学家通过“回忆”观照真理最具有可行性。在《会饮篇》的姊妹篇《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九等人说。他认为,灵魂在巡游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见到事物本体而逐渐失去羽翼沉入人间,随着对真理的认识程度不同与肉体结合后成为九等人,而爱智慧者、爱美者是第一流的,哲学家最容易依靠“回忆”不断观照真理的光辉,从而实现灵魂的完善与不朽。

二、柏拉图强调哲学沉思的生活是通往真理世界的途径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对真理的追求,这种追求必须依靠哲学沉思来进行。在文本中,柏拉图对哲学沉思的对象与过程进行了说明,并进而将这种哲学的沉思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一方面,柏拉图对哲学沉思的对象进行了规定。他认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虽然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对美本身的观照,对一切理念的观照才是哲学沉思的对象,这样就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感性经验排除在外。在柏拉图那里,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也只是理念世界中真理的摹本,只是针对现象界的看法。随着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化,知识也不具有稳定性而且是有限的。首先,现实世界中的知识,对个人而言是不可穷尽的。在《伊安篇》中,苏格拉底告诉伊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伊安不能掌握关于所有技艺的知识,所以伊安诵诗不是凭技艺与知识而是灵感。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所有的知识。其次,现实世界中的知识,对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是有限的。柏拉图的认识论原则是,我们的认识从经验开始,进入到其中的不变原则,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最高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有限的。比如,作为造物者的神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理念,但是这些理念没有用来作造物的理念,因而我们无法知道它们。很显然,柏拉图对现实世界中知识有限性的描述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的。这样的分析方法有着很大的问题,认识尚未涉及的领域并不是不存在的,人类认识能力与方法的有限并不意味着知识本身的有限性。柏拉图大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进而从方法上改进,将“有限”的认识论改为“神秘”的哲学玄思。柏拉图这种对于现实世界的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即认为感觉经验变幻不居、不可靠,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知识”也不具有“可靠性”。一直到笛卡尔、休谟都是这种论调,后者的经验论更是认为人们信以为“真理”的“科学知识”,只是一些“习惯”和“常识”,其根据限于“经验”。

柏拉图在对现实世界中的知识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知识传播的工具——文字符号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单纯借助后者无法通达真理。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借用“图提发明文字”的故事说明,文字所表达的只是真理世界的形似,会遭到误解,他说:“若是一个人有了关于真、善、美的知识,……他不会把那些知识写在水上,用笔墨做播种的工具,借助于一种文字,既不能用语言替自己辩护,又不能很正确的教人知道真理。”[1](p172)柏拉图在这里反对将文字写在纸上,而赞扬哲学家的文章通过“播种”的方式直接写到读者心灵中,有生命力。由此看来,柏拉图认为,借助于文字符号的方式通达真理的途径是不通的,只有从事物自身出发,单独依靠“沉思”,克服文字符号的障碍和语言的可疑性、含糊性,观照理念世界。在这里,柏拉图从真理的角度来分析语言,而中国儒家哲学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从道德的层面来分析,这体现出中西方哲学关注视角的不同。

另一方面,柏拉图借助其深邃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了哲学沉思的过程。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爱美者对美本身的追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个别的美的事物到全体的美的形体,从各种美的学问知识一直到以美本身为对象的学问,都体现了柏拉图的辩证法,从一到多、从具体的感性形式到抽象的理性本体的变化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认识过程,哲学家才能观照到理念世界中的“美本身”。但是,从单一到杂多的变化过程并不是柏拉图关注的核心,他的焦点在于从杂多再到整一的更高阶段变化,即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真理的过程才是观照的内容。在柏拉图那里,这一阶段的变化是独特的“回忆”过程。“回忆”成为沟通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灵魂与肉体的唯一途径,是对哲学沉思过程的说明。根据词源学分析,希腊语“anamnesis”(回忆)一词的前缀“ana”有回溯、上升的意思。在海德格尔那里,这是一个只有借助“跳跃”才能成功的过程,只有“跳跃”才能把哲学家引入沉思之中[4](p37)。由此可见,柏拉图强调的从感性形式上升到理念本身的过程是一个非经验的过程,只有靠沉思与回忆才能实现,沉思与回忆的内容都是理念世界中的真理。哲学家的“观照”是“回溯”或“跳跃”到被现实世界淹没的灵魂以往的本真理念中去。他将哲学沉思推崇至超越经验的范畴。另外,柏拉图的“观照”与“回忆”也提示我们,哲学的沉思必须是由独立的个体进行的,它是单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

三、柏拉图观点的局限性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有很多矛盾的内容,被后人看作是其辩证法的精彩内核。正如鲍桑葵所说:“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完备体系,同时又可以看到注定要打破这一体系的一些观念。”[5](p42)柏拉图的贡献在于提出启示,而非提供真理。笔者认为,柏拉图文本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受神学神秘主义的信念影响。在哲学之初,哲学与神学的界限并不明确,而古希腊宣扬灵魂轮回的俄尔菲斯教十分流行。真正的希腊本土人生观认为,肉体的人是真实的人,灵魂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像[4](p95)。而在俄尔菲斯教的教义中,灵魂是永恒不灭的,肉体是易朽的,是禁锢。柏拉图受此影响,将关注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至人与自身、灵魂与肉体、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他将神看作自明的完满,他的学说也因此披上了“神”的罩衣。

柏拉图的局限之一在于:努力去消除各种感官经验力图单凭哲学玄思去发觉真理,但却无法摆脱经验与语言在沉思中发挥的作用。在文本中,柏拉图将美的事物作为爱的阶梯人口,感性经验只是开启真理大门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柏拉图的“观照”与“回忆”使哲学沉思脱离了感性经验,将真上升到神性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这里提出了一种纯粹哲学的设想,柏拉图提醒我们,哲学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先验哲学。事实上,柏拉图口中的苏格拉底并不否认感性经验的存在,他也有对美的愉悦的追求。在《会饮篇》开篇对苏格拉底的形容是“那天洗过澡,脚上还穿了鞋”[1](p214)。在柏拉图的文本中,感性经验可以带来快感,而道德就采取快感的形式让儿童学习,所以儿童幼年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柏拉图在对感性经验与理性思考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其次,对待语言,柏拉图也使用了“过河拆桥”的方式。他并不否认语言作为现实世界中工具性的存在,但是,在最高级的沉思中,他试图抛弃语言,依靠神的力量,认为哲学的迷狂,哲学沉思的方式是唯一通达真理的途径。在柏拉图看来,通达真理的沉思只能依靠其自身,而逻各斯(logos)只是从这种沉思出发的声音之流,是真理的摹本。事实上,在我们看来,事物无法以自身的方法显现,哲学思维的过程需要借助语言来分析。柏拉图试图为哲学沉思提供独立地位的做法是明显的,他总是利用神的自明,说明沉思的伟大与玄奥,表现出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神秘主义倾向。

柏拉图的局限之二在于:在对无限理念世界的推崇与有限现实世界的抛弃中存在着很大的悖论。首先,按照柏拉图的分析,哲学家能够观照真理,在最终回忆到完满无限的理念世界,理性恢复的时刻灵魂长出羽翼飞回天上。但是,对完满无限的追求与实现本身就是现实世界中有限的目标,是不完满的。其次,柏拉图将认识的对象理解为理念世界中神创造的理念,而非凡人生活的现实世界,这样就限制了追求的对象,将无限与有限相对立,压制了有限,而推崇完满的无限。这样不仅会导致哲学脱离现实人生,而且还暴露出柏拉图对有限与无限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真正的无限不仅不应该与有限对立,而且还应该包含有限。

四、结语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核心。自苏格拉底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利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启示将之归结为“理念”,另一方面又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注。他提出的“idea”一词,一方面指“理念”,即本体论意义上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指观念思维,即认识论意义上的“为什么”。在巴门尼德那里,所谓真理之路,是指对“存在”之“思”,“存在”只能从“思”得以指正[4](p34)。哲学沉思是一种基于不朽灵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柏拉图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在于对真理的关注,更在于提示我们采用哲学沉思的方式去追求真理,培养一种探求“为什么”的精神。真理本身伟大,但是对个体而言,不懈地追求真理的过程更是有意义的。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说中国将真情的追求融入实践,那么希腊人则将真理的追求融入实践,强调的同样是一种对真的追求,在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上,孔子与柏拉图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柏拉图.蒂迈欧篇(timaeus)[m].谢文郁,译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m].刘小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3篇

“柏拉图非诗”是柏拉图诗学思想的中心。柏拉图目睹了雅典城邦的衰弱与灭亡,并将这一切归之于“德性的沦丧”,也即“理性的沦丧”。他发现正是诗的误导使希腊人沉迷于感性的迷乱和神秘的迷狂之中不能自拔。由于柏拉图将理性知识设立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而使“诗”这种包含非理性因素的“摹本之摹本”成为哲学家斥责的对象。诗人也就成为“理想国”中不受欢迎的人。即使对自己最心爱的荷马,也无法避免遭受被驱逐的厄运。虽然柏拉图对诗的批评言辞激烈,对诗人进行了驱逐,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完全摈弃了诗。他也热爱诗,也“赞美过品达,欣赏诗人厄庇卡尔莫斯的灼灼才华。对于诗和诗人,柏拉图并非只会挑剔和横加指责。”因此,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定诗,认为诗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在其“文艺为政治服务”思想指导下对当时的诗进行了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诗学思想。

柏拉图生活在公元前427年至公元前347年之间,此时的希腊文化已由文艺高峰转向了哲学高峰。在古希腊早期,希腊史诗是希腊民族的百科全书。荷马、赫西俄德作为希腊的伟大诗人,常被视为是具有非凡智慧的导师。然而,后起的哲学家们却不以为然,他们对“谁据有真理?”的回答当仁不让。“无论色诺芬对荷马的指责……还是普罗塔哥拉委婉地把荷马、俄尔普斯视为智者,以抬高自己的地位,都是哲学家与诗人发生冲突的表现。”但是柏拉图并没有采取简单指责诗歌的方式,而是希望通过建构其完整的哲学体系来进行理论说明。他并不想通过单纯的用哲学否定诗歌的方式来结束争论,而是希望在其哲学体系之内完成对诗歌的改造,从而体现出诗歌存在真正价值,这也是柏拉图诗学理论的核心。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对诗的挚爱使他难以相信诗真会成为哲学的敌人,对特别是对荷马的崇敬使他即使在痛斥诗人们种种“过错”之际,仍然念念不忘他们的功绩。这种矛盾的思考使得他诸多论述都留有余地,充分体现出柏拉图进行理论探索的艰难与谨慎。

而在其文艺思想中,柏拉图这位早年曾创作过抒情诗与戏剧诗的文学挚爱者,也不时地从正面和反面表达着自己的诗学主张。首先,是他的“模仿说”。柏拉图曾以文艺是对理式世界“摹仿的摹仿”为由对文艺加以否定,他认为文艺不可能表现真实本体,因而与真理隔着三层。但是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明确地指出,只要诗人们的著作是根据真理的知识写成的,那么就应被冠以“爱智慧者”或“哲人”的高贵名号。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柏拉图是多么渴望诗与哲学的结合,希望通过哲学来拯救诗。其次,在他的“灵感说”中,柏拉图通过把文艺创作归于灵感,又把灵感归于诗,诗人也成了“神的代言人”。和哲学家一样,优秀的诗人也可以跟哲学家一样受人尊敬。然而,在柏拉图看来,非常的遗憾的是包括荷马在内的传统诗人不能把通神的灵感用于理性的思辨。因此,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诗文专家应该珍惜神赐的机会,把神的厚爱化作寻求新知的动力,用内容丰富,形式绚美的文字表现出人的智慧。诗歌需要知识的参与,必须包含丰富的知识内涵,使人增长知识,充分发挥诗的教育教化作用。只有这样,诗才能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诗人才是可敬之人。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是根源于其政治理想的,所以,柏拉图主张文艺必须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诗歌也不例外。尽管柏拉图大力声讨诗人的各种罪状,要把诗驱逐出理想国,提倡建立诗歌检查制度,但换个角度想他这正是在为诗歌建立规范,希望诗歌能够按照他的设想充分发挥其优秀诗作的引导作用。柏拉图正是在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主张中赋予其诗论思想以潜在的张力,努力实现着诗与哲学在深层内涵上的融汇,这为后代诗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正是由于柏拉图对诗进行了近似苛责的批评,从而引起了后世“为诗一辩”的诗学思想探索。其弟子亚里斯多德就首当其冲,对柏拉图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两种看似背道而驰的诗论,从其思维模式与立论基础上来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亚氏的《诗学》不过是一种修正过的柏拉图主义。亚氏以后的西方主流诗学基本上也是在他所确立的柏拉图的思维模式中展开的,即在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中,要么强调坚持理性中心,要么强调感性中心,或调和两者的矛盾。柏拉图正是以自己独特的哲学家的思维富于诗以更理性的思考,从而为诗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中梅:《诗与哲学的结合――柏拉图的心愿》,《外国文学评论》,1995.4。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价值取向

中国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6X(2000)02—0110-02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如中华民族的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都是文化创造的繁荣时期。文化的繁荣,必然有繁荣的教育为基础。就古希腊来说,具有至广大尽精微的教育思想的应数柏拉图。柏拉图不但于西方哲学影响巨大,以至有人认为整个西方哲学无非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

一柏拉图的教育成就

柏拉图在游历期间就开始讲授哲学,但大规模的开馆授徒是在叙拉古的政治理想未能如愿返回雅典之后。他在阿卡得米亚(Academy,“学院”之名来源于此)创办柏拉图学园。“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的转折点,并且在某些方面是西欧科学史上最值的纪念的事件。对于柏拉图来说,这意味着在长期等待之后,已经找到了他一生真正的工作。”[1]

柏拉图亲身从事讲学活动,在学园里面坚持讲学前后达41年之久,为学园奠定了可大可久之业,培养了包括亚里斯多德在内的一大批确有所见的哲学家、数学家、立法官、行政官。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创办到公元529年罗马皇帝尤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持续了将近一千年,柏拉图学园成为中世纪和近代大学的先驱。著名希腊哲学史专家陈康对此高度评价说:“从一深处入手,从分析人性入手,将它们综合起来,不是机械的排列,而是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体大思精、首尾一贯的教育哲学系统:这个伟大的工作在柏拉图哲学的《国家篇》里始告完成。它不仅集以前教育思想的大成,而且成为以后希腊教育思想的源泉。”

二柏拉图思想的来源

柏拉图出生于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最有名的望族,饱受良好的教育。这些家庭熏陶对其人生信念塑造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柏拉图年轻时就有一种极强烈的社会关怀,把宇宙内事当自己份内事,他很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和立法者,这些思想都在其巨著《理想国》中表现出来。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记载,“他(柏拉图)在青年时期就认识克拉底路,熟悉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即一切感性事物都在永恒的流变中,是不可能认识的。这些看法他一直坚持到晚年。”[2]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个生化不息的流变世界,充满了无法计算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所以真正的科学所论及的世界必须是与“流变”的感觉世界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相”(理念)的世界。

大概在20岁的时候,柏拉图跟从苏格拉底学习辩证法,受到理性主义熏陶。苏格拉底遇害后,柏拉图多次外出游历,特别是意大利之行结识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人,接受了他们数的学说(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本原,万事万物都是模仿“数”而产生的),柏拉图关于“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相’”的观点就是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是“相”论。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其名,凡是同名的事物都有其共性,这一共性是具体事物依据的原理,存在的根据,这一共性就是“相”。如具体的好人好事,都以“善”这一“相”为原形,美人美事,上都复有一“美”相,即“美”自身。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之上。他认为,对每一具体的认识所得到的仅仅是意见,而不是知识。因为个别事物生灭无常,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认识。人所运用的认识能力因认识对象不同而不同,依靠想象能力得到的仅仅是幻觉,依靠信念(相信)得到的仅仅是常识,幻觉和常识都属于意见,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运用知性(理智)得到的是科学和数学知识,依靠理性得到的是辩证法。不过辩证法所认识的对象是“善”本身,“善”是最高的“相”,所以辩证法知识是最高知识。按照柏拉图的上述理论,只有达到对“相”的认识才是真确的知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达到对“相”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先天地居于“相”的世界中,对“相”有了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着知识。”[3]但是当灵魂寄于肉体之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就把原有的“相”的知识遗忘了。为了重新获取知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一学习的过程无非是把灵魂早已具有的知识回忆起来。柏拉图的这些认识论,当然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割裂了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但他非常重视理性的作用,讲究纯粹概念、思想的演绎,还是很有价值的.这区别于东方思维的经验主义倾向,于西方的科学与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拍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首先,柏拉图非常强调“善”的教育。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专门研究伦理问题,倡导“知识就是美德”。这一思想发展到柏拉图,就是以“善”为一切事物之最高原理,关于“善”的知识———辩证法(哲学或辩证科学)———是最高级的知识,他需要运用最高的认识能力:理性。因此,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是以认识“善”为最高目的,“在知识的世界里,善的观念是最后才出现的。而且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看到。”[4]

其二,柏拉图非常重视启发式教育。教育在希腊的语言中,意谓“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这一引出的过程就是新人的诞生。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的方法之一就是“精神接生术”。所谓“精神接生术”就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通过双方一问一答,揭露矛盾,逐渐认识真理。本来每个青年人灵魂中都蕴藏有真理,只是受尘世生活的影响才蒙蔽了。现在要通过对话“助真理”出世。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方法是“帮助已经包藏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出世。”[5]不过,在苏格拉底那里,还没有讲清楚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包含众理,有一个本体论的缺陷。柏拉图就填补了这一缺陷。正如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所讲的,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相”的世界里就己认识众理,包括最高的理———善。所以,我们可通过启发的办法,在学习过程中回忆那些“相”知识,而具体的感性事物只不过是刺激物罢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象智者派那样,把一些现成的知识、道德传授给学生,而只是把青年学生先天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或者说引导出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批评过智者派的灌输式教学,他说“如果在这一点上面我是正确的话,那么一些教育学家就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他们认为知识能被植入一个本来没有知识的灵魂中去,就象把视力植入失明的眼睛中一样”[6]。所以,柏拉图认为教育非他,乃是心灵的转向。

关于柏拉图的启发式教育及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影响,陈康先生有一段总结,他说:“其所主张之教育是非灌注的,乃是诱导的、启发的。教育之任务不在注入,乃在引导学子使其自求知识,西洋启发式教育之始祖非他,乃柏拉图之教育思想也”[7]。在现在的西方各大学里,实践的正是柏拉图的教育观念。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西古哲,辉光互映,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其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柏拉图强调教育目标必须为“理想国”的政治服务,从课程的设置到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理想国的治国之才与良好公民。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必须掌握最了不起的知识,他们必须不停地前进,直到完美。哲学王的品质是理性,战士应该勇敢、节制,他们必须学习体育、音乐。体育使他们勇敢,音乐使他们和谐一致,而不肆欲。而教育者(国家的奠基者)的任务就使他们各按其本分教育他们,使他们的人格修养符合国家的需要。

贯穿于上述三个特点之中的是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最高的“善”,也只有具有理性的人才有资格当“哲学王”。柏拉图的这些思想,使整个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这些特点,对目前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仍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随知等译.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转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3]柏拉图.斐多篇(转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4]刘勉等译.理想国[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5篇

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范岚(1987-),女,陕西汉中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06-02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1]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2]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3]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4]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5]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6篇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他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在这内容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己的想法。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所以,可以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当柏拉图的理想国——正义的城邦建立完毕,他终于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地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利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仍然散发着光芒,为现代政治指点迷津。世界政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迁,虽然并没有形成理想国的最终模样,但其中所论述的许多方面已成为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理想国将不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能够让全世界人民生活其中的没好国度。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阐述其政治哲学思想的一部巨著,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是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等多领域问题,很多学者比喻说这是一部一辈子都可以研读的书。书中每个章节都充斥着柏拉图的哲学智慧,同时表达了他理想的政治王国。每个人读《理想国》都有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读本书,对文中正义、城邦建设及政治体制等概念和论述印象深刻。

   本书开篇就讨论何为正义,对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进行了讨论。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等众多学者以对话形式就何为正义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苏格拉底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进行了反驳,从而提出正义的概念。柏拉图从中引伸了城邦正义,他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首要原则,将城邦定义为“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做好自我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任何人都要服从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应当让位给城邦正义。从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所谓的城邦是不是公平民主人人平等的城邦,他的城邦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级别职务,具有等级区分,由此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因此他所谓的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同时他认为只有拥有正义的城邦才是理想的城邦,并提出建设理想城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生产者阶段;二是辅助者阶段;三是统治者阶段。

   柏拉图还提出了“政治家就应为哲学王”理念。他认为在理想城邦之中,应由拥有知识的哲学家担当统治者,并称之为“哲学王”。柏拉图认为只有政治家是哲学家才能明白什么事真正的正义,而能够让国家秩序井井有条。柏拉图通过阐述什么是不正义的城邦和不正义的人,并从历史和现实中对政治体制进行划分,他将政体分为五种,即王者政体,民主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详细讨论了后四种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过程,认为这四种政制都是不正义的,从而总结得出哲学王统治的政体才是正义的,因此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哲学王统治的政体。哲学王是政治家,具有比普通人更加智慧的政治理念,所有哲学王的使命是建立城邦,颁布法律,管理城邦。柏拉图的思想主要受历史及社会环境等条件制约,无法摆脱其束缚,希望通过哲学王,一个完美的政治家,以贤德治国,从这方面理解他的思想具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完美的人,所以他的梦想是一种理想,甚至是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梦想。

   《理想国》被誉为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柏拉图详细论述了正义,城邦,政体等主要政治主题,并描绘了一张理想的政治国王画像,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又有了阶级国家的味道,对西方政治具有巨大影响。我通过研读该著作,初步了解了柏拉图思想,日后将继续研读柏拉图相关著作,深入学习西方政治思想。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著。无怪乎一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一个学期的时间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老师补充说这是一辈子也读不透的大书。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lizhigushi.com]。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王权、军人、劳动者。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应该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应该是“哲学王”想理。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12年中,在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Archytus),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雏形。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它引领了一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国家的思想潮流,可谓功莫大焉!

 《理想国》读后感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柏拉图哲学思想论文第7篇

关键词:哲学王;柏拉图;理想国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68-02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雅典正逐渐被一种“天下失序”的氛围所笼罩,“理想国”正是他试图重构秩序,实现正义的一种努力。“哲学王”是理想国得以构建的核心,在柏拉图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实现了哲学家的统治,才能真正地实现正义。那么,哲学家的统治是如何可能的呢,即柏拉图是怎样论证这一思想的,同时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又应如何审视这一思想呢?

一、三要素说与理念论:柏拉图对“哲学王”必要性的论证

“正义”是柏拉图构建其“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在柏拉图时代的希腊,人们普遍持有的是一种有机体国家观,即把国家当作一个整体,国家中的成员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地位低于整体,“个人没有被视为独立的自我,而被视为秩序的一部分,不是要追求孤立自我的幸福,而是要履行秩序中的特定职责”[1]。柏拉图也是如此,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德性意义上的正义,更是整个城邦的正义。

以此为基础,柏拉图开始了他心目中理想城邦的构建。城邦诞生于分工原则的基础上:城邦中每个人仅从事一项最符合自己禀赋的工作。基于这一原则创立的城邦中的成员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其责任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他天性的工作,以保障每个人的幸福;护卫者,其责任是国家的防卫工作;生产者,负责经济。其中,统治者的美德是智慧,护卫者的美德是勇敢,而护卫者与生产者自愿服从统治者的领导,便是节制的美德。柏拉图认为,如果城邦中每个人依自己的美德行事,那么这就是正义的城邦。而与城邦相对应,每个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追求真理,因而能够知道什么对整体与每一部分是好的,能被称为智慧;激情能够遵循理性的指导,知道什么是真正应该畏惧的,而不受娱乐、痛苦影响,就能够被称为是勇敢的;当一个人的欲望没有丝毫不情愿地接受理性的统领,那他就被称为是节制的。而当一个人能够运用理性,妥善管理灵魂中的其他部分,他就实现了个人的正义。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理性和最高的智慧,能够实现个人的正义;而只有当哲学家成为整个城邦的统治者时,城邦的成员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城邦的正义。

除了“三要素说”,柏拉图还借助理念论来说明哲学家成为统治者的必要性。他将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是以具体事物为认知对象的世界,而可知世界是以理念为认知对象的世界。柏拉图又进一步区分了知识与意见的差别:意见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并不能指向事物的本质;而知识则是理念形成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知识天然地与有相关,知识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状况。”[2]220治理城邦同样是一门知识,所以哲学家成为统治者的必要性也在于:统治者必须具有关于统治的知识,而只有哲学家才能够把握知识,因此,只有在他们的统治下城邦才可能实现正义。

此外,柏拉图还认为统治者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勇敢、无私、节制等美德正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所具有的。

二、造就哲学家与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柏拉图对“哲学王”可能性的论证

哲学家有必要进行统治并不意味着哲学家必然的统治,在柏拉图看来,其间至少还缺少两个步骤:第一,城邦中要存在哲学家;第二,哲学家要能够成为统治者。实现了这两部,“哲学王”的理想才有望实现。

(一)造就哲学家

要实现哲学家的统治,有哲学家存在是必然前提。柏拉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造就一个哲学家。

主观方面,成为一个哲学家首先需要一定的天赋,柏拉图说道:“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2]233只有天赋并不够,他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学习,首先是数学、几何、天文,进而是辩证法。柏拉图相信这些极其精确的学科乃是唯一适合于被用作哲学研究入门或者导论性质的课程,借由这些课程的学习,哲学家能够对他的研究对象――理念――获得同样精确的认识。

同时,一个哲学家要健康成长,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柏拉图认为,“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够得到合适的成长”[2]248,但他所了解的现有环境却并不能提供适宜哲学存在的土壤。具体来讲,首先是来自公众的舆论压力,年轻人很难顶住公众指责和赞美的洪流而坚持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利益的驱动,由于很早就显现出它的卓尔不群,具有哲学天赋的青年周围往往会围绕一群谄媚之徒,使他妄自尊大,骄奢自满;而即使他接受忠言,能够走向哲学之路,他周围的人也会由于认为哲学对他们无用而进行百般阻挠。最后,是伪哲学家败坏了哲学的名声,使具有哲学天赋的青年对哲学失去了兴趣。因而,哲学家成长的困难不仅在于对天赋和教育的高要求,还在于恶劣的环境使哲学家堕落变质。

尽管哲学家的造就是困难的,恶劣的环境又扼杀了他们中的一些,但是柏拉图认为仍然有微乎其微的少数人有可能成为哲学家,他们或是因为出众的天赋,蔑视其他技艺,或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却因为流放而避免了腐蚀,或是身体羸弱远离政治,甚至可能是由于神迹的恩典。

(二)哲学家如何成为统治者

实现哲学家的第二个必要步骤是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城邦中产生一个哲学家已经是如此的艰难,与之相比,哲学家要成为统治者更是难上加难。柏拉图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并不在于哲学家,而在于世人,这就如同“船长求水手们受他管制或者智者趋赴富人门庭一样,都是不自然的”[2]236,真正的统治者不应该要求被统治者接受自己的统治,而是应该有要求被管制的人去请求统治者的统治。

而之所以会变为现在这种情况,柏拉图一方面认为,这是由于人不了解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进而对他们产生了误解,这往往使“配得上哲学的人离弃了哲学”,而伪哲学家们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这种误解。

哲学家不受重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柏拉图以一个洞穴的比喻做了说明。如前所述,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把握理念,即事物的本质与真理。普通人只拥有意见,他们不能理解真理,甚至认为真理是荒谬的。因此,哲学家沦为了无用的所在;更进一步讲,由于哲学家掌握的真理对现状起到的是一种颠覆的作用,他们有可能被公众敌视而身处危险的境地。所以,哲学家往往最终选择了沉默,“看别人干尽不法,但求自己的能终生不沾上不正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就心满意足了。”[2]248

此外,哲学家要成为统治者还面临着它自身的障碍。因为已经习惯了光明生活的灵魂是不想再被黑暗所迷误的,“那些已经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2]276。

虽然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是艰难的,其自身也缺乏成为统治者的意愿,但柏拉图仍然认为他们是有可能成为统治者的。对于大众,可以凭借教育将人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型塑,说服大众,使他们接受哲学家的统治,甚至,如果有必要,谎言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如果公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懂见他们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并且很容易应对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3]。而对于哲学家自身来说,柏拉图也认为哲学家们虽然不愿,但仍然会再回到“洞穴中”。他无法坐视自己的同胞身处“洞穴”中而置之不理,因而“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利用自己的道德和智慧让他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哲学家从政不仅是一项道德义务,更是偿还人情的要求。

综上所述,柏拉图为我们阐释了实现“哲学王”理想的两个必要步骤。尽管实现他们困难重重,但柏拉图仍然认为是有希望的

三、短评:对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理论审视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在当时“天下失序”的大背景下,重构统治秩序的一种尝试,虽然最终连柏拉图自己也承认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时至今日,他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仍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首先,“哲学王”思想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多维的视角。桑德尔曾指出,理想国能否实现只是一个次要问题,如果柏拉图真的认为理想国能够实现,那只能说明他不仅仅是过于理想主义,甚至可以说是政治上的无知。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柏拉图的真正用意在于阐明一种国家的本质,指出一种应然的国家状态,为现实的政治发展提供崭新的视角和前进动力,而不是提出一个有待实现的乌托邦的设计方案。

其次,“哲学王”思想突出了由专家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哲学家进行统治是因为他能够掌握治理国家的技术,而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之所以是不正义的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并不由“专家”治理,而是依据统治者的欲望。同样,回顾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因为缺乏恰当的统治技术和能力而造成的政治动荡比比皆是,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政治在复杂度、广泛性和专业性等方面更是大大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正如韦伯指出的,对于政治家这种职业,只有那些对于政治事务有着浓厚兴趣,同时具有较高政治理性和政治能力的专家才能驾驭,这点对今天的中国尤其有警示意义。

最后,“哲学王”主张的道德统治,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政治的视野之中,这给我们诸多启示。柏拉图继承了他老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哲学家是最有美德的人,也只有他能够挖掘潜在于每一个人灵魂中的美德,哲学家的统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的统治。虽然这种统治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我们不能对其这样评价,正如上帝同样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否定其意义一样。博尔曼认为,在西方社会的文化正面临着一种“精神崩溃的危险”,而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德信仰的缺失。同样在今天的中国,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往往都与道德的缺失有关,“哲学王”思想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直接的出路,但其中的闪光点,如始终将人的精神生活纳入政治的视野下,仍然可以给予我们多样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