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验经济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1-12 23:15:30
体验经济论文

体验经济论文第1篇

一、基本经验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我们假设:国有经济体制一开始就彻底变革,那么,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要改变。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农村改革为例。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体扮演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变化的。政府虽然不是在每一项改革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当主角或领域者,但是,它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制度创新在很短时间里向全国推广,则属于新制度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它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可、支持极大地打消了广大农民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顾虑,使新制度以尽快的速度扩散。当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变革除了触犯了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外,于农民、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于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属于帕雷托改进,所在大家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改革的。

家庭联产责任制也有局限性。还是农民自己在实践中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然地创造了一种扬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无疑问,广大农民自己是主角,他们是制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认可、顺应、引导。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拉开了帷幕。农民现在已经意识到家庭小规模经营对他们的种种不利。因此,农民们自己又在探索,他们仍然是创新的主角。

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是中国农村的产业革命,又导致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创新——可以与农业中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的制度创新。这一创新有一个过程,在过程的不同阶段,创新的不同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有所变化的。几乎在家庭承包制刚刚全面实施的同时,“社队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队包给一些“能人”。这些“能人”都是农民,是农民中的“基层干部”或原来就是“社队企业”的经营者。第一步制度创新,是由“基层干部”唱主角,集体代表——公社、大队、生产队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的,几乎没有反对的主体,因为它对任何一个群体或阶层或国家,都是有益无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显然支持,但不是创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不是主角。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些大胆的农民开始投资办企业了。有些单独办、家庭办,有些是农户合伙办,这就使乡镇企业自身的组织也出现了新形式——家庭企业和合伙企业。非公有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超常发展。农民自己仍然是创新的主角。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起了一个“放”或“允许”的作用,即所谓“给政策”,例如国务院1984年的4号文件认可、允许个体或联合投资。当然,“放”本身也是一种对创新的“参与”,它与阻挠或观望是不同的,与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也是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体制创新,目标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特别是县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创新主体”行列。因为经过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后,乡镇企业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道路。在政府跟乡镇企业没有产权关系,乡镇企业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么权、给什么政策的情况下,政府面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显得没有什么可为了。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从合伙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

司、集团化的演变,都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投资者和广大农民自己的事情,他们顺应市场、产业变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这是由他们的产权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的,他们有产权,从而有谈判实力,能够左右制度变迁的方向,而且也必须左右,以维护其产权收益。

国有企业至今为止的制度创新,尽管地方政府、企业及企业员工等主体在不同阶段的角色或作用在变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创新初期很短时期外,一直都是创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导,它决定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并组织试点和推广。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对于体制转轨,理论上存在多种途径或方式。在实践中,也有多种方式,人们把20世纪开始、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的许多国家的改革,大体上划分为两种方式: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或“休克式疗法”。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比较多的人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标志是,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连续20年经济平均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率限制在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1979年至1999年,社会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6.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从1985年至1999年平均为8.9%),没有到两位数,从而没有危及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张卓元,2000)。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率总的来说处于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全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实惠。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牵涉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社会成员的就业与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改革。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对企业的迅速改革可能导致的生产下降,失去社会大众对制度变迁的支持,同时又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中国企业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通过体制外变迁和体制内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来推进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两条腿”走路。

当然,我们只能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较成功。但是,它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长时期的时间去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教训

1、对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状况重视不够,造成的后果将是深刻而长期的。

我国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着相应的改革,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1)从基尼系数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33,这说明我国当时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而到1995年基尼系数已达到0.445,1998年上升到0.456,不仅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中等合理差距水平,而且超过了美国1990年家庭收入0.43的基尼系数。(2)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调查,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6∶1,1985年为1.72∶1,1999年为2.65∶1;从这三个比值上可以看出,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3)从地区收入差距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职工的收入要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最低。大约到1989年前后,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基本持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比达到1.4∶1;农村收入差距则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1997年的2.5∶1。(4)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据统计,197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职工平均工资为850元,收入最低的行业为社会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为392元,二者绝对差距是458元,相对差距为2.17∶1;到199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为金融保险业,职工年均收入为10,633元,收入最低的行业为农林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528元,二者绝对差距为6,015元,相对差距扩大到2.35∶1。(5)从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来看,据温州的一项调查,在一般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21倍,在具有百万资产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79倍。而据湖北省统计局、劳动厅、计委联合调查组对湖北省50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1258名职工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只有66元,仅相当于私营企业主月生活费1827.56元的3.6%(韩留富,2001)。

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导致了严重而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虽然有许多种,但是大多数居民收入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多数居民虽然有强烈的需求冲动,但是没有购买力,无法形成有效需求。收入差距的拉大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而且随着我国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实施,这种收入差距还会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经济体制改革有时难以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例如,机构改革,越改越臃肿。可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3、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

这里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直接生产领域的技术发明、创新、运用,不是科学家的实验室或档案柜里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严重滞后的。技术创新滞后于制度创新的后果就是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之后,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趋于消失。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从1978年开始的农民自发改革,到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业技术基本上没有创新,甚至有倒退。即使到现在,农业技术也没有太大的、普遍的进展。国有企业主要强调进行经营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技术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员工的技术培训等,都没有明显的进步。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在制度变迁发生后,虽然在短期内都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好转,但是过几年后,却出现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差异。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也说明了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当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互动的,技术创新的相对滞后,也与制度有关。说明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推广和运用没有足够的激励。因此,我们应该从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反思我们的制度创新——它的不足和不配套。

4、渐进式改革的累积成本或后摊成本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易到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实际上是渐进式改革的累计成本所导致的。渐进式改革强调在不改变宪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从另一角度来看,制度的适应性总是有限的,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环境,而且这种适应也只能够在短期内适应,可以说适应是相对的,而不完全适应是绝对的。例如,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的最主要表现之一,但是价格双轨制所带来的“腐败”问题,则可以看作是渐进式改革的累计成本;在旧体制外生长出新体制,旧体制的改革则逐步进行,这种渐进性确实既依靠新体制的外力推动旧体制变革,又不至于使因旧体制的突然崩溃而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但是,它却产生了新旧体制之间的摩擦和摩擦成本,而且,对旧体制内公有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境况相对恶化,导致旧体制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大量下岗职工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渐进式改革的后摊成本越来越大,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

【参考文献】

体验经济论文第2篇

在21世纪初,我国各高校相继把政府经济学作为大学课程开设,可以说它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该课程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学生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课程在教学中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授课内容庞杂。

较之于传统专业的课程,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知识体系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不像经济学或其他的学科那样有成熟的体系、稳定的架构。课程的教材尽管有不同的版本,但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政府经济学中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未能及时纳入教材体系中来。因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无论是选定教材,还是开展教学工作,无形中难度都大大被提升。同时,政府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授课方式单调。

由于政府经济学课程内容既涉及经济学理论,又涉及公共财政、公共管理的理论等,这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各高校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尽管信息量较大,但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原理借助图形分析只通过一张简单的PPT来展示,推理演绎过程被省略了;也进行案例教学,材料事先布置给学生准备,学生课业较重,每门课都有案例分析,很难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和分析,因而课堂讨论也只停留在事件本身,由于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另外,由于课程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加上学生选修课程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参差不齐,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时候,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

3.考核形式单一。

在课程考核方面,很多高校都要求教师必须以某种形式进行考试,这样便于最后的归档管理;期末考试的期末卷面学生的成绩要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就认为考试中存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缺乏综合性的考量。这种知识性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专业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往往以死记硬背的形式应付课程考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课程缺乏能力性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程度、应用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未能充分评价。

二、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政府经济学课程的实践运用

1.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体验”和“探究”的结合。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科学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从事件的现象透视其内在的根源,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使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其次,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聆听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授课老师设计的论题进行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第四,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基地见习、暑期实践,既围绕教学内容又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究的目的。

2.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政府经济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①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在传授知识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和完善。目前政府经济学教材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吸收各版本的精华,结合自己对课程体系的理解,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重构内容框架体系。例如在“政府与市场”这章,主要讨论的是“市场失灵及纠正”,我们可以结合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我国政府40000亿投资等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采取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等,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存在的缺陷性,对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和思考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是有好处的。

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当前高等学校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教学,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样化方式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对于理论逻辑性较强的内容仍适合传统讲授的方法。例如,外部效应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外部效应的产生和产生的效率损失,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绘图分析并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来选择教学手段。

③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基础上,设置更丰富、得体的教学案例,突出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和教师一道探索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启发和讲评,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启发学生采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探究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④运用情景式教学。

作为授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适当地运用情景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通常我们先播放一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由学生扮演视频里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现场“演习”,让学生在这种既定的情境中,思考现实的问题,分析问题所在,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情景式教学能够使一些枯燥的理论借助于“景”的存在而变得浅显易懂,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感知现实,领悟理论知识。

⑤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政府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政府的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让他们到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在社会实践环节,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到相关政府部门实习;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调研选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这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这也是高等院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⑥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课程考核和成绩是学生和老师在知识传播上的交汇点,考试评价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由教师主导来设置,应保证教师在专业领域内根据专业标准、学术标准和教学目标下的自由裁量权。除了有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老师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来布置期末论文、研究报告、成果答辩等形式,以此代替闭卷考试,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明显、考核结果也会相对公正,从而体现考试的本质意义。

三、结语

体验经济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体验营销;营销方式;策略

一体验营销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就曾提过:继服务业发展之后,服务经济下一步就是走向体验经济:“从满足物质需要的制度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在产品经济时代,消费者关注的是产品的数量和质景,企业的营销重点为产品。在服务经济时代,消费者则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消费在日常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此时。企业营销重点相应地转向服务。而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不单局限于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功能和利益,相反地。人们将更加注重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身心理需要和偏好的体验,体验成为继产品、服务之后新的经济提供物,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顺势转向体验,实施体验营销战略。

所谓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舞台,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可以说,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这种新的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备,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二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区别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二者区别如下:

第一,两者关注的焦点不同。传统营销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与特色,通过产品的销售获利;而体验营销关注的焦点是顾客的体验,通过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有价值的体验来获利。

第二,对顾客认识不同。传统营销认为顾客是理性的,把顾客购买过程视为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评价、决策过程;体验营销则认为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既可能是理性的过程,也可能是在情景刺激下而产生的冲动型行为。

第三,顾客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传统营销中,顾客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营销行为实际上是表现为“产品导向”(在此产品导向并非是营销观念上的产品导向观念,而是特指企业的营销活动上是围绕着企业的产品);而在体验营销中,顾客既是体验的接受者,又是体验的参与实施者,真正地体现了顾客导向的理念。

第四,4P策略的运作方式不同。(1)产品策略:传统营销要求整体产品中的核心产品即品质、功能利益优良,其形式产品(品牌、包装等)具有特色,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附加价值(如送货服务、保证、安装等)即延伸产品;而体验营销则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有特色的体验,凡是能为消费者提供值得回忆的感受的事物都可以也可能成为体验产品。(2)价格策略:在传统营销下,成本是企业进行定价的主要依据;而在体验营销下,实体产品甚至可免费提供,收费的对象是体验,而且其价格是以消费者的期望价格为依据制定,会远远高于成本。(3)分销渠道策略:在传统营销中,分销面临的主要是商流和物流的问题,需要解决商品实体和交易的运作;而在体验营销下,体验是无形的,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受凝结而成的一种消费上的回忆,因此其分销所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流的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收集消费者的消费反馈)。(4)促销策略:传统营销通过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将大量有关的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相对对消费者的各种感受较为忽视。而在体验营销中,四大促销手段中都会纳入体验因子之中,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

三体验营销的特点

如前所述,体验营销的关键在于促进顾客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始终把和顾客进行直接的、对一的交流和服务摆在核心位置,这也是时下热门的“一对一营销”的核心要旨F61一。为此,企业应站在顾客体验在角度上,全方位、多层次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融入对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洞察,力求通过营销交互工具的使用创造一种综合的效应。

(1)以顾客的要求为导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企业从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出发,按消费者所接受的方式、所需要的产品来进行各方面的沟通。从过去的“拉”转为“推”,提高消费者的主动性,增强企业的市场号召力。

体验经济论文第4篇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呈现一片祥和的状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其暗藏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因此怎样解决当前休闲农业发展,探究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途径,也已然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当前休闲农业企业积极与旅游集团合作,两者合作共创佳绩,这种合作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旅游业的业绩,也开辟了休闲农业旅游路线[4]。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1月,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24个,同期增长了5个,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福建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休闲农业的类型上,从全国整体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上来看,休闲农业逐渐向规模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了从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包括,观光果林,体验式渔业、农业生产、农业采摘(收获)、民俗文化休闲体验、体验式茶业等多种类型。

(二)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背景下,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休闲农业项目开展不合理,众多农业资源利用呈现不合理状况。在当前的休闲农业相关活动中,各项项目的展开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农家乐”等活动难以得到创新,致使旅游资源浪费,休闲旅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状况。休闲旅游脱离农业文化。农业发展依附于农业的生产与劳作,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众多农业文化,例如传统的采茶歌,之所以农业艰苦的生产体验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文化的依托,在农业文化的渲染下,休闲农业才得以发展与壮大。但是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旅游脱离了农业文化,各项休闲农业活动并未体现出地方特色,对于农业文化发掘力度仍显不足[5]。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休闲农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前来消费,一方面希望得到质量较好的服务,一方面希望在实际的体验中得到人生与生活的领悟。但从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本属于第一产业,而休闲农业则偏向于第三产业,在这种跨维度上的转型中,农民的素质并未得到及时的转型,即使农民自身具备朴实祥和的形象,但是对于服务行业,与服务相关知识,农民仍然处于欠缺的状态,因此导致当前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顾客的需求。

二、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提升途径

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呈现出的相关问题不可忽视,本文认为想要提升休闲农业发展途径,需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一)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逐渐呈现出疲软的状况,基于此,应着手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查找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分析其原因,统筹全局工作,之后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在当前休闲农业中,不难发展休闲农业与其相关的各项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旦出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将会牵扯至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休闲农业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正式休闲农业发挥的地位,统筹全局,运营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进步,在政府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利用当地的相关农业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各项活动。改变传统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例如可根据游客情况,在农家乐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方式,将游客进行分组,设置多个游戏环节,让游客既可体验到农业项目,还可在劳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可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建设相关的旅游景点,例如可组织游客到周边乡下、森林、湖泊等地进行旅游,增加相关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更好的体验自然生活。但在开发相关旅游项目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可持续性的开发,在享受自然资源回馈的基础上,保护和爱护自然。

(二)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农业文化是农业在千百年迁徙与演变过程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于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可帮助休闲农业提升其发展绩效,扭转其发展困境。加强农业文化建设需着手于农业文化的特征,打造当地特有文化的特色。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充分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在进行农耕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进行相关充农耕景观建设,例如农业体验园、农业观光园、农业培育园,明确各个农耕景观的作用,并对其中的农业文化进行接受[6]。例如转基因农产品,有些城乡人士虽听闻过转基因,但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可在观光中进行讲解,让人们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功效,转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在进行农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特色农业文化。例如采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中可领略人生与感悟人生,而采摘茶时,也体现着一定的茶文化,例如采茶对于时间的要求,不同茶种对于茶嫩芽的要求与采摘手法也不同,在采茶中,一些民族要举行相关的活动准备,如服装准备、采摘工具准备等。这些活动准备中,各项项目的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应充分保护这些特色的民俗农业文化,与此同时,在建设文化时,也可利用周边城市,建立产业群效应,培育自身休闲农业品牌,以便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知名度,促进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三)定位于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休闲农业的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应积极定位于市场需求,转变其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注重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休闲农业在规模化发展中,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即使为小型农家乐品牌其相关的经营人员也需进行服务教育,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生活,并非自租旅游,应在游客观光或体验过程之中,做好相关介绍与帮助工作。在当前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负面旅游信息屡见不鲜,对于休闲农业来说,亦是一个巨大考验,而分析其核心问题完全可以将其归类至服务领域范围当中,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重要的手段便是全面明确市场需求定位,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尤其着重注意儿童与老人的安全问题,在采摘的过程之中防止儿童与老人受伤,也是休闲农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让游客既体验到回归传统农业的乐趣,也需让游客感受到现代化的生活体验,以便于在体验经济视野下,更好的提升休闲农业发展。

三、结论

体验经济论文第5篇

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是我国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过程中。建立在物质资源巨大耗费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非常符合这个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对中国能产生多大影响,就当前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急迫问题有多大作为。其中,通过电子商务新增机会提高劳动者就业、通过电子商务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重要方面。

1、电子商务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电子商务网站为我国提供了32万个就业岗位,包括企业网站提供的就业机会达110万个,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业还会带来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我国一年的劳动力就业缺口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如果电子商务搞得好,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中的很大一部分。

据2004年CNNIC有关统计推算,全国网站总数为59.56万个,各类网站中,企业网站数的比例最大,占整个网站总体的70.9%,即42万个左右,直接吸纳了大约110万人就业。其次为商业网站,占8.2%。约有4.88万个网站,专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全职员工在10人以上的,占40%以上,约有20万左右人员就业。电子商务网站总共吸纳大约32万人就业。

如果考虑网站以外电子商务及间接带动因素,电子商务吸纳就业的数字还会更高。例如,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业带来了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形成了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等新兴职位。就业信息网站和大量人才供需频道都在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多撮合机会,减少摩擦性失业,促进了人才资源更合理的配置。

2、通过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信息素质,调整就业结构,关系中国未来战略竞争力

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所增加的6500万个就业机会中,95%与信息和知识产业有关。

电子商务可以改变劳动力结构,增加劳动要素中的信息和知识成分。同样是就业,高素质就业一千万,与低素质就业一千万,从找工作这一点看是一样的,但从国家竞争力看有天壤之别。我们将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定位在廉价劳动力,还是定位在人力资本上,大有不同。率先调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使劳动力从低需求的低素质就业领域,进入高需求的高素质就业领域;滞后调整的国家和地区,将使劳动力更多地从原有需求状态的领域,挤入需求减少的领域。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结构调整的机遇,相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通过信息化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抓住就业调整机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2002年开始,国家实施《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启动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训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着重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003年,全国的企业在职职工中,当年接受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的达3400万人次。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做好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选拔是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有效途径;对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优胜者进行表彰,对涌现的高技能人才进行采访、报道、宣传,让全社会都关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动、督导、总结、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十分必要。

像电子商务大赛这样的活动,可普及电子商务职业技能、技术成果和应用经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和人才有序流动,使公众尤其是广大传统企业经营者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实施工作(比如,在电子商务规划设计工作、开发建设工作、电子商务业务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岗位,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员来从事这些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或接受过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专业培训、鉴定的人才在企业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二、以人为本,是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是第三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方向

以人为本的观念,对IT来说并不陌生。“科技以人为本”(“HighTech,HighTouch”)是国际著名未来学家十五年前提出的预言。诺基亚等高科技公司即以此为理念取得巨大成功。

观察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可以发现,第一代电子商务中,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它的技术特征,把重心放在“电子”之上,强调网站电子商务、虚拟商业形态的特殊性,强调提供网上产品。经过2000年以来的调整,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始向传统业务和网下业务回归,强调商务中务实、理性的一面,强调服务。但无论强调电子、还是商务,最终都离不开人本身,离不开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个根本。所以近来,第三代电子商务的领导者,正越来越多强调商务体验,希望从“以顾客为中心”这个高度重新认识电子商务。例如,惠普提出全面客户体验,IBM提出随需应变,都在于强调以人为中心开展电子商务。

从商务角度看,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商家竞争激烈,一方面是用户仍觉不满意。说明商家没有争在点子上,问题就出在没有以人为本。

我们分析一下以下表格中用户对于互联网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这里,70.9%的用户对网络购物都达不到满意程度。那商家拼杀了半天,都忙活什么去了呢?商家光说我的技术好,我的“电子”强,或说我的服务好,我的“商务”强,但用户不满意,就全是零。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产品战略、服务战略,提升为体验战略,或者说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战略。把提高用户满足度,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业务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商品,为顾客提供愉快满意的购物过程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员工应该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让顾客获得精神需要上的满足;企业在搞好产品、服务的同时,需要将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深化到知识管理和满意度管理中去。充分利用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既非劳动,也非资本,而是员工的知识素质,这是一种兼具劳动和资本特点的知本型素质,需要员工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训练有素。

由此可见,除了业务活动本身的“以人为本”之外,企业电子商务“以人为本”还突出表现在对于人力资本的强调上。例如,IBM提倡电子商务以人为本,认为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软件人才及其技能发挥着关键作用。IBM自身组织机构中拥有众多尖端的软件人才,从事着软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解决方案设计、电子商务产品技术的支持与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同时IBM认为中国软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明确承诺帮助中国政府建立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在今后三年内支持1000家软件合作伙伴的技能提升和业务成长,培养十万软件生力军,使100万人次从中受益。

三、中国老百姓需要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

“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一种亲民意识,其中说的人,不是指单纯抽象的人,而是指既符合人民这个概念,又具有活生生的生命的个人。电子商务,无论是BTOC、BTOB,最终要通过人来完成。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不接触电子商务,不亲身体验到电子商务的好处,那中国搞一百年也进入不了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光靠从媒体上看,光靠从书本知识中学习,都不可靠,还是要靠亲身接触,靠实际体验。

许多人并非没有条件到网上购物,而是没这个习惯,缺乏第一次对梨子滋味的体验。事实证明,只要有机缘,上网的人就会成倍增加。远的不说,“非典”疫情传播时期,人们外出减少,上网人数明显增多。据有关调查,去年“五一”假期,互联网上电子商务活动明显增温,网络新闻的浏览量快速上升,虚拟的社会交往受到追捧,聊天室、BBS、在线游戏、在线影视等成为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去年3月份以来,新浪网新闻的订阅用户已经猛增了25%,短信新注册用户和日发送量共增长30%以上,在线游戏用户则增加了二至三成。其中,仅“非典”专题的日浏览量就达到了300万人次。“五一”期间,新浪聊天室每天有多达四五万人同时在线交流,并创造了5.4万人同时在线的最高纪录。在病毒肆虐的“五一”假期,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的销售量比平时增长了25%,其中音像、图书、软件销售的增长尤其明显。“五一”期间,方正、同方等PC厂商都推出了电话订购、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

体验经济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阐述了体验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为依据,以体验经济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江西省体验式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方向。 【论文关键词】 体验式体育旅游 体验经济 江西省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根据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会紧随其后。在休闲时代,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与一般产品相比,体育旅游产品是一类在本质上突出强调“体验性”的特殊产品,因此充分了解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体育旅游产品,对于如何围绕新型经济下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满足体育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此体验式体育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体育设施为基础,以旅游商品的形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使旅游者从参与观看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舒畅而独特的体验。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体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 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一方面,验经济下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最后,体验经济中,旅游者可以亲身经历对产品的消费过程,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视转播进行消费,这无疑为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加了机会。例如,奥运会作为体育旅游赛事产品无形中将体验经济的某些理念发扬光大。奥运会本身即是体验的最佳载体,它可以通过现场表演、电视直播等手段让全球观众同时体验到惊喜、失望、自豪、挫败、紧张等交织于一体的感受。同时,主办方借助媒体宣传营造热烈的气氛,引导人们通过抢购吉祥物、纪念品来充实原有的体验。如此一来,产品的价值被抬高,形成了强体验性品牌,该产品向消费者提供体验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此论文转摘于 流星毕业中 华 励 志 网 www.2008w.com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 体验可分为审美体验、遁世体验、娱乐体验和教育体验,体育旅游产品可同时满足旅游者的四种体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社区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重大国内、国际体育赛事都会吸引大量外地甚至外国游客,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举办城市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个城市,从而使举办地的美誉度提高;另一方面,举办地人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他们将会更加乐意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 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例如,奥运期间举办城市组织的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考虑的重点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宣传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借助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影响力,传播民族文化。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社区角度看,若社区居民可时常参与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体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区域的文脉,充分展现其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江西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 江西位于祖国的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全省部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60%,平原及盆地占30%,水面占10%,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江西界轮呈树叶形,为三面环山,北面临水,整个地势由外及里,从南向北渐次向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倾斜,形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江西境内青山滴翠、绿水 潺潺,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第三位。江西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二是高山与流水争辉,珍禽与瑶草同誉。三是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构成复合的风景名胜,它的开拓,更同历史文物结下深厚的渊源。这些资源为开发登山、攀岩、滑草、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密林探险、蹦极、自行车游、自驾车游、漂流、划船、游泳、垂钓、溪降等体育旅游项目提供很好的地理条件。 近两年,江西省充分发挥绿色、红色、古色旅游资源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了特色山水、红色摇篮、陶瓷艺术、道教文化、特种生态、客家风情等六大主题特色产品的开发推介力度,积极实施旅游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庐山、“世界瓷艺第一都”景德镇、“中国红色第一山”井冈山、“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中国红色故都”瑞金等旅游品牌。同时,积极创新旅游体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理念,组建了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全省已形成一批有较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目前,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绿色旅游得天独厚、古色旅游灿若群星,大大提升了江西旅游整体形象,江西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三、江西省体育旅游业经营现状 1.江西省体育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中的一种形式 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和恢复精神疲劳,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但是目前江西省体育旅游在旅游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至今尚未有一家体育旅行社,单纯以健身、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旅游线路没有形成,据调查,有92.86%旅行社的法人代表认为,体育旅游尚不具备开展的物质和人力条件,涉及开展体育旅游的几家旅行社,其业务多在外省开展,如东北、内蒙古开展滑雪、滑沙、骑马等活动,并且参与人群的规模不大。由此可以看出,江西体育旅游行业对开展体育旅游信心不足,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有经济的原因,同时,也存在思想观念滞后的问题。 2.潜在消费市场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近几年,旅游热已成为人们善度余暇,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型词汇,刚刚登上生活舞台,就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但尚处于了解和认识的初级阶段,为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而积极参与,也深刻反映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迫切需求。 3.消费状况与特点 江西省居民主要参与的体育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登山、骑乘动物和体育竞赛上,不同性别、年龄和爱好所选择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别,人们对体育旅游项目的选择机会以及服务质量存在较大的意见,各项目的参与率比较低,处于15%~25%之间,并且消费水平整体偏低,有31.50%认为1000元以内消费可以承受,59.49%可承受1000元~2000元,3000元只有9.10%,体育旅游消费水平略低于一般旅游消费,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体育旅游消费支出幅度差异较大,江西省居民在参与方式上表现出具有结群性特征,首选家庭成员,其次是单位同事,受余暇时间与经济因素的困扰,参与频率较低,愿意每年1次为45.15%,2次32.42%,3次以上为22.42%,节假日选择出游的人员较多83. 88%。 四、江西省体验式体育旅游的发展构想 1.追求体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 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目前红色旅游产品深受旅游者欢迎,但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要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吸取借鉴体育旅游的某些特征,整合资源优势,发挥两种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拨、有惊无险、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红色旅游融入到人们主动参与的体育活动中去,加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和感情的具体化,从而达到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目的。开发如“重走长征路”、“四渡赤水”、“打游击战”如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 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因此,红色景区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提供舞台———为旅游者创造登台体验的机会 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体育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把舞台让位给体育旅游者的途径就是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使活动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旅游者在舞台上随心所欲地忘情表演、比赛甚至狂欢。例如利用江西特有的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开发如登山、越野、漂流、探险、射箭、蹦极、舞龙灯,放风筝、荡秋千、踏青、竞龙舟、重阳登高等户外体育项目,吸引游客去体验体育文化,通过有组织的行动来融入体育活动, 加强归属感,体验激动、喜悦、成功与失败。 3.满足个性体验,形成复式开发 由于组合型体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例如,把体育旅游与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相结合,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4.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体育旅游产品品牌的塑造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培育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发著名景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是创建产品品牌的一大捷径。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著名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更重要的是,著名景区本身就是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最好宣传。如根据《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加大了开发建设力度,庐山、景德镇、龙虎山、三清山等地不断开发和丰富景区景点,以体验式体育旅游融入陶瓷艺术、道教文化和客家风情,创造体育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5.加强网络个性化服务 信息商品是体验型商品,体验在网络服务中获得较高的受众。通过网络这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了解每一个体育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要求,根据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把网络同旅游线路(项目)柔性设计体系、旅游用品(包括体育用品柔性服务系统相结合,提供不同的旅游线路、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等,针对不同体育旅游消费者创造不同的体育旅游消费环境提供不同的体育旅游服务,使体育旅游服务向“量身定做”的方向发展。加大体验式体育旅游产业信息化进程,对食、宿、行、娱、购、健进行组合服务、包装,形成全球化、立体化体育旅游服务网络,为体育旅游者带来全新的网络体育旅游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郑旭东:体验经济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08(1) 徐洁:浅谈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以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2) 谭曙辉等: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想[J]. 科技咨询导报,2007(5) 谭雁秋:我国现行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及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5

体验经济论文第7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保障系统。

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人们正在逐步迈向体验经济时代,认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就是“体验”。

笔者认为,蒙古族文化旅游已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理论研究较少,实践中蒙古族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存在景点趋同性强,管理较差,季节性明显,文化内涵不够,旅游开发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开发中加入体验经济的理论是蒙古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蒙古族文化旅游进行深一步的开发,提升蒙古族文化旅游地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如何开发

(一)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

1.蒙古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是草原牧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蒙古族文化是草原牧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成为开发的重点和核心。蒙古族民俗与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2.蒙古族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增加

蒙古族文化旅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何实行差异化竞争,就需要通过一种让消费者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找到自身独特的卖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二)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

目前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需要从产品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从产品类型角度讲目前蒙古族文化旅游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活动,属于基本层次,没有进一步上升旅游活动的层次。按照陈传康先生的观点,各个层次的产品均有一定数量,显然内蒙古蒙古族文化旅游需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图1 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1.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数量比例的优化

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数量结构优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顺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总量增多的潮流,要从总量上满足旅游需求的增长。

国内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增长速度快。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总量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内蒙古国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内蒙古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收入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

(二)满足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旅游产品的需要。

分析目前内蒙古国内旅游市场现状,考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精品线路逐步推向市场等因素,未来区内市场是内蒙古旅游市场的基础市场;京、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是加大力度、集中力量开拓的主攻市场,与此同时,在与周边省区展开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分区域有重点的进一步拓展京、津以外的周边省区市场及我国其他省区市场。

2.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优化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草原、森林、冰雪、沙漠、湖泊、口岸等自然风光,紧密结合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人文特色,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脉,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内蒙古旅游品位。根据内蒙古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在对未来旅游业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内蒙古旅游产品开发重点主要是民族民俗与历史文化、草原生态风光、大漠古韵、冰雪景观、地质奇观和边境风情六大类旅游产品。

(三)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合理

1.合理设计旅游路线

旅游产品最终是以旅游线路的形式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的组合反映了不同结构旅游产品的组合。一条好的旅游线路可以满足旅游者“最少时间和最大信息摄入量比”,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同时旅游目的地能够在容许时间范围内将旅游景点全部展示。

2.合理选择开发模式

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强劲的浪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内蒙古旅游业直接面对更趋多边化、国际化的激烈竞争。现在国内外各地区都在打旅游牌,抢占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对多元化、区域化、旅游资源类似化的竞争,内蒙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清形势,面对挑战,发挥自己自然风光组合优势、民俗风情垄断优势对外进行竞争。

内蒙古地处我国中西部,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实力薄弱。所以,要避免单打独斗,以弱争强。内蒙古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横向联合,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与区外旅行社联合,建立协作关系,与具有客源优势、信息优势的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旅游资源优势互补,通过“联姻”,以客源共享,联合推销,发展壮大自己。

二 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

(一)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开展全区范围内的旅游宣传工作,让所有居民尤其是农牧民了解到旅游产业对发展全区经济、促进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提高居民的旅游发展意识,从而保证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措施能够得到及时的贯彻和实施。全面贯彻自治区有关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各项最新政策。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管理作用,实现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建立旅游业发展的法制保障

体系。

完善资金保障。旅游业投入,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目前,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投资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多种经济成份进入旅游开发领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或其它企事业单位开发内蒙古旅游产业,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不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内蒙古还是要加强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建设,加快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基础和接待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应以旅游交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区内外交通网络建设,大力修建通达各个景区和景点的公路。重点建设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乌兰浩特、赤峰、通辽、锡林浩特等旅游交通中心,调整旅游交通结构,开发铁路旅游和航空旅游吸引中远距离游客,发展公路客运业务吸引周边区域游客。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主要以旅游饭店、宾馆为重点,加强旅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其接待规模和接待水平。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还包括开发特色餐饮,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商店、超市等。

(三)逐步建立、完善培训机制

旅游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等旅游人才的供给。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内蒙古要从其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启动人才新战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旅游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旅游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总体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充分借用区外旅游教育和培训培养旅游人才,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积极进行人才交流,引进人才,以解决目前人才紧缺的状况,从人力资源上保障旅游经济的强劲发展。

(四)积极鼓励创新性开发战略

内蒙古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其宣传促销的策略要有更强力度的选择,即必须瞄准国内外的主要客源市场,促销特色的产品,突出自己产品的个性和优点。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精心地、高质量、有效地开展促销活动,树立内蒙古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良好信誉,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在制定旅游宣传计划时,要在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国内外宣传,实施旅游促销工作,要增加促销投入,每年从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要积极开展区域间的旅游联合。海外旅游市场要稳定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港澳台等旅游市场基础上,积极争取南亚、北美、欧洲的客源市场,国内旅游要加大对周边地区、京津冀、东北三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促销力度。

参考文献

[1] 乌铁红,李文杰.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6年第7期: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