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验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1-06 22:52:20
体验教育论文

体验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体验;本体性;功夫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03-10

收稿日期:2012-2-18

作者简介:张祥云(1964-)江西太余县人,教育学博士,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人文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体验必须是“活着”,“活着”却未必在体验。植物人的“活着”,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仅是“肉体性地活着”,不是“精神性地活着”,这样的“活着”,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活着”。没有体验的人,除了植物人,还包括睡不醒又没有梦的人。肉身存活基础上的“精神地活着”,必须是体验的。体验是人自我确认、自我见证自己活着的基本方式。自我“活着”的丰富性、质量及其意义和价值全靠自我的体验,那些不懂得体验的人,被指称为“木头人”和“行尸走肉”,是有道理的。体验的能力,是自己“活”给自己“看”的能力。人文教育是教人如何更好地“活着”的教育。如果“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那么,人文教育就应该既是“体验地”又是“体验的”。既要“教人去体验”又要“体验去教人”。体验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性的。

一、体验的生命:人文教育本体境界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人”的教育,是对“心”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体验对人文教育来说具有本体论意义。

(一)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

体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据说出自黑格尔的一封信,后来因为在传记文学中频频使用而被广泛传播。在德语中,体验(Erleben)有经受、经历等含义,蕴含了主体主动积极地去感受生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的意思。正因为这样,一些英译者经常把德文Erleben一词翻译成Experience of life(生命体验)。《现代汉语大词典》则将体验一词解释为:(1)动词,亲身经历;实地领会。(2)名词,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我们倾向于把体验当做工具性手段来定义。这个解释似乎还没有揭示体验在生命意义上的本体论意蕴。

最先将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本体论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他曾对体验做过许多规定,但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体验指的是“特殊个人发见其此在的那种方式和途径”[1],即体验是我们每个生命个体领会和发现自身存在的方式和途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狄尔泰认为生命正是在体验中完全实现它自身,并由此观察生命,从而把握它的全部内涵。他视体验为生命的基础,所以强调生命表达在体验中。叔本华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的世界”[2]。狄尔泰也认为,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物理世界中,而且生活在一个只有对有灵魂的人才敞开的、由生活体验所构成的生活世界。世界的本体不是理性、不是实证主义那种客观外在的实在,而是活生生的、有心灵的感性生命。而生命处于变化之中,是不断生成的,人们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只能依据内在的体验和感觉加以把握。那些经过抽象的东西,也只能通过体验才能得到具体的说明。由此可见,生命体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而是体验者在体验中存在,体验使体验者存在,体验与体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只要人存在,人就总是要体验着的。因此,体验是人存在的方式。

(二)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受传统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世界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于是将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相分离。在教育领域,人文教育把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客观化,用处理人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系来处理人与人文知识的关系,用了解物质世界的方法来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用改变外部世界的方式来改造我们的心灵世界。如果没有足够了解人文知识的特性和人文教育的特点及其关系,就容易将人文教育变成“数学式”的、“工程式”的教育[3]。人文教育往往只是使学生增加了人文知识,人文教育由此而被对象化、工具化、技术化,变成纯粹传递知识的“工具”。一旦把知识当成目的,生命本身反而就成为了手段,人文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就此消解殆尽。结果,在人文教育中,学生的个体世界被“外在”的知识片段所“堆放”,“头脑”“塞满”了各种“被客观化”处理过的人文知识,“心灵”却无法体验到自我和感受到幸福。人文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要唤醒学生的精神生命和意义生命,在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实现生命境界的提升。人文教育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主题。

生命是体验,而不是知识和理论。人们常常认为生命是一个谜,而且会有一些答案,他们必须解答“它”,于是寻找解释、理论和学说。过分强调“生命是一个问题”的假设,把人们引向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努力学习并制造各种知识和理论。但生命问题的解决却不能仅仅依靠于这种头脑上的知识和理论。我们不仅要从知识层面去解答“它”,更要在本体层次上进入“它”,去生活并感受,与“它”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对生命的理解来自我们的整体,不仅需要“脑”的思考,更加需要“心”的体悟。在“脑力”基础上提升到“心力”的境界,才能真正进入生命堂奥。人文教育所引领的生命理解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使整个生命成了你,使整个你成了生命。在这样的境界里,我们与生命的关系就超越了工具性的“我—它”关系,而变为本体性的“我—你”关系——用“我”“你”“它”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布伯的经典表达。我们不能“死于”布伯所谓的“我—它”公式而不悟,虽然没有“它”,我们不能“生活”,但仅仅靠‘它’来“生活”,这样的所谓“生活”,其实只是处于糟糕而“困难”的“生存”状态而已。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否则,那些关于生命的确定性知识、理论、结论就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反而还会束缚我们,让我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就如百足蜈蚣的故事一样:

蜈蚣是用成百条细足蠕动前行的。青蛙见了蜈蚣,久久地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条腿,它是怎么行走的呢?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蜈蚣有成百条腿,它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然后动哪条腿,接着再动哪条腿呢?于是青蛙拦住了蜈蚣,问道:“我被你弄糊涂了,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是怎么用这么多条腿走路的?这简直不可能!”蜈蚣说:“我一直就这么走的,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这个念头第一次进入了蜈蚣的意识。事实上,青蛙是对的,该先动哪条腿呢?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了。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他蜈蚣这个问题了,我一直都在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动不了了,成百条腿要移动,我该怎么办呢?”[4](P166-167)

我们的学生有时就像青蛙一样,对生活、生命充满了疑惑,并带着他们的知识性回答试图征服生活,带着他们所学理论试图操纵生活。他们以为,只要知道了这些知识和理论,他们就成为了主人。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记住各种知识和理论。正是这些未进入学生内心的杂乱知识和繁多理论使他们忽视了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回味生活中的感动。海德格尔曾说:“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关于人有这么多的并且如此杂乱的知识……也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对于‘人是什么’知道得更少。没有任何时代像当代那样使人如此地成了问题。[5]”知识越多,人们疲于用脑,心被掩盖了。人文和生命的东西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才能化为自己的内在。头脑包涵不了“心”,是“心”包涵、滋养并超越了头脑,“心”更具生命的整体性。头脑只是制造确定性的知识和干枯的理论,当我们用“心”去体验时,我们才进入到生命的整体,我们才成了生命本身。生命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它是动名词,生命只有通过生命才能得到彰显。正是如此,狄尔泰才说“精神科学的基本方向就是从生命去认识生命,从生命去解决生命问题。[6]”我们的学生越是变得理论化,他们就活得越少。他们可以思考爱,却从来不会爱,他们想有关神的事情,却从来不会变得神圣。他们只是不断地谈论,将时间都花费在记忆文字、理论和学说之中,没有一刻进入生命和生活。人文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它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学生将它融入生命整体。学生不仅要“知道”更要“体道”、“悟道”和“行道”。人文教育不是要教导学生占有多少死寂般的知识、了解多少木乃伊般的理论和学说,而是要让学生在人文知识的指引下进入心灵的探索,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生活,并与其融为一体。人文教育应该超越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不应停留在对人文知识头脑层面的理解和记忆,而是要进入到心灵乃至肉身层面的实践。因此,在人文教育的过程别要唤醒学生的体验,以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人文知识,以体验的方式让人文知识进入学生的生命,激发学生用生命去体验人文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自身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开出智慧之花,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心”的教育。因此,人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

(三)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

在茫茫宇宙中,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如卢梭所说的,上帝把我们造出来以后,就把那个属于我们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每个人都可以求得,但没有人能够代替自己感受人生。从学生角度看,人文教育中生命体验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成为他们自己的过程。

1.让他们接受自己

让学生成为他们自己首先要让他们接受自己。人文教育就是帮助每个学生成长,让他们从自身生命出发,变得更完善。而让自身更完善的前提是接受自己,否则学生就会失去依托。接受是我们与生命友好相处的原则。学生的诸多迷惑常常因为他们一直在排斥自己,责备自己,而不是接受自己。于是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内心骚乱和苦恼。我们的教育总告诉学生他们哪里不好,过分强调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他们需要改正。学生从小一路走来,就是在这种害怕犯错,避免犯错的状态下度过。我们为了让学生变得优秀,就必须先把他们身上某些本真的品质抹杀掉,然后教给他们在我们看来最好的东西。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成为好学生。其实,犯错和“缺点”宛如“黑暗”,黑暗不是一种“存在”,只是一种“不在”,它只是“光亮”“不在”。只要“点亮”“灯火”,黑暗就消失了。所以,人文教育要做的就是点亮“心灯”,用生命的智慧照亮他们领悟到生命大大不同于非生命的玄机,驱赶掉用理解非生命物质的习惯规则去理解自身生命的“黑暗”,赢得理解生命的“时间性智慧”。生命性即是过程性,成长性,个体性。生命不是一步到位,生命不是即刻定型,生命不是一劳永逸,生命不是外在创构。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妙暗示我们要从容地接受、享受、肯定自己成长中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阶段。让学生既接受自己成熟的一刻,也接受自己羞涩的一刻。不要让学生只是在思想上把生命当对象,把生活当成“一个谜”,站在这个人生的“谜语”之外,对象化地“驻足”于思想地“猜谜”,因为生命不是身外之谜,它必须总是在被经历,而不能等到“解答”之后才去经历,就像我们不会等到我们解答了什么是爱之后才去爱。然而,我们的教育却总是沉迷于制造太多的“应该”。学生一直被教导那么多“应该”的知识,那么多“应该”的观点,教育始终寻求“应该”,于是,直接的“是”被羞于对待了。就像他们看着一朵鲜花,他们马上开始想的是这花应该是怎样的,它可以更大一点,它可以更红一点,可以注射化学物让它变得更大,可以画它,它将变得更红。他们不能接受它原来的样子,小或者大,红或者不那么红。生命的智慧却会发问:为什么不在这一刻享受它?为什么要先把它弄得更红,把它弄得更大,然后才享受它?教育的智慧也会问:为什么我们非要让学生个个都变得成绩优秀才觉得那是最好的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自我肯定地成长呢?我们是否会发现,我们把整个生命都浪费在了“应该”上,却看不见那个已经存在着的美丽的“就是”。人文教育必须让学生找到一条从他们生命被驯化的模式中“出走”,并进入自然生命流动的途径。从生命的视角看,学生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任何其他人的期望,其他人的规则,其他人的蓝图,尽管他们无法脱离被期望,被规约,被谋划,而且这些期望、规约、谋划在“应该”的意义上说都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法的。但作为生命的而非机械的个体,学生在这里却是无可替代地要身体力行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存在!没有什么规则是学生必须生搬硬套的,他们必须找到他们自己的规则——尽管这些规则很可能与公共的规则完全一样,但从根本上说,那是他们自己找到的,不是被赋予的。

2.让他们“放下”规则去领悟

人文教育中,要让学生体验生命,成为自己,就是要让他们放下规则去领悟。人文教育通过人文知识来教育,但人文知识不能成为捆绑学生的教条,变成冷冰冰的规则。规则是死的,它将成为一种禁锢,而领悟是活的,它将给学生无垠的天空。因此人文教育应该靠体验的方式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理论—规则沁入学生的心脾,让其散发出生命的芬芳,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然而我们却常常用处理外部世界知识的方法来对付心灵和精神这些内部世界的知识,心灵负担着太多未消化、未融通的规则。宗教精神最后纷纷变成教规,基督和佛陀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人遵从的规则,但是没有其他人是释迦摩尼,没有其他人是耶稣基督。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唯规则是从,我们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修饰过的复印的副本,我们将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自己。在人文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是将规则硬塞给学生,最后他们就会像下面故事里的传教士一样。

这是个犹太教的故事。一个所谓的聪明人,几乎是一个犹太教的法学家,他从附近的村庄回家。他看见一个人带了一只美丽的鸟。他买下了鸟,开始想着:这只鸟如此美丽,回家后我要吃了它。忽然鸟儿说:“不要想这样的念头!”教士吓了一跳,他说:“什么,我听见你说话?”鸟儿说:“是的,我不是一只普通的鸟。我在鸟的世界里也几乎是个法学专家。我可以给你三条忠告,如果你答应放我并让我自由。”法学家自言自语地说:“这只鸟会说话,它一定是有学问的。”法学家说:“好,你给我三条忠告我就放了你。”鸟儿说:“第一条忠告:永远不要相信谬论,无论谁在说它。他可能是个伟人,闻名于世,有威望、权力和权威,但如果他在说谬论就不要相信它。”教士说:“对!”鸟儿说:“我的第二条忠告是:无论你做什么,永远不要尝试不可能,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会失败。所以始终了解你的局限,一个了解自己局限的人是聪明的,一个试图超出自身局限的人会变成傻瓜。”法学家点头说:“对!”鸟儿说:“我的第三条忠告是:如果你做什么好事,不要忏悔,只有做了坏事才需要忏悔。”忠告是精妙的,于是那只鸟被放了。法学家开始高兴地往家里走,他脑子里想着:布道的好材料,在我下星期的集会演讲里,我会给出这三条忠告。我将把它们写在我房间的墙上和桌子上,这样我就能记住它们。这三条准则能够改变一个人。正在那时,突然,他看见那只鸟坐在一棵树上,鸟儿开始放声大笑。法学家说:“怎么回事?”鸟儿说:“你这个傻瓜,在我肚子里有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如果你杀了我,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法学家心里后悔:我真愚蠢。了什么,我居然相信了这只鸟。他扔掉他带着的书本开始爬树。他是个老人,他一生中从未爬过树。他爬得越高,鸟儿就飞向另一条更高的树枝。最后鸟儿飞到了树顶,老法学家也爬到树顶。正当他要抓住鸟儿的那一刻,它飞走了。他失脚从树上摔下来,血流了出来,两条腿断裂了,他濒临死亡。那只鸟又来到一条稍低的树枝上说:“看,首先你相信了我,一只鸟的肚子里怎么会有珍贵的钻石?你这傻瓜!你听说过这种谬论吗?随后你尝试了不可能。你从没有爬过树。当一只鸟儿自由时,你怎么能空手抓住它,你这傻瓜!你在心里后悔,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却感到做错了什么,你使一只鸟儿自由了!现在回家去写下你的准则,下星期到集会上去传播它们吧。”[4](P159-161)

这就是所有的传教士在做的,也是我们学生在做的。他们只带着准则,缺少的是领悟和体验。这种现象在我们的道德教育别明显。学生把道德知识当作世界的真理去记忆、掌握,最后以为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就是获得了“道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但他们只是按照秩序机械行动,而不能够充分享受和体验道德生活、实践道德生活。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所以不要强记规则,只是试着“放下”规则去领悟和体验。“放下”并不等于抛弃,放下规则是为了让规则融入学生的心灵,就如身体里被移植的器官一样,最后与身体融为一体。如果老师只是将规则强加于学生,学生也不会变得明智,他们的内在将仍然无知。这样的学生看起来就像被刷得雪白的坟墓,外在看似美丽和清洁,内在却是死的。人文教育中,老师要让学生去领悟,将规则融解在他们心里,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去遵循规则,以至于最后忘记规则的存在,而实际上他们却正在遵循着这些规则。

3.让他们平凡而独特地活在当下

最后,要让学生进入体验,成为自己,在态度上就要让他们学会平凡而独特得活在当下。

法国思想家蒙田在四百多年前就敏锐地洞察到,我们人类从不安于现状,总是追求未来,担忧、欲望和希望把我们推向将来,使我们感觉不到或不予重视现实的事,而对未来的乃至我们已经不在的未来的事却尤感兴趣[7]。人是具有时间意识的生灵,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人,因为有了时间意识,当下的生命状态就会与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当过去和未来全然地聚集在“当下”时,“当下”的空间反而被过去和未来占领了、覆盖了。因此,我们经常为过去或未来而活着,反而疏忽了“当下”的意义。事实上,“当下”才是构成生命的确切现实。“当下”是未来的过去,是过去的未来。“活好”“当下”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可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普遍得了浓重的“未来焦虑症”,学校教导学生要为了未来而学习,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为此,“你必须出类拔萃”,“你必须班上第一”,等等。为了未来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学生很可能为了某一点优势的获得而陷入不顾其余的洞穴思维之中。为了使自己有这种能力,学生要忍受暂时的痛苦,要放弃自我的个性去应付标准化、模式化的考试,甚至要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健康来换取未来的所谓幸福人生。为了未来,当下被彻底当成工具献祭出去了。

把当下彻底出让给未来的人,也就把自己仅仅当成了工具和用途。可是一个人不只是一种用途,不仅仅在于要去证明什么。一朵玫瑰开花,不仅仅是为了过路人,不仅仅是为了将会看见或闻到其芳香的人。可是,我们的教育总是教人把自己当成一件东西,要在“商店”的“橱窗”里展示,总是等着有人来利用“他”的出众之处。当学生被教育成仅仅为了他人而存在的时候,他们就像呆在一个陈列柜里,被贴上商标,标了价,分了类,做了广告。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忙于安排他人的生活”,而“人越不满足于自己和自己的内心生活,他就越是要在外在的、公众的生活中显示自己。[8]”其实在所有人忙于安排他人生活的同时,几乎每一个人也都在他人的控制和安排之下。学生被教育为他人活着,为未来活着,惟独不为自己当下的心灵活着。

生命因独特而产生价值,人文教育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变得千人一面。人文教育不是“流水线”的作业,把学生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塑造。要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才能凸显生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所以,人文教育要教会学生放下一切展览、表现,做回他们自己,平凡而独特地活在此时此刻,珍惜此时此刻的存在。这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的事情,学生的生命要靠他们自己去体验和完成。老师是一种闪光的火焰,学生只是来汲取并点燃自己内在的火焰,最后那将成为学生内在的光芒,为他们指出生命体验的道路。

“人文教育是教人入‘道’的教育,而道却往往‘道隐无名’,‘大象无形’,且‘道可道,非常道’[9]”。即使我们的学生用头脑占领了人文知识这一疆域,他们依旧无法开启人文世界的城门,永远在“道”外徘徊。人文教育只有通过体验的方式让人文知识进入学生的心灵方可使他们“入道”乃至“道成肉身”。因此,与其说体验是人文教育的“方法”,还不如说体验是人文教育的“本体”。

二、生命的体验:人文教育方法视域

(一)体验是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

人文教育是有关“心灵”(consciousness)的教育,但科学知识的爆炸式发展不断刺激我们认识事物的欲望,我们常常以科学的方式去接触事物,于是,人文教育往往变成关于“头脑”的教育,即把“心灵”看作是“心智”(mind)。虽然心智似乎可以包括很多心理活动,但其中理性思维最具决定性,处于权威地位。理性之外的其他心理活动被忽视或轻视,完整的心灵中有一大片心田被荒芜了。把心灵简化为只关心知识的理性导致了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精神、情感生活——“心事”(heart)的忽视。于是在人文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常常用“科学”的眼光去看人文的世界,他们看到的世界只是按照“铁的规律”运作的一架宏大机器,而不是处处涌动着创造性、随意性、偶然性的生灵之舟;我们的教师也像科学家一样给学生分析人文知识,他们给了学生关于事实的知识,却没有带领学生进入人文的世界——一个丰姿多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就如下面这个故事中的科学家一样,把本来散发着“诗意的光辉”的人文世界变得单调乏味。

哲学家缪斯特堡要求科学家说一说海水。科学家提来一桶海水,说:“这是一桶海水。海水里还有盐分。它的水分含有氢和氧,并且每一滴水里都有亿万个分子。”缪斯特堡问科学家说这些盐啊、氧啊、分子啊是什么用意。他说:“我说的是关于海水的事实,并解释了这个事实。你若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他如何证明呢?缪斯特堡站在一旁看着他。他先取一桶水,并加以蒸发,把剩余的盐分当作结果指给缪斯特堡看;再取一桶海水并接通电流,把水分分解成氢和氧,用这些气体充起了大气球;他又把水置于高压之下,并改变温度,使其显示某种变化,证明每一滴海水由无数多的分子构成。科学家让缪斯特堡尝了尝结晶的盐粒,并让他看被氧气和氢气充得膨胀起来的气球和蒙蒙的蒸汽,然后说:“看到了吧,相信了吧!” 只见缪斯特堡极为愤怒地面对着科学家,像受了戏弄,他说:“我认为你所作的这些证明并没有说明当初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我们所要了解的是海水,你却想尽办法粗暴地把它变成别的东西。你看看,你干了些什么?你任意地使海水被蒸发,被电解,像是在给它上酷刑。你让我看到了盐粒、看到了氢气球,看到了水蒸气。可是,海水呢?我们想要了解的海水呢?却被你弄得不见了!”[10]

为了清晰、准确地认识世界,科学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宏观物体的微观结构都被科学的犀利目光透视得清清楚楚。科学就这样把大海拆解再划归为某种普遍概念,大海变成了盐分、水分、分子、蓝色,而不再是大海。可是在人文的世界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不能说明什么。例如蓝色,大海、天空、甚至衣服和书包都可以是蓝色的,它与大海没有直接的关系。人文教育中,我们不能把各种独特的蓝色抽取出来冠以同一个“蓝色”概念。这样一个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概念,不可能使学生对大海、天空等具体事物本身有真切的了解。科学重视用逻辑论证和证明、科学分析和证实等来产生知识,而人文则更重视体悟和体验,强调隐喻的、默会的和“迂回”的话语来进入情感。所以,理解人文世界的方法多是感悟性的、体验性的,尽管它并不绝对地排斥理性分析和推理计算,但在它那带有诗意般感性光辉的世界中,绝不能“滥用”科学的方法。当我们全身心地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诗一般的语句所激励时,就绝不能用科学的理性将其深厚的内容“分析”为“太阳每天都换一些新的氢离子进行核聚变”。如果这样,本可以让我们体味无穷的东西就变得索然无味。

体验使我们与事物融为一体,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件事物都是独特的、唯一的,都是自身完满的,就如我们自己一样,具有了生命和个性。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另一种天地,是一种“诗意”的理解。诗,需要用语言传达,而语言是概念化的,但是诗用它所表达的不是“概念”定义下的事物。也就是说,诗表达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言外之意”、“境生象外”,即诗的意义不在有明确定义的语言,画的意境也不局限在具体的形象。透过语言,诗重新救活了被概念封死的事物,在诗中,事物与心灵直接相遇。诗能让我们感受到的愉悦和震撼正是来源于心灵与事物、心灵与心灵的这种无间关系。以体验的方式理解人文世界,就是不拘泥于任何知识和观念,像诗一般超越常识地去听、去看。它不是用概念抹去事物的一切感性存在之后的抽象推理,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对象之中的“精神漫游”。比起用科学的方法得来的那些公式、原理和定律,用感悟、体验的方法感受到的东西告诉给我们的似乎更多。它们的“信息量”可以为零,因为不包含按科学标准确证的内容,也可以为“无穷大”,因为其中有着我们体味不完的内涵。由此看来,理解人文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体验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即使它包含有理性的思索,也是以感性体悟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感理性”(蒙培元的范畴)。因此,体验是理解人文世界的重要方式。对于人文教育,我们应该根据其知识性质、理解方式的不同而采用有别于科学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这里,我们并非要否定和排斥实证、逻辑等普遍运用于科学教育中的方法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是要强调更适合人文教育的方法——体验。没有体验,人文知识就成为干瘪的符号;没有体验,学生就无法走进精神和价值的世界;没有体验,我们的“心事”就变成“荒地”。脱离了体验的人文教育因失其“根本”而会变的“木乃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验是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人文教育的体验方式

人文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教育,更是心灵和精神的教育。它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思想——动名词意义的思想。从方法的角度看,体验的过程是参与、理解、反思和内化的过程,而诚敬和专注是我们对待知识和学问应有的态度。所以,人文教育特别注重体验过程中的诚敬、专注、参与、理解、反思和内化。

1.诚敬

在一个知识成几何速度倍增、凡事求新的时代,具有历史沉淀的人文知识和理论犹如历经沧桑的老人逐渐被我们所忽视和遗忘。我们的学生往往不愿花时间和耐心真正走进“他们”。常常只是看了几眼“他们”的“外貌”,就对其“指手画脚”,妄下判断。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创新并具有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应该是建立在深刻了解批判对象之上的。对于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内容我们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就连具有大智大慧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都说:“我年轻的时候,知道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什么都知道。然后我变得成熟了一点,我开始感到我知道的不多,实际上,很少。当我变得非常非常老的时候我恍然大悟。现在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不知道。[11]”妄说、妄断不是学生做人和做学问应有的态度。中国古人云“格物亦须积累涵养”,所以他们都十分强调在格物致知之中贯以诚敬。北宋哲学家邵雍说:“先天之学主乎诚,至诚可以神通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12](P33)”程颖、程颐说:“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12](P37)”朱熹也说:“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今欲作一事,若不立诚以致敬,说这事不妨胡乱做了,做不成又付之无可奈何,这便是不能敬。人面前的是一样,背后又是一样;外面做的事,内心却不然;这个皆不诚也。学者之心,大凡当以诚敬为主。[13]”可见,他们都将“诚敬”视为治己、治学的重要方法。面对具有深厚内涵的人文知识、理论和传统文化,学生应该带着“诚敬”的心去深入研习。

2.专注

在这个日新月异、求变的时代,我们的学生对待知识和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急躁和匆忙,沉不下心去做事。有一个关于悟禅的故事大概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一点提示。有一位弟子问大珠慧海禅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大师回答了四个字:吃饭睡觉。那位弟子很不解。大师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弟子当下就开悟了。我们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不“悟”,就在于该吃饭时不吃饭,千般须索;该睡觉时不睡觉,百般计较。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睡觉的时候想做事,做事的时候想吃饭,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结果就是饭吃不香,觉睡不甜,事做不好。据说一只蜜蜂必须飞上好几千里,停在5000朵花上才能采到一勺蜂蜜。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记住一件事: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都要全然地在那里,否则他们将停在了花上,却在离开的时候没有带上蜂蜜。当他们停在一朵花上的时候,就要真正的停留,要忘记世界上所有其他的花。在那一刻,没有其他的花存在。仅仅作为一只蜜蜂嗡嗡地、快乐地享受那朵花。这样他们才会积累生命的蜂蜜。无论是学习和做事,学生都应该有一种专注的精神。这种专注是一种单纯的心境,精神集中而且心境宁和,这种专注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执着。惟有如此,学生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不受其他事情干扰,才可以取得较大进步,才可以有所造诣。就如佛经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14]这大概也是一种定而得慧的卓越境界。

3.参与

参与的意思就是亲身参加、亲自去做。中国古代就有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荀子?儒效》里说:“学至于行之而至矣”。扬雄在《法言?学行》中也说:“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可见,古代先哲们早已告诉我们为学之道旨在参与。可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常常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他们在教室里“静听”、“静坐”,接受既定的一切,甚至很少问为什么。学生的身体来到了学校,可他们的心灵却游离在校外。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否则就会造成他们身心和知情的分离。参与的过程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学生通过活动和实践等途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通过心灵的参与从书本或他人那里获得间接经验。所谓心灵的参与就是心灵体验,即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移情、想象等方式将自己融入到对象中,然后去感受、领会和参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参与的过程是各种活动、观念和知识与学生个体建立意义联系的过程。只有当知识与学生自身有关系、有意义时才能被学生吸收。杜威也指出,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最能令人不忘的知识。正是通过“做”,知识与个体之间建立起了关联,知识才会永久不忘。参与使知识与学生的精神形成意义关联,使知识真正地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缺少个体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就是“无源之水”。只有通过参与所获得的一切,才是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的格言:“I hear,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侠髓。)”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投入进去的并非仅是智力和技能,而是所有的一切,包括躯体、情感、精神、心灵等等。因此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提高,更是身心的发展和精神状态的更新。此时,学生就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了。

4.理解

对自然我们可以解释,而对“人”我们只能理解。理解和解释的不同就在于它关涉到情感,它渗透着体验和感受。学生拥有了丰富、充实而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他们就可以进入到“文本”(课程和教材)的深处,去领略其中的精髓和精妙的生命意味。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就是把学生个体将自己的视域向“文本”对象的视域开放,两者互相交流和接纳,实现视域的融合,并在融合中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学生总是在自己的当下情境中带着自己的思想痕迹进行学习的,在参与“文本”世界过程中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理解,获得生命意义的生成。也正如《理解与教育》一书中所说:“理解带来的视野融合,也就是新的地平线新的意义的获得。这种融合的过程不断地发生着,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有价值的意义世界,构成绵延不断的历史和生活,构成了不断生长的经验。理解者的视野处在运动中的开放过程,它不断地变化着、扩展着、运动着,这都是通过理解而实现的。理解者通过理解,把地平线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在理解中,他不断地构成新的视野,不断地获得新的世界经验,他生活的地平线就不断地变化扩展。[15](P29-30)”

5.反思

反思就是反省和思考。只有不断地对所学的东西进行反思,才能把握知识各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否则获得的知识犹如一堆没有经过消化的负担。杜威也认为“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16]”其实,中国古人也是十分重视反思和内化的,所以他们强调学与思互相结合,读书与体察互相结合。特别是朱熹,在《朱子语类》里关于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例如:“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便思量这事合如何,学字甚大,学效他圣贤做事。”(卷二十四)、“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卷十一)、“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卷十一)。其实“思”、“反求诸身”、“虚心涵泳”和“切记体察”这些都是强调个人在学习和读书时应该在反思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化。知识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常常是静态的,它需要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方可被激活。现实教育里,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一些没有活力的概念。这种“知识”没有被学生吸收、消化,没有被学生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没有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它游离在学生的生命和体验之外。明代的王守仁就曾经提出,学生依其不同的为学方法可获得三种知识:“记得的知识”、“晓得的知识”与“明得的知识”。“晓得的知识”是指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这种知识仍然是一种外在的知识;而“明得的知识”则是一种内在的知识,是一种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与思考后获得的知识,它既是对内在良知本体的明了,也能自觉地外化为行为。[15](P31)反思和内化是将知识个性化,在整体上予以领悟和把握,从而发现新的启示和意义。学生认知的目的不是获得关于事物“是什么”的客观知识,而是要将这种知识内化到主体自身的情感中,成为学生自身价值、信念和态度的知识。停留在学生情感和个性之外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只是表面的知识,还未进入他们的心灵。只有在反思和内化过程中,通过感悟、移情和想象,才能使相对静止的知识在学生的心灵中被激活,从而产生新意义。此时的外在知识便成为了与学生自身血肉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明得的知识”。

三、“体验的人”与“人的体验”:功夫与本体合一

体验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其运用并非易事。在人文领域,每一种教育方法的使用都具有鲜明的“本体性”,“他”不可能被做成科学实验室里的仪器,可以复制性地简单操控。为了使人文方法区别于科学方法,我们将人文方法称为“本体性功夫”。科学方法就好比是“武器”,它的应用只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操练(比如扣动扳机)便可,而人文方法却是“武功”,它作用的发挥不是靠外在的“工具”,它需要我们身心一体的投入,身体本身(挥拳踢脚)便似“武器”。教育方法不同于科技操作,它无法实现内在傻瓜化和外在智能化,它需要内化于主体自身方可见效。正是为了区别于外在主导型的工具性方法,我们将体验这样一种本体性的方法——用中国所谓的“功夫”来表达!拳头打人是本体性功夫,手枪打人是工具性方法。作为“功夫”涵义的体验意味着“修行”。提到“修行”,似乎涉及宗教的领域,但修行并非宗教所独专。古代中国儒道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尤其重视“体”认、笃“行”,所谓修身、修心、修德必须落实为身心整体的切己体认与自觉修持,这实际上就是具有中国特质的修行。作为教育方法的体验,它必须由外在的方法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自觉,成为与自身不可分离的整体,这一过程就是“修行”。无论我们对体验这一方法了解得多么透彻,如果不践履和内化,它永远都如别人口袋的钱,到不了自己腰包。正如惟有“用锤子”而不是“看锤子”才能真正把握锤子一样,只有运用体验的方法才能使其转为内在功夫。其道理就如同真正的打字方法不是体现在打字者聪明的头脑里,而是手到心会地体现在将手和键盘“合在一起”的打字者的动作中那样。“方法”是一种认知,而“功夫”是一种体验,体验涵蕴认知,认知未及体验,体验是“实践性智慧”而非“知识性智慧”。“功夫”是“做”和“练”出来的,不是“说”和“看”出来的。古人王坤说“君子之为学,所贵乎知要,而尤在乎体验”(《继志斋集》,卷七《观澜亭记》),朱熹说“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朱子语类》卷十)[17]。因此,作为“功夫”的体验需要我们去体验,它不是一味静观枯想的“冥思”,而是充满创造活力和坚持不懈的“践行”。它不仅依赖于“心”的静中知道、了解、领悟,还要将这种“知”和“悟”融入到形躯之身的活动和展现中,成为动中的“体”、“会”。只有“体之于身”才算“会”得根本,“心”之“思”必须落实为“身”之“能”才能受用,静中之“知”必须落实为动中之“会”,才成其为彻知、真知。从“知”不“知”的“心”官“思”虑,归于“会”不“会”的“身”心一“体”,就是从“方法”到“功夫”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是从理论到实践,更是身心境界拓展与提升——“修行”的过程。体验这样的“功夫”,“是在我们肉身里培植和练就出来的精神和‘道行’[18]”。体验成就境界,它是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教育“方法”,是与人的目的、价值合一的“方法”。也就是说,体验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功夫,也是本体。

参考文献

[1] 安延明.狄尔泰的体验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49.

[2] [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李建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9.

[3] 张祥云.人文知识视野中的教育探询[J].复旦教育论坛,2004(6):19.

[4] 思勤.奥修故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166—167.

[5]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00—101.

[6] 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9.

[7] [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卷(M).潘丽珍,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第4次印刷):12.

[8] 徐建顺.托尔斯泰:怀疑,还是疯狂[EB/OL] book.省略/2004/07/06/10/article220871070.shtml 2004—7—6.

[9] 张祥云.走出人文教育的思维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3(3):25-29.

[10] 舒可文.美是幸福的时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26.

[11] [印度]奥修.春来草自青[M].虞莉,顾瑞荣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176.

[12] 转引自孟耕合.北宋《中庸》之“诚”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09:33,37.

[13] 陈敏.朱子论诚敬[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9-121.

[14] 转引自刘为开.专注的境界[J].湖北招生考试,2009(252):19.

[15] 转引自赵联.体验与教育——体验的教育学意蕴初探[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29—30.

[16]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1.

体验教育论文第2篇

体验式教学的特色是充分挖掘教学中“人”的重要性,充分强调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内在体验,是一套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是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的含义。要构建学习者本身的学习经验需要是学习者身临其境来体验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体验并且做出反思,把这些反思转换为学习者本身的学习经验。体验学习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经验,另外一个是学习场地,只有两者进行紧密的配合才能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首先,学习是对以往经验不断改造以及充足的过程,教育形态中应该不断融合各种学习经验。其次,场地学习的最佳环境可以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验式学习自古以来就被学者们所推崇,涛行者的“做中学”中体现着体验学习的内涵意蕴,孔子的“学与思”体现了体验式教学辩证法的思想。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课程,达到的效果远远大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以体验为特征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日常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的锻炼,把锻炼身体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强制性的安排学生跑步,从事固定的体育活动,要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规律特点为主来替代传统的以重视教材内容逻辑联系为主的形式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快乐或者悲伤的情绪,在经过运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心情平静许多。在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体验”作为一种有效持久的教学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体质不断增强。

1.1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哲学上来看发展是经过与结果的统一,学习的过程制约但不决定结果,结果是学习过程的体现,但不能全部体现。在体验式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传统教育中结果,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体验,不要急功近利。学生在加强自身学习体验后就会享受学习的乐趣,就会主动的从事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这样体验式教学就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融入到学习中。

1.2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养成

强调学生个性的养成是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体现,是个人的。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是独特的自我的,能体现自我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今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情感构造、认知结构、个人取向都有很大的影响。

1.3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学习的内在生成为特性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深刻和深层的以及神秘的内在感受,学生学习能引发与学生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不仅如此,学生学习能帮助学生得到具有永久意义而且具有铸造性的学习体悟。体验的过程是外部世界和学生自我生命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趋近和展开的过程,推动着学生从自己的生命历程和已有经验出发,揭示和发现教学中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学习形成的内在天性体现的是学生生命的深度。

2高职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通过学生基于个体经验的解释以及自我体验的有效融入,才能获得学习知识存在的意义。由于高职体育课程的特点来看,学生的学习重点不是放在增加内在认知结构上,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自主参与性更高,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景主要靠学生主动建构,倡导以“自主、对话、探究”为特征的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与人类的经验有密切联系,所谓“知识”乃是人类从经验中汲取意义或建构意义的结果。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1在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上创设情境并培养学生体验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不再仅仅表达一种观点,更注重的是一种理想,其独特的意味是强调一种行动指南。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和谐处理好师生关系,同时通过采用讲解示范等教学手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对进一步发展动作产生探究心理创造学体验学习的氛围和条件,使学生在愉快体验的环境中获得体育素养。一名拥有正确价值理念的体育老师才能在课堂中真正把握体验教学内涵和意蕴,才有可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体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和合作意识。要做到这几点,需要教师要认识体验教学与学习理论的先进性,使之首先树立起体验学习的意识。高职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创设体验的情境,通过体验获得自身感受并内化为体育素养,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就是建立本体的连锁条件反射的过程。

2.2在体验式教学内容上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结合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将有效地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功能和健身、健心功能,拉近体育教学内容与他们将来要从事岗位工作的距离,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打好基础。高职体育教育与普通体育教育的区别是,高职体育教育必须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通过精心设计体验式教学的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满足不同专业、基础和各种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我校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方向对学生的体格素养的不同要求,在体验教学内容设置上灵活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密切结合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岗位的特点。

2.3在体验式教学组织上细化教学的基本流程并明确目标

在教学组织上应该向国外先进的体验式教学理念和培训方法学习,探索出一套适合当代高职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具有知识性、挑战性和趣味性,三者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灵活的运用教案,尤其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更适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体验式教学达到效果的高低取决于体验之后进行的分享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程度的高低。一般体验式教学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教学目标分析阶段、教学方案设计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评估与追踪阶段。通过这4个阶段可以更加科学完善的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3结语

体验教育论文第3篇

尊重是思想启蒙教育的基础,是人与人契约意识的最具体的表现,我国自古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初中二年级教材第九课中也强调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尊重的前提是理解,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理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课堂内外的启蒙教育都应该以青少年为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和主人翁精神,不仅要言传,更需要身教;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青少年的基本权益;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例如,严禁各种诸如“好生、差生”等有歧视性的区分和对待;不搞表演式团会和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读四平八稳的稿子、背僵化作秀的成人话。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在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践行,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尊重意识的培养中注重学生们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培育,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名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勉励大家包容异己,让他们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至理名言,并开展课堂小型辩论会,训练学生既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尊重他们发言权,取长补短的能力。

2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育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品德课应该肩负起责任,大力推行启蒙教育。初中三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题篇章,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细致深入地讲解现代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对国家的义务以及相应的权利,让他们基于对家园天然眷恋而生的初级爱国情感升华和落实到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之间的关系上来。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比如“假如我成为镇人大代表”的主题班会,比如班级委员会的选举,让他们养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此外,要多多引导学生阅读青少年古今中外启蒙著作,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现代意识。

3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育应强调情感体验化,提升道德素质

有学者说过,过有道德的生活,在方法上强调体验。哲学家狄尔泰说,人们生活在体验中,生活表达在体验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所以,道德的生活必须注重道德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情感,也就是说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是入“心”的,必须以体验为基础。而体验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在书本的学习和理性的推理中完成的,体验是一种移情和理解,它使他人、他物融入我心,浸染生命,撼动心灵。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在与外部世界的多方接触中,得到大量的信息,受到大量的刺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他们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价值等因素加以碰撞、组合,把从外界获得的所有的概念、知识、印象等因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价值、能力和习惯,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正确理解体验教育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了发掘同学们对弱者或者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心,教师可以对网络上的海量资源进行筛选,获取相关文字和图片信息,让同学切身体会弱者的生活不易,从不同视角去了解社会和民情;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院的义工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把体验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文明修身。

4让青少年了解世界,了解时事,跟上时代潮流

同志指出:“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当今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壁垒越来越弱,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只有让学生了解世界,关心时事,才可能让我们的青少年有胸怀和眼光去面对未来,才可能去肩负祖国和时代交付的使命。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就把下一代送出国门留学培养或者短期考察,以扩大孩子的视野。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把现代的先进文明成果和信息教授给国家的下一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案例,介绍各科思维方式和习惯。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发现作为当今思想品德课启蒙教育的一章重要内容,“让青少年了解世界,了解时事”的教育方向上教材涉及得少,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生世界意识薄弱,应该成为今后一个重要的教改方向。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育是新时期提高德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更是德育体现其本来的价值功能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形成及实现其人生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

5结语

体验教育论文第4篇

体验式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相对公认的教育模式,其理念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体验教育生成与发展的特点,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基础上,与哲学、人类学及心理学密切相关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形成于1938年,并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和学习方法。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所著《经历与学历》一书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理念,为体验式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美国大多数高校已将体验式教育作为独立的一个学科,纳入学生的课程教育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体验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直观、亲身体会的作用,比起单纯传统的创业理论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事实上,体验式教育之所以具有积极意义,就是因为亲身体验、身临其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认知感,加深学生的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教育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强调的是“先行后知”

,是先通过社会实践,理解与掌握理论后再指导行为的模式。

二、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并要求高等学校将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要求将它提高到与高校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其教育课程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教育内容涵盖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例较低,与发达国家的20%—30%比例相差甚远。据报道,中国的创业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仅有5%的大学生接受过体系不完整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人格,最终提高学生在事业上的成功率,使更多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栋梁之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学生未来成才与否,跟大学所接受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有很大的相关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讲,创业教育的确是大学一门重要、关乎大学生未来的重要课程。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和提高创业能力。在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及具体方法,知晓创业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只有使学生对创业基本程序有系统的了解,才能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在未来创业之路上把握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笔者在教育学生提高创业思维、培养创业意识的教学实践中认为,这一教育是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要使学生的创业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方法在实践体验中得以充实和提高。2012年8月教育部颁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校将创业基础教育纳入本科教育必修课,KYB、SIYB、GYB等相关培训也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而高校在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探索一套新教育模式、新教育方法,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能否获得好的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三、体验式与传统教育的结合

体验式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创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在创业计划、创业筹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突出“体验”,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管理为特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体验式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促发学生主动且有意识的学习创业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及创业品质均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创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这种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可使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丰富知识、奠定基础、掌握原理的基本学习过程,具有“先知后行”之效,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所欠缺的是,在结合实际上,没有亲自实践,也没有可以“临摹”效仿的榜样,更缺乏可以“眼见为实”的失败教训。使学习理论的过程变得枯燥、呆板与无趣,使理论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实践活动,没有激发起大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大学生掌握每一项知识与技能,都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都需要“亲临其境”,经过学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带着问题再学习,进而一步步提高。这种教育实际上已经具有了“体验”的经历,诸如学习课程中的课堂实验等,只是我们做得深度还不够,结合实践的时间比例还太少。如果我们将传统的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将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请进来讲授经验教训,而学生带着问题与疑问走出去;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并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与应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将体验式教育与传统式教育相结合,则会使创业教育的效果相得益彰,上升一个台阶。

四、新型体验式创业教育体系

1.建立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模式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减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过大,书本知识与社会环境的严重脱节,从丰富的创业理论到辉煌的创业成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问题是书本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各行各业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复杂的特色难以琢磨的人际关系,社会诚信度低下造假泛滥的现实。书本上是没有的,但现实中却能时时遇到,大学生在创业的行程中,务必了解这一现象。鉴于大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加上创业理论的学习,每个人都有未来的创业梦想。我们在教育他们如何成功创业的同时,也要讲授创业失败的常见原因以及避免失败的常识。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创业的同时,还要让大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人们所经受的挫折、逆境、打击等负面影响,是困难、痛苦、沮丧,更是教训、经验与财富。高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创业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立即去创业。通过SYIB游戏模块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演练,提高其创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自主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SWOT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PDCA方式对自身的创业模拟体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整理成果、分享创业成果经验,让大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实际创业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2.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

在创业基础教育中,很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理论知识尽管精通,但对创业的实践经验并不丰富,甚至没有创业经验。为了弥补这一缺憾,采取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课堂来讲授创业成功经验教训,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亲临创业现场,给他们提供见习、实习与亲自操作的机会,使大学生在风雨中增长见识、增加才干,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模式,创业教育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创业教育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模式,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己的潜能与不足,对于自己的潜能可以通过实践检验,对于自己的不足则可带着问题学习、探索与体验。这种学习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与灵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实际本领,创业教育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3.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

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涉及多部门管理,涉及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这些问题,需要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在教学方面,理顺协调相关体制,为创业教育而建立健全由教学、实验、科研、就业等多部门参与的创业教育。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所学技能特点,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对口联络,给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使大学生学有所用,人尽其才。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可以实践的基地,进行培训实践是一个可推广的方法。以学校创业园为中心,由各院、系实验室、实训设施构成的分布式创业实践硬件平台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软件平台,构筑以“课内课外双渠道、学研产三结合、多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各种应有的体验,为未来创业打下基础。同时,关注大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在提供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及时提供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政策、创业场地政策、创业信贷政策、工商税务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方面的咨询]。

4.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业教育

体验教育论文第5篇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进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新的尝试、一个新的领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但来自繁重的学业,更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工作与专业对不对口?工作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诸如这些问题接踵而来,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伤害。通过体验式教学,老师针对每个学生或者说每类学生遇到的问题设置有情境、有角色、有目的的场景进行实践和演习,从实践中进行体验、思考、总结,以及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请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这种方式把教学广泛地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在看似无意实则特意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处理问题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心理压力也逐渐缓解,用积极的正能量来面对将来要遇到的一切。

2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在如今的高校中,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素质,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同时又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知识和压力并存,机遇与挑战齐飞,导致他们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值得学校高度重视和关注。

2.2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渐地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起步较晚,因此,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倾向理论性,缺少实际操作。虽然在专业课程中,专业性较强,内容涉及面较广,但学生还是觉得枯燥,所学知识很难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师资力量。第二,在教学的形式方面,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这种被动式的接收知识的方法,导致大部分知识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边是老师应付差事般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边学生也觉得自己没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起不到正面的作用。第三,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其也只是做到了广度,而没有一定的深度。很多知识只是粗浅的表层,而未追根溯源,了解更深层的知识。第四,在教学设施及用具方面也略显陈旧,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脚步,不能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当中,达不到与时俱进的同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点,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出现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将被动转主动,老师也由传统的单纯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方式并用的授课方式,课程也逐渐向有针对性的素质训练方向转变。这将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以及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3.1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落实教育方针,通过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才情卓越、心理素质过硬的新型的人才。在一些教育指导中曾指出,“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突出体系建设,以学生作为主导,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创立具有特色并且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或者是规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是缺点,从而培养他们自主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就目前的高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有一个智慧的头脑,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这样的学生才能给社会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相互辅助,相互渗透,把理论、实践还有周围的环境进行融会贯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所以这个自主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简单的通过记忆或是熟练应用就可以了,它是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首先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找出身上的不足,然后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尤为重要,他们教育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将主动权交予学生手中,老师从旁观察、指导、提问、协调,用多种身份进行多方位的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分析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表面上把疑难问题推给学生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让其好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尝试处理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锻炼了学生,其实也锻炼了老师,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2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势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3.2.1改变了教育过程的主体,由原来的以老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全体学生在完成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到体验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填鸭式的传授,在体验过程中,亲身感受一些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而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会逃避问题,而是想办法去主动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主动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3.2.2改变教育的尴尬氛围,形成和谐、友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是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坐在台下的学生很难被吸引。而体验式教学,不但学生参与其中,老师更是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和多种角色的扮演者,他们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关系会逐渐和谐起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更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快速成熟起来。

4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4.1在当今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五种比较常见的体验模式

4.1.1交流式。

通过对一个事物,老师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对比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1.2讨论式。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模拟,最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讨论式可以采用讨论分析法和心理自述法进行自由的发挥。

4.1.3活动式。

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们通过团体内部的交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更高效地吸收知识,并且运用到活动中,他们进行简单的互动,相互的探讨,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4.1.4角色模拟式。

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制造一些问题,让他们以新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这样得到的心理体验和经验是非常珍贵的。这样的问题在解决之后也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如有类似问题出现,他们一定会处理得游刃有余。

4.1.5心理剧式。

这种模式产生于国外,是在团队领导者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每个成员进行自我的表达,使其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4.2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素材的选择,创建出适合并且丰富体验式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讨论,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结合不同的心理专题进行实际的演练,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2.1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把心理健康学的主要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以理论做基础,设计出整体教学内容和专题教学内容,分别从整体和局部着手,让学生了解到该课程的概况和重难点问题。在此教学方案中,应该让学生重点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的,最终的教学效果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都是教学方案设计所要涉猎的内容。

4.2.2体验式教学氛围和情境设计。

有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情境的设计,运用一些计算机技术以及教学道具来创建丰富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空间里面对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创造在视觉和感官上具有不同层次感的体验。针对空间的设计,要遵循人人平等、自由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坦诚地进行交流,老师也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平等、相互尊重、真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交流,是一种享受。

4.2.3情境活动的设计。

针对境景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图片、动画、音乐、影视以及多种计算机软件进行活动设计,创造出不同的效果来进行活动设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突出主题,与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起来。

4.2.4进行体验和分享。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中的组员通力合作,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和总结,最终拿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再通过演示的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表演出来。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团结协作,更能进行观点共享,集思广益,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4.2.5体验内化应用。

在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过后,老师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总结,将本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再次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们将理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

5结束语

体验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体验;德育;

途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育人,而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人的发展中摆在首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并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且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着龙头作用,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包括德育是老师教,学生学,通过课堂教学形式,老师津津乐道、苦口婆心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些口授式的教育固然必要,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似乎已经落伍了,仅靠“言传”有时往往会脱离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为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孰是孰非有时也会混杂不清,何去何从学生也是迷迷糊糊。因此,我们的德育应该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能够实地操作,亲身感受,这就是体验。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使德育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

1体验对人的影响

相信“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典故大家都懂,为何“望梅”能够“止渴”?这是一种生物现象——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成立的前提是“望梅”的人必须吃过梅子,懂得梅子的味道。假如一个人从来不吃过梅子,对梅子的味道全然不知,那么对这个人来说,“望梅止渴”也就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体验的问题。从教育方面来讲,无论教师怎么讲解,“望梅止渴”的本意对于不懂梅子味道的同学来说,又如何能够真正的理解呢?因此,体验具有促进和强化认识的作用,是由理性认识转向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情况下,体验会给人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当年东渡日本学医,为的是回国治病救人,使国人能有一个健壮的体魄抵抗外来侵略,保家为国。然而,在一次亲身的经历中改变了他的这种想法:鲁迅先生去看电影,当影片播放到一群日本士兵残杀与殴打中国人的画面时,日本人“欢呼”起来,而最令他想不通的是,在场的一些中国留学生也跟着日本人喝起彩来。鲁迅先生就想,要想挽救中国,光解决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好中国人的思想问题,从此,鲁迅先生决定不再学医,而改为学文,用他的笔杆唤起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偶然的一次亲身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变故而改变人的思想,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2体验能感化人的心灵

在学校工作中,除了教学适当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这一改善民生政策,同时也为了教育同学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堂,举行一个隆重的为贫困生捐款活动,号召全体师生各尽所能,为贫困学生捐款,对于老师和职工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却很值得思考,因为学生本身仍是一个消费者,尤其作为农村学校,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什么零花钱,平时所用的每一分钱几乎都是计划好的,现在叫他们捐款,那不是让他们为难吗?但是,只要学校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得好,以贫困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现状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以自愿为原则,不强求多捐,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奉献精神。事实表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甘落后,都能积极响应这样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他们宁可少吃一些零食,少打一份菜,也要挤出一点儿钱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再通过举行庄重而简朴的捐款仪式,可以达到潜移默化学生心灵的教育效果。可以说,如此的活动,学生将会终生难忘,捐款的同学会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欣慰,没有捐款的同学也会在这次活动中深受教育。

3体验能指导人的发展方向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鼓励学生要善于发展个人特长,只要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并发展自己良好的兴趣。然而,一个人的兴趣并非天生铸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条件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可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树立科技兴农、科技强国的思想;组织学生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对军事的兴趣,增强国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组织学生参加庭审现场会,可以增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组织学生参观禁毒画展,能令学生深知的危害,引导学生远离,树立抵制邪恶的思想。……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所受到的教育影响,要比老师在课堂上干巴巴的讲深刻得多,也比较符合教育的认知规律,学生明白了道理,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确立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4体验成功,能树立信心,增强发展的动力

体验教育论文第7篇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4]。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5]。“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3]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