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主任医师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17 22:27:28
主任医师论文

主任医师论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主任医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医师;说明义务;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59-02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加剧,据统计我国的医疗纠纷60%以上是由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愈后情形不告知造成的[1],我国没有专门规定医师说明义务的法律,相关法律法规虽有提及,却存在诸多弊端。《侵权责任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之前的矛盾,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补充与明确,完善医师说明义务制度,对其展开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医师说明义务之基本理论研究

(一)医师说明义务之基本问题

医师说明义务由“Informed Consent”理论发展而来,总结国内外学者观点可知,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将与患者病情有关的医疗信息向患者说明的义务。该义务具有法定性和契约性的双重特征。任何法律义务总是从属于法律权利而存在的,脱离法律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法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2]。因而,医师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相对应,课以医师说明义务是为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有效同意权的实现。

英美法系中,医师说明义务从美国判例中产生,20世纪初,首次被运用于一起脊椎手术致残案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通过判例将说明义务作为医师基本义务予以确定,并建立理性医师标准和理性病人标准。1972年美国医院协会制定《病人权利典章》,以成文法形式明确规定医师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1990年《病人自我决定法案》将患者对医疗诊疗知晓和自我决定权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之后,美国各州陆续制定病人权利法案。

大陆法系中,德国联邦法院早已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说明义务理论判决医疗损害案件[4],现行民法明确医师具有说明义务。1965年德国医师说明义务理论传播到日本,1971年“乳腺癌切除手术案”第一次明确肯定医师说明义务的法律地位,是日本最初采纳医师说明义务的判例[5]。1997年“耶和华证人”不同意输血案表明日本确立医方违反说明义务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则。

所以医师说明义务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对于患者,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使患者在充分知晓相关信息后基于内心真实意愿做出效力无瑕疵的医疗选择;对于医师,是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诚实不欺,充分告知;对于医患双方关系,是平等和公平原则的要求,弥补医患双方掌握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合理分配医疗风险责任。

(二)医师说明义务之构成

本文从说明主体、对象、标准及内容方面分析构成。

说明义务主体,学术观点分为两类,一是医疗机构;二是医师。本文认为,第一种混淆了说明主体和责任主体,机构是义务违反致损的责任主体,说明主体是医师。但对医师内涵要做适当的扩大解释,不仅指主治医师,部分医疗辅助人员如放射师、B超技师、麻醉师、药剂师等也应对各自进行的医疗行为说明。

准确定位说明对象是判断医师是否正确履行说明义务的重要条件。医师说明目的是取得患者的有效同意,说明对象即有效同意主体。本文认为,患者理应是首要说明对象,只在患者无有效同意能力的特殊情况下才向患者近亲属等说明,结合我国实践,根据患者具体情形可做如下区分:一是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本人为说明的对象;二是患者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因认识判断能力缺陷,不能行使有效的自主决定权,所以监护人为说明的对象,但患者为有一定认知能力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监护人时,可酌情告知患者适当信息,使其配合治疗;三是患者暂时失去意识或因病情特别严重不宜告知患者的,其近亲属为说明对象;四是患者或其监护人、近亲属不愿、不能同意时,可委托人决策,有书面委托授权书的前提下,可向人说明。

说明义务标准在理论上主要有四种,即合理医师说、合理患者说、具体患者说、折衷说。我国法律对此并无规定。本文认为,标准的确定是医患之间利益衡量的问题,“合理患者说”和“具体患者说”的折衷说较适合我国实践,其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补充。因目前我国国民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尤其对高专业化的医学知识更知之甚少,以及医疗告知成本与医疗资源的限制,“合理医师说”和“具体患者说”都不可行。因此,医师必须将一般患者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需要了解的信息予以说明,以一般患者所能理解的方式语言说明,与患者持续沟通,尽量多了解患者特殊情况,再进行相应补充说明。

各国依据不同标准将内容划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实践,本文认为说明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医疗费用、转诊就医、出院后注意事项。我国立法规定仍拘泥于传统医疗信息,然纵览国际立法,尤其美国,已通过判例法将非医疗信息纳入了说明范围,如医师身份、身体健康、经验、利益冲突、金钱刺激信息[6]。本文认为,医师个人信息涉及医师隐私权,不能一味倾斜保护患者利益却忽视医师隐私权保护,医师一般不需向患者主动全面透露个人信息,若患者主动询问,医师应告知。经济利益指研究利益、药品回扣。法律鼓励医师从事医学研究,但医师为科研目的借助患者进行研究时,必须确保患者充分知悉,并征得其同意。虽然法律禁止药品回扣,但在医疗界却普遍存在,严重损害患者利益和医疗秩序。本文认为,药品回扣是如何在实践中有效禁止而非说明范围的问题。

二、说明义务违反之法律责任

义务履行需由责任承担来约束,违反义务必须承担责任。医师说明义务具有契约性和法定性双重特征,所以当该义务违反时,会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基于更有利于患者的角度考虑,一般会择优选择侵权之诉请求赔偿。

(一)医师说明义务违反的形态

本文对实践中最常见的违反说明义务的行为进行总结,包括未履行说明义务、瑕疵履行说明义务、错误履行说明义务。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以免除医师的说明义务外,医师理应说明却没有或未充分向患者说明对其进行医疗选择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根据《侵权责任法》,构成医疗理论损害责任,直接推定医师过失,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责任[7]。

(二)免责事由

纵观各国立法及实践,既严格规定医师具有说明义务,又规定免除该义务的某些例外情形。《侵权责任法》第56条便是对在急需救治患者生命的重大紧急情况下免除医生说明义务的规定,除此之外,本文认为还应包括其他情形。第一,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会规定在一些特别情形下,可以免除医师的说明义务和取得患者同意的义务,赋予医师强制治疗的权限,例如非典时期,对拒绝或逃脱的非典及疑似非典患者采取的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第二,出于信赖医师、自己不能充分理解医疗信息或者不愿为复杂的医疗信息和病情所累等原因,患者可能明确表示放弃自己的知情权,把自己交给医师处理,这也是患者行使自主决定权的一种表现,此时医师也可不履行说明义务。第三,对于正常人基于生活经验能够了解的常识,比如打针会疼痛、口服清热解毒药片会致腹泻、感冒药可能产生瞌睡等,便可免去医师的说明义务。再者,有些医疗行为的伤害程度特别轻微且发生危险的概率也特别小时,医师不说明也无须承担责任,否则会适得其反,无谓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担心。

(三)责任承担

一直以来,我国立法对说明义务违反的法律后果都未涉及,直至《侵权责任法》不仅将说明义务作为医师的一项法定义务予以单独确定,重要的是明确了说明义务违反时医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使医师说明义务违反侵权客观化、独立化,一改之前的宣示性条款,对于医师说明义务的立法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都具有实质性进步。但是根据第55条,对于医师未尽到说明义务造成的“损害”,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应该包括单纯知情同意权的损害、人身损害及依附于人身损害之上的精神损害、财产损害,也就是说不管医疗行为有没有过错、有没有给患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只要未尽到说明义务,并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就因侵犯知情同意权而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种精神损害应该是有别于因为人身受到损害而延伸出来的精神损害的。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由医疗机构承担医师违反说明义务时的损害赔偿责任,从责任者的赔偿能力角度考虑,该规定十分合理,确保患者损害能够得到赔偿。

目前立法对该责任承担的方式规定得过于笼统和单一,结合说明义务违反的不同情形可以规定四种责任承担方式。第一,停止侵害适用于医师向患者隐瞒、遗漏、不充分说明病情等医疗信息,拒绝提供、隐藏、销毁、篡改病历资料。第二,消除危险,当因医师未履行、不充分履行、迟延履行、履行方式不合法、错误履行说明义务,有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的危险时,医师必须消除危险,立刻补充说明、完善说明,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第三,赔礼道歉,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这一人格权受到侵害不仅是赔偿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些情况下对于患者遭受的精神痛苦医师必须赔礼道歉。第四,赔偿损失,主要针对说明义务违反给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财产损害,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还有间接损失。

医师正确履行说明义务能有效减少频发的医患纠纷。对该义务的研究既不是要限制医师的自由裁量权,干涉医疗行为的实施,也不是过度偏袒患者,不顾一切地实现患者最大利益,而是针对当前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平衡医患之间的利益,使形式评上的医患双方真正实现实质平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在分析医师说明义务的基本问题后,深入剖析说明义务的主体、说明义务的对象、说明义务的标准以及说明的内容,最后基于更有利于患者的考虑,主要分析医师违反说明义务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我国立法对医师说明义务的关注比西方晚,相关内容只是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中,且有很多不足,难以指导纷繁复杂的医疗实践。为维护和谐的医疗关系,对该义务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完善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崔书克.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知情权一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5):453.

[2]付子堂.法理学进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7.

[3]罗秀,蒲川,王轶.紧急医疗时说明义务的履行[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4.

[4]段匡,何湘渝.医生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承诺[C]//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丛:第1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8-172.

[5]施晓莉.论医方告知义务[D].上海:复旦大学,2010.

主任医师论文第3篇

杨本雷主任医师为笔者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彝医药和中医药临床、科研和管理工作40年, 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首批“云岭名医”。杨本雷主任医师主持开展彝医药文献整理、理论研究、药材种植和新药、新制剂开发等多项研究工作,逐步完善彝医药体系,形成了有特色的彝医药学术思想。

1对彝医基础理论的认识总结

彝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医、蒙医一样,彝医有自己的理论,其理论论述散在于《宇宙人文论》和《西南彝志》等彝族古籍中。杨本雷主任医师根据彝族古籍中关于彝医药的相关描述,结合现代彝医药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整理归纳了彝医基础理论的一些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清浊二气是万物的根本根据《宇宙人文论》和《西南彝志》等古籍的论述,天地形成于清浊二气,人体生命形成也基于自然界的清浊二气,这证明了彝医早已认识到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相应和统一。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动依赖清浊二气的运动。清浊二气各行其道、环行不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人的生、长、壮、老、死等变化是清浊二气变化的结果。

12哎哺是事物形成的基础与中医阴阳学说相似,彝医用哎哺来概括自然的一切事物,并将其分成两类,哎哺互根互用,哎为天、为父、为阳;哺为地、为母、为阴,可见哎哺是对立统一的。同样,人的形成也是源于哎哺。人体生命物质基础是哎与哺,生命的繁衍发展在于哎(男)与哺(女)的交合。

13五行是决定人体内部运动规律的物质元素彝医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体组织的五种元素,并用这五种元素的生克关系来阐述事物之间和人体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彝医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但其五行学说与汉医不尽相同,如汉医认为肾主骨,肾为水则骨属水,彝医则认为骨属金。彝医认为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戍己为土,壬癸为水,这不仅是脏腑生成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彝医认为肾主水,脾主土,心主火,肝肺主木的思想,脏腑所主决定了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14气血与气路是生命活动的载体与通路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运行,气血循环营养全身。血的运动是通过人体的六条气血通路进行的。气血在这六条通路中不断循环,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15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疾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邪气所致,另一方面是由脏腑五行生克关系失调所致。前者为外因,后者为内因。外因有外邪(风、寒、暑、湿、热)、瘴疬之气、饮食、外伤及虫兽毒伤等,内因有五毒和人体病理产物等。彝医将一切致病因素统称为“毒邪”,因此病因学说又称为“毒邪学说”。在致病途径方面,彝医认为疾病从口鼻诸窍而入,在发病学上,强调先天正气在发病方面的关键作用。

16诊法与治法彝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问诊。彝医古籍记载多是一症一方,无确切病名,先描述症状,然后阐述治疗用药的组成和用法。这就说明了问诊是彝医诊断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在治法上,以祛外邪和调节脏腑平衡为总的治疗原则。在外邪的治疗中以祛风为第一要义,因为彝医认为风邪致病最广最急。在脏腑功能失调方面强调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为便于记忆,杨本雷主任医师将彝医基础理论概括称为“一元、二气、六路、五行、毒邪” 理论体系[1],一元即元气论,二气即清浊二气理论,六路指清浊二气循行的六条通路,五行即五行学说,毒邪即毒邪病因学说。

2对彝药理论的认识总结

杨本雷主任医师从彝药的起源和发展、彝药的命名和分类、彝药的性能、彝药的应用、彝药的采集加工和贮藏、彝药资源等方面对彝药理论进行了整理总结,明确了彝药和彝药学的含义,建立了彝药学框架和系统的药学理论,将彝药的性能归纳为二气、六味、归路、升降通涩、毒性、功能主治六方面,将常用彝药分为发表、清火、杀寒等15类。杨本雷主任医师对彝药理论总结整理的成果已收入《中国彝族药学》[2]中,不再详述。

3彝医药开发的指导思想

31继承创新相结合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彝医药开发要继承彝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更要强调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药物创新等;要注意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时要加大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彝医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32重视民族民间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的挖掘整理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彝医药知识包含纸质文献和口碑文献两方面。在充分开发利用彝医药书面文献成果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去挖掘整理以口碑文献形式存在于民间的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这些是彝医药研究不竭的源泉之一。民间单方验方和治疗方法、用药经验中包含许多闪光点,从这些闪光点出发进行研究,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33疗效是硬道理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任何一门传统医学,不管历史多悠久,理论多完备,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发展,必须有确切的疗效。要针对现代医药疗效不好或无效,而彝医药治疗有效的病种,探索经得起重复检验的治疗方案或药物,作为证明彝医药存在价值的重要基石。因此,疗效是彝医药发展的硬道理,彝医药开发必须坚持疗效为本。

4对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关系的认识总结

41彝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源头之一彝医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五千年,与其它传统医药一样,源起于劳动人民与疾病的斗争,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彝医药与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中医药汲取了一部分彝医用药经验,如三七、茯苓、草乌等;另一方面,彝医清浊二气理论的形成和部分彝药的应用也受到了中医等传统医药的启发和影响,部分彝药是多民族医共用品种,有些品种其它民族医先使用,但与彝医的用法和功效上不尽相同,如灯盏细辛、牛蒡等。因此,从历史、文化和药物使用等综合看,彝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源头之一,而不是分支。

42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的主要区别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之间理论有一定相似性,部分用药品种相同,按摩、拔罐、割治等一些诊疗技术近似,但各民族医药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彝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的区别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理论不同,彝医在彝医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诊法和疗法不尽相同。诊断方面彝医以问诊、望诊为主,治疗方面彝医有许多独特的方法,如彝医水膏药疗法和仪式治病、火疗法等;三是用药品种大部分不同,彝医用药地域特征明显,大多数是在西南彝族地区生长的动植物。品种相同的多数药药用部位或功效用法不一致,如牛蒡,中医用种子清热解毒,彝医用根行气通便,四是主要传承应用区域不同。彝医主要传承应用于滇、川、黔、桂四省的彝族聚居区。

主任医师论文第4篇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临床中医师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7(a)-0166-05

[Abstract]Taking Jiangsu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competence research,this study compiled "Dictionary for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by researching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ary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and panel of experts;this study also acquired the identified features and standard features of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by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We established the "5D" model for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using the onion model,and briefly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post competence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work tasks and position responsibilities of clinical TCM doctors.At last,this study brief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5D" model in personnel training, career planning,and group management of clinical TCM doctors.

[Key words]Competence;Competence model;Clinical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类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1]。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临床中医人才是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临床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心健康的关键。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医学教育第三次改革浪潮以及胜任力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为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视角……基于以上背景,临床中医师必须具备怎样的能力、素质,如何提升能力、素质以胜任岗位所需,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能力,成为当前中医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应用胜任力理论和方法,构建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临床中医师的教育培养、聘用选拔、培训激励、素质考核、绩效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胜任力研究概述

“胜任力”一词来自拉丁语“Competere”,这个词在国内有多种译法,最通常译作“胜任特征”,也常被译作“胜任特质”“能力”“资格”“受雇用能力”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与胜任特征的联系和区别说法不一。有“区别论”(仲理峰[2]等学者持此观点)、“等同论”(项成芳等[3-4]持此观点)。本文更倾向于“等同论”,认为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来说明一种状态或品质、技能、能力。

关于“胜任力”的界定,相关学者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McClelland[5]认为,“胜任力”是一种“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Boyatzis[6]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潜在心理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正是拥有这种特征,才使得个体在工作中表现优异”;Spencer等[7]在潜心学习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对“胜任力”的定义做了更加完整的阐述:“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量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仲理峰等[8]研究提出,“胜任力”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王重鸣[9]提出“胜任力”是“导致高管理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比较以上定义论述,本研究认为,“胜任力”应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可观察和测量,可以预测未来员工的工作绩效;②可以区分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③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具有动态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取样对象主要是江苏地区具有执业中医师资格,并主要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医师,具体包括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中医内科医师等16个中医类职业。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师;有执业中医医师资格但不从事临床工作者;从事临床工作,但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如诊疗方法主要采取西医手段)。

优秀临床中医师取样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患者口碑较好,满意度较高;②中医临床实践水平突出。为了便于选择,研究对象优秀与否主要由医院人事部门鉴定,同时参考其综合绩效予以确定,一般具有中医学科带头人资格、科室主任或副高级以上职称。

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在江苏地区选择了26名临床中医师进行访谈,并进一步根据优秀临床中医师的选择标准分为绩优组和绩平组。累计收集较为完整的访谈资料22份,包括绩优组11人,绩平组11人。其中男性医师14名,女性医师8名;年龄30~39岁组9名,40~49岁组7名,50~60岁6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医师12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医师1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医师6名,中级职称的医师7名,高级职称的医师9名。

3研究方法

3.1文献分析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内容及研究依据进行界定,初步筛选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

3.2专家小组法

选择中医师、西医师、心理专家、卫生事业管理者、医院领导、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中医教育专家等组成专家小组。通过讨论,筛选、归纳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胜任特征定义,初步确定临床中医师胜任力词典,并以此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研究编码的依据。

3.3问卷调查法

主要围绕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以网上调研和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地区中医师、西医师、卫生事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包括患者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典。此外,对相关人员进行“胜任力模型核检”调查。

3.4行为事件访谈法

访谈地点为临床中医师出诊的医疗场所或家中,访谈时间1 h左右,主要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其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包括情境的描述、有哪些人参与、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个人有何感觉、结果如何。通过录音笔记录访谈全部过程,以便后期整理。访谈过程包括访谈的前期准备、构建良好的访谈氛围、自我与课题研究介绍、访谈实施、个人信息记录、访谈结束、整理访谈记录等步骤。

3.5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录入有效数据,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编码信度,对绩优组和绩平组中医师进行分析,以P

4研究过程与结果

4.1编制形成《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

应用扎根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小组、调查问卷等方法,归纳、分析、比较,对《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进行编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筛选了50个胜任特征;然后通过专家小组法筛选增减了36个胜任特征;最后通过半结构式调查问卷确定了31个胜任特征(一般赞成率≥75%者作为有效的胜任特征),分别为:临床实践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沟通能力、责任心、尊重患者、职业自信、中医思维、严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仁爱心、热爱中医、传统文史哲知识、敬业精神、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容恕心、团队意识、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带教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卫生政策法规、科研能力、成就取向、信息素养、关注细节、工作热情、毅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管理。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利力特征词典》包括上述31个胜任特征:每个胜任特征包括名称、定义、等级和等级行为4个部分。每个胜任特征划分为5个等级维度,并按照表现程度依次排列:第1等级表示“还不具备此项特征”;第2等级表示“刚刚具备此项特征”;第3等级表示“此项特征还不够明显”;第4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比较明显”;第5等级表示”此项特征极其明显(表1)。

4.2行为事件访谈及访谈文本的编码

在对22名访谈对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后,对照《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加以整理并进行胜任特征编码,目的是将质性资料采取量化的方式,以便进一步统计。编码过程分为编码前准备、预编码和正式编码3个阶段(表2)。

4.3访谈有效性分析

对绩优组和绩平组的访谈采取双盲设计法,访谈者在接受访谈之前并不知晓自己所在的分组,从而保证访谈公平、公正、客观地进行。对两组医师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绩优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为6120.34字,平均时间为3424.12 s;绩平组医师平均访谈字数6030.40字,平均时间为3102.67 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编码人员编码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访谈有效性和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归类一致性(CA)、编码信度系数(R)和Pearson相关系数三个指标来衡量编码的信度。两名编码员的CA系数范围为0.420~0.805,总CA系数为0.583;R范围为0.592~0.892,总R为0.737,CA与R较高。计算两位编码员对各项本编码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的相关程度,数据结果提示,两位编码员在三项指标上,分别有25项、24项、27项胜任特征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83.33%、77.42%、87.10%。以往研究显示,相关显著的胜任特征占特征总数的75%左右。本研究显示两编码员在上述三个指标上编码一致性均较高。

4.4差异性检验

差异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词典》中的胜任特征能否有效区分绩优组与绩平组,这是建立临床中医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关键。目前,胜任力研究通常选取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等指标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但哪个单一指标更具说明意义,尚无定论。McClelland[5]认为频次和平均等级分数两项能较好地说明胜任力特征,因其有较好稳定性和区分度,而最高等级分数则相对偏差些;李文[10]通过研究医院院长胜任力特征模型发现,在国内上述三项指标用于区分胜任力特征和评价稳定性效果都较好;徐建平[11]的研究发现,平均等级分数是具有较好区分度的指标。

对频次差异性进行分析,绩优组与绩平组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胜任力特征频次上存在差异(P

对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学习能力、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最高等级分数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团队意识、严谨、成就取向、关注细节、职业自信、热爱中医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5核检频次统计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表》列举了31项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词条的名称,要求被试者选出在其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10~15个。采用360°反馈评价法,共发放核检表100份,回收有效表格96份,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5项胜任特征中,有4项胜任特征(热爱中医、职业自信、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绩优组与绩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剔除。另外的11项胜任特征包括沟通能力、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中医思维、尊重患者、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身心健康、卫生政策法规等被认为是最重要项目,因此,将其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特征。

4.6模型构建

根据访谈资料t检验结果,总结提炼临床中医师绩优者具有的胜任特征12项,作为优秀临床中医师鉴别胜任特征,分别是:热爱中医、学习能力、职业自信、关注细节、成就取向、敬业精神、严谨、传统文史哲知识、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医学前言知识、团队意识。

根据“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核检频次一览表”统计结果,获得临床中医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11项,作为临床中医师基准胜任力特征,分别是:中西医基本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尊重患者、沟通能力、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中医思维、身心健康、责任心、信息素养、服务意识、卫生政策法规。以上两部分共同组成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共计23项胜任力特征。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胜任力研究成果,将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24项胜任特征分为5个维度,即知识维度(knowledge dimensionality)、技能维度(technical dimensionality)、道德维度(moral dimensionality)、价值态度维度(value attitude dimensionality)与个性思维维度(personality thinking dimensionality),称为“5D”模型。

用洋葱模型示意“5D”模型(图1),从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到外依次是个性思维维度(中医思维、身心健康、成就取向、职业自信)、价值态度维度(严谨、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热爱中医、关注细节)、道德维度(尊重患者、责任心、服务意识)、技能维度(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带教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素养)、知识维度(中西医基本知识、医学前沿知识、传统文史哲知识、卫生政策法规、社会医学与心理知识)。在“5D”模型中,个性思维和价值态度是临床中医师最本质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职业道德是临床中医师的关键素质;技能和知识是临床中医师的核心素质,是个性思维与价值态度的延伸和拓展,是5个维度中的外显能力,要求临床中医师具备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5D”模型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对医生胜任力研究的成果,同时结合中医特点对相关领域进行了重构,使其适应性、实用型、有效性进一步加强。

图1 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5D”模型

5“5D”模型讨论

5.1“5D”模型与国内外已有的医生胜任力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对比目前相关研究的相关胜任力特征模型和特征要素,如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提出了全科医生核心胜任力模型(WONCA)所提出的6个方面的核心胜任力[12]、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住院医师6大核能力[14]、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001年)[13]、徐江雁等[14]提出的名老中医的6个胜任力(2009年)、金阿宁等[15]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2013年),本研究的“5D”模型与以上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如强调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等。本研究认为,无论是西医师还是中医师,其主要任务都是为了治疗人的疾病,维护人的健康,因此,部分胜任力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2“5D”模型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回应了时代关切

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制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方兴未艾,正冲击着医疗行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与模式方法;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广大医疗工作者将在大健康产业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和先锋作用。随着各领域改革的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医疗领域所表现出的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纠纷增多,给一线医疗人员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6]……作为存在于宏观环境之中的微观个体,临床中医师面临如此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相较于以往的相关研究,“5D”模型的部分胜任特征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关切,适应了环境变化的需求,如卫生政策法规知识、信息素养、团队意识、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服务意识、尊重患者、责任心等。此外,医院的发展阶段和对医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发生改变,在“5D”模型中得到了反映,如临床带教能力、科研能力等。

5.3“5D”模型彰显了中医特点,体现了对临床中医师素质的“特殊”要求

本研究通过对比以往研究有关“医生”“医学毕业生”“护理师”以及相关领域岗位胜任力研究发现,对于临床中医师胜任特征如“传统文史哲知识、中医思维、热爱中医、职业自信、社会医学及心理知识、沟通能力”,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这些特征具有鲜明中医特点,鲜明的中医烙印,尤其是“5D”模型中的“热爱中医、职业自信”胜任力特征。当前,中医药发展虽然得到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以张功耀和方舟子为代表,打着“科学”的大旗否定中医疗效和存在的必要,取缔中医的言论此起彼伏,加之中医自身的原因正如陈欣在《浅谈中医衰落的自身原因》中讲到的国人崇洋、自我封杀、以实用主义代替基础理论研究,迷失方向;脱离民间医药学,丧失根本;在中西医结合中丢弃自信与自尊等原因,都对中医师的信心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当前医疗体制机制原因,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受片面的经济利益驱动,中医院西医化、中医师西医化现象比较严重[17]。以上各种对中医师的存在感、职业价值感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坚定中医职业自信、热爱中医事业,喜欢中医并乐于从事中医,努力做“铁杆中医”显得尤为重要[18]。

6“5D”模型的应用

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进一步丰富了胜任力在医疗卫生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将会成为全面描述临床中医师职业发展过程和高绩效中医师特征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进一步开展临床中医师研究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临床中医师胜任力模型能够协助政府机构、医院、学校有关部门和管理者发展出一套连贯的临床中医师教育培养、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理论,将有力推动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19]。对于临床中医师个人,它可以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其继续学习和专业成长,加速青年中医师的成长;对于医院,它可以用于临床中医师业务素质培养、岗位素质考核、绩效管理,也可以用作选拔招聘、薪酬设计、加薪解聘的依据,以及对中医师整体团队素质现状诊断、分析和辅导;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应用临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中医高等教育制定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估方式提供依据。

随着本研究对胜任力理论理解的加深和技术掌握的熟练,在后续的研究中,本研究将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各关键环节,改进方法,拓宽研究对象范围,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同时,将开发出的胜任力模型与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为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2]仲理峰.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33-41.

[3]项成芳.胜任力的理论与市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安鸿章.岗位胜任特征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

[5]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 Psychol,1973,28(1):1-14.

[6]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82:77.

[7]Spencer LM,Spencer 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3:222-226.

[8]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6(2):4-8.

[9]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

[10]李文.医院院长胜任力模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31.

[11]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14.

[12]苏芳,左延莉,吴彩媛,等.广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疗,2015,18(16):1893-1900.

[13]曹伟.美国住院医师能力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9-20.

[14]徐江雁,罗艳玲,任孝鹏,等.名老中医临证能力模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9):581-585.

[15]金阿宁,田勇泉,赵太阳.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5):517-524.

[16]景汇泉,孙尚敏,于晓松,等.新世纪对医生要求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24-27.

[17]杜治政.正确评估当前医院学校的SCI论文热[J].医学与哲学,2014,35(6A):1-5.

[18]王永娟,孙一文.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62-1763.

主任医师论文第5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医学检验;英语

一、引言

为了适应国际化交流的需要,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做中学。本文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相结合,设计了鼓励学生用目的语交流的课堂任务教学计划,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二、文献回顾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在班加罗尔实验的基础上,由珀拉胡于1983年在印度首次提出。像其他语言教学法一样,任务型教学法也有其理论基础,比如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等。

Willis(1996)提出一个创造真实环境的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准确地、流利地使用语言的机会。该模式包括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环、语言聚焦。第一阶段是介绍任务和话题。第二阶段是任务环,其包括三个子步骤,任务、计划、汇报。最后一阶段是语言聚焦,在这一阶段可以进行许多活动。分析和练习是语言聚焦的两个子步骤。Finch(2001)在韩国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呈现出一个为大学生设计的三年的任务型语言项目的形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错误生手”学生任务型教学法在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在项目发展中形式评价是有效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学习者的信念很重要,并且通过对师生的培训可以被提高。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注意力、极为微妙的课堂环境,建立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和尊敬的关系来影响语言学习。徐琴芳(2005)录制并转换了学习者在三种不同任务(图画描述、话题讨论、个案研究)中的口语输出。研究表明,图画描述的准确性最低。任务越难,准确性和输出的复杂度越低。

2.医学检验专业英语

李登清(2002)强调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性,从该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实施方法入手,阐述了对九届毕业生论文的体会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影响任务难度的准确性和复杂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王蓉、李雪、洪伟等(2009)从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质量。熊陈岭、郑芳、涂建成(2012)针对好多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英语语言水平欠缺,国内没有权威的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主要采用传统翻译法进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从教学团队、教材的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评价方面探析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李科、张杰、宫玉典(2014)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课程定位和目标、师资团队建设、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古莉(2015)针对医学生的职业特点,从语言人文属性出发,结合人文回归启发,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了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法。

三、课堂任务设计

虽然不同专家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持不同观点,但总体归纳为三阶段,即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聚焦。本研究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三阶段模式,进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堂任务设计。

以Chapter I 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为例。

1.任务前

上课开始,老师检查课前任务。课前任务是要求学生搜查关于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单词、短语、图片、视频等)的相关知识。检查完课前任务后,老师通过PPT简要介绍了话题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老师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并回忆之前所经历过的和电影中看到过的关于医学检验的场景。这一阶段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回忆先前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老师将每组学生讲出的与话题相关的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比如laboratory, microbiology, blood, patient, diagnose, morphology, detect, sodium, infection, body, bacteria, and so forth,师生共同将这些词分类。

2.任务环

(1)任务

老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是阅读讨论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并回答以下问题:What is tested for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What hazards are the laboratory personnel facing?

学生按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使用已掌握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快速阅读完后,学生完成回答问题的任务。学生在小组内用英语讨论。老师在教师走动、鼓励学生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忍受他们的错误。

(2)计划

计划是为小组报告做准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报告那几个问题的答案并考虑由谁代表小组报告。因此,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学生精心组织问题的答案,老师在教师走动,并且必要时给一些建议。

(3)报告

要求学生在全班报告他们的任务结果。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准确性。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报告任务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班里其他学生认真听,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任务结果进行讨论。学生在报告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发音问题、内容欠完整等问题,老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并纠正错误。

3.语言聚焦

分析阶段,在学习完Lesson 3 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相关的语言点和任务结果中关键词的短语,要求学生找出与每个问题相关的词和短语。问题答案归纳为: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 is tested for the amount of hemoglobin and the number of leukocytes, erythrocytes and platelets. The hazards mainly include acid, noxious odors and blood-borne pathorgens.

练习阶段,老师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词和短语以及自己脑海中的相关词和短语,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关于在医院检验实验室的检验者和患者之间的英文回话。

最后,布置下节课的任务,要求学生搜查关于Lesson 4 Places of Employment 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切实可行。既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又满足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在课堂任务设计方面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建议未来的研究开发科学、合理、实用的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材,在课堂的任务设计方面更能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6.

[2]Finch,A.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Task-Based Conversation English Program[J]. The PAC Journal,2001,1(1):125-147.

[3]李登清.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体会[J]. 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49-250.

[4]刘芳.医学检验专业英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3-15.

[5]徐琴芳.不同任务下的口语准确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09(6):65-68.

[6]Dusan Mesko. 检验医学鉴别诊断[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7]王蓉,李雪,洪伟,等.新型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建立[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12-14.

[8]熊陈岭,郑芳,涂建成.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和互动模式的探究[J].医学检验教育,2012,33(21):2677-2678.

[9]李科,张杰,宫玉典.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人才专业英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0):3028-3031.

主任医师论文第6篇

(一)基本条件:没有出过医疗事故,考核成绩合格,满足基层工作任务,获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成绩考试合格,最重要一点,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报名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年限要求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2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4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5、医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或在区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不含个案、摘要、综述等);

6、担任主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7、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三)申报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

2、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3、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4、医学专科毕业,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

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提交正式的时间,截止当年9月30日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仍按《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执行。对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审核,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未受聘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年度以及全脱产攻读研究生的时间不能计算为履职时间。在职攻读研究生的履职时间,以单位实际聘任时间为准。

(四)关于申报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

1、需取得A级合格证书;

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参加**年度及以后的职称外语考试45分以上即视为合格;

3、根据京人发〔20**〕31号文件精神,以下人员免考职称外语:

(1)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

(2)出版过外文专着、译着的;

(3)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4)取得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的。

1、护理专业免考;

2、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需取得4个模块合格证书;(评聘中级时的3个模块合格证书仍然有效);

3、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免考;

4、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需取得1个模块合格证书;

5、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免考。

城市医生参加援外、援疆、援藏、支援内蒙等医疗队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参加抢险救灾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时间视同为到基层郊区服务的时间。

下列人员不要求完成基层服务:

1、承担部级课题的主要完成人;

2、研究生导师;

3、留学回国人员(凭留学人员回国证明);

4、军转干部;

5、有插队建设兵团经历的工农兵学员;

6、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者(男55岁及以上,女50岁及以上)。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自20**年起,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2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申报人提交到农村、社区服务的证明材料,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

(七)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

(八)关于对论文的要求

晋升副主任医师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着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北京市大多医院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具体核心期刊目录在本文后面附上,大家请自行参照发表。

二、申报方式及申报材料

满足以上申报条件的人员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个人申报需报送的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1份。

2、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报主任护师或副主任护师,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4、《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原件1份。

6、已确定作为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的原件及复印件2份。

7、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

8、外语成绩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9、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护理专业除外)原件及复印件1份。

10、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13、《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病例和关键、重大技术(科研)问题的实例表》1份。

14、《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主持危急重症抢救和疑难病症处理或主刀(指导)手术病例一览表》1份。

15、海外留学回国服务人员应提交使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副主任医师申报材料(二)

***,***市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安医大兼职副教授,XX~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XX年当选为院“十佳医生”,XX年2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二十多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专业的细化,她先后在普内科、心肾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工作,从一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她那精湛的医技、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在市人民医院被传为美谈。

***从事心血管专业20多年,先后在北医三院、阜外医院进修心内科和心内电生理,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到临床实践,并于XX年创建成立了心内三科。近年来积极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她完成了大量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以及难度较大的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及术后的程控工作,并始终保持着无一例感染与并发症发生的佳绩。每次在手术时她都独挑重担,瘦弱的身体背负着40多斤的沉重铅衣在导管室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身为女性的她,把x射线对身体的危害置之度外,心里只有病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查房,给病人看病是我最快乐的事”。她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病人还是和跟随她工作的医生,大家都感到她在工作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除了上专家门诊外,总是一头扎在病房里。对每一位就诊患者,***除了听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外,都要亲自询问病情、体检、查看化验单,从发病的诱因、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都尽可能的详细分析,由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她在分析病情时总是一针见血、果断,住院的病人满意,周围的同事也尽职尽责,对于危重急症一天数次去床边观察病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测血压、心肺听诊,常给下级医生提供病情变化情况。有人说,我们测血压张主任不放心,她说“不是我不放心你们,而是我自己动手心里更有数,休克病人血压不仅是数值上的,动脉搏动的强弱也能知道病情的轻重,所以我更喜欢自己动手”。

“严于律己,言传身教”。XX年元月的一个星期天,按惯例她到科室查房,下楼的时候因为心里想着病人不慎摔倒,她忍着巨痛一瘸一拐的来病房查房。查完房,同事们劝她去摄片检查,经检查:右踝严重软组织撕裂伤,骨科医生立即为其进行了石膏固定等治疗,按规定要卧床休息两周,三个月才能取下石膏。当时病房有30多位病人,工作量大,她仅在床上躺了3天就坚持来上班,每天拄着拐杖、脚上绑着石膏来科室上班,病人及同事们看了既心疼又感动,一个月后她瞒着骨科医生,自己任性去掉了石膏,每天忍着去掉石膏的疼痛坚持上班。平时,她处处关心科内同事,经常为有事的同志带班顶岗,在全院职工中有很好的声誉。建科两年来,她连续两年大年三十主动值夜班,让年轻同志安心过好春节,自己却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主任医师论文第7篇

关键词:导师负责制 护理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11

心内科的患者多为危重患者,需要重症监护,且多有急症发作,要求护士细心周到看护的同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因此对心内科护士护理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护士圆满完成常规护理工作,还需要掌握心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不仅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技能,还需要了解疾病的治疗原则以及治疗过程中护理的关注要点,从而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完成。心内科护士的教育程度呈多样性,需要不断地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以满足临床工作要求[1]。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导师负责制是经典的PBL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分组活动,解决一个指定的实际问题。导师通常是由教授来担任,主要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提供帮助。心内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继续教育,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医生的指点和帮助,因此以医疗组中的主任医师为导师的导师负责制教学法可能更适于心内科护士的继续教育,能够在提高护士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1 研究对象

建立教学小组:依据心内科医疗护理分组,将每一个医护小组作为一个继续教育的教学小组。导师由医疗组内的主任医师担任,因为主任医师的专业水平较高、临床经验丰富,且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自身学历较高、教学能力强,足以胜任导师的职责。研究对象为与医疗组相辅助配合的护理组护士。

2 研究方法

第一,病例引导:首先由导师选择本医疗组内的典型病例,组内护士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第二,小组讨论:在导师主持下,护士围绕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问题,自由发言,互相启发,补充更正,最后给出适合的护理措施。在讨论过程中导师只针对问题引导讨论,一般不正面回答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当场解决不了,可留作护士自学。第三,查资料:护士们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参考书籍、期刊杂志,或从互联网中寻求问题的答案。第四,导师答疑:每个典型病例讨论后,由导师总结所学到的知识点。导师以实际病例为出发点利用课余时间准备相关资料,补充临床病例中未能展示的相关知识点,让护士能够深层次理解相应疾病的理论知识及涉及到的临床操作,为今后护理类似的病例打下基础。第五,综合素质能力考核:阶段小结时每个成员进行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并进行医生、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最后得出综合的评价。导师指出每个成员的优缺点和继续努力的目标。

3 综合考核及统计方法

综合考核包括:①患者满意度;②医生满意度;③理论考试;④技术操作考核。

4 结果

①患者满意度:导师负责制应用前98.81%,导师负责制应用后99.06%,差异无显著性。

②医生满意度:导师负责制应用前97.63%,导师负责制应用后98.16%,差异无显著性。

③理论成绩:导师负责制应用前74.29,导师负责制应用后85.43。

5 讨论

心内科护理队伍的组成是复杂多样的,护士的教育程度不同,有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而且他们的工作经历及经验也不同,整体素质不均但均有待提高。心内科的多种疾病均有发病急、进展快、危害大的特点,需要护士详细观察并掌握患者病程中的众多细节问题,因此对心内科护理要求较高。心内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必不可少,而继续教育的起点不同,传统的集中授课不能满足心内科护士的继续教育的需要。常规的继续教育方式包括函授、夜大、短期培训班及网络等等,但是学习效果不佳,只是学历的提高。但护士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果为主,提高学历为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提高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继续教育才是我们最需要的。PBL教学法就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最终目标的,目前PBL教学法也应用于护理学的教育中[2-3]。心内科护理的继续教育不仅要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更需要护士向医生学习、掌握病人病情及处理原则,使护理工作能够密切配合医疗,顺利完成疾病的诊疗。护士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制”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合的,以心内科主任医师为导师的PBL教学法可能更适于心内科护士的继续教育。

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面临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导师制是PBL教学法的一种经典的小组教学形式,起源于十五世纪初的英国牛津大学,主要应用于本科生的教育。在我国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教育,2002年后国内各大高校才将导师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4-6]。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导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不足因材施教,医学院校由于疾病表现的多样性及诊疗的实践性强等特点也广泛应用导师制。导师制的PBL教学形式中,每组由1名导师和多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目前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每个医疗小组均由主任医师及主治医生等组成并配备相应的护理小组,从人员组成上符合导师制的PBL教学要求。PBL教学中导师应在熟练掌握PBL教学理念的同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7],而心内科每个医疗组内的主任医师具有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完善、教学经验丰富等优势,完全符合导师的要求。因此,以心内科每个医疗组内的主任医师为导师,以本医疗组内患者的典型疾病为内容,以实际诊疗中面临的问题为基础,护士可以充分利用医疗组中的医疗资源,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全面学习,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实行导师负责制有利于医护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医护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医护之间的距离感,使护士充分了解医生对病情的判断、病程中观察的重点以及治疗效果的判定,促进了科室护士继续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玲,张爱琴.心血管内科护士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2):1072.

[2]杜小静,王彦,张玉华.PBL教学法在我国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旅行医学科学,2010,(4):56-59.

[3]谢芸.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69-70.

[4]章志红,廖承红,平静等.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210-211.

[5]柏志全,李久香,敖杰男等.对推行和完善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72-73.

[6]童旭辉,董淑英,蒋志文,祝晓光,吴华璞.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2,(7):556-558.

[7]欧阳霞,冯晓玲,李小梅.导师制在新护士培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5):400-401.

作者简介:杨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于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