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动化科技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03 16:52:05
自动化科技论文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1篇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建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先进自动化技术示范实训中心,制定周密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1-2]。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形式多样,引进开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1-2],建设特色课程、优质课程。依托苏州市职业大学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培养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学生的应用性实践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在构建思路的指导下,从自动化专业入手,调研分析其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关企业任职核心能力,科学地分类与归纳出专业职业能力层阶递进,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电路分析与实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和现代过程控制技术为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建设思想,我们将部分核心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启动了包括《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现代过程控制技术》等课程在内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深入研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法的实施、例题及习题的选取[1],协同制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协同编写符合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列教材。(2)建立了以西门子PLC系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基于S7-Smart-200学习《PLC应用技术》、以西门子总线为基础学习《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基于西门子S7-300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wincc学习《工业组态监控技术》、基于西门子S7-400学习《现代过程控制技术》。(3)明确自动化专业“转段选拔”的“阶段性”评估方法及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4)协同探索运用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5)协同定期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评价验收。检查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效果是否统一[1-2],对此做出评价判断,从而确定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程度,以及课程衔接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总结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科技文化;自动化专业;人才自律性开发

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将是科技战线上的生力军,科技文化素质的欠缺会使未来科技实践活动中非良性社会互动占主导因素,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使得成功周期延长,职业生涯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科技文化素质,实现人才的自律性开发,为成功科技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源于科学技术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与反思的观念结晶。科技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教育传播、科技体制、科技法规及科技道德。科技文化是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武器,是科技工作者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融入科学共同体、从事科技实践的灯塔。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在以科技为内容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将处于表层互动阶段上的被动互动状态,这种非良性互动局面的长期存在,将使科技工作者逐渐丧失优势,在竞争中被淘汰。研究生是科技人才从他律性开发向自律性开发转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开始介入科技实践活动、开始体验科技规范、开始孕育科技素养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本文以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为例,提供几点思路。

一、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的思考

自动化专业人士的工作围绕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两个方面。控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新的被控对象和新的控制目标寻求新的控制方法,而控制工程则把控制理论物化为自动化系统,并在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控制理论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稳定性、变分法、动态规划、随机系统、模糊集合论等问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控制工程依赖机械、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应用领域囊括航空、航天、化工、动力、能源、纺织等科技密集型产业,所以自动化专业人士对科技文化有着很高的诉求。

科技文化分为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三个层面,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培养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的科技文化素质。

1.器物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主要指由科技进步而创造的物化形态的科学知识。对于自动化领域来说,这些物质形态包括图书资料、工具软件、仪器设备、知名学者个人主页及各类专业网站等。图书资料主要有专业书籍、学术期刊、技术杂志、设计手册等,工具软件包括仿真计算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s,组态软件如Labview、组态王,数据库开发软件如SQL,以及各种专业开发软件如DSP仿真软件。仪器设备有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嵌入式计算机、PLC、工控机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对器物所承载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属于专业技术培养问题,而器物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对这些知识载体的宏观把握能力,包括对载体形态类别分布情况的了解、获取不同载体知识的能力和跟踪进展的能力。对这类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命题综述的方法,即由导师指定题目,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综述。题目的指定可以点面结合,综述任务可以单人承担,也可以多人分组承担。综述完成情况的考察可以采用汇报答辩的方式,通过听众与报告人之间的提问与讨论,可以达到交流分享、改进与完善综述工作的目的。

2.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特指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及科技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规则、要求等规范体系的总和,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在科技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包括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和组织规范等几个方面。对于自动化专业的人士来说,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作为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所必需了解与接触的基本规范与制度,另一个层面是自动化专业所特有的规范与制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需要关心的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从法律规范角度来讲,包括:国内外的行业标准、专利法规、软件著作权法规、学位条例、职称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等规定;从政策规范角度来讲,包括:863、973、攀登计划、五年计划、自然基金等基金制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开放课题、学者互访等科技扶持规划,国际与国家范围内的科技奖励制度,如自动化领域的国际著名奖项IEEE Control Systems Award、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Award、The Giorgio Quazza Medal、国内著名奖项关肇直奖等;从组织规范角度来讲,包括各种学会、行业协会及国际会议组织的相关规范,如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IFAC)、IEEE自动控制学会(IEEE Control System Society,IEEECSS)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科学共同体的正确认知,能从科技互动的被动互动局面进步到主动互动状态。培养的方式,可以通过鼓励、支持学生加入各种学会、进行访问交流、承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申请基金项目等活动,使学生熟悉相关的规定与流程,学会通过组织与政策规定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在学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使学生能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见识与素质的提高上。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可以采用讨论与交流的方法进行,在学生参与某项活动获得感性认识之后,若干个学生集中在一起,围绕着相关的话题,就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认识,开拓思路,获得深度的认知与理解。

3.精神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精神层次的科技文化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或品格,反映科学共同体处理各种关系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也就是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内容,不象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那样,有属于具体学科的内容,但是对于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科学精神却可以从自动化科学史的角度培养,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养成能与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相得益彰的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

首先可以通过了解某一自动化理论或技术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培养。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史总是充满精彩的思想与伟大的变革,学生可以清晰看到,相关的理论或者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趋于成熟与完善,理性精神、实证精神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如何在每一步的发展与革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科技发展史实质上也是科学精神的表演史,通过某一理论,比如说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现实表现,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空洞的概念形成具体的、可类比的理解与思维方法。其次可以通过介绍自动化科学家的个人历史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自动化领域的科学家之所以成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他们精神品格不无关系,而他们精神品格中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精神。介绍成功的科学家如李雅普诺夫、波波夫的经历与工作,通过介绍可以退去科学家头上的神秘光环,同时如实地呈现他们曾经的思想和付出的劳动,使学生觉得科学家离自己并不遥远,他们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一样可以做到,只要具备他们的某些品格和精神即可。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与介绍已故科学家的经历相对应,另一个方法是鼓励学生与当今在世的自动化科学家进行交往。通过参加会议和通信等方式,让学生与科学家进行交往与讨论、逐步建立起交流甚至合作关系。已故的科学家毕竟成为过去,我们只能了解他们的历史、阅读他们的著作,无法与他们进行双向的沟通、也无法就现在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更无法通过思想碰撞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但是当前在世的科学家、尤其是活跃在学术一线的科学家却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鼓励、指点或者提供机会给学生,使学生与当代的科学家进行接触,能使他们在科学家的言传与身教之中,培养起优良的科学素养与卓越的精神品格。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拥有的科学家朋友也就越多。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3篇

关键词: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科技论文;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3]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J].学报编辑论丛,2007:12-15.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4篇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4-0028-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文化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进行的。因之,其既不能照搬别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必须遵循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科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此,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科技文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与之同时,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探索中挫折与跨越的交替,也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为科技在其发展历程中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1]44,科技文化反映的是人优化科技活动的意向,其具体包括科技的价值观、制度、行为和成果四个层面。关注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科技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理论体系,并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遵循和精神标识,从中不断汲取思想力量、获取方法指南,并自觉运用于科技文化建设。这“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早在1940年2月5日,在参加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3]6,号召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可以说,在科技文化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为例,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订的。1940年9月1日,李富春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学典礼上就强调,要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迎接新中的诞生培养科学技术人才[4]372。据当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员后来回忆,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时就已体会到,“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专门人材,只限于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课程是把握不住方向的,而且也很难把实际工作做好” [5]453。

新中国建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955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6]92。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对自然科学学习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将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在了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重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7]346。可以说,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推动我国科技和文化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在分析我国现实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8]51。翌年5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73。可见,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为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顺应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代表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9]187,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2012年11月8日,代表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0]7。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推动了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11]126,因此,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视角,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纵观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要确保科技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技文化建设,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其奋斗目标所决定的,还因为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因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科技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与时俱进地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作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巨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的演变,不断推动着科技文化建设向前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将科技文化建设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是党对根据地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中心任务。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在其发表的社论中就指出,“提倡自然科学正是发展抗日的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这个目的所必须的、所应有的步骤”,认为“也只有在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之下来提倡自然科学,才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12]。以延安大学为例,其制订的办学方针之一即是“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 [4]385。在革命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下,党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这些最初尝试,不仅直接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进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文化观基本延续了下来,它集中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党领导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最强音。1950年6月14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在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关于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即“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13]16。据实而论,这一政策导向对巩固新生的政权和推动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一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从当时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出发虽然是必要的,但以革命的思维和方式处理复杂的科技文化问题终非科技文化发展的正道。此后,随着“政治挂帅”的持续发酵,科技文化建设自觉不自觉地滑向了政治化的泥潭,以致科技文化日趋成了极左政治的奴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党科技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而且把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时,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强调“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3]806,积极倡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这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春天。

及至20世纪90年代,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础上,代表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其不仅体现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实现了科技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从而把我国科技文化建设推向了时展的新高度。1996年2月9日,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转变’造就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员”[8]68,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向前推进,在深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代表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W发展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9]194,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可以说,这一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新认识。

有道是:挑战无休止,应对也无止境。党的十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2013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14],对我国科技文化生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给予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关注。这一科技文化观的阐发,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科技文化自身特质的自觉,而且也展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自信,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从上述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来看,伴随着其从革命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变,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正因如此,党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其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而且自觉将科技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科技文化建设的统一。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事业是由人民群众来完成的,因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建设者的作用,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科技文化建设力量。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历史早已揭示的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科技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最近边区中央局所颁布的施政纲领中规定了提倡科学知识与文化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这无疑对今后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将有更大的推进,将会招致更多的科学艺术人才来到边区,将更提高边区的以至全中国的科学艺术水准”[15]。事实也是如此。是时,上述党促进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边区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成为边区人民的共识,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革命和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应该成为群众性的事业,应该把科学理论与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把专家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 [16]。在党看来,这是科学界应该努力的正确方向。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被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8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现在开始,全党和全民的主要注意力必须转移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来,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是时,通过群众性科学技术运动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在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后,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的群众性热潮。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推动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1979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既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专家的作用,也要大力开展广大职工参加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要鼓励和尊重职工群众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以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一切轻视甚至扼杀合理化建议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以至必要的处分” [18]。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全社会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蔚然成风,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

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992年,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8]35。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把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知识分子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0年6月7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20]752。2014年6月9日,代表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1]128。这些尊重科研活动规律的论述,无疑为新时期建立起真正能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最广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科技事业,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提升了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党不仅仅认识到了科技文化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调动民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要实现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着力构建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建立起科技与文化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科技文化作橐钥蒲Ъ际跷依据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与科技的产生发展相伴而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呈正向关联的发展态势。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为例,其便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促进边区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仅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观在边区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而且科学技术普及在边区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有当事者后来回忆说,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以至于当我们提到边区的科学技术时,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提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同样也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科学技术”[21]118。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结合的如此紧密,是边区对敌斗争的需要与当时的科学研究产生互动的结果,其不仅仅是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边区科技和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所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62年6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技术政策和措施,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要符合我国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特点,合乎科学技术的规律,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22],即科技文化建设要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注重科技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这是党在对历史与现实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其正确反映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结束后,拨乱反正首先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由此推动了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23]37。这是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展开的新起点,其为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作了思想准备。是时,在邓小平的主持领导下,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迎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和汇流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8](133-134)。这一关于科技及其文化发展关系的论述,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党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9]194。2011年5月27日,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祝词中指出,“科技创新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24]。这些论述表明,党中央不仅把创新作为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把创新有机融入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之中,突出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领导下的科技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文化的发展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前提的,加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实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性选择,其对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国家来说可谓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3]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4]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任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C]//《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6].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坚持走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3]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05.

[16]《解放日报》社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N].解放日报,1941-6-10.

[17]《人民日报》社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N].人民日报,1950-08-27.

[18]《人民日报》社论.向技术革命进军[N].人民日报,1958-06-03.

[19]《人民日报》社论.把注意力移到技术革命上来[N].人民日报,1979-01-21.

[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1]马海平.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C]//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22]《红旗》杂志社论.积极开展技术政策的科学研究和讨论[J].红旗,1962(11).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4].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2011-05-28.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人文;工程;融合

abstract: it is a vital issue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humankind that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become integration from opposition. how and where to integrate for them is the key of this issue ?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riplism for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engineering into the horizon of creating action , and searches for the integrat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two culture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with phenomenology rethinking about the profound cause of separation between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

key words: sci-tech;humanities;engineering;integration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c∙斯诺明确地提出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来,一方面,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两种文化”对立带来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并努力寻找“两种文化”融合的各种路径。但另一方面,“两种文化”的对立在现实中却更为加剧,这从国外近年来发生的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等可见一斑,现实似乎嘲弄着理论界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文化”分裂的内在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能不能融合?如果能融合,应在什么样的场域中融合?本文拟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通过对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内在原因的现象学反思,来探寻“两种文化”在工程这一场域中融合的可能性。

1 “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关于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对立的根源,c∙斯诺本人的描述及众多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可以说众人皆知,无须赘述。笔者仅就现象学的一些思路来探讨“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早在c∙斯诺之前,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已深刻论述了现代科学的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危机:“科学危机所指的无非是,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即它为自己提出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方法论的整个方式,成为不可能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注重事实的人。……从人们对我们的文化危机的普遍悲叹出发,从在这个方面归咎于科学的作用出发,产生出一些动机,这就是对一些科学的科学性进行严肃的非常必要的批判。”〔1〕在胡塞尔看来,现代科学的科学性已由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所支配,这正是造成科学危机乃至于文化危机的根源。

笛卡儿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确立了主体的存在,同时也确立了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的存在,由此开创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认识论。在这种对象性的二元结构中,包含着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和超越论的主观主义这两个分裂的方向。

沿着客观主义的方向,从伽利略起,现代科学开始了其将自然数学化的历程,用理念化了的自然暗中代替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自然本身就在这种新的数学的指导下理念化了;用现代的说法,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的流形。……用数学方式奠定的理念东西的世界暗中代替了唯一现实的世界,现实地由感性给予的世界,总是被体验到的和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2〕这样,现代科学以客观化的数学外衣遮蔽了其源发于其中的生活世界,造成了其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伽利略在其从几何学出发,从感性上呈现的并且可以数学化的东西出发,对世界的考察中,抽去了在人格的生活中作为人格的主体;抽去了一切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精神的东西,抽去了一切在人的实践中附到事物上的文化特性。”〔3〕这种将自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中的客观主义相辅相成,导致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并逐步成为支配现代科学发展乃至于整个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

沿着主观主义的方向,从笛卡儿本人开始,经过贝克莱、修谟直至康德,都一直企图建立超越论的主体哲学,“这种哲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自我,以及我的思维生活,乃是一切可能的思维成就的、一切有关客观性的意义和正当性的询问的原始基础。”〔4〕但是,胡塞尔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实现“哥白尼式转向”,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研究构造一切存在物的绝对主观性,也没有深入研究把握这种主观性的方法,他认为唯有通过超越论的现象学才能真正克服笛卡儿以来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分裂。

笛卡儿的二元论、修谟的怀疑论、康德的认识论等,由于预设了物理实体或物自体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不可能真正解决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难题:人的主体、意识如何脱出它的表象的内在性达到外部世界中的超越对象呢?这条认识论的鸿沟是无法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跨越的。因此,胡塞尔的超越论首先指的就是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通过认识者反思自身及其认识生活的原始发生过程,把构造一切存在物的认识活动追溯到无预设前提的、自明的、活生生的直观体验之境域(horizon),这种通过超越达到的“绝对主观性”已经不再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的主观性,也不是思辨构造的新产物,它是前科学的、前哲学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主观相对的、显现于境域之中的生活世界本身,它只有通过现象学的悬搁才能达到。

胡塞尔并不是要反对现代科学,而是要现代科学重新植入它本身源发但又被它忘却的生活世界的境域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所说:“在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思索中包含着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彻底批判。然而奇特的是,这个批判并不是从根本原则上否定科学。相反,胡塞尔所关心的只是对科学和作为科学一般基础的哲学的更新。”〔5〕胡塞尔从他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观点指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不仅忘却了生活世界的奠基,而且排除了它自身现实发生的境域,改变了传统科学对境域的依存性质,使自身成为绝对客观性的、与直观境域彻底无关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世界原本作为普全境域的生活世界转变成为客观自在的、无限的科学世界,成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对象化的客体。

在实证主义的观念里,科学世界不仅脱离了境域的束缚,而且反过来要主宰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基础,使生活科学化。但是,这种去除了境域的客观世界是非人性的,它以人的自由的丧失为代价,“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彻着‘自由’的理念。”〔6〕 同样,“对于胡塞尔来说,真正人性的东西是自由,它被理解为我作为先验的原-自我所具有的责任,这种原-自我是无法通过任何对象化来获取的。我对我的行为负有责任,而行为意味着一种对可能性的把握。”〔7〕这种可能性是在境域之中的可能性,境域正是在人的行为中开启自身的,它无法与人的行为分离开来。因此,在去除了境域的客观化的对象世界里,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将意味着放弃人的责任,丧失人的自由,从而丧失了人本身。人的共同体在其历史境域之中原促创(urstiftung) 的并积淀(sedimentierung)下来的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传统都将丧失意义。“现代的生存似乎已经分裂为在一个带有自然科学技术理性烙印的世界及其组织中的无精神生活和在一个历史地和个人地成长起来的世界及其文化产物中的充实的此在。”〔8〕这正是“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

胡塞尔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批判并不是要滋长这种分裂情绪,相反,“胡塞尔的思维具有对这两个方面的亲和力并因此体现了对这‘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9〕我们或许可以从他深刻的思想中寻找到“两种文化”融合的思路。

2 两种工程观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10〕提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概念指称的变换。关键在于工程具有不同于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的本质特性。但是,在流行的观点中,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而工程则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按照这种观点,既使把工程从技术中划分出来,工程的本质仍将遮蔽在技术阴影之中,工程哲学也不可能真正超越技术哲学樊篱,仍然会把工程哲学当成某种“技术的工程哲学” 来建构。把工程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确实存在其词源学的依据。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的词根为engine(机械)和inge-nious(有发明才能的),它们都起源于同一个拉丁语词根ingenerare,即“创造、智巧、聪明”的意思,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engine在古英语中又具有“to contrive”(设计出来、设计做到、发明造出)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工程不仅为技术而且是科学即engineering sciences,于是engineering在原‘活动过程或结果’上又增加了‘学科理论’含义。”〔11〕总之,学界大多数人十分自然地倾向于把“工程”界定为“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建人工系统的活动和结果”〔12〕,属于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

笔者十分赞成“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观点。但对许多人把工程本质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的观点不能苟同,我把这种工程观称之为:“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相应,笔者将依据发生现象学的思路,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尝试形成另一种工程观:“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

在科学技术哲学传统的视域中,实践被理解为人们为了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作为人类实际地处理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活动过程,总是以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范导,是在观念地处理并处理了人与世界关系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13〕工程实践作为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及经验的造物实践活动,首先也要以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前提,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世界展现为客观自在的、数学化的、无限的科学世界,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科学、技术的认识活动,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工程本质上就展现为:在科学活动建构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规律的框架内,遵循技术活动建构的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怎么做”的程序化知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数学化的方式去筹划和改造自然、构造人工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理论向现实的飞跃,实现客体的主体化,从而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这样理解的工程实践正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它可以重新把二元分离的主、客体统一起来。然而,“实践”(praxis)一词的含义极为复杂多变,其原义只与人的意志、伦理、道德行为相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 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 。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 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 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其目的是通过获得性的伦理能力导向明智行为,伦理能力只能通过生活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人的个体经验才能获得,这种经验不同于感觉经验,也不能光靠语言来交流,而要靠人的具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14〕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行为。康德也在意志、伦理行为的意义上使用“实践”一词,反对将其扩大化。但如今,特别是在中国,“实践”一词扩大化为指称除理论思维之外的一切人类行为。

这种“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工程观在本质上显然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致的,胡塞尔对现代科学客观主义所造成危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这种工程观。现代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必然也会导致工程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加深文化的危机,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性化,从而逃避人类的责任!在这种排除了人和人文文化的工程世界里,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把主客体重新统一起来,更不可能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

发生现象学是胡塞尔后期思想的主要形态,与其前期的静态现象学研究先天规则结构不同,它主要研究先验主体性的自身构造和世界构造的时间过程。这种在时间中的构造是在境域中发生的,境域是人的知觉范围,它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其有限性与知觉的现实性相关,而无限性与知觉的可能性相关;个别的境域显现着有限的事物,而境域构造具有超越自身的特征,通过不断的超越,最终达到普全的境域,构造出世界,即在境域中开启出世界。“所谓的世界就在现象学上被理解为普遍境域,也就是普全的指引联系(verweisungszusammenhang),所有意义指引的个别联系都共同归属于其中,而我们的行为就是由这种意义指引来引导的。”〔15〕可见,在发生现象学中,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不再是自然主义常识观、实证主义科学观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而是境域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明的、非预设的、非课题化的、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关系。

笔者认为,只有把对工程本质的反思,纳入这种存在论的境域化结构中,把工程理解为境域化造物行动而不是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理解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才能真正把握“我造物故我在”深刻含义,从而真正切近工程的本质,避免实证主义的工程观带来的危机。一切思想、文化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历史地发生的,并在境域中彼此关联,这意味着存在“两种文化”在境域化造物行动中,也即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这正好体现了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对“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

3 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

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是获得学术界多数共识的主张,但是,怎么才能把它们融合起来?在什么场域中融合起来?学术界目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思路:其一,主张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在其中融入人文因素,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就是这种主张的典型,“萨顿坚信科学史是惟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他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要实现‘全部知识的综合’,使科学史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16〕;其二,主张以人文文化为主体,让科技回归人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万学之母,是一切学问的母亲,也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母亲。……我们要不断重申母体性,而且希望这些长得高大威猛的了儿子们要不断回归自己的母体。”〔17〕“科学的人文本性是什么?我认为是自由,近代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就在于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而沦为‘求力意志’(will to power) 的工具。……自由的科学是真与善的统一。……自由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18〕

虽然这些主张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深入批判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基础,不超越近代以来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结构,那么,无论是在科技中注入人文,还是企图使科学回归人文,融合都是不能真正实现的。按照我们提出的“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工程观,在工程这一场域中,为什么存在“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可能性呢?

从胡塞尔对“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这种分裂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现代实证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要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关键就在于使客观科学重返生活世界,重建生活世界的科学。现代科学因其客观化、理想化的追求,具有了非境域化的特征,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必须重获境域化。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境域化的科学才具备与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境域中源源发生的其它文化相融合的可能,这种融合唯有通过人的境域化行为才能实现。在胡塞尔的早期思想中,“行为”(akt)概念指称的不是现实的行动(actus) 、活动,而是意识行为,它可分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客体化行为”指包括表象、判断在内的逻辑—认识的智,它们是使客体或对象得以被构造出来的行为;而“非客体化行为”则意味着情感、评价、意愿等等价值论、实践论的行为活动,它们不具有构造客体对象的能力,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是“非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但后来,胡塞尔在他的伦理学中承认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19〕。不走出这种早期的意识哲学,胡塞尔是不可能超越这条鸿沟的。这也意味着仅在意识的、观念的层面不可能超越“两种文化”的对立。

在后期转向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中,胡塞尔的“行为”概念扩展为不仅指称意识行为而且包括身体的行为、现实的物质行动,当然,这种扩展是以暗含的方式出现的。“由于旧科学(指传统科学--笔者) 束缚在境域上,因此它们与人的前科学的‘实践技艺’相联结,如丈量术、治疗术等等。希腊人将立足于这种技艺上的知识、熟知称之为‘技术’(techne)”〔20〕这里,胡塞尔暗示着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同样存在对境域化技术的依赖。美国技术现象学家d∙伊德认为:胡塞尔“他的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 发展了一种高度体现的、知觉现象学。他宣称,科学,特别是由数学化和理想化所驱动的科学,‘遗忘’了在文化和历史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身体与知觉的存在。在分析这一危机的过程中,胡塞尔采取了暗含的期待技术哲学可能作用的两个步骤。”〔21〕这两个步骤指的是胡塞尔以铭写技术和测量技术为例,来说明生活世界的境域化技术行动在扩展生活世界境域及知识文化水平中的作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梅洛∙庞蒂对身体行为结构的研究、d∙伊德对技术行为在人与世界境域关系中的居间调节作用的分析等等,都极大地推进了境域化技术行为的研究。由于这些哲学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与工程,他们对技术行为的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就是对境域化造物工程行动的分析。

工程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人工物的境域化物质性行动,它与人类基于主动性的其它创造行为一样,可称之为胡塞尔的“原促创”,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的共同体的行为。当一项工程完成或一个新工具被发明时,一个“原促创”便形成了,随着“原促创”的被动“习性化”(habitualisierung),意味着原境域的改变,新境域的发生,人工物的建造与使用正是在境域中通过造物行动的“原促创”和使用过程的“习性化”,从而构造出新境域的发生过程。任何主动的“原促创”,都要以被动的“习性化”为前提,“正是主动和被动发生的现象学才系统地将所有构造发生统合为一个总体联系,并且它坚定地提出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境域并因此而构造着世界。”〔22〕同样,工程也不仅仅是孤立地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而是要把人类历史上所“原促创”并通过“习性化”积淀下来的科学、技术、文化融合于境域之中,构造出人类生存的人工世界,科技与人文才能在工程中真正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2〕〔3〕〔4〕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16,33,64,76,639.

〔5〕〔7〕〔8〕〔9〕〔20〕〔2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 .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40,2,36.

〔6〕〔17〕〔18〕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6,278,3.

〔10〕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2.5

〔11〕杨盛标等.工程范畴演变考略[a].工程•技术•哲学[m].刘则渊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7.

〔12〕于光远等.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106.

〔13〕王炳书.实践理性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9.

〔14〕g•希尔贝克等.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7.

〔15〕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m].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56.

〔16〕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49.

自动化科技论文第7篇

在探讨现阶段科普与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之前,首先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在近30年来由于高新科技,诸如电子产业、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等等的研发与普遍应用在各种科技生活的产业之中。其所生产出前所未有的各种新奇产品,直接深入大众生活领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显著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升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但也撼动了人类以往的生活方式与形态,从而引生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中各种新兴的问题。其实这些现象其来有自,19世纪后半叶西方世界将科学、科技大规模的应用于提升技术、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富国强兵、拓展殖民时期,已经在冲击并改变了人类生活世界的面貌。只是20世纪发生的科学典范革命、科技知识的实际功效,在促动人类社会文明、文化的变迁速率以及规模上更加扩大,而今已然迈入所谓“全球化时代”,更促使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文化”成形。

近百余年来,科学与科技俨然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变迁的最重要主导力量,科学、科技不停地求新求变,在物质领域不断的推陈出新,而与着重人类精神价值、追求稳定安逸的人生想望之间,产生了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195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斯诺(C. P. Snow),鉴于西方世界这种进步科学与传统人文之间割裂、紧张关系与影响力的扩大,从宏观的立场提出了文学(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区别、对立的论述,而呼吁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应该有所沟通、相互理解,启动了科学与人文的论争。其主要目的在提醒科学家在研发科学与技术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科学、科技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关怀。1985年英国科学院(Royal Society)为因应未来世界的竞争,全面检讨科学与世界的关系、科学家与大众理解的科学、政策制订的专家社群与大众的认知与需求之间的落差等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有所针对地提出关于科学普及的信息、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议题,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科普议题的关注,而这些议题或可谓是导因于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引发的。1995年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对照现实社会的实际互动状况,将斯诺的观点引申发挥,提出“第三种文化”的论述;而所谓“第三种文化”并不是科学与人文交流以后的新综合,而是科学知识的通俗化和普及化,所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化(public culture)现象(余英时,2003)。

换句话说,半个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间的论争,从对立割裂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以至于形成“第三种文化”,显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经过百年来科学与科技教育的推广,科学与科技已具体的产业化、市场化、生活化;原本属于少数科学知识拥有者的特别知识与特别力量,早已转换形态而逐渐融入大众的生活中,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技能性知识,也让人开始怀疑与重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科普所影响到人的生命、生活、生存三者,都与人类本身有关,也正是构成文化意涵的主轴,要讨论科普的实践与文化的问题,应该回归到整体文化的领域中加以思考。

2文化视野中的科普

大体而言,所谓的“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而其中的个体主要从他所处的群体中被“教导与学习”到各种思维、感觉与信仰的方式,以及获得一套面对问题情境、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调节技能等等,而逐渐形成群体的概念认知模式与价值理念系统,并在与人事物互动、调适的过程中相互融渗而成的、不断动态调整的复杂整体(Clifford Geertz,纳日碧力戈等译,1999:4~5)。从文化习得的观点而言,有人认为,在西方“文化”(culture)的原意为“培养自然的成长”,是指一种人类训练的过程;18世纪之后,慢慢演变出四个意涵“……它第一个意思是‘心灵的一种普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之完美观念有密切关系。第二个意思是‘整个社会里的智识发展的普遍状态’。第三个意指‘艺术(技艺)的普遍状态’。其后,又有第四个意思:‘物质、智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Raymond Williams,彭淮栋译,1985:xvii)。

从文化的这些主要意涵可以知道,“文化概念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最能表达这一时代特有的知识和社会变化的复杂性”(维克多·埃尔,1988,107)。在当今的时代里,科学知识已被各国全面纳入正规的教育体制内,甚至占有主导地位,成为训练一般大众心灵习惯、知识、技艺等文化习得的基础教育之一。其主要的功能大致有三:一在宣扬科学与科技的正确知识、研究方式,旨在袪疑、去神秘化,以提升全民对自然的理解并支持科学的研究发展;二在提倡一种科学理性的认知,追求事实的理解,并在辨清事实真相后,明确的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与行动选择;三在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理解科学如何推动社会发展,而面对事件重塑文化生活。透过科普的教育可以普遍提升大众在科技时代必须具备的知识,以及在文化环境中追求生存的智能。从文化对其成员教导与学习的角度而言,科学与科技的普及教育增进大众的知识,培养大众融入文化社会的技能,而扮演了塑造现代文化的重要角色;相对的大众在文化情境中与其它共在的人事物互动的现实中,也产生诸多复杂的具体问题,也让人体验与发现到既有文化传统的局限,以及种种有待磨合的龃龉。

不可否认的,科学、科技在当前的文化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必须提醒的是,科普教育在整体文化中主要的任务,还是担负教导“人”的角色;教导人以习得的科学、科技的知识与行动操作的技能参与文化社会中。因此,落实在文化社会中的科普则应该是:人如何以科普教育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在改善自己、社会的实践行动中;并在文化情境中、互动的操作过程中转化为生活的规范,谋划新的生活态度,更新文化的模式。毕竟“文化则与人的生存和进化的整体方式有关”(刘文海,1996,20)。在文化情境中的科普应该对自己的角色与功能有明确的认知与定位。或以为“文化借助于科学技术,可以使人类驾驭自然;它使人类获得近乎于无限的行动手段”(维克多·埃尔,1988,18)。这个“唯科学化”说法夸大了科学技术的效力,也膨胀了科技的范围;其实就文化的观点而言,人在驾驭自然之前,应该先学会驾驭自己,而不是无限的行动。

3科普实践的伦理取向

辨析了科普在文化中的定位,然后才能进一步讨论科普在文化社会中的实践问题。首先对有关科普知识的习得还必须分辨两点,第一是有关科普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传播:在真实社会中有高深科学理论知识的专家与外行的社会大众并存,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科学家以浅近的语言传达高深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而社会大众却只是在自己有限的理解下,选择自己能掌握及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学习认知。其次则是科普在实际文化社会中的实践:与科普知识强调的认知向度不同,科普的实践必须将科学技术的抽象理论转换为具体实证的,成为实用性的、可以指导生活的行动纲领,而有效的引起行动,才被大众接受。对一般大众而言,实用的行动较理性的认知推理,似乎更具有优位性、吸引力。

从哲学的观点而论,所有行动实践的问题都是属人的问题,也都因为涉及到人有意志、有目的的、与其它的人事物之间互动、并含有交换性意义的行为活动时,而具备伦理道德的意义。在文化社会场域中的科普实践行动,也必须与他人互动,所以也应该被纳入伦理的范围加以考虑。以康德式的提问而言,科学理论知识本身追求“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践行动则涉及“人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科学与科技知识本身但有真假之分,也可以因为与我无关而不具善恶之别。然而在文化视野中的科普实践则非独立于人事物之外,而是与人、物、境互动、相互融渗,因此不能简单的以“是什么”的方式追问。就科普的社会实践而言,所要追问的是:具备科普素养而在文化社会领域中行动的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换句话说,科普实践所关心的问题是一个怀抱科学的理念、具备科学知识、使用新科技工具的大众,当面对在求新求变中不断增长发展的科学科技事件时,期望知道究竟那些新兴科学、科技对人类而言,究竟是善的或不善的,而在慎思明辨后,决定如何选择最应该采取的行动。从这个角度而言,科普的实践行动具有伦理的特性。

事实上,判别当代科技对人善或不善的问题相当难回答,因为现代科学科技所制造出的科技生活产品、带动的行为模式,所引生的问题等等日新月异,往往都与过去熟知的事物、问题迥异,也与传统解决伦理问题依循的规范、原则、方式大相径庭;虽然可以参照传统的伦理的原则、规范,但却未必然合用。因此有人认为,面对种种因为科学科技引发的新兴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回归当前人与人互动的行为经验,采取“面对问题情境-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程序,经过谨慎思辨、严格分析、充分讨论,重新建立彼此共通的概念认知模式与价值理念系统,并在互动中彼此磨合、调适,进而抽绎出适合新时代的伦理原则与规范,建立新时代的行动规范与原则。在这个状况下,彼此的沟通、商量,辨析等的能力培养,便成为科技时代伦理学关注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也因为如此,在国内外许多大学的通识教育中都明订开设“道德推理”的课程,希望培养具有分析与处理在实践和社会领域里可能遭遇因为科技发展而新兴的伦理问题。而在科普的实践中,则可以顺应大众文化关怀科技知识如何对我既有用又有利的角度,以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方式让科学专家与社会大众能充分沟通,再进一步研拟策略、发展新的行动伦理规范。

总而言之,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科普的实践问题,科普教育除了教导大众科学的知识与科技的技能,旨在帮助社会大众于现在、未来能适应由科技所建构的新世界,创造美好良善的新生活,其目的在求善,因此或可谓科普实践的本质是伦理的。在文化中科普的实践是一种以科学、科技教育的方式,训练与养成文化成员习得一种参与、批判文化社群的特定的互动模式,使之能在参与中继承,在批判中改过调整,纳入科学更新文化、完善文化。要之人以习得的既有科学“知识、技能”参与文化社会中,共同为改善群体生活,保护生存环境,促进文化群体的和谐、创新文化等等而努力,或可谓文化中科普的实践具有伦理善价值的取向。

4以伦理为主的文化建设

诚如前文所论,科学技术普及化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深入到个人生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层面中,而科普的教育也成为文化养成一般大众心灵习惯、知识、技艺等文化习得的基础教育之一,科学技术因而成为构成文化的重要内涵与根基。由文化的人文观点而论,科学探索与研究的对象或许可以与人无关,然而科学理论毕竟是人去探索、发现自然、物质对象而做出人为解释的产物。而科学的应用又直接间接关联人本身的各种活动,那么就很难像50年前的斯诺那样将进步科学与传统人文之间视为一种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紧张关系;而应该视为彼此交相融渗影响,共同形成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这层理解下思考科普在社会中实践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关系,不论从科学对经济产业、政治政策、社会进步发生影响的哪个层面思考,都不能摆脱科学对文化个体与群体伦理层面的影响。再者,从科普实践具有伦理取向的意涵考虑,重点还是必须回到在文化中如何培养人本身的伦理问题。

2009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公布的《台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9年至2012年)核定本的第四章第四节别列入“新科技应用之伦理、法律与社会治理”一项,提出“一、科技发展与公共信任,二、建立公众、公民团体对科技争议参与之管道,三、法律、伦理规范在社会发展科技的积极功能”等三方面属于公共伦理的领域,加以检讨,希望“一、透过发展‘科技民主’的制度,转而走向双向沟通模式;二、设计公民参与机制;三、设计法律、伦理规范,期使科技能顺利发展并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为了落实科普实践的的伦理意涵,责成教育部门规划“推动全民之科技伦理教育,培育科技伦理与研究伦理师资,并发展相关课程与教材,其内容应将重要之科技议题,对其基本事实撰写浅显易懂之说明,和多元观点之介绍,促使民众了解特定之科技知识。”等措施,推广科技伦理。

依本文的观点看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拟定四年期的台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已经注意到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伦理取向,而从整体文化的高度考虑,研拟相关的重要措施,推动一种以伦理为主的文化建设。

5结论

本文在此所讨论的科普实践问题,并不是探讨如何将科普知识落实于学校、社会传播、推广的操作活动问题。而是从整体文化的角度,将科普视为一种正在成形的文化现象、科普教育为社会成员文化习得的重要一环,并回归文化社会脉络中,探讨科普实践行动所具有的人文意涵。从文化的观点看科普的许多复杂议题,或可谓是由于科学科技不断的更新进步,全面冲击人类社会各领域制造的新问题,而逼使人类不得不想尽办法被动的响应,以解决眼前的问题。换个角度,也可以说科学科技不断抛出问题、刺激了新的人文思索。

前文的讨论主要将科普实践纳入在文化社会的脉络中,并认为科普实践具有伦理性行动的意义:一个在文化群体中习得科学科技知识的行动者,面对生活方式、价值理想、思维的概念系统随时可能因为科学科技的变化而更新变动,“应该如何做会更好”的伦理思考便产生了,因此在文化社会中的科普实践问题的本质是一种伦理问题。大众在社会中实践的科普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动:这种实践行动一、必须解释人“为什么要如此做”,二、确立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做”的顺序与重点;三、理解人活动的责任、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决定“应该如何做”。虽然如何实践是伦理的问题,但并不排斥科学,需知我们只有一个脑袋,思考科学同时也可以思考伦理。我们可以科学的理性精神、了解事实真相、理解制度与个人行为,经由自我审议的过程,做出合理的最佳的行动选择。

参考文献:

[1] 金观涛, 刘青峰. 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生产力”──知识体系和文化关系的思想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04, (46):105-157.

[2] 余英时. 两种文化的百年思索[N]. 中国时报, 2003-01-19.

[3] 维克多·埃尔. 康新文、晓文,译. 文化概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 伊格尔顿. 方杰译. 文化的观念[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克利福德·格尔兹. 纳日碧力戈等译. 文化的解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6] Raymond Williams. 彭淮栋译. 文化与社会[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5.

[7] 孙长祥, 刘易斋,孙安廸,等. 生命教育[M]. 台北:空大,2008.

[8] 钱穆. 中国文化丛谈(一)[M]. 台北:三民书局, 1988.

[9] 刘文海. 技术的政治价值[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台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09年至2012年)(核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