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0-25 20:31:17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1篇

1.1完善和创新高校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高校人才创新管理提供良好的氛围.为此,需要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要求,通过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系统设计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管理制度体系;面向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人才组织创新、人才协同管理、人才资源整合与人才利益激励等制度体系;组建结构合理、职责明确的人才队伍,制定整体人才计划实施路线;吸纳并整合国内外优秀人才资源,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

1.2深度优化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

基于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能够更好地结合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定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自主创新需求的无缝对接,既满足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性需求,又实现人才培养的有的放矢.同时,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也受聘到高校,从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协同人才培养体系,使教师真正置身于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氛围中,对于深度优化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3释放高校人才管理活力的关键驱动

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可以倒逼高校在吸引和选拔人才机制方面实施创新,破除人才发展中排资论辈、唯学历、唯背景的滞后的人才建设观念,建立和完善贴近创新需求和符合人才发展诉求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打破干部和人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旧体制,为释放高校人才管理活力提供制度支撑.

1.4提升高校人才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资源最聚集的创新主体,不仅要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深化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积极打造一批“学科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服务意识超前,具有协同合作精神”的协同创新团队.因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可以促进高校以协同创新人才建设为导向,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制度建设体系,大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为实现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用合作共建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2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人才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2.1管理理念与协同创新不匹配高校人才管理的顶层设计理念与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目标融合度不高.高校人才管理的顶层设计是面向高校全局发展的统筹规划,可概括为建构架、组团队、定机制三部分.就目前而言,高校人才管理原有的顶层设计并未将协同创新纳入其中,只是在固有模式下进行发展,未发挥高校人才的最大效用;高校的人才管理在管理理念上还带有浓重的传统体制色彩,人才等级观念严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偏重于强调事,而忽视人的需求与感受;在人才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人浮于事、墨守成规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前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高校的人员调配统一,人员淘汰机制未市场化,致使高校教师忽视了岗位意识,不利于高校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创新活动,而且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够重视,引入机制存在缺陷,影响了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进展.

2.2选才机制不完备

选才是高校人才管理的“入口”.结合协同创新,目前高层次人才的选才机制和管理体系尚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突出表现在:高校在选才机制方面存在与协同创新结合程度不够,人才选聘定位不清晰,选才流程有待规范;围绕协同创新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选拔活动不充分,未考虑本校自身特色和需求,对人才盲目引进和忽视全方位考察,导致高校师资配置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现象共存.因此,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参与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而其各有所长以及能力和科研素质突出的人才亟需通过科学的选聘流程,选拨到协同创新平台上来.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选拨和聘用管理应该在人才规格和定位、选才标准、与协同创新任务目标导向紧密契合等方面开展人才选用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2.3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

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人才的考评机制还有待完善.高校在考核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忽视了科技创新导向下的内涵建设指标;过于注重考核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其创新工作过程;考核标准过于单一,融入协同科技创新要素不够,无法有效衡量每个教师在协同创新中的科技创新贡献效率和能力水平,使得教师趋向于短期效应.因此,基于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协同创新任务,高校人才考评体系需要融入协同创新要素,在制定的绩效考核总体框架下,建构包含协同创新要素和内容的人才考评机制,尤其是对高校协同创新领军人才进行专项考评,依据考评结果,为后续的协同创新人才管理和激励提供有力依据.

2.4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

在协同创新中,高校与相关创新机构的人才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协调沟通机制.从高校内部来看,围绕协同创新,由于高校人才建设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人才整合,协调沟通的渠道出现阻塞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才管理协调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了高校人才管理的协调沟通效率与效果;从高校与协同机构来看,不同的协同单位人才管理体系差异明显,如何在差异化人才管理体系中实现有效对接是高校人才管理的重要任务,其中,在协调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缺少必要的协调沟通平台和沟通机制.相比新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高校现有人才管理机制中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健全,缺少与协同机构协调沟通的机制,松散程度高,随机成分明显,没有建立规范长效化的沟通机制,成员单位被动性沟通较强,沟通平台的缺失和渠道梗阻,使得高校人才和协同成员人才对接效率低下.结合协同创新的大背景,高校人才管理需要建立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内部和外部两个协调沟通机制,使协调沟通对接有效,沟通效率提升,在沟通中实现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

3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人才管理机制解读

为落实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天津绿色建筑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天津城建大学利用自身在绿色建筑领域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由天津城建大学牵头,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天津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建立以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地方重大需求问题为目标,以优化校企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岗位设置模式,按照科学设岗、全球招聘、择优聘用的原则,由中心进行聘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中心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上,主要内容如下.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针对协同创新中心人员来源多样、成员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根据协同创新中心任务的需要,同时为避免盲目引进人才,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制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引进机制.另外,通过与产业界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形成人才合力以推动科技创新,而且更有助于高校与业界保持产学研协同的常态化.

(2)优化管理机制.

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是协同创新中心稳步运行的基础保障.中心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协同创新管理,对一些新兴或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其相应编制、特殊待遇.通过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所聘人员聘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可续聘,不续聘的可回原单位、原岗位工作.优化的人才管理机制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人事人才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3)协调利益机制.

利益分配的结果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能够使参与协同的各方均满意是影响协同创新长效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在开展协同创新之前,各方主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各方利益分配原则.本中心以“平等、贡献、利益与风险相一致”为基本原则,根据各方主体在协同创新不同阶段所做出的努力不同,给予相应的利益.

(4)构建协同激励机制.

中心制定了《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奖励采用现金、实物、资源配置等多种形式,以满足科技创新人员的不同需求;当暂未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中心也会充分考虑各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已付出的艰辛劳动和贡献.

(5)注重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协同中心通过协调各方主体,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与重点任务,既坚持评价标准,又兼顾任务的差异性,不仅注重科研产出成果数量和级别,更注重对其研究成果创新性与贡献力的考察;对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制定具体细化的考评标准,如对基础性研究,注重其理论价值;而对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技术攻关的研究项目,则侧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核.

4协同创新模式下推进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4.1更新人才管理理念

高校人才管理机制创新需要更新人才建设理念,完善其顶层设计,加强协同创新理念与人才建设理念的融合.在顶层设计最初阶段,应该注入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在考虑学校人才建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目标导向和任务,树立协同创新模式下的人才建设理念,这种理念需要细致梳理协同创新理念和人才建设理念的矛盾点、冲突点.在学校整体人才建设战略框架下,必须融入协同创新人才建设理念和要求,树立国际化、一流化、市场化、集约化等人才建设管理理念,促成人才改革与国际接轨、与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打造各层次高水平人才,形成人才集聚和集约利用.

4.2选用培育创新人才

在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团队是关键.要以高校长远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创新型教师人才的选用和留用,注重培育创新型人才.只要其业务素质和能力突出,社会贡献较显著,均应囊括到高校人才的界定范围内.制定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界定标准,采取激励措施,引导调动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积极性,针对领军型创新人才开设绿色选才通道,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和持续培育创新型人才.当前,重点抓好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团队建设和领军人才建设,需要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和国内外前沿领域,以协同创新建设任务为目标,建设便捷、高效、激励的创新型人才选才体系,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搭建创新型团队,完善人才团队激励、考评管理机制.

4.3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现有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显得过于模式化.因此,要完善高校人才考核评价方法,使得高校人才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灵活化,最终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向导的评价机制;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对于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以创新为导向,在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基础上,更注重对其研究成果创新性与贡献力的考察,以及是否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技术攻关难题,侧重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核.

4.4完善协调沟通平台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2篇

1.1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遵守的铁路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为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对铁路行业的建设质量安全、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配套的《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办法》、《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和《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四个配套部门规章同步施行,与《中国铁路法》、《安全生产法》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制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是覆盖全国的,当然也覆盖京津冀全域。2014年12月1日生效的《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代表了河北省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的省内要求,除对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的25条内容进行细化外,还根据铁路发展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在横向上强调了公安、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的联防管理职责,在纵向上建立了省、市、县、乡、村逐级护路联防管理机制,同时对相关技术标准、权责划分做出了规定。北京、天津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而代表天津市铁路安全管理专门法规只有2004年修订的《天津市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办法》,对铁道口安全的管理。北京市的铁路安全专门法规则只有1998年的《北京市维护铁路道通安全暂行办法》。从法制建设方面,河北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相对完善,而北京、天津则相对弱化。

1.2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机构现状

铁路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一便是铁路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直接关系铁路安全管理的效能。在我国将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之后还有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国家铁路在2013年大部制改革之前由政企合一的铁道部管理;大部制改革之后,产生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两个机构分别负责铁路管理的企业职能和政府职能。地方铁路主要是本省或者几个省地方财政出资建立的铁路,在管理方式上在之前主要由政企合一的地方铁路管理局来负责,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少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剥离。合资铁路则主要由各个路局代管,企业专用线则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地方政府监管。目前河北省的地方铁路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同时河北省发改委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分别对河北省地方铁路的规划与安全行使一定的监管职能,因此总的来说河北省地方铁路的管理特征是政企分离、多头管理。天津市的地方铁路的规划、货物运输、施工建设主要由天津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是由天津市地方铁路管理局转型而来。在政府管理方面,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轨道交通管理处主要负责地铁、轻轨的管理,而对天津市地方铁路的管理却很少涉及,体现出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北京市基本没有地方铁路,而主要有企业专用线,在管理上既无类似于天津铁路集团的投资建设主体,也没有类似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的政府管理部门,是一种双重缺失的特征。

2发达国家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2.1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的铁路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引导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而言,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是以“双层”法律规制为特征。美国的铁路安全法律体系,由美国国会颁布的国家层面法律和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机构颁布的行业层面的规章和规则组成。美国的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主要管理:铁路安全、铁路风险、铁路设备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铁路事故应急处理、铁路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安全、道口安全和其他。我国的铁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及京津冀三地的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基本涵盖了美国铁路安全管理立法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显的涉及

2.2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日本铁路安全管理机构有两类: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守法、政府执法监察来实行铁路安全管理。在日本,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负责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体制评价及监督的大臣官房、负责安全分析的综合政策局、负责事故原因分析和设备监督管理的铁道局、地方运输局和负责事故调查的运输安全委员会。日本的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两个部分:主管安全工作的主管和安全推进委员会。日本的铁路安全管理实现了政府监督与企业管理的对接,政府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安全主管的任免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对企业的现场派驻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政府安全监督和企业安全管理相统一配合的制度值得借鉴。

2.3欧盟的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欧盟的共同运输政策旨在消除各种限制,协调各国的运输。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为欧盟各国的铁路统一及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法律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管理模式。铁路安全的法律层面主要以《铁路安全指令》为主,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约定了共同的安全目标、安全方法、安全指标和安全体系。并且实行了安全认证制度———分别对铁路基础设施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颁发安全认证证书。安全证书的认证包含了成员国自身对企业的认证和他国对本国企业的认证。在组织层面,欧盟形成了以欧洲铁路机构为核心的包含众多其他机构的组织:欧盟颁布《铁路安全指令》指导欧盟各国;欧洲铁路机构安全工作组指导安全指令的贯彻执行,并且颁布配套指南和指导性文件;各个成员国颁布本国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引入《铁路安全指令》的核心内容;安全监管当局和事故调查机构各自履行安全管理框架内职责;独立的安全评估机构提供提供独立、专业的安全评估和审核;行业协会则引领欧洲铁路行业健康安全发展。欧盟的统一法规和完善组织值得借鉴。

3京津冀铁路协同管理模式设计

3.1构建职能集中且协调配合的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组织机构

铁路安全一体化是为铁路一体化服务的,因此首先要理顺京津冀铁路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按照大部制改革中政企分离的要求,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地方铁路(包括合资铁路和企业专用线)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明确、剥离,并按照中央政府关于政府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加强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部分进行集中,明确管理主体、提高规制效率。基于1.2中分析的三省市的管理机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河北省合并相应机构及职能。在职能的优化整合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解决职责交叉、分散问题三条基本原则: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机构;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效能。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及提升政府规制效率的需要,将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辖的铁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监管二处下辖的河北省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统一管理,将河北省铁路管理局作为代表河北省铁路政府管理的主责部门。二是,建议京津设立对应机构及职能。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设与河北省铁路管理局级别对等、职能相似的管理机构,可分别叫天津市铁路管理局和北京市铁路管理局。至于企业职能,天津市无需新增,北京市则按需求自由设定。可在有建设需求时,成立地方铁路投资公司。三是,建议构建协调京津冀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的政府管理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后,铁道部政企分离,政府职能部分主要由国家铁路局负责,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的国家铁路由铁路总公司下设的北京铁路局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对应的政府职能由安全监察司下设的北京铁路督察处负责管理。那么企业层面则以北京铁路局为主,以各个地方铁路、企业为辅。

3.2建立评价与监督并重的京津冀铁路安全一体化法规体系

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盟的铁路改革与安全管理,都是以立法作为基础,通过立法来保障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实施。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中,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京津冀三个省市以生效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基本范本,结合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的特点,制定涉及三个省市的地方铁路条例。在实施上,欧盟的铁路安全指令可以在各个国家顺利实施,那么中国的三个省市形成统一的地方铁路条例也并非不可操作。有了统一的安全管理条例,就可以为京津冀安全一体化奠定法律基础。国家铁路主要由国家铁路局来派驻监管。而地方铁路则依靠各省市铁路管理局来监管。通过借鉴美国强化风险管理、日本全面深度监管、欧盟同一法律基础等特征,在三省市立法上,建议对地方铁路的管理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主管应由企业副总经理级人员担任,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须报各省市铁路管理局审查并备案,安全主管人选须报铁路管理局备案,但铁路管理局对企业安全主管的人选没有干涉的权利。二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向注册地铁路管理局提交《企业铁路运输年度安全风险报告》,铁路管理局每年必须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对铁路企业的风险进行测评,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铁路管理局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对管辖地企业现场进行监察,对现场的设施、人员、车辆等情况进行监察。四是,事故处理以事故发生地的铁路管理局为主,以运输企业注册地的铁路管理局为辅。

3.3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

总结京津冀铁路安全管理一体化,以评价与监管并重的一体化法规为基础,以职能集中、协调配合的组织机构为实现形式,通过通过风险评价、制度建设监督、现场督察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从京津冀铁路一体化安全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监管,形成了闭环的京津冀安全管理一体化政府管理新模式,

4京津冀铁路安全协同管理模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确定评价指标铁路安全政府管理新模式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社会公平。政府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规制。安全管理模式能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能否对不同地区的企业一视同仁,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二是,规制效率。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过于繁杂的程序与规章约束反而限制了铁路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否保证规制效率是新模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三是,安全提升。安全管理模式必须能够切实的使铁路的安全得到切实的提升,因此安全提升是最根本的目标。四是,还需要考虑实施难度的问题,能够顺利实施是方案可行的最基本目标。

5结论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3篇

班级管理Moodle深度交流协同效应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的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主要工作之一,从班主任对学生行为控制程度来区分,可把班级管理模式分为专制型和民主型。如安德森(Anderson,1945)将教师领导方式区分为统合接触型(integrative contacts)和专职接触型(dominative contacts)两种,前者采用同意、赞赏、接纳与辅助的方式领导学生,后者采用命令、威吓与责罚,研究发现统合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较能自动解决问题,并发挥团队精神,而专制型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虽较为顺从,但学业苦恼较多,同时有反抗行为[1]。

2.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国内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领导方式基本属于专制型,同时很多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上总是将放任与民主混为一谈[1]。专制型的班主任总是要求学生听从指挥,把班主任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师生间互动简单化为传达、执行指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厌恶这种领导方式,学生常常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一旦教师离开,就会造成混乱。民主型容易造成放任,老师基本不管,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老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深度的交流,没有对班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建立起经过充分酝酿、达成共识的班级管理制度。

3.科任老师的缺位是问题的关键

不管是所谓的专制型还是民主型的班级领导方式,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缺位是共同的问题,调查发现,科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局限于学习内容的交流,在情感方面交流较少,科任老师与班主任的互动也局限于与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为班主任提供信息,或者寻求班主任的协助,这种交互是单向的,没有产生协同教育效果。在班级管理这个层面,科任老师基本是缺位的,没有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事务中,不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更不用说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订。

科任老师的缺位间接造成了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言堂的现象,因此,科任老师的参与可改变班级的管理方式,使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产生协同效应,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

二、协同班级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专制型和民主型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的协同教育效果,本研究根据协同学原理,提出协同班级管理模式。

1.“协同学”简介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协同论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成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2]。

协同论提出自组织的原理,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2]。协同论指出,自组织的形成需要一定条件。

2.深度交流是班级管理系统有序的条件

在班级管理中,理想的班级管理是自主管理,老师和学生按照某种默契的规则实现自主管理,这就是协同理论所说的自组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之间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发挥整体的协同效应,促进班级自组织的形成。

协同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以从无序突变到有序状态。教师、科任老师、学生三者要实现协同,深度交流是必要的条件,这种交流应打破课上课下的限制,打破身份的限制,打破时间的限制。消除话语霸权,传统的话语霸权来自于教师的权威,还有小部分来自于优秀生或者班干部的身份优势。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上的,还必须有情感上的,还有基于班级问题的协商。

3.利用Moodle系统搭建交流的平台

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深度交流,单靠传统课上课下的交流是不能实现的,需要有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利用Moodle建设的网络课程,可以实现这种要求。

本研究搭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Moodle系统,Moodle一般用来建设学科网络课程,这里创造性地设计成一个用于班级管理的的网络课程,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度交流,达成共识,形成规则并最终实现师生的协同管理。

在这个课程中,以专题讨论区的形式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话题讨论,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开设了班级问题讨论区、班级规则区、学习分享区、主题班会区、反思区(见表1)。

4.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定义

本文所说的协同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经过深度交流、协商,共同建构班级管理规则的一种自组织班级管理模式。协同班级管理强调的是教育主体(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的协同,教育方式(线上的交流与面对面沟通)的协同,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协商。

三、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流程

1.提出议题

在讨论区里面,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利用注册的实名账号发言,可以“开启一个新话题”发表一个新的议题,就班级管理来说,议题可以分为两个主题,一是班级日常管理问题,也就是班级事务,可在Moodle里开设一个名为“班级问题讨论区”的讨论区专门进行该类问题的交流、讨论;另外一个是课堂管理问题,为了与班级日常事务分开,另外开设一个名为“学习分享区”的讨论区。前者针对班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具体某一学科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管理问题。

2.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就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对发起的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要求每个学生均要回帖,回帖必须针对问题,不能说空话和离题。这个环节可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思广益。

3.交流观点

发表意见后,就进行观点交流,这个阶段紧跟着发表意见这个环节而自然地生成。班主任要向学生强调,在论坛里面身份是平等的,每一个发帖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对老师的观点,假如你不认同,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反驳,态度要诚恳,言语要礼貌;对于同学的观点,可以发表你的看法,提出异议,甚至可以批评、争论,但不能有人身攻击的语言或者挖苦等不良用语,要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4.协商、形成规则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规则。可要求学生对师生交流结果进行整理,形成规则的草案,再利用面对面的协商最终形成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班级管理规则。对一些分歧比较大的规则可利用Moodle的投票功能进行表决,形成后的规则可公布在利用Moodle的“讨论区”建立的规则区里。

四、模式的实践研究

1.研究设计及过程概述

为了验证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对广州市某中学高二(2)班进行了实验,该班人数49人。利用Moodle系统设计了用于支持协同班级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专题讨论区支持师生的在线交流。从2013年2月21日至2013年5月22日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实验期间利用协同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

2.实验数据统计

(1)师生论坛交流统计

按照发帖的时间集中度可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开学初、3月月考、期中考,对应三轮行动研究。按照这三阶段选取了班级问题讨论区、学习分享区、主题班会区所有的帖子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2)调查问卷情况

研究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了五点量表,从非常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调查学生对所陈述语句的认同程度。设计的《Moodle支持下师生之间交流情况调查问卷》、《Moodle支持下学生之间协商交流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学生对Moodle支持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看法。

3.实验的效果

根据发帖情况、学生调查问卷情况及现场观察,协同教育模式下师生的交流更充分,深度交流、协商使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引发了协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班级管理由命令转变成协商

班级管理由命令转变成协商,协商是深度交互的基础。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在协同班级管理模式下,借助Moodle论坛的帮助,教师和学生均能提出班级管理的议题,师生均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论坛里,没有身份,没有话语霸权,只有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对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可以赞同,可以争论,在这种管理环境下,管理由以往老师发号司令的模式变成了协商模式,协商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争鸣,班级管理规则是全体师生协商的结果。

(2)班级管理参与主体扩展到科任老师

班级管理参与主体扩展到科任老师,多种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是协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课堂管理本身也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科任老师的参与可使班级管理更加有序,他们提出的议题能把班级管理延伸到课堂管理,他们的意见同样会受到学生的重视。通过议题的讨论、规则的协商,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之间更深入地增进理解,这对科任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任老师的参与引发了鲶鱼效应,使班级管理由班主任一手操办的专制管理模式成为不可能,协商规则成为必然,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三者的深度交流最终促发了教育的协同效应。

教师的参与热情是议题能否形成规则的关键因素。由于教师在学生心中崇高的地位,对于每一个议题,教师是否有深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是该议题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统计发现,凡是教师回帖数高于总数20%的议题交流的质量较好,能够形成班级管理规则的议题达到78.6%,低于这个数的只有30%的议题能形成规则。因此,参与的教师要认真地思考和回复学生的发言,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协同效应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支持是本次研究中一个发现,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之间除了对提出议题的讨论外,交流中的情感因素也是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力量。对回帖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除了观点交流、规则协商外,还充满着鼓励、欣赏、鞭策、承诺、反思等情感交流,这些交流使得议题讨论没有冰冷的就事论事,而是充满着人性的关怀,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使得管理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人文管理的趋向,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加入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内心产生共鸣,实现了心灵的协同。

(4)面对面交流与在线交流的协同

传统面对面交流有直接、气氛强烈的特点,但由老师掌握话语权,很多学生保持沉默,没有真正参与交流,话题没能深入探讨。在线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为身份、学习成绩的原因造成的隔阂基本被消除,每个参与者是平等的规则建构者。在线交流还可以拓展到课外,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和异步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交流的过程会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网络空间,话题可以不断地讨论下去,直到建构出规则。异步讨论也给发帖者思考的时间,这样观点更有针对性,话题的讨论更有深度,不足的是现场感差,要登陆到平台上才能发帖。

协同班级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相结合的协商模式,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里面发表议题和观点,对于一些话题,可在线下进一步交流,交流后又可以把新的、更深层次的观点发到论坛里分享。研究发现,论坛里学生是比较敢言的,有一些在平时面对面不敢说的话学生敢在论坛里面说,教师可将在论坛里与学生个别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在线下与学生进一步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5)学生对协同班级管理模式认同度高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学生普遍认可在论坛与教师和同学协商的交流方式,也认可这种混合式的协同班级管理模式。在问到“你乐意在论坛里面与老师交流”,同意的学生占到85.3%;“你认为论坛的话题讨论有助于课堂问题的解决”,同意的达到70.8%;“你认为论坛增加了自己对老师的理解”,同意的达到58.3%;“你会努力实现论坛里面对老师的承诺”,同意的达到81.3%;“你认为老师在论坛里面对你的批评比在课堂更能让你接受”,同意的达到54.2%,没人不同意;“你乐意在论坛里与同学交流”,同意的达到83.3%;“Moodle的支持,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更有效率”,同意的达到62.5%,Moodle的支持,提高了我班的班级凝聚力,同意的达到66.7%。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论坛的交流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高班级凝聚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4.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存在话题游离的问题

话题游离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问题讨论上的偏题,二是参与主体的游离。对问题进行讨论时,小部分学生出于好玩、应付的心理,会发一些引起同学起哄的回帖,造成了话题的游离。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参与讨论,以应付式的语言回复了事,造成了参与主体的游离。解决的办法是形成一个话题讨论的共识,话题的发起人可以适当对回帖提一些要求。

(2)回帖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

学生和教师回帖的数量从第一轮到第三轮有下降的趋势,回帖数量的降低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议题的协商,规则的建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二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回帖的积极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对话题进行拓展,发动参与者更深入地分享学习和生活,增加一些新议题,使话题更加开阔,激发师生的交流热情,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更好地协同。

――――――――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白列湖,潘开灵.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甘肃:甘肃社会科学,2007(5).

[3] 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作者.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5.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4篇

1.公共管理体系还存在缺失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建设还处在至关重要的转型阶段。但我国现存的公共管理模式与经济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极其明显,如果无法全面改革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模式,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部分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还有待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没有得到及时培养,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政府监察机构制度和部门管理当中,一些官员缺乏强烈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迟迟无法提升,权力滥用、漠视法律和不遵守管理制度等现象层出不穷,所以要尽快改变甚至重新构建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2.公共管理的使用方法还不够恰当

政府在利用自身职能处理和解决多种事务的过程当中,没有对经济进行调节或依法行使法律手段,而只是大量使用行政手段。与此同时,因为行政手段具有较大的强制性,从而造成公共管理使用方法不够恰当,进而造成我国严重缺失公共管理空间,无法稳定、高效地使用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

3.對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

在公共管理过程当中,如果中心思想仅仅是较为原始的统治式政府管理思想,就会出现对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其后果主要是部分掌握职权的官员大肆滥用权力,从而通过部分非法手段和行为来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进而满足自身对财富的欲望。这极有可能给我国人民、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部分缺失,导致不法官员将自身职权作为谋利工具,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如果对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共管理理论不能从全方位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和认识,就会在公共管理工作当中出现严重问题。

二、基于协同视角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策略

1.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强化体系改革

由于没有对公共管理体系加以重视,也就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阻碍,出现一些复杂问题,损害了人民和国家的经济利益,所以必须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基于协同视角改革和创新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体系并加以维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不只是保障部分人员的利益。政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减少行政干预,要强化政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从而保证政府监察制度的全面和完善。要科学有效地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就要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才会得到培育和提升。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

2.切实提高对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认识

由于在构建和运用公共管理模式过程当中没有深刻而全面地理解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由此造成部分思想觉悟和素质有待提升的官员出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伤害了人们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公共管理模式已经被这种违法行为所损害,使得公民对当前的公共管理模式没有丝毫信心。所以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要协同理解和认识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共管理理论,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进行构建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应以人为本,从而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这才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质。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及时满足人民的需求,将人民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构建全面而科学的公共管理服务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切实增强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政府要为人民带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此过程当中,也不能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基于协同视角科学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切实提升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认识。

3.扩大行政监察机构职权

基于协同视角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扩大行政监察机构的职权。要加大监察机构的处分权利,监察机构必须及时处理那些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的政府工作人员,将法律作为依据,采用降职、警告等处罚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我国检察机构要有相应的经济处罚权力,针对我国政府部分领导武断决策造成经济出现巨大损失的现象,监察机构必须要求相关负责人对造成的损失依法予以赔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构建公共管理模式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公共管理模式体系缺失、公共管理使用方法不恰当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认识以及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要基于协同视角将上述问题加以解决,同时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就必须增强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将体系改革进行强化,切实提升对公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扩大行政监察机构职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3-14.

[2]刘耘.论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的动力、模式与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3]尹策.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1):282.

[4]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5]胡正昌.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J].前沿,2008(5).

[6]刘晓.协同治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治理范式的有效选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

[7]张立荣,冷向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机理与革新进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8]康忠诚,周永康.论社会管理中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9]陈婧.协同机制对政府开放数据的影响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7(2).

[10]郸啸.试论社会协同机制创新的四个维度[J].领导科学,2017(5).

[11]樊博,于洁.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信息协同机制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5).

[12]汪锦军.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

[13]赵淑华,刘志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概念的含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8).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5篇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协同治理; 协同度; 协同关联度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众多企事业法人为联合体、以产权关系和经营协作为主要形式的经营组织。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伴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国际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不断形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梁。然而,我们也看到社会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复杂的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弱化问题日益凸现,进而形成了“集而不团,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作为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核心的财务管理问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探索适应复杂大系统特点的财务协同治理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理论来源及研究回顾

管理学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经验管理、行为管理、权变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协同治理这一思想最初的研究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伴随着管理学领域广大学者和实践者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中协同现象的不断探索,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不自觉地应用到协同的思想。所谓协同治理,就是通过建立一种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机制,促使复杂系统中各个元素在混沌中通过优化组合产生一种新的稳定的结构,从而产生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效用之和的过程。企业集团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未来目标难以预测等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复杂大系统。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灵魂,贯穿于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财务运作的失败往往是其走向失败的直接杀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公司管理视角,从复杂大系统的视角对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概而言之,就是要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企业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稳定而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和谐统一。这种治理模式充分利用被管理者之间的协同交互信息,自动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目标,增加了管理的客观性,为分析解决企业集团大管理系统中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们把这种治理模式称之为协同治理模式。

财务协同治理体现了系统的思想,与传统财务治理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演化紧密相关,是对协同治理思想的丰富与深化,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运用销售收入的增加、运营成本的降低、投资需求的压缩等变量对协同效应进行描述;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吸收激光理论、平衡相变理论和信息理论基础上,吸收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创建了协同学理论;巴泽尔和盖尔则认为协同是企业集团中一个成员企业组合运作比单独运作所能取得的更高的盈利能力;波特认为协同就是企业资源在业务单元间共同享用的过程;卡普兰和诺顿认为企业集团的收益来源于投资人的天赋和有效的财务治理体系,企业集团通过协同治理可以获得长期绩效。在国内,陈金祥认为协同就是以耗散更小、利益更大为目标的合作、协调作用方式;刘友金、杨继平认为协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机协作、积极配合的一致性;胡柏枝认为财务协同效应需要协同治理的手段驱动;张友棠、冯自钦和洪荭提出了企业集团三维财务协同模式框架,认为财务协同源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内部资源的匹配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性;冯自钦认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控制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共赢的价值期望目标;李晓娣认为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协同竞争是新形势下企业群体竞争的新理念;张瑞君等认为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不力的原因是信息治理的缺失;迟丽华认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必须从理念、流程、预算和职能四个方面进行再造。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财务协同的内容、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观点,更加造成了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困难。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面临着内涵需要拓展、关系需要理顺、机制需要建立等突出问题,拟在传统财务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探索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模式。

三、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治理的模式分析及理论框架

(一)模式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以及企业集团演进轨迹的不同,在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间信息流向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单项治理模式、双向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作为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领域中存在着的共同特征为目的的新理论,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线性科学的缺陷,建立起了各自系统之间协同、竞争、自组织形成的非线性的协同机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多元化程度等不同,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存在着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共进,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企业集团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属于复杂的大系统范畴。通过协同治理可以在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中建立起整体的、动态的协调机制,推动企业集团与各成员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确保企业集团能够长期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二)理论框架

1.协同治理的目标。管理协同的过程不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是管理者对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充分认识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行为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管理过程。因此,目标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尽管在很多时候难以设定一个具体的量化目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系统演化方向及任务的深入分析,进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3.协同治理的机制。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管理协同模式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难点,很难形成一套具体的设计方法。因为协同机制一旦形成,就会自觉地作用于系统自身,按照既定的路线支配系统的生存和变化。它要求企业集团深入系统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全面认识协同的形成、实现和结果,进而形成协同效应。在协同形成过程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客观准确地认识实际发展水平与协同目标之间的差距,了解协同实现的基础和动因。在协同实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机会分析、要素评价、信息沟通和反馈等环节,认清协同治理模式实现的关键和重点。同时,要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以制度为准绳,才能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确保工作效率的提高。协同治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必须转化为企业集团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实践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协同结果的考量过程中,要突出全过程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如图5所示)。

4.协同治理的评价。企业集团内部不同主体利益诉求不同,从而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然而,协同治理强调的是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整体利益最优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正确处理不同主体、不同环节的协作关系等,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实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评价,一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目标的协同度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集团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和需求多元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更加强烈。协同治理的思想较好地实现了企业集团组织目标与各成员个体目标的高度统一,适应了企业集团作为复杂大系统管理的需要。母子公司的协同度是指两者自觉调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程度,反映了两者之间受规律的支配,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有序走向无序,再从新的无序走向有序的表现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二是各子公司目标的协同关联度分析。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均是独立经营的法人机构,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这就意味着它们一方面受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影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成员企业如果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往往会采取不合作的战略,这样就会构成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协同治理就是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使得成员企业在一次次反复的博弈中增强相互信任,实现动态合作的过程。协同关联度反映的是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通过关联系数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协同关联度越高,说明系统运作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协同治理的水平就越高。

四、结束语

协同治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企业集团实现协同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系统元素或者子系统相互之间交叉重叠程度很高,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导致发展的目标和规模难以预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采取逐级推进的目标管理模式。协同治理较高的适应性解决了这种管理难题,增强了管理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便于企业集团在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后,在协同治理模式的作用下迅速实现自我调整,形成科学发展的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 余力,左美云.协同治理模式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

[2] 冯自钦.企业集团财务协同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J].财会通讯,2009(6).

[3] 朱传宝.中小企业集群协同治理形成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5).

[4] 邹昆山.企业人力资源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6篇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陈志军教授对企业集团的注始于中国企业集团的萌芽时期,他的新作《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就是在其浪潮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作为浪潮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实践和应用,确为一部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与务实相结合的力作。综览全书,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之处:

(1)构建了集团公司管理的框架结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包括主体一母公司,客体一子公司,管控模式、管控手段、管控点等内容。管控模式反映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基本思路,决定了管理权限划分的基本格局。而不同的管控模式则通过管控手段来实现。管控手段是母公司所采取的管理控制子公司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包括战略、文化、知识、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绩效等。管控点则是在管控方法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键环节。如此,该书从管控模式、管控手段到具体的管控点,构建了严密的集团公司管理框架结构,为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提出了权变管控、协同运作的集团管理理念。该书创造性地提出集团公司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权变管控和协同运作。权变管控,就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实行相对集权、相对分权或集分权结合的管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该书创造性地提出并界定我国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的三种类型:行政性、治理型和管理型。

控制体现了母子公司间的纵向系,母公司只有较好地控制子公司,才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协同体现了母子公司间的横向协调系,企业集团通过协同运作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该书认为:控制和协同体现了处理母子公司间纵横系的基本准则,控制是协同运作的前提,没有权力的集中,就无法实现母子公司问的协同,协同则是控制的重要目标和结果体现。管控和协同对于母子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一不可。

(3)界定了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职责。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千差万别的,但目前于集团不同管理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职责及控制点、协同点确定的文献几乎是空白。如何对管理实践进行抽象和归纳,形成有益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成为目前研究的难题。该书在理论演绎和归纳浪潮集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的职责做出了界定,并进一步梳理了集团公司各职能管理的控制点和协同点,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4)绘制流程图,便于应用。理论来源于实践,目的是指导实践。管理理论要“顶天立地”才能得到升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该书绘制了三种管控模式下具体管控方法的流程图,使读者可根据企业自身及客观情况,按图索骥,方便、容易、快捷地将书中方法“拿来”就用,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研究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相对紧张。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企业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协同创新正是有效的方式之一,牟明善(2006)指出: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6%,有协同创新的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达30%,有协同创新的小企业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4%,而没有协同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只有14%。由此可见,协同创新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事实是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都不够;一方面,学术界对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力度不够,从中国期刊网络总库收录的文献情况来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的文献还不到研究协同创新文献总数的5%(由每年的协同创新文献总数与企业协同创新文献数计算出)。可见,对于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从企业本身来看,企业管理和决策者对于创新的关注重点仍然是创新要素本身,如高素质科技人才、资金、制度和文化支持等等。很少有企业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企业各创新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协同创新效用。由此可见,企业本身对协同创新的重视也不够。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实际应用上来看,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把握协同创新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以实现途径为依据,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企业内在要素之间的协同。

1 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关于外部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横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横向企业主体间的协同;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产业链上企业主体间的协同。具体研究如下表:

1.1 横向协同创新

关于横向协同创新,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各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展开研究。梁艳等(2006)具体地研究了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全面协同创新管理模型。同样地,张波(2010)则是研究了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其包括企业间协作模式等互相关联的五种方式。吕静等(2011)也是研究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这一模型中包含政府、客户、竞争对手等多个主体。张琼瑜等( 2012) 运用多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程亮(2012)则是研究了横向协同创新的代表性方向: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与之相类似,骆杨等(2012)则是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

1.2 纵向协同创新

关于纵向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向可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二是关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三是关于协同创新的问题、条件和作用的研究。

1.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王伟立等(2008)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中人员分配的建模,提出在客户创意族的基础上建立客户人员分配矩阵;考虑到客户协同创新的绩效,赵川等(2009)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协同创新评价,从过程、效率和效益三个维度立体地评价酷虎协同创新的绩效。王静等(2009)则是着重地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的实现机理,用创意孕育阶段、创意明晰阶段和最终创意形成阶段三阶段模型构建客户协同创新系统。与前几位学者研究不同的是,张雪等(2011)则是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客户协同创新达成的合作博弈。包括博弈条件,最终合作均衡等方面的分析。

2.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研究。李志宏等(2006)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的问题,但其研究对象为中国民营企业,他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等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管理问题。何勇等(2007)也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退货政策模式下供应链的创新,指出供应商和销售商应该分担一定的创新成本。与客户协同创新的研究类似,孙晶等(2010)研究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评价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绩效。

3.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唐丽艳等(2009)研究了科技中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作用,包括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层面的研究。关于协同创新作用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等方面。金利平等(2011)则是研究了网络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张方(2011)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论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指出了协同创新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等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张永康(2012)研究了协同创新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指出了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冉龙等(2012)则是通过吉利汽车的纵向案例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技术追赶。

2 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路径与协同效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既有理念、模型的研究,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理念和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表:

2.1 理念和模型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理论性倾向比较明显,具体有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以技术与市场协同研究为最多)和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三大类的研究。

1.内部协同创新的条件与作用研究。李颖明等(2002)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指出无形协同对竞争优势的巨大作用。同样地,应可福等(2004)也研究了协同效应在企业集团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组织协同、财务协同、资产协同等七种协同效应。程虹等(2006)则是研究了协同知识创新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许强等(2010)则具体研究了母子公司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金涛等(2012)则是具体地研究了服务外包企业的协同创新,指出了内部协同创新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巨大作用。贾广敏(2013)则是更加具体地研究了企业战略协同的作用,指出了战略协同效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2.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研究。陈劲等(2005)研究了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指出了在战略、水平、组织层次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协同架构。陈劲在同年还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同样指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陈劲等(2006)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指出了中国企业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内在联系。饶扬德(2008)则是研究了市场、技术与管理的三维协同创新,提出了三维协同创新的协同结构。辛冲等(2011)则是研究了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指出了组织主导型等三种协同创新关系。

3.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研究。张刚等(1997)研究了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了包括战略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要素的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陈劲等(2006)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构建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郑刚等(2008)研究了全面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包括接触、竞争、合作、整合、协同的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陈元志(2012)则是以宝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协同创新分析模型,构建了包括知识协同、战略协同和组织协同的宝钢协同创新分析框架。谢旭光等(2013)则是研究了基于协同学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模型,构建了包括免疫能力、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组织核心竞争力隐性序参量转化模型。

2.2 实证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以一系列硕博论文为代表,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协同创新的作用。王方瑞(2003)研究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构建了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模型。郑刚(2004)则是研究了基于TIM视角的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过程,通过对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回归分析,构建了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创新绩效相关性模型。陈光(2005)则是直接研究了企业内部协同创新,通过对各类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了通过协同创新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创新绩效,且协同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等结论。谢芳(2006)则是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白俊红等(2008)研究了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验证了创新协同机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刘国龙(2009)则是研究了协同创新对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产业内部对象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王建伟(2010)则是具体地研究了协同产品设计的任务管理,通过实证研究完善了协同产品设计流程。杜宝苍(2011)具体地研究了知识型员工协同知识创新,指出了协同团队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与之类似,刘彪等(2012)是从员工协同创新角度研究信息系统服务价值,通过假设验证构建了员工协同创新与信息服务的关系模型。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问题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指出的是,协同创新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性和研究对象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比较少,特别是案例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的现实目的就是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如果研究能够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研究,如选取两个典型企业(其中一个协同创新绩效较好,另一个则较差)进行对比研究,则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会有所提高。

其次,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思路还有所欠缺:协同创新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即是组织层面,而现有的一系列实证研究的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中的问卷设计都是针对个人的,因此这就出现了研究的对象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并开发出科学的问卷调查设计是今后学者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会进一步提升。

3.2 研究的系统性

一方面,关于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纵向研究以客户和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研究为核心,但其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托几乎都是各执一词,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在内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协同要素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机制协同或者说这些要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结论。因此,协同创新的系统性和整合性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的整合程度不够。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绩效,而明显地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单纯取决与内部协同因素或者外部协同因素。因此,如何整合和协调内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为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提供一个一般式的研究范式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3.3 研究对象

一是现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上,很少有以金融业、咨询服务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的。而现实是这类行业因为客户需求的特殊性,会对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协同要求更高。因此,以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出适合其特殊性的协同创新模式也是将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是在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应该有更多协同主体。除研究得较多的客户、供应链、产学研三大主体外,协同创新的研究应该考虑更多更广的主体,这样能够增强外部协同创新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牟明善.协同创新是国际企业发展主流———美国和欧盟政府鼓励创新的做法值得借鉴[N].济南日报,2006 ( 011)

[2]梁艳等.大中型制造企业全面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6,(28):42-43

[3]张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5-8

[4]吕静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81-85

[5]程亮.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16-18

[6] 骆杨等.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J].学术探讨,2012,(5):343-344

[7]张琼瑜等.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2012,(11):115-116

[8]王伟立等.客户协同创新中人员分配建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88-189

[9]王静等.客户协同创新实现机理及应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3):1-4

[10]赵川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协同创新工作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64-167

[11]Gail L.Rein. "From experience: Creating Synergy between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 21(1/2):33-43.

[12]何勇等.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07,(5):9-13

[13]Suechin Yang, Hsin-Hong Kang.” Is synergy always good? Clarifying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capital and customer capital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wo contexts”[J].Technovation, 2008, 28(1):667-678.

[14]唐丽艳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79-81

[15]全利平等.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8

[16]张方.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1,(8):78-81

[17]冉龙等.协同创新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2,(2):201-206

[18]应可福等.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5):135-137

[19]许强等.母子公司组织协同、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6):143-146

[20]贾广敏.企业战略协同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2):164-166

[21]陈劲等.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4):629-634

[22]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4):46-49

[23]辛冲等. 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37-43

[24]张钢等.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

[25]陈元志.宝钢的协同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195-199

[26]王方瑞.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

[27]郑刚.基于TIM 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28]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9]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0]白俊红等.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其影响要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409-414

[31]刘国龙.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成长机制研究———基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三螺旋视角[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