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收支管理(合集7篇)

时间:2024-04-26 11:20:18
企业收支管理

企业收支管理第1篇

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未能及时确认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是“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不利于税务机关的管理。

准确认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的核算方式,是管理好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防止税款流失的关键。但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总机构与其分支机构在办领工商营业执照时,工商部门颁发的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明确规定总机构为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核算方式是“独立核算”;而分支机构为非法人资格,核算方式则没有确认。因而在办理税务登记证时,分支机构的核算方式由企业自填。这就使得税务机关难以对其真实性进行确认,容易造成征管漏洞。

如某外商投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新设立了一家酒店和一家机械设备安装公司,该公司在办理分支机构税务注册登记证时,在填写“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税务登记表”的项目“是否独立核算”一栏中,填的是“独立核算”。开业后税务人员要求这两户分支机构按季申报所得税,但这两户分支机构并未按时申报纳税。当税务人员按税法有关规定对这两户分支机构进行罚款处理时,企业有关人员则解释说是“非独立核算”企业,其所得税已由总公司汇总申报。税务人员指出企业自行填报的核算方式是“独立核算”时,企业有关人员解释说是办证人员误填的。

由于无法确认企业分支机构的核算方式,所以当分支机构有盈利,而总机构是亏损时,其分支机构的盈利额总被用以与总机构的亏损额相抵,在总机构的帐上反映出总的亏损,不用缴纳所得税。所以,对企业核算方式的确认是防止税款流失,杜绝“合理避税”的关键。

2.难以掌握采取“非独立核算。方式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难以准确核定企业的”两税“及所得税。

采取“非独立核算”方式的分支机构,若是与总机构在同一地的,其经营情况尚可通过总机构进行了解。但分支机构与总机构不在同一地的,如分支机构在外省时,对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税务人员就不好掌握。如某一药业有限公司在外省设立了分支机构经营部,其经营方式为“非独立核算”,该经营部销售货物缴纳的增值税已由当地税务机关征收,而所得税则由总公司汇总申报。但该分支机构的经营所得,是盈利或亏损,费用及成本的具体数据,总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只能凭总公司申报递交的汇总表进行核实。若要对其填列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则要花大量人力、财力到分支机构所在地才有可能查证,由此增加了税收成本。

3.难以及时监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有关情况。

一般情况下,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分支机构工商营业执照等事项。工商部门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支机构与总机构在同一地、市的,由同一地、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并同时更换总公司营业执照,在执照内容上增加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名称;二是分支机构设在异地的,总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该公司在外地增设分支机构的批文,由该公司去异地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同时换发总公司营业执照。但由于部分外商投贸企业人员法律观念不强,或出于某种原因,在办理分支机构工商执照后,未及时到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再加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税务机关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在给企业办理增设分支机构手续后,未及时通知税务机关企业增设分支机构的情况,导致税务机关未能及时了解并监控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情况,造成税收征管出现滞后。在梧州市,有的企业在外省设立分支机构将近一年,税务机关只是通过每年一次的税务登记证联合年审检查,才查出该企业已增设了分支机构,才将该分支机构纳入管理。而对于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是否已及时在外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证和申报纳税有关事项,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更没有有效途径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及时掌握。

4.税收法规对分支机构的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各地对分支机构的管理缺乏规范性。

核算方式不同的分支机构在申报时(特别是所得税),应具体分别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何种资料(凭证),或者还应从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取得何种(例如完税情况等)证明资料;对设在异地的分支机构,其经营情况又应如何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反映,应分别提供何种相关资料,目前在税收法规上都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各地的税务机关对分支机构的征收管理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

为了有利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更好的监控管理,防止企业偷逃税款,堵塞征管漏洞,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①为了准确认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的核算方式,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行互相协调。在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分支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其核算方式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堵塞纳税人钻税法“空子”的漏洞。

②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外商投资企业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或注销分支机构时,当地工商部门应同时提供其分支机构的有关情况给当地税务机关和异地的工商、税务机关,以便有关部门能及时取得工商部门新办或注销(本地或异地)的分支机构名单,并对其办证纳税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一方面要改进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的工作流程。建议在修订《税收征管法》时,明确规定“凡申请办理工商登记的经营者,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工商登记,并核发证明文件后规定的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凭税务登记证件和证明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这种修订有利于控制和减少漏征漏管的分支机构业户。一方面应尽快建立税务部门与工商、海关、技监等部门的联网,形成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特别是与工商行政部门的联网已成为加强税务登记管理的当务之急,要与工商部门联网,形成户管协作集约化管理,及时交流户管资料和户源户数的情况,提高户源监控力度。

企业收支管理第2篇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企业运用;注意问题

一、阐述收支两条线管理

(一)收支两条线的定义

收支两条线是指对事业行政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等的财政收入管理方式,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的财税上缴国家或者财政专户,支出的有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核定标准进行管理。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是指那些具有执收和执罚职能的单位,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以及规章来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与没收收入,实施收入与支付两条线平行管理。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罚没性收入应按规定全额上交与国库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此同时,执收执罚单位在需要使用资金的时候,须由相关财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核准后,从国库或者是从预算外的资金财政专户拨款支付。

二、企业该如何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企业如果拥有多个独立的现金收支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非常适合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特征提现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必须要求企业具备非常强的预算管理的能力,否则这一财务管理模式将无法实施。使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核心其实就是“收”和“支”的分开管理,企业除了要自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更需要银行的高度和有效配合。企业在选择合作银行时,往往会考虑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络、银行资金调拨效率、资金监控服务手段、资金信息服务能力、合作费用等。

(二)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目的所在

企业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培育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施有以下几个目的:首先集中管理企业范围内的现金,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从而使资金效率得以提高;二是切入点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基准;三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内部控制系统,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在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中,由于各成员企业的盈利水平不同,资金存量和流量不一致,资金充足的成员企业账面资金结余,资金不足的成员企业资金短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可通过统一调配使用的方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账户管理。集团所属的各成员企业在当地的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四大行中选择1-2家为合作银行,从开设基本户的银行中确定1-2个收入户,基本账户作为支出账户,用于支付货款,可另设一支出账户用于支付日常费用及工资、税金;;纳税专用账户、保证金账户等专用账户可以保留。银行资源是维持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志,可以让支出户与收入户的使用和银行签订合同协议。由于各成员企业分布在不同地域,这些银行账户须纳入到集团资金管理部的序列中,实行资金流量的集中管理与控制。

(二)资金收入管理。资金收入分为销售回款的资金收入和其他资金收入,为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及时、足额进入收入户,收入户的银行电子令牌统一由集团资金部管理。可以用于开支的绝对不能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因为支出户是控制所有支出资金的唯一源头。支出户里的资金只能根据一定的流程由集团资金管理部从收入户划拨。各成员企业每天编制资金流量表反映当日的资金流入、流出、结余,并发送总部资金管理部,每月定期按资金预算金额提报资金划拨申请单,集团资金部进行审核报批后将申请资金从各成员企业的收入户划拨到各成员企业的支出户。

(三)资金流出管理。一切属于货币性支出的都从支出户扣除。支付业务有:供应商货款、费用报销、员工工资、各种税费等资金支出。各成员单位从系统设定的各项模块进行申请、审批、报销,所有流程完成后,通过银企互联系统或网上银行从支出户进行支付。支出户平均资金占用额可以通过“最低限额资金占用”原则降到最低限。

四、企业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应该健全资金集中管理机制。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在财务管理中心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资金调配、划拨的操作程序、资金使用效果的考核办法。明确各成员企业主要负责相关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对外支付。通过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实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不仅是为了实时监控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支,更重要的是在保证集团内部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少资金闲置,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剩余资金的投资收益,优化集团的资产负债结构,实现资金留存和运用的合理化。

(二)应该健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在集团资金集中管控中,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会计核算的高度集成化和自动化,而且可以通过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和分析决策等模块实现数据共享,集团总部可以随时按需在权限范围内任意调用信息管理系统内的会计数据,实现对集团各成员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三)应该健全企业资金监测保障机制。集团资金管理部负责整个集团的资金筹措、规划、协调、调控,总体上把握了集团资金的运作,从而为集团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和合理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形成了资金管理的潜在风险。因此,集团要通过重大决策约束机制来防止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规范集团内部资金往来的操作指引,随时掌握各成员企业的销售情况,充分考虑各成员企业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加速内部资金周转,防止长期占用成员企业的资金,给成员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税务风险。

结束语:收支两条线是衡量一个企业性质、文化、组织结构的重要标准,提现了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模式,企业需结合企业现状来建立,这样才能最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泰州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泰州;225300)

参考文献:

企业收支管理第3篇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特点;管理模式;应用

企业为了实现资金集中管理,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借鉴这一做法,将其用于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即所属分子公司全部收入按规定上交总部,不得留存和坐支;所有支出由总部根据预算下拨,收支差额由总部留存,并进行科学调配和使用。

作为电网企业的“收支两条线”, 是指总部下设的相关部门或分子公司只能在银行开设两种类型的账户,即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 由于电网基层供电企业电费收入的特点在收入类账户可开设多个账户,其他类收入账户可开设一个,主要是就物资材料销售、对外作业收费等的存入。不管电费收入还是其他类收入均全部上交总部,而各种开销所需要的资金,则是通过基层单位通过资金计划向上级提出申请待审批后拨付到支出户中方可支取使用。

“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是保证资金的循环和周转的有效手段, 作为总部来讲,通过该模式可以节约大笔的财务融资成本,科学调配,将成员单位中富余资金拆借到资金紧张的单位,从而提高内部资金使用率和周转率。

一、电网企业“收支两条线”的特点

虽然电网企业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在生产经营中何时何地都要以社会效益优先,但其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属企业的性质,所以电网企业目标与通常企业一样也是生存、发展和获利。这个目标要求财务管理完成对资金的筹措并有效投放和使用的任务, 其最终目标是在考虑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还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行 “收支两条线”主要出在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对电网所辖范围内各成员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减少货币资金持有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大资金运作力度, 通过集中管理后,可以调用内部资金富余单位资金到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单位,避免向银行贷款而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财务费用。

(3) 以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 构建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有效的控制系统,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以提高整体效益。

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分成两大电网,即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网企业下设省网公司、地区供电局和县级供电企业,各级企业都有独立现金收支业务,所以非常有必要构建“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 明确划分收入与支出资金界限, 严禁坐支;

(2) 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统一调配;

(3) 围绕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根据预算合理安排支出;

(4) 建立“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 企业“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可从规范现金的流向、流量和流程三个方面入手:

(1) 现金流向。为了达到资金的有效管理, 首先要规范资金的流向。企业“收支两条线”通常要求各成员单位生产经营中收入类资金必须全部进入收入账户; 支出资金必须从支出账户中支出, 支出账户的资金只能根据上报资金计划待上级审批核定后下拨。

(2) 现金流量。在收入环节上确保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账户, 不允许私设小金库; 通过科学调配收入和支出账户现金流,让支出账户平均资金占用额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甚至实现“零库存”。

(3) 现金流程。指通过制定系列内控制度规范账户开设、收入与支出界限划分和资金计划与划拨等,同时要对各成员单位上报资金计划和实际使用情况的差错率进行规定,超过规定指标纳入考核。

三、实行“收支两条线”应注意的问题

(一)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严禁私自开账

下属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一律需报经上级批准, 凡是未报经批准私自开户的视为“小金库”, 要坚决予以取缔。

(二)明确收入与支出资金性质, 不允许坐支

应将收入类与支出类资金严格区分开,也就是所有的支出资金必须从支出账户列支, 不得用收入账户资金进行款项支付, 以切实维护“收支两条线”的严肃性。收入账户不允许发生资金流出, 这就从根本上防止了坐支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用制度流程加以约束,任何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可能发生的事项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规定, 并建立适当的惩防体系。

(四)实行财会人员委派制

为使财务部门相对独立,上级可对财会人员委派到所属各分子公司的财务部门, 使其作为上级财务部门的派出机构和人员, 即服务下属单位, 又代表上级对其财务履行监督职责。这样就从人员上保证了不受分子公司领导的影响, 更好的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五)对分管财务领导定期交流

为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避免因长期在同一地方工作而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束敷,同时也为新单位增添新鲜血液。上级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分管财务领导进行干部交流,以使其在新工作单位更能大胆开展工作而不被各种因素的束敷。

企业收支管理第4篇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通信企业

收支两条线本是政府为了加强财政管理和整顿财政秩序对财政资金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当前,许多大型集团企业也纷纷采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通信企业也不例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企业范围内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资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构建“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几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明确划分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的流动,严禁现金坐支;其二是确保收入的资金能够及时、安全、足额地回笼,并能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其三是围绕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制定合理的预算安排,保持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最佳现金余额。根据以上原则,通信企业“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收、支分户管理,在当地银行分别设立收入账户及支出账户,相互之间不得进行资金调拨。收入账户包括收入归集账户及一般收入账户:收入归集账户用于对外收款,定期对内归集收入及向上级公司上缴资金;一般收入账户用于对外收款及定期对收入归集账户划拨资金。支出账户包括运营性支出账户、资本性支出账户及其他必须设立的支出专户。省通信公司对各市分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资金全额上缴,支出资金按预算核拨。市分公司对下属县分公司实行报账制管理。

为确保资金运转的有序、高效,省通信公司拟最终实现“自动型零余额”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即收入账户资金自动清零上划,支出账户资金实行“限额控制、日间透支、日终清算、零余额”管理。由省公司统一与银行签定零余额帐户协定,对每个分公司规定支出限额。每天分公司起始余额为零,可在支出限额的基础上要求银行支付,银行办理支付后,分公司银行帐户为负数,银行对每天的支出总额进行合计,每天与省公司进行核销,省公司拨付相应的资金到开户银行指定帐户,分公司银行帐户保持零余额。而且各个银行对于当天清算的资金不按贷款处理,省公司不够资金进行清算时银行才计贷款利息。实行零余额帐户管理可以实现两个目的:最大限度地将资金保留在省公司帐户上,可保障省公司有最大量的资金沉淀,实现资金的良性周转。“自动型零余额”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规定:1、收入归集专户设置:省、地市及县三级公司分别开设收入归集专户,各级分公司可以选择在中、农、工、建中的一家或多家开设收入归集专户,但一级公司在一家银行仅限开设一个收入归集专户。如下一级公司在中、农、工、建开立了收入归集专户,上级公司须在同行开立收入归集专户。2、出透支专户设置:省公司经营性支出透支户已在某行开立,相应地,为实现资金透支功能,各市公司经营性支出透支户必须在同行开立,支出透支账户必须专户使用,严禁串用。县分公司原则上仅限保留一个支出账户,不设透支功能,由地市公司直接拨款。收入账户资金的归集要求各级公司的中、农、工、建所有收入账户的资金均在每个工作日自动定时归集至本级公司的同行收入归集专户,再自动归集至上一级公司的同行收入归集专户;其他银行的收入账户根据资金的存量和划拨资金的成本等因素考虑划拨频次,原则上其他收入户最少一周向本级公司收入归集账户划拨一次收入。支出账户资金的透支管理要求省公司定期核定下级公司的支出账户透支限额,各支出透支专户只支不收,日间零余额透支,日终逐级自动清算。

通信企业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银行帐户的管理。省公司对各分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各分级公司所有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均需省公司审批后上报集团公司审批,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办理,未经集团公司审批开立的账户,视同“小金库”;各分公司所有银行账户信息需纳入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账户开立、变更、撤消等信息的变动应及时在资金管理系统中更新;省公司对所有银行账户实行统一编码制度:个银行账户对应唯一编码,以此作为银行账户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所有银行账户应严格按照指定用途办理资金的收、付业务,严禁超范围使用。

2、强调结算纪律。严禁现金坐支: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中,不仅收入的现金不得直接用于开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开支,所有支出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支出户。为了杜绝现金坐支,每次收入的现金应及时缴存收入户,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不准白条抵库,要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户,不允许有私设的帐外小金库。

3、利用网上银行在线操作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尽量压缩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时间,保证业务处理的及时性。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对通信企业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它实现了真正的财务集中管理,将全部营业收入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它实现预算内外收支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增强企业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资金集中使用效率。分公司开设收入专户,收入一旦进入专户,资金权属省公司,各级分公司均无权借用,在最大限度内保障了资金的集中。它实现了财务经营的规模效益,避免整个企业在资金筹措、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可以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通信企业通过集中收入,将全部的资金先集中在省公司,再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将分公司的运行成本拨付下去,除了正常的运行成本外,分公司只有依照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集权性得到加强。其次,收支两条线使收入的真实性得到了保障,最大限度内减少虚报收入:长期以来,基层企业报喜不报忧,企业领导为政绩,在业务收入为基础的考核体制下,千方百计提高收入,甚至不惜采取做假账、利用核算漏洞增加收入。收支两条线对这种做法在制度上和根本上进行了约束,收入只要进入收入户就会向省公司归集划转,不会存在虚假收入。而从前实行收支差额管理时,分公司只用上缴差额,在存在大量资金进行周转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采用一面列收入,一面出成本的方式,使收支差额不受影响,水分将持续性地增长并被隐瞒,直到下一任领导上任后,才有可能暴露,给上级部门的收入、支出预算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再次,实行收支两条线,省总公司集中了资金,就可以由省公司统一支付大宗物品采购资金和适合集中支付的其他资金。市县分公司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款项由省公司来支付,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从根本上杜绝了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腐败现象。总之“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办法使通信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先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巧梅.论企业应用“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J].太原科技,2006,(7).

[2]曹选刚.集团企业资金管控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

企业收支管理第5篇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 主要特征 管理模式

一、什么是“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管理,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一种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

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主要特征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是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之一,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预算管理能力,否则无法实施高效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无论是“收”还是“支”都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而同时“收”的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支”的资金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提供了条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模式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的一种选择。无论采取收支两条线的何种模式,其核心是“收”和“支”要分开管理,除了集团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要配合外,也需要银行的高度配合。因此,一家集团公司在选择合作银行时会考虑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络、银行资金调拨效率、合作费用、资金监控服务手段、资金信息服务能力等。

三、解决“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问题

1、围绕企业经营目标的实际,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各成员单位编制日常经营支出所需资金预算上报公司本部,公司本部据以作出公司总的资金安排,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审定的资金预算给各成员单位下拨资金,各成员单位自行结算。另外为保证预算的真实合理,公司本部需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一些预算外的必要支出还可以建立补充审批制度。

2、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公司能够利用财务信息网络系统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直接形成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成员单位无需在外部银行设立帐户,只需在内部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内开设帐户进行财务核算,总部可以随时直接查询、审批、指导成员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对凭证的取得、填制,传递和审核,帐簿的登记和结算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等各环节,都要把关守口,并统一进行融资和投资等重大决策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如通过协议建立“企业-银行网络结算系统”以实现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互通,保证信息上通下达。

3、要实现“收支两条线” 及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对财会人员的要求相应较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会核算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操作,尤其是成本和管理会计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资金集中管理中更为重要,另外各种制度和纪律的严格执行是整个体系得以维持和运行的保证。所以企业必须建立财会和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

4、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帐户使用和管理制度、账目核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结算制度、预算审批和执行制度,奖惩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等,并保证其落实到位。

四、如何管理“收支两条线”模式

1、企业应有意识地围绕现金流转这一核心,借助于收支两条线这一平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适合于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在实施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加强有关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流程,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其落实到位。[3]以现金流转为核心来进行财务管理这一观点正在被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同。只有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支出的受控,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管理中,各项预算项目应以现金流为控制源头。

2、下属单位可不在银行开户而在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开户。加强银行帐户的管理、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过程中,应对现金收支部门或分支机构银行帐户的开设、使用和清理实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单位应就收入户和支出户的使用同银行签定协议,利用银行资源来维持收支两条线管理。设有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的单位。

3、[4]在管理模式中,进一步强调结算纪律,如当回收入的现金应及时缴存收入户,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以及不难白条抵库等。不仅收入的现金不得直接用于开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开支,所有支出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支出户。

结论;在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之前,各成员单位是在“以收减支”后上缴资金,虽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由于资金收支由各成员单位自己掌控,集团总部无法发挥控制功能,预算管理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在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后,由于资金集中、统一支付,各成员单位的所有收支活动都由总部根据预算进行严格审核和控制,使得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有效性得以发挥,从而保证了集团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秀珠:浅析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引进与咨询,2005,(4)

[2]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企业收支管理第6篇

关键词:家庭收支 企业 财务管理

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必须满足每位成员“衣、食、住、 行”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要有资金作保障。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是家庭经济运行的两大要素,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会计主体”,每天都在进行财务运行和管理。每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就像一个家庭,财务管理是核心。因此,如何搞好财务管理,对一个企业的成长和运行非常关键。因此,笔者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提出以下措施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一、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增强全员节约意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主要是指社会上部分富二代丧失了父辈们创业时的吃苦精神和节约意识,养成了奢侈浪费的坏习惯,可想而知,再大的家业也会很快败落。对于一个企业,与家庭相比是一样的,同样也要摒弃“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想法,要在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中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达到增强员工节约的意识,首先是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中做到行节约,并且要在企业各种会议上强调节约意识,倡导节约理念;其次是企业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约的先进人物,宣传节约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再者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把成本费用指标落实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环境。

二、统筹谋划,提升财务预算的准确性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便受穷”,这是老一辈们代代相传的家庭财务管理格言。这句话道出了作为一个家庭,做好资金收入和支出预算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道理是一样的,要想现金流不断、成本费用控制的好,必须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首先是制定好预算的目标,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客观实际相符,紧密联系各项生产经营业务,做到预算与业务相匹配。其次是要提高财务预算的可操作性,要将成本费用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岗位和个人,同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应程序操作。对于财务预算的调整要按照原来的预算审批程序执行,特别是预算外事项,以增强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再者是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考核,考核的指标、奖惩制度要客观公正、合理,考核要实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三、正确认识和区分成本,建立成本预警制度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是家庭财务管理中对不同支出项目相互不能混用的要求,也就是专款专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为了使支出更加合理,还要做到区分必须品和奢侈品,例如:粮食、蔬菜、衣服等是生活必需品,而化妆品、装饰品、高档衣服等是生活奢侈品。每个家庭的支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必须品与奢侈品的支出,首先是要满足必需品的支出,否则就会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尴尬局面。对一个企业成本的区分也是这样的,要将企业成本划分为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生产性成本是刚性的,例如:原材料、外购燃料、计件工资等;非生产性成本是弹性的,例如:企业机关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印刷费等。划分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压减非生产性成本,以便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企业可以参照天气预报的方式,绘制产品成本晴雨表,进而建立成本预警制度。首先,财务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次,根据产品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将每类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为两条基准线,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雨天区、阴天区和晴天区。最下边一个区是雨天区,中间一个区是阴天区,上边一个区是晴天区。再者,将产品的销售单价与这三个区域进行对照,如果产品价格位于晴天区,说明产品价格大于完全成本,即销售产品是盈利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力度,为企业赚更多的钱。如果产品价格位于阴天区,说明产品价格小于完全成本,但大于变动成本,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做适量的销售,以弥补固定成本。如果产品价格位于雨天区,说明产品价格小于完全成本,且小于变动成本,销售产品则会全面亏损,则应当停止生产、销售此类产品。

四、开源节流,培育企业效益增长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节约开支的基础上,广开财源、增加收入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很多家庭有两套或以上房产,为了增加收入,可以将不居住的房屋进行出租或出售。再有,可以将家庭多余的资金,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等,以赚取更多的钱财。对于企业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收入渠道,挖掘效益增长点。比如,可以通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达到有效利用闲置资产的目的,首先是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摸清闲置资产,并分析闲置资产的形成原因和构成情况,建立闲置资产信息库;其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闲置资产进行租赁或再利用,有效增加企业的效益。再如,可以通过加大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加快应收款项的回收,减少企业资金成本。还有,可以通过积极的市场销售策略,更多地销售产品,减少企业库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总之,企业可以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完善配套激励机制,显现出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企业收支管理第7篇

关键词:企业养老 基金预算 当期收支缺口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是“十二五”期间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随着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待遇水平的提高,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相互交织,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当期基金收不抵支问题也越发突出,本文从基金预算管理的角度探讨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缺口的解决办法。

1、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缺口产生的原因

1.1、企业养老保险政策设置本身存在缺陷,形成先天性收支预算不平衡

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在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来支付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这种社会保险制度的设置是建立在在职职工缴费总额高于退休金支付总额的前提下,靠现在的积累保证以后的支付。但是在实践中,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金标准的逐年提高,在职职工工资却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职职工缴费总额接近退休金支付总额,使得现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政策平衡难于实现,形成基金收支上的硬缺口。

1.2、出台养老保险政策不考虑基金来源,加剧基金收支预算不平衡

近些年全国范围内各项民生社保政策相继集中出台,对加快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覆盖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不少特殊参保政策的出台只考虑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忽视了待遇支付基金的来源。由于对出台政策的基金来源缺乏考虑,新出台政策参保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仅够支付以后几年的养老保险待遇,随着特殊政策参保缴费时间的推移,特殊政策缴费人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已不足支付其养老保险待遇,加剧了基金收支预算的不平衡,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1.3、部分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历史包袱沉重,形成基金结余难以为继的局面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是国家为了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公平、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地区间参保人数、人口结构、工资水平、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差异,部分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历史债务深重,特别是在建设大工厂、大农场、大林场、大煤矿的背景下,国企改制并轨、林企改制转产、煤矿资源枯竭型减产和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以及连续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基金刚性支出的增加,基金结余难以为继。

1.4、做实个人账户基金,降低了基金的支付能力

我国从过去的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制度过渡时,并没有明确历史债务的责任和偿还方式,而是期望通过不断的代际转移逐步偿还过去的债务。随着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的不断增加,基金结余中绝大部分已转化为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统筹基金的债务突显,基金支付能力越来越弱。

2、解决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的设想

2.1、加快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降低基金支付风险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基金在各地分散存储,难以形成基金的规模效应,基金支付风险加大。如果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通过部级的统收统支和社会保险基金全国范围的调节,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效应增强,基金支付的风险也随着降低,部分地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将得到有效解决。

2.2、通过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强化地方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在基金运行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预算管理的目标之一。现阶段,预算年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转轨成本造成的,因此各级政府对预算年度当期基金收支缺口应承担补贴责任。建议根依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制订当期基金缺口地方财政补助分担办法,通过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当地基金当期缺口的补贴责任。

2.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养老保险的扩面征缴

建立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的有效方式。建议对预算年度内超额完成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预算的地区给予奖励;对未完成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预算导致的基金缺口,由当地政府通过扩面、征缴和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解决,从而促进养老保险费的征缴。

2.4、加强基金预算执行监督,严格执行基金预算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确定的当期基金缺口的解决办法,要通过加强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来具体实施。建议建立和完善财政、地税、社保三方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严格按预算进度执行预算,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促进当期基金缺口的有效解决。

3、结语

养老保险肩负稳定社会和保障生活的双重职能,是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活命钱,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只有认真解决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才能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2]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