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合集7篇)

时间:2024-04-01 15:11:35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1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谈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体会

入 学 年 月___2012春_____

姓 名______张妮_____

学 号__[1**********]__

专 业____会计学_____

联 系 方 式__[1**********]__

学 习 中 心山西运城学习中心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世界范围的经济大潮中。企业已经或正在步入战略经营管理时代,而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创新力、应变力、凝聚力和承载力的基础和综合体现,也是竞争力强弱的首要标志。因此,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首要标志,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本文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为论述对象,从财务因素和质量因素两方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关键词: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因素;盈利质量

目 录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述…………………………………………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3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3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3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因素分析 …………………………3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因素分析 …………………………4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5

(一)企业盈利能力利润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5

(二)企业盈利能力质量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8

四、结合实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9

(一)A公司的情况概述 …………………………………………9

(二)A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10

五、结束语………………………………………………………………11 参考文献 ………………………………………………………………12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述

(一)研究背景

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财务分析体系中,盈利能力不仅是核心指标而且影响着财务分析的其他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衡量企业经营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好,盈利能力强,则这个企业一定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发展前途必然广阔。如今,国家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市场日益完善和成熟,但同时也都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尤其是盈利能力分析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尤其是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通常只注重企业的财务指标,而忽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分析,即盈利质量的分析。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盈利能力分析工作,采取各项措施提升分析质量,将盈利能力分析作为改善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意义

盈利是指公司获取利润的大小,是公司价值的根本性来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获利能力情况的分析,是正确评价公司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盈利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只有在不断盈利的基础上,企业才可能发展;同样,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发展前景会更好。因此,无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最终来源,只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入量,才能保证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发生债务关系时,债权人只有在审查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偿债能力的强弱。因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债权人是非常重要的。

2.对于投资人来讲,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投资人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率的分析,是因为利润是其股利收入的唯一来源,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会使股票价格上升,从而使投资人获得较高的资本收益。

3.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而且包括盈利的原因及过程。所以,我们利用有关指标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不仅能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

业绩,又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公司不仅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多地盈利,而且使公司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最大化公司价值。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西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方的盈利能力分析大体上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观察性的盈利能力分析、统计性的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性的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战略性的盈利能力分析。

19世纪以前,西方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合伙制,进而逐渐成为了家族产业。这些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不大,主要是以观察为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管理者为了加强资本所有权控制和公司内部控制,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需要大大增加,但这一时期的分析指标是统计性的,如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单个统计指标。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采用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比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五个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其后,英国管理专家罗斯、彼得·德鲁克等在此基础上对其深化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企业盈利能力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分析,向更加注重有机结合与互动影响的战略性的盈利能力分析方向发展。

2. 我国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研究起步较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以前的以实物产量为主的盈利能力分析;80年代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能力分析;90年代以来的综合性的盈利能力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政企不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分析不重视价值和成本的考核,只从实物和产出的角度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开始实施放权让利式改革,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国家从价值的角度开始强调经济效益方面,开始注重企业的利润、成本、产值等价值指标的考核。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以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更加注重效益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也有以利润为主向综合性分析过渡。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理论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从单个的统计财务指标,到多个财务指标,再到综合性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构建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的理论发展,我们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也更加全面化、合理化。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为论述对象,从财务因素和质量因素两方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更加科学化。

第一部分结合自己实习过程中的体会,指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又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不同要求,论述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多角度分析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因素和质量因素,从而对合理构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选取主要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深入分析每一个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因素和质量因素,从而构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更加合理化。

第四部分综合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所实习企业的调查分析,结合企业实例,详细分析影响企业的各项指标。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体现着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实现水平和资产的运营效率,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成果的具体体现,预示着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可能。

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趋势。利润率的高低对我们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不仅要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因素分析,从生产经营、资产、所有者角度选取指标进行总量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因素分析

1.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生产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指在企业实现一定营业收入或消耗一定资金而取得的利润额,它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最基本的盈利能力,是其他盈利能力的基础。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包含的企业规模、产品结构、营销能力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1)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规模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它表明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商品在企业内集中的程度,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凡是构成企业规模的要素都可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企业规模直接影响产品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最终影响利润额。规模经济产生利润的来源可分为生产的规模经济、交易的规模经济、储藏的规模经济、专业分工的效益四个方面。

(2)企业的产品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产品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各类产品的比例关系。产品结构的变动影响企业的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围绕着产品展开的。产品结构反映了企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状况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企业的产品只有得到社会需求的认可,才能实现产品的销售收入。

(3)企业营销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能力还取决于企业根据其内部和外部环境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如果企业能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采用适当的分销渠道、适当的方式销售给尽可能多的买者,并使之较为满意,则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随之增强。

2.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资产,企业要盈利,必须对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有效运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对资产不断运用的过程。公司在一定时期占用和耗费的资产越少,获得的利润越大,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经济效益越好。也就是说,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只有资产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企业才能够吸收投资,获得长远发展。

3.所有者投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所有者投资是企业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报酬,一个公司投资报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有投资者是否继续投资,以及潜在的投资者是否追加或重新投资。这就要考虑净资产报酬是否满足投资者的利益要求。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因素分析

企业披露的数据与实际利润会存在差距,这就反映了盈利质量。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时,应结合经营现金净流量来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分析可视为对盈利能力的补充分析,反映了盈利质量。同时,还要关注在连续几个会计期间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盈利质量实质上是广义的盈利能力分析的一部分,对盈利质量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更准确地分析公司盈利的稳定性、持续性及企业现金保证程度。

1.企业现金的保证程度

会计利润表中的会计收益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它仅仅代表的是企业的账面价值,而不是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产的增加,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现金而不只是报表中账面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商业信用成为企业之间购销的主要方式。企业的销售额越大,涉及的赊销业务就可能越多,这就要注重收现能力的提高。现金周转不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认为,会计盈利的现金保证性越强,其未来不确定性就越低,会计盈利的质量也就越高。

2.盈利的持续性

盈利的持续性越强,盈利质量就越高。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获得利润的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是营业利润,而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主营业务,由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重复性、经常性的特点,因此由主营业务产生的营业利润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因此,主营业务突出的公司,其盈利质量较高。

3.盈利的稳定性

盈利的稳定性是企业盈利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影响盈利稳定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盈利结构,盈利结构与会计确认原则对公司盈利质量的分析评价具有关键作用。盈利结构是指收益组成项目的搭配及其排列、盈利的业务结构与盈利的地区结构。剖析公司的盈利结构,可以得知公司盈利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分析盈利质量如何,盈利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而帮助公司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使其提高盈利质量,并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做出预测。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

(一)企业盈利能力利润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1.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1)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润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公式可以理解为每一元营业收人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 表示营业收人的收益水平。净利润额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销售净利率低,表明企业净利润额低。销售净利率与营业收入成反比关系,营业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使销售净利润提高,净利润必须同时增加,才能使销售净利率提高。总之,该指标数值越高越好,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这一指标,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正常生产经营业务所带来的、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商品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3)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率是指息税前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息税前利润是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100%=(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营业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总体的获利能力。息税前利润率的分子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母一般为产品销售净收入。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整体的盈利能力越强。息税前利润率这一指标会对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收益产生直接影响。

2.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1)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公司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益总额与该时期公司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评价公司资产综合利用效果、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以及公司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总资产收益率高,说明公司资产的运用效率好,也意味着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强,所以,这个比率越高越好。评价总资产收益率时,需要与公司前期的总资产收益率、同行业其他公司或先进公司的这一比率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找出影响该指标的不利因素,以利于公司加强经营管理。

(2)长期资本收益率

它是收益总额与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之比,可以说明公司运用长期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长期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税前利润+长期资本利息。该公式可以理

解为运用每百元长期资金可以赚取多少利润,体现了公司吸引未来资金提供者的能力。长期资本收益率是从长期、稳定的资本投入角度,考察该部分资本的回报,以此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3)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该公式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该项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获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企业经济效益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所有者投资盈利能力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表明公司股东权益投入所获得的投资报酬。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净利润是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既可直接反映资本的增值能力,又影响着公司股东价值的大小。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反之,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弱。

(2)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表达了企业资本即所有者权益的保全和积累增加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规模扩大及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二)企业盈利能力质量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1.企业现金的保证程度 (1)净资产现金回收率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平均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净资产×100%

该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对那些提前确认收益而长期未收现的公司,可以用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对比,从而补充观察净资产收益率的盈利质量。

(2)盈利现金比率

盈利现金比率,也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这一比率反映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是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

在一般情况下,盈利现金比率越大,公司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

2.盈利的持续性

盈利持续性是企业拥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利润来源及其各自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往往能反映出企业不同的经营业绩和经营风险。

(1)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100%

该指标客观地公司的经营业绩,代表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性利润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持续性利润。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高,公司利润的持续性就越强,盈利质量就越高。反之,盈利质量就越低。

(2) 营业外收入净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营业外收入净额比率=营业外收入净额/利润总额×100%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在非生产经营中取得的,具有极大的暂时性和偶然性。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盈利持续性强。

3.盈利的稳定性

利润的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动的波幅及趋势,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商品结构等稳定性。

(1)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营业利润的变化趋势。该指标值如果连续几年大于0,说明企业的营业利润逐年增长,主营业务发展良好。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越快,企业的未来收益就越具有良好的预期。

(2)经营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入量结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 现金径流量总量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该指标比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现金能力越强,利润的稳定性较强、盈利质量较好。

四、结合实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一)A公司情况概述

下面案例是结合自己实习经历,通过对实习企业的盈利能力调查,采用真实数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简单深入的分析。

A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立于2003年,公司资金雄厚,生产经营能力强大。公司主营房地产投资、开发、销售、经营。目前已发展成为山西省内一家较具实力的房地产企业。下面表格是近两年的一些基本数据: 表一: 基本数据

(二)A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1.A公司财务因素分析 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A公司2012年销售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较上年相比,都有所提高。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营业收入与不同利润的关系。但最终都说明了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增强。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周转率×息税前利润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两个:总资产周转率和息税前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与资产结构有关,资产结构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息税前利润率反映了公司产品生产经营的盈利能力。

根据上表,可以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和息税前利润率变动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分析对象: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化=21.29%-12.47%=8.82%

因素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1.19-0.92)×13.55%=3.66% 息税前利润率变动的影响=(17.89%-13.55%)×1.19=5.16%

分析表明,A公司2012年总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了8.82%,主要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速度的加快和息税前利润率的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的加快使总资产收益率提高了3.66%,息税前利润率的提高使总资产收益率提高了5.16%。总之。A公司资产运用效率好,资产周转率较快,息税前利润率高,总资产收益率就高,公司盈利能力则比

较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100%=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11年的15.79%增加至2012年的29.4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3.69%。前面已经分析了总资产净利率,知道一是由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带来的,说明资产利用效果好于上年,该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营业收入的效率提高了。二是由销售净利润率提高带来的,说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而2012年的权益乘数较2011年有所降低,权益乘数小,则说明A公司负债程度低,偿还债务能力强,财务风险低,公司的盈利质量就高。

2.A公司盈利质量因素分析 表三:

从表三可以看出,A公司2012年净资产现金回收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2.18%,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了13.69%,表明该公司增加的收益能力并没有反映在经营现金流量的增加上,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的盈利质量相对降低。

而该公司2012年的盈利现金比率小于1,且较2011年相比下降了62.89%,可见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盈利质量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A公司这几年发展较好,各项财务状况都有所增长,盈利能力比上年有所提高,但盈利质量还有待增强。

五、结束语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业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企业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化。企业面临着信息、知识经济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企业已经或正在步入战略经营管理时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保持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指标的简单分析,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分析。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盈利能力分析工作,采取各项措施提升分析质量,将盈利能力分析作为改善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孙银英.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62. [3]田俊敏.改进盈利能力指标评价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7:34-36. [4]周晓燕.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155-156. [5]任小平 袁纵云.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商业会计,2006,04:37-38

[6]张冬梅.浅议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J].考试周刊,2011,(80):238-240 [7]岳虹.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3-159

[8]卢根发.如何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4:38-39. [9]曹春焕.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刍议[J].现代商业,2012,07:258-259. [10]宋冠东.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D].吉林财经大学,2011. [11]赵银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16:38. [12]刘颖.浅谈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 现代商业,2011,30:242+241. [13]王芳.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探索[J]. 中国总会计师,2009,06:88-89. [14]王婷.浅议盈利能力分析[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02. [15]倪燕.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0:41-42. [16]王鑫淼.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2篇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有关资本结构的研究,都是以盈利能力作为自变量,而资本结构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一般以销售毛利率等单一指标衡量盈利能力。实际上,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以某一单一指标表示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目前的研究很少以资本结构作为解释变量,盈利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而矿业这一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结构具有高负债率、内源融资少等特点,并且因矿产品的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矿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和一般行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对矿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研究,探讨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反作用力。目前用于评价多重指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为了对盈利能力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盈利能力综合得分。

二、 研究假设

(一)样本来源

(二)研究假设及指标选取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相关关系,即矿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盈利能力越差。

反映矿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各个指标都侧重于不同方面衡量其盈利能力。因此,单一的指标很难全面反映盈利能力。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盈利能力,本文以公布的2013年度矿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依据,选取7个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并计算综合得分以评价矿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这7个指标分别是基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毛利率,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为了分析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选取资产负债率衡量资本结构,并以其为解释变量,因子分析所得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研究矿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1)KMO 和 Bartlett的检验。由表3可以得出,KMO 的统计量取值为0.553>0.5,意味着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选取的反映盈利能力的7个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Sig.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拒绝原假设,证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综上所述,KMO和Bartlett 的检验均验证了7个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相关性矩阵。由表4相关矩阵可得,ZX1基本每股收益和ZX4成本费用利润率的相关性为0.369,ZX4成本费用利润率和ZX5营业利润率的相关性系数为0.779,相关性较为显著。ZX7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均维持在0.1左右,除此以外,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都接近于0.3,因此选取某单一指标表达盈利能力具有片面性,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运用因子得分法综合计算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3篇

【关键词】 制造业; 盈利能力;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1-0078-06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运用其拥有的资本和资产进行经营,从而创造出现金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与公司股东取得的回报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表明判断一个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客观公允地判断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经济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在信息的获取上,投资者与经营者、管理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说,投资者所能获取到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可见对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进行真伪判别就显得很重要。因此,只有深入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才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认识。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绩效评价思想也就随之产生,而以盈利能力分析为主的绩效评价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伴随着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背景,以美国、英国为主要代表,大致分为了观察性、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评价四个阶段。20世纪之初,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两权分离,利益相关者也就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了企业绩效文化的发展。

1903年,在美国学者Pierre Dupont的主持下,杜邦公司首次把净资产收益率分解成几个重要的财务指标,从而更深入地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这也是公认的经典业绩评价方法――杜邦分析法的产生。美国学者Alexander Wole(1928)在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主要将其用于评价公司的信用水平。Michael Kesneer(1939)首先研究了美国经理人的报酬和公司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在对公司绩效评价中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了研究。Edward(1971)分析了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系统,指出投资报酬率(ROI)是被公司使用最多的评价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1991年,美国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价值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VA),从资本价值增值角度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Prowse(1992)以净利润作为因变量,通过分析1979―198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各个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我国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迟缓,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财政部于1999年6月颁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奠定了我国绩效评价的基础。其中规定评价的主要内容表现在资产运营、财务效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2002年3月,财政部又修订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将原有的指标进行了删减,较大地改进了其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

而在西方诸多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盈利能力的研究起点相对比较高,从目前国内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是针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基本指标的讨论,以及提出各类修正评价体系的指标。尤其是近年来,对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更多的学者利用各类数理分析方法,并结合修正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何有世(2003)将现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进行改进,结合十几家企业进行了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张俊瑞(2004)以国内外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5年的财务会计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发现评价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并不全面。张红(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计量指标,利用2000―2007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因素,最终确定综合计量指标,并结合相关指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王吉恒(2013)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设置各盈利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并对万科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唐建民(2013)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1年家电行业板块27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我国家电行业经营业绩两极分化严重,多数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表现欠佳。宋光辉(2015)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角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了我国零部件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参考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构建。

三、研究设计

(一)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

要进行模型分析,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常见的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如表1。

指标的分析和选择过程如下:

1.由于股票市值不稳定,变动性大,通过借鉴胡志勇(2004)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价值相关性》中的观点,认为效绩评价值较每股收益和净资产而言,它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较低,难以发现其与增量价值的相关性,所以本文在指标选取中,剔除了与股票市值有关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个指标。

2.本文运用聚类分析中的层次聚类分析将各财务指标变量分类,层次聚类就是将距离相近的指标分为一类,本文将表1列示的除市盈率与市净率之外的11个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运用SPSS 13.0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系统将上述11个指标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了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收现率;第二大类包括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每股股利;第三大类包括收益质量利率、每股现金净流量、盈利现金比率。在每个大类中结合指标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情况选取两个重要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3.第一大类中选取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率,这两个指标在现实会计工作中经常使用。每股收益指可供分配净利润除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所得到的比率,反映每只普通股当年创造的净利润。总资产净利率排除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反映每一元总资产创造的净利润,总资产净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4.第二大类中选取销售净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表示每一元的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代表盈利能力的强弱。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每单位股东权益所赚取的净利润,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其综合性较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

5.第三大类中选取收益质量利率与每股现金净流量。收益质量比率表明每单位净利润中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中的变现水平。由于企业操纵利润一般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所以该指标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操纵利润,避免给投资者带来信息误导。每股现金净流量反映单位流通股平均所获得的现金净流量,反映的是公司分派股利的最大能力。

综上所述,选择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和每股现金净流量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

(二)盈利能力指标样本数据的搜集

本文所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是:首先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搜集所有深、沪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代码,在剔除其他制造行业类公司和ST公司后,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剩余的1 60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运用Excel软件随机抽取50家公司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公司;然后分别搜集这50家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经过Excel整理得出各上市公司的六个财务指标,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发现2012和2014年的KMO值分别为0.65、0.67,只有2013年数据的KMO统计量的数值在0.7以上,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选择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经过整理计算后形成5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样本。

四、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构建

得到样本数据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模型分析运用的软件是SPSS 13.0。按照以下正确步骤对数据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一)数据检验

数据检验是判断收集的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于因子分析的变量必须具有相关性)。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其中,Bartlett球度检验是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若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则各变量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因子分析。而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KMO统计量的取值一般在0―1,统计量的取值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则越强,因子的分析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值在0.7以上时,就认为因子分析效果较好;低于0.5以下时,则认为因子分析效果就较差。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211.394,其Sig值接近于0,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表明六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KMO统计量为0.764,大于0.7,说明该六个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是给出的共同度量表,由表4可知,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量均在7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提取出来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好的。

(二)因子提取

因子提取是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出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实现降维的方法。因子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的是主成分法。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决定了因子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因子,就可以确定为最后的公因子。

从表5可以得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表中第2列是“特征根”,它反映的是引入该主成分后,可以用于解释的原始变量的信息。第3列是“方差贡献率”,是某个特征根占特征根总和的比例。第4列是“累计方差贡献率”,是进行主成分个数选择的依据。一般来说,选择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的前几个作为主成分。表5中因子1能解释盈利能力的权重为58.728%,因子2能解释盈利能力的权重为21.431%,因子1解释原变量的程度高于因子2,表中前两个因子总共解释了原始变量方差的80.159%,表明这两个因子能够对原始指标能够进行较好的解释。

(三)因子命名和解释

因为通过因子分析所确定的因子的含义是较模糊的,需要进行重新命名,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出更为清晰的解释。当因子含义模糊不清时,即需要进行因子旋转,旋转后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表6是采用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中第一个因子与总资产净利率(X2)、销售净利率(X3)、净资产收益率(X4)和每股收益(X1)这四个变量的荷载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从实际意义上看这几个变量主要反映了与会计利润相关的指标,故将因子1命名为“会计利润”因子。而第二个因子与收益质量率(X5)和每股现金净流量(X6)这两个变量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85和0.774,相对其他变量较大,主要用于解释这两个变量,从实际来看,这两个变量也是与现金流量相关的变量,因此命名因子2为“现金流量”因子。

(四)因子得分的计算

因子得分,从便于理解的角度来讲就是各因子在各样本的具体取值,是各变量的线性组合。表7是由SPSS软件按照回归法估计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中第1列数据表示的是因子1中各个财务指标变量的系数,表中第2列数据表示的是因子2中各个财务指标变量的系数。

根据表7可得因子1与因子2上的得分函数:

F1=0.273X1+0.233X2+0.286X3+0.28X4-0.126X5+0.028X6 (式1)F2=-0.113X1+0.089X2-0.033X3-0.056X4+0.655X5+0.549X6 (式2)

上式中的Xi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根据上式就可以确定每个上市公司因子1和因子2的数值,也被称为因子得分。有了因子得分的函数,便能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模型。

(五)盈利能力模型的确定

盈利能力模型的公式为:F=λ1/(λ1+λ2)F1+λ2/(λ1+λ2)F2 (式3)

式中的λ为每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根据表5的结果可知λ1=58.728,λ2=21.431。将λ1,λ2带入式3中,因此有了综合盈利能力得分方程:

F=0.733F1+0.267F2 (式4)

其中F1,F2分别为因子1得分与因子2得分,结合因子得分函数式1与式2通过计算整理就可以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如式5:

综合盈利能力=0.17X1+0.19X2+0.2X3+0.19X4+0.08X5

+0.17X6 (式5)

式5中Xi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1为每股收益、X2为总资产净利率、X3为销售净利率、X4为净资产收益率、X5为收益质量率、X6为每股现金净流量。由上可以看出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由会计利润因子与现金流量因子得分共同构成、互为弥补。其中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58.728%,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1.431%,可见因子1,即会计利润因子在盈利能力评价时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故会计利润指标在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摒弃传统的会计利润,一味强调现金流量指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盈利能力模型来说,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以及每股现金流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差不大,都在0.17―0.2之间徘徊,销售净利率是影响最大的,占0.2的比重,然而要指出的是收益质量率这个指标变量对综合盈利能力的影响力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较低,只有0.08。因此,投资者在关注一个制造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可以重点关注销售净利率。按照上述盈利能力模型就可以计算出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并以此进行排名。

特别要注意的是,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负值并不代表盈利为绝对的亏损或者盈利能力为负,综合得分为负值只表明该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由于因子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综合得分的高低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仅作为一个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中所处位置的依据。利用盈利模型计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指数,把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进行了融合,科学地分配了现金流量指标与会计利润指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单纯用会计利润指标,或过多强调现金流量指标重要性的缺点,能够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为精确、客观公允的参考依据,选择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公司进行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五、盈利能力分析模型的应用

将得到的综合盈利能力模型运用于实际投资决策当中,随机选择两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进行盈利能力的比较。作为投资者,现有两个投资方案:方案一是投资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二是投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选择这两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原因是,将因子分析得出的排名与传统的杜邦分析得出的排名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这两家公司的排名差异大,并且都属于精密构件与精密模具加工和制造公司。假设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盈利能力,不考虑其他因素。接下来用传统方法与盈利能力模型对其盈利能力分别进行分析,根据其2013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数据资料得出各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基本资料如表8。

从传统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来看,表8中会计利润指标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指数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好,可以直观地得知在会计利润指标下,斯莱克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均高于劲胜精密,从会计利润的角度看应选择斯莱克公司作为投资对象。但是,从现金流量指标来看,劲胜精密公司现金流量又都优于斯莱克,应该选择劲胜精密。如此一来,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两者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导致投资者很难作出投资选择。

从综合盈利能力得分模型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将模型中所需的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每股现金净流量这六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将标准化后的六指标带入综合盈利得分模型中,可以得出斯莱克因子1得分为1.63,因子2得分为-0.25,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1.68,劲胜精密因子1得分为0.17,因子2得分为1.53,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1.38。由因子1与因子2的得分差异可以看出,斯莱克的会计利润因子得分虽高于劲胜精密,但是现金流量因子得分为负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收现能力差,存在着财务风险。综合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斯莱克的综合盈利能力大于劲胜精密的综合盈利能力,因此可以确定斯莱克公司作为投资的选择。

从以上案例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传统盈利能力分析单个指标的比较无法判定投资选择,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本文的盈利模型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该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样本数据本身,运用层次聚类法将初选的11个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分成三大类,然后结合各个财务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在每个大类里选出两个合适的指标,最后形成了六个合适的指标变量作为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样本指标,分别是: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质量率和每股现金净流量。这组指标的确立弥补了会计利润指标或现金流量单一指标基础的缺陷,并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必然是将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融合。本文从两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因子分析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模型公式。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会计利润”因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盈利能力,其在盈利能力分析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摒弃传统的会计利润分析指标与过分强调现金流量指标都是不可取的。从得出的综合盈利能力计算公式的分析中可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格外关注会计利润指标中的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净利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中的收益质量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会计利润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得出综合盈利能力方程,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比较的缺点,能更系统、客观、全面地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对比,二者具有互补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决策投资制造业上市公司较好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R W. Evidence on the Selective Reporting of Financial adios[J].Accounting Review,2002(1): 22-26.

[2] ALTMAN, E.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1971(9):29-32.

[3] PROWSE S D.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J].Journal of Finance,1992 (3):1121-1140.

[4] 何有世,徐文芹.因子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1):19-22.

[5] 张俊瑞,贾宗武,孙玉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4(6):53-59.

[6] 张红,林荫,刘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70-473.

[7] 唐建民,王娟.基于因子分析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3(2):75-79.

[8] 王吉恒,王天舒.基于企业层次分析法的盈利能力分析――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10.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4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获现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Baruch Lev通过对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信息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表明通过盈利质量可以较好地表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Catherina A.Finger以现金流量为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对美国1935~1987年间50家上市公司进行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盈利能力与公司的发展能力显著相关。Hawkins(1998)认为,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有以下特征:持续稳健的会计政策,该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收益的确认是谨慎的;收益是由经常性发生的与公司基本业务相关的交易所带来的;会计上反映的销售能迅速的转化为现金;净收益的水平和成长不依赖于税法的变动;企业债务水平是适当的,并且企业没有使用它的资本结构来进行盈余操纵;稳定的、可预测的能够反映未来收益水平的趋势等。Dechow和Schrand(2004)认为,高质量的盈余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反映现在运营状况;第二是未来运营状况的良好预测指标;第三是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当盈余是高质量时,它会更加地持续且稳定;与未来现金流的实现更为相关。

(二)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储一昀等(2000)采用权责发生制下的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存在差异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标准,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盈利的获得与现金的流入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周建波(2004)设计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应收账款、存货、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坏账准备和非经常性损益8个指标作为衡量盈利质量的指标,并运用这8个盈利质量指标和盈利质量综合指标与股票回报率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是:“盈利质量低的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也较低;盈利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年度的盈利表现也较差”。陈兴述、陈煦江(2007)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基本财务信息所能揭示的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综合杠杆、营业毛利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周转率对公司盈利质量有显著解释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受风险水平、盈利能力、现金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影响,可通过盈利质量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梁莱歆、董斐(2008),从现金流量入手,以生物制药行业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套现金流量纵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上市公司持续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以此了解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此外,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

(三)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质量分析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需考虑的因素:一是分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估计;二是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三是分析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四是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五是留意公司管理层以及大股东的行动。

盈利质量定量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财务报表分析法;二是模型分析法;三是经验分析法。三类方法各自有其优势与不足,但就实用性来说财务报表分析法最具优势。

综合上述研究情况,笔者认为:盈利质量是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的内在揭示,它是对企业盈利的盈利性、获现性与成长性的一种综合评价结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表现。

二、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方法选择

(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lal Components Analysis)

主成分分析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合成(Rao,1965),较好地解决了指标信息重叠的问题。因此,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财务指标合成新的综合指标,这样不但保留了原始财务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而且其代表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解释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原因。

(二)研究的设计思路

盈利质量可以用应计制和现金制下有关盈利指标的差异程度来评价。因此,盈利质量的评价与现金有关,盈利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应体现现金流的特征。盈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盈利是否伴随有现金的流入。如果有企业获现能力是稳定增加的,则盈利是有现金保证的,盈利质量较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否则盈利质量较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应较弱。

1.广西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反应盈利能力的销售净利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收益率(x3)、每股收益(x4)、反应获现能力的净资产获现率(x5)、总资产获现率(x6)、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7)、反应可持续能力的营业利润贡献率(x8)、反应成长能力的营业利润增长率(x9)9个指标,构建反应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根据选取反映同时期上市公司获现能力的净利润收现率(c1)、净资产获现率(c2)、总资产获现率(c3)、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4)4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现金获取波动情况。同时,本文认为,年度的截面数据并不能完整反映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质量及其现金流量情况,也不利于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因此,要较真实地反映盈利质量和现金流量保障的持续性,就需要从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及其现金波动性来衡量。通过研究盈利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到上市公司目前盈利质量的高低,而现金流指标的波动性则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获得现金流量的潜力,即可以揭示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指标的五年平均变动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以现金获取波动性(即五年获现能力指标的标准差变动)反应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现金流量的保障作用。

2.对样本公司的指标数据处理

对广西在沪深上市的25家公司当中,剔除被ST的3家公司的数据,即ST南方(000716)、SST集琦(000750)、ST北生药业(600556)和数据不完整的北海国发(600538);分别计算22家样本公司2004年~2008年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x1~x9的平均值,以及反映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情况的c1~c4指标的标准偏差(STDEV)。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要求,先将上述两组财务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财务指标因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资料。财务指标变量标准化的公式(0-1标准化)为:

其中,snj为样本公司连续n年(n=2004年~2008年)的j指标的标准偏差(stdev),cnj为样本公司连续n年(n=2004年~2008年)j指标的平均值。

3.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选取运用比较成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2008年广西在沪深上市的21家上市公司进行盈利质量的总体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能力的综合评价函数(F)和上市公司的获现能力波动的综合评价函数(R)。然后,综合两方面的评价资料,结合广西上市公司5年间的主要运行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函数的公式为:

三、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结果及说明

(一)相关系数检验

使用Spss-12对上述两组数据作KMO和 Bartlett's Test检验主成分分析的样本数是否充足。结果详见表1。

从表1的检验数据可知,本文对选取的2004年~2008年21家广西上市公司的两组财务指标数据,分别作主成分分析的样本量是充足的。因为上述KMO检验值均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样本充足,适合用主成分分析法作综合评价。

(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结果

利用Spss-12对上述两组数据的标准化作主成分分析,并作方差最大化旋转,以便对降维后得到的主成分作较为准确的解释。主要结果如表2所示。

1.解释的总方差

(1)盈利质量评价综合指标(F)。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22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9个指标(F)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得到新的4个综合指标。从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4个新的综合指标的特征值(变量共同度)都在0.9以上,原来的九个指标变量都能很好地被4个新的综合指标解释,且累计解释的总方差超过了要求的85%。

(2)获现能力波动性综合评价指标(R)。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22家上市公司获现能力波动性综合指标体系的4个指标(R)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得到新的两个综合指标。从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两个新的综合指标的特征值(变量共同度)都在1.0以上,原来的4个指标变量都能很好地被两个新的综合指标解释,且累计解释的总方差超过了要求的85%。

2.主成分的因子旋转矩阵与得分函数

通过对9个反映盈利质量的指标数列的F作最大方差旋转,得到主成分因子旋转矩阵(表3),较好地反映了新生成的4个综合指标的经济含义:x1、x2、x3、x4对主成分F1有较大的贡献,说明F1集中反映了销售净利率、净资产回收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代表的是企业收益质量;x5、x6对主成分F2有较大贡献,说明F2集中反映企业的净资产获现率、总资产获现率,代表的是企业的获现水平;x8对主成分F3的贡献比较大,说明F3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营业利润贡献率,代表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x9对主成分F4的贡献较大,说明F4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代表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

由于获现能力波动性指标的旋转矩阵综合反映的仅仅是波动程度的起伏变动情况,新生成的综合指标不具备典型的财务指标解释含义,因此,在此不进行说明。

同时,为了考察每个企业,本文根据两组综合指标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采用回归方法将公因子表示成财务指标的线性组合,最后得到盈利质量和获现能力波动性指标的因子得分函数。

(1)盈利质量因子得分函数

F1=0.236*x1+0.295*x2+0.308*x3+0.255*x4-0.067*x5

-0.026*x6+0.035*x7+0.104*x8-0.007*x9 (6)

F2=-0.015*X1-0.018*X2-0.030*X3-0.097*X4+0.492*X5

+0.476*X6+0.172*X7+0.084*X8-0.040*X9 (7)

F3=-0.020*X1+0.151*X2+0.178*X3-0.129*X4-0.013*X5

+0.041*X6-0.451*X7+0.734*X8+0.104*X9 (8)

F4=-0.004*X1-0.116*X2-0.007*X3+0.114*X4+0.032*X5

+0.038*X6+0.347*X7+0.237*X8+0.887*X9 (9)

(2)获现能力波动因子得分函数

R1=-0.178*C1+0.584*C2+0.491*C3+0.019*C4(10)

R2=0.651*C1-0.184*C2+0.033*C3+0.510*C4(11)

3.综合得分的评价方法

以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贡献率为权数,对3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评价。构建2004年~2008年广西22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获现能力波动性的综合评价函数如下:

F=0.37518*F1+0.24144*F2+0.15144*F3+0.10531*F4

(12)

R=0.55459*R1+0.29865*R2 (13)

四、实证研究成果的基本分析

根据上述2004年~2008年的实证分析数据结论,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一)上市公司行业间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从表4的数据排名,以及综合2004年~2008年的数据来看,以化工、旅游、交通等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总体上盈利质量均较高,资金的获现能力比较稳定。如河池化工、柳化股份、桂林旅游、五洲交通等的盈利质量都保持稳定的获现能力。而以高科技、生物制药、投资为代表的行业如北海港、莱茵生物、阳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情况则较差,且盈利质量缺乏稳定的获现能力作保证,行业差距凸现出来,相应的这一类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

(二)同一行业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1.化工行业。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河池化工、柳化股份的盈利质量综合得分位居第3名和第4名,而且相应的获现能力保障作用较强,排名分别在第5名和第3名。但索芙特、南宁化工、两面针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却分别第10名、第13名、第16名,相应的获现能力的保障作用相应较弱,排名分别在第12名、第7名和倒数第1。可见,广西化工这个行业的盈利质量差别明显。

2.交通运输业。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北海港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第1名,五洲交通排名第9名,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分别是第14名和第9名,差异比较明显。

3.电力生产。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桂东电力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第12名,桂冠电力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17名,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分别是第10名和第2名,差距较明显。

(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与获现能力稳定性不匹配

从表4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2004年~2008年广西21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桂柳工和柳钢股份,而其相应的企业获现能力却极不稳定,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倒数第4名和倒数第5名;2004年~2008年广西21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低的是北海港、贵糖股份、南宁糖业、莱茵生物等,而其相应的企业获现能力相对较稳定,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均处于中游位置。

【参考文献】

[1] 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研究,2000(9).

[2] 蒋义宏,牟海霞.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上市公司,2001(3).

[3] 李秉成,田笑丰,曹芳.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5篇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现金流量

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一)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产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待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的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口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

(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几个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计算相对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这些指标一般根据资源投入及经营特点分为四大类: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包涵的基本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和股利发放率等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一)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配比基础之上的则务业绩报告形式,在这张报表中列报的主要是己实现的收益。它在物价基木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于是,采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必然,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确认。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就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全部收益,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会使得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达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 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一)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引入现金流量制定盈利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郭大伟,《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林业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3期

2.陈红权,《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学术天地,2005年第4期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6篇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现金流量

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一)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产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待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的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口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

(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几个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计算相对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这些指标一般根据资源投入及经营特点分为四大类: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包涵的基本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和股利发放率等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一)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配比基础之上的则务业绩报告形式,在这张报表中列报的主要是己实现的收益。它在物价基木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于是,采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必然,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确认。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就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全部收益,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会使得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达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一)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引入现金流量制定盈利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郭大伟,《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林业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3期

2.陈红权,《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学术天地,2005年第4期

盈利能力分析作用第7篇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现金流量

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一)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产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待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的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口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

(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几个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计算相对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这些指标一般根据资源投入及经营特点分为四大类: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包涵的基本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和股利发放率等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一)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配比基础之上的则务业绩报告形式,在这张报表中列报的主要是己实现的收益。它在物价基木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于是,采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必然,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确认。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就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全部收益,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会使得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达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 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一)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引入现金流量制定盈利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郭大伟,《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林业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3期

2.陈红权,《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学术天地,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