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4-03-29 10:06:30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1篇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

(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

(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

(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

二、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分为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两大部分,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基本数据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活动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学生发展状态监测、站内通知邮件、在线论坛、前台门户管理七个模块。前台门户网站对外宣传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告、文件、活动、成效等。根据试点项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系统采取省级、县区、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操作用户相应分为省级部门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县区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学校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实验教师和项目专家等四大类。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访问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面向公众用户开放。

三、功能模块设计

1.基础管理。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和设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员利用模块管理,可以对后台系统的菜单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禁用,指定模块标示和ASPX页面,动态维护后台系统的菜单结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层级多,用户人员广。有鉴于此,该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RBAC的基本思想是:定义一组用户集和角色集,在特定的环境里,权限被赋予角色,而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2.项目信息管理。该模块对参加试点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试点县区管理、试点学校管理、实验班级管理、实验教师管理、项目专家管理等子模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导出和打印,以图表方式查阅统计结果,及时掌握试点学校、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其中,数据图表采用JavascriptCharts实现。

3.项目活动管理。该模块用于对各级部门、各类项目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的整个周期进行管理,便于上级部门监控下级部门的项目工作状态,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开展项目的佐证性材料,实现项目知识的获取与存储。

(1)活动计划管理,包括上报活动计划、审核活动计划、查阅活动计划统计。每级部门均可上报本级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表需要填写活动内容、起止时间、参加对象人员、活动地点、活动类型、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信息等。其中,活动类型包括考察学习类、会议研讨类、培训训练类、展示观摩类、实验研究类、评比竞赛类、检查评估类等。下级单位的上报活动计划为待审状态,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即进入已审核待实施状态。

(2)活动实施管理,包括实施活动、填写活动报名表、审核学员报名。活动计划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后,可以向下级单位活动通知,将活动添加到活动实施表,后的活动进入“正在实施”状态,纳入进程监督和考核验收的范围,活动承担部门需要定期上报活动完成的比率。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所属地市、试验县区、活动实施状态等字段,筛选监控活动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可以对完成率进行排序比对。活动参加人员名单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经授予权限,实验人员和非实验人员可以填报活动回执进行报名。活动承担部门能够对报名名单进行审核,并导出活动人员名单用于会务工作。

(3)活动总结与存档,包括填报活动总结、审阅和浏览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教师撰写教师个人总结,活动承担部门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存档。活动总结的主要属性有:活动效果评级(1~5级)、审阅状态(不存档、存档)、分享范围(不共享、本级部门内共享、后台共享、前台共享)、上传附件(活动的文档资料、视频、图片等)。

4.教师能力状态监测。该模块包括掌握进度监测和能力档案监测,用于对教师参加项目所需能力的掌握进度进行监测,对教师参加项目的教案、获奖、参加活动情况及总结报告等各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利用一个基于系统设定的、包含二级项目的评价量规,由教师本人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个人自评、学校评价、县区评价、自治区级评价等四级评价。评价量规中的每个评分项目由未知、知道、理解、掌握、精通五级(用1~5分表示)构成。定期评价教师能力状态,及时更新教师得分。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按教师、学校、县区三个层面,对教师掌握能力情况的得分进行查询和统计。

5.学生发展状态监测。该模块用于对实验学校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进行监测,包括上报监测数据、学生发展状态分析等子模块。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2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基础理论知识 动手能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由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理论研究和学习的作用在于便于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实现对该学科的掌握,以便进一步掌握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实践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律。

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非常良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认可。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确实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滑向一个极端――片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视甚至否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致不能很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要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片面强调学生实践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并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而实践总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实践,即使以工科性质的实践锻炼,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实践的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没有理论的支撑,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新工具的顺利操作,如此原来的实践的培训效率将是极其低下的,甚至付出的将成为沉没成本,这将是对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由于理论抽象性的特质,所以学习起来是很枯燥的、繁琐的,但是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掌握理论总结的方法,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理论学习的这一特质还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从而为学生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实现进步,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必须及早发现,虽然直接操作者(这里指的就是我们这些通常称为“高级技师”的群体)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的能力,这里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方法论方面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程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通常只能依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否则,实践将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地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培养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而且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职业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还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地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

(四)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从业能力的适应性。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枝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五)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原理)的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不应该搞实训;其二,需要实训的,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进行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

当前的自然科学对实践及实践中的创新考核体系建立是比较完善的,对社会科学方面的高等职业教育考核由于其教学成果(即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显性化,因而还不是很完备,考虑其结果的滞后性,拟应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此外,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给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为他们一生的工作及接受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敏.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唐庆生.职业高中的地位、作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杨君莲.素质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3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育资源库;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19703

作者简介:石晓峰(1968-),男,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课程资源分析。

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分析

1.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简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教育项目,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门户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cn)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专门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而设计的、免费为教师提供服务的一个基础教育项目。目前,该网站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已经趋于完善,根据新课程划分的学习领域和学科的资源搜索建立分类。网页分为检索版和目录索引版,设有教育动态、专题项目、资源查找、资源交流、资源展示、在线刊物和合作单位等栏目,用户可按课标、专题、教材、学科、年级、媒体等方式搜索资源。

1.2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从2003年建立以来,总量不断增加,容量不断扩大,服务受众也逐渐扩大。截至2012年7月6日注册用户为905 568人,搜索次数为31 771 154次,下载次数为9 996 626次,共计下载资源总量为392 422GB。即使如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依然觉得教学资源的匮乏和不适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力度较大,涌现出许多新教材、新版本,使得教学资源与教材版本不配套;二是信息化设施供不应求,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还存在教师排队轮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三是企业开发的教育资源产品针对性不强,难以获得一线教师的认可;四是一线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只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缺乏对资源再创造的能力;五是一些学校缺乏上网环境,无法下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六是相比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人数,基础教育资源库的注册教师相当少,资源利用率不高。

2 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是由组织或个人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可以有效改善人类行为方式的信息。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理念产生于20世纪末,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伴随着知识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理论也相应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知识管理理念被教育领域学者所关注,出现了“教育知识管理”、“教师知识创新”等概念,成为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能够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实质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实际行动。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核心是隐性知识的外化(将个人的实践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对比等方式外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的共享与内化(在组织内进行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使其通过实践得到内化,并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简单的堆砌、集中,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发掘、提炼,使隐性知识外化,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并且产生知识的创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教师获取资源、保存资源、共享资源、利用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拓展,也是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随着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展,相关研究者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对知识进行了分析,将知识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组织知识。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个体的知识,包括技能、习惯、经验、价值观、直觉等,属于员工自身的,可以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组织知识是指内含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如组织内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与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

(3)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中,怎样储存、查找、共享与创新知识是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运而生形成了知识管理工作的3种基本方法,即知识库、知识地图和知识社区。

①基于知识库的管理。知识库是一种基于知识编码条件下建立的知识管理方法,它集知识的获取、分类、组织、存储、交流、共享于一体的智能知识处理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或通过人工方式获取针对某一组织主题的知识,并按一定的模式进行分类、编码,能够对各种结构和类型的知识进行集中或分布存储,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并能动态地对其中存储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与维护。建立知识库能够将知识、经验、资源等以更容易获取的形式呈献给需要的员工。

②基于知识地图的管理。知识地图提供一种人员与专家查询系统,寻找专家就像通过查阅地图一样,通过知识地图,人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家,并与之联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不易进行编码的,特别是一些个人专业技能与实践积累的经验,往往只有通过亲身传教才能将之授予他人,这种知识无法用知识库加以管理,用知识地图进行管理无不视为一种良好的方法。知识地图实质是使用现代技术组织知识资源的总目录,以及知识的综合体来实现的。

③基于知识社区的管理。知识社区是指企业通过促进员工自发或半自发组成的知识分享群体,以分享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为目的的一种知识管理策略。知识社区对应的是个人化策略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3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利用策略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国家教育资源库的主要应用对象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获取、使用、整合和共享教育资源,使得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却面临着知识管理问题。国家基础资源库为全国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化的平台,整合了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其推广应用实质就是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对资源的获取、利用、共享和创新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理论可以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3.1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家教育资源库体系及其特点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当前远程教育资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配套资源短缺、类别与形式不够丰富、适用性低以及部分资源质量较差等。因此,按照知识管理理论,对现有的资源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具有创新性的现代知识流程的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基于知识流的国家教育资源库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相对优越性。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国家教育资源库在资源的适用性、针对性、体系结构等方面相对于现有资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提高资源的相对优越性,第一,在资源设计初期就要深入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一线师生的需求,做好学习需求分析,使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第二,资源并非数量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能突出重难点。若在资源建设初期就做好中小学课程的内容分析,不仅能增强资源的针对性,还能降低建设成本;第三,建立完整的资源管理体系,对各类资源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设计明晰、快捷的检索目录和索引方式,便于教师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第四,构建系统结构清晰的资源管理机制,鼓励一线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制作不同版本的教学资源,由上级部门严把质量关,做好监督、评审、筛选工作,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自上而下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现有资源与教师已有的教育价值观念、教学经验和教学需求相一致的程度。为提高资源的兼容性,一方面应从主体角度入手,组织一线教师参与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提高其对资源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应从资源的角度入手,使资源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教学经验和教学需求相一致,相应地提高资源被采纳的频度,扩大资源被应用的范围。

(3)便捷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不喜欢复杂和繁琐的技术手段,资源在使用和操作上越简单、快捷,其推广的速度就越快,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如果使用操作复杂有难度,又无法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就会阻碍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为提高资源的推广速度和效果,必须降低技术门槛,应将操作的便利性作为资源应用推广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4)便于共享。分享的目的是满足教师对资源的需求。教育资源库的分享可以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共享给教师使用,同时也鼓励教师将自己实践中制作的课件、教学设计方案、试题等资源上传到平台上,与其他教师共享交流,以完善资源库的丰富性,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

(5)利于创新。在资源的分享与教学应用过程中,资源经由教师的脑力震荡,会产生新的想法来实现资源的二次开发——资源创新。所以在资源的实现形式上尽量做到开源化,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做适当的修改、完善、开发,以便更适合实际的教学过程。

3.2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家教育资源应用推广阶段及其实施策略 (1)获取知识。国家教育资源库应用推广的前提是获取知识,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意义的前提下获取知识,才能有效地应用推广资源。为使学校领导和教师顺利渡过获取知识阶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成立宣传小组,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具体实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向学校领导和教师免费发放国家教育资源库应用宣传光盘和手册;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理念引入学校;召开专门的资源应用宣传会议,并在各级教育单位张贴有号召力的资源宣传标语,从而为资源的有效推广营造良好氛围。总之,上级教育部门要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使一线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获知”国家教育资源库,为资源走进学校课堂开辟道路。

(2)保存资源。随着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资源应用推广获取创造了客观环境。但是也出现个别教师大量地保存资源,却在使用的时候找不到相应的资源。人的认知和记忆都有局限性,建议教师将收集到的教学资源按照学科、年级等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也应该规范,在资源库中上传资源时也能按照分类进行归类,并提供资源的简介和相应的目录索引,以便于资源的快速有效检索。

(3)共享资源。在资源管理系统中创设一个教师资源应用的共享交流平台,通过周围实际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教师学有对照、比有标尺,逐渐认可资源,应用资源开展教学。教学资源包括显性资源也包括隐性资源,建议构建一个专家地图和教师地图,教师在应用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可以随时得到解答,也可以在与专家或者其他教师的交流学习中分享潜移默化的隐性知识,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

(4)使用资源。作为资源应用主体,中小学师生在使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后获得教学效益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实施可行的策略与方案,以辅助学校快速、高效地应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如,建立科学规范的资源使用与管理制度;制订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方案;建立校际间的合作机制、资源应用的督导机制与反馈机制等。总之,要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与管理机制,为更好地利用资源创造环境、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有效地利用资源做好铺垫,使资源真正发挥有用之地。

(5)创新资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创新改革,只有创新才能有更好、更持续长久的发展,也可称之为二次创造。人们习惯于做任何事之前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者说是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行动,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创造。对于资源库的建设发展也应当如此,在各级教育部门有效地实施了资源应用推广方案,广大教师已经决定采用资源开展教学时,建立一系列辅助和后续性保障机制,确保资源库的实时更新和持久生存。如:建立鼓励嘉奖机制,把资源的教学应用与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相关联,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对体系的机构、职能、服务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其从技术、管理、经费、培训、资源等方面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教研结合机制,鼓励教师开发本土资源、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教学研究方法,挖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构建资源库的主力军。总之,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源库持续发展创新的问题。

4 结语

国家建立基础教育资源库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而应用的关键是资源。资源就是所谓的知识,依据知识管理理论,教学实践中应做好资源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推广工作。另外,在教师获取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加强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研究,让一线教师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使资源建设趋于多元化、有效化和开放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共享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使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需要,真正走进课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库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是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杨晓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沈雪莱.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5(10).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4篇

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分析

1.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简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教育项目,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门户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cbern.com.cn)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专门针对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而设计的、免费为教师提供服务的一个基础教育项目。目前,该网站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已经趋于完善,根据新课程划分的学习领域和学科的资源搜索建立分类。网页分为检索版和目录索引版,设有教育动态、专题项目、资源查找、资源交流、资源展示、在线刊物和合作单位等栏目,用户可按课标、专题、教材、学科、年级、媒体等方式搜索资源。

1.2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从2003年建立以来,总量不断增加,容量不断扩大,服务受众也逐渐扩大。截至2012年7月6日注册用户为905 568人,搜索次数为31 771 154次,下载次数为9 996 626次,共计下载资源总量为392 422gb。即使如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依然觉得教学资源的匮乏和不适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力度较大,涌现出许多新教材、新版本,使得教学资源与教材版本不配套;二是信息化设施供不应求,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还存在教师排队轮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三是企业开发的教育资源产品针对性不强,难以获得一线教师的认可;四是一线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只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缺乏对资源再创造的能力;五是一些学校缺乏上网环境,无法下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六是相比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人数,基础教育资源库的注册教师相当少,资源利用率不高。/

2 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是由组织或个人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可以有效改善人类行为方式的信息。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理念产生于20世纪末,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伴随着知识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理论也相应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知识管理理念被教育领域学者所关注,出现了“教育知识管理”、“教师知识创新”等概念,成为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能够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实质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实际行动。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核心是隐性知识的外化(将个人的实践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对比等方式外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的共享与内化(在组织内进行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使其通过实践得到内化,并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简单的堆砌、集中,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发掘、提炼,使隐性知识外化,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并且产生知识的创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教师获取资源、保存资源、共享资源、利用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拓展,也是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html/jianli/

(2)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随着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展,相关研究者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对知识进行了分析,将知识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组织知识。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个体的知识,包括技能、习惯、经验、价值观、直觉等,属于员工自身的,可以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组织知识是指内含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如组织内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与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

(3)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中,怎样储存、查找、共享与创新知识是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运而生形成了知识管理工作的3种基本方法,即知识库、知识地图和知识社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5篇

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知识论基础

1.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方面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得以对人的哲学关怀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哲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境遇进行反思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价值、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初以来,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的凸显,让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质疑打着科学主义旗帜的教育管理是否果真达到了它所宣称的那种客观的、“价值无涉”标准,抽离了价值来谈人和教育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由此,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孕育而生。

1.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1.2.1 康德哲学

18世纪80年代初期,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表述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和限度,认为事物既不是纯粹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纯粹观念的东西,而是被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格林菲尔德根据康德的“自在之物”感染人的感官从而形成认识这一表述,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强调组织依赖于个体,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1.2.2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列宁说过“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费耶阿本德采纳了这种思想,并继承性阐释出他自己对于方法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阶段性的,而我们想要探索的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因此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刚开始就把自己装在一个理论的套子里。同时,他又认为任何的思想理论,都能够改善人类的知识维度,不管它是多么的荒谬和陈旧,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去克服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科学沙文主义”。

1.2.3 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着重解释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成员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主观理解和判断。格林菲尔德借用此观点,直接否定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在认识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依据,即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尤其是研究学校管理上所采用的逻辑实证主义标准。主观主义的这种主张在强调注重研究作为个体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又忽视了教育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为人所共知的规律,显得失之偏颇。

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2.1 理论意义

(1)宣扬人的价值的回归——丰富了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内涵。教育管理不仅研究成为教育管理问题或对象的事实问题,也研究价值问题。在对于“价值”这一命题上,文德尔班认为:“每一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引起某种感情的东西,”其承载的主体是人。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的成分,使一个人根本上迥异于理想中的教育理念。

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无所谓组织,那么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把人即组织的成员放在了核心位置,克服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只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视组织而漠视组织成员的严重弊端,重新肯定了需要通过组织成员解释各类事件来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对各种日常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人的价值的回归还体现在对人的非理性发展的重视,重新又把组织管理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所简单机械化的现状拉回到了实际上十分复杂的本来面目。对人和组织、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整个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2)重视质的方法的应用——扩展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视野。在高校管理方面,仅仅运用逻辑实证等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这种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对教职员工各自特点的忽视或“同质化”,对高校管理的组织复杂性和历史性欠缺足够的考虑。而“质”的研究更加的符合高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与单纯数量化、客观化的调查研究相比,“情景化的”、“主体间的”意义解释在面对特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对象和问题显得更为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面前,也更具有人性化。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必须深入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去,通过亲身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与接触,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并进行意义的解释。它要求研究要与一种政治主张相结合,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有效改变”这一信念之上,所有参与者必须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信念。这种研究方法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研究只重视“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管理产生的问题和现象,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操作方法。

2.2 实践意义

强调领导的艺术性——提出了学校教育管理新的要求。高校领导者在实现学校这一庞大和复杂的组织目标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稍微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理论运动和人力资源理论的普及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它将学校管理的所有活动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更像是麦柯希所表述的那样,“学校是一种从事于对话的文本,这将为转换型的教育对话和实践创造出有利条件,形成一种相互鼓励和提升的关系。”这也是主观主义教育管理价值在高校教育领导实践上的具体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关心教职员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学校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这在客观上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也是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质,更要懂得根据被管理者不同的需要来实施领导。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6篇

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知识论基础

1.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方面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得以对人的哲学关怀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哲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境遇进行反思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价值、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初以来,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的凸显,让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质疑打着科学主义旗帜的教育管理是否果真达到了它所宣称的那种客观的、“价值无涉”标准,抽离了价值来谈人和教育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由此,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孕育而生。

1.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1.2.1 康德哲学

18世纪80年代初期,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表述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和限度,认为事物既不是纯粹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纯粹观念的东西,而是被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格林菲尔德根据康德的“自在之物”感染人的感官从而形成认识这一表述,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强调组织依赖于个体,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1.2.2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列宁说过“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费耶阿本德采纳了这种思想,并继承性阐释出他自己对于方法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阶段性的,而我们想要探索的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因此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刚开始就把自己装在一个理论的套子里。同时,他又认为任何的思想理论,都能够改善人类的知识维度,不管它是多么的荒谬和陈旧,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去克服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科学沙文主义”。

1.2.3 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着重解释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成员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主观理解和判断。格林菲尔德借用此观点,直接否定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在认识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依据,即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尤其是研究学校管理上所采用的逻辑实证主义标准。主观主义的这种主张在强调注重研究作为个体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又忽视了教育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为人所共知的规律,显得失之偏颇。

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2.1 理论意义

(1)宣扬人的价值的回归——丰富了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内涵。教育管理不仅研究成为教育管理问题或对象的事实问题,也研究价值问题。在对于“价值”这一命题上,文德尔班认为:“每一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引起某种感情的东西,”其承载的主体是人。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的成分,使一个人根本上迥异于理想中的教育理念。

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无所谓组织,那么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把人即组织的成员放在了核心位置,克服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只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视组织而漠视组织成员的严重弊端,重新肯定了需要通过组织成员解释各类事件来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对各种日常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人的价值的回归还体现在对人的非理性发展的重视,重新又把组织管理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所简单机械化的现状拉回到了实际上十分复杂的本来面目。对人和组织、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整个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转贴于

(2)重视质的方法的应用——扩展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视野。在高校管理方面,仅仅运用逻辑实证等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这种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对教职员工各自特点的忽视或“同质化”,对高校管理的组织复杂性和历史性欠缺足够的考虑。而“质”的研究更加的符合高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与单纯数量化、客观化的调查研究相比,“情景化的”、“主体间的”意义解释在面对特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对象和问题显得更为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面前,也更具有人性化。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必须深入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去,通过亲身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与接触,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并进行意义的解释。它要求研究要与一种政治主张相结合,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有效改变”这一信念之上,所有参与者必须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信念。这种研究方法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研究只重视“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管理产生的问题和现象,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操作方法。

2.2 实践意义

强调领导的艺术性——提出了学校教育管理新的要求。高校领导者在实现学校这一庞大和复杂的组织目标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稍微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理论运动和人力资源理论的普及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它将学校管理的所有活动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更像是麦柯希所表述的那样,“学校是一种从事于对话的文本,这将为转换型的教育对话和实践创造出有利条件,形成一种相互鼓励和提升的关系。”这也是主观主义教育管理价值在高校教育领导实践上的具体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关心教职员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学校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这在客观上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也是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质,更要懂得根据被管理者不同的需要来实施领导。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三联书店,1999.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7篇

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知识论基础

1.1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一方面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得以对人的哲学关怀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哲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境遇进行反思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价值、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另一方面,20世纪初以来,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的凸显,让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质疑打着科学主义旗帜的教育管理是否果真达到了它所宣称的那种客观的、“价值无涉”标准,抽离了价值来谈人和教育的发展,存在很明显的弊端。由此,一种新的教育管理观孕育而生。

1.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1.2.1 康德哲学

18世纪80年代初期,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表述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和限度,认为事物既不是纯粹客观存在的,也不是纯粹观念的东西,而是被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格林菲尔德根据康德的“自在之物”感染人的感官从而形成认识这一表述,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强调组织依赖于个体,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1.2.2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

列宁说过“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费耶阿本德采纳了这种思想,并继承性阐释出他自己对于方法论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阶段性的,而我们想要探索的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因此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不能刚开始就把自己装在一个理论的套子里。同时,他又认为任何的思想理论,都能够改善人类的知识维度,不管它是多么的荒谬和陈旧,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去克服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科学沙文主义”。

1.2.3 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并着重解释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成员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主观理解和判断。格林菲尔德借用此观点,直接否定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在认识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依据,即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尤其是研究学校管理上所采用的逻辑实证主义标准。主观主义的这种主张在强调注重研究作为个体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又忽视了教育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为人所共知的规律,显得失之偏颇。

2 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指导意义

2.1 理论意义

(1)宣扬人的价值的回归——丰富了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内涵。教育管理不仅研究成为教育管理问题或对象的事实问题,也研究价值问题。在对于“价值”这一命题上,文德尔班认为:“每一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引起某种感情的东西,”其承载的主体是人。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有如中国女子缠小脚那样,通过压缩来残害人性的一切突出的成分,使一个人根本上迥异于理想中的教育理念。

格林菲尔德认为组织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无所谓组织,那么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把人即组织的成员放在了核心位置,克服了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只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视组织而漠视组织成员的严重弊端,重新肯定了需要通过组织成员解释各类事件来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对各种日常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人的价值的回归还体现在对人的非理性发展的重视,重新又把组织管理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所简单机械化的现状拉回到了实际上十分复杂的本来面目。对人和组织、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整个教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2)重视质的方法的应用——扩展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视野。在高校管理方面,仅仅运用逻辑实证等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这种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对教职员工各自特点的忽视或“同质化”,对高校管理的组织复杂性和历史性欠缺足够的考虑。而“质”的研究更加的符合高校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与单纯数量化、客观化的调查研究相比,“情景化的”、“主体间的”意义解释在面对特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对象和问题显得更为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面前,也更具有人性化。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必须深入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去,通过亲身与研究对象的交流与接触,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并进行意义的解释。它要求研究要与一种政治主张相结合,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有效改变”这一信念之上,所有参与者必须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信念。这种研究方法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研究只重视“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管理产生的问题和现象,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操作方法。

2.2 实践意义

强调领导的艺术性——提出了学校教育管理新的要求。高校领导者在实现学校这一庞大和复杂的组织目标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稍微学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梅奥的霍桑试验表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理论运动和人力资源理论的普及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它将学校管理的所有活动理解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更像是麦柯希所表述的那样,“学校是一种从事于对话的文本,这将为转换型的教育对话和实践创造出有利条件,形成一种相互鼓励和提升的关系。”这也是主观主义教育管理价值在高校教育领导实践上的具体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关心教职员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培养学校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这在客观上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也是更为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质,更要懂得根据被管理者不同的需要来实施领导。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罗建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