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流信息化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4-03-22 14:45:40
物流信息化现状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1篇

关键词 信息化 物流 企业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当中,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

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处理好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

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其主要任务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开始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第三是随着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例如,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实现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此时的物流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由于信息化物流在中国起步较晚,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备一定基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从发展速度来看,有两个领域值得关注:一个是资源整合类的物流企业,如传化、德邦等。随着物流企业资源整合速度的加快,信息化已经成为其抵御外部压力和展开竞争的第一武器,统一标准和统一信息系统被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另一个是产业物流,或者说是专业物流领域,特别是汽车、医药、图书、服装等行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对信息化的投入非常大。

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相关政策体系逐渐发展完善,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分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促进物流业、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带来重要机遇。其中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多项与物流信息化相关产业政策及保障性政策出台。特别是《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对于未来的物流信息化工作作了一个全面的部署。

国内一些优秀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开始走向业务流程信息化,借助信息化工具整合资源,实现流程协同和服务创新,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日渐普及。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不但逐渐摸索和形成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开始关注整体的信息系统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战略。这表明物流信息化已经从技术驱动向需求转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而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伴随着诸多的问题。

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现代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水来低和现实,不仅影响到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物流业经营服务手段、组织形式、运输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物流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在推广现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成功率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的搞清楚自己究竟处在哪一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盲目开方下药。

针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有专家分析指出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进行解决。

加强顶层建设,完善物流信息化系统和统一标准,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

第一,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过去,物流行业“大而全”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概念,单纯依靠扩大基础设施如仓储和运输规模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如何利用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抢占先机成为众多物流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到了前列,他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这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同时,这也让我们明白物流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强化培训和人才培养。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使用及维护管理都需要专业人才,而随着物流企业信息化密集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组织水平和技能水平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训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紧迫要求。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关键。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2篇

【关键词】物流 信息化建设 现状 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物流行业的更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决定着物流企业发展的水平,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究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物流信息化发展提出建议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深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对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很重视,并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支持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很多企业以物流信息建设为重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另外,很多企业也把构建信息平台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积极利用一些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普遍受到关注。但不能说我国的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据调查表明,虽然有五六成的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投资,但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投资率不高,有的甚至不足1%,即使是信息化建设投资率率大的企业,投资率也不过10%,因此,虽然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收到重视,但投资率不高依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就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物流行业,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化发展。这里从两方面着手分析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最明显地表现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影响到物流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到企业的深化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这制约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有些企业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不佳。现在,基本上所用的物流企业为了业务发展的需要,都购买了物流信息系统,但有很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物流业务和流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每个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基本都不一样,而物流信息系统的设置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很多企业在购买信息系统之后,发现与自己的物流流程不符合,使用不方便,因此,导致信息使用系统不理想。

(二)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现状

物流企业主要依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商业活动,这种公共服务平台的载体是物流信息平台,因此,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决定着物流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物流信息平台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的物流活动进行相关数据管理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这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支撑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平台。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平台的种类丰富,既有区域平台,还有为港口、园区等提供服务的物流信息平台,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的,具体表现为:第一,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平台运营主体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以政府为主的模式,虽然物流信息平台的公益性特点较强,但由于政府负责,后期资金投入得不到有效保证,同时对市场也很难准确把握。而以企业模式建设的信息平台,虽然能够积极对市场动向进行把握,但其对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系统规划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平台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物流信息平台的盈利能力不强。现在,物流信息平台缺乏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缺乏完善的市场调查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盈利能力不足,这样,平台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为物流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三)物流信息人才紧缺

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的懂得信息技术的物流复合型人才,虽然,现在大多数专业学校都开设的有物流专业,也向社会输入了大量的物流人才,这些人才也掌握了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但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缺乏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下的运营能力,缺乏岗位适应和创新能力,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现实发展需要,人才的缺失也是制约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这是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影响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如果社会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有效解决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的问题,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定制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企业的业务和流程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要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有效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本身就需要积极与信息开发公司进行沟通、不断磋商,把自己的业务特点和流程特点与信息开放公司交流,这样,开发公司才能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开发出个性化的信息系统,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只有实现信息系统的定制开发,信息系统才能在物流企业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三)各方努力做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是物流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各方要共同努力做好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国家,要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之后,要对其进行持久的关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完善服务平台的质量,提高其公益价值。政府也需要组织大量优秀的专业人士,进行服务平台的开发,不断完善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质量。作为企业,也要认识到,开发信息平台对企业盈利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对服务平台的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不断实践,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

(四)各方努力加大物流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能够与行业发展挂钩,努力培养出能够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这对于解决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地意义。作为企业,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现有的物流行业上岗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物流信息化处理水平,企业也可以从相关信息业的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对其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尽快上岗,以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作为国家要充分认识到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能够积极组织专家制定出统一的物流专业评估标准,规定物流专业学生考核的核心课程,把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其中,以此方式督促各级学校能够用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就业后就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物流行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信息技术

现在,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因此,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EDI技术、QP技术等等,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水平,完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积极构建联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效促进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

另外,作为企业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智能化运输系统建设,积极构建全国和区域性的物流信息平台,有效实现供需信息的交流。同时,要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以此方式,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效益的有效提升。

(六)政府努力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虽然,我国政府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物流信息化基础环境不是很理想,因此,政府部门不经要把物流信息化建设纳入规划,还必须做出更有利于推动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决策,通过有效方式激发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为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完善,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很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国家社会和物流企业本身,要积极努力解决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引进国外先进单位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物流企业才能在竞争激励的背景下,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晨星.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06).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3篇

关键词 物流信息化;意义;现状;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F25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33-01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现代物流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且作为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纽带进行着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信息化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1 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狭义的物流信息化主要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1-2]。笔者认为广义的物流信息化不仅仅是指物流企业内部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更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甚至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信息的共享,以实现整体物流成本最小的目的。

实现物流信息化,有利于商流、资金流和现金流的沟通和实现[3]。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商流、资金流和现金流的完成都要依靠信息流的传递;有利于工商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和物流企业实现更大的利润[4]。通过第三方物流,工商企业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化的实现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物品流通过程的高效化,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成本,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服务质量。物流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物品从供应商更快地运输到需求方,实现顾客的快速响应,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加强供应链之间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之间的物流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多余成本,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5]。

2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1)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物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10%左右,而我国已接近20%,物流成本的差距反映了物流信息化的落后。主要原因就是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较为缓慢,物流信息沟通不畅。据调查,在现存的物流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它们规模小、资金少,本身资金不足以用来发展物流信息技术,再加上少数企业管理者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意识相对薄弱,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各个企业包括一些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不够,一些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物流发展的阶段,这对于发展现代物流是很不利的。此外,物流信息技术未被广泛地应用。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物流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本的物流信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条码技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条码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运用率已基本达到100%。而在我国,只有大约25%的企业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有条码标志。而RFID(射频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物流技术的应用更为有限。

(3)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建设也未起步,物流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生产制造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满意度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高、信息不及时和不准确、服务速度慢且内容不全、没有网络服务、不能满足需求波动、不能提供供应链整合等[6]。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率的,然而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整体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这种加和的结果很难达到最优,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尤其是电子商务中新的物流瓶颈。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化沟通障碍也成为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总成本的瓶颈。

(4)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信息类专业人才缺乏,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7]。

(5)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

3 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策

(1)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无限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EDI技术和QP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质量。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

(3)政府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

(4)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8]。高等院校要开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长期有计划地培养专业队伍。

(5)重要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制定。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保证,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技术等信息。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社会各部门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物流信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6)资金保障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9]。

4 参考文献

[1] 邵举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薛化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燕虹剑.国际贸易[M].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

[4] 唐玉兰.物流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5] 孙恩利.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之路[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3):11-12.

[6] 常军林,梁俊鹏.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1):133-134.

[7] 李光荣.物流信息化: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0-62.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4篇

关键词: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16

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性的交际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在这个大环境下,商品物流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商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由于商品发展种类越来越多,在质量、规格、客户需求等方面都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外物流行业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物流行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影响。

2 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2.1 信息化水平低、差异大

信息化水平是反映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国内物流行业对信息化发展已经提高了重视,但是由于资金、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国内物流信息化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存在物流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差异大的情况。许多物流行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在功能应用、统一标准等方面水平较低,制约着物流行业的发展。

2.2 商品信息识别技术普及率低

商品信息识别是提高商品信息交流以及促进商品运转的重要技术,目前商品识别技术主要以条码和射频技术为主,虽然这在我国商品识别中应用比较早,但是并没有广泛普及,多数商品在储存、运输等环节都没有很好的应用单元条码技术,这直接导致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效能低下。此外,由于商品信息识别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物流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流障碍,影响商品信息的有效交流,难以形成共享平台。

2.3 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水平低

为了提高全球物流效率,提高信息交换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我国行业信息交换技术应用总体水平不高,许多物流企业并没有能力开发数据交换技术,无法与国际互联网互通互用,影响了物流行业全球化发展。此外,物流企业的网络信息应用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物流企业只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简单的商品信息采集与交换,无法形成局域性或者大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信息交换,影响物流业务深度拓展。

3 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物流行业全球化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也离不开信息的共享与交流,给予这种发展以来要素,笔者认为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3.1 物流行业信息网络化、自动化

物流行业的全球化发展突出表现为商品能够在全球国家快速的流动与销售,而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订单业务,就需要快速获得信息、快速形成物流,这其中物流信息网络化平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发现、交流物流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接洽订单,促进物流业务开展。因此,物流企业将来的发展将会在条码和射频技术应用方面有所提升。

3.2 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集成化

由于物流行业环节较多,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如果衔接不通畅,就容易造成物流滞后,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建立物流信息标准,能够有效保障商品在运输、装卸、储藏、保障、流通等各个环节信息无缝对接,物流企业间也能够快速识别商品的全套物流信息,便于提高物流识别效率,有效促进商品全球化;另一方面,物流信息集成化重点在于整合物流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由于物流企业从接订单到送达订单,中间经历诸多环节,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各类信息需要在统一的平台上集成化运作,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物流信息使用效能的提升,为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具有重要帮助。

3.3 物流行业信息全球化

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注重全球化,物流行业全球化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全球化,承接物流业务需要面对全球的消费者,需要获取消费需求信息,跟进物流服务,拓展全球物流信息品牌,以保障物流行业能够不断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此外,物流信息全全球化更容易了解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能够从中及时掌握物流行业的各类风险、商机,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物流行业的安全发展。

4 结语

物流行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流行业的全球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是一种趋势,也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机遇,物流行业应该对信息化提高重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重点倾斜,突破自身障碍,形成信息化系统运作,为企业全球化发展夯实信息基础。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5篇

摘 要 为了推动物流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当前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指出我国现阶段物流信息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努力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

关键词 物流信息 现状 问题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物流业将面对外国物流企业的强劲挑战,商场如战场,经营如用兵。战场上,情报工作至关重要,往往关系到一场战事的胜负。同样,物流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举足轻重,生死攸关。所以,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及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一)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推进力度

一方面政府在规划方面更加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也把信息化确定为物流中长期规划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科技部、交通部、铁道部等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所突破

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平台节约了办理手续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效率,而企业利用信息化建立整合内部资源乃至整合与客户关系的平台,成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平台,并且多个企业利用信息化实行连锁经营以整合社会资源,如货场连锁,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平台建设的合作,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商业模式、在信息化框架下互利的合作。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物流的概念及运作理念都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找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所在,我们不防粗略地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市场机制和物流标准化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多,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一些企业遵规守法的观念不强,合作中违规现象多,使得物流的外包、合作过程中矛盾重重,由于市场体制的原因,我国有不少企业对科技和信息化投入能带来效益持怀疑态度,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战略性物流人才紧缺

近几年我国很多大中专院校都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不少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没有进入物流行业,而物流行业又紧缺人才,特别是缺乏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物流信息化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不成熟

在发达国家,像SAP、IBM、EXE等企业不但技术领先,而且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既有公共的技术平台,又有专业的行业应用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大量实用的解决方案,从流程设计、信息化实践到培训,其商业模式非常成功。我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探讨出来,但我国未来的市场需求大,当前主要是企业要走向规范化,要理顺市场秩序。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说,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自己,目前主要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物流信息化

我们应积极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企业物流信息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实施方向和侧重点。生产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核心通常是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信息平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核心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物流中仓储管理及运输管理为主要内容,向外延伸到电子商务乃至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于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此,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对信息交流的要求,也就是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并最终从总体上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二)建设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讲,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至少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在订单处理方面,订单主要是指客户为了指示物流服务商从事某种对业务支持的物流活动而的指令(order),传统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传递大半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处理,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数据错误,整个效率不高;目前较为先进的方式是通过电子文档下达订单,客户将其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等的单据处理模块的端口开放给物流公司,新的订单信息通过提示信息栏提醒物流公司的单据处理人员进行收取和后续处理。其二在库存管理方面,很多传统的物流企业,因其管理水平的落后,货架、货位管理,商品存储管理,货物进出库信息的即时反馈能力也相当薄弱,更谈不上特殊商品的保质期管理、退货和换货管理等较高的管理能力。而实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望规范管理流程,使得信息的即时反馈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其三运输在途跟踪管理方面,对于自身客户服务水平要求很高的企业如物流行业,实施物品在途跟踪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客户对物流公司的信心。这时我们可以和GPS平台服务商合作,利用其软件系统和门户网站,在的车辆上安装GPS车载设备,这样就可以在该平台上对自己的车辆位置进行跟踪。

以上几个部分阐述了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物流公司对信息化应该关注的一些要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我国物流业和物流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随着物流现代化的发展,必定会给我们物流产业带来许多新的商机,因此要转变观念,把握机会,迅速从传统物流企业模式中脱颖出来,依靠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开拓物流信息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物流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2]胡松评.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海尔、沃尔玛成功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3][美]布雷迪等,于燕茹,司徒爱勤.新概念ERP.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6篇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起,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直至上世纪60年代,尽管生产工具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但物流仍局限于表面的“储平余缺、运通有无”的低水平状态,显然,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疏忽。那么是什么一直在阻碍着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呢?鲍尔索克斯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清晰地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可以广泛使用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物流的各种功能能够被综合,或者这种交叉功能的综合会提高整体性能。可见,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将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之目的。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距离物流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结果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种现状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但是追赶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过。进入21世纪后,我国物流市场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发展,物流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以下特点:

1.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即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较低的需求层面,即要用较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其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此类需求是市场的主体,占80%以上。少部分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较高层面的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基础。此类需求占有的市场份额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而真正进入供应链管理这种最高需求层面的企业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2.信息化意识提高,整体规划能力较低

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是物流的灵魂”已得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信息系统的态势。200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将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但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我国在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同时,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4.3%的物流企业内部使用了管理软件,81.4%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外部网站,企业大部分已应用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相对简单,大部分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这说明物流企业由于本身不成熟等原因,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需求并不了解,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导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

3.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而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也相应提高,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如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GIS和EDI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如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其网站的功能仍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事实上,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4.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多而复杂,物流信息量大,还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捕捉的特点,因而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这种既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又懂得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物流信息化首先要对物流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信息共享将超越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边界、企业的边界,使得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根据充分的信息来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市场定位,进行规范化的运作。

2.流资源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特别是供应链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单一的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

3.多重价值的实现

(1)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与普通的制造类企业不同,物流企业的业务承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现出很强的非计划性。在项目接单后,又体现出极强的计划性,即整个项目必须遵循作业规范,一丝不苟地按规范执行,信息管理能力最直接地体现着一个现代物流企业的项目实施水平。任何一个物流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信息流涉及的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企业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与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2)体现在物流企业的经营需要。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注重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要素就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客户需求信息获取、支持、反馈和交易的电子化;实现售后服务的自动化和长期化,从而保证长期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现代物流企业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向客户提供及时快速的仓储、配送等专业服务和实时的货物跟踪服务等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3)体现在物流企业物流合理化、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信息化使物流企业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并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使库存适量化,提高了资金利用率;缩短了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提高搬运作业效率和运输效率;使物流合理化——物流一体化系统成为可能,而物流一体化系统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应该相互衔接;其次,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及行业法规,协助行业制定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如物品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包装、运输、装卸工具、托盘等的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都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督促;再次,需要政府多渠道地调动各方面的资金,提供资金、税收方面的扶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2.构建多功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开发性好等诸多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利用其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商务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易等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3.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的精髓是以信息代替库存,以供应链作为库房,实现物流的敏捷配送。信息化库存是依靠供应链一体化优势使产品开发、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寻找供应商和生产商、融资、制造控制、包装、运输等在同一时间并行运作,从而使原材料能够准时送到加工厂,产品能够准时送到销售点,顾客能够便捷地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虽没有建立庞大的库存体系,但是信息化库存却使物流更具敏捷性,从而节约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4.实施ERP项目

ERP是英文Enterp 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其功能核心是将企业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方法等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和平衡。ERP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将企业的管理与信息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以实施ERP为基础的管理体系。ERP是实现企业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只有实施信息化管理,才可以杜绝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过多的长官意识。

5.打破传统运行模式,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它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信息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协调。其总体目标就在于从企业的商流和由商流引发的物流中提取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汇总、分析和流程控制,从而得到提炼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服务于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另一方面服务于客户的需要。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够打破传统的运行模式,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内外业务的支持,并能提供部分决策支持。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式,如购买成熟的操作软件、委托开发、与开发单位合作或独立开发,企业可根据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方式。

6.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因此必须加快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制,增强内部人员物流信息技术的培训。同时,应积极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加大对物流信息人才培养的投入,通过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如果需要,也可以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物流信息化现状第7篇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改进措施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物流效率的重要策略。其通过运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来集成、处理、分析物流数据,以减少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但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就当前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1.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1.1物流信息化建设意义

首先,物流信息化建设为现代物流的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征。

其次,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现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理念。现代物流核心理念即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加强企业销售、生产、运输、供应等部门内部或外部利益合作伙伴、供给链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整合资源、信息来实现各物资流通活动的经济性与目的性的最优。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整个物流网络汇集了企业的每一物流点。企业可根据每一物流节点上属性、区域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选择性地集成不同的物资,并准时输送至目标节点,从而实现配送与集成过程中的最大经济效益。

第三,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构建企业物流平台的基础。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在物流信息系统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平台内部物流信息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分析以及共享,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pos系统、条形码、GPS系统、EDI系统等应用技术,为企业物流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2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虽然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突破,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2.1物流标准化平台建设落后

我国诸多企业物流标准化平台建设落后。所谓物流标准化平台,即要求充分实现物流信息的交流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国内企业缺乏相应的建设物流标准信息平台的技术与标准,阻碍了平台的发展。例如,我国部分大型企业采取的仍是相对传统、落后的包括EDI数据交换工具在内的信息管理技术。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还需先解决平台建设相关技术问题。

1.2.2物流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实施能力不足

物流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实施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缺乏发展战略。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建设过程,但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难以提出具有长期性、远瞻性的战略发展规划。这不仅减缓了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还导致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上出现缺口,物流信息化科技发展后劲不足;(2)缺乏物流信息化的统一标准。统一标准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流程缺乏信息化统一标准,难以形成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从而使得物流信息化中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很难系统地、有效地衔接与协调,同时也不利于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

1.2.3物流信息化使用率与层次落后

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运用率和层次较低。根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只有百分之三十九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概百分之六十九的企业还处于物流基础信息化阶段,只有不到百分之四点七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的运用模式。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我国物流信息化使用率与层次的落后。且在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是物流自动化技术的落后。高水平的物流自动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与基本走向。根据国外经验,真正意义上的物流自动化不仅仅是装备多样化的物流机械设备,还要将这些机械设备与大规模的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发挥物流自动化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协同作用。然而,与国外的自动化水平相比较,我国物流自动化水平、层次较低。例如,在点货、包装、搬运、分拣以及数据处理等作业环节中仍以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导。而这也导致物流信息化使用率与层次偏低。

1.2.4物流信息化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缺乏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珍贵、稀缺的资源。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发展还远远滞后于高速发展的物流信息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1)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缺乏研究创新思维意识,不具备行业发展的长远眼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管理与服务人才以及物流、企业管理、经济贸易、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大多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由缺乏对物流信息化建设普遍认识的物流人员和计算机人员协作完成,不利于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2)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目前,企业还不够注重对物流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育,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导致创新型技术、设备和方法因得不到有效操作而使得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大打折扣。

2.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2.1加大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

企业应当加大对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各种高性能、高水平的物流信息化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逐步应用于实践。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开发为物流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契机,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标准化平台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升了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速对先进物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工作效率。

2.2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企业应当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首先,企业应当加速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今后物流信息建设的主流,其实现了行业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信息便捷、快速地共享与交流,能够将分布于不同地域的物流信息相衔接,并通过平台来对物资加以调控。其次,企业应当加速协同间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协同间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是一项不容小觑的系统性工程,也是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关键。它具备系统接口、交易处理、数据抽取、信息、用户权限以及信息咨讯等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提高物流效率。

2.3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信息化长远规划

企业应当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以及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一方面,制定物流信息化长远规划十分必要。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需要企业内外部各参与方的相互配合、沟通,因而若缺乏切实可行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与方案,则很可能导致各参与方各自为政,从而减缓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规划的制定要求企业具备长远的行业眼光,制定出符合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规划。这方面可适当借鉴国外相关经验。

2.4建立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

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队伍来推动,以满足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因而,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兴建,建立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首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积极引进国外高素质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对于处于初期发展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而言,国外的技术水平与人才优势更为明显,人才的技术经验更为丰富。其次,应当注重对国内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强大后方,应当积极响应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加强大学物流信息化教育,为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输送优秀人才。

3.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当前物流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信息化使用率较低、层次落后,人才匮乏,物流标准化平台建设落后,整体规划实施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为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循序有效地进行,企业应不断加大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信息化长远规划,大力培育高素质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作者单位: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初建.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9(10):96-97.

[2]王涛. 我国物流信息平台分析[J]. 中国商贸. 2009(19):119-120

[3]钱晨. 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应用于发展[J]. 交通企业管理. 2009(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