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全民健身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4-01-20 10:54:12
全民健身现状

全民健身现状第1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身器材;现状;建议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同志曾题词号召:“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由此可见:研究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乡镇体育,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对广东省的农村4个乡镇,不同性格、年龄,不同生活水平的农村居民600户,计1800人,其中男1200人,女600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9岁。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镇1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5.6%,乡镇2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7.8%.乡镇3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0.9%.而乡镇4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5.7%.因此可以看出各乡镇健身器材设施及不平衡。

农民对全民健身的认识现状

通过上述调查表明:广大农民目前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整体上比较低,仅有45.6%的农民对我国的全民健身的意义有所了解。而且,这部分居民对健身的意义了解得非常肤浅,更严重的是还有54.4%居民对健身的意义的理解根本不正确。此外78.8%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认为劳动一天就是运动一天的一种错误想法。因此产生了“既然身体是健康的,就无需浪费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的错误观点。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广大农村居民对于我国实行的全民健身活动认识得甚少。因此,认识不到健身的意义重大。对体育健身器材设施的使用几乎没有,它是阻碍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广泛迅速展开的首要原因。

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舆论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且缺乏力度,致使广大农民没有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自我健身意识薄弱。

经济也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入体育的经费就越多,反之越少。

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大。其场地设施投入也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缺少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只能使用有限的健身器材锻炼。见表如下:

通过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为:散步(48.2%)、游泳(29.1%)和打羽毛球(22.7%),其中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是散步,原因是散步这个项目活动强度较小,且活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游泳则是夏季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

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就需要配备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运动服装,体育消费水平受消费者收入水平制约,而收入水平则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

全民健身现状第2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

前言

全民健身路径指的是户外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就是大家常在体育广场、公园、小区所见的那些人们用于活动身体的健身器材。自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大力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这时我国“全民健身”这一领域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2014年10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1大力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乡镇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投资力度,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思考》一文中,李志方、张建业、李相如指出:虽然国家投资的重点逐渐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中西部地区路径工程的覆盖面积远比不上东部地区;李相如等人之前就在《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这篇文章中,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意义和成进行了论述,对路径工程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对健身路径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特征做了系统的阐述,给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建议;2007年常乃军,郑旗,李俊明发表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章中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中西部地区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可中西部地区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经济、文化、体育等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这主要是受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制约。现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更要大力支持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首先是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的建设仍要继续实施。其次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建设路径工程。再次要继续在土地、税收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并要引用资金完善健身路径宣传、冠名、制作广告牌等设施,对于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进行进行鼓励和引导参与建设健身路径。最后国家应考虑帮扶机制在扶贫中的作用,让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结对帮扶,争取达到双赢,加快中西部健身路径的建设。

1.2体育保险机制不完善,无法解除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后顾之忧。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之初,全民健身器材政府采购应在那些为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生产、安装的厂家为产品购买了质量责任险的供应商那置办;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投入一定的经费,为全民健身器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投保责任险。另一方面,引导参与健身锻炼的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使伤害事故处治更加市场化。利用引进保险机制,为意外风险事故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应对方式,使用合理手段转嫁高额责任赔偿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能解决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后的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1.3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体系有待健全。裴立新,周结友《从“全民健身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性认识》指出:我国群众体育还处于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袁小玲在《芷江地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做了总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行政色彩较浓,供给主体单一,;体育公共设施缺乏,种类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相关法律不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不足,多是兼职和离退休人员,在专业指导方面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涉及到社会各方面,需要当由地政府领导,体育、社区、保险、计划、园林、规划、等部门共同努力。

1.4完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在《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与发展探析》一文中,谢恩杰等人探析了我国健身工程发展的现状,指出应在资源配置、体育体制、工程布局、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最主要因就是素资金问题,除了各级政府的财力支持,积极调动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投入到路径工程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形成政府和社会多渠道地投入,共同建设的发展格局。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捐赠赞助投资建成的健身路径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由捐赠或赞助单位享有冠名权的同时,还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落实免税政策。

2、综合评价与分析

虽然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在不断加强,但在管理路径工程方面却突显出很大的问题,缺乏专人管理、维修路径致使人员受伤的事件早就数见不鲜了,这反映出路径工程的管理问题。尽管有很多文章都积极探讨了我国当前路径的管理、社会效益,可在探讨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极为不够,尤其突现在“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方面,国家对建设路径工程给予了很大的人力、财力支持,但就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最后达不到期待的效果,甚至造成伤害事故,所以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探索的道路中,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杨立超,刘婷,王广亮.中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0,(2):7-12.

[2]李钊军,张晓红.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2(4)

[3]李相如,范青慧.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96-98

[4]李志方,张建业,李相如.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4

[5]郑旗,常乃军,李俊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1:16-19.

[6]黄彦军.全民健身路径伤害事故风险规避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

[7]裴立新,周结友.从“全民健身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性认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4-8

全民健身现状第3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身设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52-03

一、全民健身的含义

(一)什么是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国家对全体民众进行体育意识教育和体育锻炼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旨在提高个体的体质(包括肌肉力量、形体柔韧度、身体的协调能力等)和体育精神,全民健身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民健身的对象更为广泛,具有整体性,即要求全体民众,无论性别男女,无论年长年幼,无论疾病与否,都要频繁地进行适合自己的适当的体育运动,以达到全体民众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二是全民健身同时具有公民“权利性”和“义务性”;三是全民健身有着明显的娱乐性和休闲性,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体育运动侧重于竞技性,即技术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全民健身对这些没有要求,小区和街道为群众的体育锻炼设置了很多具有娱乐功能的健身设施和器材,群众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更可以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极大乐趣。

(二)全民健身的必要性

全民健身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全民健身为终身运动提供了实践平台

全民健身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对个体而言,其强身健体的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帮助预防疾病,延长生存寿命。体育是伴随人类一生的运动形式,即体育终身运动,只有长时间频繁地参加体育运动才能获得健康的体质,“临阵磨刀”起不到任何作用。全民健身使得运动频繁化,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配备也利于终身运动,从本质上来说全民运动就是在提倡终身运动。

2.全民运动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简单来说指的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态。个体的生存过程,保持身心健康是高质量生活不可缺少的。全民运动既不严格要求竞技技能,也不要求过长的体育锻炼时间,自由度较大,这种特点可以有效避免身体疲惫。现代社会中充斥着竞争和紧张的气息,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有“心力交瘁”的感觉,适当的有计划的并且具有娱乐和休闲性质的锻炼能疏解紧张情绪,发泄压力,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体育运动可以带来心灵上的轻松,体育精神也能给人以鼓舞,帮助人形成对待事物的积极心态。

3.全民健身是祖国繁荣富强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主办了许多重大国际赛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这些赛事不仅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上述每个赛事都引发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全民健身是推广和弘扬体育精神最有力的工具,促进我国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转向健康状态,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展现人文的积极面貌。全民健身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我国整体国力的强盛。

二、北京地区全民健身状况调查

(一)北京全民健身现状

本次北京地区全民健身状况的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区域覆盖各街道、社区、乡镇、委员会以及相关部门,调查内容包括北京市最受民众喜爱的健身项目,民众参加健身锻炼的数量、比例以及年龄分布情况。北京社区健身事业的现状等方面,本次调查采用群体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向北京全市发放问卷21380份,回收20115份,回收有效率为94.08%。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首都居民最喜爱的5项健身运动是跑步、球类运动、基于社区健身设施的运动、养生操以及扭秧歌。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调查问卷,得出首都居民健身的人口数量、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以及锻炼时间如下表:

由表可知,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在北京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得健身运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民众在锻炼的频率以及时间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社区有约92%的人认为社区健身设施和器材设置的主体针对的是老年人,这和调查结果相符,老年人以及退休人员已经将健身运动发展成为日常娱乐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北京市在健身器材和体育场馆建设上逐步加大投资力度,1995年首都体育场馆逾1400个;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逾6200个,其中以健身房和游泳馆居多,全民健身计划中的设施建设达到了社区、街道以及乡镇全覆盖。在体育人力投入方面,北京市现有专门从事群众体育管理的人员80多人,社区体育管理人员150多人,体育指导员超过2万人,这一数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达到顶峰,为25731人。北京地区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全民健身的倡导,组织了很多有意义的全民健身活动,如“奥运争光计划”、“国际健走大会”、“太极拳比赛”等,2011年11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市内“百家社区健身才艺比试”活动,戏曲舞蹈、T台秀、五禽戏、健身气功等新花样得以展现,北京全民健身初步实现了多元化。

(二)现阶段首都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地区在开展全民健身事业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尚未成熟。

1.肥胖人群增加

《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就向社会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北京市民肥胖率高达45%,排全国首位。《光明日报》2011年最新的报道也指出北京儿童的肥胖率同样在全国名列前茅。《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北京市18岁—79岁常住居民平均腰围值是83.2厘米。其中,男性腰围水平87.8厘米,属超标范围;女性79.7厘米,也接近肥胖上限。调查还发现,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比2009年上升4.0%。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儿童最主要流行病。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减少肥胖发生率,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体育锻炼与肥胖打一场持久战。

2.全民运动趋于高消费的误区

北京地区在全民健身浪潮的驱使下,保龄球以及高尔夫球等高消费贵族化的休闲健身项目逐渐兴起,这是健身运动一个很小的分支形式,也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举措。但是,一些民众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我们知道,全民健身要求利用身边有限的合适的资源去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在高消费高水平的场所才能进行高质量的健身运动,实际上,全民健身更偏向于用更廉价且构造简单的设施和器材,高消费健身场所的扩增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3.首都体育场馆利用率低

为了促进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投入了上百亿资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小各类体育场馆的建设,但是这些场馆的利用率并不高,大多用于专业的体育竞技比赛,普通民众只是担当了“观众”的角色,在没有重要赛事的时候,多数体育场馆的闲置情况较严重。因此,要想全民健身事业获得质的提升,政府需要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资源,让普通民众也有机会在体育场馆内锻炼。

三、新时期首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建议

(一)加强对青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宣传和教育

青年人多数认为全民健身的体育设施是为老年人设置的,自己的身体健康,不需要进行锻炼。另外,医药的发达也使得一些青年人认为生病时服用药物是令身体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再有青年人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认为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这些都是误区,首先,体育设施是针对全体民众的,覆盖各个年龄段;其次,生病就说明青年人身体不健康或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吃药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长期的健康问题;第三,青年人的学习和工作是重要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也是其事业。对于身体健康这项“事业”,家长、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宣传和提倡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来经营这项“事业”,即要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帮助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和技巧。

(二)加大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

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走在国内的最前列,目前北京市整体健身工程的规模浩大,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宣传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和益处,相较而言,体育管理人员有较大的缺口,民众健身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致使一些健身点人员过于拥挤或稀疏,分配不均,体育硬件设施因不正确操作损坏比例较高,全民健身的软性管理没有跟上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是保证体育健身事业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技师”,对其的培养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政府和企业要对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给予更多关怀

高级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压力都很大,健身运动的休闲性和娱乐性能极大地疏解精神上的紧张感,同时能强身健体。适当的固定频率的健身运动能促进这部分人群的身心健康,令其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科研中去。北京市相关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高科技人才、高级知识分子以及科研人员进行固定频率的健身运动。作为企业方,要认识到自己的员工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发挥更好的科研能力,为企业创造利润,宜定期组织员工体检,为员工安排带薪休假,在企业内部建设供员工使用的体育场馆,经常性地组织体育竞赛等,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全民健身的政策,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倡科学健身

健身姿势的不正确、健身时间不合理、体育器材的使用不当、对不同健身设施和器材功能认识的不足都是不科学的健身,会使强身健体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提倡合理的健身时间是必要的。为了能让民众尽快学会科学健身的方法,各社区、街道可以定期组织科学健身知识竞赛或是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演示。

总之,全民健身是社会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同样也有助于公民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前景良好,但发展机制尚未成熟,高校、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不能放松全民健身的宣扬、教育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相如.北京市群众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2,(6):53-57.

[2]董鹏.北京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1):40-41.

[3]吕青.对北京市全民健身一期工程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北京体育科技,2001,(3):16-19.

全民健身现状第4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择周口、巩义、商丘、新乡等地区全民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河南省全民健身情况较好,体育锻炼项目程多元化趋势。“场地器材缺少”、“无人指导”、等是影响全民健身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全民健身 现状 影响因素

“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对全面贯彻和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现状不仅对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增强全民体质,及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研究河南省全民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全民健身现状与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以“全民健身”、“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等为关键词,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周口、巩义、商丘、新乡等地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36份,有效问卷826份,有效率为98.8%。对所得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全民健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健康成为全民的需要,“营养”、“健康”、“运动”是全民的需求,当今“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流汗”已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据统计,现代城市人口中,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已高居各病之首,并且出现年轻化,其病因多与紧张、焦虑、运动不足、肥胖等有密切关系[1]。这主要与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达关系密切,“汽车”、“电梯”“电动”等现代化的发展使人们多坐少动,热能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运动、健身娱乐等体育运动项目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居民经济收入情况的分析

河南省是人口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情况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基础。从居民经济收入的调查数据来看,在10000元以下年收入的居民最少,占调查总体的2.37%,其次是10001-15000元的居民,占调查总体的15.6%,参加体育锻炼最多的是30000元以上的居民,占调查总体的30.4%。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收入情况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消费和投资,也促进派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人们的体育锻炼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三)居民主要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得知:随站河南省全民健身器材的重视和投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有所增加,在不需要器材的跑步、散步的基础上,篮球、乒乓球等也成为大多居民体育锻炼的需要,而且在空闲时间还会举行篮球比赛。但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中年和老人较喜欢广场舞和健身走等;年轻男性较喜欢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年轻女性多选择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等隔网运动或健身运动的体育项目。

(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及强度分析

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称为锻炼频度。从调查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情况可以得知,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也存在着年龄差异,21-40岁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明显低于50岁左右的居民,分析原因可能是50岁以上的居民的自由支配时间要多于年龄较小居民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个年龄段一方面是由于健康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基础相对稳定,生活压力小等原因。

(五)影响河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从影响河南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得知,“没时间”、“没兴趣”、“缺乏场地器材”、“无人指导”等是影响河南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观上认为“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各占56.3%和63.1%,成为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客观上认为“缺乏场地器”“无人指导”成为影响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另一重要因素,各占61.4%、58.1%。这说明河南省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认识的培训和体育器材的投入力度。

三、小结

河南省全民健身情况较好,体育锻炼项目程多元化趋势。“场地器材缺少”、“无人指导”、等是影响全民健身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加强全民健身意识的宣传,提高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大体育设施、器材方面的投入,增加各种休闲、健身、娱乐保健设施的建设和开放。

参与文献:

[1] 邱建国等.山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4):136-44.

[2] 刘飞平,龚秋玲.基于全民健身的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平台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1:17-19.

全民健身现状第5篇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倡导鼓励人民参加体育运动,为祖国的新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制定各种措施,加强学校教育;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也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锻炼郑州居民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缺乏运动是现代人容易患骨病及其他疾病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工作生活中运动的不足,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同时为了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力,是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方案:制定全民健身日以及全民健身口号。

(二)研究意义

全民健身的发展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大众体育活动之中,从而增强人们的参与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增强学生体质,运动兴趣、体育终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市各年龄阶段人民群众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我所要研究的课题要求,在新华书店、体育学院资料室以及全文电子期刊上查阅了大批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汲取了大量与课题的相关知识,为这次论文的完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访谈法

通过对郑州市街头人民群众的走访,为我解答了很多关于全民健身在郑州市的推广及开展现状调查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改进我在论文撰写中许多细节的不足之处。

3.问卷调查法

做好调查表后,在郑州街头走访期间,给被访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进程

1.全民健身的定义界定

关于全民健身定义的说法,截止到目前还没有明确权威的说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全民健身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全民健身是一种运动方式,二是全民健身指为了使人民身体健康,提高耐力、协调力不分男女老少,全国人民锻炼身体的活动。

2.郑州市居民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及分析

郑州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根据调查问卷性别表现出是男性占大多数为58.4%,女性为43.6%,由此可知,男女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在性别上还有所差距;同样,在年龄上也存在差距,60岁以上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0%,18~35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占调查人数的18.8%,由以上分析、猜想可能原因如下:60岁以上郑州市居民大多数为退休居民,有较多的时g参加体育运动,丰富精神世界,消除了退休后的寂寞孤单,增加了人际交往,再加上60岁以上居民身体各器官机能都处于不断衰退阶段,该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强烈的以运动健身来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需求。而18~35岁大多处于学龄和刚步入社会工作阶段,相对来说疲于学习、工作,没有更多闲暇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3.郑州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由调查得出郑州居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跑步最多,游泳最少,其他运动项目所占比例基本相差不大,运动项目特点对比可以看出,散步、跑步项目相对其他项目来说受场地限制小;另外跑步、散步、武术等费用所需不大,而游泳则场地和资金要求。根据调查问卷看出各个年龄阶段都有跑步和散步的人,所以说跑步和散步在体育锻炼中比较普遍。而游泳主要人群分布在两个阶段,一是18岁以下的学生为主体,他们有父母的支持;二是36~59岁,这个阶段的居民一般工作稳定,有精力和资金去进行游泳锻炼运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全民健身运动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发达地区,居民的健身意识相对较强,而发展中地区相对较弱;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的来说都存在学习或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健身场所匮乏等等因素。所以说,我国全民健身健身运动目标距离实现全民健身还有很大差距。

(二)建议

想要促进郑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目前我国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加宣传力度,把全民健身的宣传做到位,然后真抓实干,从实际行动上支持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并完成全民健身;其次政府要从根本上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增加经费投入,促使体育锻炼场所更加完善,给居民提供可以充分健身的场所、器材。另外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郑州市全民健身监测系统,包括学校、社区、公司各年龄段体质测定和评价指标,可以更简便实用的抓好郑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鼓励群众体育的开展,并能使郑州居民都能接受和参加。最后要抓全民健身的典型并以此为榜样,从根本上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广大人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进步,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适合郑州市实际情况的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方案,实事求是,是体育健身活动符合市情、因地制宜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牟顶红.广场全民健身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

[3]林昭绒,吴飞.城区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刘星.洛阳市全民健身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杨清华.全民健身作为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

[6]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科技行动计划[Z].2001.

全民健身现状第6篇

摘 要 全民健身的实施,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建立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运用专家咨询、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对包头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了总体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的全民健身工程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缓解了部分群众的健身需求,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于政府投入,社会指导员数量逐年增加但仍不足,且指导效率不高。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 现状调查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战略目标”。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促进城市及整个国家向前发展的有效载体。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腹地,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内蒙古的工业中心及最大城市,属欠发达省市,具有后发优势。包头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西北部城市具有一定的带动和借鉴意义。包头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对地区全民健身起到重要作用,对推动包头市全民健身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期刊网、图书馆、包头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资料室进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

(二)专家访谈法

采用提纲访谈的方式对3位研究全民健身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并对包头市体育局群体处4位管理干部以及5个市区级群体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与咨询。

(三)逻辑分析法

通过上述两种研究方法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运用演绎和推理的方法,分析了包头市全民健身的相关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场地设施与建设资金的现状分析

1.场地设施现状与分析。包头市的全民健身基本模式由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基地,全国优秀体育公园组成。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的要求,包头市体育局从2005年到2014年年底利用公益金共投资建设的全民健身工程数量如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16个,雪炭工程3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3个,全国优秀体育公园1个(注:数据由包头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资料整理,以上数据截止2015年8月底)。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推动全民健身的物质基础。包头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与真正的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各级部门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2.全民健身投入经费现状与分析。全民健身投入的经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体育公益金。据调查走访了解,包头市全民健身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市场和第三方投入近乎空白。截止到2014年底,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包头市全民健身工程总投入830万元,包头市政府对全民健身工程总投入900万元,分别占总投入的47.9%和52%,共计1730万元。部分缓解了群众对健身场地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二)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建设

截止2003年,包头市建有部级传统项目学校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各类体育协会33个;全民健身指导站共计建成256个。据调查,锻炼地点多为民众自发组织形成,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协会帮助形成的占少数。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

建设良好的社会指导员队伍,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础,据有效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包头市已拥有560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部级65人,一级86人,二级1527人,三级3526人。总体上看,包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而且多为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型指导员严重不足。应从人员数量、结构、服务领域方面进行合理有效配置。

三、结论

(一)包头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同时部分缓解了包头市群众对健身场地及设施的需求。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二)包头市全民健身的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仍主要依靠于政府的投入,来源于体育公益金,市场和第三方投入近乎空白。截止到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和包头市体育局利用体育公益金共计投入7千万元建设全民健身工程,部分缓解了包头市健身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情况,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近年来,随着包头市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和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健身需求日益强烈,与落后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形成的矛盾日益激烈。政府应加快建设全民健身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

(四)总体上看,包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多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匮乏,指导率不高。应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结构和数量上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服务的整体功效。

参考文献:

[1] 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6.

[2] 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

[3]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4] 侯令忠.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5-38.

全民健身现状第7篇

关键词:甘肃省;全民健身现状;对策研究

一、引言

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通知,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制定本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二、甘肃省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和分析

(一)甘肃省体育人口调查分析

当前体育界的多数学者是这样认为的,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并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个基本要素。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差异较大,在确定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时,我们认为提出以下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是符合我国多数居民实际情况的:第一是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第二是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第三是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或者在中等程度以上。随着甘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逐渐普及,体育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增加。群众体育或者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增加自觉参与、不间断参与以及终身参与的体育人口、提高人们参与的数量和质量。

甘肃省共有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酒泉等十四个市,在对甘肃省省会兰州体育人口的调查中发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有541人,占43.52%;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有705人,占39.96%;每次体育锻炼的强度在中等负荷及以上的有820人,占50.01%;同时能够满足这3项要求的共有49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98%。以此推算,兰州市辖区内体育人口占34.98%。而通过问卷得知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以及酒泉等其他市区的体育人口比例低于省会兰州。由此可以发现,甘肃省的体育人口现状需要改善。通过年龄统计可以反映出:在甘肃省的体育人口中,18-30岁的青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8.12%和26.27%,而31-45岁的中青年人和46-60岁的中老年人仅占29.43%。

甘肃省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特点与我们国家参加健身活动的结构基本相符。甘肃省的运动群体中,中间年龄阶段中的人较少,青少年和老年人参与相对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一下四点:(1)处于中年时期的人们大多是整个家庭收入的主力,工作压力以及家庭事物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2)青少年人群,精力旺盛,更加喜欢体育锻炼。(3)中老年人大多已退休,时间更加充裕,体育锻炼增强了老人们的体质,促进了老人之间的交流,身心得到了放松。

(二)甘肃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发现,甘肃省居民在参与健身运动的目的中,增强身体素质占79.15%;减肥、健美占61.52%;休闲娱乐占58.83%;社交占43.98%;治疗疾病占19.65%;参加比赛占8.86%;其他占3.51%。通过对几个市区市居民在参与健身运动的问卷所得出的数据中看出,强身健体、减肥健美、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的得到了大多数的认可。居民通过体育来恢复健康的方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调查的数据不难发现,多数青年人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休闲娱乐,结合数据分析,中年人参与的体育运动相对较少,而且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压力相对较大,这些原因使得中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较快。

(三)甘肃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调查分析

体育锻炼毫无疑问可以增强体质,但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中发现30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这两个阶段的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人较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而且从事脑力的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数量高于体力劳动者。这说明在普及全民健身的过程中,需要给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运动项目。参与健身运动的群众大多数都是自发进行的,占79.93%,一小部分人们是受到要求而进行的,占16.29%,这与问卷中兴趣调查是符合的,也有很少的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仅占2.96%。通过数计可知,居民自愿组织并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已成为主流,大家通过运动来改变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这是全民健身普及的结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更新,全民健身将会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

三、甘肃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即包括买各种体育物品的实物性消费,又包括去俱乐部健身的参与性消费,以及观看体育比赛等观赏性消费等。通过对市区居民家中购买的健身器材中发现,居民家中健身器材很丰富。购买1-2件器材的占11.08%,3-5件器材的占51.98%,5件以上的占25.37%,一件体育器材也没有的家庭占9.69%。但是有很多家庭在购买体育健身器材之后,玩过一段时间就会失去兴趣,将健身器械放置起来;还有部分居民购买了与自己体质不适应的器械;也有一些人购买了与自己相符合的体育器械却很少有时间去使用。这些实地调查说明了体育消费还有待加强指导,从而合理消费、健康消费。

(一)甘肃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及地点选择的调查分析

甘肃省下属市区的群众参加健身活动有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清晨、下午和傍晚,相对应的比例为28.91%、42.39%和35.48%,而上午和中午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3.56%和5.98%。从全国来看,大部分的城市体育运动的时间段都选在清晨、下午和傍晚。早晨和傍晚都是中老年人为主,青年人为辅,而选择下午这个时间以青年人为主,中老年人为辅。锻炼的人群大多以居住小区为中心,在广场或者公园进行锻炼。在对于体育场馆是否应收费的调查中,42.19%的居民认为可以收费,他们认为合理的收取费用可以让场馆的场地设施得到管理、维护、从而保证场馆的有效运行;也有51.37%的居民反映不应该收费,他们认为体育场馆是体育公益场所,应该由政府出资来维护场地和设备。

(二)甘肃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调查分析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可知,兰州市只有9.97%的人知道社区体育指导员,45.98%的锻炼着需要教练或者社区体育指导员来指导,79.95%的居民同意成立小区健身指导站。因此可以看出,有专业的指导员引导群众合理进行健身,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地居民健身的发展。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甘肃省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力度不够,居民参与比例和东部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城乡居民的全民健身现状和当地的经济状况不相适应,城乡健身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的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相对较弱,体育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

(二)对策

1.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体育场(馆)的建设不应该只考虑体育比赛的安排及经济效益,还应该从长远和全民健身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合理的场馆布局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无形的、长远的效益。针对目前体育场(馆)设施收费相对较高和利用率低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提高现有场馆设施利用率。

2.加强甘肃省全民健身的系统体系。在实施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将信息反馈给体育部门,信息的畅通有利于甘肃省制订、修改全民健身的政策方针,从而保证全民健身健康的发展。

3.抓好群众体育科学研究,拓宽甘肃省群众健身方式和方法。通过对甘肃省群众体育理论的研究,来提高甘肃人民健身活动的科学性。设立社区指导员,从而对健身活动过程、个体生理负荷的大小应给予科学的指导,以提高不同个体锻炼身体的质量。合理指导广场舞,让广场舞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