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合集7篇)

时间:2023-12-29 10:37:42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1篇

1.互补性诠释的逻辑结构

与互补性诠释不同的其它诠释的逻辑结构是,先设计出某种本体实在的模式,再将这种本体实在与量子力学中的某种符号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符号按量子力学演绎的理论结果与观察结果对照来解释量子现象和量子理论。在这些解释中,观察结果不是作为解释的根据,而是作为量子力学演绎的结果。如隐变量理论先假设有因果决定性的亚量子层的隐变量的本体实在,再将这种本体实在隐变量的统计平均与量子力学中的可观察量联系起来,量子力学的理论值就代表着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演化结果,它与统计性的结果相对应,这样隐变量理论就将观察结果和量子力学的描述解释为客体的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表现和对这种统计平均的变化规律的描述。统计系综诠释则先假设统计分布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它代表着微观客体的状态和特征,量子力学描述中的波函数ψ的模方就表示客体的这种统计分布,波动方程的解的模方与观察结果的统计分布相一致,表示着客体的统计分布状态。互补性诠释不从一个预先的本体实在模式的假设出发,而是直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然后从这种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中推出客体的实在特点和对它进行描述的符号的意义。当然,从一般假设能演绎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从观察结果只能推出客体实在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会得出唯一确定的实在模式和对它描述的符号的完全确定的意义。因为观察结果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描述,即使只有一套符号,其数学演算过程也无法与实际的物理过程一一对应,而只能将演算结果与观察结果对应,所以,虽然观察是唯一确定的,但关于它的描述和解释却可以有多种。这说明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关于实在的假设,但这些假设的实在并不就是真实的实在,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着由观察结果所表征的实在。互补性诠释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认识特点和描述的语义方面的分析,找到对客体和谐一致的互补描述方式,再从这种描述中找出客体的实在特点,而不是先给出一种实在的模式或图景。

互补性诠释从观察到的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所表征的量子性出发,以量子公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来构建对具有量子性的原子客体的合理描述。量子公设本身意味着过程的非连续性、个体性,也就意味着观察过程中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可细分的,观察结果中必然包含了仪器及其对客体的作用。在经典物理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比客体本身的物理量小得可以忽略,即使不能忽略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将它剔除,但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与客体的物理量相比拟,其作用过程又是非连续的,所以不可能将仪器的作用剔除,这样,观察结果中就必然包含了观察仪器的作用,而不是代表客体本身的现象,对客体的描述也必然只能是观察下的客体的描述,而不可能是对没有观察的孤立客体本身的描述,所以对客体的任何描述都依赖一定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确定的现象,即使没有对应于客体本身的观察,也必然存在与之相关的其它客体的观察。这不是说,没有观察,现象世界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观察,确定的客体就不存在,没有观察,世界上可以发生许多事件,但我们却不能确定对它们的描述。

观察对描述的重要性和观察中仪器对原子客体的作用的不可分性是原子现象及其描述的特殊性之所在。正是观察的特殊性带来了概念的定义和描述上的新特点,从而带来描述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在的新特点。

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与客体间的不可剔除的相互作用,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和态的确定间成为互斥的。当我们通过一种仪器如刚性标尺和时钟对客体进行时空的观察和确定时,观察中仪器的作用和对时空的确定条件,排斥对客体的态进行定义,因为这种确定时空的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所带来的客体的态的改变是无法确定的,从而客体在另一种确定它的态的仪器下所确定的对态的定义的条件被破坏,而不再可能对时空观察下的客体进行态的定义。当我们利用另一种仪器对客体的能量和动量进行观察和定义时,由于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成为不可能。客体的时空标示和态的描述间的互斥,不仅在于时空观察带来的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而且也是定义客体两种属性的条件的互斥的表现。态的定义要求消除除态的观察外的任何观察的外来干扰,而时空的观察必包含有对客体的干扰,两种描述所代表的定义的理想化和观察的理想化的互斥,使得它们不能再统一在一种描述图景中对客体进行时空中的因果描述,只能对客体进行这两种互斥的描述。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描述,并且只有两种描述一起才能构成对客体的全面描述,所以二者是互补的。这就是对原子客体的互补性描述方式。

量子公设所蕴涵的仪器与客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是互补性诠释的一个逻辑起点,作用量子的公式所包含的波粒二象性是互补性诠释的另一逻辑起点。

时空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意味着经典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都不完全适于原子客体,它们只是诠释两种原子现象的不同尝试。在这种诠释中,经典概念的局限性以互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粒子图象中,因果要求的满足必伴随对时空描述的放弃;在波动图象中,时空传播规律的描述必伴随因果描述的放弃而只能代之以统计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描述和因果描述看作互补的而坚持经典的时空概念,我们就必会面对光和物质有时表现象波有时又象粒子的矛盾,所以,光和物质粒子的本性不是经典描述的粒子或波,而是时空和因果的互补描述的波粒二象性,即其时空描述遵循波动的叠加规律、其因果描述遵循粒子的守恒定律的两种图象的互补。任何将客体看作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的解释都是行不通的。如薛定谔将原子客体看作经典电磁波的电磁波解释,就遇到波包的扩散、波是位形空间而不是真实空间的波以及波函数与测量与所选择的非对易的可观察量有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经典波概念对原子客体描述的局限性。统计系综诠释虽把原子客体看作粒子,但却不是经典的能够对它作时空描述的粒子,而是只能对粒子系综的统计规律进行描述的粒子,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被包含在系综的能量、动量和时间空间的统计散差具有反比性的特殊统计性中。隐变量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描述建立了一个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但它对可观察的量子层的描述与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完全一样,而且在其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中也加入了与经典描述不同的隐变量与测量的相关性。所以,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是不可避免的,用经典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来解释所有原子现象都会遇到逻辑困难,因而必须将它们加以修正并使它们互补起来。

2.对量子力学描述的统计性的理解

统计性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一个基本特点,统计或几率概念是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它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所在,各种诠释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此。按照互补性诠释,统计性是量子性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统计性是逻辑地包含在量子概念之中的。因为作用量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原子过程不再是因果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的个体性过程,对于这种过程不可能进行因果描述,而只能对个体事件进行统计描述,而且量子公设还意味着观察对原子客体状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建立起客体运动变化的因果规律。量子概念中所蕴涵的时空的确定和能量动量的确定间的互斥关系,也使我们不可能给出客体的一个初始状态而对客体进行因果性的描述和预言,所以,量子性必意味着描述的统计性,对非连续的原子过程只能进行几率描述。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原子过程的非连续的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因果连续变化的必然性,它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描述不再是具有唯一确定值,而是按一定的统计分布具有一系列的值,这些值及其统计分布就是对原子客体的这一物理属性的描述,而量子力学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值谱和统计分布的变化规律的描述就是对原子客体的统计变化规律的描述。这种由量子公设带来的统计描述也必然包含描述的互补性,只有通过时空描述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才能理解对原子客体的统计描述的这些特点。量子力学描述中波函数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演化,往往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是对客体的态或客体的统计性(或趋向性)的因果变化的描述。其实,薛氏方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因果描述的追寻,虽然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找到关于客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但是波函数的随时间的演化并不代表客体的状态的因果变化,因为波函数与客体的行为并无对应关系,只有波函数的模方才代表客体的几率,波动方程只是以恰当的数学形式包含了对客体满足叠加原理的波动属性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合理性是以客体作为粒子出现的几率对波函数的诠释来达到的,波动方程的解不是描述代表客体的波,而是描述代表客体的粒子的几率,波动方程描述中对量子描述的互补性就表现在这里。所以波动方程并不表示对客体的因果描述,而是以波动描述形式对粒子几率进行描述的波-粒互补性的表现。

3.对测不准关系的理解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一个直接数学结论,所以接受量子力学的人都能接受它,但对于这个数学公式的理解却千差万别。由于测不准关系表现为对物理量的测量的限制关系,所以,不少早期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把它作为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逻辑基础或操作基础,但是,正如karl r.popper所指出的,从薛定谔方程可导出测不准关系而从测不准关系导不出薛氏方程,这说明测不准关系应是某种基础的推论。在互补性诠释看来,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公设所蕴涵的波粒二象性的结果,它表现的是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精确度间的互补关系。玻尔从关于作用量子的基本公式et=iλ=h出发,从其中所蕴涵的经典概念的矛盾推出关于这些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最大精确度间的普遍反比关系即测不准关系,从而使这个关系代表了时空和因果描述间的互补性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表示,测不准关系中共轭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间的反比关系恰当地反映了两物理量的互斥互补关系。

海森堡把他所发现的测不准关系看作是对经典概念的适用性的限制和对经典物理量的可确定程度的限制,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因果律的失效和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操作论和实证论倾向,是一种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的解释。互补性诠释则给出了其所以然的说明,是对测不准关系的更深层的理解,避免了上述操作解释的弊端。如海森堡把物理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解释为测量的操作结果,而不是不同概念的可定义和可观察的互补性的结果,就会导致由于我们测量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使我们对本来可能存在精确值和因果性的客体只能作有限精确度和统计描述的实证论的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测不准关系所表征的一种物理量的测量中仪器的作用导致另一种物理量的不确定,证明了互补性诠释的仪器对客体的不可控制作用的说法,但是这种仪器的干扰作用是对原子客体进行描述所必需的,也是量子力学描述中所包含的,而不是对客体进行描述所要排除的。

popper的统计系综诠释认为,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两个正则共轭变量的标准偏差之积有一下限n/4π,它不象互补性诠释的测不准关系是从对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到的,而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逻辑数学推论,而且由于现在实际的对测不准关系的实验检验还不能达到个体粒子测量所要求的精确度,而往往是对许多粒子的统计平均的偏差的测量,所以统计系综诠释显得比互补性诠释有更坚实的经验支持。我认为,也许统计系综诠释较互补性诠释在数学上更严密,但互补性诠释对量子性的描述特点的分析显得更深刻。

4.对描述的完备性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完备性问题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的两个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且使问题不断演化,并挖掘出不少新的内容,互补性诠释无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它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成为互补性诠释本身的重要内容。

完备性问题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第三次交锋中在著名的e-p-r论文中提出的。文中通过一个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此文引起的首先是关于何为实在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关于e-p-r关联究竟意味着非局域性、非因果性还是不可分离性的问题。

e-p-r的论文从没有干扰而能预言的客体的物理属性为物理实在这一实在概念出发,通过大家所熟知的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简述如下:相互作用后的两粒子,按量子力学描述,可以通过对第一个粒子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测量而不加干扰地得到对第二个粒子的同样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既然是不加干扰且两粒子相距无限远,第二个粒子的两非对易量虽对应于第一个粒子的不同时的两次测量,但却是同时属于第二个粒子的物理实在,否则就得假设两粒子间具有超距作用;e-p-r又认为,完备描述应同时对同时存在的物理实在进行描述,但量子力学的描述却将对非对易的两个物理实在的描述看作互补的,即对一个进行精确描述时对另一个则不能进行同时的精确描述,所以e-p-r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蕴涵着e-p-r悖论,其原因是量子力学描述不完备。

大量实验证实了e-p-r关联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描述的成功,但如何解决e-p-r悖论却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这便是修正e-p-r的两个前提,或者修正实在概念,或者修正分离原理(包括局域性原理和可分离性原理),前者是玻尔对e-p-r的回答,后者是隐变量实在论者对e-p-r关联的解释,虽然实在概念不同(一个是必包含有观察的实在;一个是不包含观察干扰的实在),但却都包含了仪器与客体的状态、客体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它客体的状态的相关。

互补性诠释通过修正实在概念,即认为实在必包含有观察的干扰来解决e-p-r悖论。正如互补性诠释的逻辑前提中所认为的,任何描述必是对观察的描述,任何预言也必是对观察的预言,任何实在也必是观察的实在而不是独立自在的实在,观察的作用必包含在实在之中,观察的作用不仅意味着仪器对客体的直接的物理作用,而且意味着一种仪器所特有的对仪器和所观察客体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和描述方式,所以客体的描述和实在必与进行观察的仪器的类型相关,无论是直接的观察还是象e-p-r实验中的间接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对性,即客体状态与仪器的相对性。所以e-p-r实验中对第二个粒子的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测量,因而仍是不同时的实在,对它们的描述也是互补的描述而不能是同时的描述,所以这与量子力学描述并无矛盾。e-p-r关联所反映的是仪器类型和描述预言类型及实在类型的必然联系和仪器作用的不可细分所带来的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对第二个粒子的描述与对第一个粒子测量的关联,恰恰表明了观察和描述类型一致的要求和仪器与所描述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不是仪器或第一个粒子对第二个粒子的超距作用使第二个粒子的实在发生了改变,而是它们的实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状态必然相关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互补性诠释在新的实在概念中包含了对可分离性原理的否定,解决了e-p-r悖论。其实,互补性诠释虽然是在对e-p-r悖论的回答中明确了它的新的实在概念,但它的仪器与客体的实在的不可分性,仪器与客体状态、描述的不可分性早在como演讲中作为互补性诠释、互补描述的逻辑前提就已经提出来了,难怪戈革先生说玻尔提前八年预先回答了e-p-r佯谬。

5.对测量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测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测量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问题,由于在微观测量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发生了不可忽略的改变,从而使微观测量不再象经典宏观的测量那样可以忽略仪器对客体的作用,直接将客体对仪器作用产生的仪器上的读数当作客体本身的状态,微观测量的结果是测量后客体的状态,它与测量前客体的状态不同。由测量引起的客体状态的突变叫波包收缩,如何解释和描述波包收缩亦即测量过程中客体状态的变化就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描述中,描述客体状态的ψ(x)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因果演变,另一种是测量时突变为所测力学量的一个本征态ψ[,n](x),也就是客体由各种可能值的几率分布变为按一定几率实现的确定值,如果测量前的统计分布

,测量后的统计分布

,其中各本征态的相干项消失了。为什么测量时客体状态要变为本征态?为什么相干项消失?这些问题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中心问题。各种测量理论大都力图通过分析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并以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求找到问题的解答。互补性诠释认为,波包收缩和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一种描述方式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转换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互补的两种描述的定义的条件不同和观测中仪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造成的。

首先,ψ(x)所表示的是如果测量客体的位置,其位置分布将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测量前客体的状态是怎样的,|ψ(x)|[2]表示的是在x处找到粒子的几率。算符x在坐标表象中对应于确定值x?的本征函数是δ(x-x?),将ψ(x)按x的本征函数展开即

,虽然包含有干涉项,但对于x[,i]处的几率|ψ(x[,i])|[2]与

是一样的,因为除x?[,n]=x[,i]时δ函数不为零外其余都为零,所以干涉项根本就不存在,|ψ(x)|[2]本身就是指测量位置时测得各种位置数值的几率。

其次,双缝实验中双缝后的波函数ψ(x)是两缝的波函数之和即ψ(x)=ψ[,a](x)+ψ[,b](x)但当测定究竟粒子穿过哪一个缝时就会使干涉项消失,这是因为ψ(x)=ψ[,a](x)+ψ[,b](x)所蕴涵的测量条件和描述方式与|ψ(x)|[2]=|ψ[,a](x)|[2]+|ψ[,b](x)|[2]所蕴涵的不同,前者是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测得的干涉情况,后者是在各单个缝后测得衍射的相加,由于在测粒子是否穿过一个缝时,测量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的互补物理量发生了改变,如测粒子动量时就会使它的位置发生不可控制的改变而引起位置的一个不准量,这种不准量将引起相等的条纹位置的不准量,从而不再出现任何干涉效应。所以这里的干涉项的消失不是客体测量前的自身状态向测量后状态的突变,而是观察干涉效应向寻求粒子轨道的描述的转变,是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向另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的转变,它所表现的是互补性现象在互斥的实验装置下的不同表现。

对于一般力学量q,ψ(x,t)可按q的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展开,

其中u[,n](x)为q的本征值q[,1]、q[,2]…q[,n]的本征函数,按量子力学,当测量到本征值q[,1]时,系统就处于本征态u[,1](x),其几率是|a[,1](t)|[2],但在观测到确定数值前,量子力学给出的是ψ(x,t)而不是q[,1]和u[,1](x),但实际上,所给出的预言和实际测得q[,1]的几率|a[,1](t)|[2]是一致的,

,由于u[,n](x)是正交归一函数系,u[*,m](x)u[,n](x)=0,当m≠n时,所以干涉项不出现,

,这就是说,ψ(x,t)给出的就是测量时各本征值出现几率的分布,对客体状态的由ψ(x,t)到u[,n](x)的转变只是对客体测量后所有可能状态的几率分布的集合预定到其中一个状态元素按相同几率实现的描述变化,而并不对应客体本身的在有无测量的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的变化。

所以按照互补性诠释,由ψ(x,t)到u[,n](x)的波包收缩不是测量引起的测量前后客体状态的变化。测量肯定会引起客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已经包含在ψ(x,t)中,而且不同类型的测量会引起不同的变化,这由所测得的不同类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表现出来,如果

中有干涉项,那么新的测量所引起的变化还会表现在干涉项的消失上。因此,波包收缩中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互斥的测量导致的由一种描述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的转换造成的,而波包收缩中由对许多可能值的预言到其中一个值的实现的波函数的变化,只是预言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统计预言的变化,而不对应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

由此可见,在测量的波包收缩过程中,引起客体状态变化的是不同的测量的实验条件和它们对客体的不同类型的作用,关于客体知识的变化引起的是对客体的统计预言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主体的作用,也不需要引入主体意识的最后一瞥。冯.诺意曼之所以需要引入人的最后一瞥,是因为他把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当作一个纯粹的量子客体,而没有看到在仪器身上所必须兼有的使确定的观察结果和经典概念的适当运用成为可能的特性,这样一来,就象冯氏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的观察和描述就必然要无限后退,直至求助于意识的最后一瞥。

当然,从量子现象的普遍性上讲,仪器也与微观客体一样具有量子性,但量子性又必须通过我们的宏观观察和经典概念来观察和描写,所以,仪器又是认识的一个逻辑起点,它必须能够直接被观察且能用经典概念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描述微观客体。仪器的这种既是量子客体又是宏观客体的二重性是互补描述的基础。我们的认识必须从直接观察和由这种观察而定义的概念开始,但又必须对超出这种直接观察和日常概念框架的新现象进行逻辑一致的描述,这就必然导致概念框架和描述方式的改变。如果没有仪器的直接可观察性,就不能得到任何微观客体的经验、现象和可描述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仪器与客体的一致性,仪器也就不可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反映记录,所以,仪器的二重性是认识微观客体的必然要求。这并不会引起宏微分界问题(即把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截然分裂的世界的问题),而只意味着一个可直接认识,而另一个则需借助于宏观仪器的观察,因为量子性是客观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只是由于这种特性超出了日常概念的理解范围而必须借助于对日常概念的修正来达到对它的理解。量子性的认识特殊性并不在于它的微观尺度,而在于它的非连续的、个体的观察条件与我们建立日常概念时的连续的、无限可分的观察条件不同,这种不同就需要我们对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修正。实际上,宏观客体的观察也一样需要借助于我们建立概念时的观察,这里不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也没有二者的截然分界,只有所描述现象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建立概念的观察条件的符合程度的不同,所以,微观描述一方面是对经典描述的修正,一方面又以经典概念为基础,这不是一个逻辑矛盾,而是意味着微观描述必须以可直接理解的经典概念为起点,通过对这些概念在新的观察条件下适用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修正来达到对微观现象的合理描述,这不是互补性诠释的矛盾,而是理解量子概念与经典描述的矛盾所必需的。

对于企图用量子理论来描述测量过程以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描述的做法,互补性诠释认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微观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必须借助于我们的日常的观察和概念,而这种观察和概念建立的条件是无法形式化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玻尔:《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2篇

1.互补性诠释的逻辑结构

与互补性诠释不同的其它诠释的逻辑结构是,先设计出某种本体实在的模式,再将这种本体实在与量子力学中的某种符号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符号按量子力学演绎的理论结果与观察结果对照来解释量子现象和量子理论。在这些解释中,观察结果不是作为解释的根据,而是作为量子力学演绎的结果。如隐变量理论先假设有因果决定性的亚量子层的隐变量的本体实在,再将这种本体实在隐变量的统计平均与量子力学中的可观察量联系起来,量子力学的理论值就代表着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演化结果,它与统计性的结果相对应,这样隐变量理论就将观察结果和量子力学的描述解释为客体的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表现和对这种统计平均的变化规律的描述。统计系综诠释则先假设统计分布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它代表着微观客体的状态和特征,量子力学描述中的波函数ψ的模方就表示客体的这种统计分布,波动方程的解的模方与观察结果的统计分布相一致,表示着客体的统计分布状态。互补性诠释不从一个预先的本体实在模式的假设出发,而是直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然后从这种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中推出客体的实在特点和对它进行描述的符号的意义。当然,从一般假设能演绎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从观察结果只能推出客体实在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会得出唯一确定的实在模式和对它描述的符号的完全确定的意义。因为观察结果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描述,即使只有一套符号,其数学演算过程也无法与实际的物理过程一一对应,而只能将演算结果与观察结果对应,所以,虽然观察是唯一确定的,但关于它的描述和解释却可以有多种。这说明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关于实在的假设,但这些假设的实在并不就是真实的实在,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着由观察结果所表征的实在。互补性诠释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认识特点和描述的语义方面的分析,找到对客体和谐一致的互补描述方式,再从这种描述中找出客体的实在特点,而不是先给出一种实在的模式或图景。

互补性诠释从观察到的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所表征的量子性出发,以量子公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来构建对具有量子性的原子客体的合理描述。量子公设本身意味着过程的非连续性、个体性,也就意味着观察过程中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可细分的,观察结果中必然包含了仪器及其对客体的作用。在经典物理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比客体本身的物理量小得可以忽略,即使不能忽略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将它剔除,但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与客体的物理量相比拟,其作用过程又是非连续的,所以不可能将仪器的作用剔除,这样,观察结果中就必然包含了观察仪器的作用,而不是代表客体本身的现象,对客体的描述也必然只能是观察下的客体的描述,而不可能是对没有观察的孤立客体本身的描述,所以对客体的任何描述都依赖一定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确定的现象,即使没有对应于客体本身的观察,也必然存在与之相关的其它客体的观察。这不是说,没有观察,现象世界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观察,确定的客体就不存在,没有观察,世界上可以发生许多事件,但我们却不能确定对它们的描述。

观察对描述的重要性和观察中仪器对原子客体的作用的不可分性是原子现象及其描述的特殊性之所在。正是观察的特殊性带来了概念的定义和描述上的新特点,从而带来描述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在的新特点。

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与客体间的不可剔除的相互作用,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和态的确定间成为互斥的。当我们通过一种仪器如刚性标尺和时钟对客体进行时空的观察和确定时,观察中仪器的作用和对时空的确定条件,排斥对客体的态进行定义,因为这种确定时空的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所带来的客体的态的改变是无法确定的,从而客体在另一种确定它的态的仪器下所确定的对态的定义的条件被破坏,而不再可能对时空观察下的客体进行态的定义。当我们利用另一种仪器对客体的能量和动量进行观察和定义时,由于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成为不可能。客体的时空标示和态的描述间的互斥,不仅在于时空观察带来的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而且也是定义客体两种属性的条件的互斥的表现。态的定义要求消除除态的观察外的任何观察的外来干扰,而时空的观察必包含有对客体的干扰,两种描述所代表的定义的理想化和观察的理想化的互斥,使得它们不能再统一在一种描述图景中对客体进行时空中的因果描述,只能对客体进行这两种互斥的描述。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描述,并且只有两种描述一起才能构成对客体的全面描述,所以二者是互补的。这就是对原子客体的互补性描述方式。

量子公设所蕴涵的仪器与客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是互补性诠释的一个逻辑起点,作用量子的公式所包含的波粒二象性是互补性诠释的另一逻辑起点。

时空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意味着经典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都不完全适于原子客体,它们只是诠释两种原子现象的不同尝试。在这种诠释中,经典概念的局限性以互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粒子图象中,因果要求的满足必伴随对时空描述的放弃;在波动图象中,时空传播规律的描述必伴随因果描述的放弃而只能代之以统计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描述和因果描述看作互补的而坚持经典的时空概念,我们就必会面对光和物质有时表现象波有时又象粒子的矛盾,所以,光和物质粒子的本性不是经典描述的粒子或波,而是时空和因果的互补描述的波粒二象性,即其时空描述遵循波动的叠加规律、其因果描述遵循粒子的守恒定律的两种图象的互补。任何将客体看作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的解释都是行不通的。如薛定谔将原子客体看作经典电磁波的电磁波解释,就遇到波包的扩散、波是位形空间而不是真实空间的波以及波函数与测量与所选择的非对易的可观察量有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经典波概念对原子客体描述的局限性。统计系综诠释虽把原子客体看作粒子,但却不是经典的能够对它作时空描述的粒子,而是只能对粒子系综的统计规律进行描述的粒子,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被包含在系综的能量、动量和时间空间的统计散差具有反比性的特殊统计性中。隐变量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描述建立了一个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但它对可观察的量子层的描述与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完全一样,而且在其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中也加入了与经典描述不同的隐变量与测量的相关性。所以,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是不可避免的,用经典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来解释所有原子现象都会遇到逻辑困难,因而必须将它们加以修正并使它们互补起来。

2.对量子力学描述的统计性的理解

统计性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一个基本特点,统计或几率概念是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它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所在,各种诠释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此。按照互补性诠释,统计性是量子性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统计性是逻辑地包含在量子概念之中的。因为作用量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原子过程不再是因果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的个体性过程,对于这种过程不可能进行因果描述,而只能对个体事件进行统计描述,而且量子公设还意味着观察对原子客体状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建立起客体运动变化的因果规律。量子概念中所蕴涵的时空的确定和能量动量的确定间的互斥关系,也使我们不可能给出客体的一个初始状态而对客体进行因果性的描述和预言,所以,量子性必意味着描述的统计性,对非连续的原子过程只能进行几率描述。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原子过程的非连续的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因果连续变化的必然性,它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描述不再是具有唯一确定值,而是按一定的统计分布具有一系列的值,这些值及其统计分布就是对原子客体的这一物理属性的描述,而量子力学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值谱和统计分布的变化规律的描述就是对原子客体的统计变化规律的描述。这种由量子公设带来的统计描述也必然包含描述的互补性,只有通过时空描述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才能理解对原子客体的统计描述的这些特点。量子力学描述中波函数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演化,往往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是对客体的态或客体的统计性(或趋向性)的因果变化的描述。其实,薛氏方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因果描述的追寻,虽然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找到关于客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但是波函数的随时间的演化并不代表客体的状态的因果变化,因为波函数与客体的行为并无对应关系,只有波函数的模方才代表客体的几率,波动方程只是以恰当的数学形式包含了对客体满足叠加原理的波动属性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合理性是以客体作为粒子出现的几率对波函数的诠释来达到的,波动方程的解不是描述代表客体的波,而是描述代表客体的粒子的几率,波动方程描述中对量子描述的互补性就表现在这里。所以波动方程并不表示对客体的因果描述,而是以波动描述形式对粒子几率进行描述的波-粒互补性的表现。

3.对测不准关系的理解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一个直接数学结论,所以接受量子力学的人都能接受它,但对于这个数学公式的理解却千差万别。由于测不准关系表现为对物理量的测量的限制关系,所以,不少早期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把它作为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逻辑基础或操作基础,但是,正如karl r.popper所指出的,从薛定谔方程可导出测不准关系而从测不准关系导不出薛氏方程,这说明测不准关系应是某种基础的推论。在互补性诠释看来,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公设所蕴涵的波粒二象性的结果,它表现的是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精确度间的互补关系。玻尔从关于作用量子的基本公式et=iλ=h出发,从其中所蕴涵的经典概念的矛盾推出关于这些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最大精确度间的普遍反比关系即测不准关系,从而使这个关系代表了时空和因果描述间的互补性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表示,测不准关系中共轭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间的反比关系恰当地反映了两物理量的互斥互补关系。

海森堡把他所发现的测不准关系看作是对经典概念的适用性的限制和对经典物理量的可确定程度的限制,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因果律的失效和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操作论和实证论倾向,是一种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的解释。互补性诠释则给出了其所以然的说明,是对测不准关系的更深层的理解,避免了上述操作解释的弊端。如海森堡把物理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解释为测量的操作结果,而不是不同概念的可定义和可观察的互补性的结果,就会导致由于我们测量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使我们对本来可能存在精确值和因果性的客体只能作有限精确度和统计描述的实证论的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测不准关系所表征的一种物理量的测量中仪器的作用导致另一种物理量的不确定,证明了互补性诠释的仪器对客体的不可控制作用的说法,但是这种仪器的干扰作用是对原子客体进行描述所必需的,也是量子力学描述中所包含的,而不是对客体进行描述所要排除的。

popper的统计系综诠释认为,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两个正则共轭变量的标准偏差之积有一下限n/4π,它不象互补性诠释的测不准关系是从对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到的,而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逻辑数学推论,而且由于现在实际的对测不准关系的实验检验还不能达到个体粒子测量所要求的精确度,而往往是对许多粒子的统计平均的偏差的测量,所以统计系综诠释显得比互补性诠释有更坚实的经验支持。我认为,也许统计系综诠释较互补性诠释在数学上更严密,但互补性诠释对量子性的描述特点的分析显得更深刻。

4.对描述的完备性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完备性问题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的两个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且使问题不断演化,并挖掘出不少新的内容,互补性诠释无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它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成为互补性诠释本身的重要内容。

完备性问题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第三次交锋中在著名的e-p-r论文中提出的。文中通过一个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此文引起的首先是关于何为实在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关于e-p-r关联究竟意味着非局域性、非因果性还是不可分离性的问题。

e-p-r的论文从没有干扰而能预言的客体的物理属性为物理实在这一实在概念出发,通过大家所熟知的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简述如下:相互作用后的两粒子,按量子力学描述,可以通过对第一个粒子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测量而不加干扰地得到对第二个粒子的同样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既然是不加干扰且两粒子相距无限远,第二个粒子的两非对易量虽对应于第一个粒子的不同时的两次测量,但却是同时属于第二个粒子的物理实在,否则就得假设两粒子间具有超距作用;e-p-r又认为,完备描述应同时对同时存在的物理实在进行描述,但量子力学的描述却将对非对易的两个物理实在的描述看作互补的,即对一个进行精确描述时对另一个则不能进行同时的精确描述,所以e-p-r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蕴涵着e-p-r悖论,其原因是量子力学描述不完备。

大量实验证实了e-p-r关联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描述的成功,但如何解决e-p-r悖论却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这便是修正e-p-r的两个前提,或者修正实在概念,或者修正分离原理(包括局域性原理和可分离性原理),前者是玻尔对e-p-r的回答,后者是隐变量实在论者对e-p-r关联的解释,虽然实在概念不同(一个是必包含有观察的实在;一个是不包含观察干扰的实在),但却都包含了仪器与客体的状态、客体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它客体的状态的相关。

互补性诠释通过修正实在概念,即认为实在必包含有观察的干扰来解决e-p-r悖论。正如互补性诠释的逻辑前提中所认为的,任何描述必是对观察的描述,任何预言也必是对观察的预言,任何实在也必是观察的实在而不是独立自在的实在,观察的作用必包含在实在之中,观察的作用不仅意味着仪器对客体的直接的物理作用,而且意味着一种仪器所特有的对仪器和所观察客体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和描述方式,所以客体的描述和实在必与进行观察的仪器的类型相关,无论是直接的观察还是象e-p-r实验中的间接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对性,即客体状态与仪器的相对性。所以e-p-r实验中对第二个粒子的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测量,因而仍是不同时的实在,对它们的描述也是互补的描述而不能是同时的描述,所以这与量子力学描述并无矛盾。e-p-r关联所反映的是仪器类型和描述预言类型及实在类型的必然联系和仪器作用的不可细分所带来的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对第二个粒子的描述与对第一个粒子测量的关联,恰恰表明了观察和描述类型一致的要求和仪器与所描述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不是仪器或第一个粒子对第二个粒子的超距作用使第二个粒子的实在发生了改变,而是它们的实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状态必然相关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互补性诠释在新的实在概念中包含了对可分离性原理的否定,解决了e-p-r悖论。其实,互补性诠释虽然是在对e-p-r悖论的回答中明确了它的新的实在概念,但它的仪器与客体的实在的不可分性,仪器与客体状态、描述的不可分性早在como演讲中作为互补性诠释、互补描述的逻辑前提就已经提出来了,难怪戈革先生说玻尔提前八年预先回答了e-p-r佯谬。

5.对测量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测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测量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问题,由于在微观测量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发生了不可忽略的改变,从而使微观测量不再象经典宏观的测量那样可以忽略仪器对客体的作用,直接将客体对仪器作用产生的仪器上的读数当作客体本身的状态,微观测量的结果是测量后客体的状态,它与测量前客体的状态不同。由测量引起的客体状态的突变叫波包收缩,如何解释和描述波包收缩亦即测量过程中客体状态的变化就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描述中,描述客体状态的ψ(x)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因果演变,另一种是测量时突变为所测力学量的一个本征态ψ[,n](x),也就是客体由各种可能值的几率分布变为按一定几率实现的确定值,如果测量前的统计分布

,测量后的统计分布

,其中各本征态的相干项消失了。为什么测量时客体状态要变为本征态?为什么相干项消失?这些问题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中心问题。各种测量理论大都力图通过分析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并以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求找到问题的解答。互补性诠释认为,波包收缩和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一种描述方式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转换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互补的两种描述的定义的条件不同和观测中仪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造成的。

首先,ψ(x)所表示的是如果测量客体的位置,其位置分布将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测量前客体的状态是怎样的,|ψ(x)|[2]表示的是在x处找到粒子的几率。算符x在坐标表象中对应于确定值x的本征函数是δ(x-x),将ψ(x)按x的本征函数展开即

,虽然包含有干涉项,但对于x[,i]处的几率|ψ(x[,i])|[2]与

是一样的,因为除x[,n]=x[,i]时δ函数不为零外其余都为零,所以干涉项根本就不存在,|ψ(x)|[2]本身就是指测量位置时测得各种位置数值的几率。

其次,双缝实验中双缝后的波函数ψ(x)是两缝的波函数之和即ψ(x)=ψ[,a](x)+ψ[,b](x)但当测定究竟粒子穿过哪一个缝时就会使干涉项消失,这是因为ψ(x)=ψ[,a](x)+ψ[,b](x)所蕴涵的测量条件和描述方式与|ψ(x)|[2]=|ψ[,a](x)|[2]+|ψ[,b](x)|[2]所蕴涵的不同,前者是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测得的干涉情况,后者是在各单个缝后测得衍射的相加,由于在测粒子是否穿过一个缝时,测量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的互补物理量发生了改变,如测粒子动量时就会使它的位置发生不可控制的改变而引起位置的一个不准量,这种不准量将引起相等的条纹位置的不准量,从而不再出现任何干涉效应。所以这里的干涉项的消失不是客体测量前的自身状态向测量后状态的突变,而是观察干涉效应向寻求粒子轨道的描述的转变,是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向另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的转变,它所表现的是互补性现象在互斥的实验装置下的不同表现。

对于一般力学量q,ψ(x,t)可按q的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展开,

其中u[,n](x)为q的本征值q[,1]、q[,2]…q[,n]的本征函数,按量子力学,当测量到本征值q[,1]时,系统就处于本征态u[,1](x),其几率是|a[,1](t)|[2],但在观测到确定数值前,量子力学给出的是ψ(x,t)而不是q[,1]和u[,1](x),但实际上,所给出的预言和实际测得q[,1]的几率|a[,1](t)|[2]是一致的,

,由于u[,n](x)是正交归一函数系,u[*,m](x)u[,n](x)=0,当m≠n时,所以干涉项不出现,

,这就是说,ψ(x,t)给出的就是测量时各本征值出现几率的分布,对客体状态的由ψ(x,t)到u[,n](x)的转变只是对客体测量后所有可能状态的几率分布的集合预定到其中一个状态元素按相同几率实现的描述变化,而并不对应客体本身的在有无测量的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的变化。

所以按照互补性诠释,由ψ(x,t)到u[,n](x)的波包收缩不是测量引起的测量前后客体状态的变化。测量肯定会引起客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已经包含在ψ(x,t)中,而且不同类型的测量会引起不同的变化,这由所测得的不同类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表现出来,如果

中有干涉项,那么新的测量所引起的变化还会表现在干涉项的消失上。因此,波包收缩中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互斥的测量导致的由一种描述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的转换造成的,而波包收缩中由对许多可能值的预言到其中一个值的实现的波函数的变化,只是预言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统计预言的变化,而不对应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

由此可见,在测量的波包收缩过程中,引起客体状态变化的是不同的测量的实验条件和它们对客体的不同类型的作用,关于客体知识的变化引起的是对客体的统计预言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主体的作用,也不需要引入主体意识的最后一瞥。冯.诺意曼之所以需要引入人的最后一瞥,是因为他把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当作一个纯粹的量子客体,而没有看到在仪器身上所必须兼有的使确定的观察结果和经典概念的适当运用成为可能的特性,这样一来,就象冯氏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的观察和描述就必然要无限后退,直至求助于意识的最后一瞥。

当然,从量子现象的普遍性上讲,仪器也与微观客体一样具有量子性,但量子性又必须通过我们的宏观观察和经典概念来观察和描写,所以,仪器又是认识的一个逻辑起点,它必须能够直接被观察且能用经典概念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描述微观客体。仪器的这种既是量子客体又是宏观客体的二重性是互补描述的基础。我们的认识必须从直接观察和由这种观察而定义的概念开始,但又必须对超出这种直接观察和日常概念框架的新现象进行逻辑一致的描述,这就必然导致概念框架和描述方式的改变。如果没有仪器的直接可观察性,就不能得到任何微观客体的经验、现象和可描述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仪器与客体的一致性,仪器也就不可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反映记录,所以,仪器的二重性是认识微观客体的必然要求。这并不会引起宏微分界问题(即把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截然分裂的世界的问题),而只意味着一个可直接认识,而另一个则需借助于宏观仪器的观察,因为量子性是客观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只是由于这种特性超出了日常概念的理解范围而必须借助于对日常概念的修正来达到对它的理解。量子性的认识特殊性并不在于它的微观尺度,而在于它的非连续的、个体的观察条件与我们建立日常概念时的连续的、无限可分的观察条件不同,这种不同就需要我们对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修正。实际上,宏观客体的观察也一样需要借助于我们建立概念时的观察,这里不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也没有二者的截然分界,只有所描述现象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建立概念的观察条件的符合程度的不同,所以,微观描述一方面是对经典描述的修正,一方面又以经典概念为基础,这不是一个逻辑矛盾,而是意味着微观描述必须以可直接理解的经典概念为起点,通过对这些概念在新的观察条件下适用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修正来达到对微观现象的合理描述,这不是互补性诠释的矛盾,而是理解量子概念与经典描述的矛盾所必需的。

对于企图用量子理论来描述测量过程以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描述的做法,互补性诠释认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微观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必须借助于我们的日常的观察和概念,而这种观察和概念建立的条件是无法形式化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玻尔:《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3篇

1.互补性诠释的逻辑结构

与互补性诠释不同的其它诠释的逻辑结构是,先设计出某种本体实在的模式,再将这种本体实在与量子力学中的某种符号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符号按量子力学演绎的理论结果与观察结果对照来解释量子现象和量子理论。在这些解释中,观察结果不是作为解释的根据,而是作为量子力学演绎的结果。如隐变量理论先假设有因果决定性的亚量子层的隐变量的本体实在,再将这种本体实在隐变量的统计平均与量子力学中的可观察量联系起来,量子力学的理论值就代表着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演化结果,它与统计性的结果相对应,这样隐变量理论就将观察结果和量子力学的描述解释为客体的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表现和对这种统计平均的变化规律的描述。统计系综诠释则先假设统计分布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它代表着微观客体的状态和特征,量子力学描述中的波函数ψ的模方就表示客体的这种统计分布,波动方程的解的模方与观察结果的统计分布相一致,表示着客体的统计分布状态。互补性诠释不从一个预先的本体实在模式的假设出发,而是直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然后从这种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中推出客体的实在特点和对它进行描述的符号的意义。当然,从一般假设能演绎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从观察结果只能推出客体实在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会得出唯一确定的实在模式和对它描述的符号的完全确定的意义。因为观察结果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描述,即使只有一套符号,其数学演算过程也无法与实际的物理过程一一对应,而只能将演算结果与观察结果对应,所以,虽然观察是唯一确定的,但关于它的描述和解释却可以有多种。这说明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关于实在的假设,但这些假设的实在并不就是真实的实在,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着由观察结果所表征的实在。互补性诠释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认识特点和描述的语义方面的分析,找到对客体和谐一致的互补描述方式,再从这种描述中找出客体的实在特点,而不是先给出一种实在的模式或图景。

互补性诠释从观察到的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所表征的量子性出发,以量子公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来构建对具有量子性的原子客体的合理描述。量子公设本身意味着过程的非连续性、个体性,也就意味着观察过程中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可细分的,观察结果中必然包含了仪器及其对客体的作用。在经典物理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比客体本身的物理量小得可以忽略,即使不能忽略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将它剔除,但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与客体的物理量相比拟,其作用过程又是非连续的,所以不可能将仪器的作用剔除,这样,观察结果中就必然包含了观察仪器的作用,而不是代表客体本身的现象,对客体的描述也必然只能是观察下的客体的描述,而不可能是对没有观察的孤立客体本身的描述,所以对客体的任何描述都依赖一定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确定的现象,即使没有对应于客体本身的观察,也必然存在与之相关的其它客体的观察。这不是说,没有观察,现象世界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观察,确定的客体就不存在,没有观察,世界上可以发生许多事件,但我们却不能确定对它们的描述。

观察对描述的重要性和观察中仪器对原子客体的作用的不可分性是原子现象及其描述的特殊性之所在。正是观察的特殊性带来了概念的定义和描述上的新特点,从而带来描述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在的新特点。

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与客体间的不可剔除的相互作用,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和态的确定间成为互斥的。当我们通过一种仪器如刚性标尺和时钟对客体进行时空的观察和确定时,观察中仪器的作用和对时空的确定条件,排斥对客体的态进行定义,因为这种确定时空的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所带来的客体的态的改变是无法确定的,从而客体在另一种确定它的态的仪器下所确定的对态的定义的条件被破坏,而不再可能对时空观察下的客体进行态的定义。当我们利用另一种仪器对客体的能量和动量进行观察和定义时,由于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成为不可能。客体的时空标示和态的描述间的互斥,不仅在于时空观察带来的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而且也是定义客体两种属性的条件的互斥的表现。态的定义要求消除除态的观察外的任何观察的外来干扰,而时空的观察必包含有对客体的干扰,两种描述所代表的定义的理想化和观察的理想化的互斥,使得它们不能再统一在一种描述图景中对客体进行时空中的因果描述,只能对客体进行这两种互斥的描述。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描述,并且只有两种描述一起才能构成对客体的全面描述,所以二者是互补的。这就是对原子客体的互补性描述方式。

量子公设所蕴涵的仪器与客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是互补性诠释的一个逻辑起点,作用量子的公式所包含的波粒二象性是互补性诠释的另一逻辑起点。

时空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意味着经典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都不完全适于原子客体,它们只是诠释两种原子现象的不同尝试。在这种诠释中,经典概念的局限性以互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粒子图象中,因果要求的满足必伴随对时空描述的放弃;在波动图象中,时空传播规律的描述必伴随因果描述的放弃而只能代之以统计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描述和因果描述看作互补的而坚持经典的时空概念,我们就必会面对光和物质有时表现象波有时又象粒子的矛盾,所以,光和物质粒子的本性不是经典描述的粒子或波,而是时空和因果的互补描述的波粒二象性,即其时空描述遵循波动的叠加规律、其因果描述遵循粒子的守恒定律的两种图象的互补。任何将客体看作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的解释都是行不通的。如薛定谔将原子客体看作经典电磁波的电磁波解释,就遇到波包的扩散、波是位形空间而不是真实空间的波以及波函数与测量与所选择的非对易的可观察量有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经典波概念对原子客体描述的局限性。统计系综诠释虽把原子客体看作粒子,但却不是经典的能够对它作时空描述的粒子,而是只能对粒子系综的统计规律进行描述的粒子,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被包含在系综的能量、动量和时间空间的统计散差具有反比性的特殊统计性中。隐变量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描述建立了一个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但它对可观察的量子层的描述与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完全一样,而且在其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中也加入了与经典描述不同的隐变量与测量的相关性。所以,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是不可避免的,用经典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来解释所有原子现象都会遇到逻辑困难,因而必须将它们加以修正并使它们互补起来。

2.对量子力学描述的统计性的理解

统计性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一个基本特点,统计或几率概念是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它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所在,各种诠释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此。按照互补性诠释,统计性是量子性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统计性是逻辑地包含在量子概念之中的。因为作用量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原子过程不再是因果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的个体性过程,对于这种过程不可能进行因果描述,而只能对个体事件进行统计描述,而且量子公设还意味着观察对原子客体状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建立起客体运动变化的因果规律。量子概念中所蕴涵的时空的确定和能量动量的确定间的互斥关系,也使我们不可能给出客体的一个初始状态而对客体进行因果性的描述和预言,所以,量子性必意味着描述的统计性,对非连续的原子过程只能进行几率描述。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原子过程的非连续的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因果连续变化的必然性,它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描述不再是具有唯一确定值,而是按一定的统计分布具有一系列的值,这些值及其统计分布就是对原子客体的这一物理属性的描述,而量子力学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值谱和统计分布的变化规律的描述就是对原子客体的统计变化规律的描述。这种由量子公设带来的统计描述也必然包含描述的互补性,只有通过时空描述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才能理解对原子客体的统计描述的这些特点。量子力学描述中波函数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演化,往往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是对客体的态或客体的统计性(或趋向性)的因果变化的描述。其实,薛氏方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因果描述的追寻,虽然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找到关于客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但是波函数的随时间的演化并不代表客体的状态的因果变化,因为波函数与客体的行为并无对应关系,只有波函数的模方才代表客体的几率,波动方程只是以恰当的数学形式包含了对客体满足叠加原理的波动属性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合理性是以客体作为粒子出现的几率对波函数的诠释来达到的,波动方程的解不是描述代表客体的波,而是描述代表客体的粒子的几率,波动方程描述中对量子描述的互补性就表现在这里。所以波动方程并不表示对客体的因果描述,而是以波动描述形式对粒子几率进行描述的波-粒互补性的表现。

3.对测不准关系的理解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一个直接数学结论,所以接受量子力学的人都能接受它,但对于这个数学公式的理解却千差万别。由于测不准关系表现为对物理量的测量的限制关系,所以,不少早期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把它作为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逻辑基础或操作基础,但是,正如Karl R.Popper所指出的,从薛定谔方程可导出测不准关系而从测不准关系导不出薛氏方程,这说明测不准关系应是某种基础的推论。在互补性诠释看来,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公设所蕴涵的波粒二象性的结果,它表现的是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精确度间的互补关系。玻尔从关于作用量子的基本公式ET=Iλ=h出发,从其中所蕴涵的经典概念的矛盾推出关于这些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最大精确度间的普遍反比关系即测不准关系,从而使这个关系代表了时空和因果描述间的互补性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表示,测不准关系中共轭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间的反比关系恰当地反映了两物理量的互斥互补关系。

海森堡把他所发现的测不准关系看作是对经典概念的适用性的限制和对经典物理量的可确定程度的限制,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因果律的失效和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操作论和实证论倾向,是一种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的解释。互补性诠释则给出了其所以然的说明,是对测不准关系的更深层的理解,避免了上述操作解释的弊端。如海森堡把物理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解释为测量的操作结果,而不是不同概念的可定义和可观察的互补性的结果,就会导致由于我们测量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使我们对本来可能存在精确值和因果性的客体只能作有限精确度和统计描述的实证论的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测不准关系所表征的一种物理量的测量中仪器的作用导致另一种物理量的不确定,证明了互补性诠释的仪器对客体的不可控制作用的说法,但是这种仪器的干扰作用是对原子客体进行描述所必需的,也是量子力学描述中所包含的,而不是对客体进行描述所要排除的。

Popper的统计系综诠释认为,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两个正则共轭变量的标准偏差之积有一下限n/4π,它不象互补性诠释的测不准关系是从对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到的,而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逻辑数学推论,而且由于现在实际的对测不准关系的实验检验还不能达到个体粒子测量所要求的精确度,而往往是对许多粒子的统计平均的偏差的测量,所以统计系综诠释显得比互补性诠释有更坚实的经验支持。我认为,也许统计系综诠释较互补性诠释在数学上更严密,但互补性诠释对量子性的描述特点的分析显得更深刻。

4.对描述的完备性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完备性问题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的两个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且使问题不断演化,并挖掘出不少新的内容,互补性诠释无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它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成为互补性诠释本身的重要内容。

完备性问题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第三次交锋中在著名的E-P-R论文中提出的。文中通过一个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此文引起的首先是关于何为实在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关于E-P-R关联究竟意味着非局域性、非因果性还是不可分离性的问题。

E-P-R的论文从没有干扰而能预言的客体的物理属性为物理实在这一实在概念出发,通过大家所熟知的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简述如下:相互作用后的两粒子,按量子力学描述,可以通过对第一个粒子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测量而不加干扰地得到对第二个粒子的同样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既然是不加干扰且两粒子相距无限远,第二个粒子的两非对易量虽对应于第一个粒子的不同时的两次测量,但却是同时属于第二个粒子的物理实在,否则就得假设两粒子间具有超距作用;E-P-R又认为,完备描述应同时对同时存在的物理实在进行描述,但量子力学的描述却将对非对易的两个物理实在的描述看作互补的,即对一个进行精确描述时对另一个则不能进行同时的精确描述,所以E-P-R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蕴涵着E-P-R悖论,其原因是量子力学描述不完备。

大量实验证实了E-P-R关联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描述的成功,但如何解决E-P-R悖论却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这便是修正E-P-R的两个前提,或者修正实在概念,或者修正分离原理(包括局域性原理和可分离性原理),前者是玻尔对E-P-R的回答,后者是隐变量实在论者对E-P-R关联的解释,虽然实在概念不同(一个是必包含有观察的实在;一个是不包含观察干扰的实在),但却都包含了仪器与客体的状态、客体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它客体的状态的相关。

互补性诠释通过修正实在概念,即认为实在必包含有观察的干扰来解决E-P-R悖论。正如互补性诠释的逻辑前提中所认为的,任何描述必是对观察的描述,任何预言也必是对观察的预言,任何实在也必是观察的实在而不是独立自在的实在,观察的作用必包含在实在之中,观察的作用不仅意味着仪器对客体的直接的物理作用,而且意味着一种仪器所特有的对仪器和所观察客体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和描述方式,所以客体的描述和实在必与进行观察的仪器的类型相关,无论是直接的观察还是象E-P-R实验中的间接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对性,即客体状态与仪器的相对性。所以E-P-R实验中对第二个粒子的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测量,因而仍是不同时的实在,对它们的描述也是互补的描述而不能是同时的描述,所以这与量子力学描述并无矛盾。E-P-R关联所反映的是仪器类型和描述预言类型及实在类型的必然联系和仪器作用的不可细分所带来的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对第二个粒子的描述与对第一个粒子测量的关联,恰恰表明了观察和描述类型一致的要求和仪器与所描述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不是仪器或第一个粒子对第二个粒子的超距作用使第二个粒子的实在发生了改变,而是它们的实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状态必然相关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互补性诠释在新的实在概念中包含了对可分离性原理的否定,解决了E-P-R悖论。其实,互补性诠释虽然是在对E-P-R悖论的回答中明确了它的新的实在概念,但它的仪器与客体的实在的不可分性,仪器与客体状态、描述的不可分性早在como演讲中作为互补性诠释、互补描述的逻辑前提就已经提出来了,难怪戈革先生说玻尔提前八年预先回答了E-P-R佯谬。

5.对测量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测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测量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问题,由于在微观测量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发生了不可忽略的改变,从而使微观测量不再象经典宏观的测量那样可以忽略仪器对客体的作用,直接将客体对仪器作用产生的仪器上的读数当作客体本身的状态,微观测量的结果是测量后客体的状态,它与测量前客体的状态不同。由测量引起的客体状态的突变叫波包收缩,如何解释和描述波包收缩亦即测量过程中客体状态的变化就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描述中,描述客体状态的ψ(x)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因果演变,另一种是测量时突变为所测力学量的一个本征态ψ[,n](x),也就是客体由各种可能值的几率分布变为按一定几率实现的确定值,如果测量前的统计分布

,测量后的统计分布

,其中各本征态的相干项消失了。为什么测量时客体状态要变为本征态?为什么相干项消失?这些问题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中心问题。各种测量理论大都力图通过分析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并以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求找到问题的解答。互补性诠释认为,波包收缩和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一种描述方式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转换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互补的两种描述的定义的条件不同和观测中仪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造成的。

首先,ψ(x)所表示的是如果测量客体的位置,其位置分布将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测量前客体的状态是怎样的,|ψ(x)|[2]表示的是在x处找到粒子的几率。算符x在坐标表象中对应于确定值x的本征函数是δ(x-x),将ψ(x)按x的本征函数展开即

,虽然包含有干涉项,但对于x[,i]处的几率|ψ(x[,i])|[2]与

是一样的,因为除x[,n]=x[,i]时δ函数不为零外其余都为零,所以干涉项根本就不存在,|ψ(x)|[2]本身就是指测量位置时测得各种位置数值的几率。

其次,双缝实验中双缝后的波函数ψ(x)是两缝的波函数之和即ψ(x)=ψ[,A](x)+ψ[,B](x)但当测定究竟粒子穿过哪一个缝时就会使干涉项消失,这是因为ψ(x)=ψ[,A](x)+ψ[,B](x)所蕴涵的测量条件和描述方式与|ψ(x)|[2]=|ψ[,A](x)|[2]+|ψ[,B](x)|[2]所蕴涵的不同,前者是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测得的干涉情况,后者是在各单个缝后测得衍射的相加,由于在测粒子是否穿过一个缝时,测量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的互补物理量发生了改变,如测粒子动量时就会使它的位置发生不可控制的改变而引起位置的一个不准量,这种不准量将引起相等的条纹位置的不准量,从而不再出现任何干涉效应。所以这里的干涉项的消失不是客体测量前的自身状态向测量后状态的突变,而是观察干涉效应向寻求粒子轨道的描述的转变,是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向另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的转变,它所表现的是互补性现象在互斥的实验装置下的不同表现。

对于一般力学量Q,ψ(x,t)可按Q的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展开,

其中u[,n](x)为Q的本征值Q[,1]、Q[,2]…Q[,n]的本征函数,按量子力学,当测量到本征值Q[,1]时,系统就处于本征态u[,1](x),其几率是|a[,1](t)|[2],但在观测到确定数值前,量子力学给出的是ψ(x,t)而不是Q[,1]和u[,1](x),但实际上,所给出的预言和实际测得Q[,1]的几率|a[,1](t)|[2]是一致的,

,由于u[,n](x)是正交归一函数系,u[*,m](x)u[,n](x)=0,当m≠n时,所以干涉项不出现,

,这就是说,ψ(x,t)给出的就是测量时各本征值出现几率的分布,对客体状态的由ψ(x,t)到u[,n](x)的转变只是对客体测量后所有可能状态的几率分布的集合预定到其中一个状态元素按相同几率实现的描述变化,而并不对应客体本身的在有无测量的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的变化。

所以按照互补性诠释,由ψ(x,t)到u[,n](x)的波包收缩不是测量引起的测量前后客体状态的变化。测量肯定会引起客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已经包含在ψ(x,t)中,而且不同类型的测量会引起不同的变化,这由所测得的不同类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表现出来,如果

中有干涉项,那么新的测量所引起的变化还会表现在干涉项的消失上。因此,波包收缩中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互斥的测量导致的由一种描述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的转换造成的,而波包收缩中由对许多可能值的预言到其中一个值的实现的波函数的变化,只是预言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统计预言的变化,而不对应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

由此可见,在测量的波包收缩过程中,引起客体状态变化的是不同的测量的实验条件和它们对客体的不同类型的作用,关于客体知识的变化引起的是对客体的统计预言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主体的作用,也不需要引入主体意识的最后一瞥。冯.诺意曼之所以需要引入人的最后一瞥,是因为他把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当作一个纯粹的量子客体,而没有看到在仪器身上所必须兼有的使确定的观察结果和经典概念的适当运用成为可能的特性,这样一来,就象冯氏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的观察和描述就必然要无限后退,直至求助于意识的最后一瞥。

当然,从量子现象的普遍性上讲,仪器也与微观客体一样具有量子性,但量子性又必须通过我们的宏观观察和经典概念来观察和描写,所以,仪器又是认识的一个逻辑起点,它必须能够直接被观察且能用经典概念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描述微观客体。仪器的这种既是量子客体又是宏观客体的二重性是互补描述的基础。我们的认识必须从直接观察和由这种观察而定义的概念开始,但又必须对超出这种直接观察和日常概念框架的新现象进行逻辑一致的描述,这就必然导致概念框架和描述方式的改变。如果没有仪器的直接可观察性,就不能得到任何微观客体的经验、现象和可描述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仪器与客体的一致性,仪器也就不可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反映记录,所以,仪器的二重性是认识微观客体的必然要求。这并不会引起宏微分界问题(即把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截然分裂的世界的问题),而只意味着一个可直接认识,而另一个则需借助于宏观仪器的观察,因为量子性是客观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只是由于这种特性超出了日常概念的理解范围而必须借助于对日常概念的修正来达到对它的理解。量子性的认识特殊性并不在于它的微观尺度,而在于它的非连续的、个体的观察条件与我们建立日常概念时的连续的、无限可分的观察条件不同,这种不同就需要我们对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修正。实际上,宏观客体的观察也一样需要借助于我们建立概念时的观察,这里不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也没有二者的截然分界,只有所描述现象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建立概念的观察条件的符合程度的不同,所以,微观描述一方面是对经典描述的修正,一方面又以经典概念为基础,这不是一个逻辑矛盾,而是意味着微观描述必须以可直接理解的经典概念为起点,通过对这些概念在新的观察条件下适用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修正来达到对微观现象的合理描述,这不是互补性诠释的矛盾,而是理解量子概念与经典描述的矛盾所必需的。

对于企图用量子理论来描述测量过程以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描述的做法,互补性诠释认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微观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必须借助于我们的日常的观察和概念,而这种观察和概念建立的条件是无法形式化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玻尔:《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4篇

关键词: 基矢;希尔伯特空间;波函数;态叠加原理;表象;表象变换

中图分类号:O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210017-01

1 表象的引入并给出表象定义

1.1 表象的引入

一般文献中常用到坐标表象,动量表象,能量表象,粒子数表象等词,实际上涉及到态的表象,力学量的表象,应注意所用的表象的意义。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在描述物理体系的方法上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微观体系的运动规律具有不确定性和统计规律,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学说引导人们找到了描述微观体系状态的恰当方法,根据统计诠释,波函数作为一个复合函数本身并没有物理意义,如果知道了波函数,粒子处于空间某点的几率,力学量的平均值均可求得,因此说波函数完全描述粒子体系的运动状态,量子力学的另一种基本假设满足态叠加原理:

(1)

是体系的可能态, 为发现体系处于相应的本征态的概率满足:

此式的物理意义是量子体系的一般状态是所有本征态的线性叠加。

某一力学量的本征函数系所构成的希尔伯特空间就构成了这一力学量的表象,在量子力学中研究不同问题需要采用相应的表象,就如同经典物理学中适当选取坐标系研究具体问题一样,表象变换就是Hilert空间中的“坐标变换”,是量子力学中一个最基本问题。

1.2 表象的定义

关于表象的定义有许多种,比如用能量就是能量表象,用动量就是动量表象,这种说法比较通俗易懂。

假设体系的状态在坐标表象中用波函数 描写,而知道动量的本征函数组成完全系,由量子力学展开公式得 ,设 是归一化波函数,则由归一化条件很容易证明 ,

是在 所描写的状态中,测量粒子位置,所得结果在 范围内的几率;而 是在同一状态中,测量粒子动量,所得结果在

范围的几率,由上可见,当 已知, 就完全确定;反之,

已知, 就完全确定,所以, 描写的是同一状态

是这个状态在坐标表象下的波函数,而 是同一状态在动量表象的波函数。

2 关于表象及其变换的理解

在经典物理中,不同坐标系之间可以互相变换,例如,直角坐标系(x,y,z)和球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而量子力学中不同表象间也可以进行相互变换,如某一力学量的表象可以表示一个n行1列矩阵,而力学量在某一具体表象下对应于某个矩阵,这是一个厄米矩阵,如某一力学量在一自身表象下是由该力学量本值所构成的对角矩阵,力学量在不同表象下的矩阵形式是不同的。

2.1 从几何坐标的角度来理解表象及其变换

我们知道量子态可以在各种表象中表示,只需将该态波函数用该表象的本征函数系展开,在量子力学中,把状态 看成一个态矢量,选择一个特定的Q表象,就相当于选取一个特定的坐标系,在量子力学中, 的本征函数有无限多,称态矢量所在的空间是无限维的希尔伯特空间,我们知道在矢量中,一个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展开可以相互转换,而量子力学则借助么正矩阵来实现不同表象间的变换。

量在两个基底下坐标间的关系X=MY。

2.2 从物理的角度来理解表象及其变换

在经典力学中,描述一个物体力学性质的物理量,无非是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和能量等,我们常用坐标来表示质点的位置,为方便起见,设物体在一维空间中运动,某时刻位于x处,由于经典力学遵循牛顿运动定律,这是一种精确的因果关系,即只要给定宇宙中每个粒子的初始速度,它在以后所有时刻的行为,就都由牛顿运动定律确定,所以,若已知 ,只要通过微分 和 ,就可以得到其它精确的物理量,当然,如果已知速度 ,加速度 ,动量 和动能 等,实际上,经典力学通过微分积分这样的关系,实现了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而量子理论与经典理论暗示的物质本性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尤其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使得量子理论中完全决定论不再适用,因此,在量子力学中,物理体系的表示法是抽象化的,表象就是表示物理体系状态的函数,并且这个函数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的问题,同时在量子力学中,各物理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使得我们也可以用其它的物理量来表示体系的状态函数这就是表象变换,量子理论的不完全确定性,使得量子态并不像经典力学那样具有确定物理量,如动量、坐标等,而只能给出力学量的几率分布。

3 总结

量子力学之所以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它的描述方法的特殊,导致许多结论与我们的经验常识严重抵触,另一方面就在于表象及表象变换的抽象,波函数的叠加原理是表象及表象变换的基础,要正确理解表象就要求我们深入理解波函数及波函数的叠加原理,选择一种表象,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组基矢,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物理量的可测量值只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存在,这使得经典理论的完全决定性不再适用,而只能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示法表象来表述物理体系的行为,并通过么正变换来实现不同表象间的变换。

参考文献:

[1]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2]刘连涛,理论物理简明教程[J].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1979.

[3]玻姆,量子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宋鹤山,量子力学[M].北京:大连理工出版社,2004.

[5]曾谨言,量子力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5篇

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提出是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而量子力学的系统解释的最初阶段则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爱因斯坦提出的,爱因斯坦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对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的强烈反对,爱因斯坦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波函数的平方数值的计算过程之中,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最终得出的数值结果应当是和大量实验结果所测定出来的数值的大小接近一致的。随着爱因斯坦在其论文《物理学与实验》之中对于量子力学的系统解释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但是,在量子力学的系统解释出现的最初阶段,并没有得到物理研究领域的足够重视,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进展,在这一阶段,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相抗衡之上,所建立起来了一套基于统计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这也是目前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所研究的重点所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的区别所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量子力学的其他解释(主要包括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量子力学的相关态解释以及量子力学的随机解释等解释方案)以及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在这些量子力学的解释之中,只有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是建立在对量子力学的结构的研究上的,也只有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可以给出量子力学运动的下一步行为的实验预言,也只有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承认量子力学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两种解释理论关于冲函数及不确定关系的分析探讨之上。顾名思义,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是建立在整个量子力学系统上进行对于冲函数及不确定关系的研究之上的,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是建立在单个的量子力学系统的事件之上进行对于冲函数及不确定关系的研究之上的。虽然在利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在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之中,并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同,并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出接近于合理的评价和答案,但是,由于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和量子力学的传统解释对于量子的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就势必会对整个量子系统的研究过程产生影响。

2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作用

在利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过程之中,可以有效的将量子力学之中的一些具体的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并对一些经典的物理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这些物理学原理结合进入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之中来。具体的来说,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并不需要基于量子力学体系外的哲学原理来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从目前就已经具有的量子力学数据为出发点,进而推演出来的量子力学的基本关系。总体上来说,就是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受到来自外部的哲学观念的影响较小(虽然哲学意义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初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哲学思想毕竟不能够取代科学的地位。),还可以通过对相应的数据建立一套具有着普遍性意义的量子力学指导公式,避免量子力学之中出现概念的混淆情况;其次,利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可以有效的总结出相应的数学理论公式,进行对量子力学遇到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具体的来说,在量子力学统计解释的发展过程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总结出来的数学理论公式来代表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在这些数学表达共识之中,所采用的基本假定环境、计算公式、公式设定目的都各不相同,但是,这些量子力学的基本数学公式(例如,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公式、薛定谔的波粒二象性学说等),都具备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这一方面的例证,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物理化学》、《量子力学基础》等课本之中,已经具备了这些基本的量子力学公式,这也就从侧面证明,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所列出的数学公式具有着一定的价值。

3关于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哲学思考

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应用过程之中,主要使用的哲学思考就是频度思考,但是,哲学思考之中的频度思考并不是唯一的思考方式之一,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解释方式。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频度思考额方式进行解决量子数目无限多的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够确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得出的量子力学统计结果能够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无穷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概念,无论数值有多大,在面对无穷的时候,就显的很渺小)。在这样的哲学思考背景下,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还只是一个一般的信念。虽然量子力学不可能做到对无穷的数值的处理,但是,在利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过程之中,在频度思考的应用下,可以满足在限定条件下的量子力学的唯一可操作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对于物理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说,在他们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的过程之中,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使用一种方案是否能够解决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些物理学家进行方法选择的过程之中,基本上都会选择可以操作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就显得有一定的普及价值和意义。

4结语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6篇

关键词:量子力学;教学改革;物理思想

作者简介:王永强(1980-),男,山西河曲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讲师。(河南?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九批教学改革项目“《量子力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和实践”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70-02

“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对科学研究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标志性贡献之一,已经成为物理学专业及部分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固体物理”、“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激光原理”等课程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利用量子力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量子力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众多学生谈“量子”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量子力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郑州轻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教学实际,在“量子力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量子力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量子力学理论与学生长期以来接触到的经典物理体系相去甚远,尤其是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手段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又不无关联,许多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类比经典物理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的。因此,在“量子力学”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学生摒弃在经典物理学习中形成的固有观念和认识,另一方面在学习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又要求学生建立起与经典物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较为直观的物理图像,这种思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困惑不堪。此外,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众多学生陷于烦琐的数学推导之中,导致学习兴趣缺失。针对以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有益的调整。

1.理清脉络,强化知识背景

从经典物理所面临的困难出发,到半经典半量子理论的形成,最终到量子理论的建立,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特别是对量子理论早期的概念发展有一个准确清晰的理解,弄清楚到底哪些概念和原理是已经证明为正确并得到公认的,还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对量子力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建立的科学历史背景有一深刻了解,有助于学生理清经典物理与量子理论之间的界限和区别,加深他们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蕴藏在这一历程中的智慧火花和科学思维方法有一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比如:对于玻尔理论,由于对量子化假设很难用已经成形的经典理论来解释,学生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为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很有必要介绍一下玻尔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在玻尔的量子化假设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且大量关于原子光谱的实验数据也已经被掌握,之前卢瑟福提出的简单行星模型却与经典物理理论及实验事实存在严重背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玻尔理论才应运而生。在用量子力学求解氢原子定态波函数时,还可以通过定态波函数的概率分布图,向学生介绍所谓的玻尔轨道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电子出现几率比较大的区域。通过这样讲述,学生可以清晰地体会到玻尔理论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又不至于将其与量子力学中的概念混为一谈。

2.重在物理思想,压缩数学推导

在物理学研究中,数学只是用来表述物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算的工具,教师不能将深刻的物理思想淹没在复杂的数学形式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于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授,把握这些概念和理论中所蕴含的物理实质。对一些涉及繁难数学推导的内容,在教学中刻意忽略具体数学推导过程,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在一维线性谐振子问题的教学中,对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薛定谔方程、记住其结论即可,重点放在该类问题所蕴含的物理意义及对现成结论的应用上。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把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十分不利于知识的获取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且,“量子力学”这门课程本身实验基础薄弱、理论性较强,物理图像不够直观,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势必感到枯燥,甚至厌烦。长期以往,学习积极性必然受挫,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科学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除却必要的教学内容讲解外,每节课都留出一定的师生互动时间。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或者针对已讲授内容,使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总结、辨析,以加深理解;或者针对未讲授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完一维无限深方势阱和一维线性谐振子这两个典型的束缚态问题后就可引导学生思考“非束缚态下微观粒子又将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1]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预习下节内容;或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等寻求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此外,还可使学生自由组合,挑选他们感兴趣的与课程有关的题目进行讨论、调研并完成小组论文,这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其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一举两得。

2.注重构建物理图像

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注意物理图像的构建,使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形成较为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借助电子束衍射实验,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过程(强电子束、弱电子束及弱电子束长时间曝光),即可为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构建出一幅清晰的物理图像;借助电子束衍射实验图像,再以光波类比电子波,即可凝练出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借助电子双缝衍射实验图像,可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态叠加原理;借助解析几何中的坐标系,可很好地为学生建立起表象的物理图像。尽管这其中光波和电子波、坐标系和表象这些概念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借助这些学生已经熟知和深刻理解的概念,可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接受和理解量子力学中难以言明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可使学生掌握这种物理图像的构建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非常积极地作用。

三、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

1.课程教学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

如安排小组讨论课,对难于理解的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先是各小组内讨论,再是小组间辩论,最后老师对各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观点进行评述和指正。例如,在讲到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时,有的学生认为是全部粒子组成波函数,有的学生认为是经典物理学的波。这些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一些不易理解的概念和量子原理进行深入理解,直至最后充分理解这些内容。另外课程作业布置小论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系列量子力学讲座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2.坚持研究型教学方式[3]

把课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吸取科研中的研究成果,通过结合最新的科研动态,向学生讲授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量子力学诞生后,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现代物理学的每一个分支及相关的边缘学科都离不开量子力学这个基础,量子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例如: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凝聚态物理到中子星、黑洞各个层次的研究以量子力学为基础;量子力学在通信和纳米技术中的应用;量子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量子力学与正在研究的量子计算机的关系等,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消除学生对量子力学的片面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利用量子力学课程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量子力学从诞生到发展的物理学史所包含的创新思维是迄今为止哪一门学科都难以比拟的。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晴空万里,然而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等物理现象的实验结果严重冲击经典物理学理论,让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创造性地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量子概念诞生。190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完善了量子化观念,指出能量不仅在吸收和辐射时是不连续的(普朗克假设),而且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也是不连续的。1913年,玻尔将量子化概念引入到原子中,成功解释了有近30年历史的巴尔末经验光谱公式。泡利突破玻尔半经典、半量子论的局限,给予了令玻尔理论不安的反常塞曼效应以合理解释。1924年,德布罗意突破普朗克能量子观念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开始与经典理论分庭抗礼。[4]和学生一起重温量子力学史的发展之路,在教学过程中展现量子力学数学形式之美,使学生在科学海洋中得到美的享受,从精神上熏陶他们的创新精神。

4.考试方式改革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教考分离,通过小考题的形式复习章节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辅导答疑,注重学生对量子力学基础知识理解的考核。对于评价系统的建立,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讨论、综合表现等)占30%,期末考试占70%。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督促了学生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结论

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尝试,我校的“量子力学”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加速了专业建设。2009年,我校“量子力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初现。然而,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吕增建.从量子力学的建立看类比思维的创新作用[J].力学与实践,

2009,(4).

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第7篇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思维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自诞生以来它就成功地说明了原子及分子的结构、固体的性质、辐射的吸收与发射、超导等物理现象。作为物理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量子力学在物理学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如高能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激光物理等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并且已经渗透到化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同时量子理论还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半导体器件和材料、激光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超导材料等都是以量子力学原理为基础的。

通过对量子力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还可以提高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但是量子力学中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典物理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普遍反映量子力学抽象、枯燥、难理解、抓不住重点,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我对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讨,采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量子力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量子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量子力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课程,其中许多概念、原理都不好理解,并且量子力学从概念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跟经典物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很多学生习惯性地用经典的思想去理解量子力学,这样就不自觉地增加了难度。比如“波粒二象性”,经典物理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互不相关的、相互独立的,而量子力学认为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

2.学习量子力学,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量子力学中有着繁杂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分析中的微积分,代数学中的矩阵论,数学物理方程的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忘记了公式所描述的物理内涵,影响了对量子力学知识的理解。

3.由于量子力学的课时紧张,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形式。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二、量子力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量子力学的内容抽象难懂,又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不少学生很难接受,甚至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处。在量子力学的教学过程中,由单一的教师讲授过渡到板书、录像、课件、演示实验等各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象、直观、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享受到本校的教学资源,还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享受到全国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学生的资料库,也为各学校的师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非常快。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将与量子力学相关的科技前沿和高新技术引入教学中,介绍与量子力学密切相关的课题,阐明科学技术中所蕴含的量子力学原理。如我们在讲解一维无限深势阱时,将其与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这一科学前沿相联系;在讲解隧道效应时,将其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相联系,进而介绍扫描探针操纵单个原子的实验。同时在教学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多介绍量子力学知识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重点介绍在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新材料设计、开发新材料、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技术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不再感到量子力学的学习枯燥无味,同时也提高了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数学知识,把物理情境的建立作为教学的重点。量子力学可以说无处不数学,这门学科对高级数学语言的成功运用,正是它高深与完美的体现。数学虽然加深了物理问题的难度,却维护了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当然这不是要求老师从头到尾、长篇冗重地推演计算,合理地修剪枝杈既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又免使学生感到量子力学只是数学公式的推导。对于学习量子力学的同学,可以着重于对物理概念的剖析和物理图像的描绘,绕过数学分析难点,通过简化模型、对称性考虑、极限情形和特例、量纲分析、数量级估计、概念延拓对比等得出结论。定量分析尽量只用简单的高数和微积分、常见的常微分方程,对复杂的数学推导可以不做讲解,只对少数优秀生或感兴趣的同学个别辅导。例如,在求解本征方程时,只介绍动量、定轴转子能量本征值的求解;对无限深势阱情况,薛定谔方程可类比普通物理中的简谐振动方程;对氢原子和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值问题,只重点介绍思路、方法和结论,不作详细推导。

3.充分应用类比法,讲述量子力学。经典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极限情况,在教授过程中,应尽可能找到“经典”对应,应用类比方法讲述量子力学中抽象的概念和物理图像,有助于正确理解量子力学的物理图像。用光的单缝、双缝衍射、干涉说明光的波动性,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说明光的粒子性,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将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类比的同时,还要清楚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在观念、概念和方法上的区别。例如,经典力学用位矢、速度描述物体的状态,而量子力学用波函数描述系统状态;经典力学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状态变化,量子力学用薛定谔方程描述状态的变化。另外对于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态迭加原理、统计原理等都要与经典力学中的相关概念区分开来,类比说明,阐明清楚其真正内涵。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量子力学的现代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有所变化,多媒体课件教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法,没能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非规范性思维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师生互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量子力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课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量子力学”是物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曾谨言.量子力学[M].科学出版社,1997.

[2]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3]胡响明.浅谈量子概念的理解[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