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合集7篇)

时间:2023-12-19 10:27:26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法

云计算的出现,带给了著作权法诸多问题,例如著作权法上作品的种类及作品的认定标准、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变化、临时复制的问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归责及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等问题。在云计算带给著作权法的众多问题之中,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视角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根据著作权法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进步而进步的特点,每次著作权理论的推进几乎都是相关著作权市场主体利益的冲突的爆发、协调,所以现阶段,从著作权法的侵权理论入手是一个最佳视角。但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著作权的侵权问题涉及到主体众多、牵连性极广,怎样在这纷杂的利益漩涡中选择呢?笔者认为,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为视角也许是较佳的起点。对于云计算背景下著作权法而言,更应坚持这一选择。因为在本地计算模式下,我们以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已经进行了较长的研究并积累了一下成熟的理论,继续坚持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延伸。

如根据侵权责任法的一般理论,要探讨某特定主体的侵权责任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侵权行为的认定、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问题。但是这几个问题中,笔者认为关于云计算下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及归责原则问题最为关键。

一、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问题的研究思路

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侵权权利种类分类包括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侵权人身权的行为、侵犯领接权的行为。但学界在研究网络服务商问题时,一般将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分为间接侵权行为和直接侵权行为。

要探讨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这一问题,其起点在于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问题。而要探讨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问题的前提是对云计算服务商有一个认识。鉴于此,本版块大致得遵循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

第二步:云计算服务商法律地位的确立;

第三步: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对于第一步中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我认为至少有两种认识思路,思路一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中云计算的应用进行统计,然后得出对云计算服务商认识的结论,思路二是以云计算技术出发去预测或推导云计算服务商的定义。对于这两种思路,我建议使用第一种思路。选择思路一的原因:思路二存在不可避免的认识方法错误问题,因为一种服务商的出现或者服务模式的出现,一定是市场参与主体在一定的利益驱动之后产生的,而绝对不是某项技术的出现去决定的,也就是云计算技术出现了是不一定会带来云计算服务的,而在于市场参与主体认为云计算服务有利可图而去开发相应的技术、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创造相应的商业模式,所以如果我们主观的根据我们的认识去确立云计算服务商是什么、包含哪些类型是有悖于前述逻辑的。

对于第二步,云计算服务商法律地位的确立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得谨记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是用既有的法律,拿到本课题来说就是使用网络著作权法、民法、侵权行为法、判例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去认识。这一点是需要说明的。在第一步中,通过对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我们已经能够知道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包含哪些种类以及云计算服务商的类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在第二步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既有法律(广义上)对不通过类型的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或者法律评价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确立了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美国《版权法》512条也确立了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还有如我国学者薛红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包括三类。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学界观点我们去对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进行评价。这也就是第二步要完成具体工作。

对于第三步,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在这一步的具体工作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具体解决的问题是云计算服务商的哪些行为能够构成侵权行为。这也是后文中要探讨侵权责任的前提。但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能够明确,就是认识标准的问题。即根据什么样的法律标准去认定。当然我们对于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初步认识时,肯定是采用既有的网络著作权法、民法、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理论,好似这一问题得已回答了。但这其中还隐藏了一个认识上的缺陷或者不足,就是现有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问题怎么去弥补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对于现有法律的滞后性或者缺陷或者会产生的调整也应该做以探讨。当然此时的这种探讨之会涉及侵权行为认定的部分,暂时不会涉及到其他部分。这是关于认定标准问题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2篇

如根据侵权责任法的一般理论,要探讨某特定主体的侵权责任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侵权行为的认定、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问题。但是这几个问题中,笔者认为关于云计算下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及归责原则问题最为关键。

一、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问题的研究思路

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侵权权利种类分类包括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侵权人身权的行为、侵犯领接权的行为。但学界在研究网络服务商问题时,一般将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分为间接侵权行为和直接侵权行为。

要探讨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这一问题,其起点在于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问题。而要探讨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问题的前提是对云计算服务商有一个认识。鉴于此,本版块大致得遵循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

第二步:云计算服务商法律地位的确立;

第三步: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对于第一步中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我认为至少有两种认识思路,思路一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中云计算的应用进行统计,然后得出对云计算服务商认识的结论,思路二是以云计算技术出发去预测或推导云计算服务商的定义。对于这两种思路,我建议使用第一种思路。选择思路一的原因:思路二存在不可避免的认识方法错误问题,因为一种服务商的出现或者服务模式的出现,一定是市场参与主体在一定的利益驱动之后产生的,而绝对不是某项技术的出现去决定的,也就是云计算技术出现了是不一定会带来云计算服务的,而在于市场参与主体认为云计算服务有利可图而去开发相应的技术、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创造相应的商业模式,所以如果我们主观的根据我们的认识去确立云计算服务商是什么、包含哪些类型是有悖于前述逻辑的。

对于第二步,云计算服务商法律地位的确立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得谨记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是用既有的法律,拿到本课题来说就是使用网络著作权法、民法、侵权行为法、判例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去认识。这一点是需要说明的。在第一步中,通过对云计算服务商的认识,我们已经能够知道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包含哪些种类以及云计算服务商的类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在第二步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既有法律(广义上)对不通过类型的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或者法律评价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确立了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美国《版权法》512条也确立了四种网络服务提供商,还有如我国学者薛红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包括三类。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学界观点我们去对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进行评价。这也就是第二步要完成具体工作。

对于第三步,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在这一步的具体工作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具体解决的问题是云计算服务商的哪些行为能够构成侵权行为。这也是后文中要探讨侵权责任的前提。但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能够明确,就是认识标准的问题。即根据什么样的法律标准去认定。当然我们对于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初步认识时,肯定是采用既有的网络著作权法、民法、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理论,好似这一问题得已回答了。但这其中还隐藏了一个认识上的缺陷或者不足,就是现有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问题怎么去弥补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对于现有法律的滞后性或者缺陷或者会产生的调整也应该做以探讨。当然此时的这种探讨之会涉及侵权行为认定的部分,暂时不会涉及到其他部分。这是关于认定标准问题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解决了认识标准的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将云计算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探讨。但无论是采用直接侵权行为还是采用间接侵权行为,它的一个逻辑起点都是第二步得出的结论就是云计算服务商的法律地位问题。到目前为止,认为云计算服务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网络服务商的结论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当然这一结论,我们也可以通过第二步的分析来得出这一结论。所以,既然云计算服务商仍然是一种网络服务商,那么我们认识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时,就离不开传统网络服务商侵权行为的基本理论。

对于传统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理论中,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直接侵权问题一直不存在争议。即当网络服务商从事了或者进入了著作权人专有权利范围,直接侵权就必然成立,而无论其存在主观过错。因为主观过错只是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应当考虑的要素。而争议的主要问题,主要在于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间接侵权一问题。对于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各国在立法中做以规定的并不多见,大多是通过判例来确立的一些列标准。而我国主要是通过共同侵权的相关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法律上也无直接的立法规定。这就导致了关于间接侵权的分类问题一直缺乏一个权威性的认识。对于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认为间接侵权的体系包括教唆侵权、引诱侵权和帮助侵权,对于这一问题在我国网络著作权法颇有影响力的王迁学者还提到了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和扩大侵权后果的行为以及许可侵权也属于间接侵权。对于此,我建议采用王迁学者的观点。因为对于他补充的两类侵权行为,是在面对信息技术的 发展,为了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世界上相关国家所提出的。这也正好符合本课题中所涉及的云计算,它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代表。

综上所述,对于云计算服务商的侵权行为认定这一版块。我们的思路可以这样展开:第一层次,采用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展开。第二层次,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展开。重点在于间接侵权。间接侵权的展开采用王迁老师的提出的间接侵权三种大类型,六个小类型。第一大类型是教唆侵权、引诱侵权和帮助侵权;第二大类型是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和扩大侵权后果的行为;第三大类型是许可侵权。

但是在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网络服务商在著作权法下的违法行为与侵权行为的关系。(2)云计算下,著作权法自身可能发生的变化,例如著作权权利的种类、作品的种类一些问题。(3)现在在网络著作权法中在这一领域中遗留的可能影响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的问题,例如复制权中的临时复制问题、网络传播权的含义、避风港原则的逻辑问题等。当然这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本版块的体系,但涉及到认定标准中涉及的相关具体法律问题。所以在此仅只有说明,提醒注意的意思。以便我们在考虑这一问题时能够更加的全面。

二、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研究思路

在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问题的有:云计算服务商的种类、云计算服务商直接侵权行为的情形、云计算服务商间接侵权行为的情形、对不同类型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特性问题。所以在该问题中,我们要探讨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一问题时,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云计算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

建立这一体系,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根据云计算服务商的类型,第二种思路,以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为两个方向展开建立归责原则体系。对于这两种思路的选择问题,我建议使用第一种思路。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支持:

(一)学界目前对于云计算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观点的基本予以认同,并且通过前期对云计算服务商种类的研究,发现云计算服务商的种类与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种类出入不大,所以采用不同种类为基础建立归责原则体系,不会与现在的著作权法在衔接上出现较大不同。虽然以后必然会出现新的云计算服务商,但这是法律滞后性的问题。

(二)在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中,王迁学者详尽的分析了每一类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问题,从他的专著中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不同的情形下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有着较大的不同,原因在于其所处商业模式不一样,所要承担的义务会不完全一样。这也是各国在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上为什么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立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判例法国家之中体现尤为明显。

(三)采用第二种思路,即以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模式来建立归责原则体系,虽然看似更加完备,但是仍然解决不了法律滞后性的问题,并且还有可能影响云计算产业自身的发展。原因在于法律能够起到引导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入法律确立一项并不完善的归责,云计算产业中的市场主体一般在进入这相关市场时是必然会考虑法律风险的,这样以来就可能抑制一些较好的商业模式的出现,较之法律滞后性而言,法律滞后性虽然在某一方面立法存在空白,但至少会鼓励云计算服务商去进入空白领域,所以采用第一种思路,觉得更为优越。

在确定了建立云计算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思路之后,我们将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怎样依据不同类型的云计算服务商来建立这一体系的问题。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得知云计算服务商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网络服务提供商,并且它的种类与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种类出入不大,所以这一体系建立的起点仍然是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归责的认识。

但是学界在传统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问题上,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对各种学说观点的认识以及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也即,我们必须对传统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以便为云计算服务商在这一问题的认识做好理论准备。

在完成对传统网络服务商著作权侵权责任归责体系的梳理之后,对于云计算服务商的该问题,就围绕云计算服务商的不同类型展开即可。在每一类云服务商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展开之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的问题:

第一,比较该类云计算服务商与对应的传统网络服务商在商业模式上、具体侵权情形下的不同,而不能只看到了两类服务商大致的相同或不同,就盲目下结论。例如云计算中的存储服务提供商可以与传统网络中的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大致对应,但是二者在共同侵权认定之时就出现较大不同。因为传统网络著作权法坚持技术中立原则的,但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下,网络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与内容提供商可能会有利益重合,这种技术中立原则是否能给继续坚持是很值得推敲的。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3篇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云计算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服务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标准化的支持方案。云计算降低了企业对软硬件投入的要求,通过租用云服务商的硬件和基础设施等,来部署运行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特别是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具有高可靠性、高通用性、按需服务、机器廉价等特点,所以企业把关注点转移到云技术上来。有能力企业纷纷采用私有云和混合云进行其会计业务处理。但在乡镇企业中,尽管部分从业者意识到了云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但云技术却很少被采纳。因此,在企业层面找出影响云计算应用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分析了乡镇企业中会计从业者对云计算的认识;其次,重点分析了没有采用云技术的原因。研究的结果非富了云计算在乡镇企业应用的资料,同时,也为云计算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见解,以便使云计算能在乡镇企业中更好地接受和采纳,推动乡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二、文献综述

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关于与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按照用户需求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作为服务(SaaS)三类。从云部署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云应用涵盖了文字处理,社会媒体,工程管理,电子邮件,页面开发,数据存储,会计,文件存储和电子笔记等。云计算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而降低企业成本。由于信息系统和技术已经托管给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更多的关注于商务领域和活动。这种模式最适合于资源(资金、时间、经验等)缺乏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基于云计算SaaS的会计软件,将所有企业数据存储在服务商的网络服务器中,避免了很多问题,如计算机崩溃等。对于乡镇企业需要我们关注以下特点:经营活动由市场调节;企业所在地集中在农村地区,职工中大部分为亦工亦农的农民;企业按规模划分绝大多少为中小企业;大多说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技术设备比较简陋;企业管理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以上特点可知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云计划过程中,乡镇企业只需支付少量等成本就可以获得SaaS的云计算服务。但是,事实上新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依然没有得到推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问题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等);第二部分包括对云计算的认识以及受访者中没有采用云计算的原因和想法;第三部分要求对云计算有一定认知的受访者在问卷中给定的云计算服务中选出所采用的服务以及对云计算未来发展的期望。此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50分,通过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发放到乡镇企业会计从业者手中,共收回问卷378份,回应率为84.0%,回收的问卷将做进一步分析。受访者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占83.1%,相关领域工作不足5年的占63.8%。受访者中从基层会计工作的占77.8%,其余为企业管理者或相关人员。所有受访者全部就职于乡镇企业。此外,36.8%工作环境中提供一个完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但绝大多数(63.2%)是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和手工会计系统的工作环境。最后,只有1%的受访者声称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云计算。

四、分析讨论

在所有受访者中只有71人表示对云计算有所了解,已经或未来将会采用云计算。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分受访者进行划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云计算了解的比例越高。由于乡镇企业的关系,本次问卷中涉及硕博士人员较少,但不容否认硕博士人员对新技术新热点的关注度较高。同时,由于云计算是新兴技术,所以参加工作不久(5年以下)的人员,是关注云计算的主体。最后,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大中型乡企中,由于管理理念先进,会计及管理人员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也是未来接受并采纳云计算的生力军。在所有受访者中307人表示对云计算很陌生没有采用云计算的计划。列出了没有关注及不采纳云计算的原因,这因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不使用云计算的最重要原因是在会计工作中不需要相关技术。这些可以在前两项的回答中得到认证。直接回答从来没有使用或不使用云计算的占47.2%,不知道云计算确切是什么的占到40.4%。在本质上,他们不认为使用云计算给他们带来任何显著的好处。此外,对数据安全和数据泄露的担心,网络的可信任度等也是会计工作中不采用云计算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还列出了一些云服务提供商让熟悉并打算采用云技术的受访者进行选择。给出了相应的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从业者对全球知名云服务商有一定的倾向性,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还是出于对知名服务商的设施和能力的信赖。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内的云计算还出于起步状态,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也各有倾向,不够完善。对于了解并接受云计算的会计从业者做进一步的询问,他们给出了接受云技术的原因。这些原因基于云计算的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成本,反应速度准确,动态可扩展性,简化维护等。其中会计从业者最看重的是前两项,占到总比例的75.3%。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企业规模,高安全性,标准化的接口等。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8.6%)认为,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云计算势必会引发企业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变革,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他们指出在乡镇企业会计事务处理中广泛采用云计算还需要相关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须要乡镇企业和云技术提供商联合共推云计算平台的长远发展。

5、结论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云计算实验平台;实验模式;实践创新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云计算课程正逐渐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在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2]。为促进学生掌握云计算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河海大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云系统的架构和应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掌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部署云平台,进而在云平台上构建相关云应用。由于云计算是来源于互联网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等多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成果,云计算技术的实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决定云计算是一门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因此实验环节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实验平台、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模式、强化综合设计训练等措施,帮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实力。

1构建云计算实验平台

为了给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实验环境支持,笔者采用“IBMOpenStackSolutionforSystemX”云平台解决方案设计企业级私有云架构[3],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并在其上部署虚拟桌面、分布式计算等应用环境,按实验需求分配基础设施资源,提供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支持。OpenStack是一整套云计算开源软件项目的综合,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实现基础设施级的资源配置。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创建实验环境,为云计算课程以及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提供应用开发和环境管理服务。云计算实验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云计算实验平台的物理设施资源包括网络、计算和存储设备等,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KVM对底层硬件进行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虚拟资源池[4]。云计算实验平台中部署了OpenStack的核心服务组件,包括存储服务、计算服务、镜像服务、认证服务、网络服务等,以提供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管理;同时还配置了开源的网络资源监控工具Ganglia和Nagios,对云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性能进行实时监控。Nagios用于监控云平台的主机、网络和服务状态,Ganglia用于监控系统资源负荷情况。在基于OpenStack的云实验平台下配置常用的云应用工具,如数据库、桌面云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存储平台Hadoop等。桌面云系统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自主创建和管理虚拟机实验环境的方式,采用VDI(virtualdesktopin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模式构建。云实验平台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制作为镜像,需要时再利用这些镜像创建虚拟机,学生只需获得使用权限,通过桌面云登录到虚拟机,就可获得所需的实验资源。云实验平台下的Hadoop应用环境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相关实验以及专业工程实践提供环境支持和展示服务;在OpenStack云平台中部署Hadoop,不仅能充分利用云平台中未被利用的计算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还可简化Hadoop集群的部署工作,大大提高实验环境的部署效率。

2产学合作,优化实验内容

云计算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动手对云平台进行操作和配置,加深理解云计算的理论和架构并掌握一些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经典技术,最终能够利用云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围绕这个目标,河海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云计算实验的关键内容和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技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IBM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IBM的云计算技术培训等各种方式,积极吸收云计算企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利用IBM公司提供的云平台资源实施相关的实验项目,设计IaaS、PaaS以及SaaS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I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部署和应用。通过安装和配置OpenStack核心组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基础设施云架构,从而理解怎样构建公有云和私有云;学生采用脚本安装或源码安装方式搭建一个多节点的OpenStack云平台,安装OpenStack的主要组件服务并对OpenStack云平台实现基本的操作管理,掌握IaaS平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模式。在P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包括Hadoop以及IBMBlueMix平台的应用。学生通过搭建一个Hadoop集群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熟悉其核心组件,同时自主研究大数据分析算法,对现实中海量数据处理场景进行分析,并在Hadoop集群环境中处理实现。BlueMix是IBM公司推出的PaaS公用平台,学生在BlueMix平台配置开发环境,可以实现移动应用、Web应用、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5],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操作理解云计算PaaS平台的可靠、高效以及高可伸缩的处理特点。在SaaS级别上,以IBMWorklight开发环境为核心,将云计算和移动开发相结合,设计海量并发移动应用开发等案例。这些实验内容的设置,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结合行业云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云应用的特点以及构建、部署、运行和管理云应用的相关技术。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虚拟化、集群管理、云平台资源分配、云应用部署和等多种技术内容,加深对云平台层次模型的理解,提高云平台的实践技能。教师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实验项目,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其他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工程训练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如与移动流媒体应用开发实验平台相结合,在云计算平台部署后端移动视频直播服务器,实现手机视频即拍即传、手机视频直播和点播播放功能,设计基于云平台的实时移动视频应用实验项目,作为开放性实验。

3依托在线课堂,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实验素材进行整理和测试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编著出版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云计算实践教程,使学生能够在教程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同时对课程进行在线课堂建设,整合包含视频、PPT、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验素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由于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平台更新快,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需要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因此在线课堂应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动态,紧密跟踪主流云计算平台与技术,及时更新技术资料和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依托在线课堂,教师应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前预习(在线)和课后拓展(在线)环节并在课堂实验中增加研讨内容,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实验模式,形成“课前预习(线上)+实验研讨(线下)+课后拓展(线上)”的混合型实验模式。在线课堂的开放性和云实验平台的共享性决定课程采用混合型实验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学生可以随时提前进行实验预习和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平台传给教师审核;教师可以在云实验平台上验证学生提交的实验作品;课后拓展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远程登录云实验平台申请分配,并通过虚拟桌面的方式获取。在混合实验模式下,教师在实验前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和阅读资料上传到在线课堂,并为学生制订可完成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自由自主地完成与实验相关的预习任务;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互动讨论,让班级同学以小组形式开展协同学习,将实验任务落实到组内的每个成员;实验验收时由各组讲解相应内容,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在线提交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根据学生表现和实验结果打分并计入课程总成绩。混合型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方式对实验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学习意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动手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仅轻松学习专业知识,还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

4强化综合设计训练

对于云计算的初学者和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讲,课程教学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快速建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直观了解云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和剖析云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块,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实时安排实验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云计算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完成拓展实验项目。学生以课外小组的形式提高学习,学习主题不限,可以是IaaS/PaaS平台搭建配置,也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或者设计一套从底层到应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PaaS平台BlueMix为例,该云平台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不限制开发内容和开发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该平台实现与硬件、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应用并且即时到互联网。课后拓展实验环节注重综合能力训练[6],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设计开发云计算应用系统,逐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表现突出或者在公有云平台上优秀作品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部级组织的云计算相关赛事,如云计算应用大赛、IBM公有云平台开发大赛等,利用学科赛事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7]。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竞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模式,掌握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提高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

5结语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5篇

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运算模式和发展趋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云计算不但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的架构模式,同时也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但是云计算应用之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我们应当对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通过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云计算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

1.1海量数据的管理风险

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量异常庞大,海量的数据既需要有效的保存,同时也需要有效的管理。海量数据的管理风险尤为突出,实际的管理过程会对整个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云计算背景下海量数据的管理风险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只有有效识别风险并降低管理风险,才能够保证海量数据的安全性。

1.2网络稳定性的风险

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架构模式与传统的网络架构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云计算的架构之下,网络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由于云端的数量较多,并且云端的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导致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整体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效识别网络稳定性风险以及根据可能存在的网络稳定性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和满足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1.3网络被入侵的风险

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架构存在多个云端,每一个云端作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网络单元存在被入侵的风险,如果云端的入侵风险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将会大打折扣,对整个计算机网络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点来看,网络被入侵的风险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架构和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对入侵风险给予有效地识别和预防。

2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危害

2.1不利于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云计算虽然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但是云计算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具体的危害表现在不利于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由于云计算背景下所有的数据资料都保存在云端,而云端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云端的存储和管理能力相对有限,给大数据资料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2.2客观上加重了网络安全的压力

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模式下,单一的服务器或服务集群的保护比较容易做到。云计算背景下的数据和资料都存储在云端,云端的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外界网络的影响和内部网络的影响,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云计算背景下,这个问题会在客观上加重网络安全的压力,不利于网络安全的控制。

2.3系统被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

由于云端的抗风险能力较弱,黑客可以通过入侵单一云端的方式获取云端的数据资料,给整个云端的数据流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黑客可以采取入侵多个客户端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云端资料,对整个云端大数据的保存和管理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云计算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被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

3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对策略

3.1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为了保证云计算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际的管控过程中,应当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采取数据加密、数据分块保管以及建立强大数据库等模式,对云端的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提高大数据的保管质量,避免大数据在云端受到黑客的侵袭而丢失。因此,通过对云端的管控以及对数据的加密,能够解决云端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云端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并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3.2云计算推动网络安全发展,规范数据使用

云计算背景下,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就应当积极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通过对数据进行规范,并建立有效的数据使用制度和数据管理制度,使整个数据管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提高数据的使用规范性和数据的使用效果。做好技术的升级和数据的加密,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同时也提高数据归类整理的有效性,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安全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规范数据使用、建立数据使用规则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满足计算机网络发展要求的重要手段。

3.3发挥云计算的优势,设置多层防火墙

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整体架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际的安全防控过程中,应当通过设置多层防火墙的方式来有效阻隔外界黑客对云端的影响,通过建立防火墙以及升级杀毒技术的,使云端的数据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数据的整体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满足了数据使用的实际需要,解决了云端数据保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设立防火墙并采用有效的杀毒技术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设置防火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对于解决云端入侵问题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我们不但要认真分析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新模式,同时还要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认识到其危害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推动计算机网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伯琪.浅谈企业信息安全治理框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4(5):19-21.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6篇

 

1 引言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是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各界均十分关注的焦点。在云计算环境中, 用户不再拥有基础设施的硬件资源,软件都运行在云中,业务数据也存储在云中,因此云计算安全关系到云计算这种革命性的计算模式是否能够被业界接受。本文将对云计算所面临的诸多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云计算引入新的安全问题

 

云计算的新特征带来了诸多新的安全问题:

 

①数据位置不清晰造成数据保护和隔离问题: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不再是存放在某个确定的物理节点上,而是由服务商动态提供存储空间,这些空间有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虚拟的;可能分布在不同国家及区域。传统上通过物理和逻辑划分安全域实现数据的隔离和保护,在云中无法实现。保护数据是安全的核心目标,数据位置的不确定性势必给整个安全防护体系带来重大影响。

 

②分布式网络存储状态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点,无疑为隐私保护带来了挑战。传统模式下,用户可以对私有数据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控制,而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的存储安全完全由云计算提供商负责,数据安全不再依靠机器或网络的物理边界得以保障,使得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

 

③虚拟平台安全与云计算服务可信:云中大量采用虚拟技术,虚拟平台的安全无疑关系到云体系架构的安全。随着功能与性能上的不断提升,虚拟化平台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目前,虚拟平台的安全漏洞不断涌现,如果黑客利用漏洞获得虚拟平台管理软件的控制权,将会直接威胁到云安全的根基。

 

④云计算条件下病毒、木马及僵尸网络的防护:病毒与木马的防护始终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在云中,病毒与木马除了传统的传播及破坏方式外,一旦其利用漏洞掌握了云的控制权,其复制、传播和破坏能力绝非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所能及。

 

3 云计算中确保信息安全的具体方法

 

尽管云计算存在安全问题,但它仍然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机遇。

 

在云计算方式下,数据是集中存储的,这样至少给数据安全带来了两个好处:降低了数据被盗、被破坏和外泄的可能。这也是云计算服务商讨论最多的一个优点。在云计算出现之前,数据很容易被泄露,如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失窃、计算机维修时的数据被盗。而随着云计算的推广应用,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存储在“云”中,只要用户能够接入Internet,就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访问,根本就用不着自己随身携带,也用不着自己去维护或维修。

 

能够更容易地对数据进行安全监测。数据集中存储在一个或若干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负责资源的分配、负载的均衡、软件的部署、安全的控制,并能更可靠地进行数据安全的实时监测以及数据的及时备份和恢复。

 

3.1 云计算用户的安全办法

 

3.1.1 听取专家建议,选用相对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用户在享受云计算服务之前,要清楚地了解使用云服务的风险所在。一般地,专家推荐使用那些规模大、商业信誉良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Gartner咨询公司副总裁DavidCearley表示,“使用云计算的局限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敏感问题,企业必须对云计算发挥作用的时间和地点所产生的风险加以衡量”。企业通过减少对某些数据的控制,来节约经济成本,意味着可能要把企业信息、客户信息等敏感的商业数据存放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手中,对于信息管理者而言,他们必须对这种交易是否值得做出选择。

 

3.1.2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幸运的是,一点点常识和一些简单的正确电脑操作练习可以将这类安全性失误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将你的机密资料放在云端上,如果你真的放了,例如利用网上银行时,避免在网络咖啡厅、学校或图书馆内的公用电脑上进行,也别太随便给出自己真正的联络资料,避免每个账号都使用同一个密码,就算只更改一个字母也好。云计算下增强安全意识,清楚地认识到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安全。

 

3.2 用户认证与授权

 

在一个典型的组织中,应用在组织的部署了信任边界,信任边界主要是静态的,并由IT部门监测和控制。在传统模型中,信任边界包括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些托管在IT部门管理的私有数据中心中,并且通过VPN、IDS、IPS等进行网络安全控制。而在云计算中,组织的信任边界将变成动态的,并且超出IT的控制,而组织的网络、系统和应用的边界将进入服务提供商的域中。

 

用户认证与授权旨在授权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和访问数据,同时保护这些资产免受非授权用户的访问。传统的认证技术有安全口令 S/K、令牌口令、数字签名、单点登录认证、资源认证等,可使用Ker

 

beros、DCE和Secureshell等目前比较成熟的分布式安全技术。云计算的用户认证与授权措施需要具备如下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广泛应用,云计算将会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虽然有几个标准组织在研究云计算安全,但是目前业界对云计算安全的解决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解决方法。 不少公司推出云计算安全的产品,但是创新力度明显不够, 而且通常只能解决一小方面的问题。云计算安全的研究目前大多数是存在于企业, 要解决云计算安全的诸多问题,少不了学术界的参与,未来需要企业和学术界共同解决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推动云计算的发展。

对云计算的理解与认识第7篇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立足市场,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IT人才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案,阐述如何从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云计算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IT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技能型IT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1066)。

作者简介:黄少荣,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智能,huangshaorong@163.com。

0 引 言

云计算是新一代IT 技术,是继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其本质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该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

(1)大规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在于它将各种软硬件资源都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中心拥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规模庞大。

(2)虚拟化:云计算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提供虚拟化的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的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3)可靠性: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的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用户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突发事故,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不同的“云”有不同的运用,同一个“云”也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只要是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PDA等,都可以按需购买“云端”资源[2]。

(5)潜在的危险性:云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却能够获取这些信息,持有敏感数据的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在选择云计算服务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云计算是对传统的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相关企业技术也发生着多维度的变革,给IT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展需求,对IT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提升IT人才的质量,以适应云计算时代新的技术技能需求。

1 云计算时代对IT人才新的要求

1.1 掌握关键技术

云计算时代,主流技术发生了改革性变化,IT人员将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深入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熟悉资源池的构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

(1)虚拟机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底层架构的重要基石。在服务器虚拟化中,虚拟化软件需要实现对硬件的抽象以及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管理,虚拟机与宿主操作系统及多个虚拟机间的隔离等功能,IT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虚拟机的使用,快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切换,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取资源进行开发。

(2)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系统需要并行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技术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大多数云计算平台都会提供针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IT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新的网络存储技术,才能够构建云计算资源池。

(3)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分析,这对数据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IT人员必须擅长负载均衡和并行数据处理,在程序设计时必须偏向更多的数据访问和调用,利用云计算的高性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使应用更加智能。

(4)平台管理和维护技术。云计算开发平台转向基于Hadoop框架、GoogleAppEngine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则从Windows转向Linux、VMware虚拟机。随着使用云平台的用户增长,对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上架部署、设备维护和运维、负责云系统平台监控、日常故障处理及性能优化、负责服务器、云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分布式编程与计算。为了使用户能轻松享受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编程模型,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目的。IT人员必须熟悉云计算模式编程框架,熟悉Hadoop等相关原理及技术和Map-Reduc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

(6)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仅仅只包括数据安全,更是一个涉及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IT 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反病毒、木马技术。

1.2 全新的技术技能

未来企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整合需求越来越大,IT人员仅具备简单配置服务器或者单纯开发软件的能力是不够的,要想在云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下取得成功,技术人员需要多才多艺,而且精通公司战略和法律责任等广泛的商业事务,还需要擅长与信息技术部门之外的同事合作。

云计算意味着全新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对意外、复杂问题的新理解,IT人员将成为IT技术的集成者,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者。云计算服务由第三方提供,屏蔽了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传统的系统维护、软件研发、硬件部署等业务必将出现较大转型。云供应商的IT人员必须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使用云服务的IT人员负责本地系统与云保持联系,关注的重点从具体技术细节转移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其岗位逐步从技术性的具体岗位向企业业务终端岗位转变 [3]。这种情况要求IT人员必须明确企业业务需求、懂得业务流程,并与云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企业需要的各项服务。IT人员还需要具备相关的管理、沟通、专业技术(需求分析、信息安全处理)能力和法律知识(熟悉交付服务的流程与制度、SLA服务等级管理、云计算相关立法等内容)等能力[1],并掌握供应商合同管理、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术。

2 云计算时代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和产业设置要同步实施,课程内容与现代技术也要同步升级,只有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型IT人才。

2.1 培养IT人才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职业人才”,IT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IT人才仅仅掌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IT从业者要想在行业中不被淘汰,靠的不仅是技术,而是长期培养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良好心态和成熟心智,以及交流互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为了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依据企业人才标准,提炼出一套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最终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的学生。在大学文化中,要铸造云品格、构筑云价值、凝练云精神、建设云文化[2]。

2.2 培养IT人才专业素质

1)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云计算有可能颠覆软件产业,是对传统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云计算时代IT人才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发展思维和全面思维。教学上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等多样、有效的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永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云计算的构建、开发、部署、管理将是高职院校IT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4],而且云计算是一门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学生不仅要对分布式计算、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具备沟通、管理等业务能力。

在专业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上,应在第一学期引入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增加支持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如云计算导论、IT人才素养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云计算概念,对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以便接受其他云计算新技术。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和算法等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再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在课程中加入云计算相关内容,如IaaS、Paas、SaaS的应用、云计算办公软件Office Live、Hadoop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管理技术BigTabl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MapReduce、VMware 虚拟化技术等内容[5]。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设置的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云实验室建设,升级改造实训条件,开发云实验和实训,组织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云计算架构下,实践教学还必须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思维的培养和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学业评定上,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是检验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必须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云技术。学生通过搭建私有云计算平台或借助公有云计算平台参与项目和工程,在团队中分别承担设计、开发、部署与等不同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人才评价上,注重云素质、突出云技能、考量云素养、完善云知识。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要基于云平台、利用云资源、开展云研究、促进云创新[2]。

4)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试。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了提高人才的市场认可度,需要在不同领域拥有多项认证。目前最受欢迎的认证有:①VMWare虚拟化专家认证,②思科(Cisco)设计专家认证,③Zap-Think架构师认证,④开放群组(Open group)

IT架构师认证,⑤信息系统安全专家认证,⑥至少获得一项CloudSchool.com网站上的云计算服务认证。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云计算认证考试,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拿相关权威认证证书,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

2.3 能力导向的师资建设

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学师资。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云计算时代的IT人才,必须建设云教学团队,优化云人才梯队。建设云教学团队要重视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实践技能的应用性、市场联系的紧密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云计算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机制,大力支持引进国际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推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云计算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服务人才机制,组成专业领域齐全、层次结构优化的云教学团队[6]。

3 结 语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管理和服务将作为云计算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思维的核心,高职院校需适应时展要求,深入研究云计算时代IT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拥有全新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IT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面向云计算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3): 12-13.

[2] 曾宪文, 李宪武. 云计算与高等教育的前瞻性云应对[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3): 47-50.

[3] 黄务兰. 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计算机时代, 2012(3): 59-61.

[4] 曾文英, 吴积军, 曾文权, 等. 基于云计算的IT课程体系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17): 40-44.

[5] 王颖, 杜朝晖. 云计算时代高职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5):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