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合集7篇)

时间:2023-12-16 16:21:32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1篇

“对外汉语专业”是专门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学者、科研人才而设置的一个全新的专业。第一个专业点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设立,在设立之初属于国家控制专业。到2000年,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家放宽了对此专业的限制。据统计,至2004年全国已有63所院校设置了这一专业,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地区。

在对外汉语专业设置之初,“现代汉语”就被明确地定位为该专业的必修、基础、应用课,但长期以来却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材,一直依赖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事实上,就现代汉语的课程任务和目标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对它的要求却有实质性的差别。请看教学大纲对此所作的规定:(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对外汉语专业:“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基础……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现代汉语的要求是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三种能力(理解、分析和运用)的培养;而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却更加突出了实践性,同时提出了对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由教学大纲的对比可看出,对外汉语专业对现代汉语课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现代汉语”教材建设的紧迫性

(一)从教材使用情况谈起

在全国的上千所高校中,除少数的单科院校外,绝大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而且这一科目在全国也有很多较为典范的教材可供使用。如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教程》,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及分科教材……相比之下,对外汉语专业尽管至2004年在全国已设立60多个专业点,但学科及教材建设却不能尽如人意。拿现代汉语来说,除北京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采用自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外,绝大多数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根本没有自己的教材,还依然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用汉语言的教师、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讲授现代汉语课程。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但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学科意识淡薄。在这里,学科意识淡薄突出表现为:缺乏对学科的认同意识、缺乏对学科的钻研意识、缺乏传授具有本学科特色知识的意识以及缺乏培养特殊学科人才的意识等。其中学科认同意识的缺乏是最根本的症结,认同问题解决不了,学科的其它建设问题也就都无从谈起了。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学科认同意识的缺乏有其产生、存在的特殊社会背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到“是个中国人就能教汉语”“会说普通话的就能教汉语”“能教中小学语文的就能教外国人汉语”等论调的影响,加之近些年来大量出现的随意拉几个不相干的人办起的外国人短期汉语学习班(据统计,这样的学习班仅浙江义乌一个地区就多达几十所)等不负责任的做法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相:

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或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

持此观点且依此行事的不仅仅只有社会上的一些蒙昧无知者,在学界乃至对外汉语专业内部也不乏其人。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意识淡薄、学科认同感较低,存在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只是外因;学界及学科内部的贬低或自我贬低才是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专业教材的缺乏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二)目前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无法实现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1.现行的“现代汉语”主要是为培养从事语文教学及汉语研究的人才而编写的,这样的教材尽管版本多,却没有一套是专门为对外汉语专业“量身定做”的,缺乏针对性。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将对外汉语教学和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区分开来。尽管同样是语言类教学,但它们的性质截然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对汉语及汉文化一无所知的外国留学生,而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要求是学一种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一套知识;相比之下,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在学生已经或基本掌握了汉语这一工具的前提下进行的汉语学习,因此,对于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就不再仅仅是学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套知识。

学科性质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现行的“现代汉语”一般是以语言现象、语言事实的描写为主要目标,缺少对现象成因、现实的使用情况及新的语言现象的动态关注。虽然现代汉语几经修订,也推出许多新的版本,但仍然以知识性传授为主,忽略能力的培养;侧重静态形式描写,忽视动态、意义、功能的把握。这样的教材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的语文师资,但却不能满足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要求。如上所言,对外汉语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因此,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绝不能和汉语言方向的学生等同看待;相反,应该对对外汉语方向的学生要求更高,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应该更全面,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应该更多,运用语言及研究语言的能力应该更强。但现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却体现不出这种差别,也无法培养出差别性的专业学生来。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语言现象及语法问题,在汉语为母语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看来是想当然的,无需研究,也不必设立专门的语法规则;但这些用法在留学生看来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甚至是和他们以前所学的用法是相矛盾的。比如说“使”字句,无论是现代汉语教材还是汉语词典都解释的极为含糊,“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而在词典中“使”字条下则阐述为“①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③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49页。)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不恰当暗示:“使”和“让、叫”等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于是,在这样的暗示下学生造出了下面的句子:

(1)老师使我擦一擦黑板。

(2)老师使我们作文。

(3)我使他做这件事。

(4)秦始皇使大臣修长城。

(5)母亲使聂小倩住她家。

(6)他只会使人做这做那,自己从来不干。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而且,由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留学生语言偏误也常常带有普遍性,但这些问题在现代汉语教材中一般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属于被现代汉语忽略或遗忘的问题。转贴于 另一方面,尽管说用汉语言的教材来培养对外汉语的师资只能算作是学科设置之初的权宜之计,而现在看来,这样做的危害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的未来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恐怕并没什么差别。这样的无差别意识一旦植根在学生头脑中,想再消除这些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学科的误解,并产生对学科的认同感,恐怕就不是三年、五年所能解决的了的,至少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事实是:2007年夏,已有全国性的第一批对外汉语教师从大学走向社会,目前,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纰漏已经有所表现。这就有必要要求在这段时间里,全国所有从事对外汉语师资培养的教育部门、主管部门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否实现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果没有,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多远?以后我们该为在校学生再作些什么?我们该不该有属于对外汉语的专业教材呢?

2.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学科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学科“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学领域,它具有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并反应本学科最新成果”(靳玉乐,2003:74)。受其影响,对教材观念也出现新的转向,放弃了原来的绝对“权威性”,逐步转向“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学习生活、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评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这时的教材作为“中介”应很好地发挥范例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则通过自己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体系。不仅如此,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地自学来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时,人人都应具备查找、分析、综合以及分辨真伪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在学校教育阶段得到培训和锻炼。所以,教材应具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变化。由此可见,范例性的、反映学科最新成果的教材已不仅仅是对外汉语专业的独家需要,而是整个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学科意识要增强,独立发展是关键,教材建设是前提

过多的外部依赖扼杀学科独立的精神、歪曲学界内部的学科认同,最终将使学科丧失自我。现在需要独立迈出的第一步(也正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为对外汉语专业专门组织、编写一套通用的教材。其中,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应该而且必须是首当其冲的。众所周知,现代汉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及基本科研能力的最根本的课程之一,其学科地位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学科的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改变对外汉语专业的尴尬局面,不能再让此专业的教师、教材依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困难是:“一来缺乏足够的讲授对外汉语理论课程的教师;二来开不出多少对外汉语专业理论的课程,只是一般的中文系课程再多加点外语而已”(陆俭明,2004)。陆先生所说的困难确实存在,而且还远不止这些,但这并不能作为一个学科不发展、课程不建设而依赖于其它学科的借口。诚如前面所说,由教育部审批的对外汉语专业在全国已建成了60多个本科教学点,这说明我们的师资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当然,不排除个别学校虚报、瞒报以及拉相关专业优秀教师充数等情况)。加以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老牌名校的强大后盾支持,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教材建设走独立发展道路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教材建设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宜再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材。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力量应当联合起来,共同编写一套有针对性的、体现本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这不仅仅是学科从依附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增强学科认同感、培养出大量优秀合格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重要保证。下面是笔者对现代汉语的教材建设提出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对外汉语的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大体上可将课程分为四类:

认知类: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

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和实际能力;

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

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培养的。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在具体课程及教材编写上一直侧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关注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个性、创新及实践能力缺乏等片面发展的现象。针对这一点,对外汉语专业在培养目标中就明确地将其定位为语言应用类学科,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讲授都应该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因此,教材的编排体例就没有必要总在单一理论指导下做文章;不仅如此,要编写出切合培养目标的新型教材,还必须破除教材理论的权威性、观点的普遍认可性、体系的完整性等种种束缚,这是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而这些人才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随时准备解决语言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可能在现代汉语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未出现过。因此,这些问题也就不可能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

未来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来源于哪里呢?是经典的理论、权威的观点么?仅靠这一点显然远远不够。众所周知,要培养一种研究能力,必须吸收众多学科、众多理论的营养,同时需要对吸收的营养不断地消化。这样,才有可能改善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分析及研究能力,逐渐培养他们对学科的敏感性和认同感。传统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将会严重束缚对外汉语方向的师资培养,不利于学科的进步;只有打破陈规,才有可能编写出有特色的对外汉语专业教材。比如说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在保持原有的静态分析描写的模式下,有必要加入一些动态的、解释性或生成性元素来充实原有的单一框架,诸如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普遍语法理论以及语用学中的一些合理的、积极的成分……这些理论在欧美地区方兴未艾,并且它们在第二语言教学及研究中确实发挥着结构主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这些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体系的日臻完善,它们必将为对外汉语以及整个第二语言教学界提供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编写一方面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学习规律,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应正确处理社会需求、学科需求与学生需求的关系,体现教材内容的现代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教材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制定明确的指导方向。对外汉语专业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师资,教材建设也必须切合这一总目标。为使对外汉语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在1988年研制完成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经不断修订已日趋完善。《大纲》中对汉字、词汇、语法等按水平等级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其中规定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数据是经过科学统计和对教学实际的分析得出的,既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难点,又针对于现代汉语研究的遗漏及薄弱环节。《大纲》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的总依据、总参照系,也是对外汉语专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材,才有可能做到既针对教学、高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另外,在选取教材内容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1.在语言类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删繁就简、降低难度,尤其是认知类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在“语言学概论”中已讲得很清楚,就没有必要在现代汉语中浪费笔墨;在中学语文阶段已出现或大部分出现过的可大量精简,减少冗余信息;增加必须的语言现象、语法问题。

比如说虚词就是急需补充的一部分,而且必须作较为详细的补充。因为虚词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在汉语中担负着极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而我们所从事的虚词研究,大都是以母语为汉语作视角进行的。由于对很多虚词的特殊分布及特殊功能往往习以为常,对于虚词间的许多细微差别也往往习焉不察。因此,对于虚词的介绍在语法课本中大多较为笼统,或者以点代面,或者浮光掠影。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现代汉语中所忽略的虚词问题却常常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不仅如此,虚词使用的频率之高、用法之复杂完全超出了汉语研究者的预料。据统计,汉语虚词总共有900多个,其中语法等级大纲里要求掌握的就有500个。为证实虚词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北京某高校曾对此做过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个学期内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造的1464个病句中,其中虚词使用不当的病句竟有952个,占65%。由此可见,虚词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留学生的语言习得效果,也是他们能否学好汉语的关键。因此,虚词问题必须成为新编教材中的一项重要的补充内容。

2.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而且必须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抛弃了这一点,编出的教材就会失去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将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实例引入到教材中,即使这些语言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不要紧。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但不会破坏教材知识的体系性、科学性,反而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汉语、认识汉语,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在不断的探索、研讨、总结中体味收获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术研究意识和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对于新教材内容的选取,我们以为:实践类知识比例最少应保持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特殊的新兴专业,其中的“现代汉语”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的专业特色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前人没有留给我们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又没有一套专门性的“现代汉语”教材范本可供参考,但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依靠现有的力量和条件编写出一套属于对外汉语的通用教材来。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本学科理论及实践研究。我们坚信,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对外汉语专业一定能走到独立、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本论文为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立项A0502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下高师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其子课题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改项目“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志平。)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靳玉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吕必松. 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李如龙. 也谈现代汉语课程改革[J].语文建设,1998,(5).

[6]邢福义 汪国胜.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语文建设,1997,(12).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2篇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它的教育培养目的是发扬与传承人类的人文精神风貌,探索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坚守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精神认同和社会义务,具有很明显的社会人文教育印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文类;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空间狭窄、学生就业率低、教师科研成果少,在学校层面就不被重视;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差,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其他专业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障碍,必须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汉语言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特点,不应该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而偏离了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当然在社会快速的变革的新时期,也要看到汉语言文化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实时调整部分课程,努力和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具有社会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工科类专业那么明显,在以就业率为价值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里面逐渐成为弱势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性不够明显,近年来就业持续走低,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招收的,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先天的兴趣,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注重是对人精神、素质的培养,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轻的大学老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认识不够,没有对其专业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准,对于教育理念贯彻不深,这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专业教学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

1、教育理念不明确

对于一个社会学科来说,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得到全面的贯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面对近些年社会价值文化冲击时,没有很好的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面对就业率低就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就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删减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回答的还不够。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聚焦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以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确的汉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就业能力低下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客观的看待汉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工科类学生是找工作难度较小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因为他们能直接创造生产力。而汉语言文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实用性,这个先天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题,首先必须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特长,在校期间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公文写作、人文素养等各职业能力水平,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3、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特点和专业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过去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把对人的培养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机统一,如果不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就难以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效益就得不到显现,也没法提升汉语言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深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及时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较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养理念受冲击

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为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为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脱离理工科的教学思维,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工具主义理性为指导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为己任,具有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3]。因此,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因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必须要瞄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以育人目标为指导,科学的设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导向和成才的导向,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回归到人文学科自身的轨道,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

2、素质教育被忽视,课程组织架构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课堂,由于教学内容重复,语文课程也学了好多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一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难掌控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也就很难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要想让汉语言文学发挥好基础课、必修课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二次学习的好习惯,改变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对语文课程形成的片面认识,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学宝库提升学生的鉴赏、思考、领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4]。教师要合理设计架构课程体系,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不能一套讲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课程改造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走近传统文学这个宝贵的资源。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时展进行增减,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其课程组织架构,让专业教学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学生需求。

3、教学方法落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瞄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个最终目标,要结合汉语言文学夜店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学习小组或学生社团,让他们开展我国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既加深了专业素养,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出版社、作家协会、书店、电视台等未来主要就业单位,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掌握现代办公职业技能,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3]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15):21-22.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3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文类;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空间狭窄、学生就业率低、教师科研成果少,在学校层面就不被重视;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差,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其他专业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障碍,必须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汉语言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特点,不应该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而偏离了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当然在社会快速的变革的新时期,也要看到汉语言文化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实时调整部分课程,努力和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具有社会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工科类专业那么明显,在以就业率为价值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里面逐渐成为弱势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性不够明显,近年来就业持续走低,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招收的,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先天的兴趣,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注重是对人精神、素质的培养,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轻的大学老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认识不够,没有对其专业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准,对于教育理念贯彻不深,这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专业教学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

1、教育理念不明确

对于一个社会学科来说,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得到全面的贯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面对近些年社会价值文化冲击时,没有很好的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面对就业率低就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就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删减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回答的还不够。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聚焦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以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确的汉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就业能力低下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客观的看待汉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工科类学生是找工作难度较小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因为他们能直接创造生产力。而汉语言文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实用性,这个先天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题,首先必须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特长,在校期间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公文写作、人文素养等各职业能力水平,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3、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特点和专业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过去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把对人的培养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机统一,如果不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就难以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效益就得不到显现,也没法提升汉语言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深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及时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较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养理念受冲击

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为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为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脱离理工科的教学思维,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工具主义理性为指导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为己任,具有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3]。因此,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因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必须要瞄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以育人目标为指导,科学的设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导向和成才的导向,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回归到人文学科自身的轨道,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

2、素质教育被忽视,课程组织架构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课堂,由于教学内容重复,语文课程也学了好多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一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难掌控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也就很难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要想让汉语言文学发挥好基础课、必修课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二次学习的好习惯,改变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对语文课程形成的片面认识,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学宝库提升学生的鉴赏、思考、领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4]。教师要合理设计架构课程体系,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不能一套讲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课程改造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走近传统文学这个宝贵的资源。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时展进行增减,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其课程组织架构,让专业教学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学生需求。

3、教学方法落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瞄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个最终目标,要结合汉语言文学夜店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学习小组或学生社团,让他们开展我国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既加深了专业素养,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出版社、作家协会、书店、电视台等未来主要就业单位,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掌握现代办公职业技能,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3]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15):21-22.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4篇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它的教育培养目的是发扬与传承人类的人文精神风貌,探索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坚守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精神认同和社会义务,具有很明显的社会人文教育印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文类;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空间狭窄、学生就业率低、教师科研成果少,在学校层面就不被重视;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差,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其他专业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障碍,必须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汉语言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特点,不应该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而偏离了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当然在社会快速的变革的新时期,也要看到汉语言文化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实时调整部分课程,努力和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具有社会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工科类专业那么明显,在以就业率为价值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里面逐渐成为弱势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性不够明显,近年来就业持续走低,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招收的,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先天的兴趣,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注重是对人精神、素质的培养,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轻的大学老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认识不够,没有对其专业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准,对于教育理念贯彻不深,这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专业教学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

1、教育理念不明确

对于一个社会学科来说,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得到全面的贯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面对近些年社会价值文化冲击时,没有很好的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面对就业率低就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就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删减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回答的还不够。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聚焦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以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确的汉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就业能力低下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客观的看待汉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工科类学生是找工作难度较小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因为他们能直接创造生产力。而汉语言文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实用性,这个先天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题,首先必须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特长,在校期间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公文写作、人文素养等各职业能力水平,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3、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特点和专业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过去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把对人的培养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机统一,如果不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就难以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效益就得不到显现,也没法提升汉语言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深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及时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较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养理念受冲击

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为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为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脱离理工科的教学思维,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工具主义理性为指导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为己任,具有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3]。因此,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因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必须要瞄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以育人目标为指导,科学的设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导向和成才的导向,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回归到人文学科自身的轨道,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

2、素质教育被忽视,课程组织架构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课堂,由于教学内容重复,语文课程也学了好多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一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难掌控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也就很难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要想让汉语言文学发挥好基础课、必修课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二次学习的好习惯,改变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对语文课程形成的片面认识,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学宝库提升学生的鉴赏、思考、领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4]。教师要合理设计架构课程体系,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不能一套讲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课程改造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走近传统文学这个宝贵的资源。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时展进行增减,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其课程组织架构,让专业教学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学生需求。

3、教学方法落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瞄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个最终目标,要结合汉语言文学夜店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学习小组或学生社团,让他们开展我国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既加深了专业素养,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出版社、作家协会、书店、电视台等未来主要就业单位,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掌握现代办公职业技能,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各国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上的头等大事,这就对于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性最强的文科专业。

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目前高等教育所需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应该是把专业人才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极具特色的专业学科,它是秉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汉语言学文化的宗旨办学的。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均有开设这一门课程,曾经这一门学科也是学生最热衷的专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的学科教育逐渐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渐与社会脱节,以至于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所以逐渐的学生不愿意报考这一学科,也慢慢地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变成了“冷门”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将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教给学生外,还应该把学生打造成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问题,还都有所欠缺。因此,探究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认为是无趣的学科之一。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它的教学理念是要发扬中华的传统汉语文化,所以此门课程的专业色彩会相对浓厚。因此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本门专业相关的行业,他们会觉得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行业都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当然,某些想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深造的学生除外。因此,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直接涉及。因此大部分学生们一直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无趣的学科。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不够重视。虽然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汉语言文学这一门学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够做到很好的传授知识。因为在教学实践上,大部分老师都会选择“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因为缺乏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因此导致不能改变现状,还是以传统方法教学。无法创新,忽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够重视。

(三)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都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都只会照书宣教,只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了理论上的表面知识,因此学生在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就会相对薄弱。许多教师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加难以得到提高。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的解决方案

(一)打破学生的认识误区。学生们会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无趣的学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语言为学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误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开学生的视野。在课上应该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烦闷。虽然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都是年纪相对较大的讲师或教授,他们在教授过程中早已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传统,以至于学生会认为老师的上课内容枯燥,教学过程烦闷。所以就会更加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老师们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内容并改变教学模式。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相对比较独特的学科,它的独特特性在专业性质强且学科的兼容性小。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涉及面也相对比较少。这样看来,学科的局限性就相当比较大,所以调整课程内容是有必要的。教师们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教学模式,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可以适当的弱化专业学习,加强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学科实践,以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调整课程的内容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改变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观能动性,加强在实际应用上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打造成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制定完善的测评方案。对于我国的教育模式,最好的检测模式就是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愿意去深入学习一门学科。尤其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门专业性质强的学科,若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测评方案是很难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制定测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就要严格教学,严格考核,并进行实际应用技能培训。所以,除了必要的常规考试和考查外,可以相应地增加专业技能考核和教学实践考核。严密的考核程序和考试内容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是加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为了更好的发展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符的行业,就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了得并有一定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6篇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13.53%,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4.51%”,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三、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课程设置的思考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第7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探究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就业率很高的专业,而且待遇丰厚,但是现阶段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应用性不强,学生所学的知识多为理论知识,所学知识和将来要从事的教学工作或者行政单位工作并没有多大联系。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人才的培养中心有偏差。现阶段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人才培养中心偏差问题,仍以人文理论知识为主,在课堂上单纯地讲授名家作品、写作特点及艺术成就等固化的理论知识,至于怎样在日后的工作中应用或写作却没有重点讲解。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虽然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文化知识,但却无法灵活应用,这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一个缺陷。(2)考核制度和形式不够完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考核制度和形式不够完善的问题,考核过于死板,考试题目多是概念性知识,缺少创新类题目,学生只要用心去背就能得高分,这种学习让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很难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认同感不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对本专业认同感不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认识的深度不够,因此也就很难产生兴趣和认同感了。虽然有很多学生高考报考时会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但这种情况很多都是因为这个专业就业率高、待遇丰厚,并不是因为本身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再加上教师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毕业,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可以顺利毕业,但文化素养并不高。

二、汉语言文学学科特点

首先,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汉语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将中国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培养学生的语言与协调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教师教学效果;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可以应用到其他专业或社会行业中,因此,专业知识涉及范围较广,有利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多、实践内容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的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高。然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却可以让教师更加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因此,教师通过制订应用性教学方案、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技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和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教师通过对应用性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工作机制,满足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应高度重视开展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应用性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