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学空间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11-12 15:14:52
地学空间分析

地学空间分析第1篇

目前,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房地产价格构成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房价内部组成的合理性和变化,二是从时间规律角度对房价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在时间序列的情况下尽可能得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趋势。

赵昕东(2010)利用1999年至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与住宅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动态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货币存量增长率变动的动态影响。洪国志(2011)在研究中本文由收集整理认为我国行政区经济导致市场分割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房地产价格空间溢出角度,通过模型分析价格的空间自相关和价格溢出程度的基础上,对城市内部区一级的边界效应进行了检验。

王鹤(2012)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和1999- 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房价,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房价空间相关性后,我国各区域房价的影响因素已不尽相同。陈浪(2012)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互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互动存在空间滞后效应和时间滞后效应,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信贷扩张、土地价格和房屋竣工面积是影响我国房价的重要因素。实证结果还表明,相邻地区之间房价影响程度比其他不相邻地区之间房价的影响程度大,经济特征相似地区间房价的相互影响程度比经济特征不相似地区间房价的相互影响程度小。

因此从宏观角度说,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规律除受时间和内部组成影响之外,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地统计学,以区域化变量为理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可以有效的用于分析房地产价格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及规律。

地统计学在房价空间分布中的引入及应注意的问题

地统计学处理的对象为区域变化量,即空间分布的变量,而房地产市场价格在空间上的分布,满足地统计学中的两个重要性质:在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某一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是随机的;在研究的整个房地产价格区域内,存在一个总体或平均的结构,相邻区域化变量的取值具有该结构所表达的相关关系。因区域化变量的特点是结构性和随机性,因此,结构分析和空间局部是地统计学在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房地产价格分布建立最优的半方差函数模型,能定量的描述房价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并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解释。而半方差函数模型能描述房价区域变化量空间结构,揭示空间距离的变化使得区域化变量的变异情况。在地统计学中空间局部估计通常采用克立格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房价在空间变化的相关性和随机性,在结构分析和半方差函数模型基础上,对房价空间分析中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取值在有限的区域内进行无偏最优估计,进而从克立格制图中了解房价空间格局的定量特征。

房价空间上分布的高低反映了房地产市场区域上的区位特征,从本质上说是区域化的变量。由于房地产价格相邻区域的同步发展趋势能形成房屋结构方面趋于相似和相邻区域具有相似的便利性使房价具有空间上的相关性。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房价空间分布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所分析区域内房价空间结构的分析和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对房价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在房价空间分布上,在不同的方向建立半方差函数,分析房地产价格在不同方位上的变异情况和房价空间相关距离并确定空间插值范围。

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模型分析

在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布上,若用h表示间距,d表示位置,q(d)表示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变化量,则利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模型构建为:

在理论研究中,对于半变异函数曲线用球状模型、指数模型或直线模型进行拟合,在本文的研究中,用球状拟合模型为b(h)=c0+c1h+c2h2+c3h3(其中为c0为块金值,c1、c2、c3为不同间距的基台值)。针对模型中的克立格插值,若q(d0)为待估值点,在该待估值点附近有n个已知点di(i=1,2…n),对应房地产价格调查值为q(xi),pi为样本点di的权重系数,则q(d0)=σpi(xi) (i=1,2…n),其中pi可通过半变异函数进行计算,使变量的估计值在点d0处的期望方差最小,且满足条件σpi=1。

(二)研究数据来源及修正分析

成都市目前房地产开发主要以住宅为主,类型以普通住宅、电梯公寓、别墅等形式体现。为使所研究的结构尽可能做到准确性、代表性,资料数据选择成都市三环以内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活跃的区域(以普通住宅市场为主)。为了使所选取样本点在数量上满足相应的要求,文章选取房地产住宅市场中交易数量较大、交易情况正常的普通商品房作为研究对象。

文章中所采用资料来源成都市春季、秋季的房地产交易会价格,考虑到价格上的误差,因此依据交易会的价格资料,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房地产价格进行实际调查,收集2009-2010年11月新开发普通商品房住宅价格信息416条,该价格信息分布在成都市三环路以内。所采取资料的价格指标确定。因房地产价格内受到户型、楼层、朝向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交易价格,本文主要是研究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因此针对每一个楼盘的价格,采用各楼盘的均价数据来进行分析,对开发商来说均价是每一个楼盘控制销售价格的重要标准,具有代表性,能相对准确的反应各个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水平。

为避免因时间因素导致房地产交易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到样本点数据的合理性,在数据处理上对样本点数据进行房价修正,采用中房成都指数将全部的房地产价格数据修正到2010年11月。

运用spass软件计算出样本数据统计特征值如表1所示。可知变异系数为0.28,属于一般的变异强度,运用均值±3倍标准差的方法查找特征值,并用最大正常值代替,得到处理后的偏度系数由0.31降低为0.24,对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p-p的正态概率图检验,如图1所示,结果说明本文数据服务正态分布。

成都市普通住宅房价结构分析

(一) 各向异性下的价格变异特征分析

本文构建了一个半方差函数模型,分析坐标中00、300、700、1050四个方位的半方差函数,如图2所示,可以得出在0-5km范围内,四个方位的半方差函数基本相似,当范围在5km以外时,四个方位的半方差函数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东南和西南方位的半方差函数处于较高水平,而西北和东北方位开始出现下降状态。房地产价格在空间上的变异其主要原因是在很大尺度上,房地产的区位因素差异大小、经济水平不同在不同方位上表现较为显著。当范围在5km以外时,在东北方位上区位条件、经济条件的差异趋向增加,成为空间结构性和相关性的主要因素,使该方位的房地产价格变异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成都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区位因素因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增加。因此,在该方位上区域差异明显,而在其他方位上这种区位差异随距离加大而变缓。

(二) 各向同性下的房价变异特征分析

在0-5km的范围以内,成都市住宅市场房地产价格空间结构性特征为各向同性,在该范围的半方差函数如图3所示。依据前面论述,半方差函数曲线的形状能反映变量空间分布的结构性及相关类型,并揭示空间范围的大小。而半方差函数中的球状半方差函数表明聚集分布,它的空间结构是在样点间距达到变程之前,样点的空间依赖性随着他们之间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在5km的范围内,成都市住宅市场价格的半方差函数符合球状模型,其变程约为 4km。在图3中可得出随着间距的增大,半方差函数逐渐增加,这说明住宅市场房价的空间相关性开始逐渐变弱。在到4km时,半方差函数达到最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房价的空间相关性开始消失。即在某点的住宅房价对周边房价影响程度的衰减半径为4km,即相对于某一具体点而言,它的房价对周边房价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到4km时达到最弱的程度,而对超过该范围的房价无影响。

地学空间分析第2篇

关键词 植烟土壤;养分;GIS;地统计学;空间分析;Kriging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97-03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不同地区的土壤具有不同特性,并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2]。在同一土壤类型上,土壤肥力不均,空间变异程度很大。了解养分的分布规律,对提高耕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间管理与施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3]。地统计学是分析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4]。利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来拟合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模型,并结合GIS技术,使用Kriging插值进行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和分析来研究土壤性质空间变异已成为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5-6]。

我国烤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且生产统一,管理相对集中。该文分析了山东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异规律,使其可视化,便于精细管理,充分发挥烟田土壤生产潜力,提高烟叶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诸城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土壤条件良好,水、热、光资源丰富,年均无霜期232 d,平均气温13.2 ℃,平均降雨量750 mm,全年太阳辐射总量509.6 kJ/cm2,年平均日照时数2 574.3 h,日照率58%,非常适宜生产优质烟叶。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于起垄前在诸城烟区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依据诸城市烟田分布规律图,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基于GPS定位,以网格点为中心,在半径5 m的圆形区域内多点(10个点)混合取样,取样耕层深度0~20 cm,用四分法取1 kg土样带回实验室,取样间隔100 m,共采集样品384个。土壤样品风干、研磨及过筛后,分别测定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法

检测数据采用域法识别特异值,即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差,在此区间以外的数据均定为特异值,然后分别用正常最大值和最小值代替。数据经典统计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以及DPS 7.05软件,并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地统计分析及其模型的拟合使用GS+5.3;养分趋势效应分析及插值空间分布采用ArcGIS 9.3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采集的384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有机质含量分布在6.47~28.11 g/kg,平均为12.510 5 g/kg。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274 2、34.023 6、168.311 0 mg/kg,变化幅度分别为46.70~151.10、4.50~101.80、66.25~693.75 mg/kg。从变异系数分析,各养分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范围在18.54%~48.89%,其中有效磷变异最大,达48.89%。水解氮变异系数最低,为18.54%。从变幅来看,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幅较大,极差达到97.3和627.5,变幅相差近8倍。按照变异系数的大小一般分为3级[7],30%为强变异。因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为中等变异;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强变异。其中,以速效磷的变异程度最大,这可能与磷肥的使用及土壤中的化学反应有关,土壤中磷利用率低,移动慢,易残留,因而磷分布不均,变异较大。

按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进行分级,诸城植烟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相对偏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

2.2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根据函数公式以及GS+软件分析,选择拟合度最好的模型来描述4种主要养分的空间结构,得到如图1所示的半方差函数图以及表3所示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参数。

可以看出,水解氮和有机质的决定系数较小,模型的拟合度较低,空间变异结构性较差,趋于以小区域块状变异为主,渐变性分布不明显,小范围内高低起伏。一般认为,块金值(C0)代表随机变异的量,C为偏基台值,是非人为、区域因素引起的变异;C0+C为基台值,表示系统内总的变异,块金系数(C0/(C0+C)),表示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可以反映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程度。按照其分级标准[8],75%时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变异组成,不适合采用空间插值的块金系数方法进行空间预测。由表2可知,水解氮的块金系数为16.86%,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

2.3 土壤养分含量趋势效应分析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常呈明显的趋势效应特征。一般把趋势效应[9]分为0(没有趋势效应)、常量(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常量增加或减少)、一阶(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直线变化)、二阶或多阶(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多项式变化)。图2中,x轴指向正东方,Y轴指向正北方,Z轴表示各样点测定值的大小;左后投影面上的深色线表示东西方向的全局性趋势效应变化,右后投影面上的深色线表示的是南北方向的全局性的趋势效应变化。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明显的二阶趋势效应,表现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呈多项式变化趋势。水解氮在东西方向上无趋势效应,南北方向上成多项式趋势效应。有效磷呈现明显的一阶趋势效应。

2.4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根据所得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利用普通Kriging最优内插法,绘制诸城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空间布局插值图(图3)。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机质整体含量偏低,只有西南部和东部含量较高。水解氮含量普遍分布在78.99 mg/kg左右,只有西北部和东部含量较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布格局较为明显,总体呈西南部较低,东北部较高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在西部和北部局部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较低含量的分布,多在110~115 mg/kg,中东部含量相对较高,但大都保持在173~198 mg/kg。总的来看,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布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3 结论与讨论

地统计学已经被证明是分析土壤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借助半方差函数和Kriging插值法可以对空间变量的空间变异和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已知样点的信息对未知点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和模拟,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不足,此外地统计学估计出的参数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估计的更为精确,可有效降低系统误差[10-13]。

(1)从经典统计学分析来看,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其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强度变异,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为中等变异。

(2)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函数均可以用半方差函数模型较好的拟合。其中,土壤水解氮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为中等。

(3)从Kriging插值分布图可以看出,土壤养分含量分布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实行分区管理与因地施肥。

4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田连怒,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7-240.

[2] 华孟,王坚.土壤物理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214-237.

[3] FRANZEN D W,HOFMAN V L,HALVORSON A D,et a1.Sampling For site-specific farming:Topography and nutrient considerations[J].Better Crop,1996,80(3):14-18.

[4] WEBSTER R.Quantitative spatial analysis of soil in the field[J].Adv Soil Sci,1985(3):1-70.

[5] 周慧珍,龚子同.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J].土壤学报,1996,33(3):232-241.

[6] 郭旭东,傅博杰,马克明,等.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557-563.

[7] 薛正平,杨星卫,段项锁,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4):6-9.

[8] COMBARDELLA C A,MOORMAN T B,NOVAK J M,et a1.Field―scale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central Jowa soils[J].Soil Sci Am J,1994(58):1501-1511.

[9] BERKELE A,HUDNALL W H.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prairie-forest transition in Louisiana[J].Plant and Soil,2006(280):7-21.

[10] 高博超,娄翼来,金广远,等.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1):35-38.

[11] 代,叶协锋,郑文冉,等.微尺度下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1):127-131.

地学空间分析第3篇

关键词: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地理教具

在现在的社会上,能力成为人们的焦点,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一个人的能力都至关重要,所以,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通过想象或是其他形式理解知识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和天生的禀赋有关系;另外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讲究策略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各种地形分析、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具备立体化、空间化的特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更需要学生有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一、打牢基础知识,为培养空间能力做基础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知识做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的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在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要知道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河流和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想象、分析、探究这些过程都是需要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作为根本的,也是以这些为依据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刚开始要做的就是给学生精讲基本知识和原理,让学生有知识的储备。

二、借助直观的地理教具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分析和探究知识,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缺乏空间感,这就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困难、无从下手。在地理教材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势、山川等地理名词或现象,书上都会配一些图片,但是图片缺乏立体感,学生也不能根据图片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具,通过一些地理模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而且教具的立体感很强,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下次再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就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和分析了。教具的利用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让课堂不再无趣和单一,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课堂教学有更好的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因为网络和信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信息化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通过一些技术或是手段教师就可以把地理形成过程或是一些发展、循环的过程做成动画,使学生通过画面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Flash让学生了解循环过程,从全面、细微、立体等多个层次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知识变得形象化,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用死记硬背了,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学生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学透,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在观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立体感和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读图、绘图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如,示意图、模拟图、景观图、统计图等,这些图是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从图中学到信息,学会从图中分析和得出信息。这些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出地理现象,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建立空间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绘图,通过图片表达地理知识,在图片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画图,表示各个地区的气压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建立一定的空间感,通过制图得到锻炼。

五、提出假设,促使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假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假设进行想象学习,在想象的过程中分析,对知识产生认知和理解,并逐渐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假设,如果没有太阳运动,那地球气候、电离层、磁场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思考假设的过程就会对假设进行分析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也会在想象的过程中巩固一些地理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已经成了一项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科难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和地理独特的学科优势,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民中,王忠志.浅析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2013(5).

地学空间分析第4篇

一.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通过叠加含有不同信息的各个数据层面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这个新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各个数据层面所具有的属性。

以ArcGIS为平台,选取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中探讨我国东中西区域差异形成原因为例。形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将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三个方面来探讨。

教学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地图数据:中国东中西分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中国大中城市分布图、中国交通分布图。

教学过程:在ArcGIS中加载中国东中西分区图(如图1),引导学生熟悉每个分区的的省区范围;打开全国交通分布图(如图2);将两个图层叠加(如图3),分析东中西部的交通分布特征。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东中西分区图与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大中城市分布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依次叠加,让学生分析东中西部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以及城市分布特征。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东中西部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明确其区域发展差异。通过多图层叠加分析,提高学生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对点、线、面按距离设定条件,在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自动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层,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的扩展,并进行分析得到所需结果。

以ArcGIS为平台,研究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国位于最大洋与最大陆的交界位置,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但同时又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方,尤其是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段,更是成为洪涝的重灾区。下面将以荆江段的洪涝灾害为主,介绍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教学准备:获取我国的河流分布图以及全国市级行政区划图,准备研究区域相关的河流水文数据以及气象资料。

教学过程:打开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以及行政区划图(图4),通过ArcGIS的查询功能让学生对我国的河流分布状况进行动态学习;提取出长江荆江段及其所流经的省市(图5),让学生分析荆江段河流的特点,加深对九曲回肠的认识;每年5-8月,季风气候给我国长江流域带来丰沛的降水,根据雨量的大小以及汛期的长短,荆江段的洪涝影响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荆江段的洪涝影响区域;在ArcGIS中制作荆江段的洪水范围缓冲区(图6),分析不同雨量的受灾面积以及主要的受灾区域,分析洪涝灾害对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影响。通过缓冲区的建立,学生可以动态的了解不同降雨量的影响范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数字地形分析

数字地形是GIS中地形起伏的数字化表达和存储形式,常见的地形模型主要是数字高程模型(DEM)。

教学准备:获取某一区域的DEM,准备研究区域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地学空间分析第5篇

【关键词】地理空间思维观念;中学地理教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74-02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思维教学观念,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之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体系,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理论分析

中学地理教师要想树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思维教学观念,就要全面分析相关理论,保证可以充分发挥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空间概念与空间分析。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从空间角度分析地理知识是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地理空间概念与数学空间概念不同,地理空间概念就是在各类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之下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空间。虽然可以利用维数对地理空间进行衡量,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地理位置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关系较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空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其一,具体空间。具体空间就是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其二,抽象空间。抽象空间就是概念化的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可以利用点、线、面对其进行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与模拟具体空间。同时,地理空间就是将地理事象植入没有内容的空间,其中,一维空间就是点与线。例如:中学地理知识中的交通干线与城市位置等。二维空间就是中学地理知识中的平面区域内容。三维空间就是中学地理知识的具体地理环境内容。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利用空间概念,并且对各类现象的存在与运动进行表达,保证可以形成一个空间形式。地理空间的实质也就是地理事象的具体空间,在此空间中,不同的地理事象决定了地理空间的类型。在对地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地理空间的类型进行分析,保证可以根据当前的地理事象变化情况确定空间类型。例如:在城市交通运输过程中,交通运输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地理空间类型也会出现变化,教师就要重新选择空间类型开展教学活动。

中学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空间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各类地理要素的空间作用。主要因为地表上的地理要素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而是在物质、能量与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空间作用。在这种作用之下,才能将地理空间的各类要素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有机体。在分析地理空间类型的时候,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地理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对地理空间中事象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

在地理空间中,地理事象相互作用可以利用位置与距离的数据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来,并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到一起。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应用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空间概念与理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概念分析

地理空间思维观念是空间思维科学技术的研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媒介”传达地理空间信息。地理空间思维的产生,对于地理思维活动产生较为良好的作用,并且影响着地理理论模型,推进了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地理空间思维具有形象化的思维特点,是学生在形成形象化思维之后,才能拥有的概念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性,在各类地理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地理知识、想象地理空间、概括地理概念、总结出地理规律。同时,中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形式利用空间思维观念。在中学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应用空间思维观念执行教学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地图,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图形解决问题,并且形成各类空间维度思维,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在中学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应用空间思维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借助空间思维引导学生想象地理图形,使得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或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并且将其有效应用在地理教学中,保证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地图视觉思维的应用

在中学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视觉思维执行教学工作。主要因为地图是一种图形模型,具有一定的意象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地图作为图形模型进行研究,保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地图是根据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在抽象与概括之后绘制出来的,可以凸显出地形的分布特点,利用等高线与色彩将地理情况有效表现出来。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地图视觉思维对学生进行教学,保证可以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基础上,增强地理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地形分布状态”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地图视觉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的各类交通线路,保证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地理结构体系,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

2. 地图空间思维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期间,地图空间思维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地图”体系。然而,“空间地图”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不仅包含较多语言概念与逻辑理论,还有大量的感知机构,需要学生可以将地理意象作为媒介,有效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因此,在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地理空间思维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摒弃传统的机械性记忆地图的教学方式,保证可以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应用效率。地图空间思维就是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地图模型,保证可以在遇到地理问题之后,可以在头脑中筛选、概括结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每个学生的地图空间几何数据不准确,所形成的面积与距离较为抽象,影响着学生的决策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地图的过程中,形成准确的几何图。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然带与气候带,然后在脑海中形成准确的几何体,构建出整体的认知框架,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3. 空间直觉思维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空间意象期间形成良好的直觉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例如:中学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地形图对长江水系的水文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根据长江地区的特点进行总结,保证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关注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应用,保证可以创新地理教学方式,制定完善的地理教学制度,并且积极应用先进的地理教学技术,在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建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追求[J].中国市场,2014(39):158-159.

[2] 李先静,陈丽杰,任燕等.Google Earth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4):84-85.

[3] 周达甜.互动型地图软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9):90-92.

[4] 胡文会,李晓萌.基于Google 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0-61.

[5] 徐萌.如何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1):180.

地学空间分析第6篇

关键词苏州古城图城市田园空间结构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K9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9-0091-09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的组合状态,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两大类,是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的空间投影。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了解城市发展特点的重要途径。考察现代城市如此,考察传统城市也是如此。

一般说来,对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资料: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城市遗址。就目前研究来说,人们大多是依据现存古代建筑、考古遗址,对照历史文献关于城市建筑、道路、河流、桥梁等的记载,判断其方位和距离,复原城市空间。因为古人对方位、距离的记载不够精准,据此作出的空间判断与实际存在必然存在距离;而古人记载多偏重于“建筑”,集中在城市建设的“点”或者“线”,而对处于“点”与“点”之间、“线”与“线”之间的城市空间则缺少记载,这些“点”“线”之间所包含的城市要素也就无从了解,而这些空间内涵恰恰是把握城市结构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传世文献相比,地图自然具有其丰富、直观的特点,根据地图了解古代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是传世古代城市地图较少,就现有某一城市地图而言,大多不具有系统性,人们据以探索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孤证的嫌疑;又因为古城图的绘制缺少现代的测绘标准和技术工具,所绘地图内容不太精准,据以研究空间结构时难免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但是,近年来古代地图陆续出版,弥补了这一不足,苏州古城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剖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标本。

目前所见苏州古城地图最早的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平江图》,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城图,学者们曾予以充分研究,从不同方面揭示苏州古城三横四直水陆双棋盘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城市肌理。这是我们根据地图认识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起点(见附图一,《平江图》)。

《平江图》是南宋绍定二年由平江府太守李寿朋主持绘刻在石碑上,石碑通高279厘米,其中碑额高76厘米,碑心高203厘米,宽138厘米,图中记述的各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比例尚不一致,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现在精准的比例概念,另一方面是李寿朋根据城池、衙署等重要性的不同有意为之,以示区别。但是,平江府城内的各项要素则一一反映出来,可以使我们对平江城内的空间结构有直观的了解。该图绘刻内外二重城垣及水陆五门和水陆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城垣呈不规则长方形,大约按照一比两千的比例制图,南北长约九里,东西宽约七里,周长约三十二华里。城内刻有大的河道六纵十四横,而以三横四直为核心,总长度约82公里,均为水陆并行、河道相邻、前街后河的水陆双棋盘结构。城内刻有大街20条,巷264条,里弄24条,标出坊表65座,桥梁314座,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67座,官府衙署38所,建筑物43座,其中的众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曾对这些内容有过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平江图》碑刻现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其拓片和线描图收入《苏州古城地图集》,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出版。关于《平江图》绘刻时间和绘刻人,古今学者有不同意见,目前比较通行的看法是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中考订的绍定二年即1229年。张维明先生力主绍定三年1230年说,见《宋〈平江图〉碑年代考》,刊《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本文采用通行说法。图中所反映的内容,笔者除了根据原图之外,还参考了以下学者研究成果:杜瑜:《从宋〈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规模和布局》,《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汪前进:《〈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12期。本文列举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讨论苏州古城空间结构。

2015年第9期

地图所见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学分析

附图一《平江图》

若就《平江图》而论,平江府城可谓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衙门官署、寺院道观之外,就是市肆与居民区,各种建筑栉次麟比,为水陆并举的河流和道路区分在不同的空间,而又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既是一幅繁华的市肆图,也是一幅优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是别具特色的江南都市景观展。这是现代学者一致的看法。这个看法当然有其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苏州古城的认识。但是,从中国城市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我们对苏州古城的空间结构还要多一层思考,还不能完全按照根据《平江图》来解读苏州古城的空间结构和历史特点,因为《平江图》有其局限性,这就是虽然详细描绘了平江府城的河流、道路、官廨、寺院以及其他建筑的空间布局,我们从中可以清楚水陆双棋盘式的城市水陆交通系统,但是还不能进一步说明城内空间结构,不能据以说明社会经济情况。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根据现代城市知识解读《平江图》的城市内涵,面对《平江图》时,不自觉地联想到当时的衙署、市肆、宫观、寺庙、民居等栉次麟比的城市建筑,想象着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袂成幕的繁华景象,不由自主地认为是商品经济发达的体现。但是,如果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城内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地块,没有任何标志,尤其在城图南部即今天的十梓街、道前街以南的大片地块都没有任何建筑物和其他标记,在北城墙、东城墙内侧也有相连的大片地块。这些地块被河流和道路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或不规则方形,其用途和性质模糊不清。如果追问:这些地块所承载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建筑,如果有为什么没有在图上标明;如果没有,这些空间是如何产生的,意义何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此深究。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从《平江图》和传世文献不能获得明确说明的问题,需要根据其他资料予以探究。

苏州古城图,除了《平江图》之外,现存的自明代至清末的共有九幅,分别是崇祯十二年(1639)《苏州府城内水道图》、乾隆十年(1745)《姑苏城图》,嘉庆二年(1797)《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同治年间《苏城地理图》(同治三年至十二年,1864-1873年)和同治-光绪年间的《姑苏城图》(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七年,1872-1881年,下文简称同光《姑苏城图》)、光绪年间的《苏州城图》(光绪六年,1880年)、《苏州城厢图》(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888-1903年)、《苏城全图》(光绪二十二年至三十二年,1896-1906年)、《苏州巡警分区全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苏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古吴轩出版社:《苏州古城地图集》,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这些古城图不仅记录了苏州古城的水、陆交通和建筑分布,还比较详细地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苏州城内土地分布情况,为我们了解苏州古城空间结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为以往研究所未见,通过对这些地图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特点,丰富我们的认识。

明崇祯十二年的《苏州府城内水道图》由四幅组成,是城内主要水道示意图,分别为:《苏州府城内西北隅吴县分治水道图》《西南隅吴县分治水道图》《城内东北隅长洲县分治水道图》《东南隅长洲县分治水道图》,记录水道同时,同时也记录了陆路交通布局,其三横四直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和《平江图》完全一致,所绘水道较《平江图》则多出五千米左右。比较两图不难发现,《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显示交通最为集中的区域是中部,大约相当于现在桃花坞大街-西北街-东北街以南、干将路以北地区,说明明代苏州城的空间结构变化较大的也是在这一区域;其他区域的水道与空间结构和《平江图》基本相同,说明其空间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在干将路以南、桃花坞大街-西北街-东北街以北都有大片地块,没有被水道隔开,其性质从《平江图》和《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无法显示,而清代的苏州城图则提供了说明。(附图二明崇祯十二年《苏州府城内水道图》)

清代八幅苏州城图中以乾隆《姑苏城图》和同光《姑苏城图》最为详细。乾隆《姑苏城图》中可辨的地名,有街巷620条、桥梁256座、寺庙128座、祠堂28座、衙署25座、仓库11处、城门6座,营寨、学校、会馆、园林、码头、坊、坛等总计1200多个,用文字注明为耕地、田园的地块有130余处,另有数10个池塘。虽然因为边界节点的模糊和缺乏,无法精确计算出当时苏州城内农田园地面积,但根据图中标注的农田、园地、荒基地地块,可以判定当时城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园地面积要超过城内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现在的葑门-十全街-胥门以南地块的五分之四是农田、园地和荒基地;现十全街以北、凤凰街以东、干将路以南地块约百分之六十是农田、园地;现在苏州大学十梓街校区及天赐庄以西地区全部是农田;现在的娄门-东北街-西北街-桃花坞大街以北地区约四分三是农田、园地和荒基地;东北街以南、平江路以东、干将路以北地块内约三分之一为农田和园地;在现在的观前街以南、十梓街以北、锦帆路以东、凤凰街以西地区也就是现在最为核心的地块也主要是园地。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块园地、池塘散落在其他地块内。

附图二明崇祯《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根据四幅原图绘制拼接而成,原图见《苏州古城地图集》)

同光《姑苏城图》记录的内容稍简于乾隆《姑苏城图》,但是其标明的高墩31处“高墩”,则是乾隆《姑苏城图》所无,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墩是城市建筑和河流疏浚、池塘清污的产物,中部和西部是衙署、市肆和人口聚集地区,建筑密度和水网密度远远大于东部和南部地区,高墩自然多于其他地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政建设的需要,高墩的数量、分布也处于变化之中。光绪《苏州城图》标出的高墩为15个,《苏城全图》记录的高墩则为23个,这些高墩在民国时代依然一直存在。民国十年(1921年)的《最新苏州城厢明细全图》尚有高墩23个,主要集中于城市中部,见苏州历史博物馆、苏州地方志办公室编:《苏州古城地图集》,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古城内的高墩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保存,其构成内容多样,有的是一般的土堆,有的是建筑废弃物,有的是兼而有之。在采访过程中,一些老人回忆,高墩附近一般都是荒地,有的还是坟地,在民国时代,苏州城内就有好几处大片坟地,位于现在市中心的体育场、大公园地区就是较大的坟场。至于农田、园地、荒基地的面积及空间分布和乾隆十年《姑苏城图》比较,只是在面积上有盈缩,空间位置没有变化。(附图三同光《姑苏城图》)

附图三同光《姑苏城图》

高墩形成时间,无从查考。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可知,这些高墩的形成,是城内建筑需要、土地开发的衍生物,自然是因时而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高墩的存在,由来已久,并非清朝末年才出现,只是因为绘制地图的人以为是临时堆放物而没有标注而已。所以,我们有理由推论,这些高墩由来已久。除了高墩以外,苏州城内还有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水塘,这些水塘在清朝的八幅地图中标注的并不详细,而在民国时代的地图中有部分体现。根据老人回忆,民国时代苏州城内大小水塘20余处。笔者先后访问一直居住在苏州古城内的75岁老人两位、72岁老人一位、81岁老人两位,他们均对民国时代苏州古城内高墩、池塘记忆犹新,这些高墩、池塘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还保留了一段时间。这些水塘并非私家园林的附属物,而是生产资料的组成部分,用作水产养殖,如现在的东采莲巷、西采莲巷就是因为该区域水塘盛产莲藕而得名。又如现在苏州大学本部西北角的读书湾就曾经是一个面积开阔的水塘,相当于一个小的湖泊,现在还依稀可见当年的痕迹。这些水塘、高墩、荒基地一般情况下都具有公共空间的性质。

明确记载城内农田、荒基地、园田、水塘空间分布的地图都是清朝绘制的。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追问:这些地图固然表明了清朝苏州城的空间结构,可否据此推论以往苏州城的空间结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清代苏州城的肌理是历史的延续,清代苏州城的水陆交通系统与《平江图》有着一致性,以三横四直为核心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城墙周长、形制都没有变化,起码说明苏州古城的物理空间完全均延续下来,我们完全有理由逆推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历史形态。

城市空间是一个生产过程,经济发展、政治变动、文化发展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生产,不同组织、不同集团、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因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力量的不同均会导致空间生产的变化。反过来,我们通过变化了的空间结构即可逆推其历史形态。乾隆时期的苏州是苏州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是学界关注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是商品经济的核心城市,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起码高于以往,其城市建设最为发达,其城市建筑密度也远远大于以往,其时的苏州城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和以往相比都要复杂得多。地图表明,乾隆时代的苏州城内有大面积的农田、园地,说明当时苏州城内的产业结构和人口构成是以手工业、商业和工商业者为主的传统认识是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乾隆时期苏州城内居民有相当比例是以农为生的。乾隆时代如此,社会生产、在商品经济落后于乾隆时代的过去更是如此。由此上溯,时代越早,苏州城内农田所占的空间和农业人口的比例越大。这为我们认识苏州古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现代研究苏州古城历史均以《吴越春秋》记载的伍子胥修建阖闾城开始,阖闾城是苏州古城的基础,苏州古城的繁华就肇始于阖闾古城。现在,对这一流行认识需要重新认识。《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对伍子胥修建城池情况有详细记载:

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制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阖闾曰:“寡人委计舆子”。子胥乃使相土尝水,相天法地,造诸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曰破楚门。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鳐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末年,距离吴王阖闾的时代已经七百余年,记载的内容有些是后世的附会,有的则不合逻辑。如“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鳐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读来就很像小说。小城在大城之内,周长十里,只开了三个城门,唯独东城不开门,原因是“欲以绝越明也”。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小城既在城内,与越之间有大城相隔,小城无论是否开门,都不存在“绝越”的问题。所谓“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恐怕不是伍子胥的设想,而是后人的附会。不过,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相天法地,造诸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聪”作为苏州古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结构,为历代所延续。唐人陆广微《吴地记》记载:

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丁亥造。迄今唐乾符三年丙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其城南北长十二里,东西九里,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七县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余巷。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余。地广人繁,民多殷富。陆广微:《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0~111页。

周敬王六年即吴王阖闾元年为公元前514年,到唐乾符三年即公元876年,距离1390年,《吴地记》谓“凡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系传抄刊印讹误。这儿的罗城就是伍子胥所筑的苏州古城,形状为“亚”字形,也就是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周长42里,比《吴越春秋》记载的“周回四十七里”少五里。这个数字差别,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记录或者传抄讹误;一是唐朝苏州城垣有调整。陆广微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所说的苏州城规模和结构是其亲眼所见,我们应当以陆广微记述为是,说明到唐朝后期,苏州城基本上呈矩形,东西九里,南北十二里,八个水陆城门,均沿用旧名;城内有大河,三横四直;街巷三百余,大小桥梁三百多;有居民六十坊,分属吴县、长洲治下。“地广人繁,民多殷富”,这是自阖闾以来最为繁华的时期,关于阖闾城和平江城的周长,文献有不同记载,学界有不同理解,详细研究见杜瑜:《从〈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布局和规模》,《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9年第1期。其空间结构并没有大的变化。

唐末五代时期,因为战乱,苏州城损坏严重。乾隆《苏州府志》卷三《城池》说至乾宁五年也就是898年,“十余年间,民困于兵火,焚掠赤地,唐世遗迹殆尽”。五代时期,苏州处于吴越钱氏治下,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虽然战火较少,但是,处于兵争时代,苏州城经济凋敝,民生困苦,残破状况没能得到大的改善。到了北宋,苏州才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繁盛,人口稠密,为东南之冠,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将苏州升为平江府。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曾攻占平江府,烧杀掳掠,居民四散,建筑毁坏。政局稳定以后,因为苏州地理位置特殊,是临安北面最为重要的军事屏障,加上原来经济基础雄厚,南宋政府自然着力经营,一方面加固城防建筑,完善市政设施;另一方面发展经济,苏州城再度成为繁荣富庶之都。郡守李寿朋为形象直观保存平江府城风貌,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绘刻《平江图》。

如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指在交通便利地区、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有不同于农村的管理制度、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区。人们在讨论苏州古城演变时或多或少地受到现代城市概念的影响,以为苏州城的建立起码在一定意义上表示着苏州地区经济的发达特点,显示了工商业的发展。但是,城市是个历史形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人口构成、产业结构有着特定的内涵,体现在空间结构上也有着特定的特征。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农民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对中国古代城市经济特点和空间结构的认识也离不开这个历史基础。中国早期的“城”和农业是合一的,并不是为了适应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的需要而建立,而是为了安全防卫的需要,最初是为了防卫猛兽的袭击,后来则是为了防止临近部落的攻击,再后则是为了防止敌国军队的进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城的设立最初是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而不是因为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结果。以此作为出发点,考察阖闾古城的出发点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阖闾建城,是为了和越国战争的需要而兴建,首先考虑的是对吴国人力物力的保护,居住在城中的是阖闾治下的吴国国民,主体是农业人口,而不是现解的工商业者、官僚等非农业人口。当时吴地的经济水平落后于中原,还谈不上商业生产,手工业、商业均以国营为主,工商业者隶属于官府,人口有限。伍子胥建城是要通过“设守备,实仓廪,制兵库”,以实现 “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的目的,“相土尝水,相天法地,造诸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聪”是为了“天气之数以威邻国”,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根本没有关系。因为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农业人口,城内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农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和平时期,农民出城农耕渔采;在战争年代,城内大片的土地、池塘、排灌系统,可以保障城内军民的生产生活,可以抵御敌军的长期围困。同理,也应该从这个角度考察宋代苏州城的性质,宋代的苏州当然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商业,是当时地方经济都会,但是农业在平江城内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内水道系统怕不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是有着排灌的意义,有着满足农业生产的目的在内。这些在《平江图》内没有显示,是因为《平江图》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图,是为了表达其时城市发展的示意图,着眼于城市建筑主体结构,而不是为了完整、直观地记录当时经济情况,在当时的历史观念中,也不存在记录社会经济的土壤,其对城市空间的展现与实际存在有距离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推定,南宋加强平江府城建设的原因固然有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因素,衡以当时宋、金对峙的历史条件,更多的是出于军事和政治需要,不能以后世的工商业城市形态考量其性质。就目前所见从《平江图》分析苏州社会的研究成果来说,虽然直接叙述苏州市民社会的论著不多,但是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认为《平江府》反应了苏州市井的繁华,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而乌再荣先生则通过对《平江图》的市坊制度的空间分析,论证当时的苏州已经“城市化”,表现了“市井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参见乌再荣:《从〈平江图〉看南宋平江府之市坊制度》,《建筑学报》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上述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历史考察,明白了即使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乾隆时期,农田、园地所占空间依然在城市物理空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另有一定数量的荒基地、高墩、水塘,不仅为我们理解苏州古城空间结构提供了新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的一般特点打开了一扇窗户。

首先,苏州古城并非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工商业都会,更不能以《姑苏繁华图》为依据理解乾隆时代的苏州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姑苏繁华图》是歌颂乾隆盛世的艺术品,并非当时社会的真实描摹,不能作为历史资料使用,不能视为苏州古城经济发达、市井繁荣、民生富足的真实写照,与《姑苏繁华图》同时的乾隆《姑苏城图》才具有历史价值。《姑苏城图》告诉我们,古代的苏州城,居民生活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都是依靠手工业和商业,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中居民,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从事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业和园艺业,其时苏州城内的经济结构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并举的格局。尽管无法对三者的比重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从空间结构上看,农业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在清朝社会最稳定、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比重小一些而已。也就是说,从物理属性考察苏州古城空间结构,农业空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苏州古城研究中,运用《姑苏繁华图》说明苏州商业繁荣的学者以范金民为代表,参见范金民:《〈姑苏繁华图〉清代苏州城市文化繁荣的写照》,《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清代苏州城是工商繁荣的写照――〈姑苏繁华图〉》,《史林》2003年第5期。

其次,丰富对《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记的营国制度的理解,即营国制度只是说明西周建城立邑有着等级限制,并不能说明城市兴建以工商业发达为基础,等级规定的是城邑空间范围,而没有考虑到其空间结构的经济属性的历史特点。《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即城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三个城门,四面共有十二个城门,周长三十六里,总面积为八十一平方里。国内分为九经九纬,呈方格网状结构,官署区、贸易区、祭祀区等各有专属空间。所谓“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就是在“朝”――朝廷的左面为周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右面为周天子祭社神的地方;朝在南面,市在朝北面,祖、朝、社在东西中轴线上,市、朝在南北中轴线上,市、朝的面积均为“一夫”――一百亩。按当时度制,六尺为步,百步为亩,一步宽、百步长为一亩,三百步为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当时的尺是周尺,一尺约合现代23厘米强,一步约为140厘米,一里约为420米。也就是说,周天子的国――都城,在设计上边长是3780米左右。这是当时能够允许的最大的城池,其他诸侯国的都城要根据身份高低依次缩减。《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国大夫祭仲对郑庄公说过这样的话:“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所谓“大都”是指大的诸侯国都城,不能超过周天子都城的三分之一;中等诸侯国国都大小只能限定在周天子都城的五分之一;小的诸侯国国都只能是周天子都城的九分之一。祭仲说这番话的时间是在公元前722年,这里的“先王之制”是西周制度。这说明,西周到春秋初年,建城立邑,都是按照身份高低确定规模的,经过严格的规划,有明确的等级限制,而不是根据经济发展、社会分工需要进行。当时城中的居民,手工业者、商人是少数,农业人口是多数,所谓的城实际上就是有围墙的农村,和现代意义上城市的性质是不同的。苏州古城空间结构为我们这一理解提供了实例。

第三,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建城思想多样性的理解。人们研究古代城市时,往往不自觉地把《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营国制度作为建城立邑的标准思维,实际上没有注意到其适用范围和地理限制,忽视了其他建城思想的实践意义。营国制度是以西周分封制的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是礼制秩序的物化反映,在等级变动的条件下,其秩序的权威性必然改变;若从空间生产的角度看问题,如果在水网、丘陵地带建城立邑,这种以王宫寝殿为核心的以中轴对称为特点的设计理念显然难以变成现实。有学者曾经根据《匠人》的营国制度解读《平江图》,认为平江图是中华王都的体现,既不符合营国制度的礼制内涵,也不符合《平江图》的历史实际。曹林娣先生认为阖闾城是按照周天子的营国制度规划设计的,是“礼制”的体现,明确以“王都文化”代指阖闾古城,见曹林娣、殷虹刚:《中华王都文化的化石――苏州古城文化的价值》,《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其实,除了《匠人》营国制度的设计思维之外,《管子・乘马》还有另一种设计思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里说的“国都”是诸侯国国都。诸侯建城考虑的是依山就水,因地制宜,安全第一,建筑方便。用现代通行的观念表述,《匠人》的营国理念是宇宙思维,城市建筑模仿天地四方的对称与尊卑,《管子》所述是有机思维,因地制宜,为我所用。就实践而言,像后来作为王朝都城的偏重于宇宙思维模式,而地方性城市,特别是因为经济发展由小到大形成的地方性城市则偏重于有机思维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什么级别的城市,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苏州古城初建之时,作为吴国首都,自然有其礼制色彩,但是坐落于水网地带,面临着越国的军事威胁,显然不能照搬“营国”的理念,而需要因地制宜地灵活应用。以《平江图》而言,既有规划的对称性,以官府衙署为核心,但更具突出的有机性。苏州古城如此,其他同级别的城市也是如此。

地学空间分析第7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