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的目的(合集7篇)

时间:2023-10-09 10:54:01
课外阅读的目的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1篇

总的来说,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内教学的扩展、补充和加深,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如何实施才能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成”呢?

一、对学生阅读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确立阅读目标实施管理的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具有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促使功能。学生刚接触课外读物,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读书目标,也不知从何处下手去读,缺少选择性和目标性。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实施目标管理。那么,教师该怎样实施目标管理呢?

1.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对于刚开始接触课外读物的学生,教师应向他们推荐一些故事性强,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的课外读物,让他们能读懂故事的情节,认知并能概括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写读书心得,写读后感。对于那些接受好、理解快、较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具有哲理性、理论性的读物,使学生的读书目标循序渐进地向高层次发展。

2.开展活动,促使目标的实现。目标提出来之后,教师应注意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中介,促使目标的实现。如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辩论会等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认识,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二、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1.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阅读信息。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及阅读层次都有差距。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些差距,努力探求他们各自心理成熟的轨迹,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及时地给予指导。

2.指导学生有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而学生在课外阅读方法上还是空白。教师应在这一方面教会他们如何略读,如何精读,在什么情况下应运用略读,什么情况下就得运用精读,使他们在阅读中少走弯路。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2篇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

阅读是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文本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梳理线索、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和掌握写作方法,而是一个获取信息、进行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的过程。因此,中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高效获得生活和成长信息,正确进行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也就是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读文章。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1.观念引导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望强。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经常地、反复性地教育学生明白知识的宝贵,读书的重要,阅读必不可少,也就是“书中有黄金”、“书中有智慧”的道理。这些道理不应是生硬的、苍白的说教,而应当用真实典型的事例去影响,诸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创立统筹方法和优选法的故事,诸葛亮祭东风的故事、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等等。要让学生从观念上确立:力量来自智慧,智慧来自书本。

2.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之中,才能把阅读当作他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a.教师以身示范。如适当展示自己勤于读书的形象和博学多识的一面,使学生产生敬佩、羡慕和效仿之情,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的效果。b.树立榜样带动。教师积极发现课外阅读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榜样,产生带动效应。c.开展竞赛促进。如开展名著讲座、知识竞赛、名著介绍、专题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d.进行展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或较大范围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间产生相互影响和鼓励作用。

3.制订方案,奖励优秀

教师可安排和要求学生结合具体实际,制订出个人的课外阅读阶段计划,内容主要是阅读的份量、内容、途经及阅读的时间安排和阅读的目的意义。这种计划要注意与课内学习不冲突、与课程目标相接近。教师还必须适时适度地对制定的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情况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绝不能让制订计划流入纸上谈兵和有头无尾的岔道。

4.优化课外阅读环境

由于城乡差异、社区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也由于学校文化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差异的存在,造成学生个体课外阅读的环境条件优劣悬殊。因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弄清这些外部环境的优劣情况,并积极想方设法去改善和优化这些环境条件。特别是要努力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这主要是提供一定量的读物,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活动时间,提供相对优越的阅读场所等。教师也可倡导学校及学生间资源共享,还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书讯信息等。

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了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会富有成效,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争取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额世界。

三、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1.择书有依据

社会发展,万物共生,图书市场,鱼龙混杂。中学阶段,学生虽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但由于其人生阅历、经验不足,面对浩如烟海的报刊图书经常是良莠不分、难辨善恶。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加以正确引导。正确选择读物的依据,主要是趣味性、思想性、关联性、时代性。中学学生应选择趣味性强的、思想上进健康的、与课内学习相关的、紧扣时代脉搏的图书开展课外阅读。

2.读书有侧重

正如做任何事情都有先有后,有主有从一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也应当是有博有精。要让学生明白哪些书属“博”的范围,应泛读,哪些书书属“精”的范围,应细读。泛读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更不要说是都去精读。但为了获取更多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就应该学会粗略地、“一目十行”地读。这样才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精读是仔仔细细地读。形象的说,就是“一行十目”地读。对重要的文章、书籍要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读,对重要的语段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体现的艺术特色还要做到透彻理解。必要时,还应作记号、做摘录、写读后感。一般地讲,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都属精读的范畴,这对充实学生的阅历、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的知识以及净化学生的品质有极大的好处。同志说,《红楼梦》党的高级干部至少要读五遍。就是这种道理。读书有侧重,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人一生应该读的几部书。

3.理解有层次

一般地说,根据阅读理解的程度情况,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指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深层理解指能清楚的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是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三种层次由浅及深,是读者阅读理解水平和阶段的不同体现。所谓“看了《西游记》说话如放屁,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阅读理解观念正是反应了这种不同的理解层次,作为读者必须仔细地把握。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3篇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建立阅读生活,提高阅读能力。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个人修养的整体提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2012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欣赏)课,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各校要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如整本书的欣赏评价课、高效阅读指导课等),形成阅读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可见,课外阅读课型的研究,是语文教师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于年级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阅读方法的不同,课的目标、内容和结构也会不同。本文根据笔者视野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和探究,谈谈对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让孩子喜爱阅读

我们眼下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有不止一个的教学目标,例如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再具体一些说,如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在阅读中懂得某个道理; 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等等。

笔者觉得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对于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首要的、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己千方百计地找图书阅读,就会终身不渝地阅读,就会乐此不疲地探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会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养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懂得好书中的人生真谛,就会受到书的启发,展开想象、思考,忍不住表达的欲望,就会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相比阅读兴趣的激发这个重要的目标来说,其他目标都是下位的目标,是相对次要的目标。倘若,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繁多,教学任务复杂,学生课上得累,心中升起的不是浓郁的、强烈的阅读欲望,那么就算知晓了阅读的方法、习惯的要求,明白了某本书中讲述的道理等等,收获能够广阔到哪里去呢?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笔者窃以为“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得到更好的体现,而“提高能力”可以在其他语文课和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因此,课外阅读指导课,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培养阅读兴趣”这个重要的目标。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引领孩子一生阅读好书,而不是代替孩子阅读一本好书。

诚然,“读书备词典”“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的好方法、好习惯,对于儿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在课堂上涉及,但是不应成为主要目标,不应该占据课堂过多的时空。

二、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触摸好书的精华

低年级儿童的课外阅读书,内容相对简短,如果是绘本,一般可以介绍整本书或者删减版。如果是文字偏多的书,也可以挑选重要章节介绍。带着“让孩子喜爱书”这个教学目标,把好书展示给儿童,让他们触摸书的精华,让书的魅力震撼学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相关常识、书的主体内容、感悟的指点等。相关的常识有:书名、作者、书的样子、书的类属、人们的评价等。书的主体内容包括书的故事、插图、书的特色等。感悟的指点是指书中那些特别精彩、特别震撼人、特别能启迪人等关键之处,师生停下来进行阅读交流,指导学生感悟,感受书的美妙之处等。

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将绘本故事的删节版一页一页展示给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故事面前,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故事讲述了一棵大树喜欢一个男孩子,给了男孩爬树、捉迷藏、荡秋千、睡在树荫下的快乐;给了男孩苹果以及由此换来的钱;给了孩子可以造房子的树枝和造船用的树干,直到只剩下一截树桩。大树一直很快乐,只有在孩子不在,在不能帮助男孩的时候,她才感到忧伤和抱歉。老师在读到大树很快乐的时候,不时地停下来问问孩子们:“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读完后,老师问:“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你身边有这样的树吗?”“这个男孩子一共来到大树边几次,每次来都是为了什么?”等。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问题孩子们能够回答;有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得不好;有些问题,部分孩子回答不出来。但是孩子们都被书深深感动,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有的孩子在偷偷地擦眼泪。课后,他们抚摸着书,爱惜地认真地阅读着。

在另一堂介绍童诗集的课堂上,老师从展示一首小诗《明天去远足》开始,让同学们在指名朗读、想象中感受童诗的美好和亲切,进而介绍一本诗集,让孩子们自由朗读其中的几首童诗《快乐佛》、《发呆》、《孔雀先生》。老师的问题很简洁:你知道要去远足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快乐佛》中的快乐佛快乐吗?《发呆》中写的发呆是怎样的?有趣吗?你喜欢《孔雀先生》中的哪几句?孔雀先生眼睛在看什么?短短的课,简简单单的方式,让孩子们忍俊不禁,喜不自胜,使他们萌生了对童诗的喜欢和对童诗集的亲近愿望。

在介绍童话故事集《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的课上,老师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孩子们一探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秘密的阅读兴趣。然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老师准备的童话故事《小乌鸦的故事》,他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老师介绍了花婆婆名字的来历,播放了花婆婆讲的故事《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使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这本童话故事书。

三、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特征:美丽的、智慧的、立体的、延伸的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容的本质特征,产生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影响力,它是让学生产生不同感受的根本原因。研究和把握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特征,有助于提高它的课堂效能。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美丽的。提出这个要求的依据是好书是美的。一本公开出版受到公认的好书,就是因为人们被书的美吸引。所以,上这类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应该尽量捕捉书的美丽,展示出来。好书的美主要有文字内涵美、文字形式美、插图美、书的外观美等。教师在阅读中,领略了书的美,将它们择要展示出来,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和欣赏,就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过一种美好的语文生活。这个要求看似很高,其实不高,只要老师去阅读,去体会,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展示出来,吸引孩子们也来思考和感受,就达到要求。老师找得是不是全面、合理,孩子们思考、感受得准不准,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被引领过来了,他们关注到了,感受到了美。因为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阅读中孩子的认识深度和层次是孩子们自主的天空,我们不应也不需要强求,开卷了,喜爱了,就是成功。对孩子们是这样的要求,对教师也不应提过高的要求。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智慧的。这个观点的依据也是因为好书,好书一定是智慧的。说好书是美丽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因为好书内涵上的智慧。智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首先,在内容上,老师应该发现书的智慧之处,选择书中有趣的、感人的、睿智的内容展示给孩子们。其次,在引导学生读懂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感悟、深思的地方,引导孩子们体会、思考、交流、甚至思辨,从而感受好书的精彩。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的提问:“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等。这些问题,是书传达爱和奉献精神的过程和方式,这种过程和方式是智慧的,深深地打动了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智慧的,使孩子们停在感情的节点上,深受震撼。第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师评价应该是智慧的。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1.重结果,更重过程。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收获的多少深浅也很难一样,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阅读水平低的孩子,要注重他们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方法、习惯等,有点滴的进步就是成果,就应该给予鼓励。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如开展“好书推介会”,每个学生推介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先自我评价一下推介是否成功,然后让大家选出推介最成功的人,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引导大家评选班级“小小读书迷”、“故事大王”、“小小博士”、“小小作家”等。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正确认识自己、敢于大胆质疑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阅读中去,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是立体的。“立体的”意思是这类课,应该是与孩子们的生活链接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之外的一个象牙塔。课外阅读指导课就像带领儿童出去旅游,看着风景,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在旅游景区,是什么风景都可以欣赏的,同样,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有丰富的风景。立体的要义之一是,这类课,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书的各方面情况:书的样子、文字、图画、书的特色、书的作者、书带给读者的思考、人们的评价等。立体的要义之二是这类课,要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书,走近书,走进书: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身体感受,用心体会,用大脑思考,用创新的思维去解读。总之是让学生像在生活中得到一样好东西那样,尽情体会、品味、享受,感受到好书的魅力。立体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孩子会得到更直观、更亲切、更丰富的感受,从而更爱阅读。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4篇

应该看到,新课标对第四学段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全面、科学的,也从侧面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是第四学段语文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如何实现第四学段课外阅读目标进行简单阐述。

一、精挑阅读教材,明确阅读目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不同的书籍在不同的层面上完善自我。培根早就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 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学者,皆成性格。”

究竟学生读什么,教师推荐什么,《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大致的方向。在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各位老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推荐书目上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功夫,既要思考课外读物读什么,又要考虑书的来源,还要考虑读后的作用;既要顾及学生年龄特征与涉知范围,又要考虑从兴趣着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选择(推荐)的阅读教材要实现什么阅读目标。

在众多的书籍中,文学典籍原本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爱的一种形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许多文学典籍被搬上银幕之后,有些人再也不去阅读原著了,并且还对原著产生了许多误解。在老师指导下,一些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监护人不是给予导向,而是一味的指责,视为不务正业;孩子们看电视连续剧时,家长(监护人)反要求他们立即完成作业,去读学校发的教材。致使学生不知何去何从,不少学生因无法打发时间悄悄走进网吧,而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至荒废学业、毁灭青春,更有甚者走向犯罪道路。因此,精心挑选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让学生爱读、乐读,读后有收获,从经典名著中吸收文学的修养和写作的技巧,尝到阅读的甜头。

二、精心指导阅读,实现阅读目标

近年来,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上,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四落实”办法,基本落实了课外阅读目标,收到很好的阅读效果。

1、落实书源。充分利用“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念,提升学生兴趣。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在班内举行“谁的课外书最多”的比赛活动,有目的地掌握班内可供与年龄、涉知范围相匹配的课外书籍的数量、内容,接着以商量的语气向学生说:“能把书借给老师看看吗?”老师将书借来后,采用浏览大概、精读片段的办法,掌握书的大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储备在信息库,以备指导时使用。

2、落实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坚持“经典性、前沿性”两个原则,结合课文内容精心挑选,实时推荐课外读物。⑴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书籍中找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⑵课文是节选的,到课外查找阅读整篇文章。学习《智取生辰冈》时可介绍《水浒传》,学习《论语十则》时,可推荐阅读《论语》。

3、落实时间。采取集体阅读与分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利用一节地方性课时,供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另外如午间休息,周末就据学生爱好予以指导。

4、落实检查。阅读课外读物,建议带一支笔、一个本子,做好读书摘要,把自己感兴趣的、不解的、想与大家探讨的、想考考大家的、觉得精彩的摘抄下来,隔一段时间搞一次摘抄展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身边的榜样,带动本班同学,还可以通过故事会,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到课外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将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中一些典型试题,设计到检查学生阅读的内容中,让学生回答,提高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掌握,增进学生对书中所选章节(片段)的理解,拓展其视野,养成寻根问底、不轻信别人的话,开动脑筋,自觉从书中寻找答案的习惯。

进而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精读、浏览、略读相结合,这样不断积累知识,训练思维,进而结合现实生活,就能达到赫兹利特所说的“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诗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

三、寻求多方结合,促进实现目标

1、与社会多方结合。课外阅读的目标实现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助,只有这样,课外阅读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如,学生进网吧查阅电子刊物时,家长(监护人)可抽时间陪同,看学生究竟在干什么,据学生年龄特点,教育他们爱护眼睛,最好不超过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还可与家长、学生商讨,让他们在允许的时间内到书店阅读,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

2、与各学科内容互相整合。课外阅读某种角度来说,是为学科教学、学习服务的,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科普科幻读物与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联系,历史名著与政治、历史学科教师联系,天文地理等篇目与地理、自然学科教师联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联系提出建议篇目,同时,让相关学科教师亦关注学生课外阅读,以达到学科知识的整合。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外;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42―0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能力、素养不同,对阅读理解也各有差异。特别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接受来自外界的语言文化知识外,更离不开自己的理解生成,促进语言知识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学生受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致使学生在阅读中出现乱阅读、浅阅读、不阅读现象,不仅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费时耗力,导致事倍功半。基于上述认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围绕课外阅读中深度、广度、长度的“三维”目标来优化教学策略,能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思维方法的前提下,提升语言知识技能运用灵活性和准确率。

一、“精选”素材,拓宽视野

阅读是学生自我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一种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学习素材。从庞大的课外阅读文本中挑选相应的学习素材,不仅是补充学生知识能量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必然。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和思维,让学生能积淀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的文本素材则是前提条件。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提供更切合思想情感、阅读心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阅读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增强阅读探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挑选过程中,一方面,应突出与现有学习内容的“匹配性”,丰富阅读素材内容,拓宽知识视野,使得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另一方面,挑选的素材符合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多渠道地搜集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小品等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能涉足多学科、多领域。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选取相关的经典美文,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回味其中语言表达的内涵,也可背诵一些经典名言警句。

教师精选阅读素材,能使得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将阅读变为学习使用英语的一种快乐享受过程。在课外阅读素材选择中,可结合模块总体要求和单元教学中阅读的学习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定的“阅读导学案”,从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截取一些经典名篇片段,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意义。笔者在介绍欧・亨利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阅读素材,并建议学生运用做笔记方式,围绕“What did the article tell us?”来建议学生摘录,并在晨读课上相互交流。

二、“指导”读法,灵活运用

课外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总有一种适合学生。教师不妨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喜好、习惯等多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感知,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认知感受。指导阅读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效率,深入浅出地阅读和灵活自如地运用。

在指导过程中,可总结概括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朗读等。建议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选择相适合的阅读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把握如下环节:整体感知。建议学生在运用泛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粗略而快速地阅读全文,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在阅读故事情节类作品时,要求学生把握5个“W” (who、what、when、where 和how),准确了解文章的表达主题;筛选重点,围绕文章表达主题来找出相关的信息要点,特别是对理解有一定帮助的关键信息予以留心,由关键词汇、核心语句来明确理解感知方向;情境猜想,建议学生运用阅读和跳读的方式,结合前后语境表达信息来大胆想象,尽量在符合原文表达意境的基础上找出有效信息。

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法,能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阅读感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Broadening horizons”主题阅读学习中,可建议学生根据网络介绍、杂志读物来选取一定的旅游阅读学习素材,要求学生运用精读概括形式,找出世界上一些著名景点,像The Potala Palace、Pompeii、Loulan等特色之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导游介绍的方式来找出相关信息点,引导学生升华阅读理解感知。在学生阅读理解相关题材的过程中,可补充介绍当地民众的道德习俗、传统节日、禁忌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达内涵。

三、“培养”习惯,注重养成

“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外阅读中,多培养学生能读善思的良好习惯,能增强阅读理解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对提高阅读理解准确性和综合性具有引导促进作用。

在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保持更为灵活自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勤用字典的习惯,特别是学习中较为常用的朗文字典,让学生对相应的生词能有初步的感知印象;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建议学生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作标志的形式来圈出阅读中的核心之处,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感知找出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培养学生多元化阅读运用形式的习惯,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默读、略读、跳读、细读、敢于质疑等习惯,使得他们在切身实践过程中探寻理解感知过程。除阅读外,还需要充分运用眼、脑、口等多种语言学习感官,让学生能够在有意识地运用中深化理解感知。笔者曾尝试建议学生能够每天运用15分钟时间收看CCTV News频道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能围绕“What did I find from the news?”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将观看阅读转化为自我积累和综合生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这些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能在自觉主动运用前提下灵活自如运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多阅读《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让学生在有阶段性的阅读训练过程中更好“享受英语,享受阅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可建议学生针对富有西方黑色幽默和智慧的名言语句予以背诵记忆,以加深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围绕上述阅读素材,尝试运用归纳缩写的形式来概括语篇表达主题;运用作笔记形式来划出文章的表达要点,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 you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articles?让他们有更多的阅读感知的机会。

四、“拓展”活动,延伸过程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有效载体和补充,更是学生内化生成运用的必然需要。借助活动的形式来延伸阅读,能将阅读理解自觉转化为互动交流,将静态的思考认知转化为动态生成展示,更好加深学生理性思考生成运用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可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优化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可运用“手抄报”,建议学生摘录自己的阅读感知新鲜内容,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万花筒”;运用欣赏原声电影,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观看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建议根据课外阅读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创设课文剧,以此来活化阅读内容,深化理解感知。

在拓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建议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来深入思考和表达,同时给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引导他们能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形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带着批判的思维来审视和思考运用,将阅读看成是自己积累语言知识的内在前提需要。

如上所言,围绕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长度来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养成,能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素材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围绕上述三维目标,鼓励学生经常阅读文本,长时间理解,将阅读转化为自身自觉学习行为,更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0(15).

[2]李松鹤.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外阅读[J].学周刊,2013(33).

[3]周艳梅.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实施课外阅读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2(23).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目标;阅读量;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0-02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加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成为题中之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应积极扩大阅读视野,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如何自主、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虽然有这样的要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引起高中生、家长及语文教师的切实关注。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负担,大部分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均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材的W习及相关练习上,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极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变得多元化,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纷繁多样。这些变化,使得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使得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重新被认定。基于此种情况,相关教育者需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想真正开展好课外阅读,首先必须确立有效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目标,一般可分为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与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两大部分。第一,学生课外阅读目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标应为: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应为: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逐步总结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要稳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设立上述课外阅读目标之后,学生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二、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未形成切实、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怎样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呢?第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唯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广泛、有效的指导。教育局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应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一定重视,并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第二,要提高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能扩大对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等。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提醒高中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当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能稳步开展与实施。

三、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假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大,无疑会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正常课业学习的开展;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则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外阅读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字,每年至少要阅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文本。因此,高中生应严格依据该要求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方面,也应给予科学指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十五分钟的课外阅读,每月至少阅读半本书,每年至少阅读五本书。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每周单独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时间与任务安排上看,高中阶段抽出少量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具备条件的。

四、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从古至今,优秀书籍不计其数。其中,有优有劣。为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避免一些劣质书籍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阅读的二十部作品必须积极推荐。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荐其他一些优秀书籍。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时,应与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效结合起来。例如,执教《边城》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边城》小说;执教《雷雨》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雷雨》小说;执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朱自清散文》等。这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生加深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推介,诸如《围城》《文化苦旅》《冰心文集》等。与此同时,还应向高中生积极推荐一些知名报刊,比如《读者》《意林》。

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对高中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上,学生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指导高中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生尤其应做好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情节时应快速浏览;在理解人物塑造手法时可逐字阅读、细细品味。只有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目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或仅采用粗读方式,或仅采用精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均是不科学的。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做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粗读与精读,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

(2)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做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名句,这些经典名句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若能在阅读时将这些经典句子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进行反复阅读、揣摩,定然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醒高中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3)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为高中生搭建课外阅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外阅读方法。在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要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供其他同学借鉴。对于一些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经典句子,也可与大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可以及时指导高中生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4)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持之以恒,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日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督促高中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高中生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必将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产生理想的阅读成效。所以,无论是高中生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均应做到持之以恒。

(5)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督促高中生写课外阅读心得。学生写的一些较为优秀的阅读心得,教师应将其张贴在班级阅读栏或学校的公告栏中,让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悟,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课外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对那些阅读心得写得较好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以鼓励他们在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可鼓励其他高中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写课外阅读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6)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S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报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高中生根据课外阅读所得,撰写文章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学生在报刊成功发表作品之后,他们无疑会增添更多的成功体验和动力,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更愿意将读书心得写出来形成文章,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更多高中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能认真完成上述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然会不断提升。事实上,有效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在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和把握。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反思与开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4(06).

[2]邹金桃.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3]秦俊巧.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意义及指导方法[J].语文建设,2012(14).

[4]张健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课外阅读的目的第7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阅读材料;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51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阅读技能目标五级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字以上”,在听、说、读、写技能全面提升的过程中,要着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根据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学业考试的题型来看,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过单单从教材中提供的语言材料作为阅读的量是不够的,英语的应用毕竟没有像母语那样的环境,因此对英语语言掌握不牢固,这就需要课外阅读来充实,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提升。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巩固英语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课外阅读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大多数英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仅仅只是有阅读要求而没有积极、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很难使得课外阅读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预期。学生本身也以学习课内知识为主,自学能力不强,因此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适度的教学干预,帮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效益,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课外阅读的目标设定

英语课外阅读又指泛读,是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与其语言能力水平相当或略高的材料,达到提升阅读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信的阅读者。英语课外阅读目标的设定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年级段都要达成相应级数的目标要求,初中生最终应达成五级阅读目标: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不同时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根据课标要求,英语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是:学生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加快阅读速度,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尽管课外阅读是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活动,但是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普遍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角色定位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只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在课外阅读项目中主要担任咨询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学生制定有效可实施的阅读计划;2. 与学生共同商讨、选择和制定课外阅读材料;3. 定期向学生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严格监控课外阅读过程;4. 多方位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引领和监控,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大量、高效的课外阅读。结合课标要求,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种有效控制课外阅读质量的策略。

四、课外阅读的计划制定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一:课外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制定好计划是课外阅读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之一。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计划表,在班内组建课外英语阅读小组,阅读材料人手一本,每月每人大概阅读一本,每日阅读时间为20分左右。阅读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进行轮流借用,这样组内成员可以互相监督,彼此促进。制定的计划可以分为短期的周计划和长期的学期计划。下面以学期计划为例,如下表:

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每个年级的阅读量是不一样的,七年级为每月2000字左右,八年级每月为3000字左右,九年级每月为4000字左右。

五、课外阅读材料的合理选择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二:课外阅读材料应符合阅读材料选择的五个原则,涵盖课标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中的各类体裁的读物,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阅读,实现扩大词汇量、增加语言结构知识和拓宽知识面的课外阅读目标。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 层次性,指材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2. 趣味性,指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需要;3. 发展性,指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要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并作为其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4. 拓展性,指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利于拓展思维和开阔其视野,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5. 真实性,指材料是供英语为母语的人阅读的材料,或真实地使用语言交际的材料。此外,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材料在编排上要提供阅读帮助,便于学生自学。

选材需跟课标所要求的文本类型相符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教师可选择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辅导材料、英语报刊和杂志、英语文学作品等,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自主挑选。教师要指导学生参照材料的阅读分类等级,选择难度不超出自身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材料,生词量控制5%左右,确保有愉快的阅读体验,保持长久的课外阅读动机。

六、严格监控课外阅读过程

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策略之三:设定高于课标要求的阅读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监控和反思阅读过程,达到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课外阅读目标。

依据元认知策略理论,我们设计了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如表二:第1项至第7项由学生自己填写,第8项由教师填写。师生每周课外阅读过程进行监控,把好自我管理和策略运用能力关。师生每周对课外阅读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把好自我监督关。

1. 自我监控:走向自主阅读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在 阅读过程中需要思维的积极思考,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监控起了起了很大的作用。课外阅读档案呈现了自主管理课外阅读的过程;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自我监控阅读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他们通过不断地阅读、记录、反思课外阅读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增强自信心,享受成功的乐趣,进而主动进行更多的阅读,成为自觉的阅读者。

课外阅读档案体现了元认知策略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前做好了阅读计划,选择了课外阅读材料(第3项),根据自身水平和其他因素,自行调整阅读量(第1、2项),确定阅读关注点(第4项),第5、6、7项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总结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或写读后感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投入更多心智,与作者进行思维交流和碰撞,构建阅读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2. 教师监控:提高策略运用能力。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档案,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展、监控学生的认知活动,在课外阅读档案第8项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在监控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之初,以课外阅读档案为载体,向学生介绍认知策略。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制定课外阅读材料、监控策略和评价阅读效果四个方面,将元认知策略细化成可以理解、方便操作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始终运用元认知策略指导课外阅读实践,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学习自觉性。

七、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