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手术护理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30 23:04:54
手术护理论文

手术护理论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000多台,普外3000多台、妇产3000多台、骨科2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方法

1.2.1专科组的设置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专科组长的设置(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专科组长的职务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专科的学习、培养(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专科组的考核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结果

2.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见表1。

2.2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见表2。表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专科技术考核成绩。

3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手术护理论文第2篇

本组120例,男89例,女31例;年龄38~80岁,平均59岁。食管癌手术14例,贲门癌13例,肺癌39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1例。肺气肿部分肺切除术13例,肺大泡切除术9例,胸部创伤开胸手术21例。以上病例有11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余均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入院后因环境陌生,对手术的恐惧,预后的担忧等,患者常有紧张焦虑的心理,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讲解有关疾病及手术方面的知识,减轻其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同时告知患者术后24h护士会常唤醒其做深呼吸、咳痰和改变等,使患者和亲属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

2.1.2呼吸道管理①戒烟:吸烟患者术前绝对禁烟2周。因为吸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使支气管上皮活动减少或丧失活力而导致肺部感染[2]。让患者明白吸烟的危害,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前术后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性。②口腔护理:嘱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③呼吸功能训练。注意:①缩唇呼吸。患者双手交叉置于腋前,用鼻深吸气时感胸廓扩张至最大,屏气2~3s,然后用嘴将气体慢慢呼出,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样。呼吸按规律进行,每天练习5~10次,每次10min,开始由护士指导,然后让患者独立练习。每天评估患者训练的成效。②腹式呼吸训练。由于术后切口疼痛,使呼吸功能急剧下降,呼吸模式由深慢变为浅快,从而使潮气量和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故手术前要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技巧。教患者做腹式呼吸,即一只手轻捂胸部,另一只手轻捂腹部,然后吸气,感到放在腹部的手起伏较大,反复练习直至掌握。③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④有效咳嗽训练。有效咳嗽可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前3d,教患者作深呼吸,吸气末屏气片刻后用力咳嗽,此时,腹肌强烈收缩,对抗膈肌在肺内形成3.3kPa压力,对抗关闭的气道,将会厌和声门气体冲出,其运动促使分泌物向上运动,将气管内的痰液排出。应避免只用喉头振动引起的无效咳嗽。

2.1.3术前肺功能的监测能有效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血氧饱和度等,综合判断肺功能是否耐受手术。对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前准备要充分。通过术前抗炎,间断低流量吸氧等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提高各项监测指标,为手术创造条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与活动术后患者全麻清醒,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取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利于通气及胸管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为患者叩背,护士手扶患者,另一手掌指关节微屈成握杯状,利用腕力轻柔地迅速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叩击背部,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叩击可在患者呼气时进行,使松动的分泌物利用气流的冲击将痰排出,叩背时力量适中,利于痰液排出,促进肺复张。病情稳定,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肺不张,改善通气功能。

2.2.2镇痛开胸手术创伤大,切口和引流管等的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影响患者呼吸,有效潮气量减少。术后有效镇痛可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应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稳定患者情绪,常规使用镇痛泵24~72h,必要时辅于镇痛药肌注,效果更好。同时给予有效的胸廓固定。

2.2.3指导并协助有效咳嗽鼓励患者咳嗽是呼吸道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患者多因胸部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咳嗽,造成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极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因此,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指导并协助其有效咳嗽:嘱其放松,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2~3s,然后用力从胸部深处咳出,必要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刺激胸骨上窝或环状软骨处,引起刺激性咳嗽反射,使痰液排出。但同时应观察患者病情,咳嗽动作不可过剧过频,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对无力咳痰者,给予经鼻导管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咳嗽时可让助手协助用双手捂住胸部切口,以减轻咳嗽时造成胸廓振动引起的切口疼痛。

2.2.4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4次,雾化液用0.45%盐水代替等渗盐水,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盐分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3]。用0.45%盐水30~5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或沐舒坦30mg,嘱患者张口深呼吸,将药液吸入气管、支气管,减轻局部水肿、炎症,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不合作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行鼻导管吸痰。

2.2.5加强肺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可让患者吹气球或使用专用深呼吸训练器,以训练肺功能,促进肺复张。

3讨论

开胸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痰液是开胸术后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重者引起肺不张、肺萎缩。做好胸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可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脏的通气/血流分布,提高患者的呼吸效能,改善心肺功能储备[4]。因此,加强开胸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罗群艳.开胸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华当代医学,2006,4(3):80-81.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4.

[3]王绍惠.开胸手术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四川医学,2005,26(2):243.

[4]郑晓梅,刘胜嫒.非心脏开胸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10):397-398.

手术护理论文第3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l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1年1~12月实施循证管理模式前的的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12月实施循证管理模式后的5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20例、女230例,年龄44~84(74.23±5.94)岁;手术种类:骨科手术130例,普外科手术120例,胸外科手术100例,妇科手术80例,其他手术20例。观察组男269例、女281例,年龄45~81(72.43±5.83)岁;手术种类:骨科手术150例,普外科手术140例,胸外科手术122例,妇科手术103例,其他手术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实施:①巡回护士访视后和器械护士进行交流,获取证据,为预见性手术护理配合做好准备。②患者进入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获取患者意愿,根据术前访视收集的资料适时进行心理护理。③按手术安排表仔细核实患者信息,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避免临床报道中出现的严重手术失误。④根据其他报道发现,手术室环境对患者的术中舒适度尤为重要,应注意保温护理,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受凉感冒,影响术后康复。⑤术中输液、输血是手术室常用治疗手段,掌握有关输液、输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配合手术成功的保证。⑥根据循证护理的理论,总结临床经验,使手术室清点核对制度更加规范化。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以往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清点核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清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坚持在术前、术中、术后清点核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器械在回收、清洗、灭菌过程中丢失,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差错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护理质量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模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循证医学是针对日常临床实践提出的问题,寻找和评价相关资料,并采用这些信息。由于这一理念和方法的科学性,很快得到普遍接受。循证护理实践包括产生证据和使用证据。产生研究证据的护理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事护理科研的人员,通过他们的科研并发表研究结果,使别人能够使用那些证明有效的护理措施;另一方面,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使用研究证据的护理人员,又称为证据的使用者。护理工作者开展循证护理可以同时扮演研究者和使用者两种角色或其中之一。护理人员通过四个步骤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地鉴定出护理的问题,检索文献获取相关的研究结果,使用现有标准评价研究证据的科学性,采用最为可靠的证据选择护理措施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循证护理实践的技能:提出正确的问题,获取研究的证据,评价证据,采用证据。如何将研究的结果(证据)应用到护理实践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可以通过护理人员各自独立地进行,也可以通过护理小组共同来解决,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团队,或通过单位和组织机构对提高护理水平进行系统、全面的改进。在个体层面上,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让她们在日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学会评价和使用证据;在集体层面,可以对医院以科室为单位的护士进行培训,结合本专业护理实践的问题,开展循证的护理实践,召开周会对本专业发表的护理研究的文章进行讨论,对研究的结果是否能够应用,可否提高护理质量提出建议。在单位组织层面,如医院护理部,可以通过编制循证的护理操作指南或临床路径来规范护理实践。临床护理实践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在进行循证护理实践中,要求对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具体化,将问题转化成为通过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如预防手术室患者发生压疮的措施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系统地查找证据在国际上有诸多一级和二级资料库,如Medline、CINAHL、CochraneLibrary等,国内常用的有中文期刊全文资料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资料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库CBM、万方全文资料库等。由于目前大多数医院已经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并实践了与临床各科室护士站的连接和联网,为查询资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常根据所关心的问题设定相应的检索词,如压疮、预防、瘫痪患者等进行检索。对获得的文献题录进行筛检和评价通常检索后会得到一系列的相关文献,但护士不可能需要所有这些文章,因此,要选择与问题最相关的研究文章,获取全文,然后对这些文章的真实性和可应用性进行严格评价。应用证据在应用上述经过评价的研究结果时,护士应当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根据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应用证据的目的在于解决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用查询得到并经过评价后的可靠证据之后,需要对护理的结果做出评估。了解是否切实解决了患者的问题,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使患者得到了满意的服务。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是一个循证的实践过程,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查询证据、评价和使用证据、再进行效果评估,这个过程促进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也学习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如果在该过程中未能找到相关的证据,说明该领域缺乏研究,也就为提出一个新的科研课题提供了线索,可以组织同事进行科研工作。这种科研类型在国外称之为实施性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的目的,更加实用。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在手术室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与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减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了住院费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护理素质。

3结语

手术护理论文第4篇

[摘要]通过与81例手术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手术病人共有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求知心理和消极悲观情绪,采取人性化关怀,帮助病人熟悉、适应环境,尊重并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做治疗或处置时体贴病人,让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重视。经过术前心理减压、术后心理疏导和出院前的心理指导使病人克服各阶段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人性化

手术是医务人员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种手段。对患者来说,手术既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伤的过程。病人对手术既抱着治愈的希望,又经受着恐惧的折磨,强烈的生与死的体验,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心理状态。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龄22岁~60岁,均为择期手术,其中有手术史的1例,具备医学知识的1例。

2方法

2.1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

病人一旦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往往因年龄、职业、性别、病种、病情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综合分析其共同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2.1.1恐惧心理

病人住院后,既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又要经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往往难以控制情绪,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和寝食难安,害怕难以忍受手术的疼痛,总感觉自己像要飘落的树叶,生命安全没有了保障,对手术治愈的希望完全被对手术的恐怖感摧毁。

2.1.2依赖心理

求生的欲望使手术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依赖心理,希望得到医务人员全身心的救治。

2.1.3求知心理

大多数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往往把手术、麻醉都想象得十分神秘,不知手术会发生什么情况,有什么后果,对预后的关心使患者十分重视手术时间的长短、安全程度、主治医师和麻醉师的医术水平及手术效果等,他们渴望了解有关医疗知识。

2.1.4消极悲观心理

一旦决定了手术,病人就开始担心术中、术后发生意外:既害怕难以忍受疼痛,又担心手术危及生命,还顾虑术后是否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正常生活,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或变态心理。

2.2心理护理

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观察病人的情绪和生命体征变化,饮食及睡眠等情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除了与家属配合解除病人担心家务无人承担、害怕住院耽误农活等不同的心理负担外,对81例病人共有的心理状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2.1术前心理减压

给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主动给病人铺床、倒水,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规章制度等,绐病人提供生活用品,关心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安心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配合要领、医护对策等,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关心、理解、尊重,使病人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和一切准备工作都了如指掌、万分妥当,让病人树立信心,放心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态度和表情,要文雅、和善,切忌为取得病人配合而进行威吓或反复对感知能力、记忆力、听力较差的病人大声讲解,以免让病人误解为医护人员对自己不耐烦而大声训斥;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或做备皮、留置胃管或尿管等术前准备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给病人造成不良刺激,让病人感到医务人员在尽心尽力帮助自己与病魔做斗争,让病人树立信心,心情愉快地接受手术。

2.2.2术后心理疏导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表现比较集中,护理人员要了解、尊重、关心、体贴、安慰病人。例如:乳癌根治术病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切除胸部组织,术后的化疗都要落发,护士应强调患者在根治术后良好的预后,而避免在患者面前谈及所失,及时让家属准备假发套等物品,帮助病人度过失去和落发的痛苦,让其了解现代医学水平和乳癌根治术的方法和前景,在取得患者配合的同时,要教育家属树立信心,尤其是患者爱人,不要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医、护、亲三方要一致下意识地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希望,让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术后的各种治疗。

2.2.3出院前的心理指导

手术后的病人因对预后持怀疑态度,害怕伤口愈合不牢,出院时不能及时转化病人角色,责任护士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诊、复治的时间和计划等,使其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以促进康复,并可通过事例让病人了解术后的恢复过程,让病人尽快从心理上恢复社会角色。

3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以及妥善的心理准备,都对手术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对手术病人各阶段共有的心理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病人接近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手术护理论文第5篇

自从2013年1月开始,笔者在手术室开始施行零缺陷的护理管理模式,把之前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零缺陷”的护理模式简单来讲,是总结日常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予以落实。

1.1成立“零缺陷”理论管理组织。(1)人员组成:全部护士6人,其中护士长和副主任护师分别任该组织的组长和副组长。(2)小组职责:设计护理缺陷报告单,收集护理缺陷,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和信息反馈。

1.2护理缺陷报告单的设计。(1)报告单的内容:①眉栏:发现/发生护理缺陷时间,患者姓名、性别、诊断、护理级别,当班护士姓名、职称。②与护理缺陷相关的内容:事件类型,发现/发生地点,发现/发生简要经过。③事件原因分析。④改进措施。(2)填写要求按报告单设置的内容认真、完整填写,要求当天记录,24h内报给组长。

1.3“零缺陷”理论的应用。形成合理的护理系统,充分发挥出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井井有条[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护理制度,手术室应建立更鞋、更衣制度;纱布清点制度;接送患者、标本保留、用药查对制度等等。制度越健全,护理管理越有序。按照各级护理技术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每个人。制定严格合理的护理轮班程序,直接与目标管理及学分挂钩。加强对心脏手术护理专科骨干队伍的培训,使心脏手术专科护士素质不断提高。注重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升华实践,开展护理科研,从根本上提高护士素质和学科水平是与世界护理接轨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

1.4观察指标总结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缺陷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护理质量评分,应用百分制评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

1.5统计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处理软件,对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质量评分采取(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与缺陷发生率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与手术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心脏手术是当今外科领域发展极其迅速的学科,由于心脏手术的特殊性,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零缺陷”理论首先是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得到认可并且逐渐完善起来。所谓的零缺陷并非绝对不存在缺点,而是以零缺点作为努力的方向。马华丽探讨了零缺陷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手术室的零缺陷护理管理可使医疗质量趋向或达到无缺陷的状态,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零缺陷”理论护理管理的目的是要做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零缺陷”理论其核心内容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即强调从一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它营造了预防性质量文化,通过推行“零缺陷”理论管理,科室更进一步健全了规章制度,细化、完善了每一项服务和操作的规范及流程,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并以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为标准,规范了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都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责任心,因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手术室工作“零缺陷”意义重大,殷亚亚总结了神经外科手术内植入物的零缺陷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层层把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无事故。

手术护理论文第6篇

1.1研究对象选择在我科的护理实习生共96名,男10名,女86名,在我科实习时间为1个月。将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名,2组的带教老师均为具有本科学历、操作能力强、专业知识全面的主管护师。在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

1.2方法对照组和研究组根据实纲的要求,确定护理实习生手术室需要掌握的知识,制订带教的计划和目标。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护士长带领护理实习生熟悉环境,观看带教老师演示后即被分配给相应班次的带教老师跟班学习。研究组的护理实习生进入手术室后首先也是由护士长带领护理实习生熟悉手术室环境,由带教老师对手术室常规技术操作如外科洗手法、穿和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传递,先进行示范,然后指导护理实习生反复练习;再设定一个模拟阑尾切除术的训练,由带教老师和实习生轮流担任各个角色进行训练,最后再固定带教老师一对一开展教学。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技能考试分数为(85.12±6.25)分,理论考试分数为(81.31±7.62)分;研究组技能考试分数为(92.26±8.65)分,理论考试分数为(88.28±5.39)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技能考试)=9.33,(t理论考试)=7.16,P<0.01)。

3讨论

手术室在临床科室中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护理要求也与其他科室不同。传统的带教模式注重操作和流程,护理实习生只能机械地听讲和简单地重复。虽然传统的带教模式重视传授知识,但轻视护理实习生能力的培养,导致护理实习生只能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采用改进的带教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护理实习生在学校关于手术室护理的理论学习较少,导致刚刚进入手术室的护理实习生非常茫然。改进的带教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实习生的操作技能,使其在临床上配合手术医生手术时自信心增加,为顺利完成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改进的护理带教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手术室各种操作技能。

4总结

手术护理论文第7篇

1.1一般资料

1.1.1组圈、人员分工、主题确定

前期科室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优质护理相关文件精神,学习QCC相关的课件和录音;通过自愿报名选定8人参与品管圈活动;圈会讨论通过了圈名、圈徽、意义、口号、成员及其分工。圈员集思广益讨论通过,活动主题、活动计划、活动对策、活动目标等。

1.1.2确立工作目标

为创建手术室护理服务品牌,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科室内部组织创建服务文化,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安全、优质、关爱、高效”的服务宗旨,一切从患者出发,根据患者需要,优化工作方法、内、外部流程以及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让患者和医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1.2方法

1.2.1为患者家属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1.1多媒体电视宣教

圈内成员自行录制了手术室宣传片,利用手术室家属等候区电视为患者家属播放,通过播放宣传手术室环境、工作流程及健康教育等,增加患者家属对手术室神秘陌生环境的感性认识,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1.2.1.2改善家属等候区的环境

为给患者家属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方便、人文的等候环境,配置了宽敞、明亮的等候大厅,舒适的航空座椅,绿色的盆景植物,醒目的标示标语,提供图书报纸、健康宣传资料供家属阅读,设立便民服务袋配备老花镜、纸、笔等供家属使用,提供饮用水、纸杯,提供无线网络等人性化的服务。

1.2.1.3家属等候区的健康宣教

设立2名专职外巡回护士,负责家属等候区的安全管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外巡回护士每2小时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维持等候区秩序、增进沟通、解答疑问,防止患者家属发生意外,如跌倒、火灾等。

1.2.1.4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了家属等候区意见箱和医患沟通本,定期发放《手术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多渠道收集家属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质量。

1.2.1.5手术患者信息

在家属等候区安装了电子滚动显示屏,及时手术患者手术信息,让家属了解手术进展、患者去向等信息。

1.2.2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2.1规范术前术后访视

本科针对各专科的不同,制作了专科访视图册和术前健康教育宣传单,由专业组长术前访视时携带专科访视图册和术前健康宣传单到病房进行宣教指导,通过访视图册的直观介绍和详细讲解手术前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可增强患者围术期的知识,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应激反应,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由专业组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做好术后健康教育指导,消除顾虑,发放《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意见建议,改进工作,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1.2.2.2做好术前讨论

在做好术前访视的同时,针对新、大、疑难、危重手术患者,手术室QCC小组组织手术相关成员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前讨论,制订个案护理计划及手术中关注点,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术后进行成效分析和总结,积累经验教训。

1.2.2.3患者接诊

要求科内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及家属,与患者及家属核查仔细认真,以示对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和尊重,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增加其安全感。

1.2.2.4术前等待

安排专职外巡回护士接待手术患者及全程陪同患者,解答患者疑问,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针对哭闹的患儿,允许1名家属更换手术参观衣、口罩、帽子后陪同进入手术间待患儿麻醉后离开,并为患儿提供了卡通棉被以及便于消毒处理的玩具如摇铃等,减少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害怕,舒缓患儿情绪。

1.2.2.5设立绿色手术间

设立急诊绿色手术间,手术间内备齐所需手术仪器设备、抢救药品、器材等,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急诊手术的畅通及急诊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6设立特殊感染手术间

设立特殊感染手术间,规范特殊感染手术间的使用细则和防护要求及流程,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特殊感染手术的顺利开展。

1.2.2.7术中护理

众所周知,手术室是一个工作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以及风险较高的岗位。围绕“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及患者重点反馈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专业护理,如切实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防止差错发生;做好患者术中保暖,运用恒温箱、加温输液器、电热毯、变温毯、棉被等措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术前做好压疮、跌打评估并记录,术中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提高术中用药安全等。

1.2.3为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3.1手术信息系统

为手术患者和医生播放背景音乐,缓解紧张情绪;在手术入口处安装电子滚动显示屏,手术安排信息,方便手术人员了解手术安排情况;每个手术间配备电脑,连接患者信息、手术安排查询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计费系统等,以优化工作流程。

1.2.3.2提供人性化服务

手术室根据各专科手术配合要求,建立手术医生喜好档案,自制各专科手术配合手册,发放给手术室护士学习掌握,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同时还为手术医生提供连台手术术中休息室;加强后勤保障,实施手术物品配送,保证巡回护士手术间在位率;自行录制手术卫生视频宣传片和手术安全核查视频宣传片为规范指导手术医生的行为等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2.3.3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了工作人员意见箱,定期发放《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从外科医生反馈的问题中了解术中配合、临床服务需要等方面需改进的要求;通过病房护士的反馈了解转运交接中需要改进的项目,与各科室主动沟通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组织讨论来寻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2.4护理创新思路措施

1.2.4.1科室文化建设

及时更新科室文化宣传墙,展现手术室护士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定期开展演讲比赛、踏青郊游、文艺晚会、生日聚会等活动。

1.2.4.2开展QCC活动

开展如优化交接班流程、杜绝异物遗留体内流程、针刺伤预防、压疮预防等多个QCC,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升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1.2.4.3开展“5S”活动

实施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及护理常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培养科内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素质。通过实施“5S”管理,使护士由过去以任务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转向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了服务理念的转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缺陷的目的。

1.2.4.4规范分级带教

制订和完善手术室分级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做好各级人员的分级培训带教工作;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建立手术室公关知识项目管理,责任到人,责任人负责培训、检查、考核、成效分析;建立规培园地,规培相关信息要求和进展,让规培护士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

1.2.4.5健全绩效考核

护士绩效考核是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改革项目之一。建立N0~N4级护士分层使用制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护士意愿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1.3观察指标

本院手术室按照医院等级评审优质护理的要求和卫生部《2010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三甲”检查为契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找到了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切入点,全面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强化细节管理为患者、手术医生、家属提供无缝、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了手术室护理安全,促进医护患和谐,提高了医护患满意度,是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本院手术室于2013年5~8月开展了以“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为主题的QCC活动,对开展活动前、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手术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并对每位圈员进行考核。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QCC活动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2.2无形成果

每位圈员在工作热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责任与荣誉、团队协作及QCC手法运用上不懈努力、持续改进,与活动前比较成果显著。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