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子产品培训(合集7篇)

时间:2023-09-27 09:30:23
电子产品培训

电子产品培训第1篇

 

1海门市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的主要做法

 

1.1科学安排培训内容

 

围绕让参加培训的衣产品生产经营者“会上网、会开店、会营销”的目标,兼顾不同基础条件的参训人员,结合衣产品电子商务各环节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通过开展衣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等理论知识培训,使学员了解衣产品电子商务对于加快衣产品流通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员积极参与培训和发展衣产品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计算机及互联网基础知识培训,增强学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开展衣产品电子商务打好基础。通过开展网店开设与装修、衣产品上网,衣产品拍摄、图片处理与视觉营销,网店营销推广渠道、在线客服技巧、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等衣产品电子商务实用技能培训,使学员学会上网营销衣产品的一整套技能,实现培训目标[3-4]。

 

1.2着力建设师资队伍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师资队伍。按照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强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制定了《海门市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管理办法》,出台了专兼职讲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为师资队伍良性发展搭建平台。定期对培训讲师开展衣产品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更新培训,不断充实、更新讲师的专业知识。注重对培训讲师开展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切实提高讲师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不断提高其教学技巧,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双师型”讲师队伍建设,在强化讲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组织讲师深入各衣产品营销企业、电商企业参观学习,提高培训讲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充分利用海门电视台的《金色大地》《衣情快递》《致富经》等栏目,向参训学员传递最新的衣产品网上销售行情和衣民上网销售衣产品的经验。

 

在“海门衣民培训网”开辟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专栏,及时上传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的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资料,让学员通过培训网站学有所获。开通了海门衣产品培训微信公众号,将衣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以图文结合或微视频等形式发送给学员。开通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QQ群,定期安排培训讲师或者典型学员讲群课,学员在家里的电脑上或者手机上就能接受到培训,不断提升培训效果。1.4注重加强对外宣传将宣传工作贯穿于培训全过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进—步放大培训成效。先后在海门日报、海门电视台等媒体上开设专栏,对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情况及优秀学员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在新华日报、南通日报、江苏衣业网等新闻媒体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介绍海门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的方法与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与海门电视台联合拍摄衣产品上网营销系列专题片,有代表性地选择从事不同类型衣产品上网营销的学员典型进行拍摄,在海门电视台播放后得到了较大的关注。

 

通过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微信公众号,将学员成功营销衣产品的典型和培训动态,精心编辑成图文并茂的信息内容,有的还配以相关视频内容,并及时发送给学员及其他关注人员,从而进一步放大培训成效。

 

1.5切实开展跟踪服务

 

成立培训跟踪服务工作组,向参训学员提供跟踪指导服务,延续培训效果。工作组成员对已参加过培训的所有学员认真建档,利用电话解答和上门指导等形式,定期开展跟踪服务,了解各位学员学习后的感想,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上网营销衣产品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已开通的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QQ群开展跟踪服务,学员在进行衣产品电子商务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到QQ群进行咨询,群里的讲师和跟踪服务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帮助解答。还借助Padlet共享网络平台建立了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级主页,并指派计算机专业和经济专业讲师进行管理。学员可通过班级主页留言等方式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心得,提出疑难问题,管理人员也会及时帮助学员解决。

 

2海门市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取得的成效

 

2.1开设了一批衣产品淘宝零售网店

 

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一大批参训学员培训期间在实践指导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淘宝网店的开设、网店的初步装修和部分产品上网等开店步骤。据统计,参训学员在培训期间开设衣产品淘宝网零售网店45家,目前正常运营的有20余家。其中海门舒意特产、江海人家、海食召、沐田园等一批淘宝店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成长为钻石级店铺。江海人家的海门甜芦粟月成功交易近900次,海食召的衣家自制腌土猪肉月成功交易300余次。

 

2.2培养了_群衣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通过培训,使参加培训的衣产品生产经营者学会了上网开店的步骤,较为熟练地掌握衣产品网络营销技能,从而培养了一群衣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建立一支顺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衣产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队伍。据不完全调查,参训学员中有20%自己通过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美团、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海门甜芦粟、香沙芋艿、海门山羊肉等特色衣产品销售,60%在衣业企业从事衣产品电子商务管理、销售、客服等工作,还有10%正准备加入衣产品网上销售行列。

 

2.3创新了衣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理论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更新了衣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促使他们改变原有模式开展衣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海门衣产品电子商务在微店营销方面突飞猛进,利用微店营销的企业及个体10余家,销售业绩成十几倍的增长速度令人刮目相看。微店具有可移动、更便捷、信任度更高、产品更新鲜的特点,更适合中小城市的在线销售。目前,海门市的衣产品在线销售模式主要是以生鲜衣产品微店销售进行同城配送为主,形成了以“苏洪鲜食”一家独大,味之原衣场、好年衣庄等蔬菜配送的销售步步紧跟的新局面。

 

2.4提高了衣产品网络营销水平

 

通过培训的引导,衣产品经纪人、家庭衣场主等衣业市场主体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优势,把海门市丰富的衣产品资源“引流上线”,提高了海门市衣产品网上营销水平。除了线上交易外,海门市的衣产品还通过阿里巴巴网站、美团网和海门携衣网等线上交易平台在线供求信息后取得客户,线下实现衣产品交易。如三厂工业园区味之原、星期七等部分衣业龙头企业与电商联姻建立“虚拟开心衣场”,将观光休闲服务、特色衣副产品等通过微信、美团等平台推向全国。目前为止,海门市衣产品网络销售额约8000万元。

 

3进一步开展海门市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的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

 

电子商务培训是加速衣产品流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具体抓。建议进一步完善由衣业部门牵头,财政、科技、教育、人社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定期召开研究培训工作的专题会议,安排和部署衣的新路子,研究制定有利于培训开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培训的配套投入,并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3.2广开人才渠道,充实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培训质量的保障,应从培训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开辟多条渠道充实衣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师资力量。以“送培进修”为通道,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市级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行业实践”为平台,着力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条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引进人才”为抓手,聘用行业专家和高职院校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架构。同时,要通过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为专兼职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形成专兼职教师互动学习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3.3顺应行业发展,更新培训内容

 

衣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衣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得以不断更新,从自有平台模式发展到第三方交易平台以及自媒体平台。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衣产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培训机构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顺应行业发展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在以淘宝平台开展衣产品电子商务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微店的开设、微信公众号的申请与使用、衣产品微博微信营销的技巧等内容。此外,还可以针对团购市场的发展势头增加衣产品如何做团购等培训内容,真正做到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4分“三班”取“四式”,提高培训效果

 

由于培训对象的层次不同,应根据学员对衣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的具体要求和对计算机及营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层次开展培训,建议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和精英班。对于同一培训班的不同学员,建议采取“四式”并举培训的方法开展培训。一是教师点拨式,即授课老师精心选择内容,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授,省时高效;二是学员自学式,即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让学员利用教材自学;三是个别辅导式,学员之间存在着_定的差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学习困难大的学员,培训教师耐心细致地辅导,确保整体质量的提高;四是学员互学式,即学员之间相帮互教互学,共同解决培训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取得“时间短,见效快”的效果。

 

3.5扶持培训学员,搭建网销平台

 

地方政府应出台衣产品电子商务优惠政策,大力推进衣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不断引导衣产品生产经营者开展电子商务,对开展电子商务的衣产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参训学员应从多方面予以扶持。扶持有条件的参训学员以自由品牌为依托,在知名的衣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办网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工作,认真探索多部门协作的培训工作。

 

结语

 

面对美好乡村建设多方位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通过规划主导、建筑整治、景观改造、环境整治以及水环境治理的策略联合,探索能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定制式建设办法。一方面,在产业导向下的空间规划设计,深入了解乡村资源基础,并制定联合乡村发展的产业规划。另一方面,针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建筑、景观、环境治理上加强与空间规划的协调,确保空间规划的有效实施。研究以乡村产业和特色为突破口,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与次序提供引导性建议,为解决广大乡村主导型区域的城乡统筹问题进行探讨和尝试。

 

[1]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一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6(11):21-27.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3]李越群.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景观的保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电子产品培训第2篇

先进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培训项目

项目介绍:

将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整机产品制造技术、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组装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的以系列产品驱动培训项目,使培训对象掌握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大环境下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先进电子产品制造生产线设备等相关知识、技术、技巧。

面向范围:

再就业培训;应届毕业生岗前培训;在电子及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作、安装调试、维护检修及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产品推广、营销管理等。

申报理由:

1.具有所培训领域相适应的固定培训场所及配套设施

设有电子产品设计与检测中心、印制电路板制作中心、电子工艺中心、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等培训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

2.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系列产品样本

(1)仪器设备

电子产品设计与检测中心: 102工位的制作流水线、GOS—602示波器72台、EIC-108面包板120个、高配的方正文祥E560计算机104台、基于Mega 128实验平台的AVR开发测试套件102台;

印制电路板制作中心:PCB制作小型工业流水线一套;

电子工艺中心:20工位的双边自动流水线6条;

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含有全自动无铅波峰焊机、SM421S全自动贴片机、全热风无铅回流焊机、半自动锡膏印刷机、精密手动贴片台等设备的THT、SMT流水线各一条;

(2)能自主设计、生产的系列产品:模拟探月小车、轮式教育机器人、扩音器、声光报警器、单片机开发板、多路线性稳压电源、8路抢答器、TDA2030双声道功放、PWM1直流电机驱动等系列产品。

3.具有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及教学体系

(1)培训工作要准备充分,注重过程,讲求效果,防止形式主义。

(2)授课方法要以产品驱动培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3)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准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4)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积极思考,多动手;培训后要回顾总结,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以此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组织考试,上报相关单位。

4.具有专职的培训管理人员

(1)组织保障。对安全生产培训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组织落实。建立培训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和相关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岗位构成的培训组织网络。

(2)职责划分。培训机构内部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岗位设置,制定管理职责和岗位工作标准,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5.具有所培训领域相适应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

培训教师均具有本专业非教师系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能力突出的可以放宽到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含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评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熟悉行业企业规范和标准以及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了解企业文化。

电子产品培训第3篇

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内外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发展状况和趋势,以服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完成电子产品生产、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性能检测、电子新技术工程应用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满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并为学生创新型、创业型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二、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的建设内容

中心完全按电子企业真实产品设计、生产、检测流程与行业技术规范要求,整合已有的实训室优势,改扩建不能满足实践能力教学的实训室,将建成拥有一个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平台、三个创新实训室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五个技术应用中心的科技公司、三条生产线的生产车间和两个产品检测室的生产研发基地(如图一所示),使之具有“三个层次、四大功能、五化特色”。完成学生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产品设计开发与检测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种功能;实现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和人员职业化五化特色。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按照图一所示①②③④⑤的训练顺序,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形成既满足学生学习规律又直接对接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后的中心将形成如下特色:

1.对接产业中心以轨道装备制造业为立足点,对接湖南经济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为企业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工学结合深化工学结合,促进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构建了电子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训练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3.突出创新在已有实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基础创新实训室、微控制创新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三个层级的综合创新实训室,满足三个年级不同基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着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开放共赢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搭建“工作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模式。

三、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设的预期成效分析

1.实践教学,校内教育教学成效分析中心建成后,可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其他电类专业师生的服务;每年可承担约1300名学生的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年承担的时间教学任务约120000人·时;每年可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约1500人·周;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机器人竞赛培训。

2.社会培训,资源共享,示范辐射作用分析学院实训中心是中南五省唯一的部级实训基地、中国南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中德师资”培训基地、湖南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成后,面向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30%,面向中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50%。同时,电子产品生产线以及各创新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可为株洲地区的三所其他高职院校及其他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与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技术服务,项目开发成效分析依托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318自动化研究所这一校企合作平台,可充分利用中心的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车间、电子技术应用开发与技术创新综合实训室等,对外承接企业产品代工生产与产品检测实验,进行新产品研发与课题研究。

4.科技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科研水平成效分析中心的电子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实训室,开设了“三个层次”的创新实训室,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创新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结束语

电子产品培训第4篇

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主要指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设计工具,结合相关的硬件载体进行设计电子产品的技术。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电子CAD、虚拟仪器、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设计方法。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在绝大部分的电子产品设计都有使用,在世界著名的电子厂商中每年都要招纳相关的人才,在公司招纳人才时所进行相关的笔试与面试的内容中,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各大高校中基本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实用性不强,学生只学到了一点基础知识,实际产品的设计能力还是很差。也基本进行相关的培训内容,与一些厂家进行合作,进行相关证书的发放,说明这方面的技能的培训的需求很大,但主要是一些技能内容的培训,实际操作的机会比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鉴定体系。苏州市职业大学每年都进行电子设计大赛,进行相关的现代电子设计技能的培训,学生反映效果很好,但这些培训,涉及的深度、广度不够,报名的学生很多,但往往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只有部分学生接受了培训与实际的训练。为了系统的培训学员的现代电子设计技能的能力,形成一个很好的能力评价系统,本文以现代电子设计技能培训鉴定体系的研究作为研究的内容,研究目前现代电子设计的方法,研究其内在的联系,从而以模块的形式进行现代电子设计技能的培训,使学员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电子设计方法设计电子产品,并针对现代电子设计方法的市场现状与特征建立技能鉴定体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以单片机、EDA技术、DSP原理、ARM开发系统进行设计电子产品,本文依据目前就业市场上的现代电子的设计技能进行开展培训与鉴定,采用现代电子设计技能培训开发体系作为研究内容,包括单片机、EDA、ARM、DSP技能的培训,培养学员的现代电子设计技能。

1研究内容

培训内容有原理介绍与案例分析设计等,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把现代设计的技能设计成模块形式与综合设计案例形式,每门技术设计成案例形式,可以独立培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的模块进行学习。培训第二部分是综合设计培训,主要介绍综合运用这些设计方案的两种或多种方法设计复杂的电路系统,该部分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的水平的学员进行培训。建立该培训鉴定系统每个模块都可以成为一项培训内容,在鉴定证书上可以打上培训模块的内容及达到的水平等级。可以作为学校学生、社会在职人员或者全国师资培训的内容。怎么评价学生或企业工作人员的电子设计技能,掌握了哪些电子设计方法,可以使该鉴定内容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以由劳动部门与相关培训机构颁发相关证书,可以在证书上注明学员的学习内容,比如“单片机”、“EDA技术”等,以证实学员掌握的哪些技能。

2研究方法与组织结构

2.1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知识研究与实际作品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各种现代电子设计的方法设计出相关培训的内容;根据各种现代电子设计的特点,及考核学员的能力掌握程序,设计出相关的鉴定系统;结合培训内容与鉴定体系,设计出相关的硬件电路。研究组织既采用模块设计,采用综合设计的组织形式,具体为研究单片机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出能力鉴定系统;研究EDA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出能力鉴定系统;研究ARM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出能力鉴定系统;研究DSP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出能力鉴定系统;研究这四种现代电子设计的方法与之间的联系,设计综合能力的鉴定系统;为了进行能力的测评设计出相关的硬件电路。

2.2组织结构

本课题主要进行现代电子技能的培训考核内容的研究,相关课题组织如图1所示:课题由多个子模块组成,如果分成子课题,则可分为单片机培训鉴定体系研究、EDA培训鉴定体系研究、ARM培训鉴定体系研究、DSP培训鉴定体系研究、现代电子设计技能综合培训鉴定体系研究,工作量大,要多模块协调进行工作。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1)以模块进行开设培训;2)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使学员在总结与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学习;3)所培训的设计方法,都是目前就业市场比较流行的设计方法,所采用的硬件开发系统都是比较先进的系统,与就业市场挂钩,方便就业。4)接合现代电子就业市场的需求,依据实际电子产品的设计模型进行鉴定体系的建立。苏州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在电子设计技能培训项目方面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进行中级工、高级工、电子CAD等相关的培训,并进行高级工鉴定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同时具有相关的硬件电路开发模块,具体在培训与鉴定时,其中一些模块可以是通用的。该学校开设了单片机、EDA、DSP、ARM技术等相关的课程,都有配套的硬件开发系统,实验设计比较其全,在这些课程当中都有实际动手能力很强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这些教师在历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中,所带的学生获奖多次。在每届的全国(市)电子设计前期都要进行相关项目的培训,培训内容比较先进与实用,经过培训的学生在电子产品设计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研究现代电子技能的培训鉴定体系中具有很强的软硬件保障。

电子产品培训第5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制造;技能;训练载体;关系;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07-03

一、引言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许多专业正在积极推行项目式教学法,电子产品制造专业也不例外,项目式教学法中的训练载体――电子产品,则是培养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的承载者,显然,训练载体选择是否恰当对培养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对项目式教学训练载体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项目训练载体只是在各个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制造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教学内容的形式作了简单的罗列,训练载体在技能训练“承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现在许多电子技术类教材虽然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但其项目训练载体也存在技能训练“承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由于训练载体未进行教育科学的选择,导致学生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鉴于现状,本文从电子产品制造业需要的技能出发,首先阐述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与其训练载体的关系,然后指出训练载体的选择。

二、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的技能

要搞清楚电子产品制造技能与训练载体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搞清楚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哪些技能。从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来看,一个电子产品要经过组装、调试、检测检验、不合格品的返修、包装等工序才能完成。笔者根据电子产品制造过程,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作了广泛的调研,总结出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应具有下面这些专业技能:①工艺文件制订识读技能。该技能包括编制识读物料清单、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维修指导书、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导书和工时编制分配表等技能。②组装技能。该技能包括制造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生产辅助物料的使用、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部件的安装、导线加工与整机布线、焊接和包装等技能。③调试技能。该技能包括调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电路调试与机械传动性能调试等技能。④检测检验技能。该技能包括生产物料的检测检验、电路的检测检验、检测检验设备使用和成品检测检验等技能。⑤维修维护技能。该技能包括电子产品生产设备与工具的维修维护、电子产品的维修维护等技能。⑥生产安全技能。该技能包括防止工伤、生产设备与用具损坏、防仪器仪表和防加工对象损坏等技能。

三、训练载体与各种制造技能之关系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它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要通过对某个实体对象的训练才能获得,这个训练的实体对象就是训练载体。

1.训练载体与工艺文件制订识读技能的关系。工艺文件的形式和内容随企业、产品的不同而不同。在电子产品设计、组装、调试、检测检验和维修各个生产工序中都需要识读生产工艺文件,对于设计人员还要制订生产工艺文件,对于返修人员有时也要绘制图纸。要使学生适应这些岗位,平时就要让学生制订识读各种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工艺文件,借助训练载体的工艺文件让学生具有制订识读工艺文件的能力。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其工艺文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产品制造信息,能让学生触类旁通,能让学生明白工艺文件的重要性、严谨性与严肃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训练载体与组装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组装时,需要熟练掌握生产设备与相关工具的使用,能安全生产,需要对元器件和辅助生产物料进行预处理,需要正确熟练地安装各种元器件与机械零部件,需要较好的焊接技能,需要进行整机布线,需要进行产品包装,这些技能需要通过对训练载体的操练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能涵盖各项组装技能,还可以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组装能力。

3.训练载体与调试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调试时,需要熟练地使用调试设备与工具;需要知道如何选择搭配、连接这些调试设备;需要进行单一参数的调试和多项参数的综合调试;需要进行电路的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需要进行单元电路的调试和整机电路的调试;需要既要按工艺文件处理调试问题,又要灵活处理工艺文件上没有强制规定的调试问题;许多情况下也需要进行机械传动性能调试。这些调试技能需要通过对训练载体操练才能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各种调试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电路参数的调试,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对拓展调试技能有帮助作用。

4.训练载体与检测检验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质检、调试、维修维护、包装等各个生产工序离不开检测检验,安全措施也需要检测检验进行确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检测检验技能需要通过训练载体才能掌握。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检测检验设备,获得各种各样的检测检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5.训练载体与维修维护技能的关系。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品,这些故障品只要不是废品就要返修。另外,生产设备和工具也会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平时也需要维护。这些维修维护技能也要靠训练载体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训练载体,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识别元器件好坏的技能、查找故障的技能、处理故障的技能、检修成本的技能等,还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四、训练载体的选择

电子产品培训第6篇

一、人才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高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调查和分析。从2007年开始,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对江苏苏南地区电子整机制造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是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的部门负责人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范围主要是江苏常州、苏州、南京、昆山、无锡等地。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清晰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针对产业、行业与区域企业的需求,明确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的电子整机制造行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电子产品装接与设备操作员、电子产品调试员、电子产品维修员、电子产品检验员与品质管理、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助理、电子产品工艺员与现场管理、电子产品销售员与技术支持、元器件材料采购员与外协。

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确定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岗位工作内容分析,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掌握电子产品组装工艺、电路设计与制作技能,能应用单片机与EDA工具开发、设计制作简单电子产品,具有一般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管理、测试、维护、技术服务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工艺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电子产品营销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区域行业岗位需求,设立两个专业方向:检测技术与应用方向培养从事电子产品检测、调试、检验、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字音视频方向培养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营销和售后服务以及从事简单音像工程的设计组建、施工及维护管理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

一是职业基本能力:能识读一般电路原理图,并能分析简单电子产品电路;能正确选择与使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材料;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按装配技术文件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能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与工具,按技术文件对电子产品进行调试;能运用电子仪器测量、分析电路故障;能使用常规电路、单片机、FPGA与VHDL以及EDA工具设计制作简单电子电路与简单电子产品。

二是职业综合能力:能按操作规程使用检验仪器,依照并能编制检验工艺进行元器件检验、过程检验、整机检验;能对电子产品生产进行基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会进行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管理。能根据设计文件,安排生产流程,编制基本工艺文件,指导电子产品批量生产。对于检测技术与应用方向应具有现代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检测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能力,能根据电子产品检测的需求,合理选用传感器与基本电路构建简单检测系统,具有小型综合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对于数字音视频技术方向应具有对常用数字视听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和维修能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营销能力、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能力。

三是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和行为规范,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较强的自信心,能做到诚信守则;工作积极主动,思维灵活,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好。

三、“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技能型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主动适应电子整机制造行业电子技术相关岗位群人才需求为宗旨,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将电子产品装、调、修的全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基本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将主要产品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一学期针对该类产品的装调修能力进行项目化、学做合一的培养。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递增,相应实训项目课程也从基础项目、模块化项目向综合实训项目递进;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将从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向综合技能递进;学生经历校内实训基地学练合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做合一、校外实训基地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不断递进的职业能力训练过程,获得良好的岗位综合能力。同时选定的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关联性,因此实训项目课程前后、项目之间在递进的同时保持关联,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掌握与灵活应用。学生经过这种模式的培养与训练,在适应岗位基本需求的同时,将获得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以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职业岗位任职的要求,参照国家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音视频设备检验员等职业资格标准,与电子整机企业专家共同分析电子整机制造过程对应的职业,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造,构建以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与基于能力本位,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职业基本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实现了与生产活动的密切关联性和与职业技能要求的融合性。以数字音视频技术方向为例说明以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如表1所示。

五、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将相关技术规范和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项目来自于企业并由专任教师对其进行改造,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学生安排到校企共建的具有企业化氛围的实训室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融“教、学、练、考”四位一体,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控制渠道与制度,实施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改革。如核心课程《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5-3-4”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选用5只真实电子产品项目载体(有源音箱、恒温箱温度控制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调频调幅收音机),培养学生电子产品分析、装配、调试3项基本职业技能,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模拟信号放大、模拟信号产生、模拟信号处理、直流稳压电源4项基本知识,该模式具有渐近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

六、专兼结合的“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遵循师资队伍建设“六字方针“(培、引、聘、访、考、研),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引进在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与管理领军人物,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优先安排科研课题、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资金与场地等保障措施,指导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研开发等工作,主持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或本专业建设的研究课题,培养骨干教师,带动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选拔1-2名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访问、企业挂职锻炼等措施,使培养对象达到专业带头人的标准,使他们成为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专家,能够解决电子产品开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具备指导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研开发等工作的能力;通过国内外业务进修、参加学术研讨会、与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合作等措施,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鼓励教师下企业,参与企业培训和进行技术合作,提高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能力;健全管理与考核机制,通过围绕“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进行展示与评价;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与专任教师进行技术交流,提升专任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合理引进、重点培养,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与课程设计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七、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质量,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实验实训软环境建设,满足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电子产品培训第7篇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思考;实践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教研室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作阐述之。

1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1.1 为什么要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子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设计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检测实训室,在实训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电子电工实训室可以完成电路基础、电工基础方面的实训。电子设计实训室与上海因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具有数模电培训系统、单片机开发培训系统、智能项目开发训练系统、ED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FPG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嵌入式实践开发系统、电子产品项目设计培训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训练项目等,能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训,以及电子类竞赛项目的培训。电子工艺实训室完成电子产品组装方面的实训,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电子检测实训室主要完成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实训,及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的实训。

这些实训室完成的电子产品虽然是真实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但总感觉还缺什么,总觉得学生就业与市场有较大差距。经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1.2 建立什么样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什么样子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丁金昌指出,建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八个合一”:(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2)学生与学徒合一。(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6)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7)教学与科研合一。(8)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此,我们确定建立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实现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

2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

我们利用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建立了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

我们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来建立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我院的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可以来源于社会真实的项目(即生产商品),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即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做。对技术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到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在接受学院“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与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还是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目标不同,我们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因此,校内生产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

目前,这些工作我们还在进一步完善,以期培养更合格的电子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