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银行发展的前景(合集7篇)

时间:2023-09-25 17:27:48
银行发展的前景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前景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目前,世界几大著名的商业银行中其零售银行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占银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40%。零售银行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块业务,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比较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最早出现于商业领域,根据科特勒教授对零售业务的定义,“零售业务是指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包括供最终消费者个人在非商业性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顾名思义,零售业务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银行业务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产生,并随着商业银行顾客对银行服务的新要求而在内容、品种上不断创新。目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范围已由最初以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教育等多个领域等。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以银行卡业务为例,自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并于1985年6月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中,从各自为政到联网发行,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02年2月底,我国各类银行累计已发卡4.8亿张,其中信用卡300万张。银行卡的发卡量连续三年递增64%,交易额递增76%。但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卡的发行尤其是信用卡发行在数量和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较为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之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银行卡更多的是作为方便个人提现的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近两年住房信贷业务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0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发放住房抵押贷款5598亿元,占同期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9%,其中2001年当年新增2282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1.54%;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700亿元,并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住房和汽车正成为拉动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的两大支点。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教育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信用贷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不限用途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也不断增加,零售银行业务正成为21世纪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外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金融服务业领域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大,外资银行纷踏至来,在经营范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创新等方面展开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但受我国金融业开放时间表的限制,目前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方面仍受到诸多限制,要想在全方位的展开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仍存在一定难度。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开拓新的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目前正受到各方重视,特别是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等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很成熟的技术和客户服务手段,将成为未来与我国商业银行争夺利润点的重要阵地。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拓展利润空间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入世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业服务领域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因受金融业开放时间和范围的影响,在银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商业银行营业范围将不断放宽,竞争将更加激烈,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受到削弱,因此,要维持目前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创新业务品种,转移业务重点,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首选。二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2年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0.8%的负增长。为拉动内需,中央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其中许多城市已将房地产、汽车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持产业。

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现实条件来看,目前已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条件:

一是房地产、汽车成为近几年中国百姓的消费热点。尽管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关于泡沫的警告,但仍有专家预测可能短期内还不会出现。而汽车消费则将逐步取代房地产成为新一轮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7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基本释放,城镇居民有74%的人拥有了住房,而对汽车的需求则有所上升。目前,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如此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将为汽车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在信用卡发行的前景中,目前我国具备申请信用卡的人数已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发达国家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港台地区也在3张以上,如果我国以每人拥有卡2张计算,信用卡市场的发行量至少在1亿张。

二是银行利润正受到空间上的限制,现有银行资源的整合。目前,银行在利用存贷差获取利润的空间正受到挑战,金融过剩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元,贷款元,为保持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信贷人员“惜贷”现象严重。汽车消费信贷的竞争也会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后,汽车消费信贷的逐步开放,国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公司的进入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加剧,2000年,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利润占通用汽车公司总利润的36%,福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占20%以上。

三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营业范围和营业网点上具有一定优势,便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共有家,其中营业网点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的业务载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这条优势将会逐步丧失。四是零售银行业务正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银行都已开展了零售银行业务,如房地产、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等,对于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也得到重视,许多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已决定成立个人零售银行,进行独立核算,成为我国银行业开拓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行一步,计划将零售银行业务所占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消费信贷是当前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三、对发展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1)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倡导个人诚信消费观念。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最终消费者,这类群体具有人数多、分散化特点。目前,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时,通常采用质押贷款等方式,减少房贷或汽车贷款等风险,但由于房地产和汽车均容易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价值容易变化,特别是汽车等抵押品更容易因毁损而缺失,对银行零售贷款构成不安全因素。因此,除了加强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外,还必须要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制度,要联合各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法院、公安、社会评估机构等组建联合个人诚信评估机构,解决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目前,上海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信息渠道、信息来源的制约,诚信体系的信息量过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工商、法院、质检等部门的信息仍未完全涵盖进来。截止2003年3月3日,上海资信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突破300万,从而为商业银行推行信用卡也提供良好的基础。

(2)进行银行业务分块功能调整,探索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分公司业务、金融同业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三大块,业务采用统一核算做大账的形式,这与外资银行普遍采用的耽搁产品单独核算做小账的做法具有很大差别。采用做大账方式使零售银行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难以在财务报表上直接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通过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让零售业务自成体系、单独考核,将有利于零售银行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并有利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水平。

(3)积极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品种创新,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竞争虽尚未达到公司业务市场竞争那样激烈,但面对这一新型的利润增长点,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都在抓紧开展业务品种创新,如最近出现的个人委托贷款、股票质押贷款、房地产证券化试点等等。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普遍开展,一些新的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将会不断开创出来,谁的业务创新快,谁就能在这块业务中先拔头筹。

(4)加块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零售银行业务开展提供法律依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零售银行法,只在现有的《商业银行法》中对零售银行业务有零星的阐述。而零售银行业务因面对的顾客群具有分散性等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将会随着这一业务的深入开展而逐步会多起来。为此,要加快研究零售银行业务中的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提高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法律地位,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零售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不断扩大零售业务顾客群。尽管国外对于零售银行业务已习以为常,但我国目前这一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人对零售银行业务品种了解不多,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功能和范围不清楚,往往仅停留于住房、汽车等方面。因此,作为商业银行,要加大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零售银行业务的认知度,创造更多的顾客群。

(6)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相关人才的培育,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人才仍严重短缺,除了传统的信贷人员外,在个人理财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也很紧缺,而零售银行业务对业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因此,要想与外资银行抗衡,必须要加快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金德环,许谨良主编.2001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前景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世界几大著名的商业银行中其零售银行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占银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40%。零售银行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 头强劲,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块业务,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比较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最早出现于商业领域,根据科特勒教授对零售业务的定义,“零售业务是指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包括供最终消费者个人在非商业性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顾名思义,零售业务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银行业务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产生,并随着商业银行顾客对银行服务的新要求而在、品种上不断创新。目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范围已由最初以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多个领域等。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以银行卡业务为例,自1979年10月银行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并于1985年6月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中,从各自为政到联网发行,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02年2月底,我国各类银行累计已发卡4.8亿张,其中信用卡300万张。银行卡的发卡量连续三年递增64%,交易额递增76%。但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卡的发行尤其是信用卡发行在数量和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较为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之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银行卡更多的是作为方便个人提现的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近两年住房信贷业务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0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发放住房抵押贷款5598亿元,占同期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9%,其中2001年当年新增2282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新增额 的21.54%;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700亿元,并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住房和汽车正成为拉动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的两大支点。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教育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信用贷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不限用途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也不断增加,零售银行业务正成为21世纪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外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服务业领域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大,外资银行纷踏至来,在经营范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创新等方面展开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但受我国金融业开放时间表的限制,目前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方面仍受到诸多限制,要想在全方位的展开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仍存在一定难度。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开拓新的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目前正受到各方重视,特别是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等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很成熟的技术和客户服务手段,将成为未来与我国商业银行争夺利润点的重要阵地。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拓展利润空间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入世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业服务领域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因受金融业开放时间和范围的,在银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商业银行营业范围将不断放宽,竞争将更加激烈,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受到削弱,因此,要维持目前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创新业务品种,转移业务重点,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首选。二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2年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0.8%的负增长。为拉动内需,中央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其中许多城市已将房地产、汽车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持产业。

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现实条件来看,目前已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条件:

一是房地产、汽车成为近几年中国百姓的消费热点。尽管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关于泡沫的警告,但仍有专家预测可能短期内还不会出现。而汽车消费则将逐步取代房地产成为新一轮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7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基本释放,城镇居民有74%的人拥有了住房,而对汽车的需求则有所上升。目前,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如此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将为汽车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在信用卡发行的前景中,目前我国具备申请信用卡的人数已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发达国家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港台地区也在3张以上,如果我国以每人拥有卡2张,信用卡市场的发行量至少在1亿张。

二是银行利润正受到空间上的限制,现有银行资源的整合。目前,银行在利用存贷差获取利润的空间正受到挑战,金融过剩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 元,贷款 元,为保持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信贷人员“惜贷”现象严重。汽车消费信贷的竞争也会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后,汽车消费信贷的逐步开放,国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公司的进入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加剧,2000年,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利润占通用汽车公司总利润的36%,福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占20%以上。

三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营业范围和营业网点上具有一定优势,便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共有 家,其中

营业网点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而我国商业银行 在零售银行的业务载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银行的发展,这条优势将会逐步丧失。四是零售银行业务正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银行都已开展了零售银行业务,如房地产、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等,对于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也得到重视,许多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已决定成立个人零售银行,进行独立核算,成为我国银行业开拓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行一步,计划将零售银行业务所占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消费信贷是当前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

三、对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1)加快构建诚信体系,倡导个人诚信消费观念。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最终消费者,这类群体具有人数多、分散化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时,通常采用质押贷款等方式,减少房贷或汽车贷款等风险,但由于房地产和汽车均容易受外部市场环境的,价值容易变化,特别是汽车等抵押品更容易因毁损而缺失,对银行零售贷款构成不安全因素。因此,除了加强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外,还必须要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制度,要联合各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法院、公安、社会评估机构等组建联合个人诚信评估机构,解决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目前,上海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信息渠道、信息来源的制约,诚信体系的信息量过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工商、法院、质检等部门的信息仍未完全涵盖进来。截止2003年3月3日,上海资信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突破300万,从而为商业银行推行信用卡也提供良好的基础。

(2)进行银行业务分块功能调整,探索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分公司业务、金融同业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三大块,业务采用统一核算做大账的形式,这与外资银行普遍采用的耽搁产品单独核算做小账的做法具有很大差别。采用做大账方式使零售银行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难以在财务报表上直接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通过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让零售业务自成体系、单独考核,将有利于零售银行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并有利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水平。

(3)积极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品种创新,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竞争虽尚未达到公司业务市场竞争那样激烈,但面对这一新型的利润增长点,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都在抓紧开展业务品种 创新,如最近出现的个人委托贷款、股票质押贷款、房地产证券化试点等等。而随着的广泛和商务的普遍开展,一些新的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将会不断开创出来,谁的业务创新快,谁就能在这块业务中先拔头筹。

(4)加块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零售银行业务开展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零售银行法,只在现有的《商业银行法》中对零售银行业务有零星的阐述。而零售银行业务因面对的顾客群具有分散性等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将会随着这一业务的深入开展而逐步会多起来。为此,要加快零售银行业务中的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提高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法律地位,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零售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不断扩大零售业务顾客群。尽管国外对于零售银行业务已习以为常,但我国目前这一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人对零售银行业务品种了解不多,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功能和范围不清楚,往往仅停留于住房、汽车等方面。因此,作为商业银行,要加大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零售银行业务的认知度,创造更多的顾客群。

(6)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相关人才的培育,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人才仍严重短缺,除了传统的信贷人员外,在个人理财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也很紧缺,而零售银行业务对业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因此,要想与外资银行抗衡,必须要加快人才培养。

1.金德环, 许谨良主编. 2001金融发展报告.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3篇

关键词:指纹银行卡 应用分析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46-03

随着我国银行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卡功能日趋完善。截至2013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23%;而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3.11张,较上年末增长17.80%。2014年我国芯片银行卡(金融IC卡)发卡量比上年翻番,总量预计超过12亿张,随着受理环境的日益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芯片银行卡成为越来越多持卡人的首选①。2014年全年芯片银行卡交易量为6.2万亿元,是上年的4.8倍。全国可以受理银联“闪付”(类似公交刷卡)的POS终端接近400万台,占比达1/4。银联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41.1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进一步扩展。银联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末,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可用银联卡的商户超过1300万户,ATM近120万台,境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银联卡超过3500万张。由此可见,银行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金融意识的增强,个人持有多张银行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银行卡在储蓄、消费、支付、转账等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多地关注消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也正是由于网络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事件愈演愈烈,②据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今年1月的《全球企业风险报告》显示,网络风险的排名上升了3位,在十大风险榜单中排名第5。网络犯罪令全球经济年均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全球四大经济体因网络犯罪而遭受的损失达2000亿美元。再者,根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年5月6日的《2014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2014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1245件,涉案1395人,金融犯罪审查案件2063件,涉案2378人。检察机关发现,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为历史峰值。据悉,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自2012年至2014年逐年上升,2014年已达84件109人,比2013年的26件41人分别上升223%和166%。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金融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急需提高各种金融工具的安全性,来保障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

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已在手机、电脑上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指纹银行卡也将在相关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将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运用于银行卡中,打造出“指纹银行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纹银行卡概述

(一)指纹银行卡概念

指纹银行卡是指银行利用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的相关产品――指纹识别芯片嵌入到银行卡中,从而制造出指纹银行卡并代替原有的普通的磁条银行卡、存折等金融工具,进行存、取款等综合银行业务的办理以及刷卡消费或缴费等日常业务的办理。该技术把卡的主人的指纹(加密后)存储到指纹银行卡上,在专用的POS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POS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并读取持卡者的指纹,通过比对卡上的指纹与持卡者的指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

与传统磁条银行卡相比,芯片银行卡具有安全性强、应用丰富等优势。央行此前明确,从2015年起,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行业领域新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芯片卡。

由于目前指纹随处可留,也随处易遗留且容易被获取,已被许多不法分子所利用,并制造出相应的薄膜指纹套来影响指纹识别器的误识率。所以,这种将“卡”和“指纹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其安全性,又能达到方便、快捷的消费目的的指纹银行卡的研发不但具有较强可行性而且很有必要性。

(二)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原理及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需求。无论是钥匙、密码,还是口令、IC卡甚至身份证件等均存在可假冒、盗用、破译和伪造的缺陷,因此我们急需寻找新的方法来高效、准确、可靠地对我们的身份进行侦别。

1.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及原理。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图及原理图,如图1至3所示。

(1)ATM指纹识别流程图。

(2)ATM操作流程图

(3)ATM设计原理图(见图3)。

2.指纹银行卡主要特点。

(1)稳定性高。指纹是一种典型的由基因决定的性状,是伴随人一生的最稳定的生物特征之一,具有终身不变的特性,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可靠性强。指纹具有明显独特的唯一性,其自身复杂程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证据,包括双胞胎在内都不可能有相同的指纹,任何两个人指纹相同的概率小于几十亿分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指纹在司法领域就已成为物证之首。如果想提高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可以通过采集更多的指纹、鉴别更多的手指,或者通过改进现有的指纹识别器。

(3)便利性高。采集指纹时只需要将左手食指平放到指纹识别器上,几秒钟后便可以完成。将记忆密码变成了能轻松随身携带的指纹,从而减轻了记忆的负担,也免去了密码丢失或遗忘的烦恼。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同理,指纹识别仪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精确快速反复地识别每个人的指纹。

(4)安全性高。伪造、假冒、盗用、破译指纹的难度相当大。例如,对于一个4位数字密码共有10^4=10000种组合,破解概率为万分之一,入侵者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尝试所有的组合或根据个人的相关信息而破解。而现有的指纹识别系统其误识率小于万分之一,而根据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指纹存储数据库,能储存数千万枚指纹。

(5)可行性强。主要体现在使用方面和社会法律方面。①使用方面:目前,从实用的角度和操作简便的程度来看,在各种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最易于被民众所接收和认可的。而且,对生物体没有任何的伤害或损害。②社会法律方面: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被提上了议程,会议上主席指出,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今全球范围内都建立了指纹鉴定机构以及罪犯指纹数据库, 指纹鉴定是被官方和司法部门所接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身份识别手段。

因此,指纹银行卡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当代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指纹银行卡的应用分析

随着指纹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以及它应用的成本越来越低廉,指纹技术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一)我国指纹银行系统的成功应用

2008年7月,TECO探索者《指纹银行整体解决方案》在唐山市商业银行正式上线运行,据记者对唐山市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的采访获悉:“通过对TECO探索者《指纹银行整体解决方案》一段时间的应用,图像修饰从目前看有效地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减少了柜面业务压力并且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扩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不久,2009年深圳市指纹锁企业普罗巴克公司正式推出第二代指纹识别芯片。由于该芯片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小、识别率最高的指纹识别芯片,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安防系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他们之所以能将指纹识别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相关的领域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指纹技术高安全性、高便利性等特点。其次,伴随着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指纹技术得以成功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总而言之,将成熟的指纹技术和芯片技术结合,并研发出指纹银行卡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指纹银行卡的研发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很有必要性。

(二)指纹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2011年,青松公司在通过模块战略合作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将新一代真皮指纹识别模块移植到智能家居锁中,成功研制了基于真皮的指纹识别技术指纹锁。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优于一般的光学技术,不仅能彻底防止目前最新的的指纹克隆技术还解决了干手指、浅纹理、磨损手指、粗糙手指、老年手指、油腻手指、灰尘手指、带泥手指、油墨手指等识别障碍的问题。其中,图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图像分割、平滑处理、图像二值化、图像修饰和细化,如图4所示:

(三)指纹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指纹技术或对指纹技术比较了解的各位同仁们,都应该知道指纹技术之所以拥有那么多的优点却没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指纹识别仪自身质量及先进性的原因;其二,用户方面的客观原因,有些用户的指纹比较不易被识别或读取。但是,青松公司成功研制出的这款指纹锁,成功地解决了不同指纹的差异所带来的识别障碍。指纹差异主要表现为: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有干燥的,也有潮湿的;有细腻的,也有粗糙的;有完整的,也有破损的。由此可见,指纹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生物技术,也确实可以和各种现有的现代工具所结合,从而研发出相应的指纹产品。此外,随着指纹产品的不断改进,指纹产品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指纹银行卡,利用现有的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符合国家要求大力推行或实现芯片银行卡使用的政策,1994年,当指纹识别系统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便由于它体积小、准确度高、功能多、使用便捷而颇受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因此,指纹银行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发展成未来的一种趋势。

三、指纹银行卡的应用前景

(一)指纹技术应用前景

指纹芯片的应用可使二次开发者避开技术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快速研发和生产出最新的指纹产品。创新的指纹新产品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开新的市场销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指纹银行卡的研发正是借助指纹芯片的研发技术来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有金融工具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并降低其成本。目前指纹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其一,企业考勤仍占主导。指纹识别的考勤系统能够彻底地帮助企业解决传统打卡中IC卡考勤方式所出现的代打卡或打卡打不上等问题。而且还方便、可靠、便宜,因而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考勤的首选。其二,智能小区成为普及热点。由于智能小区在设计选型时要从功能、性能、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常会选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指纹产品便是其首选。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在智能小区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向着更加广阔的民用市场迈进。其三,指纹锁市场发展迅猛。把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门锁之中,是生物识别技术从专业市场走向民用市场的不二之选。指纹锁的便捷、安全、低成本等特性将会带来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最后,多元化应用遍地开花。除了在企业考勤和智能小区中的应用外,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金融领域等大型的公共项目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此外,指纹识别技术还被创新应用到护照、签证、身份证等十分重要的管理系统中。

(二)指纹银行卡的发展前景

经由我们调研小组所做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可知:有将近80%的问卷调查的答卷者认为指纹银行卡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仅有10%的答卷者认为比较没有发展前景而另外大概10%的答卷者则不确定。再者指纹银行卡除了优点诸多之外,可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地广泛。因此它将会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换言之,指纹银行卡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四、结论

对模拟指纹技术应用于银行卡这一课题的研究,课题组主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及文献,并与正在使用指纹产品的管理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交流来对这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指纹技术的应用这一方面的调研,课题组发现了指纹识别技术确实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它的这些优点都能被运用到相关领域,那么必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课题组认为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的开发和研究价值,但是由于这是一项比较巨大的工程,所涉及的层面太多,如法律、计算机技术、金融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推广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这个知识经济与技术发展飞速的时代,要想让指纹银行卡长久地成功地在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研究人员们不仅需要研制出产品,更需要寻找其存在潜在的攻击方式和替代品,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万无一失。

[该文为2014年地方高校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模拟指纹技术应用于银行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并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1410245004]

注释:

①中国银联的数据。

②安联全球企业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其善,黎红.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指纹认证方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01)

[2] 李晓辉.浅谈指纹识别技术.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3] 王建旭.计算机虚拟化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4] 柴晓光.民用指纹识别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 程伟,何俊华.智能指纹识别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08)

[6] 孟利民,周国雄.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银行储蓄网络认证系统[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0)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4篇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策略;瓶颈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33-02

一、绪论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专业技术、专业设备、专业人员,为富有者及其他需要此业务者提供的信用及投资管理服务。它主要向那些被认为有较高净值的个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但不包括由零售银行提供的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瓶颈

尽管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已经起步,但国内所开展的私人银行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匮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首先,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调、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提供交易和保值的产品多,提供增值的产品少,特别是缺乏资产管理的含义。

其次,专业化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对客户经理的上岗要求是:大学毕业,有三年从业经验,再通过保险、基金、证券等相关专业考试。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而言,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

第三,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

第四,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认识还比较模糊。一是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不高。在西方,全权委托理财是盈利最大、成本最低的服务项目,因此往往被作为推销的重点和客户服务的目标。但在中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理财水平和信誉还没有达到令客户全权委托的程度;二是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不强。

第五,体制制约。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体制,根据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就难以真正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

最后,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有待完善。例如,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整个金融系统又缺乏一套合理的个人信用衡量监督制度。

三、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策略

相比欧洲发展了数百年的私人银行服务,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于私人银行服务基准较高、层次较高,加快发展私人银行服务,不仅需要商业银行自身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扶持。

1.银行层面

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完善商业银行的理财理念,树立“大金融”的发展观,打破产品界限,提升客户价值,整合组织资源。

其次,产品的研发。私人银行服务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多种金融产品的有机组合则是构成解决方案的重要内容。

然后,要进行市场定位。根据我国私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实际情况,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

另外,要进行体制改革。根据国际先进的特别是瑞士私人银行的实践经验,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纵向组织管理体系。

最后,要进行人才培养。

2.政府层面

第一,大力推进混业经营,鼓励扶持金融创新。

第二,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建立中小金融机构。

第三,积极实施风险监管,健全法律惩戒体系。

第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3.社会层面

私人银行服务的核心是财富管理,对象是那些拥有高净值资产的个人客户,他们接受私人银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发展私人银行服务,归根到底来自于个人客户的投资意识。因此,个人客户树立投资新理念,对私人银行服务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树立财富惟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理念。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私人银行业务更是中外资银行必争之地,私人银行也是未来银行业务中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在首家私人银行进入之后,我国私人银行的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并不讳言差距,而且是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土市场与文化,同时借鉴国外私人银行的先进理念、技术与产品,真正打造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私人银行发展模式!

[1]周明.透析中国零售银行业务之六大现象[J].中国信用卡,2004,(1).

[2]尹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05,(5).

[3]谢国梁.从瑞士经验看香港地区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4,(4).

[4]韦星.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5]梁兴远.浅析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4).

[6]陈建辉,孙焕民.走进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现状 发展前景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1、缺乏完善、先进的经营管理

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工作上缺乏完善性、先进性和高效性,这一现象既是商业银行长期内部治理积弊的反应,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体现。其问题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如服务质量差,激励约束机制匮乏,风险控制不足以及道德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一些金融犯罪案件和违法违规现象时常发生。

2)缺乏充足的资本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重要发展难题就是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当前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缺乏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突出,并严重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充分的呆账预备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呆账预备资金额仅为总贷款金额数的两成左右。这就导致银行在面临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时,没有充足的呆账预备资金作后盾,从而造成银行的信贷危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破产。

4)缺乏高效率的企业结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较为庞大,造成它的管理层次繁多复杂,且职工人数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的增加了银行的经营管理费用。

5)经营效益不高。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从账面上讲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其实际的财务状况却是处于亏损情况,甚至是有些银行属于巨额的亏损,这一“虚盈实亏”的财务状况也导致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领导人员对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认识不清,从而阻碍到银行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6)各类贷款比例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贷款项目中,普遍存在不良贷款过高的问题,严重限制和影响到了银行的经营发展。

2、缺乏健全的产权制度体系

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产权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缺乏合理的股权结构。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银行法人管理方面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银行在股权结构上缺乏有效、切实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其银行的经营权、股东权以及监督权没有切实的分开,导致商业银行在股权管理方面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要求,无法实现银行经营者同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之间的平衡。

2)出资人存在越位和缺位并存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出资人缺乏自身监督权和决策权的行使代表,使得其对自身经营状况的监督控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导致出现出资人的缺位现象。同时,一些政府出资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时常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形成出资人的越位。这两种形式并存的情况也会导致商业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

1、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也逐渐的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①银行客户的网络化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业银行在清算系统、交易系统、服务网络以及其他项目经营上也逐渐的从实际货币交易转变为电子货币交易,进而最终实现银行业务的全部网络化操作;②金融服务的网络化流程。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项目正逐渐的从现实人工服务转变成电子网络化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操作进行自主化的交易。

2、金融体制的自由化发展

家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实施一系列宽松的政策法律措施,提高和促进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业务经营以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并强化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这一发展趋势主要具有两大方面,即: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发展的自由化趋势,主要内容就是商业银行逐渐出现新的金融业务,并形成多样化的业务经营模式和金融资产模式;②金融市场发展的自由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适当的放宽外汇管制和税收限制,从而实现企业资金自由的在国内、国际市场间流通。

3、业务经营的全能化发展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就逐步取消了对银行领域的制约和限制,这就为商业银行的全能化业务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美国在1999年的金融法案中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领域之间关系限制的取消,使得银行能够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也能够同时经营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实现银行业务的全能化发展,从而真正将过去传统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银行经营模式打造成一体化、全方位的“金融超级市场”或“金融百货公司”,实现银行的综合性管理和经营。

4、经营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办理方式是柜台人员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模式化交流,由于工作效率、员工素质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客户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或等待服务的时间过长造成客户的不满。随着电子网络化技术在金融银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客户在银行内办理业务时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模式化服务方式,而是通过银行营销网络和电子屏幕有目的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合适服务项目,不仅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也是客户能够更加清楚、明确的了解和认识银行相关业务的内容情况,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和项目的人性化。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摆脱当前面临的限制局面,就必须要顺应我国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是自身的经营发展转入到正确轨道上来,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确保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乔雪利.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3(07)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6篇

1.国内对民营银行界定

国内学者对于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主要集中于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公司治理结构论三个方面,其中产权结构论是基于所有权的角度,在银行股权结构中,只要民营资本占多数比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强调民营银行主要是由民间资本控股;资产结构论是基于资金的配给方面的角度,即以资金流向是否进入民营企业为标准,即资金配置是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银行是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论是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具备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强调民营银行应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本文综合多角度对民营银行分析界定,认为我国的民营银行是指民营资本主要控股,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并且股东具有相应的经营权责。

2.民营银行经营特点

民营银行本质特点即资本构成民营化;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基础,对于提供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尤为重要;前期多民营银行的资本构成全部是民间资本,股权结构较稳定,企业资金稳定,盈利能力较强。

公司治理法制化是民营银行实现经营管理市场化的基础;民营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相对较高,加大投入制度设计,实现公司治理法治化最终达到符合公司健康运营并且维持公司稳定发展的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

经营管理市场化是民营银行的最突出特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是衡量真正的民营银行的标准;市场定位差异化是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才能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二、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1.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1996年1月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民生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视为国家向民营资本开放银行业的一个重要信号。之后中国银监会以风险为由暂置了长城金融研究所提出的设立五家民营银行的建议。浙江在城市发展中成为民营银行的发源地,伴随成立第一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并于2006年城市信用社改组成立三家民营银行之后,民营银行成为浙江金融行业的新兴力量。

第二阶段发生于2007年1月中国银监会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首次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入股村镇银行,这个条款对于推动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之而来国务院与银监会通过相关文件逐渐放宽银行业资金准入门槛使得民营资本纷纷顺势流入村镇银行。

从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对发展民营银行提出政策支持之后,一系列政府支持政策接踵而至,推动了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2014年3月,真正意义上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首批五家试点银行开始经营;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银监会文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标志民营银行发展从此进入常态;同年第二批试点银行已有超过40家递交申请,截止2017年6月已有17家民营银行获准筹建。

2.宏观环境分析

在如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符合时代的发展。”经济新常态”下鼓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银行业也作为金融服务行业蒸蒸日上。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能够推动多元金融主体的构建,为市场带来活力,增强银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并且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要发展民营银行,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经济问题,对推?M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有重要作用。

我国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在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存在强势政府行为。政策性干预是影响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政企不分是大型商业银行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促进银行业金融改革需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民营银行的发展正是这场改革中的一部分。同时除了市场体制,我国有关金融的法规和细则的法律制度也需要完善,否则缺乏法律保障会阻碍民营银行发展。

信用环境是影响民营银行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都具有市场中充斥国家信用的特征,这带来的问题就是由国家信用衍生出的道德风险对金融机构个体荣誉和社会道德风险都具有不利影响。银行受到国家过度的干预会导致银行业不健康发展,缺乏对风险应有的防范和控制。所以银行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来降低道德风险。

近年来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日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其中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业务大致可分为结算业务、小额贷款业务、销售基金产品、构建投融资的信息平台。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其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3.存在问题

除了外部环境对民营银行发展的影响外,从民营银行自身来看,和其他性质的银行还存在一定差距,竞争还处于弱势地位,深入分析发现民营银行自身存在问题如下:

(1)资金成本偏高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使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关键是互联网金融开启了小额金融领域的市场抢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市场也是与民营银行的主要市场目标,所以,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并且在竞争中无形提升经营成本,负担加重。其次,低息揽储已经成为过去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民营企业的作用也是有利有弊,民营银行可以通过制定差异化利率来吸收存储,但由于网点数量和市场信任度等劣势使得民营银行必然要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存储,从而提高了资金成本。最后,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由于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缺乏安全保障、其目标客户是小微主体缺乏稳定性等问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所以民营银行必须在风险管理上加大投入提升民众信心,对风险管理的投入也就造成了管理成本的提高。

(2)业务和经营范围受限

虽然已有政策开始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同时对民营银行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比如民营银行的业务规模不能超过一定的资产限额,经营范围也被规定网点不能随便设立,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营等等。对民营银行的诸多限制都是对民营银行的运营管理提出挑战,民营企业需要依靠特色化经营逐步打开困局,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会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因素。

(3)特殊风险较多

首先是经营风险,这主要是由民营银行起步晚缺乏经验和为追求高利润可能存在的违规经营造成的。其次是流动性风险,这是由源头民营资本的不稳定性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保证吸储能力造成的。最后是信用风险,这是由民营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我国目前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

三、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前景探讨

1.前景展望

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以及政策一直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同时民营银行由其特点,作为我国金融体制补充,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并且其设立对于推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改革有重要意义;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对于双方都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民营银行发展仍面临挑战,在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的未来迫切需要克服自身经营发展不足。可以预见在于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相较,机构数量和经营规模都尚处萌芽状态,未来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2.发展路径分析

减少金融抑制,建立稳定的金融运行环境。民营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首先是建立规范的准入退出机制,这对于民营银行和其目标客户都具有保护作用。其次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和建立新的利率形成机制来实现。最后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这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引入社会资源和加强信用宣传从而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银行发展的前景第7篇

【关键词】银行信贷;互联网;经济发展

一、前言

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改善经济发展上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更好地发展,其中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可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支持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的概况

1.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其主要盈利的途径。他主要是通过信贷的利息进行收益。银行信贷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通过其特有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的发展。我国的各大银行的信贷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深化,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推行全面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从绿色信贷这一概念在2007年在我国正式被正式提出,近20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全面实行了该项业务,并且在农业,商业等众多领域有了很显著地成效。但是,由于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等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银行贷款也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信贷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方式,为信贷者提供了便利,扩大了信贷对象范围,为一些小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与传统的信贷方式相比,互联网信贷以其快速,效率高,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传统的银行信贷应及时作出调整,使银行信贷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信贷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信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而就导致在信贷业务的具体流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具体操作不规范,材料信息不合格等现象。有一些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评估登记上记载的不详细,就会影响调查核实的细节,最终出现赖账等问题的出现。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有一部分是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对于银行绿色信贷有一些相关的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具体操作时没有相应的标准。

2.商业银行信贷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中长期贷款的数额一般较大,而且期限较长。在这较长的期限里容易发生一些信贷政策上的改变,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利率的变化,而这就容易导致一些风险的出现。商业银行供于信贷的费用主要就是百姓的储存资金,而银行一些政策的改变容易影响这些储存资金,而中长期的贷款期限较长,所以就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而不良贷款增加是最直接的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房地产行业也给银行信贷带来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开发商在项目开发时有时会采用贷款的方式,而贷款买房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采用的购房形式,也是银行信贷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银行信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促进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举措

1.建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风险防范和与预警体系是银行信贷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建立科学合理的防范与预警机制是减少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所谓的防范与预警机制就是指一个能及时发现信贷机制中的潜在风险,而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从根本上消除此风险,使信贷体系正常运行。而当其检测到该预警机制无法自行解决的潜在风险时,就会有一定的提示,我们银行的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提示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2.严格控制信贷投放比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在房地产行业投放的比例过大,而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很景气。所以,此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考虑调整信贷投放的比例,适当的将信贷向其他行业转移投放,例如汽车行业、教育行业、以及旅游业等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信贷业务的支持,所以积极调整信贷投放比例也可以对信贷的发展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前景

1.明确发展方向

要想使银行信贷快速高效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其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很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应该确保银行流动资金的稳定,这主要通过控制资金存储来实现。加大调研力度,把握客户需求。另外,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与信贷相同特点的融资产品,而在银行信贷的发展中应该采用一定的方案去应对同类产品的竞争。

2.加强信贷方案创新

我们应该根据客户的信贷需求及时调整信贷的体系,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贷体系,而且要注重加强信贷方案的创新。首先,这种创新是要以客户和经济市场为导向,其次是要注重信贷的方式的创新,可以吸取互联网信贷中一些可取的特点,融入到银行信贷之中,扩宽服务范围,当然这种丰富是要建立在细致的市场调研之上的,进而完善信贷的方案。在方案的创新中要融入专一性的思想,可以对每一类客户打造独特的符合其实际要求的信贷方案。另外应该积极的灵活而高效的融资产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是一种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种融资形式。而在互联网金融等形式快速发展的今天,银行段信贷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要想使银行信贷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改进上文总结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信贷的风险,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