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合集7篇)

时间:2023-09-25 11:26:40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1篇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大学德育;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45-02

收稿日期:2010-02-10

作者简介:高虹(1980-),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敏(1965-),女,陕西西安人,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引言

在2009年的“两会”上,代表们提出要恢复“儒学”,让儒家思想浴火重生。这种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中国儒家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在儒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大师辈出,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等等。其中尤以儒学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对后人影响至深。而孔子的德育思想的形成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一)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家庭背景。有关孔子德育思想的文化背景,首先来探讨他的家庭背景。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有九女而无子,复娶颜征在,生孔子。殷人擅长礼记檀弓。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家庭和社会群体的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因而从小就耳濡目染,使他后来能以通礼而闻名于世。

2.文化背景。作为文化大师,孔子决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一定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正如钱穆所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1] 孔子之所以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 ( 《论语・泰伯》)。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 《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孔子对周文王、武王不仅推崇其道德,如“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而且自认为继承了他们的文化遗产,比如“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论语・子罕》),并以文武之治作为他的政治理想。周公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完善典章制度,后称为“周礼” (《论语・八佾》)。“吾从周”,即我跟随周,继承周。在老年时,他还感叹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可见周公对孔子的影响 是非常大的!难怪有“周孔之学”的说法。这些文化典籍无疑是孔子成长和成熟的基础,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

3.社会背景。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心不一,道德沦丧,原来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已彻底崩溃 [2]。孔子看到为政不能实现抱负,于是,匆匆离开鲁国,开始了列国之行,并最终形成了他的一整套的系统的德育思想。

(二)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孔子认为,人在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使人首次认识到自己是天地万物中的主宰,从而使人能够挺直脊梁立于天地之中。孔子正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公开宣布了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关于人的学说的,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性的理论,开创了人性理论研究的先河(《论语・子罕》)。由此可见,从论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德育思想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德育思想以“圣人”、“君子”和“士”为德育培养目标,以“仁”为德育的核心内容,以“知情意行”相统一为德育过程,以“因材施教”等为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德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以《论语》的形成和传播为其形成标志的。

在孔子来说,人的道德追求不外表现在对人、对己两个方面, 以孝悌为根本, 仁对外要求“爱人”, 突出对人的关心,也就是‘仁者爱人’; 对内则强调“为仁由己”, 突出自身的自我完善。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孔子又一核心思想, 它包含着系统而严格的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 “礼”和“仁”是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仁”的客观标准。

三、中国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呼吁儒家德育思想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4]

(一)中国当代大学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前途前途,有钱即图”,“理想理想,有利即想”的拜金主义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的滋长。

(二)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中国大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的方式,注重知识记诵。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中国当代大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四)中国当代大学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比较低靡的原因,从根本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现在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忽视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

四、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价值

(一)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内容的价值

1.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大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中国大学德育效果一直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中国大学德育方法的改进。

儒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得到良好的收效。

(三)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中国大学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大学德育教育途径。

中国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

(四)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知而不动情,动情而不能践行,都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结束语

中国当代大学生只有力争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钱穆.孔子传:第2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

[2]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

[3]罗佐才文.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02.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2篇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41-03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首位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在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仁”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道德爬坡的时期,虽然公民的道德水准和道德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道德考验还是十分复杂和严峻的。要解决当今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吸取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意义。

一、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爱人”――“仁”的基本含义

“爱人”二字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内容,也是孔子基于对上古时代对于“仁”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1.爱亲人。孔子认为“仁”的伦理基础是“爱亲”。仁爱表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爱父母、爱兄弟、守孝悌,也是仁的最低道德基础。孔子在责备弟子宰予主张守丧期一年为好时,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孝”的基本含义,是孝顺父母,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爱”;“悌”的基本内涵是友爱兄弟,其表现了兄弟间的“爱”,所以“孝”、“悌”是“爱人”的起点。由此可见,孔子是把孝悌作为“仁”的最起码的要求来评判的。

2.爱众人。孔子又将“仁”推广为“爱人”。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论语・颜渊》)。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篇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要使人们做到“仁”,就要要求人们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全体社会成员,即所谓“泛爱众,而亲仁”。《礼记・礼运》篇也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道德原则,就不能只教育人们爱自己的亲人,还必须用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众人。

3.行仁德。孔子还教育人们要“仁”德于天下。《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仁”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行。“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恕、宽容;“信”,是对他人诚实不欺;“敏”是为社会办事敏捷、有成效;“惠”,是能给他人以实际利益、恩惠。孔子认为,能够做到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恩惠五种品行,就可以说是仁了。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因而同“仁”德相贯通,体现了“利他”精神。

(二)“忠恕”思想

孔子要求人们实行“忠、恕之道”。《论语・里仁》篇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为忠?何为恕?宋朝理学家朱熹揭示了忠恕之道的实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谓恕。”“忠”即为尽己,忠的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谓推己及人,恕的具体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求人们一定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以上解释可得出,孔子的“忠恕之道”实质上是一种行仁的方法。“忠恕”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做到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三)“仁”“礼”统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没有“仁”就根本谈不上“礼”。

孔子的“礼”和“仁”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仁”的客观标准,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子路》);“仁”是“礼”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内心修养,没有内在的“仁”就算不得真正的“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据《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即胜己,是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念,战胜自己不符合仁的意志和行为。“复礼”是符合于礼,或归于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的过程就是把“仁”这个人伦道德秩序纳入“礼”这个宗法等级秩序的过程,即把社会秩序道德化的过程。

(四)“仁”“义”相关

孔子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就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即君子所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利”,指功利,个人私欲私利,如富贵利禄。义利关系就是道德义务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孔子认为应把“义”放在第一位,而个人利益是第二位的。个体应该服从群体,个人必须服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都源于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二、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道德教育位于核心地位

重视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显著特点,孔子坚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将道德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在躬行道德规范之后,仍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显然,孔子把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主张道德教育先行,注意道德修养。他要求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由此可见,孔子注重个人品行,重视个体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正确的名利观,高度重视道德教育。

(二)充分肯定主体的自觉性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凭借主体的自觉性,去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不靠外求。孔子还提倡“为学由己”,“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注重从主体的道德自觉提高自己(“为己”),而非把学问当成诸如做给别人看看而已(“为人”)。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内省不疚”(《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等,则充分肯定了主体的自觉性。

(三)注重学、思、行相联系的修身方法

“学”和“思”是修身的基本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思结合。“学”即主张学习他人优秀的道德思想。“思”是对所学东西的思考和进行的自我检查反省,并由此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反省内求,通过反思发现好的,就去坚持;发现不好的,就得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使之符合道德规范。

此外,孔子还十分注重“行”,即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考察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怎么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词》),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特别强调要言行一致。因此,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四)注重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

孔子的道德教育很重视“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能端正别人呢?这些话,充分说明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示范作用有着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道德教育要重视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五)注重环境对个人品德的影响力

孔子还十分注意环境对个人道德的影响,倡导用良好的环境来教导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主要是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与此同时,社会环境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朋友。孔子提倡在选择朋友时要“择善而从”。其弟子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在道德培养方面,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没有一种培养道德素质的氛围,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都是无益的。

三、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对于我国当今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应是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孔子对道德教育之重视,把它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一旦遵守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安定社会的力量。最近发生的诸如老人摔倒无人敢搀扶事件、小悦悦事件、幼师虐童等公民道德失范事件,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无不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同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我们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应有的首要战略位置,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道德教育,深入推进当今公民道德建设。

(二)加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由一定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因此,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丰富公民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君子义以为上”。以此来要求弟子们忠君爱国。爱国是任何一个时期道德教育首先都应提倡的。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爱国主义的教育都不能放松,特别是现阶段,更要防止各种腐朽思想的无形渗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好的文化载体来潜移默化地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红色旅游景点往往凝固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资源,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正确引导、积极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第二,诚信教育。孔子教育学生对人对事要诚实不欺,要讲究信用,“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守则。若言而无信,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也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但食品安全领域却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诚信问题成为全社会拷问的对象,消费者对商家诚信问题的信心正不断受到冲击。对于缺乏诚信的社会事件,除了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认证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等做法之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商家诚信教育,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对各社会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对那些没有诚信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制裁。

第三,爱岗敬业的教育。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环卫工人漆家余赤身清理下水道的垃圾,央视新闻频道盛赞他是“当代的铁人王进喜”,他所展现出来的人的力量,是超越时代,超越工作的。对这种爱岗敬业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相关部门在进行大力表彰的同时,更应在全社会开展深入学习其爱岗敬业精神的活动,以促进形成各行各业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的热潮,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四,见利思义的教育。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在我们身边,不乏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在社会道德领域留下的伤痕远远没有完结,至今想来仍令人寒心。我们应该对孔子的“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等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改造和吸收,并以此来教育广大的社会公民,以培养他们拾金不昧,爱护公共财物,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发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新的道德风尚。

第五,孝悌的教育。“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孝道,尊老爱幼。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所以进行孝的教育还有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对于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我们加强道德教育还应涉及勤俭的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文明礼貌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等方面,从而大力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三)要把自我教育与道德教育制度化相结合,深入地对广大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要处理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培养公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重视公民的自我教育,使广大公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深化认识、加强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稳定的道德习惯。另一方面,道德本身的力量并不能保证所有公民从善、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恶不受罚的情形会无形中削弱道德的力量。国家和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使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以减少公民的随意性,使之遵守道德规范。为此,可以制定出完善的道德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措施,建立严格有效的奖惩机制,起到约束、规范的目的,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样,公民的道德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四、总结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有助于推动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深化,对于公民的自身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李春秋.公民道德建设通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3篇

[关键词] 孔子 道德 教育思想 现代 幼师生 教育 启示

近年来,幼师教育迅速发展,就业前景广阔。然而,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日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幼师生作为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准将对幼儿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幼师生的道德教育已存在的多重困境,面对其道德现状,笔者试图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寻求些许解决问题的启示。

一、当代幼师生道德现状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幼师教育逐渐失去往日的竞争力,很多上幼师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思想意识淡薄,他们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

1.责任感缺失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很多幼师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对他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他们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正是家长的过分疼爱,使他们养成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甚至与老师作对,在家中漠视家长的关爱,缺乏感恩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2.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幼师生的年龄偏小,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现象。如虚荣心强、经不住诱惑、行为过于偏激等问题频频出现。

3.理想信念意识不强

很多幼师生在求学期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行为散漫,有的甚至染上不良嗜好,出现了打架斗殴、贪图玩乐、追求时尚、厌学早恋、铺张浪费等严重现象。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师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成功而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既包括爱国情感、伦理观念、包容意识、道德标准,还包含仁爱、诚信、感恩等传统美德。借鉴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他“仁”、“义”、“信”的道德教育内容,对重构当前幼师生的思想教育模式起着特殊的作用。

1.借鉴孔子的“仁爱”的道德品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把“仁”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对“仁”的解释,曰:“爱人”。“爱人”二字可看作是孔子眼中“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即是说人要有仁德之心,要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可见,“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他提倡的“爱人”不是指特定的群体,而是说爱一切人,而这种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应以孝悌为本,以“爱亲”为起点,即对父母兄弟的爱;并推而广之,“爱人”的终点便是爱众,即天下之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事实上,孔子所说的“仁”不仅包括了对人类的爱,还包括了对自然的爱。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仁”已经成为了一种博爱。孔子还认为仁者要尊重别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鉴于当前幼师生的种种道德表现,我们要用孔子的“仁爱”精神来塑造幼师生的博爱情怀,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健康人格。

2.借鉴孔子的“律己修身”的道德标准

孔子是最早提出修养理论的人,他根据“为仁由己”的思想设计一整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他用“修德”、“克己”、“正身”、“慎独”等词语概括了他对个人修养的主张。子曰:“吾一日而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说要通过自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方面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意思说每个人需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要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事实上,孔子“为仁由己”这种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事业成就有巨大的影响,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因素,能否具有端正的心志、高尚的心灵对人德行的修养和事业的成败都有直接影响。

今天的幼师生正缺乏孔子的那种“吾一日而三省吾身”的做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经不住物质诱惑。而孔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能最大限度的将社会公德转化为人的内心信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借鉴孔子“义与利”的道德情操

儒家看待义与利,一直是重义轻利。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中所体现的是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态,强调道德上的幸福感。儒家即便讲利也要落到义上。子曰:“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所谓见利思义,就是主张以义制利,对于迎面而来的物质利益,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

孔子这一原则对幼师生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同时,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也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4.借鉴孔子“诚实守信”的处事之道

诚实守信是交往之道,它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子曰:“民无信而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诚信是立人之道,是处事的基石,是“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这些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孔子还认为君子对于事业应当是“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幼师生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朋友相处缺乏诚信、人际关系淡漠等。因此,教育中要增强幼师生的诚信教育,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在幼师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认真探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发掘其合理价值,剔除其糟粕因素,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也利于促进幼师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雪峰等.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2004,(2).

[2]张文惠.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6).

[3]于丹.论语心得 [M].中华书局,2006.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4篇

孔子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音乐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孔子在《论语》的教学科目上,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为基本教材。《论语·述而》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内容包括了“知”(智)、“勇”“艺”“义”“礼”“乐”诸方面。孔子《论语·泰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孔子所讲之“乐”,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是《论语·宪问》中所讲“文之于礼乐”之乐,是讲伴随着“礼”,对音乐的学习与实践。强调《诗》的颂诵要结合礼乐,音乐实施的过程同样要结合文、礼。第二,是对音乐教育这一行为的完整概括,讲受教育者通过对《诗》的弦歌颂诵,得到内心情感意象、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陶冶。这其中包括了人的心智聪慧(“知”)与意志体魄(“勇”),并涵盖了人们的社会礼仪与行为规范,使人们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陶冶与培养。这就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学习,实现礼乐教化之目的。反映出孔子所讲之乐,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讲的属于“艺”的音乐的范畴,也超出了外求于礼、内求于乐的礼乐同一层次之“乐”。其教育思想始终离不开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完成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为先决条件,实现其教化作用为最终目标和任务,形成了孔子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这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渗透到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发展以及世界观的改造等各个方面,也证明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音乐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孔子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概括,也说明了这一教育过程,是由音乐教育来得以完善的。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孔子整体教育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人的道德的培养,所以,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更加重视音乐实施的道德含义。《论语·泰伯》对音乐教育行为的概括,首先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将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为实现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则是“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教育视为实现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重要环节。

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要从孔子思想的“礼”与“仁”谈起。根据《周礼》的有关记载,诗、乐与礼仪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行为的完整实现。“乐”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则是封建统治者的典章制度、礼仪形式。所谓“兴于诗,立于礼”,便是立足于礼仪活动,贯穿于合乎规则的诗乐演出之中,形成合乎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音乐教育行为体系。这一体系渗透着“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积极的一面。从消极的方面讲,也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种尊重人格独立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礼教制度下的人道主义和一定的民主性,形成了孔子的思想核心。这与孔子提出“子为政,焉用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对人民要“富之”,然后“教之”,以及宣扬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仁政”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诸多学者也有不同看法。《论语》中曾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又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蔡仲德先生讲“可见‘爱人’‘济众’是为了‘得众’,‘惠民’‘养民’是为了‘使民’,‘百姓足’是为了‘君足’……教民并非为了使民变得智慧,而是为了使民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便于统治。”根据蔡仲德先生的说法,“教民”是手段,而维护其长期的封建统治则是目的。但这种“爱人”“济众”“惠民”“养民”以及“百姓足”才得以“君足”的说法,无论其目的如何,实际上已给统治者提出了较高的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在当今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下,都是可取的,应该予以效仿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讲,“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是一种道德标准,与充分民主并不矛盾。这便是孔子“仁”之内涵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与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的人本主义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即便以人与人平等为基础的现代人道主义,也仍没有达到孔子理想中的道德标准。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突破了周代音乐教育中“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音乐美学通论》讲“‘有教无类’之举扩大了社会受教育面,变无教为有教,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教无类”就是无论贵族与平民,都要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将属于“贫而贱”阶层的颜渊、子华、子路、闵子骞、樊迟、子张、子夏等,培养成为天下列士,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十二贤”,体现了孔子音乐教育富于道德实践的成就,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也就在其中。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美育作用

孔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是“中庸”的思想,强调矛盾双方的联结和统一,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与转化。“中庸”思想与“仁”“礼”结合,便可调和矛盾,维持社会的安定,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孔子的音乐教育也无不贯穿“中庸”思想,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孔子对音乐表现上的要求。孔子意识到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着眼于人和人类的基本存在及健康发展,而与放纵、违背理性等思想相对立。在孔子眼里,“郑声之乱雅乐”。“郑声”本是来自民间的歌谣,蔡仲德先生认为“郑国的情歌在各诸侯国中最为突出……其形式则采用新的音阶,讲究艺术技巧,多有繁声促节,多有哀思之音,音调高亢激越,表演男女错杂。”在我国春秋时期,却成为贵族富豪们满足声色娱乐的一种音乐。所以孔子认为“郑声”不尊从礼乐规范,只能满足统治者及贵族富豪们纵情享乐。从“为邦”的前提出发,孔子提出了“放郑声”音乐教育的主张。“放郑声”以防“郑声之乱雅乐”,体现了孔子美与善的准则、音乐美的准则,其中蕴含着对音乐表现“和而不淫”的要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中庸”、中和。这种“中庸”、中和实际上是反对音乐表现上的过与不及,这种音乐审美的价值取向与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评价,始终贯穿着孔子学说的哲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仁义道德的思想内容,说明孔子是根据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来实施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孔子的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因此,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首先强调了音乐要有“乐”的作用。《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赞赏《韶》乐的美、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比《国语·楚语上》所讲的以“无害”为美,《左传·昭公二十年》以“心平德和”为美进了一大步。将美和善区分开来,肯定音乐善的同时,也肯定了音乐的美,使人们通过音乐美的感化作用,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就起到了人心向善的作用。体现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忧患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以积极的态度考察音乐现象,回应音乐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音乐思想与美学理论。这方面,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美育作用便是典范。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探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必然牵涉到孔子的整体思想。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既有其伦理学的意义,也有其社会意义。《论语·八佾》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以“礼”“乐”的实现作为前提,来实现“仁”的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要维护和实行“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社会秩序,就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也就是孔子《论语·学而》中所讲的“泛爱众而亲仁”。依靠“仁”的“爱人”之道德情感,通过“乐”的实施,将这种博爱精神贯穿于“乐”的各种活动中去,实现孔子《论语·雍也》讲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就是以“仁”作为道德情操的基本内容,以“乐”作为感化人心,上升到博爱精神的实践方式。在这两者关系中,孔子重视和强调了“乐”的感化人心,陶冶人性、人情的作用。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就是将音乐活动与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这一“乐”的实践过程,将人的情感心理体验由最初的物质欲求,逐渐走向审美感知,由伦理学走向美学、社会学,成就一种新的人生观,使社会群体与个体间道德情操、伦理关系得以谐和。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其焦点就是将人格作为道德修养的表现,其最深层的结构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体验,由这种境界体验产生了以“诚”为本、“温柔敦厚”的审美人格,礼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指归乃是为了造就这种理想人格。从孔子赞美的颜回安贫乐道到孟子高扬的“充实之谓美”,再到宋明理学倡举的人格理想,不管其政治背景如何,在论述道德与人格的关系时,却始终以超越功利作为道德的内核与人格的基础。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现在音乐的审美准则,形成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促成了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和突出宗派秩序的人际政治,长期稳定与充分发展,使整个封建社会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平衡。但在封建制度下的这种和谐与平衡,也给上层建筑思想领域带来束缚与禁锢。在等级森严、上下相维、皆安其位而又和谐稳定的网状系统的社会里,人们个性解放的企图、追求、欲行、竞争等都是不可能的。中国文人虽然知识丰富、善辩、修养高、有远见,也曾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封建思想的重压下,实际上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

这种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束缚与禁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有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与平衡的一面,也有限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面。今天,人们已经从封建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谈到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总要考虑是不是又走回头路了,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仍然没有脱离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人的素质培养、道德含义、美育作用,只不过没有上升到理论上去认识。当然,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新的社会,充分民主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却有着新的意义。其新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不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是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在构建一个新的和谐社会的时候,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人的素质培养、道德含义、美育作用,仍然具备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探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如何适应于当今社会的需要,便是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子竹《〈论语〉正裁》[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4]《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左传》[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5篇

关键词:教育 德育 智育 首位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育人,也就是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的人,这种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所以教育决不能只看智育,而必须强调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较明显的“重智轻德”的倾向,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他提出的具体方法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推己及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孝、悌、忠、信”就是要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心逐渐扩展到周围人群,从而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简言之,孔子认为教育学生应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根本任务。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德育是基础,另外三个方面就是达到德育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因素。当然,孔子并没有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存仁德的人安于仁,存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得上仁呢?

由此可见,孔子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同一过程和同一目的的两个方面;以道德教育为先,以知识教育为次;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一、孔子把道德看作在社会立足的关键

《论语》一书中,大多讲的是有关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他把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学习具体知识之前。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又认为仁政德治。他把实现仁政的希望寄托在贵族卿、大夫、士的身上,亦即寄希望于君子身上。他的教育目的也是培养实行仁政的君子,即治理国家的人才。而治理国家的人才其品德应当是高尚的。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堪称表率,才能够很好地实现治世。”他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还认为,一个普通人只要树立了道德意志,那就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还认为,统治者的道德行为会影响被统治阶级。“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自而至矣,焉用嫁。”(《论语·子路》)因而他特别重视统治阶级的德行。

孔子把道德看作在社会立足的关键的思想,带给教育者的启示就是应该教会学生充分重视个人人品的修养,把“做有思想道德的人”的落实到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甚至是落实到生活学习的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社会信任、受社会欢迎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扎根社会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二、德育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为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出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孔子认为好学是促进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要求学生要经常反省、自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转贴于 ”找到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不骄不躁,善于承认自己的过失:“过而不改,是为过也;过而改之,是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时时进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孔子还要求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他认为学到的知识要运用于实践,即理论和实际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知之逾明,则行之逾笃;行之逾笃,则知之逾明。”他不希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者只会高谈阔论、会说而不会做。同时孔子还要求学生在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全面理解掌握德育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德育教育对现代教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学习的志向应该在“道”上,即学习是为了济世;一定要有“德”的操守,要用德来规范自己;修身要依靠“仁”,要有道德准则;游娱要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活动上。这是孔子总结的进行道德教育、提高自我修养的原则和方法。这一原则和方法可以理解为:

第一,应有济世的志向。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精神上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确定志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作为个人的努力方向。他认为,“立志”是起点,若要有成就还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我们现代的教育也是引导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

济世的志向,反映在教育工作中就应该是教会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与时代的需要相结合,否则,就有可能是在读无用之书,读死书。

第二,应有道德准则,要有内省意识。

在人际关系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这个关系上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我。在对待“道”与“德”的关系问题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的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力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思想活动,称为“内省”。我们的现代教育强调要有规范的言行,在人际交往中注重公共道德,要求每个人都要形成一种自觉意识,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内省的意识,在现在的学生身上是最缺乏的。面对责任,学生有的表现为推卸责任;面对义务,学生有的表现为逃避;面对错误,有些学生常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有些孩子没有自我检讨的意识,更不懂得自我教育。不懂得内省的人永远无法进步,现代的教育必须教会孩子懂得内省。

第三,应该言行合一。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6篇

关键词:孔子 德育 中学语文 教学

中国语文的教学长久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其根本原因是语文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生活,凡是有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对语文的教学进行点评。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部分,对人的形成,人格、品德的塑造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育人观有重要影响。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思想阐述

孔子身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中,纵观历史,但凡乱世,学者们的思想必定是积极活跃,孔子思想的产生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目睹动乱的孔子希望能用自身的积极思考去化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孔子看来,社会制度的演变是天命的必然,但人的发展却是可以精心塑造的。[1]孔子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中,逐步的创立了自己在塑造人、教育人方面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整个孔子教育思想中占有很大比重,品德教育是后世儒家学派诸贤者在宣扬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等方面依赖的理论基础。从大方面来讲,笔者认为孔子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自己的“仁治”、“礼治”的政治理想,所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极为注重“仁”、“礼”的教化功能。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孔子的德育体系中,“仁”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将“仁”解释为能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礼”则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贯穿于孔子整个教育体系。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仁”字被提及多达上百次。包括“为仁”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仁”的方法、内容以及“为仁”的成就等。[4]孔子力图维持周朝礼制,修复遭破坏的礼乐,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体现了孔子在君臣之礼,父子之礼等多方面人际关系中维持已有秩序的决心。

经过孔子后儒家贤者的完善,在孟子对“仁义礼”之中加入“智”,汉代董仲舒对“仁义礼智”加入“信”后,儒家学派的德育内容最终定格在了“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后称“五常”。

(二)孔子德育内容影响简述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五常”从来都是社会、家庭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五常”的内容根本上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中国在汉代以后实现了孔子梦寐以求的治国理想,进入了儒家一家独大的漫长历史进程,在传统道德方面,孔子以及儒家学派对人伦纲常的影响是积极的,培养了古代人忠贞有信的理念,但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德育思想中一味寻求遵守纲常,致使革命党人在撰写革命纲领时仍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革命奋斗的目标。在这种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

但就总体而言,孔子及儒家学派对传统文化,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仍然是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的,我们要妥善汲取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孔子德育思想继续发挥其特有光辉。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属于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局限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完全掌握,这导致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

(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缺乏时代性

语文在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自身知识特点,语文课程在独有的课程知识之外,还拥有与现实生活最贴近的教学内容。无论那篇课文选材,总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选择的是经典的,耐人寻味的作品。而且现在的课程体系,如果能够按照进度进行教学,将会对学生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但是,即时是拥有了先进理念编排出的教材,由于具体执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很好的实现。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学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相当部分的老师在按照教参的编排,一步步的讲解词汇、翻译课文,之后介绍很多学生已经可能烂熟于心的孔子生平,简单的介绍孔子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参并没有考虑到课文在此体现出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考量。可以看出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提倡出的谦逊有礼道德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参不完备这种情况下,应当自主地多研读相关书籍资料,将孔子的德育思想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再如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祝福》,作品中封建思想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熟读经典明知“仁义礼智信”后为什么仍然对祥林嫂的遭遇嗤之以鼻,这就说明了知道“仁”而不仁的鲁四老爷,在道德的考量上是不合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此作为反面教材,倡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离

中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除去教师水平的问题外,语文教材的编者是造成语文脱离生活的又一个因素。

不容置疑的是,语文教材的编者都是在语文学科非常具有建树的权威的学者专家,这些人在选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工具价值以及文学性。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潮流发生改变,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日益更新的生理、心理上的成长变化。以人教实验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课文数量较之以往明显变少。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文章依旧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我们不能否认经典名篇在培养学生文学性上的作用与地位,但是仅靠着这些长年累月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名篇”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提高是不现实的。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6],认为上天赋予自身品德,主张人性的发掘。 “名篇”固然经典,但是在培养提高学生人性、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却值得商榷。

三.将孔子德育思想体现在当前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在1999年经过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后称“语文世纪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涉及到了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养等关乎所有语文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讨论内容虽然略显偏激,但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相比较讨论前语文教学偏重的工具性,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在讨论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语文教学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扩展、语文素养的提高[7],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语文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进行系统传输。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培养观念应当被语文教育工作者熟知掌握。

做“君子”。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君子是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君子”所具备的。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攀比、炫富现象层出不穷,让物质条件好的学生感受到一种超出心理年龄的优越性,让一定数量的物质条件稍微困顿的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应当肩负起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的责任,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面对困境时,《论语》记载“子路温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8]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师对这一信念的坚信与理解,用自身的行为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施“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艺所,而众星共之。”[9]“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10]虽然这两段话意在施政,但我认为,这在教导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方面有其独特意义。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无论学生今后身处何职何位,都需要普遍广泛的应用语文这种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孔子的道德观,让学生认识到仁德的长处与优点,知道敦厚中庸对树立个人威信的树立上具有的重大作用,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后,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追求这些好的品德,让优良品德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身处社会的自然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上也能得到相应体现。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别人趋同于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评判尺度衡量别人。同样,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审美意识,文化体验的不同,语文教师应该广博宽容,对学生提出的新的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培养不同的个体,而非如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机器。要让这种思想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过程中也能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让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成长。

语文教学集众家之长,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美得体验历程。而孔子毕生之力提倡的“仁”、“礼”恰恰是语文这门学科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应该赋予学生的道德感受。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与道德思想,能够给与当前语文教学众多启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让自己能够更深远的影响学生而非浅显的给予语文学科知识的赋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优秀方面,必将会得到不断地被挖掘,展现出更为崭新的亮点。语文教师作为文字文学工作者,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让孔子的思想道德深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泽君.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3-4:3(4).

[2]《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3.

[3]《论语・子路第十三》,《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7.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2:P131.

[5]《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2.

[6]《论语・述而第七》,《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42.

[7]谢云.浅谈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8]《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1.

[9]《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10.

[10]《论语・季氏第十六》,《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7.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第7篇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的误区。以道德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容易造成过度重视人对社会的治理,忽视法律和法规等硬性制度的建设,这种情况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道德素养的高低,而不是取决于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这种体制在集权主义的制度下,过分地夸大道德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治寄托于君主个人身上,必然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导致国家的灭亡。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把道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对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轻视。传统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轻法治,认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统治的正道与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当作了维护政治统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应的必然导致了对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除了需要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还需要法律和各类社会规范。孔子的这种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的修养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培养的匮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就个人而言,仅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除了德,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力技能结构、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及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