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合集7篇)

时间:2023-09-24 15:13:22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1篇

关键词:集约化会计核算;财务集约化管理;电网公司;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集约化、财务集约化管理与集约化会计核算概念解析

1.集约化

“集约化”中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集”有集中、集合、集成之意,“约”含节俭、拘束、高效之义,“化”使之规范、标准[1,2]。

2.财务集约化管理

财务集约化管理就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树立强化管理、争创效益的核心理念,具有“财权集中化、业务流程化、监控实时化、预算模型化、核算标准化”的鲜明特征,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财务管理目标的方法。

3.集约化会计核算

集约化会计核算是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集中体现,借助信息平台和管理软件,将电网公司的全部会计工作集中于统一的核算模式之下,取消传统财务管理多级、分散的核算模式,基层单位仅保留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及财务自,而不再开展会计核算业务,并由企业集团财务部门统一开展会计核算、监督、管理业务的一种形式。

二、集约化会计核算在电网公司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中的作用

1.规范会计工作,提高核算效率

为了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电网公司各级企业必须打破地域和组织界限,集成会计信息与前端业务信息以及集成会计处理流程与业务处理流程,实行会计业务与前端业务的协同,构建省级公司为主体,上下协调一致的会计核算体系,以利于将财务与前端业务实行纵向集约、横向整合、重点集中的格局。由于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共享合一,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

2.提高资金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集约化会计核算在电网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账目,并实行一套账集中核算,资金存储也由分散改为集中,改变了传统会计模式下分散存储、分散核算而效率低的弊端,为减少资金存量、优化贷款结构和防范资金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基础上有利于减少货币资本存量和贷款余额。由于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因此融资成本也降低了。

3.提高监督能力,防范经营风险

电网公司在实施其整体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推行集约化会计核算制度,必须落实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标准成本和统一的组织体系,并加强在线监控工作,以确保会计口径统一及业务透明、规范,从而提高了财务监督水平,增强了经营风险的防范能力,对于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集约化会计核算在电网公司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中的途径

1.统一流程标准,构建“一本帐”模式

如前所述,要推行集约化会计核算制度,必须施行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业务流程、信息标准、成本标准和组织体系,归纳起来就是构建会计核算“一本帐”模式。但由于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构建“一本帐”模式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按照“一本帐”的需求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其核心是统一会计科目和制定会计核算凭证模板。其次,统一会计核算流程,其中成本费用、售电、工程项目建设、资产管理、税金等核算流程与电网公司经营密切,需要重点梳理和整合。再次,集中管理财务要素资源,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来负责企业集团所有会计核算业务,提高会计核算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建立“一本帐”信息系统,确保信息流畅通。

2.精简管理层级,归并核算主体

传统会计核算采用分散管理模式,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管理会计主体多,下至供电分局、检修工区都设有独立的会计机构,财务管控力度薄弱,与集约化会计核算管理要求不符,所以需对管理层级和会计主体进行精简归并,供电分局、工区厂队会计核算职能上移到市县供电局,使管理体系扁平化。基层会计机构撤并后,日常小额支付、报销业务可安排驻点核算员或报账员负责。这样会计核算主要是省网母公司和市县供电企业子公司两个管理层级,但母公司不能直接管理和经营子公司,而是通过控股形式行使管理权,并需要对财务管理权限进行合理分割,母公司通过审批制度行使决策权,子公司通过预算制度行使日常管理权,并负责日常经营活动的核算工作。

3.搭建信息平台,协同会计业务

信息化是集约化管理的物质基础,为满足财务集约化管理需求,信息管理系统要从以实现基本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转变到以财务信息为核心集成各项业务的一体化系统,以全面、准确、完整、实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EPR是集成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于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集约化管理要求重组会计业务流程,传统功能驱动型的会计流程将转变为EPR环境下事件驱动型的会计流程,并使会计核算与前端业务深度集成。例如关联交易抵消不再采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表抵法”,而是采用“帐抵法”,但为了保证内部关联交易的正确性,应由会计人员最后确认。由于集约化会计核算高度依赖一体化信息平台,如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核算必然受到影响,所以要加强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4.调整工作职能,加强业务管控

集约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对前端业务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基层电网企业会计职能也需转变,要加强对前端业务的监督和控制管理,而不仅仅作为核算部门,为此基层电网会计职能要积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借助EPR一体化平台及内部交易平台,基层会计人员可以充分对前端业务监督和管控,从存货领购开始对每一笔销货状态、流向、货品信息、客户信息、货款收取与存放进行监督。

四、结语

电网公司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集约化会计核算作为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核心环节,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和作用。为了确保集约化会计核算工作稳步推进,要以一体化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一本帐”模式,并精简财务管理层级,调整基层电网公司会计工作职能,加强对前端业务的管控,以利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现。

参考文献: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2篇

(一)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现状近些年来,企业在寻求突破,作为企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作为企业维持持续经营状况的关键,会计也在寻求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就是一个标志,但是在我国电算化的普及还是很低,而且分布的不平衡,主要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中,它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并没有真正地脱离原来手工会计核算模式的束缚,仅仅是把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编入了会计软件之中。(二)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分析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会计工作放入计算机中,由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上处理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会计人员把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对于凭证的制定或者汇总都不需要,由于整个核算流程是单一的处理原则,会计数据的输入直接影响了最后会计报表的结果。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三)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应用会计核算的结果就是提供会计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其所需要的信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给我们社会生活、经营业务、管理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日益受到广大财务人员的欢迎,都在积极地推行电算化,加强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多种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

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核算流程的对比分析

(一)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图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性质及规模大小的差异,手工作业下的账务系统可以采用五种账务处理流程:(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2)日记总账账务处理流程;(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流程;(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5)多栏式日记账汇总账务处理流程。下面列举其中的一种核算方式,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图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由图1可以了解到:这种核算流程可以清楚地知道数据的流向,但是它的登账工作量太大。(二)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图电算化会计的核算流程与手工会计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它只是运用了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的模式,将其添加到计算机中:图2在对手工方式下财务数据处理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吸取手工方式下的优点,利用计算机具有的自动计算、记忆和存储等功能和运算速度快、不知疲劳以及计算准确等特点,克服手工方式的不足,设计出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方式。(三)两者之间会计核算流程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上面的传统会计核算流程图和电算化会计统计流程图,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优缺点:1.手工的会计核算的优点:(1)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保存。手工会计都是以纸质为基础的,对于纸张而言,有利于保存。(2)会计核算的流程能够同时进行。会计核算流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分开的、独立的,会计人员不必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同时进行几个步骤。(3)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会计核算流程中,凭证的登记及账簿的记载等都是与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一一对应的,直到编制会计报表。2.手工会计核算的缺点:(1)会计信息不具有及时性。手工的会计核算流程,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结算,而且都是到了月底才结算,这样的循环模式,使的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那么管理者就不能随时了解到会计信息了。(2)账页篇幅较大,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分工。(3)工作量比较大。(4)会计核算都是人工完成,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时间的浪费。3.电算化下会计核算的优点:(1)在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核算流程中,避免了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及传递缓慢等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2)不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3)在输出报表时有利于试算平衡。(4)还可以避免一些会计人员作假。4.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缺点:(1)与现行的会计法规相违背。在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流程中,会有“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这样的做法在计算机中很少留下改过的痕迹。(2)会计信息的保存不具有安全性。因为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保存是在计算机上,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脑出现问题,那么电脑中所保存的东西也将有所损失。(3)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中,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在计算机上处理的,那么会计人员可以改变里面的数据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但是却不易被发现,这就使会计人员容易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同手工会计相比,电算化会计更适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但是电算化会计也有着它本身的缺陷,电算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也需要改进。会计核算流程应当使需求者能够随时可以了解到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的需求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在网络的形式下才可以实现,因此,会计核算流程的网络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

(一)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在网络环境下,所有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的。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如下:由经济业务的发生,在电脑中形成电子账单,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就会对这些单子进行审核,并编制凭证,同时电子账单和凭证都会自动地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形成会计报表,同时会对报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中都是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并且是对外开放的,决策者或者一般的人员都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二)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优缺点分析1.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都是互相协调同时工作的,而会计核算的集中性使的信息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2)降低管理和操作成本。网络化会计是以无纸质化为突出特点,在网络环境下,会计部门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工作同步运作,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况且,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对于资料的传递也都是电子化,会计人员就没必要与大量的纸质性文件打交道了。(3)能够避免坏账的产生和计算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在记录会计凭证及登记账簿等过程中,由于计算的繁琐复杂,使的会计工作量加大,容易出现错误,而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流程大大简化,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4)时效快,网络化办公,集中便捷。在网络的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过程是在一个集中的区域完成,对于记录凭证、登记账簿及报表的编制输出等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信息使用者都是通过网络来随时了解信息的。(5)网络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对于最后的会计报表,也不需要会计人员的分析,在整个流程结束时,对报表的分析也随之自然的产生。2.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的缺点:(1)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不高。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都与外界相连,由于网络的影响,会计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传递的零距离化,就使的会计信息容易泄漏出去。(2)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但也使的许多企业投机取巧。因为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在网上交易完成的,我们不可能去实地考察,有时候企业为了提高会计利润,就会制造一些虚假的数据进行核算,也或者本来一些不存在的企业在人为因素下,利用一些虚拟的数据来核算。而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中,都是数据的核算,对于外界的侵入、改变或者丢失一部分数据,都会使最后的会计信息不准确。(3)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会计工作缺乏有效性的监管。网络是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是少之又少,企业的会计准则及法规也不完善,没有实际的地址,同时对于公司的注册也没有那么明确的要求。在网络的影响下,每个公司的核算都是在同一个舞台上操作的,只要想知道,就可以上网查阅获取相应的信息,但是这样也使的各个公司之间乃至更大范围都无法实施强有力的监管。(4)会计核算的流程都是以电子的形式保存的,但是电子信息的储存不稳定性很高,因会计的网络化是基于网络的基础上的,且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如果会计信息系统或计算机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对以电子形式保存的会计信息产生影响。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的优缺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的缺点,这样的核算流程能够使我们随时地进入企业之中了解信息,为决策者随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虽然网络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也存在着缺陷,但是也不妨碍会计网络化的发展。因此,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会计核算流程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三)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应用分析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了会计赖以存在的环境,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部分,同时也受到了冲击。在网络环境下,商品的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将取代手工,而且自动完成账务处理。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从网上查阅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变革,我国在会计的应用上也是少之又少,在出现的电子商务中,会计网络化也是初出茅庐,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网络化使的会计核算涉及的范围变广,由最初的静态核算形式转变为了动态形式,监督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四)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的发展趋向分析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向前发展,而且都在与网络进行融合,各行各业的管理者都在慢慢地把网络运用到其中,而会计也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突破了时空和区域的限制,使的会计核算的范围变大,也使的原有的会计核算流程必须进行重组、改造。网络的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随着大家对网络知识的认识,网络所能带来的好处也是那样的明显。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力,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财务、供应管理一体化应用的企业级财务软件将成为财务软件市场的主体。网络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管理的变革。会计网络化将会使的会计向现代化管理冲刺,使的会计实现管理一体化,网络下的会计也成为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标志。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初始化;科目设置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44-01

会计电算化已经在各企事业单位财务系统中广泛运用多年,就应用效果来讲,不少单位电算化应用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领导观念、重视程度、经济实力、人员素质等因素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首要环节就是会计电算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不到位。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且对后期的会计核算工作有极大的影响,许多单位在初始化工作中考虑不足,各种设置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后期会计核算的速度和质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新建企业的会计电算系统初始化工作来讲,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针对新建后转入生产经营的企业,谈一点自己在会计电算系统初始化工作中的体会和建议。

一、会计电算系统的初始化准备阶段

(一)全面考虑、总体规划,设计适用于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及会计核算流程。对于新建企业来讲,第一步是结合建设期特点,先考虑建设工程核算的需求,第二步是考虑建设期向生产经营期的过渡阶段,满足试生产过程的财务核算需求,第三步是考虑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型企业的全面财务核算需求。根据以上三方面的需求,设计本公司会计核算流程。重点是建设期工程核算和经营期成本核算流程。

(二)硬软件的选择与配置。硬件是电算化系统的基础,在硬件的选择上,尽可能请专业人士帮助选择运行稳定、速度、硬盘和内存容量、信息传送等方面能满足需要的品质较好的硬件设备。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主体,建议考虑国内知名的比较成熟的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

(三)积极与开发商沟通,结合企业特点和核算流程实现二次开发功能,即实现通用型财务软件向适用于本企业核算的专用型财务软件的转化。各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核算要求,积极与开发商沟通,结合本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及重点,制定ERP系统中的全面财务核算流程及初始化工作流程,这是今后会计核算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四)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做到人人懂流程,人人会操作。会计核算流程及初始化工作流程经讨论确定之后,要进行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财务人员在充分了解建设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熟悉财务核算流程、初始化工作流程、初始化工作内容等,按照初始化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准备进入初始化的设置阶段。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对于新建企业来讲,我们除了设置满足一般性核算需要的会计科目外,还根据企业特点进行重点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满足建设期工程核算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在“在建工程”科目的二、三级科目上下功夫。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分别设置了“土地”、“海域使用金”“建安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二级科目。另外对于建设单位领用的甲供材料设置了“其他应收款―工程材料”科目,并按照施工单位进行辅助核算。

(二)满足试生产过渡期的核算需求,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分别设置了“试生产准备费”“试生产成本”等二级科目。

(三)满足生产经营期核算需求,重点在成本类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下功夫。我们的做法是:对于生产单位设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科目归集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设置“制造费用”科目归集间接费用和分厂管理运营费用;对于辅助单位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科目归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发生的直接费用,设置“制造费用”科目归集间接费用和本单位管理营运费用。在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基本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特点进行三级科目和辅助核算的设置。

(四)辅助设置。辅助设置在会计科目中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的主要设置是:货币资金设置现金“流量项目”辅助核算;“在建工程”设置“项目名称”辅助核算;“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辅助核算;往来科目设置“客商辅助核算”或个“人档案”辅助核算;成本费用类科目设置“制造成本中心”或“部门档案”辅助核算。

(五)会计报表初始化。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也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部分,设置开发各种报表是初始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会计报表的初始化工作,我建议先设置基本会计报表,即满足对外报告的一般财务报表。然后根据本单位管理需要设置本单位管理报表,分别满足单位绩效考核、效益评价、市场定位、领导决策等多方面的需要。在建设期我们不仅根据需要设置了在建工程明细表,还设置了在建工程――待摊投资明细表,以便领导在掌握大项工程支出的同时,也了解待摊投资各分散项目的投资情况。在各项报表名称、类型、结构确定以后,接下来大量的工作就是报表公式设置、参数设置、勾稽关系核对等内容,在这一点上建议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按业务分工负责、分工设置,以实现财务报表设置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中的补充与完善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4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摘要:全新的表格输入法,将凭证模块和报表模块相结合,实现凭证数据的高速输入;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将制造成本核算报表化,一举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从而解决了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一个最大难题;开创了分组核算,从而提供比总分类更概括、更综合的核算指标等部分内容,构成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框架。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

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6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第7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

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