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合集7篇)

时间:2023-09-22 09:42:58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1篇

引言

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父母供给的生活费用可以自由支配,旅游热的带动让大学生成为旅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消费行为中,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大前提是健康且理性的旅游消费心理的形成。因而,关注大学生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观与心理变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旅游心理、消费行为概念及内容

(一)旅游心理

旅游心理主要包括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三大部分。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产生了一定的旅游消费行为,其中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主要研究旅游感知、旅游需要与动机、旅游态度及旅游者个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旅游者所受教育、所处的大的文化环境、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金钱、所处的社会地位等,都会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二)消费行为

旅游需要是个体内部一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它是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前提,在旅游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对应的旅游动机,而旅游动机有一定的指向性,只有当旅游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方可激发个体的旅游消费行为,可见,不是所有的旅游需求都能形成旅游动机,也不是所有的旅游动机都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大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网络的高度发达,各种旅游信息的爆发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消费观念,能够对消费趋势进行判断并自主选择消费方式,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行为倾向。朱福明在《我国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综述》中指出,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身心发展阶段、特殊的经济来源、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群体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特殊的心理。

(三)大学生旅游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在学业、情感、工作上面临诸多心理压力。面对新的心理压力,适当通过旅游释放内心压力,消费环境日新月异,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世界充满诱惑,在消费观念上可能产生错误的方向,养成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超支浪费、提前消费、盲目购买纪念品等。这些将会产生恶性循环困扰着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的扭曲,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心理及其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控制力低现象普遍

较多的大学生在旅游购物过程中,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进行购买,如果出现资金不够的情况还会产生向同学借款购买或者刷信用卡支付消费。超过45%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旅游消费的氛围一般,有13%的大学生认为旅游消费氛围较差,缺乏足够引导,造成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自主性、控制性不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购买消费的便利,大学生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支付、电子支付、刷卡等,交易中无现金的刺激,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心理误导――购买旅游纪念品、预定酒店、预定车票等简单无比。信用卡投资,校园贷等超前消费的支付理念进入校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有了便利支撑,在外出旅游的花费和旅游购物上更是让大学生无“后顾之忧”。

(二)旅游消费计划性意识淡薄

较多的大学生并不愿意进行储蓄后的旅游消费,而是一般采用信用卡透支、父母支持的方式完成旅游。旅游消费后剩下的金额不多,储蓄起来比较麻烦,尝尝是旅游消费后需要拮据生活2-3个月弥补信用卡透支的金额。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8%的大学生会对旅游中产生的消费项目定期、偶尔记账,对近期3-6个月的出游支出做出计划。对于超出月消费的旅游购买,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寻找兼职、储蓄后进行购买。也超过55%的大学生承认一学期会出现超支现象,同时出现旅游中购买产品导致浪费。

(三)旅游消费结构欠缺合理性

大学生在日常的消费中,外出旅游、旅游购物的花费远远高于日常的学习用品购买和提成培训教育的支出上,外出旅游的交通费、住宿费、手机流量费、景区景点门票费、美食品尝及各种交际娱乐费等等是大学生旅游消费构成的主要部分。与大学低年级学生相比较,大学高年级学生在毕业旅行、外地出游聚会等方面支出费用较多,消费频率更高,而在同年级的外出旅游购物消费中,女同学比男同学用于旅游购物的消费金额稍高。总而言之,大学生日常消费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

三、网络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旅游心理及消费行为的策略

(一)宣传健康旅游消费^念,建设健康旅游消费氛围

媒体是大学生受到社会影响的主要载体之一,积极的媒体宣传,对于不合理旅游旅游消费的批判,对浪费旅游消费的谴责都是有助于大学生审视自身旅游旅游消费观的。社会的健康旅游消费氛围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明星合理的旅游消费引导,媒体的正面报道,都是在为社会的良好风气贡献力量。例如,年轻的大学生大多有偶像情节,媒体对一些年轻人较喜欢的明星(邓超、黄磊、鹿晗)等在旅游网站或电视上进行旅游攻略的宣传,倡导以低价合理的方式旅游出行。学校虽说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无法限制,但是可以通过校园海报,校园内网进行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宣传,以大学生实际经历的旅游节约功率投稿,优秀稿件可以进行评奖。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旅游消费习惯,开展勤俭节约相关主题讲座,在校园里严格控制各种透支、分期消费过度宣传。学校应当引导大学生无必要、无计划的外出旅游,让校园中也会弥漫“考证热”、“考研热”、“学习热”,由此大学生费用中一部分可用于培训班的报名费、复习资料费等,合理调整了学习及外出旅游的时间分配,进而对其旅游消费结构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学校也可以借助校园社团的力量,开展勤劳、艰苦旅游露营活动,以团体为中心,自带装备,学校带团的方式进行外出旅游,一方面倡导合理消费,一方面锻炼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应变能力,避免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出现。校园是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形成的重要引导,但是校园能做的引导程度有限,需要结合社会媒体的宣传引导,形成大范围的旅游消费氛围。以校园为单位,每年举办2届大学生旅游消费展览、演讲、文字稿件比赛,通过大学生交流成果展示的方法,扩大大学生对外出旅游消费的关注。

(二)加强理性旅游消费教育,培养旅游消费经济独立

学校对于大学生理性旅游消费观念及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建设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做法是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和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对科学旅游消费的介绍,倡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健康旅游消费。学校领导在开会的时候可以谈谈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以经验和实例的方式提倡学生的健康合理旅游消费。学校老师在给大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思想教育课程,或者在选修课中增加实际旅游消费类的实践课程,如困境生存、旅游恰恰花等实践,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小部分钱财购买到3-4天生活所用必需品,以最少的消费完成旅游消费题目设置的考题。让表现优异,买到旅游物品多的同学分享经验,分析少资金的妙用,在同学中相互宣传勤俭旅游消费,合理的旅游消费。面对物价上涨,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也会随之增长,学校不能控制学生的任性,但是可以制定旅游消费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例如在网络采用时段上网的方式限制学生在网络上旅游消费的时间,对于一些旅游预订网站进行限制登录,引导学生在网络利用上以学习为重,合理进行旅游消费的规划。学校可以定期设置校内的兼职岗位,采用每个与发放勤工俭学工资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逐渐养成少问家里父母要钱到靠自己双手独立的习惯。在岗位设置上,以锻炼学生为主,不涉及社会工种,比如在图书馆增设图书分拣员、门禁系统管理员、实验室协助员、仪器清洁员等,根据大学生每个学期的课程表来安排大学生每个月的“上班”时间,工资在每个月的特定时间发放。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经济消费计划,在外出旅游的消费中会有资金的考虑,产生大额消费前会有克制。

(三)增强自身理性意识,促进健康的旅游心理发展

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消费行为上的自我控制意识不强,大学生需要在自身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判断旅游消费品价值的能力,能合理衡量旅游消费品对自己的意义及作用;二是理性分析自身的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在合理的消费预算内做到科学的、有计划地旅游消费;三是旅游消费的自控能力,做到不盲从、不跟风、不攀比的“三不”原则,做出正确的旅游消费决策。因此,大学生在在旅游消费前提前分析产品的用途与价值,是否需要等,分析完毕,结合成本投入考虑该产品是否值得旅游消费。大学生的个性是容易塑造的,在塑造的过程中,有必要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旅游消费观来指导自己的旅游消费,把当前旅游消费的目的引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上来,这样才能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购I日记本进行每天的旅游消费记录,每月进行旅游消费总结,并计算月旅游消费金额与月生活费的差值。养成储蓄的好习惯,有助于处理应急事件,还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之手,也有助于走进社会后家庭生活的构建。另外,大学生需要建设自身的旅游消费示范,结交勤俭节约的同学朋友,用相互影响的方式树立自身的理性旅游消费观念。

四、结语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2篇

关键词:旅游 动态消费 模式

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消费模式是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征,反映既是个体的消费方式,也是群体的消费特征,是一定时期旅游消费的综合体现(龙江智等,2012)。本文研究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描述的是适合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的过程。通过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在探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从旅游者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现代消费需求几个相关因素入手,综合考虑时间、环境、表现形式及旅游者心理,将旅游消费行为分为静态消费和动态消费两种模式(林增学,1999),如图1、图2所示。

旅游静态消费是在不考虑消费行为的过程和变化的基础上,对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方式的各种因子和消费行为本身的状态进行的分析。

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消费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进而作为信息重新反馈影响旅游者,即旅游者本期消费行为受到前期消费行为的影响,而本期消费行为又影响下期消费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整体把握了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况和规律,它不仅仅是“购买决策过程”,而是基于传统的“E-K-B模式”消费行为理论,结合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变量和指标,并关注于“整个行为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动态消费行为理论体系

为了应对个体的旅游行为的转变,景区必须超越现在自身的功能,提供体验上的竞争,即由功能型的跟随经营向情感型的引领经营导向转变,从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出发,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而核心就是创意化、服务化、娱乐化。

对旅游者而言,景区优良的原生态环境、优美的景观环境、多元文化的“境界”以及优质的服务产品将影响和改变旅游者旧有的被动消费习惯。对消费的旅游产品而言,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转移性以及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旅游消费在旅游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性尤为突出,对旅游消费及消费效果评价具有更重要意义(钱林晓,2000)。可以看出,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建立“旅游消费信息收集―决定旅游消费购买―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效果评价―再次消费可能性”的动态理论研究体系,充分重视旅游消费效果评价,才能让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指导旅游经营者改进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重购率,真正形成再次消费的良性循环(李小芳,2008),如图3所示。

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主动消费的形成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的丰裕程度、旅游消费技术的完备程度、旅游产品信息的完全性程度是影响其消费控制权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产品供给越丰裕、旅游者所掌握的消费技术越完备、旅游产品信息越充分,则旅游者所拥有的消费控制权越巩固,主动消费的意愿越强。旅游者通过自由选择找到符合自身目的的丰富、个性化需求时,就形成了主动消费,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旅游,并通过旅游产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

主动消费是基于好奇心,为了得到愉快而进行旅行,而旅游者的消费对象就是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猎奇心理,诱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进行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享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称。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主体

主动消费是每个旅游者的潜在需求,旅游者是构成旅游主动消费的主体,没有旅游者,旅游消费活动就无法实现。

(四)旅游主动消费实现的方法

从景区角度来说,景区的刺激会对旅游者消费前的选择产生大的影响,目的地负责传送信息,以高质量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旅游者信赖,才能促成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者需要识别搜寻信息,只要能达到自身的满意程度,就能激发主动消费的良性循环,这也为旅游者的选择提供了良好途径。

旅游动态消费对旅游格局演变的影响

(一)推动旅游产业空间集聚

由于旅游动态消费的不断细分和复杂化,其市场范围和结构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划分。同时,旅游动态消费需求的个性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促进了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促使其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特色的小集聚区,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随着旅游消费经历的丰富,旅游动态消费正在向综合性发展,旅游者期待综合型旅游地和旅游活动项目,享受规模性的旅游体验,旅游动态消费的这种变化会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旅游企业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加优越的区位和更加合适的合作者,这也成为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主要动力。

(二)逐步完成旅游方式从单一观光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而旅游动态消费是一个变化的消费行为过程,需要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心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因此,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即从“观光式旅游”成长为“体验式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变为观光休闲旅游并重,实现旅游方式的国际化,达到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实现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静态的“门票经济”是旅游市场初期发展的表现,以观光为导向的旅游选择门票这种直观的经营回报方式,助推了门票经济的发展。而旅游动态消费追求的是以品牌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也许旅游全程没有出现一张景区门票,但游客的花费可能大大超出景区门票的支出,与此同时,游客也获得了门票经济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满意游程。因此,旅游动态消费实现了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门票经济”向动态“产业经济”的转变,促进以休闲度假为背景和重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充分满足了游客的心身愉悦和体现了精神价值的旅游方式,也形成了良好的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动态消费的优化方案

(一)基于精神和价值观诉求建设的旅游品牌

由于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消费心理呈现动态游移的变化特点,因而旅游品牌的精神文化诉求必须紧跟旅游者的购买偏好,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和消费心理的动态变化相结合,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迎合细分市场的消费心理,发挥品牌文化层面的促销作用,同时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应立足于旅游消费市场博弈的长期动态性,避免短期行为。

(二)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旅游方式是单一的、缺乏互动的,旅游者只能被迫接受,只有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才能使旅游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消费行为获得释放。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景点、酒店、交通等,由旅行社进行报价反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设计旅游线路,使自身参与到品牌运作的整个过程,最终达到脱离过于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出游方式。

(三)打造独特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景区发展模式升级和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实现多功能、多业态的旅游项目集聚,推动区域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全力打造河北省旅游综合体建设,才能形成旅游动态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塑造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意境美

旅游体验经济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是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一种有效途径。旅游业必须转换思路,创新服务,集合多种感官刺激,调动旅客的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与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旅游消费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逐步推动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旅游消费中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因此需要适度转变旅游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旅游消费模式,推动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的完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一个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同步的研究过程,本文关注的只是现阶段的旅游市场状况,随着旅游消费行为观念的良性培育,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条件不断成熟,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朱莹.文化与自我[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谷明.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杨丽萍.我国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4.陆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1997,12(1)

5.娄世娣.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经济经纬,2002(1)

6.李舟.深圳华侨城2000年游客调查分析研究―兼析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1,16(1)

7.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2(4)

8.龙江智,李恒云.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

9.林增学.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4)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3篇

关键词:面子文化;旅游消费行为;认同;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67-03

一、“面子”与“面子文化”

对“面子”的阐述,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价值两个方面:面子既被视为个人心理的一种自我意象,也被看做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Brown&Levinson(1978)以人们在交往中的基本愿望和需求为依据,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和消极面子个人正面的自我形象或个性受到赞许。朱瑞玲(1987)将面子划分为社会面子和自我面子两种。前者指符合外在社会要求的,包括个人拥有的身份地位、政治权利、学术成就等;后者指来自自我要求的,主要是个人内化的道德行为。周美玲(1994)认为,面子既是一种心理构建,也是一种社会构建。翟学伟(1999)认为,面子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Spencer-Oatey(2002)则将面子分为质的面子,它与个人属性的价值相关和社会身份的面子,它与社会或团体的角色以及人们所感觉到的公共价值相关。刘继富(2008)认为,面子的实质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和地位的关注,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戚海峰(2009)认为,面子实际上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期望达到或维持的一种为他人肯定和尊重的理想状态 [1~7]。

中国人也常将“面子”称为“脸面”。佐斌(1997)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中国人认为有失脸面的四类行为是:违背道德、隐私暴露、能力缺陷和不良习惯。中国人的面子类型则主要有道德性面子、地位性面子、才能性面子和人际关系面子等 [8]。为了要面子,于是乎就产生了做面子、给面子、借面子与面子、争面子与保全面子、撑面子、对面子与挽回面子、交换面子与赠送面子 [9]等行为,并进而逐渐形成了“面子”文化。

二、“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1.“面子” 文化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第一,旅游消费炫耀型。一些旅游者借某些超越其他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炫耀财富、身份与地位。如一味乘坐豪华游轮或头等机舱、下榻高星级或奢侈型酒店、享用高档餐厅的美食,甚至进行奢侈、浪费、享乐主义的旅游消费,这其中也不乏诸多超出实际消费能力的行为。在炫耀性心理支配下的此类旅游消费行为,常被炫耀性旅游消费者视为“挣得面子”的手段。

第二,旅游消费跟风型。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指顺从社会潮流行为标准、规范及趋向引导而进行的旅游消费,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表现为避冷趋热、求名求热以及被动旅游消费等。以农村居民为例,目的地选择多偏好大中城市和省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0],目的地城市选择则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热点地区 [11],为了“面子”宁愿忍受交通拥挤、住宿紧张、门票上涨的旅游环境,以致牺牲旅游质量。被动旅游消费的人,通常本无旅游消费意愿,或被人怂恿鼓动,或担心被看不起,或碍于“面子”不得不从众消费。

第三,旅游消费时尚型。当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之时,某些旅游者为了有别于大众旅游,以突出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尝试用更新颖、更刺激的旅游消费来建构旅游“面子”,并由此催生了许多时尚旅游方式的诞生,如背包游、徒步探险、自驾游以及高尔夫、潜水、跳伞、马术等所谓上流社会的旅游活动。

第四,旅游消费盲目型。盲目旅游消费是指旅游者不考虑收入约束、或不追求实际经济效用、或对旅游消费对象的判定熟悉不足而做出的非理性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究其原因实乃是“面子”这个东西在作祟。加上在某些旅行社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旅游产品的推波助澜之下,盲目旅游消费的倾向更加突出。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人的出境旅游消费已进入世界前列”[12],“购物是中国游客在境外自主消费的第一大项。境外购物大都瞄准了高档时装、名牌化妆品、品牌首饰、珠宝、名牌家电等商品。”[13]

2.“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1)通过“认同”这一中间桥梁进行联接。 Theodorson(1969)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 [14]。“认同”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 [15],它是人们存在于社会,与人进行社会交往、追求关系和谐的一种方式。

消费与“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认同”支配了消费,而消费又体现了“认同”。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地位、角色的认同,决定了他们的主要消费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借助于客观的符号来表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认同” [15],因此,消费是一种表达认同的符号。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消费行为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表达的过程,它“既是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 [15]

“面子”与“认同”同样有着紧密联系。“面子”是对“认同”的一种渴望和追求,“认同”是“面子”所追求的一种利益。“中国人消费行为中面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消费过程中,对于相关群体对自身的评价与相关社会行为规范所固有的高度敏感性。”“面子的本质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期望达到或维持的一种为他人肯定和尊重的理想状态,而它的作用机制则是认同地管理。” [7] 中国人的认同管理模式是置身于群体中的他人认同管理,其重心在于认同的外在与客观层面上,重视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积极评价,注重借助有形物品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认同并传递认同感。

这种客观认同的存在,使得人们需要一种具有表现力的、可观察和被识别的符号,如借助某种特定的消费方式或举止行为,来得以被客观地认同。于是特定的旅游消费方式和行为也就成为一种被认同、进而转化为面子的手段。认同具有可塑性,一定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可以成为塑造自我形象,并谋求某种身份认同甚至是超越现有身份阶层的手段。如炫耀型旅游消费行为,就是旅游者用以表现身份、地位和“自我”,建构“认同”进而挣得“面子”的方式。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则是旅游者处于其消费观众面前,为避免触犯集体意识而被迫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是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可见,“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是通过“认同”或“认同”管理这一共同作用机制来发生关系的。

(2)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消费文化是某一社会成员在消费方面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位、消费审美 、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 [16] 由于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消费内容和消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面子”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在消费领域引导消费行为并形成“面子”消费价值观与“面子”消费文化。“面子”消费价值观和“面子”消费文化在旅游消费领域引导产生旅游消费行为,“面子”文化与消费文化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如旅游者为“做面子”、“保面子”而进行炫耀性旅游消费或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以表现其身份地位;为“赠面子”、“撑面子”而盲目购物甚至于上当受骗。

(3)“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变迁中发展变革。“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一方面“面子”文化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念,对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特定的旅游消费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和反映“面子”的得失。同时,旅游消费内容的丰富和方式的发展,也将充实旅游消费“面子”文化的内容,进而导致旅游消费价值观的演变甚至是重构。

作为旅游消费文化的旅游“面子”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性,即具有传承性、变革性和时代性。中国旅游消费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当前的现状是贫困的、过度节俭的消费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过度超前的旅游消费文化,以及部分理性的、适度合理的旅游消费文化并存。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个性化、风格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将凸显其对旅游消费文化的影响,使之再建构。与之相应,引导某些特定旅游消费行为的“面子”文化的内容及其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如图所示):

“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图

“认同”作为中介联接了“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认同”是“面子”追求的核心利益,“面子”则是“认同”的内容之一。“面子”文化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引导了特定旅游消费行为的发生;“认同”支配着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消费行为则是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面子”文化、“认同”及该价值观引导下的旅游消费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

三、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健康旅游消费行为

1.“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消极影响来说,出于“面子”考虑的旅游消费行为给旅游者造成了额外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压抑了旅游者的真实需求。跟风型旅游易造成目的地旅游设施的超负荷甚至资源被破坏。“面子”文化可能刺激某些旅游企业的“破坏性”建设和不道德旅游产品的开发行为,如高尔夫球场的兴建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某些“赌”、“嫖”产品污染了旅游环境。

“面子”文化对于旅游消费行为也具有积极影响,如同“面子”对人们积极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自身发展行为具有刺激作用一样,“面子”文化对旅游者也具有激励作用。“面子”文化能刺激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从直观结果来看,“面子”文化为旅游经济贡献了一定力量,尤其是“道德面子”规范,约束了旅游者行为,客观上提高了个体旅游伦理道德行为向公共旅游道德靠拢,对旅游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旅游消费中对“面子”的过分关注诱发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但充分发挥和利用“面子”文化的积极意义,将有利于理性、健康的旅游消费文化的建设,进而引导旅游者健康理性地旅游消费。

2.健康的旅游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

从旅游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是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使旅游者获得身心愉悦的综合性的审美享受。愉悦性和享受性应是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拥有或追求的一种态度、价值观和心境,是其心灵和人性的回归。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得到的应是心理官能上的赏心悦目、掠奇揽胜和伦理道德层次上的震动与启迪。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旅游消费作为一种具有情感性、发展性的消费行为,其意义和发展趋势是使旅游者心灵得以充实、自身修养得以提高,为旅游者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提供途径。

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可知,旅游消费除了经济目标外,还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文化目标、可持续消费和发展为其实践目标。

3.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健康的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中关注“面子”、爱“面子”并没有错。因为“面子”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文明的标志,它是人们对自身形象的一种维护,是一种羞耻心理的行为表现,也是一种自我约束与激励的力量。鲁迅先生一句“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更是道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情节与文化。但若过分的“爱面子”甚至到了“活受罪”、“要面子不要脸”的程度,“面子”本身所承载的正面意义就将被异化了,并走向生活和人性的负面。

“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变迁中发展变革,使得消极“面子”文化的弱化和匡正成为可能。而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又使得“面子”文化的更新及传统旅游消费模式的变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需要认识“面子”的本质特性,即它是一个常数,经不起肆意抢夺,必须流通(互让)。只有追求“无愧于心”(而非刮目相看)这一道德指标,才能实现“面子认同”这一利益。

四、结语

“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并统一于旅游消费文化系统。“面子”文化是某些特定旅游消费行为发生的诱发因素,并同时关注一个核心利益――“认同”。“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利于旅游者自我完善和旅游消费行为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旅游者进行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而这种努力则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试论面子的运作[J].中国社会学刊,1987,(11):23-53.

[2]王轶南,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398-401.

[3]Brown.G& Levinson.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politenessphenomen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Spencer-Oatey.Helen,Managing rapport in talk: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529-545.

[5]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刘继富.“面子”定义探新[J].理论研究,2008,(5):30-35.

[7]戚海峰.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9,(1):120-125.

[8]佐斌.中国人的脸与面子――本土心理社会心理学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燕良轼,姚树桥,谢家树,凌宇.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33-36.

[10]刘笑明.农民旅游市场特征及其拓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6,(3):33-36

[11]刘旺,杨敏.中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31-235.

[12]雷平,施祖麟.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8,(2):33-37.

[13]王素洁,齐善鸿.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J].旅游学刊,2005,(6):41-44.

[14]Theodroson,G.A,&Theodroson,A.G.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alogy.New York,1969,Vol.85.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4篇

关键词:旅游消费观念;中外对比;营销策略

一.引言

国内对旅游消费的研究一直是围绕消费模式及特征,以及旅游者假日旅游消费的心理特征进行的,如龙江智和李恒云通过对中国2500名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试图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式的普遍规律;王海莉对体验经济下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唐代剑和隋丽娜对长三角地区居民赴韩旅游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居民赴韩旅游出游认知和消费构成亦处于初级阶段,对消费评价和消费倾向大体上持肯定态度和乐观态度。目前,对旅游消费观念的研究比较少而且散见于各篇文章之中。本文想对旅游消费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二.旅游消费观念的含义

(一)旅游消费

理解旅游消费观念,首先应该知道旅游消费的涵义。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和活动。这里把旅游消费看成是一种“行为和活动”,这个概念侧重于旅游消费行为的过程。此外还有学者把旅游消费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生活消费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

(二)旅游消费观念

旅游消费观念是指旅游者选择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消费模式的观念的集合。旅游消费观念直接影响旅游企业营销的方向的形成,也是构成环境制约的公众需求的基础,并最终影响到旅游企业营销的战略选择。所以,旅游者的消费观念的变迁是当代旅游企业营销观念的依据,进而也是其发展战略决定的基础。营销观念与战略都必须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适应消费观念的变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历程

从总体上来说,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理性消费阶段

国外旅游业兴起的时间早,工业革命促使旅行向旅游转化。这一时期旅游者购买那些能够满足自己生理需要、具有物质形态的或者物质形态居于主导地位的商品。他们对商品的总体要求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

(二)感觉消费阶段

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19世纪中叶,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的改善,度假旅游成为时尚。消费者的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人们需要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情绪层次、社会需要层次和具有身份标识意义的商品。

(三)感性消费阶段

20世纪至今,旅游发展全球化,大众化,旅游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趋势。旅游者的消费理念也趋向成熟。旅游者在高技术基础上的追求自我的个性化取向与关注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社会化取向双重主体。即消费观念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而我国的情况又有不同。我国旅游业是从新中国建立后,而且是1978年以后才进入发展阶段,以前只是以接待为主。1978-1980为恢复阶段,1981-1990年为起步阶段,2000年以后取得了迅猛发展。旅游也由少数人的权利向大众型旅游转变。追求时尚化、高品位、潮流化的消费理念也将成为主流,中国旅游消费正处于深度转型升级过程中。2006年以后,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进一步繁荣,我国的华夏旅游网、去哪网、康辉、携程旅游网、同程网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出游选择,自助游、背包游、低碳旅游和自驾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潮流,人们的旅游消费也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环境,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四.影响中外旅游消费观念的因素

(一)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有一种规范的作用,指明何为合适的行为,同时又有一种制裁和约束的作用。文化价值观直接决定了消费观念,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中外旅游消费的价值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从文化观念上讲是属于内倾型的,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内倾型文化的民族性格保守,喜静不喜动,不事张扬,低调。中国人在消费观念(文化)上是趋于保守,低调的。因此中国人注重储蓄,把旅游当作花钱买罪受的心态普遍存在。本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传统的旅游方式就是参团,去更多的景点看更多的东西,但现在消费的趋势也在进行多元化的拓展。旅游者对休闲度假,深度的体验,文化旅游、康体休闲旅游的需求明显增强。他们开始关注旅游的休闲、度假、康体的功能。而西方人则明显不同,西方民族顽强执着,崇尚对外探索,喜欢探险旅游,性格外向,举止和生活方式上喜欢表现自我。西方人一般归属为“异向中心”一类,更向往差异、多样化、富于刺激性和多变的乐趣。对美国人来讲,借贷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信心的表现,是社会对自己的一种承认。因此,美国人是先挣后花。而德国人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兴致勃勃地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欧美、澳洲游客喜好个人或与朋友及家人结伴的形式进行旅游,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来选择旅游景点,编排旅游线路,不受团队旅游固定行程的拘束。

(二)经济因素

因受中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影响,中外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以酒店住宿为例,日本和韩国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韩国和日本游客更多会选择具有良好地理位置、设施配套和幽雅环境的饭店,爱好民俗文化类活动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大部分游客都有1-3次的来华经历;停留时间多为4-7 天,主要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和西安。欧洲和大洋洲国家经济发达, 但近几年经济不景气, 且旅游市场发展相当成熟,居民出游消费更加理性。总体上说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者非基本消费支出占60%以上,而我国旅游者的餐饮、交通、住宿占了旅游消费的大部分。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旅游产品的开发,这一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国外的旅游者自助游比较多,而中国游客由于缺乏旅游消费的经验,出游时一般会选择品牌的旅行社,还有一部分旅游者会选择参加一些网站,有旅行社组织和实施的团购旅游消费项目。

(三)政策因素不同

国外对本国对旅游业发展和公民出游政策性的规定较少,国外旅游者出游中远程旅游占了一定的比例,并且欧美许多国家之间订立了互免签证协议。甚至在欧洲共同体国家之间,一国公民持有身份证明就可以自由来往于各国之间,无须护照和签证,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我国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持有中国因私护照能互免签证的国家很有限,并且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我国公民还是以短途出游为主,一旦有机会出境旅游就会表现为境外爆发性的集中购物。

五.中外旅游消费观念的对比

国外旅游消费观念,以欧美国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法国人一年有很多假期,在旅游度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由选择多种多样的休闲方式:自驾游、温泉游、潜水游、滑雪游和高尔夫游等。而美国人具有积极主动,讲究实惠,勤奋工作和富有信仰的个性特征,并且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性格倾向。自二战开始,美国人开始重视和及时行乐,这种风气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得到了加速发展。在欧洲发达国家,旅游便也像买车、买房一样, “每月按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旅游费用网上支付(包括刷卡和电子支付)非常普遍,在美国,网上支付旅游费用甚至在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旅游者认为从拥有到成为,仅为了娱乐,对环境敏感,欣赏差异,深入接触,寻找真实与自然。已把旅游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国旅游观念,古代主要是出于政治、求学等目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旅游者模仿西方的旅游方式,主要追求身份地位的显示。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已经普遍兴起。近两年旅游者注重对个性化、特色旅游产品的选择;追求旅游方式的多样性;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的加强。但还存在两个极端的消费观念,一是出境旅游仍然是追求身份地位的显示,在境外的旅游消费赶超日韩;二是部分旅游消费者消费不理性,在消费理念上存在侥幸和贪便宜的心理,总想选择低价团,而不顾旅游服务质量。

六.营销策略分析

中外旅游者旅游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特征的不同,旅游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及市场营销时应有针对性。要注意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性,以及不同阶层旅游者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理解、尊重、认同策略

有句话叫做: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理解、尊重并认同中外旅游者旅游消费观念的差异,要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并理解旅游者的旅游偏好,了解不同国家的旅游者的风俗习惯、价值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或者提供旅游服务。另外旅游企业在营销时要模糊差异,规避敏感文化。例如,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神圣的动物,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穿戴牛皮制品;印度的回教徒不吃猪肉,接待印度游客安排就餐时最好食用羊肉或者鸡肉。印度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导游人员最好不要抚摸小孩头部。在印度,左手被视为不洁,避免以左手递物给当地人。

(二)新型旅游文化创建策略

从不同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够体现文化精髓的东西,使不同的文化融合,形成新型的旅游文化。然后应该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人员进行中外文化培训,造就一批高质量的旅游营销和接待人员。而这种新型文化是通过所有成员的思想、价值观才能体现出来。

(三)情感营销策略

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旅游企业在对中外客人进行营销时,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使旅游者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乐于享受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增强他们的购买欲望,进而促使购买行为的发生。而且这样做还可以产生口碑效应,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尤其是对一些故地重游的游客,更适合运用情感营销策略。

(四)互动营销服务

旅游服务人员要与旅游者进行沟通,挖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他们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旅游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同时还要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他们提供特色的服务。比如某些品牌意识很强的的公司旅行团队,旅行社和酒店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公司的要求承担大型晚宴布置,保证酒店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该公司广告,并且电视机上面都要贴上他们的品牌。也会有客人会要求旅行社事先订一晚酒店,把房间拍照,事先进行选择才会入住。总之,在个性化旅游消费的今天,只有了解游客的消费观念和心理,提供相应的服务,旅游企业才会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斯沃布鲁克 J,霍纳 S著.愈慧君等译.旅游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倪小丽,华国梅.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J].中国商业(下半月),2010, (4):275

[3]侯志强,郑向敏.科学旅游消费观念的培育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2

[4]杨卫东.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对旅游消费动机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101-102

[5]王素洁,齐善鸿.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J].旅游学刊,2005,20(6):39-44

[6]马耀峰,胡晓虹.旅沪外国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1):52-57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5篇

关键词:国内旅游;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2、尤慧,陶卓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及优化研究[J].2006(8).

3、王媛,黄震方.国内旅游者消费结构及相关行为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6篇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三亚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消费认知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受时间、经济能力限制,而且旅游往往比较盲目或随意,缺乏计划性。

研究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34.2%的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性、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19.5%的学生虽意识到作用但并未完全认识其重要性。从中看出,大学生普遍注重文化课程学习,对旅游活动没有太多关注。42.3%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度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消费没有确切的概念,普遍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就是四处旅玩。这个比例接近调查对象的一半,客观地反应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的不足。面对旅游消费发展趋势,大学生旅游消费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部分教师或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完全没有一定的认识,4.0%的学生、教师、家长仅注重于课程教学,对旅游消费没有概念。

2.对旅游消费的熟知度不高

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佳时间、景点、优惠等,学生并没有充分的熟悉,熟悉和较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作用的师生不足31%,真正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人数仅占19.1%,与教育标准的要求相差较远。60%对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其中多数为教师。这反应了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意识薄弱,并不熟悉现行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相关内容。8.6%的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值完全不熟悉,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旅游消费环境中,未能体会到大学生旅游消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

3.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一般旅行可分院短途旅行或长途旅行,短途旅行主要指省内市县的旅行,长途旅行泛指国内跨省或者出国旅行。在校大学生受课业影响,进行长途旅行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短途旅行则可以集中在周末或者五一或十一法定节假日。调查显示,选择寒暑假旅行的占40%,选择在周末旅行的占10%,选择不经常旅游的占50%。

4.从众心理突出,更愿意结伴而行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追求潮流和时尚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旅游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多,且同龄学生之间对旅游消费的认知观一致,均热衷于时尚旅游消费,“志同道合”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共性点。例如,调查显示,75%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结伴旅游,与同学、朋友之间以集体旅游的方式参与互动,比如闺蜜游毕业游等,体现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结伴行为。

5.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45%的学生在旅游消费中投入成本较少,除了日常生活费之外,很少投入部分钱用于旅游消费。大学生旅游消费来源中,70.0%的学生是源自于家庭父母支出,仅有10%是凭借个人兼职、勤工俭学等赚取旅游费用。有10.%的学生,对旅游消费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强,这不仅会限制了其参与旅游消费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6.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点因年级、性别、地区等因素而各异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偏好、动机等情况上也不同。

(1)年级因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认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三年级学生的旅游消费消费评估指数要比一年级学生的高出0.1915;教师指导方面的评估,三年级学生平均值比一年级学生高出0.1868;此两项标准对比有 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消费行为的认知水平的差距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判断。年级越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识水平越高;年级越低,因学习经验方面的认知较少,往往参与旅游消费活动越少。

(2)性别因素:消费行为在大学生旅游消费工作中与男、女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大。这说明了男、女学生产生大学生旅游消费,与自我价值评价缺失没有直接或间接性的关联,或者此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小。本次回收的382份问卷中,男女占据比例基本均衡,男53%,女47%,无论是男女大学生,在当前的校园学习及生活中均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旅游行为活动。

(3)地区因素: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消费行为的自我评价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地区学生的消费行为方面评估的差异性显著,农村地区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对大学生而言,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旅游消费意识的形成。本次问卷中,40份有效问卷来自于r村的学生,其普遍存在着受管意识薄弱、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活动无秩序等,整体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状态明显差于城市里的学生。

(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独立院校大学生对于出游的愿望强烈的,但受经济等条件影响,旅游出行计划并未按时实施。出游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寒暑假,时间充裕又自由,一小部分人会选择法定假日、周末、其他课余时间。而且大学生经济不够独立,所以旅游消费水平不高。出游喜欢结伴而行,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家庭情况的学生之间也有不同,大多会按照经济能力以及专业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来定旅行消费计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数量众多,其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他们喜欢冒险、个性、挑战、创新等特点与其他群体不同,所以大学生市场亟待更好地开发,而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就需要旅游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认真了解他们,分析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按照他们的兴趣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达到双赢。

(二)建议

1.旅游部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扶持旅游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为旅游行业经济建设提供多元化保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旅游消M群体,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旅游物价部门可适当降低大学生景点门票费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旅游消费,如评学生票可以打折等,团购优惠等,吸引更多大学生旅游消费者。

2.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项目

优质完善的旅游服务及质量,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好的服务质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学生旅游消费者,他们背后有更多潜在的顾客。此外,旅游景点应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在景点设置,游玩项目开发等方面,要贴合大学生旅游消费者的自身特点。

3.高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高校应结合当地乃至国内外旅游资源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旅游消费活动,以此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做到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比如说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我大好河山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进行公益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消费应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并做到量力而为,切不可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杜炜.旅游消费行为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6-39.

[2]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硕士毕业论文],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2009年.

[3]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4),19-22.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第7篇

(一)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即“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们几乎是在同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索绪尔认为,符号(sign)就是“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结合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符号传达的思想情感或者意义。皮尔斯则丰富了符号的含义,强调一个“能指”之所以能够和一个“所指”结合成为符号,就是因为两者存在着一个结合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意指(signification)”。所谓意指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方式或行为过程,即更深层次上的意义。符号学理论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化自然赋予事物文化意义,人创造了符号,同时又在使用符号进行社会交往,创造新文化。可见,人的思维和行为都具有符号特征,符号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媒介和工具。

(二)旅游文化景观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视角,旅游文化景观涉及“符号”的意义,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当地社群、旅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旅游者群体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经由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能够满足旅游者“符号”体验和旅游地“符号”营销。对其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旅游文化景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符号意义的形成,但是其符号意义从来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强调旅游活动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不断赋予了文化景观新的意义。同时,意义的形成并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它是不同文化群体所构建的多层意义。另外,在不同历史时期,新层次的意义会随着旅游参与者社会互动而产生,并得以交流,从而呈现一种螺旋式的意义循环。[2]其次,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生产、交流、理解和消费,涉及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涉及旅游者主体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以符号意义;第二个过程涉及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共享与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过程,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得以建构和解构。最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不是自然形成的,其意义的背后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旅游者在旅游中不断追寻各种符号及符号意义,旅游景观所在地相关者(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社群)也正是通过符号象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意义。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和消费

旅游文化景观具有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历史等文化色彩,它以符号为基础,通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表达着实体背后的意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旅游文化景观的营销成效。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并不仅仅是对景观实物的感官感受,更多的是通过“符号”体验获得满足感。当代旅游者不只是注重对旅游景观实体的消费体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体现旅游者本身的价值追求、审美追求、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为迎合旅游者的符号消费,旅游经营管理者必须针对旅游文化景观进行“符号”的建构,通过符号的表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一种“符号价值”,唤起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符号”的追求,将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与旅游文化景观所表征的符号价值有机的结合,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

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本质上是旅游相关者对旅游文化景观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符号意指过程、编码过程和神圣化过程。旅游文化景观不再是具有独特地理空间结构的单元,它还反映着人与环境、游客与景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者在消费物品的实用价值时,也在不断地追求着对物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意愿,旅游文化景观势必走向“符号化”的生产过程。因此,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要求突出“符号”特征以及其象征意义,让旅游者在接触旅游文化景观的同时进行符号的解读。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消费

现代消费社会不再是一个产品和物的世界,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王国。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已由传统的对商品的实用性(即物的价值)的关注,逐步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也是一种符号消费方式。旅游者在对旅游文化景观体验的过程中,既制造着符号和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又在找寻符号与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对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解读,旅游者个体既能够获得审美享受和增长见识,也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同时也体现着旅游消费者的个人品味、生活风格、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另一方面,旅游者群体游览旅游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视觉感官的享受,而是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达到民族感情、文化模式、思想价值观念等的认同,引起群体的共鸣,从而促进精神上的愉悦,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途径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造

符号是一种不可视东西的可视标记,它是对不可言说东西的一种类推,超越了现实关系及话语权力,体现并提供了情感与思想。[3]昆明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持续发挥着名城的效应。昆明市五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必要加强景观符号构建,彰显景观符号的象征意义。首先,文化景观的符号建构可以通过专家评价,确立景观“标志”,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宣传,使旅游文化景观有别于其他的景观,进而建立“标志”与特定“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可以通过专家对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资源的评审,找到最能代表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文化景观,作为春城的符号象征,更好地展现昆明“春城”的历史沧桑、多彩文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认知春城的自然、人文、民族、历史、生态面貌。其次,通过场景再现、舞台设计等方式创设情境,营造旅游氛围,扩大旅游文化景观的市场感召力,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符号”追求。[4]例如,让旅游者参观西南联大旧址,通过场景再现和舞台来展现,把旅游者带入峥嵘岁月的年代,让旅游者身历其境,体验刚毅坚卓、爱国精神、自由与民主、团结精神、苦干实干的西南联大精神。将这种精神上升到符号表征,把它作为鼓舞人们奋斗的精神支柱。最后,文化是生产符号价值的原材料,旅游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核具有真实性的符号价值,应该深度挖掘旅游景观表征的符号价值。充分调查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找出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对旅游者关注的文化象征意义、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微观细化,深入开展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建设。例如,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昆明五华区旅游者符号需求,展现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符号象征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彩文化精神底蕴等,加深旅游者对春城昆明的印象。

(二)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整合

人们若是前往某一旅游地进行游览参观,他们所要看的并不是这个区域,而是这一地域上的一系列组合要素。[4]虽然每个单一的旅游文化景观都是一个单独景观符号,但它需要一个信息从(markers)共同指涉对象,即各个符号信息聚拢在一起构成旅游文化景观所在的区域符号特征,否则这样一个符号信息对旅游者而言就毫无意义。因此,信息与信息所指涉的目标应该同时赋予一个旅游景物以意义。通过要素的组合形成特有的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更好地表达旅游文化景观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底蕴。例如,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孕育着爱国精神,故居、闻一多故居等历史名人住所传承着联大的坚毅精神,圆通寺、大德寺等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圆通山、五华山、翠湖公园彰显着人文色彩,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旅游者来到昆明市五华区观看到的并不是五华区,而是极具代表性的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圆通寺和翠湖公园等文化景观所构成的景观群。通过把分散的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整体,它所产生的景观符号价值意义,远远超过分散个体所产生的符号效应的总和。昆明五华区资源要素整合,能够使得旅游文化景观按照特色形成“符号”表征,提升符号品牌效应,能够更充分地展现景观符号的价值,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符号”象征意义的追求。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化营销

符号营销随符号消费而产生,旨在某种产品与意义之间建立特定的联系,以意义上的差异性作为区别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基本手段,同时借助意义对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作用来实现对消费欲望的刺激,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5]旅游商品在被作为一个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社会人文因素来计价的,旅游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品味等。基于符号价值进行符号化营销,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旅游产品的营销传播活动,寻找旅游产品中可见(能指)部分与不可见(意义)部分的联系,并且找到实现旅游产品的“能指”与“所指”有效连接的途径。例如,针对昆明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在昆明市五华区充满着很多的历史故事,这里是革命的圣地、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通过将旅游符号与历史事件链接,再现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生态的旅游胜地,让游客了解昆明,认识昆明五华区,使旅游者的符号追求得以实现。(2)通过传媒平台,进行符号渗透。对于昆明五华区景观符号的营销,应该利用种种手段,充分调动旅游者所关注的文化意义、目标价值、观念意识、理想等旅游文化景观价值,千方百计地为旅游者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感受,努力把五华区文化景观的文化、审美、自我实现等精神价值融为一体,在广告宣传中注重品格与人性化意义(个性、爱护、忠诚、责任),社会意义(关系、地位、价值、贡献、声望)以及历史意义(民族风格、多元文化、爱国精神)的传播。(3)充分利用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倾向。旅游产品营销者应该利用旅游消费者形成的文化倾向,使其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联系起来,以文化作为舞台,把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渗透到旅游者内心,驱动旅游者的符号消费。例如,昆明五华区每年在圆通山举行樱花文化旅游节,实现旅游符号与春城滇文化的互动,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营造差异性的文化氛围,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符号追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