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合集7篇)

时间:2023-09-21 17:54:08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1篇

比较而言,山区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相对传统,收入水平在同一区域最低。但是还要看到,山区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和收入水平,除了受制于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之外,更要受制于村级组织和精英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

(一)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导致的发展差异

山区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村域优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将是山区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空间。但是,村域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一些县域的山区村虽然拥有优质旅游资源,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或者因为县域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的限制,或者因为旅游管理体制障碍。现代农业发展对山区村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用心经营现有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可以弥补山区村域工商业发展滞后的影响。

(二)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效率差异而导致发展差距

资源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在农业经济条件下,决定村集体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村级组织配置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山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要有效配置和管理集体资源,就能获得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及村域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所需要的收入。山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集体资源、提升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益,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从而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二、丘陵、平原(水乡)和海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异

农业经济时代,农业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是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趋势下,降低了村域经济对农业自然资源的依赖。课题组在浙北德清县选取6村作为丘陵村样本,在浙东宁绍平原余姚市选取6村作为平原村的样本,在中国第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市舟山选取6村作为海岛村的样本。每一个县域都按照经济较发展、一般和较落后三个层次平均取样,然后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探寻农业自然资源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丘陵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德清县隶属湖州市,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向天目山余脉过渡地带,县域面积936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经济强县和全国百强县之一。我们选择ZG镇和XA镇6个村(每镇各3村)作为丘陵村集体经济研究样本。我们采集样本村集体(2010年)收支数据(表3-1),比较村集体当年的总收入、总支出,数量最高是GL村,分别为403.62万元、147.81万元,数量最少是同镇(乡)SX村,分别为33.08万元、51.08万元,最高和最低相差12.2倍和2.89倍;比较村集体本年收益,仍然是GL村最高,为255.81万元,最低则是ZG镇的DQ村,为-30.5万元,SX村倒数第二(-18万元),本年收益最高的村和最少的村相差9.39倍。

(二)平原(水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绍平原,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中部为姚江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水稻是余姚市平原区的主要农产品,2009年,余姚市开始规划建设16.8万亩的“粮食功能区”。课题组在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选择3个镇(街办)6村作为样本。样本村之间的集体收入同样存在较大差距(表3-2),但并不是因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村集体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最高的村LC村人均承包耕地不过0.51亩,村集体没有可供发包的“机动地”、林地、养殖水面等农业自然资源。该村凭借近邻城区的优势,走“工贸强村”的路子,2010年,村集体总收入343.77万元(2011年达到400万元),总支出114.51万元,本年收益229.26万元。SL村人均耕地面积和村集体可发包的农业自然资源是所在乡(镇)最多的村,但2010年的村集体总收入和本年收益都很低,总收入(30.92万元)低的原因在于:经营收入偏低,只有4.77万元,集体资源的发包和管理效率不高,只有0.74万元的发包和上交收入,没有投资收益,三项合计只占总收入的17.88%。同时,由于当年新农村建设投资过大,该村当年收益-49.32万元,积累了村级债务。县域内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差距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样本中的3个乡(镇、街办)都处于平原(水乡),农业自然资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区位条件而导致的乡际间工商业发展的差异。

(三)海岛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为便于比较,海岛村样本同样在一个县域内选择6个村,而且村域经济属于农业经济(而非渔业经济),样本MA镇和XS镇都远离定海市区。盘点2010年样本6村集体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除XS镇HG经济合作社(原为行政村)分别只有4.1万元、6.28万元和﹣2.18万元以外,其他5个样本村集体经济比较平衡。加总平均,样本村村均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分别为80.30万元、63.39万元和16.91万元。在村均总收入中,经营收入、发包和上交收入和投资收益合计11.93万元,占村均总收入的14.85%。XS镇的HT和HG两村总收入、总支出流量以及本年收益量比MA镇3个样本村都小,这是因为XS镇的农经统计中未计算政府补助收入的缘故。将上述丘陵、平原(水乡)海岛地区样本村的村平均数据放在一起比较:样本村村平均数据显示,村级经济组织的总收入水平以及本年收益(经营效益),平原(水乡)地区最高,丘陵地区次之,海岛地区最低。深入观察发现:地区农业资源的差异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丘陵地区兼得农林牧渔资源优势,所以村均发包和上交收入最高,平原地区次之,而海岛地区最低;但是,依赖农业自然资源收入的村集体并不是总收入和本年收益最高的村,平原地区的村集体依赖工商业发展获得了大量经营房地产和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而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佼佼者。

三、结论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2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21-02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新增设的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纵深推进,党中央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从2004年至今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从而引起了各高校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重视,促进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各类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已经有49所高校先后开设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遍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非农院校就有32所,占据开设院校的65.3%,几乎是农业类院校的两倍。可见,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过去由农业类院校垄断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更加引起了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关注,其中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就达17所。广西财经学院也就是从2009年在广西才率先开始招生,根据几年来的人才培养实践,我们发现,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其他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有所不同,显示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区域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它必须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业经营的基层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载体,而农民则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村居住的成员。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条件差别较大,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各异,因此,各地院校在设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突出地方特色。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教育部的总体要求,但是,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照套,各院校可以立足于本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于农业院校来说,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能更加注重“大农学”的人才培养;而对于林业院校,其设置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更加关注实行林改“确权”后需要的社会林业人才培养;而对于经济管理类院校来说,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更强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二、知识架构的综合性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个专业培养目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当架构融农学、发展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一体,形成多科性、集合型的知识体系。农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必须掌握有关“三农”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应当设计农村概况、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等方面的课程;发展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最终目标,是个前瞻性的学科,学生必须接受农村发展远景方面的教育,因此应当设置农村发展概论、农村发展管理政策、农村发展规划、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课程;经济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它是一个积蓄性学科,学生必须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应当设置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管理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技能性学科,也是颁发学士学位的核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知识,因此,应当设置农村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三、能力训练的实践性

广西财经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根据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要求,设计了“双体系、三平台、多模块”模式,“双体系”是指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三平台”是指设计公共基础课平台、经济管理核心课平台和专业主干课教学平台;“多模块”是指安排财务会计、农村金融保险、东盟农经等多种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特别是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健全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等环节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为了达到专业能力训练的要求,既要设计足够的实验课程体系,又要安排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一是在校内开足实验课程,通过学生参与模拟实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缩短与实际部门的差距;二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带着项目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真正接触农村经济的实际工作。

四、教材建设的特色性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是教学内容的集合物,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材料。因此,各院校应当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对于基础课程教材,可以采取选用的办法,选择部级或省部级优秀教材使用;对于核心课程教材,尽可能使用全国农林院校联合编写的教材;各自院校应当重点开发实验类和具有地方特点的教材。

五、培养过程的多元性

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不等于就可以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人才,而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切实抓好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

1.抓好专业思想教育。由于历史原因,考生和家长对“农”字专业都怀着忌讳的心理。为此,学校应当注重抓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这个关键环节。首先,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大量的事实,解释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方面人才的,把专业核心落脚到“管理”两字上,使他们明确这个专业主要是学习管理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知识的。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从宏观层面政策来说,党中央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表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大。从就业政策角度来讲,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竞争指数越来越高,一个本科毕业生想要到农村当村官,都必须经过自己努力拼搏才能实现;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跳出了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越拉越长,农村经济工作空间不断扩大。通过对学生进行政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涉农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企业的感性认识。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要求高校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与社会实际部门加强联合,共同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而对于财经类院校举办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像农科院校那么优越,有农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支持和关怀。为此,只能通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联合培养人才。一是开辟学术讲座课程。通过开设学术讲座,聘请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到校给学生讲授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三农”的各种信息,为学生搭建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平台,不断更新和丰富学生的农村经济管理知识。二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选择一些政府部门、公司、社区和农村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习基地。平时安排学生带着课题项目到基地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撰写出有关“三农”调研报告,同时可以利用基地组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教师社会调研平台”、“学科专业建设平台”,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必要场所。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3篇

关键词:农村;项目管理;应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区域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引入了项目管理,使农业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区域发展效率更高。

1项目管理的发展背景

中国农村地区项目管理的实施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主要是在设备维修中采用了项目管理办法,不仅实现了管理专业化、技术化,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不再局限于技术领域,很多与投资相关的活动都被列入到项目管理范畴,而且对项目质量和项目管理的预期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项目管理理论逐渐形成,并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主要的运作宗旨是运用管理的思维对项目进行运作,将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使项目管理效率有所提高。2002年,中国召开了第一届项目管理研讨会,将项目管理纳入到学术层面进行研究。在研讨会中,对项目管理进一步强调,要求将项目管理纳入到行业领域中,特别需要纳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促使农业产业市场化经营。项目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是引进资金,采用合资或者合作的形式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生产。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农业产业就会逐渐国际化方向发展,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农村经济发展中项目管理的应用

将项目管理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探索创新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资金运行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发挥项目管理功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从现行的农村项目管理情况来看,正在由原有的单一管理向多元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将项目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农村经济运行中,就要在管理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向上有所转变,以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平稳推进。

2.1根据农村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是系统化工程,运行复杂,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农村发展实际。在统一规划的同时,还要科学谋划,这就需要对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逐步完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对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很多,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评估和审批等等。当项目管理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就需要对项目法责任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项目完成后进入到验收阶段,就需要执行验收检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项目验收制度、固定资产移交管理制度等等。

2.1.2专项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农业发展具有专业性特点,在项目管理中要将专业特点体现出来。将农业相关的专门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就是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项目制定管理办法,诸如农村的优粮工程项目、农村沼气项目等等,都要将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出来。

2.2注重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

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是动态化的发展,在按照国家宏观政策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的同时,还应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项目不断地调整。因此,农村项目管理上要相应地对管理体制予以创新。其一,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要做到项目公开化,包括农村经济项目的申报、立项等等,都要做到公开、透明,采用竞标的方式选择资质深、行业信誉度好的单位承担责任。特别是项目投资方面要做到公开化,包括投资的范围、项目运行中所获得的预期效益,以及投资的额度,所获得的成效等等,都要予以公开。其二,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要做到项目社会化。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农业的生产、各种惠农补贴以及招投标等等,都要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并扩大社会覆盖面。如果部分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为农户可以直接受益的项目,就可以通过实施“奖建制”的项目形式或者“代建制”的项目形式,对区域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并给予必要的奖励,特别是在贷款方面予以优惠,以鼓励农户更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经济区域发展建设中。其三,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要做到项目市场化。农业项目管理具有服务性特点,属于是公益性的项目。所以,项目的运行资金普遍由政府划拨,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管理单位,以使得项目运营成本降低。对于农业生产性项目或者所运行的项目具有补贴性质,就可以采用多种运行方式,以将投资在短期内回收,诸如股份制运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者将有偿资产转让获得收益,加速资金运转。其四,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管理体制要发挥监督的作用。所有的项目信息都要定期地公布,包括项目的名称、投资情况、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承担项目运行的单位、项目运行的地点,都要向社会详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项目管理单位还要将举报平台设立起来,群众可以电话举报,也可以邮箱举报。对于举报信息,项目管理部门要及时反馈,并对项目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接受舆论监督,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公信力。

2.3项目管理队伍要进一步强化

2.3.1建立专业的项目管理队伍。为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推进农村区域发展,就需要建立专业化的项目管理队伍。农业经济区域发展的建设项目内容所涉及的理论学科比较多,而且每一个项目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了促使项目管理发挥时效性,就需要将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专家队伍建立起来,包括农业技术领域、农业项目工程建设领域、农业财务管理领域等等,都要由专家级的管理人员构成,以促使农业项目更好地发展。

2.3.2引入管理中介机构。农业经济项目管理要实现专业化,就要从农业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入管理中介机构,并将项目论证体系构建起来,以对农业项目建设投资合理规划。引进项目监理机构对农业项目实施监督管理,通过管理的权威性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特别是监理部门对项目管理质量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就促使建立机构对项目运行情况严格要求,以保证项目运行符合有关规定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孙富江.农村区域发展与管理中的利益互动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胡云香.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丁越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仪陇乡村发展协会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5篇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且国家也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难有起色。农村地区的财务状况一般都会反应整个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如果财务状况不清晰也就会直接影响带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质量。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财务管理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完善的系统机制

在我国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之下,新农村内的建设确实有着极大的起色,许多农村地区开始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经济水平,甚至有些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已经步入小康社会。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就更加应该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状况予以重视。由于过去传统经济方式的限制,我国的农村地区还没有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而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体现在许多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真正完善的系统机制。而正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没有建立完善机制,才导致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财务管理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农村地区经济财务工作运作的过程之中,通常需要一个有效的、严格的监督机制,而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中并没有建立这样一个有效机制,使经济管理出现漏洞。二是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缺乏透明化。一般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将经济管理的内容透明化,并将经济管理的内容阳光化,使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能够无条件地参与到经济管理中来。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并没有以透明化和阳光化为主要宗旨,这样就会使经济管理脱离群众,造成管理上的缺失。

(二)农村地区经济资产、资金管理混乱

除了没有完善机制之外,农村地区经济资产、资金管理混乱也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相对于其他问题而言,农村地区的资金以及资产的规划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资产、资金的管理状况十分不理想,这种不理想的管理方式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资产、资金的大量流失以及浪费。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资产、资金管理混乱的具体表现应体现为两点:意识我国农村地区干部的思想不够深刻。虽然现在国家正在重点对农村地区进行建设,但是一些农村干部仍然没有对经济管理起到足够重视,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农村干部对于经济管理的问题严重认识不足,甚至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经济管理进行决策,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总出现大量的错误决策。比如,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顾区域的综合因素,对生态环境进行大肆破坏,或兴建大量工厂,而不顾及后果,这样的片面决定不但不能引导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还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进程。二是国家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十分健全。国家缺乏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会使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失去依据,从而使经济管理变得更为混乱。总之,在管理混款的情况之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资产、资金都出现了流失的现象。

(三)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域性,区域内的高素质人才较少,而外来的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也不大,所以就形成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许多经济管理工作都缺乏科学性,而一些农村地区虽然配备了专职管理经济的工作人员,但是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就处于一种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会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二、解决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经济管理系统机制

首先,农村地区要完善经济管理系统机制。每个农村地区的地域不同,经济管理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异,而无论是何种经济管理方式,都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满足这个要求,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就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系统机制,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力度。首先,要先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经济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在经济管理中出现漏洞;其次是将整个经济管理内容透明化和阳光化,建立阳光管理工程,使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能够看到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从而保障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经济资产、资金的管理

资产、资金管理不严格是我国所有农村地区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农村地区的经济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使农村地区的经济资产、资金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农村干部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保障科学决策,不能由自己主观臆断来判断资产、资金的去向,从而保障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增加人才储备

增加人才储备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要求之一,增加人才储备,应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国家应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并鼓励高素质人才下乡就业,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水平;二是农村地区政府对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加强政府经济管理的水平,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结语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经济

目前,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四大突出问题:

1. 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普遍存在的特点——不平衡性,其体现在经济基础及发展规模的阶梯差异,城市如此,我国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至“八五”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2463,1995年上升至0.2747,1996年略有下降,直到2012年将突破0.55,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明显。首先,从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来看,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部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农村区域发展与全国其他各地进一步拉大了差距,目前我国虽然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 农村区域环境问题

我国在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山地农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的耕作也造成较多的土壤风蚀。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成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

2.2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的不断聚集,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解决生活污染的配套设施,极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因此,优化我国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推动我国农村区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工业污染严重

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乡镇企业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未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治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依靠其自然优势大力扶植发展养殖业,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工业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业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近十多年来,工业化畜禽养殖业又成为新的污染源。而诸如河北的废品回收加工、贵州的土法炼焦等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因而多次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探索出相应经济条件下的出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仅会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会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乃至社会治安紊乱的严重后果。

4.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县域经济在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基于农村、立足县乡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农村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的主导作用应同时体现在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合理存在的市场因素得以全面调动,同时为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而在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 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体质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结语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实力还有待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口近7 成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域,它覆盖我国大多数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农村区域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也成了中国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80973)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管理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LBH-Z10211)支持。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2]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覃志豪,尹昌斌.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调研世界,1996,(1).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 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永强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科学管理与工程博士后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第7篇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转变;问题

    “城中村”亦称“都市里的村庄”,它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所造成的,是我国大中城市中新生的特有现象。如其名称所示,它仍然实行农村管理体制,在国家治理范畴上属于农村地域,但是与一般农村地域不同的是,它被城市形态及地域包围着,成为城市中的乡村孤岛。

    城中村改造是指对城市中仍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进行城市化改造,建立起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即在原城中村农民居住的地域建立起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替代原来的村民委员会,对本地域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当然,城中村改造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主要还涉及到经济组织从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转变,村庄集体所有土地向国有土地转变,居民从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和股民身份转变等方面。当然,这些改变并不意味着城中村改造的完成,只能说,这些改造预示着城中村改造的开端,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而且,后续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解决得如何,可能直接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及彻底性,直接决定着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

    一、管理机构:从村委会到居委会

    城乡二元社会体制自建国后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然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今天的城中村虽然已经高度城市化了,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的依然是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即村民自治,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它包括三个与管理体制和治理相关的内容:(1)自治的主体是农村居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户籍在本村的农民。这对普遍意义上的村庄而言是一种常态,但对城中村来说则有点片面了。城中村因其地域区位和经济实力优势,一般都以二三产业为主,吸引了超过村庄户籍人口数倍甚至十倍于村庄户籍人口数的流动农民工,他们虽然“工作于斯生活于斯”,但他们的融入主要是“资本雇佣劳动”意义上的,他们仍然没有参与本地域公共生活的权利。(2)自治的地域范围是农村社区。不过对城中村而言,这一农村社区则有新的含义。国家城市建设征用了农村社区的集体土地,城中村也就形象地演变为地域上的“插花地带”,集体所有地域与国有地域“犬牙交错”,因而城中村的自治就不是强地域原则意义上的,也不能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本地域村民的自治,充其量是户口在本村的村民自治。(3)自治的内容是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这对城中村而言则更为片面了。城中村自治组织所进行的公共事业仅与其地域上的一小部分人密切相关,其从事公共事务的内容也只与这一小部分人紧密相关。本地域上绝大多数从业人口不享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不直接从村域公共机构那里获得免费的公共福利和服务。

    因此,从城中村的管理体制来看,公共治理和服务组织已经能适应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了,必须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在城中村地域建立属地意义上的城市管理组织——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就近划归城市街道办事处,或根据管理需要设立城市街道办事处,对城中村地域进行城市化管理。相应地,这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建立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替代原地域上的村民委员会,由其对本地域进行按地域分区管理。这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最大的不同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城中村区域已经改造成为城市管理区域,开始接受城市化的治理体制和规则,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对本地域的居民实行城市化管理,使城市社区管理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社区居委会的上级政府也赢得了管理社会的主动权,为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2)按地域范围重新划分和确立治理区域和范围,增容城市管理的相关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属同一个村庄的村民由于城中村改造而划归不同的居民委员会管理的情况;并且,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相较于村民委员会的职责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实施新城发展规划、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道路和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等等。(3)改革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户口改为城市居民户口,并统一进入社区自治的主体范围。它不仅使原属农民的劳动群众正式成为城市的居民,而且还直接参与本地域的公共生活,与城里人一同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和管理者。他们成为社区自治的主人。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虽然建立居民委员会简单易行,但村改居任务的完成难度则相当大。主要原因是,仅仅通过一个自上而下设立的组织机构用来取代与资源及体制结合在一起的农村地域管理形态很难;且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制的地域基础仍然沿袭着农村管理体制时期的地域。虽然建立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虽然农民身份已经变成了市民或居民,但他们的生活区域仍然是农村时代的,他们的交往对象也主要局限于原来的熟人社会。这是历史原因使然,同时也是村改居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方面。如果改造不彻底的话,改造之后的区域仍然会在城市社会中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小社会,仍然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死角,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贫民社会形态。要解决地域因素在改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方法也是简单易行的,那就是,真正按照地域管理的原则,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居民区范围,尽可能地分割原来的村庄地域范围,将一个村庄分解为几个居民区域,从地域上破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地域或历史因素。

    另外一个问题是,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社区后,是否应当将外来人口纳入到管理内容之中?答案是肯定的。在原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下,外来人口一般都是被排除在村庄治理、公共参与、资源分配的范围之外。而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下,外来人口管理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不仅可以反映出社区特征从农村封闭性向城市开放性转变,而且还反映出区域的城市形态。

    二、经济组织:从集体经济到股份制经济

    城中村在未改造之前的经济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集团公司形式,仍然隶属于村民委员会管理,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民群众负责。第二种形式是进行了改造但只有一个集合式股东的股份制公司。其特点是,在村庄组织框架之外建立股份制公司,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与占有权发生了分离。第三种形式在第二种形式上更向现代股份制公司迈进了一步,即曾经进行过股份分割或是增量扩股过程的股份制公司。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在公司股东结构中存在着小股东,可以是本村人也可以不是本村人;二是公司在董事会中一般设有独立董事,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督公司的资产运营、规范运作和红利分配;三是利益分配在集体式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进行区分,小股东依据其所有股票直接获得体现其生存和社会保障权利的收益,集体式股东获得的红利主要用于村庄公共管理和公共产品提供。这三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依据市场开放程度和地域差异呈现出一种阶梯式分布的格局:第三种形式主要集中于南部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种形式主要集中于中部城市边缘地带,而第一种形式则相应地推延到中西部刚刚开始城市化的城郊村庄。

    虽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现代化程度,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形成的根源和演进的路径都是集体土地所有制,也就是我们常言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我们知道,我国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更是政治和社会结构意义上的。集体土地作为一项财产,其不仅承担了经营和保值增值的经济功能,还承担了社会保障功能。

    虽然城中村的经济组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财产权利结构都沿袭同一的结构性制度规定。城中村经过几十年的变迁,虽然已经失去了地域强制性意义上的社区属性,但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法律制度规定仍然使得这一财产权利结构得以延续下来。现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按地域重新划分管理性社区,就是使地域上的分离成为一种事实;并且,由于现在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置不再仅仅源于原来的农村地域划分,而是一般遵循“规划先行”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这会导致农民集体的分散,并通过一种全新的城市化管理体制将农民个体与其原先归属的农民集体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