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9-19 16:13:43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文明繁荣的需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它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来源

(一)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本身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持有的自豪感的肯定,是区别区其它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标识。然而,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历史遗留的优良传统价值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依托的自我肯定。实践证明,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注定没有希望,更谈不上振兴。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光辉灿烂着华夏,四大发明的美誉辉映着中华。大凡炎黄子孙都会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更要面向未来。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从而提振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民族复兴和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二)文化自信源自于成功的实践和继续前进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始终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前精神文明、思想品德价值为基点,大力发扬能够增强人们信念,增强有得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走向富强、文明的社会文化体系。文化自信出自己于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具体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并成为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和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三)文化自信源自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个政党或一个国家的建立后,都要面临道路、理论和制度选择,正确与否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考验着执政党的智慧和能力。那么智慧和能力哪里来?既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更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和中国精神。也就是说要源自文化、扎根文化,弘扬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涵养中国的精气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划浆开大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大干快上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动力。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增强文化自信,是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持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也就是对自己文化能“看得起、不自大、善梳理”。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更应该“不忘本、不忘根”。尤其是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所形成得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精神,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也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二)增强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我国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经无数次的磨难与波折,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系系相关。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宽广的胸怀与坚强的毅力,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文化才使我国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存在奠定了基础。有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很多国家都借鉴我国的文化来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对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扩散作用。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受外敌侵略所受的创伤尚未痊愈,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外国先进文化交流的同时,正是因为了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这就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对发展生产生活就有了动力,更有精力把我国传统的异域文化发扬光大 ,这同样也是由于我国借鉴了西方文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我国文化传播和创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决定了文化的世界化走向,而且也使得市场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全球化是不仅能够消解多元化文化差异,还能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认知①。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 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 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②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方法与途径

(一)融合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能否交流,有无共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的 “共存论”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主张。米勒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敌对论,强调了不同文化可以共存与对话,提倡世界的和平只有在对各种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诚然,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性,也有共性,但共存之中必然有冲突、冲突中也很可能会有着相同的方面,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如果能将亨廷顿和米勒的观点看作同一命题的合题,这会对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要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避免用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外国文化。

(二)着眼将来,加强文化创新

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从创新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这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实现文化和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化创新逐渐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广泛,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指南,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个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文化创新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注意好文化安全问题。其次,文化创新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即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之中。最后,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优良基因。文化是一种民族悠久历史的精神积淀,没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文化,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不会有任何意义。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突破,根据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灵活地转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和个性,从而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文化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

(三)加强对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③的理解

十以后,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更基础――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更广泛――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3.更深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自信能够变得更深厚原因是文化自信源于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更高一层的准确定位,这也是每个人能够顺利地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这样的文化自信一旦融于内心,这势必会让人的精力与顽强的精神充满活力。

四、结语

文化自信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充满信心,只有自信的民族、自信的国家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我们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和战争面前向来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示人,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这些我们的民族精神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能扩大国际影响力。韩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大力输出自己文化,其采用影视输出的做法取得了较大成功,前几年的《来自星星的你》以及今年的《太阳的后裔》在全球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韩国的成功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因为有了自信才敢向其他国家输入自己的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向韩国学习,勇于向海外输出我们自己优秀的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能增强民族向心力。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信心的民族犹于一盘散沙,经不起灾难的考验,因为他们没有精神的支撑、文化的支撑。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在对外交流中处处充满优越感,能极大程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

注释:

①任淑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长白学刊》,2013年,第3期。

②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③:《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的开班讲话》,新华网,2013年1月5日。

参考文献:

[1]肖水.从中国回到中国――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路径选择[J].青春,2010,(02).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自身建设的实践表明,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始终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之管党治党不严,一些落后乃至腐朽的政治文化也侵蚀了党内政治文化,这就使得党内政治文化的现实形态中客观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政治文化。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知自明、自觉自信、自主自建等各个环节是一个依次递进、相互联系的链条。

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是遏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影响的紧迫需要

所谓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即对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有自知之明,表现为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坚守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抵制和反对党内外落后的乃至腐朽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自觉行动。所谓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信,就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历史、优势、特色、重要作用、发展趋势的信心、信念和信仰。而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党性产生本能认同、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自觉践行党内先进文化的政治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阶级、政党的文化也处于深度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一个执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能否长期巩固、一个民族能否生存和发展、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2016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这就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成就来阐述增强文化自信的缘由、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其中也包含了共产党人必须在文化自觉自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直接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践、领导和执政实践,其内容体系是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创造、凝练、提升而来,反过来又对社会文化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从文化性质和类型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基本特征。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对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引领功能和示范效应。增强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首先必须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党的十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政治文化受到了社会环境中各种庸俗、腐朽文化的侵蚀。因此,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弘扬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和共产党人的先进价值观念,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念。2017年1月6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增强共产党人价值观自觉自信,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核心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政党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党内政治文化在性质和类型上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与社会主义新型政治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相适应,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内政治心理表现为党内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感、信任感和支持感,对党规的自觉遵守意识和对党纪的敬畏感,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决策和政治领袖的高度认同感、信任感和支持感。党内政治思想即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表现为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思想,同时也为党内政治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党内政治评价的基本价值标准,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内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至上,党内政治价值观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内政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类型,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增强对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自信就成为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形式。政治价值观念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层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价值观念是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最重要的是坚守坚信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即坚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党的历史表明,党内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致命污染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腐败亚文化在社会上逐步滋生蔓延,侵蚀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以来,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正是基于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过渡的目标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这明确阐述了通过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基本思路。

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土壤

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特征,还具有形成过程的继承性和累积性以及相对的稳定性。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内优良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规范,诸如光明坦荡、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优秀传统,得到了数代共产党人的继承和发扬。对于一个时期以来党内逐步形成的不良风气,必须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如强调的:“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文化是制度之母,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法规制度之母,必须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保障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当前特别要保障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贯彻执行,由此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际上是对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要素进行了创新性建构,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中必须坚守和坚信的政治灵魂、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政治立场、民主集中制原则、政治人才用导向、组织生活制度、政治权力监督和政治本色等内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中所包含的十二个方面基本政治行为规范。因此,是否坚信坚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就是检查是否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准绳。

2016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六中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阐述了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推进净化政治生态标本兼治机制的创新,从而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作者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和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6年武汉市反腐倡廉重大调研课题项目资助“党内问责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项目编号:KT-2016-10-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7月1日。

②:《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新华社,2017年1月6日。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底蕴

1982年,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自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深入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底蕴二者皆不可失,在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1.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其博大精深,另各国人民叹服。作为中华儿女,投身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魍澄幕源远流长。纵观其他国家,能留存到今天并依然屹立不倒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兼及八方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快、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所有中华儿女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时代价值也永不褪色。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世界影响,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当前,已经有很多外国友人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吸引,投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汉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各国人民所喜欢,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泱泱大国,煌煌华夏。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2.推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在过去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的核心已经过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仅仅寄托于传统文化,而忽视了当代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要通过创新,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可以保留精髓,又可以和当代社会的特点相衔接,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精神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理性的自信、客观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也从侧面决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文化自信,必须要对文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充分肯定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所以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要具备时代的气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发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增强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的目的。

3.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支撑。文化自信的形成和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全体中华民族人民的力量,增强人们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传统文化底蕴是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所有中华民族儿女血脉相连的纽带。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就是对民族的认可,从而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包括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方式,也是在促进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要让所有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认可并热爱传统文化,并主动投身到发扬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使得各国人民都充分领略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家舞台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4.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对国民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性、积极性和稳定性的文化,其包含的理念、思想会通过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对中华儿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所有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共同的生活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所有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广大中华儿女的精神源泉。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和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裨益的。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自律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高度契合,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

参考文献:

[1]颜晓峰,赵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J].文化软实力,2016,02:46-51.

[2]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7:51-54.

[3]徐建勇.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J].人文天下,2016,15:72-78.

[4]李敏.文化自信与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论述[J].黑龙江史志,2015,11:199-200.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4篇

一、以文化自觉指引文化自信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既要注重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新颖性,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形式上的整合和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成果,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进行微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的传统文化微视频、微课程、微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众效应和互动性,建立具有高校地域特色的文化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多层次、鲜活立体的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大学生文化传播工作坊,打造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团队,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如传统文化微动画的制作等。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45-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这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是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引领文化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肩负起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时代使命。

1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功效”,两者具有相通性。文化的本质在于精神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塑造,两者是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自觉,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世界文明视域下,在对本民族文化价值深刻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新向度。一方面,从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来说,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达到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直接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自觉性,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1]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文化自觉的影响来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正在于培育现代人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正确认知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科学应对当代文化领域方面的挑战。两者内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内容的同根性

民族文化是二者共同的文化来源。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承社会主义主流先进文化,提升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思想新风尚。他们都扎根于民族文化而生。

1.2功能的共通性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旨在“以文化人”,引导人们用文化的眼光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以德育人”,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有目的地塑造规定性的人,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等。不论是“以文化人”,还是“以德育人”,两者的共同指向都是“人”;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

育,“化人”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育人”的过程也是“化人”的过程。

1.3内涵的差异性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着差异性。前者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一切的文明成果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包括范围更广泛。而后者主要在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另外,前者侧重于隐性渗透、熏陶和影响,阶级性和政党性不明显,重在提升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而后者则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特征,重在人的精神性,是一种更具针对性,更加系统化的文化育人活动。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高校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文化交融共生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提高文化效能,引导人们在多元文化中“寻根”,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能够帮助广大师生亲密接触民族文化精髓,提升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成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是首要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主流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位置。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消费文化、宗教文化等亚文化不断冲击主流文化,主义产主义的反动文化也在不断的侵蚀、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少数大学生因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情绪。这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重的信仰危机。它是多元文化冲突的结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一环的反映。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

2.2优秀文化融合共生是指导原则

优秀文化融合共生是大学实现文化价值的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文化教育的指导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构建大文化教育平台,拓宽文化视野、钩沉文化历史,在文化碰撞中增强广大师生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确保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努力培养既有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又具备有容乃大的文化情怀和独特犀利的文化眼光,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文化选择的大学生。

首先,要整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文化基础,也是文化自觉自信的来源。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却显得有些无力。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但要注意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针对青少年中出现的对祖国忠诚、对父母孝敬、对师长尊重等意识日趋淡化等现象,应赋予忠君报国、孝敬父母等这些曾经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大学生实施忠诚、孝顺、诚信等优良传统的教育。[2]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道并行而不相悖等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帮助大学生择善而从,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其次,要正视西方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使他们既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又能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鉴赏和文化创新的能力。为此,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大学生能够对西方文化进行理性地批判与吸收。任何文化都有其精华所在,教育大学生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秀成果,并使他们懂得西方文化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更需要我们去学习,从而帮助大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在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社会转型期,面临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冲突,大学生必须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摆脱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腐朽思想的影响,从而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2.3提升文化育人内涵是主要途径

文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意识和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拓宽文化育人渠道,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政治性和文化性相融合,在文化视阈下开展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理论灌输中融入人文情怀和提升文化内涵。在教学思想上注重文化渗透,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在各种文化形态中挖掘丰富的文化精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在教学内容上科学设计,唤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切实突出文化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断进行文化整合,提升思政课的文化品位,增强教学效果。[3]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寓教于物,激发广大师生文化情怀。校园文化景观是传递文化精髓、彰显自身文化传统、提升广大师生文化修养和品位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如道德模范事迹展、文化讲座、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质,增长才干,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度和文化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骥.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2]王景云.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8).

[3]熊晓梅.文化自觉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6篇

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官方门户网站、行政办公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四者的系统集成和功能整合最终实现社科工作的全面信息化,以期整体提升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一)着力加强官方门户网站建设,扩大社科影响力

作为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单位官方门户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科研信息、共享科研资源、查阅科研成果、交流科研心得的综合服务平台,也是促进内外通联、文化交流的桥梁。要遵循服务科研、促进交流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单位官方门户网站,开辟科研动态、信息、学术交流、在线咨询、专家访谈、个人博客等栏目,建立专门论坛,设置专项模块,增加电子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为突出,特点更加鲜明,功能不断完善,强化其开放性、动态性、连续性、更新性,提高学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及时报道宣传本单位的重要活动和科研成果,使单位官方门户网站成为展示本单位整体形象的特定窗口,信息的综合性平台,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推进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实现其展示、传播、咨询、辐射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加访问量和点击率,提高社会关注度,扩大文化影响力。加强官方门户网站的安全管理,强化系统修改、维护、升级手段,定期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的管护维修,及时处理常见故障。加强技术储备,妥善制定应急安全预案,有效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不断提升官方门户网站的规范化、系统化、安全化水平。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本单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网络平台和网络节点,形成完善的网络系统结构。加强和完善硬软件设施建设,使用统一的服务器系统,提供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空间,有力拓展科研和管理的时空维度,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内外共享。

(二)推进行政办公系统的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效能

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是社科工作全面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以本单位行政办公网络为基础,建立院务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加快推进行政办公的自动化。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着重于加大对OA自动化办公的专项投入,购置IBM服务器和专用办公软件,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办公的自动化、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效能。院部机关组织机构系统内部的文件传输(公文流转)、公告通知、信息上报、报表统计(的除外),均可通过电子方式传递,以此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节约时间成本。通过建设公用专库(如文件库、信息库、档案库、资料库等),实现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移动办公、联合办公、远程办公需要,不断提升院务办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强化落实责任制,严格办公程序,简化办公流程,统一作业标准,严格规范办文、办事、办会行为。积极推进内部组织机构规范、有序、高效运转,提升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财务工作的信息化,要求财务人员全部集中使用标准化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由传统手工操作(手工帐、手工报表)的会计运作模式转向电子化(电脑记账、报表电算化)的会计电算化模式,实现会计办公和运算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本质上为工具性、基础性特征,其作为应用工具能够渗透和融合到行政办公运作的各个方面,为行政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改变行政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办公观念转变和办公方式变革,提高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三)推进科研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提升科研管理能力

科研工作是全院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管理是对全院科研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涉及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安排,课题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评奖的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的管理,涉及科研力量组织和科研队伍建设等。应大力推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开发,创新组织管理方式,构建科研管理平台,建立科研管理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包括科研人员、课题项目、科研成果、数据存储的信息集成。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专门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科研动态、成果、学术活动、对外交流、文献资源等科研要素,都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和展现。就其工作重点而言,主要是课题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评奖管理的信息化。从课题项目管理来看,研究课题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整个过程基本实现网络化作业和电子化流转,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便捷服务数字科研。从科研成果管理来看,要求实现成果考核的电子化,通过专用软件对科研成果进行严格考核,包括考核办法制定、成果认定、成果统计、精品评审、成果文库构建都运用电子化手段,考核的过程和结果做到科学规范、公平公正。从成果评奖来看,科研精品是科研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科研成果的优秀代表,体现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精品评选、认定工作,要求评选标准科学、程序规范、环节健全、公示及时,使成果评奖进一步科学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管理观念更新和管理方式变革,有利于规范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流程。

(四)推进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和信息服务的特色化。充分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和潜能,重点推进各类数据库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实现数字科研的便捷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共享化。

1.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快推进社科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馆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要根据本单位现有的条件(财力和物力)和科研需要,将传统馆藏纸质型文献有选择、有重点、分期分批地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转化为电子文献,变实体馆藏为电子馆藏;二是数字化产品的购买与收藏,主要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外购和引进国内外信息服务业领域的相关数据库,内容上涵盖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充本馆的虚拟馆藏;三是网上数字资源的筛选集成,主要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选、整理、集成、存储网络数字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本馆的虚拟馆藏。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注重两点要求:一是制定数字化建设(特别是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统一建库规范,以便今后在外向联合联动中便于建库利用和拓展升级。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建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智能化服务工具,实现数字资源的自动化集成管理。数字资源网络建构是基础,数据库建设是中心环节。地方社科院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工具型数据库和内容型数据库。前者是指导航库、索引数据库等,主要是提供检索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工具;后者是指全文数据库、音像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等,主要是提供实体性资源利用。数据库建设要以内建数据库为主导,以外购数据库为补充,以特色数据库为重点。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要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方针,将应急(满足当前需要)与谋远(考虑长远发展)相结合,内建与外采相兼顾,存量与增量相统一。这些数据库作为电子资源的系统集成,实现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子文献结构体系。注重兼容拓展升级,充分扩大影像型、缩微型、机读型电子文献占比,使其信息资源优质化,信息贮存系统化,信息载体多元化,信息服务个性化。

2.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在信息化时代,社科图书馆在数字化进程中,其信息服务方式也要开拓创新。要确立“人本服务”、“用户至上”理念,转变服务思路和服务模式,由以藏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用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变,充分发挥这一“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与应用作用。必须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社科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综合性特征。文献结构体系多维化,信息载体多样化,包括印刷型纸质文献和数字化电子文献(数字化图书报刊、论文档案、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纸质型馆藏和数字型馆藏合理化配置。二是专业性特征,信息资源专业化,信息用户高层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三是新颖性特征,推出专科性新信息,信息内容富于新颖性和前沿性,信息服务体现增值性。推进信息服务创新,重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保障服务功能实效化。注重于文献信息深加工精加工,增强信息密集度和供给时效性,强化信息利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先进的技术手段、智能化的检索工具,使操作方式易于掌握便于使用,能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现代检索功能,增强信息利用的时空跨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准度,有力带动信息服务功能的优化和提升。第二,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确立综合服务新理念,促进信息服务向多载体、多功能、密集化、高效用服务方向发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针对用户需求和特定要求,采取导航指引、智能检索、咨询、项目跟踪、用户定制、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方式,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效率和效能,力求实现服务内容丰富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措施专业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质量优异化,服务功能拓展化,服务品牌特色化,服务价值增值化,服务保障完善化,服务管理科学化。第三,实现信息服务的增值化。信息服务作为一种增值的服务,不但把信息转化为知识,而且以价值增值为目的,重在实现价值增值。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在知识产品产出和服务供给中推进服务功能拓展,以实现信息服务的增值化。需求方在知识产品应用和接受服务中推进知识创新,以实现知识利用的增值化,双方共同“促使服务价值的增值和知识价值的增值”[3]。

二、着重构建三个重要运作机制

运作机制建设是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要着重建构三个重要运作机制,即知识转化机制、供需协调机制、综合管理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和机制保障作用。

(一)构建知识转化机制

社科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实质和核心是知识转化,即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信息资源利用转化为知识创新。要加快构建知识转化机制,首先是信息集成,着力于信息搜集、科学筛选、关联分析、发掘提炼、整合集成,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并加以模型化处理。其次是知识转化,着力于知识链接、知识开发、优化重组、准确匹配、有效转化,信息资源通过转化而得到质的跃升而具有知识品格。最后是知识应用,着力于知识传递、快速配送、知识获取、知识利用,落脚于知识创造,把知识应用转化为知识创新。信息集成是知识转化的前提条件,知识应用本身体现为高层次的知识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增值服务的过程,知识转化机制能有力促进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效率和效能的提升。

(二)构建供需协调机制

社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际上是通过知识产品产出保障供给以满足科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图书馆与用户群形成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需要建立供需协调机制。从图书馆来说,要通过知识集成、知识转化、知识传递,推进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存量资源与增量资源相结合,使科研用户在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中实现知识价值增值。从用户群来看,其对信息服务要求有很强的专业性、动态性、前沿性,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动态化、多载体特点。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变化情况,图书馆要摸清用户意图,跟踪用户行为,掌握需求动向,注重用户评价,调整服务策略,有效提供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要主动沟通、双方反馈、有效对接、积极联动、深度合作。供需协调机制能有力促进双方服务供给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综合管理机制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省级档案信息网;新媒体

一、省级档案网站非遗档案参与现状

笔者通过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档案信息网逐一调研,发现档案信息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问题较为突出。首先同一项目的非遗档案分布零散,关于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虽然众多,但多以单件的方式进行展示,而非遵循非遗保护中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以全宗为原则进行保护。其次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等级类目、形式与内容展示形式同质化严重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更新不及时,多数档案信息网将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传至其官方网站,就对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停止了跟进与及时更新。

二、档案信息网非遗档案信息用户分析

(一)浏览型用户

这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均有可能成为浏览型用户,这类用户多是利用信息组织的成果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利用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甚至是旅游资源。不对组织成果进行二次深度加工。在利用过程中要求成果的形式有声有色,查找方式以及页面设计人性化、易于理解。使组织成果有声有色,增强档案信息网站进行宣传与利用的力度,借此来夯实群众基础。

(二)研究型用户

研究型用户类型有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学、经济学、档案学等从相关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非遗所属类型行业的人员、非遗保护人员等。以上这些人群中以从相关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他们具有高学历、丰富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使用经验,对非遗档案信息成果的质量、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类用户使用档案信息成果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或是完成任务,注重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搜寻。他们强调信息搜索高效和有用性。

三、档案信息网站加强非遗档案建设对策

一是增强档案信息网中非遗档案展示实用性与趣味性。根据用户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优化非遗档案成果展示方式,提高网站友好性,增强用户实用性。档案信息网站是文化宣传平台,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以展现一个地^甚至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理念,此类型的档案承载着基本文化基因、社会意识与民俗民风,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个人与族群的身份认同弥足珍贵。在档案网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示,一方面可以增加浏览者的重视程度,增强对于本地区文化的了解与热爱程度;在另一方面方便专业研究者索引。非遗档案检索提供多种渠道如类别、体系、区域、年代 、信息存储载体等多种人性化的检索途径,避免专业性检索使用户产生距离感。检索结果以地图或时间轴等趣味性形式进行呈现。增加互动交流栏目,如点播、游戏、论坛、讲堂等。获取日常家庭保存的非遗档案保护的技术与方法,全民参与。

二是以系统性内容建设构筑非遗档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强非遗档案整体性要重视档案积累长期性与系统性和尊重全总原则。档案信息网区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最大特点就是档案信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记录,内容更为真实、准确。档案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传承人合作,指导传承人对其积累档案进行整理,在民间征集非遗档案。全宗原则在非遗档案收集、整理、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理论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同一项非遗各个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性等特点,遵循了整体性以及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增强档案网站对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非遗项目相关档案进行简单编辑与汇总,对网站中信息进行二次加工,避免信息冗余,降低用户获取某一项非遗档案信息的难度。

三是新媒体技术融入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Web2.0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用户的交互性,将一系列新媒体技术融入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提高用户利用率。根据所要展示的非遗类别丰富非遗档案展示的方式,例如戏曲类,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3D展示技术,还原真实舞台效果,这样关于舞台布景、人物服装、造型等相关档案就可以以这种高度还原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表现形式更加的生动、活泼。利用VR、AR技术增加趣味性。利用RSS技术使网站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完成用户推送信息的量身定做,增强网站粘度,提高非遗档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