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合集7篇)

时间:2023-09-19 16:13:41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1篇

学习好贯彻好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从道里区实际来说,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不断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新战略实施,不断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201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道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幅和区级税收总量及增幅均列全市八区之首。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省市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东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力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承载区、临空经济核心区、文化旅游引领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幸福和谐首善区”,努力开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围绕打造高端服务业承载区,大力引进和培育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服务,打造省市金融服务高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业,推进现代商贸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楼宇和总部经济,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鼓励引导现有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围绕打造临空经济核心区,紧紧抓住空港经济区上升为省级战略的有利契机,统筹搞好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中国飞机拆解基地、绿地空港新城等项目建设,着力引进和发展临空制造业、商务业、物流业、会展业,推动临空经济发展,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面向俄罗斯的东北亚经贸合作核心区。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引领区,积极构建沿江旅游观光带、欧陆文化展示区、群力文化产业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一带三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高标准制定50公里松花江岸线旅游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松花江南岸堤顶路,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以中央大街为核心,优化商业业态,开展旅游文化时尚活动,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完善群力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传媒出版、工艺美术等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长岭湖冬捕冰钓、金色江湾农业采摘、运粮河口湿地度假、新江村和太安村生态休闲旅游等品牌,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围绕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承载功能,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全方位覆盖、动态化监管的管理新格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打造幸福和谐首善区,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福祉。优化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居民致富增收。继续扩大社保、医保、新农合覆盖面,全力做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帮扶力度。

二是深入落实依法治国新要求,全面推进法治道里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法治引领、法治规范,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道里上下功夫,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法治道里”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我区依法治区工作方案,推进依法治区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党对依法治区的领导,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继续办好“法律大讲堂”,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完善权力监督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公正司法。抓好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将依法加强社会治理作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类社会主体全员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通过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依靠制度增强行为“硬约束”,主动适应以“严”为特征的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职责,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确保全区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区人民热爱道里、建设道里、发展道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农村、社区、“两类”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着力解决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强化经费保障,研究制定农村、社区党建经费和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确保基层党建活动正常开展。牢固树立改革、发展、稳定、反腐“四位一体”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廉洁道里”创建工作。持之以恒抓“”,做到抓常、抓细、抓长,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进一步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作者系中共哈尔滨市道里区委书记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2篇

(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街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的有关安排,通过上周一段时间来各位领导的带领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识。下面我就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更高水平的幸福龙田建设,谈一点自已的体会和认识,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通过学习,首先党的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等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做好基层设综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最接近群众的基层政府,更要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认真学习宣传共建共治共享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把自各工作,不但是综治,哪怕是征拆工作也要融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其次,我认为,针对我们基层,要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社会风险防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为新时代追赶超越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延伸到我们征拆领域,同样要党建引领,凝聚征拆合力,推进土地整备工作,因为居民群众是基础,党员干部是旗帜,基层组织是堡垒。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是龙田街道在土地整备工作中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主要法宝。

再次,基层治理,观念转变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在农村,新的生产经营形式蓬勃发展,数以亿计的农民走出村庄,新型社区涌现;城市,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发生全方位变革。原有的管理手段、方式和思路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治理创新的基础,首先是观念转变。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代表着治理思路的创新与深度变革:由行政色彩更浓的管制转向为有诉求、有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由出现社会矛盾之后的被动平息转向分析预判、源头化解;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更加突出了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3篇

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思想认识、治理能力、治理方式及干部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陈旧。虽然我们在化解矛盾、强化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治理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社会管理,治理就是管控”的陈旧观念,法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基层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性,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对策建议。

(二)基层基础薄弱。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

(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工作实效。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模式,事后处置多、事前预防化解少,对一些基层矛盾、信访问题,不少干部信奉“摆平就是水平”,甚至采取“花钱买平安”方式解决,从源头破解社会矛盾难题做得不够好。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甚至基层派出所人员都严重不足,接处警大部分由警辅人员完成,接处警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基层网格员队伍不稳定,专职网格员较少,专职人员待遇不明确,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明显较低,仅能应付部分工作,对于创造性、精准性、差异化的服务难以提供。

二、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们认真总结治理实践经验,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体系、模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平台转型升级。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幸福驿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服务阵地,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社会治理力量相对整合,打造“政法小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二加快提升“四位一体”建设的协同化水平。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举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鼓励各镇(区、街道)探索形成各具特色、贴合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打响基层善治的邳州经验、邳州品牌。

(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的总原则下,聚焦重点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构建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向村、社区等基层“细胞”延伸。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划拨专项资金、筹集社会公益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性工作和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基层治理,优化治安政务服务。三是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逐步将城管、交通、住建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接入110指挥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深度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阳光信访三大信息平台,深化平安视联网建设,建立起“互联网+社会治理”的“一网通管”格局,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全面提升驾驭全局治安能力。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4篇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20__年的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社会总产值185亿元,增长8.8%;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758元,增长1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长8%。

为实现上述目标,具体要实施以下四大工程:

按照 “四大平台”建设主体地位,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和集镇功能定位,以产城联动和产业联动的合力,迸发经济增长动力。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大产业平台建设,按照新建、拓展及改造提升的思路,努力建设块状工业经济增长核心区。一是做好“__水库”工业园区建设,加强规划布局,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规划建设国际消防和汽配五金产业园及相关配套企业,引导和吸引镇内外的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二是加快中河路南侧地块建设,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积极打造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特色产业区。三是推进集镇工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加快 “四换三名”工程,鼓励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和各级工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集聚、集约、创新、特色发展。同时,深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展“零土地招商”,重点抓好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项目的洽谈与落地。20__年力争引进内资1.6亿元,外资600万美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新增亿元企业2家,全镇规上产值达54亿元,增长10.5%。创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构建“以观光休闲为主线,生态高效为目标,区块特色明显”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管并重推进园区农业设施、防洪排涝、道路、绿化等基础建设。加快园区招商步伐,致力于发展精品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全市首家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转变为农服务方式,开展农业咨询培训、农资供应、信息集散、产品质量溯源、信贷保险等多项服务,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和效益农业,切实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商贸经济发展功能区。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富民活镇的重要手段,制订完善商贸发展规划,出台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加快产城联动,积极开展镇文体中心西侧地块、镇政府西侧地块集镇商贸新区招商,逐步集聚商业及人气。同时对集镇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着力实施改造提升和退二进三,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旅游,重点利用杏山湖优越的自然环境,建设环湖游步道。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加快全镇网络营销平台建设,完善网络营销体系,提升全镇商贸活力。

以新一轮城镇建设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更加注重顺势而为、和谐相融,同步推进集镇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新型特色小镇。着力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加快镇域面上基础框架拓展。实施329国道__段路面、管道、绿化等工程建设,同步推进沿路街景改造提升。通过329国道及复线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路的提升,切实改善集镇沿路形象。建设20__年度宁波市计划内3条网络公路,进一步完善全镇路网框架。加快打造集镇新区,迁建卫生院等基础配套,使集镇面貌和功能有一个质的提升。着力打造精品特色村。继续推进回龙村、十六户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加快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回龙安置小区建设;大力扶持十六户村打造精品特色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新建公园、实施户户绿化工程,推进主干道文化墙及围墙改造,做到村庄布局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有效融入,生态人居和休闲旅游相得益彰。同时积极推进各行政村建设,改造旧村落、拆除违章建筑,继续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河道疏浚、水环境治理、畜禽养殖业治理,以“森林城镇”创建带动“森林村庄”创建,打造一村一亮点,一村一特色,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态宜居指数。着力提升集镇管理水平。加强集镇宏观管理和微观空间治理,统筹协调绿化、路灯、保洁、生活污水管网等市政设施管理服务,完善社会化运作机制,提升街路、绿化、保洁水平。严控新建违章,加强城建监察执法力度,深化“一跨十乱”整治及土地违法行

为巡查,巩固“无违建”镇村创建成果,不断提升集镇形象及品味。面对生态环境建设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持续有力推进“五水共治”,加快行业提升,积极破解环境治理难点,依法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示范乡镇。打造治水“示范区”。按照“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源头治理。继续开展生活污水截污纳管,20__年,力争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完善榨菜废水统一纳管系统,新建榨菜皮压缩设备及腌制泵房,做到榨菜污水不落河、不入海。规范运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榨菜污水等管网系统,不断提升污水管网运行成效。突出河道专项整治及生态修复,推动南高桥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道“三洁九无”,巩固黑臭河、垃圾河整治成效。科学使用泵闸,盘活调节全镇河道水系,确保河网水系畅通,推进水环境稳步提升。打造行业提升“样本区”。紧紧抓牢行业提升这一抓手,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双调整”,做到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双控制”。要按照“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全力推进印染、电镀、表面处理行业整治或提升,积极引导涉污企业转产或升级改造。以新成立的印染集团为平台,调整企业污水处理费,理顺新排放标准下的收费机制,完善印染废水提标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印染废水提标改造工程运行成效。打造生态监管“创新区”。切实增强生态建设属地监管职责和主动作为意识,牢固树立环境法治思维,严格执行新的环保法及两高司法解释,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量,整合生态办、“五水共治”办、环保所等职能办线及部门,负责生态监管执法、环保突发事件处置、生态修复补偿收费等相关工作。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制度,扩大第三方监督,加大信息公示力度,营造全社会监督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是加大民生保障的有效手段,更是依法治镇的具体体现。我们将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整合各办线及职能部门的队伍、资源和职能,建立完善七大中心运作机制,即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建设监管服务中心、市政管理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社会治理联调中心、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中心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提升为民服务实效。构建大教文卫发展格局。加快教育现代化强镇建设,重点要抓好横塘小学操场扩建和镇中学食堂体艺综合楼改建。巩固深化宁波市文明镇、宁波市卫生镇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完善疾病防控、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便民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依法依规推进计生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村文化礼堂建设,启动蒋梦麟故居第二期修缮保护工作。深化“蒋梦麟读书节”、“潮涌__”等镇文化宣传品牌,广泛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着力增强文化教育、文化引领、文化熏陶功能。深入推进“做文明崇德__人”活动,开展镇村户文明创建及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营造幸福和谐的社会文化底蕴。构建大保障社会救助格局。积极探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有效途径,统筹民政、社保、残联、工会、团委、妇联等各线(组织)资源,把各类需要救助群众的信息尽可能纳入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原各自独立的低保补助、残疾人救助、慈善救助、困难职工补助、推荐就业等各类救助形式,建立台账统一、实时更新、动态跟踪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排摸、调整及补助力度,避免重复享受。继续深化乐业增收工作,推进创业率和就业率“双提升”,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构建大平安综合治理格局。深化“平安乡镇”建设,积极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大治安防范力度,严厉打击偷、盗、抢等各类违法案件。加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职工劳动争议调解,完善基层综治网格化管理,将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全部纳入社会治理联调中心,建立信息联通、问题联治、矛盾联调的工作格局。着力抓好网格长队伍建设,培育民间“老娘舅”,壮大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力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公共安全监管常态化机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积极筹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营造法治环境。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特殊人群帮教、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力量,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好的作风、更大的力度、更高的起点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突出镇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议事制度,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继续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积极发扬党内民主,有效增强党委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切实提高党委班子驾驭全局、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书记抓、抓书记”制度,深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5篇

一、总体要求

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净化出版物市场环境为主线,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第一要务,以开展专项行动为平台,全面落实日常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努力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为建设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工作重点

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在保持文化市场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全市文化市场安全运转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严密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特别是臆测党的十人事安排、编造党内斗争谣言、炒作政治体制改革、鼓吹“”和新疆分裂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确保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不在印制发行,不在市场批量出现,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二)坚决扫除各类色情等文化垃圾,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的色情信息,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严肃查处参与制售文化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打掉地下非法印制批销窝点,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深入查处侵犯盗版行为,特别是制售盗版畅销书、工具书、教材教辅读物、影视和音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和出版物走私、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侵权盗版等行为,加大市场清查力度,堵住盗版源头,树立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四)严肃整治违规报刊,特别是假冒、伪造国内报(刊)名报(刊)号或无报(刊)号出版的报刊,在境外注册在境内非法编辑发行的报刊,以一号多报(刊)形式违规出版的报刊,利用广告印刷品非法出版的报刊,公开宣传、陈列、销售规定应由内部发行的报刊,非法教育类报刊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境外进口的报刊等,进一步规范报刊市场秩序。

“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围绕上述四个工作重点,落实防范封堵措施,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防止引发社会广泛议论以及危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进入市场,坚决防止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色情等文化垃圾泛滥的恶性事件出现。

三、专项行动和时间安排

按照全国、全省、市统一部署,2012年重点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

(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6月底前继续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等印刷复制企业和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市场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视频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通过网络传播侵犯著作权影视作品和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电视网络销售侵犯著作权商品等行为,积极扩大软件正版化覆盖范围。

(二)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从4月至年底,组织对全市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印刷企业比较多的乡镇、街道进行集中清查,对运输环节特别是物流、仓储场站和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办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案要案,切实做到禁止境外流入、禁止市内出版、禁止非法印制、禁止市场销售、禁止网上传播、禁止媒体炒作。

(三)扫除色情等文化垃圾专项行动。从7月至9月,按照抓源头、打基础、切断利益链的要求,进一步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色情信息工作。反复清查出版物市场特别是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严格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对计算机、手机销售和维修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有效清除网上网下色情信息和出版物等文化垃圾。

(四)整治非法违规报刊专项行动。从9月至11月全面清查报刊发行市场,严格收缴各类非法违规报刊,深入追查制售源头,坚决取缔非法编印发机构和窝点;组织对报刊出版单位进行集中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报刊经营活动,建立健全报刊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根据省、市确定的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在做好上述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将适时开展十项专项行动:一是迎“省文明城市”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二是寒暑假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专项行动;三是打击计算机软件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四是打击各类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五是规范歌舞游艺娱乐场所专项行动;六是规范美术品、艺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七是治理非法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行动;八是查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违法违规视听、视频内容及广告专项行动;九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治理学校周边文化环境专项行动;十是整治“黑印刷(复制)”、“黑发行”、“黑网吧”、“黑娱乐”等无证经营场所专项行动。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封堵查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制作、出版、印刷、复制、运输、仓储、销售、传播、入境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查堵。公安、安全等部门要做好情报搜集工作,提高发现和反制的能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执法局、公安局、工商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清查,一旦发现问题,坚决果断处置。工商局、公安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清查。交通局、邮政局、公安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加大对运输环节的检查力度,有效切断非法出版物的流通渠道。公安局、安全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把网上“扫黄打非”作为网络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境内外网站登载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屏蔽。

(二)强化日常监管。要逐步从较多依靠专项行动向加强日常监管转变,从专项治理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进。要健全完善“扫黄打非”预警机制、快速应急机制、大案查处机制、联防协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长效监管机制。要不间断地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技术上不断提高,切实增强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非法出版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查处打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三)严查大案要案。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尤其是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力度,根据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和清查市场掌握的线索,深挖彻查,追源头、打团伙、破网络,依法严惩从事非法出版活动的不法分子。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制售非法出版物违法行为过程中,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严格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检察、审判机关对已破获的大案要案,要按照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从严处罚。通过查办大案要案,打击犯罪者,震慑违法者,警示跟风者,教育从业者,鼓舞广大群众。

(四)广泛宣传教育。“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宣传部门,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意义和各地取得的成效,深刻揭露制黄售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严重危害,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和盗版制品的意识,进一步在社会上形成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继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基础上,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将“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向镇和街道延伸,抓基层、打基础,确保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二)加强工作保障。要将“扫黄打非”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到经费足额落实、专款专用,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继续为“扫黄打非”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要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必要设备,提升“扫黄打非”工作的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要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扫黄打非”工作队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加强责任管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责任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有关管理部门要推动经营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严格行业自律。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就重点工作、重点行动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责任不清、任务不明、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6篇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以规范管理、作风建设为主线,着力推进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使全局风貌焕然一新。

(一)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对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对局属各单位、各部门量化指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三是对执法人员强化政治纪律和素质教育培养。我局对执法队伍实行了“军事化管理”, 开展“每周一军训”、 “徒步拉练赛”、“篮球赛”和“徒步毅行至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适时组织队员开展行政法规学习考核,竞争合格上岗,着力打造成为一支“团结、务实、奉献、清廉”的城管队伍。

(二)加强业务建设。一是强基础。深入 “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常态化”的“四化”理念。抓好夜间道路机械化作业和人行道的保洁工作;充分发挥城管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加大对“六乱”纠章处罚力度,确保城区井然有序;强化渣余土监管,提前介入抓服务指导,督促工地建好洗水平台;针对合泰地区、富家陇地区等重难点地段,加大整治、宣教力度,疏堵结合管理好该区域;着力打造示范带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位,深入开展了“农户评比”、“楼栋评比”“岗位评比”,并按要求实行了四级管理考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创亮点。在中国网络电视台长株潭台、株洲传媒网开设了以“美丽株洲、金色荷塘、民生城管”为主题的大城管工作纪实专栏,利用城管网络宣传平台,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城市主人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城市管理、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联合工商、教育、五小等单位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深化教育宣导,共创和谐文明城区;广泛发动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大清扫,整治城市牛皮癣,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探索城中村自治管理,成立富家陇地区居民自治协会,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升该地区市容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垃圾分类

破题老旧无人管理小区的难题。采取“1+1”,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共同建立业主自治物业管理组织,凸显社区自治管理新亮点,目前,我区已先后在晏家湾社区内的湘运、城东、栗枫三个小区及西子社区、袁家湾社区、石子头社区得到推广。为我区老旧无人管理小区规范长效管理,为实现社区社会管理业主自治开创出了一条新途程。

“民不畏吏而畏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我行使职权的宗旨。为此,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带好班子,从自身做起廉洁自律,将廉政工作落到实处。在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我严格按照要求,当好全局及其部门廉政建设的“总舵手”,层层落实责任。工作过程中,注重关注了解各部门各方面廉政情况,发现不良倾向及时督促整改,对同事和下属多提醒,不闻过饰非,不袒护。同时,充分发挥制度这杆“标尺”的作用,注重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律人,尤其在大额资金管理、工程招投标、用人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廉洁自律方面,我时刻注重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锤炼党性修养,即使再忙也按时参加中心组学习和局党委的民主生活会。时刻提醒自已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公正办事不偏颇,清廉奉公不谋私,奉行勤俭节约,在人、财、物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依程序办。在职群中,树立起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和威严。

下半年,我局继续以“保二争一”为总体目标,围绕创卫“复检”和创文“达标”这两项重点中心工作,高处着眼抓管理,深处发力抓整治,细处下手抓考评,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奋力打造荷塘城市管理发展升级版。

(一)加强综合整治。基本改善城区和乡镇“六乱”行为。以难点为突破,以疏导为手段,合理规范布局,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元月份我区在中国网络电视台长株潭台、株洲传媒网开设的网络平台,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肯定。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城管工作宣传力度,让各部门及群众了解城管工作、参与城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7篇

打传考核纳入综治年度计分去年以来,我市以全面创建无传销城市为总目标,构建打、防、控、管为一体的打击传销工作体系,全市打传工作取得压倒性胜利,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巩固打传工作成果任重道远,为此,我市近日出台《20xx年合肥市打击传销固守防控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

对标考核

依据《考核办法》,考核将在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房产局、市综治办、市文明办联合实施,采用百分制,以月度通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其中,月度通报是综合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国家工商总局传销举报网站等平台提供的有效传销投诉数据,将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及一类街镇和排名前三名的二类街镇投诉情况在《合肥日报》通报,并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之一;年度考核则是对各类考核对象年度打击传销固守防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办法》将考核对象划定为一类固守县区8个,二类防控县区5个;一类重点固守街镇12个,二类一般防控街镇25个。考核对象皆实行动态管理。

据介绍,百分制考核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专业队伍、经费保障、清理固守、物业和房屋租赁管理、处罚教育、投诉处理、宣传教育、加强维稳防控等题目,而且还设有加减分项目。

奖优罚怠

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各类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市政府对成绩突出的街镇给予专项补助,用于打传工作经费支出。其中,成绩排名前三的一类街镇、一类街镇转化为二类街镇的、成绩排名第一的二类街镇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给予其他考核成绩95分以上(含95分)的一类街镇5万元奖励、二类街镇3万元奖励。

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计分,并作为年度创建或复评无传销县(市)区的认定依据。年度考核成绩低于90分的收回无传销县(市)区标牌并通报。

《考核办法》还规定,二类县(市)区进入一类县区,将在全市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对二类街镇调整为一类街镇的,全市通报批评,并约谈街镇主要负责人;打传形势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实施严格问责,直至采取必要组织措施。另外,对年度考核成绩最后一名且成绩低于80分的一类街镇,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综治工作纳入晋职晋级年度考核杜绝影响稳定事件发生

一是严格实行综治领导责任制。根据上级要求,年初,该局就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并与各股室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股室负责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抓好所在股室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二是及时处理排查矛盾隐患。要求各股室及时了解并掌握内部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实际状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排除矛盾纠纷,并建立排查台账,把所有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杜绝了影响稳定事件发生,收到了明显效果。

三是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项目工地出现的问题,由分包领导具体负责;重大信访案件实行局领导督办、信访工作人员包案制度,责任到人,确保每个信访案件都能及时有效地处理。

制定年度综治工作重点

该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健全综治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局党组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建立并坚持由局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负责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此外,该局还签订机关股室综治目标责任状,健全责任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综治工作网络。

为巩固和发展该局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工作成果,根据贵溪市委、市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该局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要点,把综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管理范畴,并将综治工作作为晋职晋级工作的考核重要内容。

全力推进和谐贵溪建设

综治工作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决不可掉以轻心。贵溪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吴继平说: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部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加强综治工作的主动性、全面完成综治目标责任,贵溪市城乡规划局责无旁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局专门对综治(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了分工,即综治第一责任人负总责,直接责任人抓具体工作,把综治和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摆上中心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写入年度工作计划,使综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同步实施。

此外,该局还积极宣传综治工作,并参与宣传和谐贵溪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治安责任制,确保综治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该局聘请了一位有责任心的人员负责值班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节假日均有人值班。

蚌埠综治工作20xx年度综合考核位列安徽省第一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了全省各市20xx年度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结果,蚌埠综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不仅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也为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xx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综治部门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打造全省最稳定城市之一、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为目标,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平安蚌埠、法治蚌埠建设,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为建设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