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减肥者的心理(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8:03
减肥者的心理

减肥者的心理第1篇

不久前有人宣称,21世纪的形体美将是丰满与肥胖。这个颇为调侃的预言,并没能使众多的肥胖女性稍感慰藉。现代都市里的肥胖女性,在受尽社会和家庭歧视后。变得特别实际。她们等不到21世纪的“审美观念转变”,而是力求尽快减肥。希望通过减肥再现青春,甚至减出个模特儿般的身材。使他人和夫君另眼相看!这,有可能吗?此处,凭借个人学识,尚不敢贸然去否定,令那些兴致勃勃的减肥者大扫其兴。但是,国内外最近医学资料,却向她们无情地宣称:这根本不可能!并且,有专家还告诫有着此种想法的肥胖女性,应该面对肥胖的现实,认真检查自己已经发生的减肥病态心理了!

致肥原因

多而复杂

医学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引起肥胖的原因多而复杂。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主任刘占文教授认为,肥胖的成因,是由于饮食习惯所致体内营养失衡,并造成内分泌紊乱,也就是激素水平失常和多种脂肪代谢酶活性失常造成。有专家对此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代谢失常所致发胖又与饮食习惯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故人体一旦发胖,便会“滚雪球般的”难以阻止。遗传学家以大量的调查数据说明,父母均肥胖者,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在80%左右,而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其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不会低于50%。生殖医学专家指出,女性肥胖者占肥胖者总数的2/3(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这与她们妊娠和生育关系密切――俄国、法国和意大利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肥胖女性中有30%~45%的人是在生育和多次生育(或人工流产)后,才赘肉附体而迥非旧观的。人类学家的观点较为别致,认为肥胖与种族有关,并列举俄罗斯少女尽管窈窕动人,但90%最终还得加入大街上胖妇行列――虽然她们曾为预防肥胖或减肥而煞费苦心。如此看来,确有不少女人终究是要“发福”的丁!因为,前述的致肥原因,是令她们防不胜防的,有些还是非主观所能抗御和改变的。

肥胖带来

心身不适

医学界早就认识到肥胖对人体心身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危害。生活中的实例早已证明。肥胖可能诱发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肿在内的40多种疾病。但是,其危害最深的还是对人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

当前对形体美的评判标准,依旧是苗条匀称,各类报刊对健美的激进宣传,亦把肥胖视为人所不容的大敌,在此种状况下,心胸宽阔的男性肥胖者,多会自我认命而一笑了之;那些在唯美思潮作弄下的敏感肥胖女性,对此却十分顶真,她们可能因之而丧失社交,在压抑中改变性格,甚至达到“言肥即乱,言肥即怒”的地步。持有此种不良心态的肥胖女性,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无端吵闹,加重社交困窘和家庭失谐,更难言事业追求了。实际上,肥胖仅是人体外观的一种改变,只要自我对此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即既要承认肥胖对社交与家庭生活的影响,更要有坦然的心理去勇敢承认,并用自己的才智与成功来弥补形体不足,同样会成为受人敬重的强者。

女性肥胖确实不幸,而因肥胖造成心理改变,则是雪上加霜之大不幸了。

减肥中的

误导误识

正是因为肥胖对女性所带来的种种困窘是这般揪心,才使得众多的肥胖女性把减肥当成自己生活中的当务之急。其情可以理解。然而。怎样减肥,怎样才能减肥,怎样才算减肥,她们大多茫然无知,只能随减肥热潮去胡碰乱撞,自然难获恰到好处的方法与最佳效果。此中,关键还在于她们在某些误导下所产生的各种误识――

减肥就是节食 各种节食减肥法似乎早已深入肥胖女性的心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节食减肥的失败者。她们的节食减肥,有可能萌发于某报刊的启迪,一夜之间便成了只吃素菜清汤的绝对禁食者,结果在饥饿煎熬中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不得不在病床上延宕度日,有的甚至把芳魂枉丢;有的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应该吃什么,必须禁什么,以及吃多吃少之类,多缺乏科学道理并毫无规律可循,结果,费神不少而肥身依旧,在逆反心理作弄下,最终复归美食而宣告减肥失败。

美国贝勒医学院营养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杰克指出,合理节食与适当运动,是当前减肥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节食既要减少进食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所进食物应有利于矫正体内营养失衡这个问题。光靠少吃甚至是禁食的减肥法,是一种偏执心理所致的偏执行为。何况,肥胖者中有很多因遗传、种族所致者,并不能因节食而减肥。当前,绝大部分靠重型饥饿而不是调节食谱的节食减肥者,最终是无法持之以恒的。她们会因突然性或长期性的全面节食,出现多种心身不适和疾病,因而被迫重新进食,且进食量超过减肥之前。这些减肥失败者,在自责绝望中,不去检查所采取的节食方法,只会自怨节食无恒心。这种节食减肥中的依赖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是不可取的。

减肥可以吃药 精明的商人瞄准在肥胖纠缠下的女人们,刹那间“发明”出诸多药物减肥产品。实质上,药物减肥产品的减肥效果,本身就没有合理节食加合理运动减肥那么肯定。正如前不久秦桦先生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所述:“走进市场的(药物)减肥产品,大多是在天然茶叶中掺入有刺激代谢的药物,通过排泄消耗人体能量、水分。达到减轻人体体重的目的,这种减肥,同时也使人的体质和体力受到了伤害。”看来,药物减肥产品不应该再受肥胖女性的青睐丁。

然而,现时铺天盖地的药物减肥产品广告,是很具诱惑力的。因为,这些广告的内容,大多有超越实际的不实之词。据《钱江晚报》报遭,珠海巨人集团公司浙江公司,在浙江省工商局执法人员监督下,将违法张贴在杭州的600张有误导内容的“巨不肥”等海报全部撤除,并予销毁,同时向杭州市民表示致歉。因该公司的广告称这种减肥产品能“一天减肥一斤”,而且“效果持久”,违反了《广告法》,属虚假广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减肥产品,在科学上能完全站稳脚跟,在实践中能完全经受考验。也许,这种产品以后会有,但不是现在。过分追求药物减肥而轻信盲从,只会费神、费时、耗财而搅得合家不安。

减肥者的心理第2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减肥 心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90-02

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断追求着美,而对于美的判断标准也发生着变化,每个人心目中美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发展的晚期,个人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其良好自信心的建立,完善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女性在追求健康和“以瘦为美”的内在心理驱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有减肥行为的女大学生群体不断增多,本文将对中国女大学生肥胖概念产生的心理基础以及其减肥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做出分析,最后为女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肥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 肥胖产生的心理基础

1.心理定势

肥胖症的倾向常始于幼童时期。由于孩子常在患病时体重减轻,父母经常鼓励孩子长胖,认为胖是孩子健康的象征。在孩子幼童时期,中国的父母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奖励或不良行为的惩罚多以提供或剥夺食品为主,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定势:可以靠进食行为赢得父母的赞赏表扬或避免处罚,从而导致这类家庭的孩子进食量大,进食速度快,因而摄入的热量高于身体需要量,大量的热能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肥胖。

2.文化遗传

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主要来自于食物的供给,食物对于身体机能的维持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进食过多热量又未完全消耗时,就会导致肥胖。节食之所以困难,是由于中国人本身就存在“以胖为美”的文化遗传。节食是一种勉强的、理性的、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此种限制,只能维持在意识层面。在潜意识层面下的食欲,时时不忘冲破限制,获得饱餐的满足。古代人谋食不易,一旦获得食物,就尽量填饱肚子,以供储备熬过饥饿阶段。在长期饥饿之后,一旦获得食物,这种以进食来储备能量的行为便传承下来,即使今日生活衣食无忧,而潜意识里的心理倾向却仍然存在。

3.情绪因素

食欲与情绪息息相关,有研究指出,人在焦虑时食欲降低,食量减少;而对于肥胖者来说,情绪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导致他们食欲的增加。此种现象可能是父母在育婴期间的不良行为导致。婴儿啼哭的原因是众多的,饥饿仅为其中之一。有些父母缺乏育婴知识,错误地认为只要婴儿啼哭就与饥饿有关,只要婴儿啼哭,父母就立即喂奶,结果使得婴儿无法区分饥饿与其他不适感觉。这种食欲与情绪的链接就一直延续,随即产生肥胖。

二 女大学生减肥非理性心理分析

1.从众心理

现在社会普遍推崇“以瘦为美”的观念。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她们对自身形象十分关注,尤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易受减肥信息诱导、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否真的肥胖。世界卫生组织将BMI指数认定为体质指数的标准,BMI在18.5~24.9时属于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以此标准衡量,有不少要求减肥者实际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并不需要减肥。

2.自卑心理

体像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美丑、强弱等的主观评价。女大学生在自我审美出现偏差,对自我体像认识不准确时,过分夸大自身的缺点和轻微的缺陷,造成自卑心理,出现体像困扰。女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会通过想象了解他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提取自己的形象。体重在当今社会中受到很大重视,并为大多数女性所在意,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女大学生感到自己肥胖,就会产生肥胖的主观意象,若不能接受,即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导致自卑情绪的滋生。

3.补偿心理

莫斯科医学研究院的专家发现,只有近10%的肥胖症患者能够在成功减肥两年内保持原有的减肥效果。减肥结果付诸东流很大原因是补偿心理。当肥胖症患者接受节食治疗时,常会出现抑郁、苦闷等心理体验。当治疗初有成效时,他们又容易用进食行为奖励自己的进步。经过专家深入研究表明,经常减肥――发胖――再减肥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真正的减肥应该包括运动、饮食和心理三方面,既坚持体育锻炼又要适量节食。

三 女大学生如何在心理上正确看待减肥问题

近年来,科学减肥的方法不仅是运动加节食,还要加上心理的成分,而“心理减肥”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心理减肥的思考方式就是肥胖者应该努力寻找进食以外的,来摆脱对进食的依赖。也就是说运用心理知识分析肥胖者的行为特征,采取心理措施来纠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有利于减肥的良好饮食习惯。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减肥的关键问题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利用想象的方法假设自己因为多食而使体型臃肿,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的情境,可能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不过量饮食,达到节制饮食、减轻肥胖的目的。另外,为了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或某一项活动上去,这也是避免进食过量的有效方法。

2.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

减肥者心理情绪的稳定程度是减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减肥者需要调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绪,不轻言放弃。首先需要了解减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可以让人变美,可以让心情更加健康愉快,并且坚持减肥是对人强大意志力的一种考验,是令人敬佩的行为。其次减肥并不完全都是痛苦的情绪,它也可以使人在完成阶段目标时体验到成就感,以及在减肥成功时可能会感受到自我实现层次的体验。

3.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治疗不仅在于控制和减轻肥胖者的体重,关键在于改变对自己主观的砍伐。通过改善情绪与体像感知的治疗,提高自信。有研究表明,重度肥胖者随着体重的减轻,心理状态有持续好转。同时,对体像不满、感觉肥胖等负面感知得到改善。可见,减肥的效果对减肥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积极的影响。但对于非理性的减肥者来说,由于体重减少幅度有限,要达到心理改善的目的,可能要注意体像的治疗甚至心理干预。

四 总结

对于中国女大学生而言,减肥可以使其自我评价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获得良好的体像,同时,减肥也利于其自尊的发展。但女大学生在减肥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正视减肥问题,不能盲目追求“以瘦为美”。在节食和运动为减肥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郁、杨洋.年轻女性:疯狂减肥的深层心理因素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丁世勇.论女大学生追求形体美而瘦身的误区[J].抚州师专学报,2000(4)

减肥者的心理第3篇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减肥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最新的研究指出:不管你怎么减肥,都要改变自身的行为和习惯;而坚持时间的长短是减肥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曾长期面临饥荒威胁,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祖先练就了摄取高热量食物的本领。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发福者”日渐增多。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计,随着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中国的居民超重率达22.8%,肥胖率达7.1%,大城市的儿童肥胖率高达8.1%。

“肥胖大军”迅速崛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灾难:肥胖症者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癌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肥胖还可能引起如中风、血脂异常、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这种种危害不仅增加肥胖者自己的负担,大大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加重家庭和社会的重负。由此可见,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很多人尝试各种不同的减肥方法,节食减肥、运动减肥,还有咖啡减肥法、中医减肥法、瑜伽减肥、吸脂减肥等,虽然付出很大的努力,可结果多是不如人意。

寻找一个有效的减肥方法,为什么就这么难?

事与愿违的减肥方法

减肥方法很多,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节食和运动两种。前者,把住“入口”,后者,强化消耗,看来是抓住了肥胖的“命脉”。但为什么肥胖还是“挥之不去”呢?本刊做了一个有关“为何减肥会失败”的调查,征集了大众和专业人士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一见端倪。

失败的减肥・节食

很多人每天都在美食的诱惑中挣扎不已,担心享了口福就得忍受肥胖。吃得不科学,的确是造成肥胖的原因,吃了过多的食物,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就难免形成肥胖。既然如此,是否通过节食就可以避免肥胖?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几乎每个试着节食减肥的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失败――2007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回顾了31项节食研究发现,多达2/3的节食者会终止尝试,而且他们的体重比节食前还要重。

调查显示,节食减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减肥饮食与平常差别太大,难以长期坚持。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以配方流食(如代膳粉)来代替一日三餐,营养可能是够的,但口腹之欲得不到基本满足,难以长期坚持,一旦恢复日常饮食,必定反弹;如果减少食物体积,两口就吃下了,胃得不到吃饱的信号,于是终日有饥饿感,最后实在忍不住大吃一顿,也会导致减肥失败;节食时,食物中脂肪含量过少,更容易饥饿,等等。

失败的减肥・运动

按理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是最健康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可为什么很多人尝试以后却以失败而告终呢?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运动减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强度不好把握,而且难以坚持,一旦停止运动,体重就会反弹。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每天运动1小时,运动得大汗淋漓,人很容易疲惫,根本无法长期坚持,只要一停止运动,体重很快反弹,甚至比原来更胖;此外,运动并不能立即减重,只是改变肌肉和脂肪的比例,以至于开始运动后,体重不但不减,反而因为肌肉增加,有小幅度的上升,很容易让人因此而失去信心,放弃运动。

当我们通过节食和运动减肥时,必须依靠意志来战胜食欲,以使自己摄入的热量不会多于运动所消耗的。我们希望这种禁欲式的牺牲能换得回报,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更健康。当然,为了减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但不幸的是,事情的发展常会背离减肥者的初衷。随着体重减轻,饥饿感会越来越强烈,食欲会越来越旺盛,对锻炼这种事会越来越厌烦。同时,体重减轻的速度将不可避免地慢下来,因为新陈代谢机制会越来越吝惜机体的热量,作为体重损失的一种补偿。

欲消肥胖,先除“心魔”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已经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还是心理学问题。因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都与自身心理密切有关。而要消除肥胖,必须首先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

先说“管不住嘴”。“吃”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对美味食物的渴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节食是一种勉强的、理性的和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在潜意识中,人们时时不忘冲破限制以享受饱餐美食之后的满足。在一些节食减肥的人身上,这种心理倾向非常明显。他们在体重控制产生一定效果后,再遇到美食佳肴,一旦理性的约束减低,吃的食物数量反而会比以前更多。

再说“迈不开腿”,研究发现,因缺乏运动而肥胖的人,心理上对运动有着一种潜意识的排斥。就像抵制不住美食的诱惑一样,在心理上对运动排斥的人,对运动的不适应性会强于其他人,他们会从心理上找出很多理由说服自己不去运动,比如今天太累、天气不好,等等。

种种心理因素作祟,减肥者坚持下去的可能性还有多大呢?

阅读扩展

盲目减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减肥不当,会导致各种心理病症主要有减肥强迫症、抑郁症和精神性厌食症。

减肥强迫症 经常会有一些本来不胖的女孩子去医院或减肥机构强烈要求减肥。但体内的脂肪含量一点儿也不超标,她们的身材也非常好。这种“减肥强迫症”让人无法享受生命中的快乐,并把人折磨得饮食失调、痛苦不堪(编者注:这与传媒通过视频和时尚杂志广泛传播以瘦骨嶙峋为美的“示范”作用关系极大)。

抑郁症 有些人通过减肥体重已经接近自己的理想标准,但并没有成功后的喜悦,反而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不正确的减肥方法,扰乱了大脑的神经系统,导致抑郁症。

神经性厌食症 有些人多喝一口汤都觉得自己会长几两肉,每天进食越来越少。这种病叫“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行为干预: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解决心理方面的认识,就不可能从行为上去主动建立科学健康的运动饮食习惯。那么反过来,若解决了心理问题,纠正错误的行为和习惯,也许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行为减肥疗法就是这样一个减肥的新方法,它是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引入行为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心理疗法。它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家属的帮助和监督之下,使患者逐步自觉地改掉易于引起肥胖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而代之以有利于减肥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行为疗法在肥胖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美国心脏协会(AHA)曾发表了有关促进成人体力活动和饮食生活方式改变以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的科学声明。

该声明指出,认知行为策略是行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策略主要着力于改变患者对自己行为、周围环境的认识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干预前制定目标可以促进行为改变,目标越具体,效果越好。行为目标(如增加全麦摄入)比生理目标(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更好。此外,自我监督是行为干预策略的有效补充成分,与单次干预相比,有计划地定期干预并随访的计划更有效。反馈、增强自我效能、激励、复发预防、冬季访问和调节在行为干预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要。

AHA从大量的研究中发现,改变饮食和体力活动的干预措施有4种:团队干预、个体化干预、计算机或科技干预及多元化干预。

AHA建议,对于大多数美国成年人,个体化或团队干预策略是主要干预策略。个体化干预可评估患者需进行哪些行为方式改变、确定降低危险因素或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目标并制定个体化计划;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教给患者改变饮食和体力活动的技能、提供角色调节和正向观察学习机会以及使同伴支持和团队解决问题的获益最大化。

2010年,发表在《儿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在接受了1年的行为减肥疗法后,体重指数【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数,得到的值若低于18.5为过轻,若大于25则超重】要比不接受治疗的孩子低1.9~3.3。这篇报告指出,“还有一些证明表明,治疗结束后,这种减肥效果的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肥胖》杂志也在2010年发起了一项为期3年的调查研究,在此期间,美国行为减肥组织TOPS(Take Of Pounds Sensibly,非营利组织)的长期会员的体重减轻幅度维持在3%~7%。

减肥治疗的真正目标,是把体重减轻到一个相对的固定点,而且必须千方百计地将其维持下去。要做到这一点,行为疗法就很重要。也就是说,在治疗肥胖时,除了采取节制饮食、进行体育运动疗法等措施外,还要通过行为疗法,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怎样进行行为疗法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家人的帮助

对肥胖者进行减肥动机的教育

告诉患者肥胖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减肥有些什么益处,鼓励患者下决心进行减肥。并告诉减肥者,肥胖治疗是长期的、艰苦的,半途停止还会恢复体重,甚至超过减肥治疗前。鼓励患者建立减肥计划,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治疗计划贯彻始终,以确保巩固疗效。

监测患者的饮食行为

监督患者的行为能否符合减肥要求,是否认真执行减肥计划规定的各种疗法,可通过帮助患者记录体重日记(指患者每天起床后、早餐后、晚餐后、就寝前测定体重各1次后所作的记录)及饮食日记(记载每天进食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进食的内容及进食量,包括所吃的零食及饮料,以及因何特殊原因而影响了进食)来密切观察,从而得出是否符合的结论。

塑造有利减肥者进行节食和运动的生活环境

如果家人在生活习惯上继续延续过去的模式,大鱼大肉,不爱运动。减肥者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取得节食和运动减肥的成功。

减肥者自己

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①改变不合理的进餐制度,保持每日三餐的正常进食,减少加餐。

②改变餐间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平时的正常餐要在食物的内容上下功夫,少吃或尽量不吃自己喜爱的食品;开始可规定零食的次数与时间,以后完全断离零食,更禁止自己在快就餐前吃零食,以逐渐改掉餐间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③注意隔离食物。在自己方便拿取东西的场所(如居室、办公室的抽屉等)不要随便存放点心等食品,尤其不让自己在身边就可看到自己所喜爱的点心、糖果等食品,以免刺激食欲而难以自制。每次进食的食品要有计划地减少、不留余食。

④纠正狼吞虎咽的劣习。劝说自己进餐时要细嚼慢咽。

⑤注意专心进食。进餐时最好不要看电视、报纸、书。

除了凉拌蔬菜,绝对不要“收盘子”。

有些人勤俭节约有“收盘子”的习惯,无意当中就增加了自己的食量。因此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无论餐桌上剩下什么,都不动心。舍不得扔掉,换成小碗收到冰箱里就行了。

进餐之前照照镜子,坚定节食的信心。

控制饮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难免有半途而废的念头。然而,在进餐之前如果照照镜子,看到自己的体型臃肿,减肥的热情便会得到鼓舞,从而能够更好地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教导。如果减肥有所成效,看到自己的身材日趋改善,自然会更加信心百倍而坚持下去。

善于自我奖励。

肥胖者可利用奖励的办法来坚定自己减肥的决心。奖励的办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做法就是每坚持减肥1天,就丢1个硬币进储钱罐,奖励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但是请记住,千万别往嘴里奖食物。

转移法。

当肥胖者无法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时,运用心理转移法,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或某一项活动上去,这往往有可能使人拒食。比如,在产生食欲之际外出游玩、打球、看电影或咀嚼一些低热量的食物如橄榄、胡萝卜、口香糖之类。显然,转移法的效果取决于转移对象本身的吸引力大小。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加以选择,吸引力越大,兴趣转移越快,节制饮食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肚子饿的时候不去食品店,免得购回太多食物。

经常购物的人都有一个体会:饥饿的时候特别爱买食品,经常是看见什么都想吃,然后买回来发现数量太多,怕浪费便只好吃下去。反之,已经吃饱饭之后再去买食品,兴趣就会大大下降,许多东西不再对自己产生诱惑。因此,要避免感到饥饿时出门采购食品。

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在家就餐。

尽量避免去餐馆吃饭。如果一定要去的话,事先就想好吃什么,不要一看菜单又变主意多点菜。餐馆中的菜高油脂、高能量、菜量大,最容易使人肥胖。若是偶尔去餐馆点菜,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点菜机会,点些清淡低脂肪的菜肴,如白煮、清蒸、凉拌、绿叶蔬菜等,把这些菜肴事先写在单子上,因为减肥的人看见香喷喷的油腻菜肴,十有八九是把握不住自己的。

将减肥计划昭告“天下”

告诉朋友和家人,自己正在减肥,以免他们过于热情,强迫自己大吃大喝;同时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把握自己:既然已经宣布减肥,自然不好意思再放开肚量大吃大喝。

调整情绪能避免饮食过量。

有些人感觉情绪紧张的时候喜欢用吃东西的方法来放松,这时可以请行为医生教授其他的放松技巧,来取代进食的欲望。如果感觉情绪低落、孤独无助,不妨给家人、朋友或减肥同伴打电话,让自己倾诉之后感觉轻松,就不再需要一个人闷闷地吃东西。

阅读扩展

减肥者的心理第4篇

减肥不等于瘦身,减肥针对肥胖症患者,而瘦身针对体重在正常标准范围之内的局部脂肪堆积者;前者属医疗行为,而后者当属非医疗行为;前者针对的是肥胖症患者,后者针对的是普通顾客:前者的确是因为脂肪超标导致体重大于标准体重20%以上者,而后者确属体重正常但因局部脂肪隆起而心理不满意者;前者不仅影响生命质量,而且影响美观,后者则主要影响美观。因此,其效果判断指标应有所不同。

科学减肥应观察的疗效指标:①脂肪量的前后变化。 ②体重的前后变化。③脂肪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男性的标准为10~20%,但实际人们更崇尚15~20%,而女性的标准为20~30%,但实际的预期值为20~25%,也就是说通过某种减肥方法最终应该将人体脂肪率调整到正常水平,否则,虽然体重或脂肪减了,但仍有可能反弹,因为其脂肪代谢系统并未达到一个平衡状态。④八围(颈、胸、胃、腰、腹、臀、上股、下股围)的前后变化。该指标主要考察某减肥方案是否属于有效减肥,如果体重减轻了,但八围无变化,则说明减去的可能是水分或营养而并非脂肪。⑤肥胖度。正常人的肥胖度范围应为(标准体重---实际体重×10%),减肥是否有效应考察肥胖度是否降至正常范围。当然如果其值为零,则说明体重最为标准。 ⑥并发症。肥胖症是目前世界上影响人们生命质量的头号杀手,并发症有数十种之多,如果减肥有效,其并发症自然应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除,如果并发症一点都无改善,则说明该减肥法的科学性欠佳。⑦反弹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减肥方法是否科学,应考察减肥后一年内是否反弹,如一年内反弹,说明减肥失败。 ⑧减脂率。所减脂肪量/所减体重量即为减脂率。合理科学的减脂率为2/3,即减肥后所减脂肪量应占到所减体重的70%左右,这说明该减肥法减去的大部分属于脂肪。如果减肥率低于40%,则说明减去的主要是水分和营养而非脂肪,这本身偏离了减肥的本意,该减肥法不科学,如腹泻减肥法、利尿减肥法、节食节水减肥法、桑拿减肥法等。⑨体力。减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更加健康、增加韵味、健美,减肥的重点是减脂肪而非减体力,如果减肥后人体虚弱不支、头晕眼花,工作效率低下,这说明减掉的是体力而并不一定是脂肪,该减肥法更不科学,如节食减肥法、腹泻减肥法等。⑩心理变化。所有前来减肥的患者都对其体型不满意,通过减肥疗法让患者有一种心理满足感,脂肪和体重减了,八围比例趋于合理,精神状况良好,自然而然心理也就满意了。

科学瘦身应观察以下指标:①八围的变化。对于体重标准的顾客,其中约70%的人胃围较大(即剑突下最高点所测量的围度,或垂直于第八、九肋间水平所测量的围度为胃围),所以对于该类顾客还应观察其胃围的前后变化。当然,性别不同,个体不同,其脂肪堆积的部位各异,瘦身应有所侧重。②心理变化。观察瘦身前后心理需求的变化应是瘦身的重要考察内容,因为大部分瘦身者都是自感不满意。③体力的前后变化。④脂肪率。部分体重标准的顾客可能脂肪率会超标,这就提示我们在瘦身的过程中应调整人体脂肪与体重之间的比例,尽可能使其标准化。⑤脂肪量的前后变化。⑥其它症状。因为该类顾客不属于肥胖症患者,所以就谈不上并发症的问题,但可能会有其它方面的症状,通过瘦身应使其得到改善。

减肥者的心理第5篇

“如何减肥”、“如何快速减肥”、“什么减肥产品最有效”、“哪种减肥产品无副作用”――夏日到了,爱美的女子为了脱掉厚厚的衣服后不露出层层赘肉,难免都会急切地问出这样的问题。

的确,在夏季来临之际,许多女人面对自己“丰腴的小腹”,身上的“违章建筑”,都想赶紧来个”脂肪大搬家”。可是,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减肥热潮中,各式各样的减肥项目层出不穷,只要在网上搜一搜就能出现成百上千的减肥方法来。顾客会问,到底哪种减肥方法最有效,哪种减肥方法操作起来安全还方便,哪种方法让自己瘦下去后不再容易反弹?

那么,面对林林种种的减肥项目,美容院经营者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针对不同顾客,美容师又将如何为她们选择最适合减肥疗程呢?以下是本刊记者经过市场走访、调查了解到的最新、最热门的减肥项目。

催眠减肥法

原理解析:美国心理学会催眠心理学分会主席盖伊・蒙哥马利介绍说,催眠减肥就是让人在催眠状态下,感觉自己吃了东西,满足了潜意识中对食物的欲望,或是能逐步减轻对食物的渴望。催眠减肥以。三才合一,身心和谐”为理念,将催眠技术与中医经络穴位有机结合,并整合心理健康学、神经美容学,营养美容学等知识,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人手,注重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减肥功效,强化个性化、人性化与灵性化统一的减肥过程。

适合人群:有大量休闲时间且要有一定耐心的肥胖者。

特别提示:虽然催眠减肥法是一种绿色健康,轻松快乐的减肥治疗技术,但催眠疗法并不像很多催眠师和减肥者所想像的那样简单,要想帮助减肥者实现控制过度饮食的目标,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针灸减肥

原理解析: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是因各种激素异常所导致。针灸减肥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囤积在人体内部的脂肪,起到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以调节消化道功能,及时消除体内垃圾、延长胃排空时间,达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的作用。针灸减肥不仅可以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适合人群:软脂肪块的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

特别提示: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针灸减肥需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方可进行,在穴位选择、运针消毒等过程中都十分讲究,顾客要懂得选择。另外,此项目晕针者、心脏病患者忌用。另外,由于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调整代谢功能,50岁以上的人由于体内各方面机能已由稳定趋向衰弱,代谢能力也日益低下,加之减肥治疗时需配合以各种活动锻炼,并不适用此法减肥。

仪器减肥

原理解析:利用低频率电流以不同的方法在肥胖部位施以高速旋转震荡,快速地分解脂肪,帮助体内排解毒素。

适合人群:各类需要减肥的人。

特别提示:仪器减肥不是种直接侵入式的减肥方法,因此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危害和副作用,但同样的,它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疗效。

精油按摩减肥

原理解析:将塑身按摩油倒在手中揉搓,再在皮肤上按摩,达到与人的体温相近的温度后,会渗透作用于身体的经络,穴位,局部组织,再经皮肤细胞的吸收、经络的运行,毛细血管的循环。精油中自然的植物香气与能量被输送到全身,从而排泄体内污秽,化解体内毒素及多余脂肪。

适合人群:对节食运动等无法消除的结实型肥胖有良好的效果。

特别提示:此方法对局部减肥效果最好,但价格比较贵。同时,如果手法不专业,容易对^体造成伤害,易反弹。

中药减肥

原理解析: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治疗肥胖症同样要强调辨证论治,从益气,健脾、化痰,补肾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补益消泻的方法,调整人体各器官恢复原有功能,将人体多余的脂肪消耗,恢复人体能量代谢,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适合人群:不会疼痛,但体重超重不明显者不建议用。

特别提示:此方法对肝肾功能有所损伤,减肥时多用泻下通利的中药,长期服此类药会损伤阳气,导致脾肾阳虚,出现不孕症,月经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点穴减肥

原理解析:点穴减肥属于中医减肥的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调整特定区域的经络,通过调节五脏及内分泌,减轻人的饥饿感,实际上还是控制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的减肥目的。按摩和点穴主要集中在腹部,其他部位包括头部,腿部,手臂和足底的几个穴位。

减肥者的心理第6篇

健美先健心

塑造体形美,运动是关键,饮食是要素。然而,心理卫生同样不可忽视,不良的情绪会使人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容貌也衰老得较快,还未到应有的年纪,便过早地出现眼睑下垂,头发灰白脱落,脸上爬满了皱纹。

有些人节食一段时间,一旦体重减轻,多吃的毛病立即重犯,这是节食减肥很难成功的原因。更有甚者,节食减肥之后,吃得反而比以前更多。美国有心理学家指出:绝大部分靠饥饿减肥的女性,都无法持之以恒,而且这种饥饿因再食所造成的身心损害,会超过拒绝减肥的身心损害。突然性地采取大量节食和完全节食的减肥者,会导致体内供需失常、内分泌紊乱、酸中毒等,因而重新进食者,体重会呈直线上升,往往会超越减肥前的体重。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肥胖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会吃得比平时多;而体重正常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则会吃得较少。其他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肥胖者不但对外在线索比一般人敏感,对与食物有关的其他线索也比一般人敏锐,即使肚子不饿,只要美食当前,总不会像瘦人那样“客气”。

解读“苗条意识”

瘦身计划失败,通常都是心理的原因,请对照下面的情形,只要有一项符合的话,你就应该加强意识训练。

A.嘴里不停念叨着“不瘦下来不行”,但瘦身行动根本一次也没有实行过。经常说:“我太胖了所以……不行”把肥胖当作借口。经常以严肃的态度说:“我都这么胖了!你们还……”来为自己搪塞。

解读:你是不是会有“反正有办法瘦下来”的想法而放松了对吃喝的要求呢!是不是会有因为理想过高,与现实的距离相差太远等原因,而失去了实行减肥意愿的现象呢!

B.当听到“减肥”这句话时,经常冲动地想到“我要认真、努力、坚持”。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减肥,却又想“明天再开始吧”来逃避现在。当心中想要减肥就马上买本书回家,但却没有认真地研读和体会。

解读:虽然心里有了决定的事并打算马上实行,不过转眼就忘记了。当心里想到下个礼拜要去运动时,又会感到心情慌乱。

C.对流行的减肥法和热量的计算法相当了解,却没有让这些知识活用在自己的身上,停止使用的减肥食品、书籍、器具等,塞满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解读: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曾经完美地按照计划实施,却没有办法长时间持续下去。你是不是会陷入“又失败了”的厌恶自己的境地呢?

D.自认为已经瘦下来了,就将忍耐已久不敢大吃的食物好好饱食一顿。

解读:因为达到了目标体重便感到解放了,你不知道“不辛苦就没有成果”吗?

E.焦躁不按时,虽然肚子并不饿,却什么都想吃。经常手边没有吃的,就静不下心来。

解读:你吃东西并不在于满足食欲,而是因为压力的关系扰乱了你的饮食行为。

学会调节情绪

减肥的方法有千万种,但都需要极大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见效。为了让自己的毅力永远存在,不妨这样做:

1.从减肥开始,可以固定时间用固定的方式称量体重,每次小小的进步都会激励你继续下去,让你尝到甜头,养成习惯就可以把减肥计划愉快地坚持下去。

2.如果减肥效果不显著,或者出现反复趋势,则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往往让人失去减肥的决心。此时,千万不要急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人都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只要加强毅力锻炼,自觉地控制自己,进行心理调整。可以试着稳定情绪,反思自己的减肥方法是否适合,请教医师有何欠缺的地方,继续减肥,最终一定会成功。

3.最后,不要将减肥看作一件令人受约束的事情,越想约束越会想起美食的可口和减肥的苦涩艰辛。应当想到控制进食只是减肥的需要,多想想减肥后成功的喜悦。此外,决不能看到减肥已经见效就放松自己,必须将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巩固减肥的成果,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减肥的心理训练

减肥的心理训练运用的是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设法纠正肥胖者摄食行为的特征和运动类型,以此为基础,合理修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正确的行为。

厌恶训练 治疗者运用一些附加条件,使肥胖者对自己的肥胖产生厌恶感。比如在冰箱旁,贴上因体态臃肿而遭人嘲笑的漫画,或者将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于餐桌上,一边看照片,一边吃饭,当自己面对美味佳肴,正欲狼吞虎咽之时,马上受到厌恶的刺激,抑制食欲。

控制进食的速度 如果肥胖者学会了慢吃东西,他就有时间对所吃的东西加以品尝,并且到时间就会自然停止。这种方法可以让减肥者掌握忍耐饥饿的技巧,逐渐确定合理的食量。

善于自我奖励 肥胖者可利用奖励的办法来坚定自己减肥的决心。奖励的办法多种多样。可以每坚持减肥一天,就丢一个硬币进储钱罐,奖励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但请记住,千万别往嘴里“奖”食物。

借助他人的影响 肥胖者尽量避免单独进食,最好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吃。吃饭时,让他们“监督”你,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你的饮食。

减肥者的心理第7篇

健美先健心

塑造体形美,运动是关键,饮食是要素。然而,心理卫生同样不可忽视,不良的情绪会使人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容貌也衰老得较快,过早地出现眼睑下垂,头发灰白脱落,脸上爬满皱纹。

有些人节食一段时间,一旦体重减轻,多吃的毛病立即重犯,这是节食减肥很难成功的原因。更有甚者,节食减肥之后,吃得反而比以前更多。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绝大部分靠饥饿减肥的女性,都无法持之以恒,而且这种饥饿因再食所造成的身心损害,会超过拒绝减肥的身心损害。突然性地采取大量节食和完全节食的减肥者,会导致体内营养供需失常、内分泌紊乱、酸中毒等,而重新进食后,体重会呈直线上升,往往会超越减肥前的体重标准。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肥胖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会吃得比平时多;而体重正常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则会吃得较少。其他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肥胖者不但对外在反应比一般人敏感,而且对与食物有关的其他反应也比一般人敏锐,即使肚子不饿,只要美食当前,总不会像瘦人那样“客气”。

解读“苗条意识”

瘦身计划失败,通常都是心理原因。请对照以下情形,只要有一项符合的话,你就应该加强意识训练。

A.嘴里不停念叨着“不瘦下来不行”,但瘦身行动根本一次也没有实行过。经常说:“我太胖了所以……不行”把肥胖当作借口。经常以严肃的态度说:“我都这么胖了!你们还……”来为自己搪塞。

解读:你是不是会有“反正有办法瘦下来”的想法而放松了对吃喝的限制呢?是不是会有因为理想过高,与现实的距离相差太远等原因,而放弃实行减肥计划的现象呢?

B.当听到“减肥”这句话时,经常冲动地想到“我要认真、努力、坚持”。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减肥,却又想“明天再开始吧”来逃避现在。现在,当心中想要减肥就马上买本书回家时,但却没有认真地研读和体会。

解读:虽然心里有了决定的事并打算马上实行,不过转眼就忘记了。当心里想到下个礼拜要去运动时,又会感到心情慌乱。

C.对流行的减肥法和热量的计算法十分了解,却没有让这个知识活用在自己身上,停止使用的减肥食品、书籍、器具等,塞满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解读: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曾经完美地按照计划实施,却没有办法长时间持续下去。你是不是会陷入“又失败了”的厌恶自己的境地呢?

D.自认为已经瘦下来了,就将忍耐已久不敢大吃的食物好好饱食一顿。

解读:因为达到了目标体重便感到解放了,你不知道“不劳无获”吗?

E.焦躁不安时,虽然肚子并不饿,却什么都想吃。经常手边没有吃的,就静不下心来。

解读:你吃东西并不在于满足食欲,而是因为压力的关系扰乱了你的饮食行为。

学会调节情绪

减肥的方法有千万种,但都需要极大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见效。为了让自己毅力永在,不妨这样做:

1.从减肥开始,可以在固定时间用固定的方式称量体重,每次小小的进步都会激励你继续下去,让你尝到甜头,养成习惯就可以把减肥计划愉快地坚持下去。

2.如果减肥效果不显著,或者出现反复趋势,则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往往让人失去减肥的决心。此时,千万不要急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人都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只要加强毅力锻炼,自觉地控制自己,进行心理调整。可以试着稳定情绪,反思自己的减肥方法是否适合,请教医师有何欠缺的地方,继续减肥,最终一定会成功。

3.最后,不要将减肥看作一件令人受约束的事情,越想约束越会想起美食的可口和减肥的苦涩艰辛。应当想到控制进食只是减肥的需要,多想想减肥后成功的喜悦。此外,决不能看到减肥已经见效就放松自己,必须将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巩固减肥的成果,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减肥的心理训练

减肥的心理训练运用的是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设法纠正肥胖者摄食行为的特征和运动类型,以此为基础,合理修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正确的行为。

厌恶训练 治疗者运用一些附加条件,使肥胖者对自己的肥胖产生厌恶感。比如在冰箱旁,贴上自己因体态臃肿而遭人嘲笑的漫画,或者将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于餐桌上,一边看照片,一边吃饭,让自己面对美味佳肴,正欲狼吞虎咽之时,马上受到厌恶的刺激,抑制食欲。

控制进食的速度 如果肥胖者学会了慢吃东西,他就有时间对所吃的东西加以品尝,并且到时间就会自然停止。这种方法可以让减肥者掌握忍耐饥饿的技巧,逐渐确定合理的食量。

善于自我奖励肥胖者可利用奖励的办法来坚定自己减肥的决心。奖励的办法多种多样。可以每坚持减肥一天,就丢一个硬币进储钱罐,奖励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但请记住,千万别往嘴里“奖”食物。

借助他人的影响 肥胖者尽量避免单独进食,最好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吃。吃饭时,让他们“监督”你,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你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