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运动医学外科(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7:54
运动医学外科

运动医学外科第1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59-02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运动医学在逐渐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1981年以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家体委科研所、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运动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大批运动医学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1]。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首批获得运动医学硕士授权点的中医院校,一直重视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本文从中医院校运动医学学科专业特点着手,以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模式、课程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以及学位论文要求等几个方面,探索与实践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思路与方法。

一、中医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运动医学学科的范畴主要包括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防治、运动营养、运动创伤防治和体疗康复等[2]。但和西医院校相比,中医院校所开设的运动医学应该具有如下特点:依托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运动医学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有机结合,极富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时,必须注意培养能够适应运动医学、中医学科学进步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坚实的运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应用中医药学方法技术从事运动医学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的,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科学道德、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划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特色。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没有统一认可的现行模式,各院校在专业定位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医药特色,也没有开辟出适应各地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运动医学专业方向。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如何彰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特色,将是改革和实践的重点。

2.专业课程体系不够科学。中医院校培养的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掌握运动人体规律,而且要求熟知相关医学、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西医类和中医药类的专业课程比例,丰富研究方向、个性化培养方案,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改革和实践的核心问题。

3.培养平台和培养途径单一。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要求“201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和《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要求“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规定对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搭建联合培养平台,拓宽培养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1.凝练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向。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的运动医学研究方向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更具有中医药特色:第一,突出了中医骨伤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包括关节软骨、骨的应力性损伤、骨骺损伤等运动性损伤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第二,慢性运动性病症中医药防治的特色与优势研究,包括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免疫低下和女运动三联征等病症;第三,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疾病的运动疗法研究,尤其注重中国传统体育的医疗保健功效研究。

2.学制安排和培养模式创新。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年为3年,原则上用0.5学年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1.5学年完成临床实习实践,用1学年进行科研训练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为避免导师个人研究方向的局限,采取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和院外专家指导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院外专家包括临床相关科室(如运动创伤、骨伤、外科、针灸和康复等)、体育和师范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的专家,充分发挥导师、导师组、专家和硕士研究生多方的积极性,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注重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进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参加以运动损伤和康复科室为主的临床实习实践,参与导师组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校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

3.突出中医药优势,优化课程体系。现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选修课和学术讲座四个模块,极富中医药特色的课程包括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等。同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逐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逐步增设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运动医学等课程,供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选课[3]。为了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国内外运动训练科学化等新内容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和学术讲座中,增加了运动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运动专项训练与医务监督等前沿课程,并且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4.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形成了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临床考核等三方面的完备的考核制度。其中课程考核规定,凡是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习科目,都必须进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查一般为专题论文的形式),考核时注意将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有机结合。中期考核规定,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中期阶段,由考核小组主持进行包括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着重学生运动医学专业科研能力的考核)在内的全面考核。临床实践考核由学生实习所在单位(主要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三所直属的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安排,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情况了解。

5.从多环节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在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撰写阶段,主要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关课题研究,要求研究生针对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了解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独立撰写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阶段,依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由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选题进行论证,专家组必须有一名校外专家。在学位论文撰写阶段,主要由导师指导,要求论文专业规范,研究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或新见解。在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阶段,首先由图书馆,再按照大学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盲审抽查、专家评审等环节,再由二级学院按照大学要求组织论文答辩,最后提交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课程考试合格,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总结与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硕士点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运动医学为新成立学科,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中医药学的技术和知识防治运动损伤、运动性病症,并研究慢性病的运动疗法,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的目的。经过多年发展,运动医学硕士点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向,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和院外专家指导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逐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临床考核等三方面完备的考核体系以及多环节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但鉴于发展建设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目前在运动医学硕士点建设中依旧存在着培养平台和培养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和《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中如何充分弥补科学学位研究生无法规培、本科非临床医学学生无法报考执业医师等局限,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因此,必须结合社会需要,进一步整合中医院校的中医药优势资源,与附属医院(尤其是非直属的西医院)、研究所、相关企业(如健身康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逐步开辟校企结合的培养途径,共同搭建运动医学特色项目建设平台。而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抗运动疲劳、中医药对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尤其是传统保健体育)与治未病、运动训练与健身的医务监督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下一步可以考虑积极构建相关平台为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褚立希.运动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运动医学外科第2篇

门诊部下设运动医学科、运动康复科、康复理疗科、中医科、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等10余个科室。其中运动医学科、运动康复科、康复理疗科和中医科为我院重点学科,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中心为我院特色科室。

我院现有医疗人员72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39人,其中中医执业人员35人。更有奥运冠军孔令辉、杨扬、曹磊及女子铁饼世界冠军李艳凤、游泳世界冠军焦刘洋、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等知名运动员的治疗师全天候出诊。

一、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做好竞技体育医疗保障

我院在硬件设施方面,引进了东软飞利浦DR、彩超,东芝TBA-40生化分析仪、瑞士奥菲全自动血球分析仪(5分类)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及深受国家队好评的国内外先进康复理疗仪器。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和优质专业的康复治疗。CT设备也进入了采购阶段。

作为体育系统医院,我院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优质医疗保障,也为周边群众的看病就诊提供了更多选择。体育医院的省、市、铁路医保均已开通。

我院队医多年来一直工作在运动队医疗保障第一线,服务于国家、省优秀运动队伍,为我省运动员国内外大赛的备战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我院现有在编队医19名,外聘队医14名,总计33人,长期深入重竞技、田径、球类、射自剑、游泳、冰上、雪上、省体校等8个训练中心,其中重点项目的服务人数达80%以上。我院聘用队医,为我省运动员提供无偿医疗服务。

体育医院所保障的运动员中,有许多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中,我省健儿更是取得了22枚金牌、15枚银牌、29枚铜牌共66枚奖牌,总分1366.5分的优异成绩,在参赛的38个代表团中,我省金牌数和奖牌数列第八位,总分列第十位。队医保障人数和质量远超往届,备战期间队医外出训练、比赛随队天数合计达5845天。随队外出200天以上的队医有李维江、唐飞等超过10名。队医李维江随古典式摔跤队外出达426天保障刘德利完成全运会三连冠壮举。队医刘海平保障我省女子篮球队38年来首次跻身全运会女篮三甲,获得宝贵的一枚金牌。

体育医院为运动员开设绿色诊疗通道,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受到了广大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好评,为我省运动员出色完成十二运会任务做出了贡献。

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我院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快医院建设步伐,经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各项医疗业务指标稳步增长。体育医院对运动创伤性疾病的治疗手段独特,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量日益增多。

1.医院在2013年度的运营过程中,患者量共计1万余人次,营业额381.43万元。2012年营业额264.54万元。年收入同比增长44.19%。

2.2013年完成局系统内及社会各类体检19次,共计1100余人次,体检收入90余万元。

3.2013年完成“青少年骨龄评价与身高预测”共计120余人次。

4.2013年配合省体育局青少处完成全省业余青少年运动员骨龄检测工作 1645人次。

5.2013年共接收住院患者95人次,住院收入24.63万元。

6.2013年康复理疗科患者量稳步增加,6-9月单日患者量突破60人次,截止到12月中旬社会患者量总计1万余人次。经济总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平均单日患者量较去年翻一番,经济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

7.体育医院目前已有10种“自制中药”用于临床治疗运动创伤性疾病,疗效显著,销售情况良好。

三、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全民体制素质监测和提高做好基础工作

(一)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中心工作

1.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12、2013年度完成省人大常委会、省公安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药监局、省委办公厅等57家单位,合计14940人省直机关公务员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2.公益活动。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中心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共为约上万余名群众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中心作为医院的特色科室,在过去两年的运营过程中实现了医院和体质监测工作的共赢。

(二)义诊活动

已举办6次大型义诊活动,通过惠民举措,方便患者就医。

(三)大型活动医疗保障

“万人徒步大赛”活动、省体育局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中,体育医院全面完成对全体活动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

体育医院圆满完成省直机关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比赛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为参赛的运动员、裁判员等赛事相关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同时现场进行医疗咨询。

四、加强对外交流,开创业务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黑龙江省医院结成协作医院,与北京体育大学建立“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学试验基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

体育医院李维江、刘海平、张博、李雪、裴彦魁5人代表黑龙江省队参加由国家总局和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运动防护技能大赛”并取得团体三等奖和单项第七。

聘请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促进医务人员医疗业务水平提高。聘请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医所”李国平所长及队医培训处孙贵先、李肃反处长,北京体育大学的矫玮教授,四川省骨科医院虞亚明院长、马建书记以及刘波主任等国内知名运动医学专家,来我院讲课并指导工作。

运动医学外科第3篇

运动医学知识无疑是各种健身运动的保护之盾,而运动医学的发展,也始终与人类的各种运动相伴相随。缘于此,本刊记者近日就如何发挥运动医学界的学术作用去科学地保护运动健康和运动安全等话题,系统采访了长期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的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冯华教授……

运动医学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

采访一开始,温文尔雅的冯华教授首先向记者“科普”说:“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运动医学体系在1930年才正式建立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谈到运动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冯华教授介绍说:“我国的运动医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从1955年起,全国各体育学院与医学院陆续建立起运动医学教研室。1958年,国家体委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所内设立运动医学研究室。1959 年,北京医学院建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所,全国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机构。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并于1980年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由于中国的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因此受到了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医学的发展,是与人类体育运动的勃兴密不可分的。”

谈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冯华教授说:“无论是日常运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包括常见运动损伤、专业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常见运动损伤有韧带、软骨损伤,疲劳骨折,骨髓水肿,隐性骨折等。广义地讲,‘运动’存在于人生命过程的时时刻刻,但狭义的‘运动’概念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除了全身素质训练、专业训练这些专业竞技之外,全民健身、军队训练、文体运动、舞蹈,甚至武术、戏曲武生演员的表演等,都存在着‘运动’。就运动损伤而言,首先需要找到各类运动损伤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避免损伤。然而,近年来我国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升高,大多数人对运动医学的知识量储备不足,缺乏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相关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一领域的科普宣传工作还有待深入。因此,运动医学应该作为一门为广大民众所掌握的常识,从而捍卫运动给生命带来的正能量。这一点已经成为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对正确、科学地呵护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热潮非常重要……”

“羚动”关爱行动,

让公众认知运动医学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11月份以来,冯华教授参与了一场名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谈及这项活动,冯华教授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人在健身运动中的困惑,比如对于白领一族而言,长期的伏案工作缺乏锻炼,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他们便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健身运动,但由于不知道什么才是科学健身,很多问题便随之而来。在冬日暖阳里做各种健身活动的老年朋友,有些平时患有急、慢性肩痛等疾病,于是就在广场锻炼时努力抡胳膊。但是肩膀为何会这样痛?是不是这些‘小毛病’单凭抡抡胳膊就好了?此外,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言,由于长期从事劳作,他们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出现劳损,带来肌腱病以及肌腱或韧带的撕裂、软骨层损伤等问题;但大多数人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往往不知因何而痛,不了解、不重视,从而引发很多更麻烦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2015年11月27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和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联合发起,由国内的运动医学专家联合组办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了。这一公益行动的宗旨在于面向公众、患者进行运动损伤和中老年退行性疾病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大家能够科学地认识、对待运动损伤,并为那些正患有肩肘膝踝部位肌腱、韧带等伤病的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义务地构建一个权威运动医学专家与公众面对面进行宣教、给出诊断意见的契机和平台。同时,这个面向广大民众开展的运动医学知识‘医患面对面’教育普及行动正式启动之后,第一站‘医患面对面’活动将于2016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之后推向全国其他省市。届时,众多有运动损伤疾患的市民与医学知识爱好者将可以与专家团的运动医学专家进行现场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咨询、诊断,解决各自在健身运动中所遇到的诸多困惑。”

冯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为保障这一公益行动能够顺利开展,“羚动关爱行动”组建了高规格的专家团队。该专家团由全国知名运动医学专家组成,他们是:著名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李国平教授,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知名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冯华教授、鲁谊教授,天津医院黄竞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飞教授,资深运动康复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处长詹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等。

冯华教授说:“‘羚动关爱行动’以及这个专家团队的工作目的,旨在提升公众对运动医学的认知,最终使广大民众懂得科学运动,不再让运动医学知识‘藏在深闺人未识’,通过努力,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社会公众懂得在运动损伤初期即可进行自我判断,选对科室和医生,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早期诊治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冯华教授向记者回顾了2015年11月27日举行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诸位专家针对各种运动损伤相关问题所做的报告内容。

“很多人往往认为医学是很专业的东西,由专业人士掌握就可以了;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去找医生诊治就行了,其实不然。”冯华教授说,“还有人经常问,‘运动医学就是骨科吗?为什么它会与我息息相关?’针对这些困惑,在‘羚动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上,我国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与天津医院的马信龙教授共同向大家讲解了骨科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他们介绍说:运动医学是骨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们既有联系也有所区别。运动医学专门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损伤的防治,包括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软骨等损伤。由于这类损伤好发于专业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故将这类疾病称之为‘运动损伤’。然而,这类疾病并不仅仅发生于运动人群,也可能在车祸等意外伤害中出现,如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同样,也可能由于长期劳作反复磨损而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如肩袖损伤导致的肩疼痛、膝关节内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因此,运动医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膝、肩、肘的运动损伤最为常见。冯华教授随后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作了阐述:“前交叉韧带”又叫“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前交叉韧带断裂往往是膝处在旋转中而损伤,因为受到外翻、外转和过度伸直的力量,常发生于篮球、羽毛球、足球、橄榄球等体育运动中。

“那么,如何警觉运动中你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了?”冯华教授解析说,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发生强力扭转后,常会听到或感到膝关节内“Pop”声响,疼痛难忍而无法再进行活动,随后膝出现肿胀和积血。由于X线检查不易查出这类韧带损伤,所以急诊情况下的漏诊率比较高。漏诊患者回家静养,在肿胀消退后,会留下膝关节不稳、腿软、不敢快跑等症状。故而在发病以后,需通过有经验的运动医学医生进行体检,并利用膝关节磁共振影像进行判断和确诊。所以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不进行及时修复,关节会因长期不正常的动力变化导致骨关节炎,因此,在早期明确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平时很多人都有过肩膀疼痛的经历,有些肩痛往往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人们常会这样说:“我的肩痛是肩周炎引起的。” 对此“说法”,肩肘外科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鲁谊教授在那次启动仪式上也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他表示:传统概念认为的“肩周炎”是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与粘连。从一定程度上说,“肩周炎”其实是肩关节周围一系列软组织疾病的模糊概念。在我国,既往由于诊断设备、技术不够先进,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程度有限,很多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统称――“肩周炎”。但鲁谊教授对此解释说:在肩关节疼痛的病人中,真正的肩周炎所占比例其实只有15%左右。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对真正的“肩周炎”使用了更加专业的名称,叫“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症状是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的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冯华教授则更为详细地解释说,随着近些年来中国肩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肩痛的各种病因已经可以被明确诊断。许多肩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真正的病因分门别类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导致肩痛常见的疾病有:肩袖撕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滑囊炎、Bankart 损伤、肩关节周围骨折和各类关节炎。此外,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冠心病、颈椎病。最常见的容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是肩袖损伤、关节盂唇损伤和肩关节周围撞击症。所以不能把长期肩关节疼痛简单地归因于“肩周炎”,而是应当积极就医检查,经过肩关节专科医师的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找到肩关节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患者继续灵活运动,恢复健康。

事实上,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创伤以及创伤后不恰当的治疗;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做家务时不正确的活动方式导致的慢性劳损。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应首先在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明确其原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慢性劳损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而痊愈。发现肘关节活动受限后,切忌盲目进行手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万一出现运动损伤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在启动仪式上,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李国平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詹晖处长对此问题表示,在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火爆的今天,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必须尽快向社会公众普及正确的运动方法和防护知识。对此,他们也共同给出了专业意见:首先,正式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同时,运动适度可以避免大多数的运动损伤。如不慎发生运动损伤,需施行目前国际上对于急性运动损伤而制定的“RICE原则”:Rest(休息)、 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即:对患肢进行制动休息,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使用毛巾或其他布类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适当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加压,继而及时就诊。

冯华教授最后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我觉得它的社会意义不亚于临床医疗工作。因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是在运动医学这一领域汇聚了国内权威运动医学及康复专家进行医患交流的义务巡回活动,为患者与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医学专家们提供了‘面对面’直接沟通的绿色通道。这对于正确指导人们科学运动和对于损伤的康复,改进中老年慢性肌腱韧带疾病的治疗程式,构建新形式的医患关系,意义深远,作用非凡。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能够大力推进运动医学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从而更好地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运动医学外科第4篇

为了能够让运动员顺利完成赛事,国内运动医学专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运动员伤痛治疗方面,通过他们的努力让运动员重返赛场上,冠军的光坏也衬托着运动医学专家的精彩。作为一名资深的医学运动专家,敖英芳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艰苦环境练就惊人意志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许多磨难,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磨难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会在磨难中仔细体会生活的真谛,用心演绎自己精彩的一生。

1956年,敖英芳出生在内蒙古美丽的呼伦贝尔盟。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与原生态的自然特色孕育了敖英芳教授勇敢和淳朴的性格。1974年,年仅18岁敖英芳高中毕业后插队到农村,那时他在生产大队里担任副队长,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天气里,带领大家凌晨打场、脱谷子;在最冷的隆冬季节进山伐树。近4年的艰苦环境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敖英芳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开始追寻着自己原来梦幻中的理想。1984年,他又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学习深造,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在运动医学研究所从事运动创伤医疗专业工作。

对敖英芳教授而言,50多年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他用惊人的意志,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在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绩。

危难时刻尽显医者本色

2002年6月,敖英芳教授担任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职务,主管医疗工作。就在敖英芳教授任职不久的2003年3月,“SARS”病毒突袭北京,原本明媚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理所当然的成为北京市海淀区收治“SARS”病人的重点单位。在这段非常时期里,北医三院累计收治“SARS”患者已达到146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收治的病人以及疑似患者就达到了七八十人。在那样一种特殊情况的制约下,许多发热和待诊的病人无法转院,医院收治的患者达到过饱和状态。在那个非常时刻,急诊观察室收满了发热、咳嗽,以及疑似SARA的病人。在疫情险恶,情况危急的紧要关头,敖英芳教授义无反顾的站在了 “抗击非典”的最前沿。

抗非一开始,敖英芳教授身临抗非典一线(多次进入非典病房检查指挥医疗救治工作);他亲自带领医务人员组织学习SARS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消毒隔离知识。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他坚持参加会诊,在现场指挥抢救与转移危重病人;组织专职医师和护士,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他和医生们一起制定医疗方案、调配人员及设备,危难之时,他就如同一线战场上的指挥员。在严峻而残酷的考验面前,他把生死置之度外。虽然SARS病防治工作非常紧张、责任重大,但是敖教授面对这种烈性传染病和千钧一发的险情却毫不退缩,恪尽职守,出色完成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

敖英芳教授作为医院抗非战斗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与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阻止了疫情向医院周边的北医校园和家属区蔓延扩散。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了专家组和医疗队,支持了全国非典防治工作。由于在抗击非典战斗中的突出表现,敖英芳获得了北京市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采访时敖英芳教授坦言:当时在那种严重的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能临阵退缩,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的责任;作为党员就更需要战斗在最前沿。

尽心尽力书写运动医学传奇

敖英芳教授一直将多做实事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他认为,不能时刻审视自己、检查自己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时代在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学科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快速发展,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要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作为一名有着深厚造诣的运动医学专家,敖英芳教授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运动医学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学科要想发展,就要有新的想法,中国的医学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对老一辈运动医学家的经验有选择性的传承,好的东西要保留继承下去,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去加强。只有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技术水准,才能真正将我国的运动医学发扬光大。

敖英芳教授经常说,运动医生的成长,是运动员用生命托举起来的,运动员与运动医生之间,是一种非常信任的关系。 “把运动员送到这里就算是送到家了,我们一定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很多人都在盼望着运动员重返赛场,作为一名运动医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运动医生的工作,从小的方面来讲是为运动员服务,从大的方面讲是在为国家服务,要知道,我们的运动员,都是国家培养的,他们代表着国家。

敖英芳教授从事运动医学工作20余年,他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运动员治愈了伤痛,作为一名运动医学专家,他默默的奉献在运动员夺金的背后。看到自己治疗过的运动员能够夺金,敖英芳教授在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加理解了作为运动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悉尼奥运会一直到备战2008北京奥运的工作中,敖英芳教授作为国家队队员的医疗专家殚精竭虑,勤勤恳恳。因为他知道体育运动发展到今天,它包含了太多的含义,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的整体水平,在这场特殊的战斗,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积极协调安排,使更多的运动医学专家能够到国家队一线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在北京2008奥运期间的优异表现,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专家得到了国家各层面领导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包括敖英芳教授在内所里有四位专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 “特别贡献奖”。敖英芳教授本人则因其出色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在2010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再次聘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并被任命为伤病预防与治疗专家组副组长,继续为备战参赛运动员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体育事业飞速发展,敖英芳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在为运动员治疗伤病同时,也面向普通百姓患者的运动伤病进行治疗。敖英芳教授认为所里将运动创伤医疗的范围扩大,惠及普通百姓,是非常正确的理念,也是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能用自己的双手让百姓更健康的生活,是所里医学专家的共同心愿。不仅如此,敖英芳教授还积极与地方的医院合作,提高地方运动医学水平。2009年末,敖英芳教授代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正式签约,共同创立了“哈尔滨运动创伤治疗基地”。 借助研究所的专家力量和当地的医疗资源,直接为当地的运动员尤其是冰雪项目运动员服务,为运动员科学化训练保驾护航。

团队是运动医学发展的核心力量

敖英芳教授担任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后,加强管理,抓医疗与服务质量,抓学科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对于考核、评价以及年轻人基金的申请、发表学术论文、做科研项目等管理方面做了进一步调整,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敖英芳教授十分关注运动医学的发展动向。为了随时掌握运动医学的发展信息,他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仍坚持工作在运动医学的前线。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他认为,我国运动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良好的阶段,研究所在运动医学领域仍处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们要“居安思危”,不断创新发展,努力积极进取,才能保持不落伍。有危机意识,才会有进步,有发展。

一个好的团队,不但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作用,还要发挥年青人和老专家的力量,只有将整个团队充分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团队的力量,在学科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作为团队中的成员,要清楚的认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为促进团队和学科的全面发展而竭尽所能。

敖英芳教授在发展团队过程中,以人为本,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还将加强体制建设,加强临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加强新的基础研究工作,加强运动创伤特色服务。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作为科研人员,必须也要与时俱进,科研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即使发展的稍慢一点,也是一种实质的落后。为此,敖英芳教授用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团结向上的良好风貌,创新发展的进取精神,爱所如家的和谐风尚六条守则,来增强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发展意识。

敖英芳教授认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要用开阔的心胸,广阔的视野,从国家的发展的高度,来挖掘科研思路。作为一名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生、教授,不但要把临床的工作做好,还要将科研工作做好,在医学科研领域为国家多做贡献。

北医大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在敖英芳教授的眼里,研究所就是他的家,他对研究所有着深厚的感情,提到研究所的发展历程,敖英芳教授感慨颇深。

北京大学医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党、国家体委、北京市及北京医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我国运动医学奠基人曲绵域教授等老一辈创业者的努力下,于1959年1月在北医三院正式成立。

在初建所阶段,床位很少,条件也差,创业阶段工作很艰苦。期间,学科发展受到了阻碍。直到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后,运动医学研究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1988年,尽管规模还比较小,但它的水平已经位于中国运动医学界的前列。改革开放后,研究所调整医疗工作思路,把为运动员服务的技术,扩大到为群众服务,受到了老百姓们的欢迎,产生了更好的社会效益。经过51年的发展历程,运动医学研究所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已有临床病房68张病床,集医疗、教学、科研、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年门诊量高达6万余次,年手术量达到4000余例。仅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每年已经超过1400例,居全国首位。在运动员劳损性伤病、软骨损伤与修复、关节镜微创外科、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组织移植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

现任所长敖英芳教授作为我国运动创伤外科与关节镜微创外科学术领域带头人,带领研究所不断提高技术,使研究所成为全国运动创伤与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中心和培训中心。2002年与Smith&Nephew合作建立了中国区关节镜培训中心,2007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被评为首批中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09年2月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关节镜微创外科的领军人

敖英芳教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8年,临床研究方向为运动损伤、膝关节韧带与软骨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及关节镜微创外科,主要研究成果是关节镜微创外科治疗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关节镜微创外科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及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研究等。

创伤外科与关节镜微创外科技术的诞生,扭转了关节病传统的手术切口大,病人痛苦,恢复时间长的局面。自1990年起,敖英芳教授承担了创伤外科与关节镜微创外科方面的研究工作,着手引入了全国第一台全新的电视关节镜微创手术设备与系统,建全了研究所关节镜微创外科的临床医疗与研究体系。1994年,敖英芳教授出国学习期间,在向国外老师学习的同时,根据工作体会,研究总结出了新的工作方法,回国后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在敖英芳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所克服了一个接一个手术难题,并且不盲从国际通行的手术方法,而是本着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原则,总结出一套新的疗法。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潜心钻研的结果。敖英芳教授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完善,终于完成了运动创伤外科与关节镜微创外科技术的有机结合。利用这一先进技术,研究所为国内100多名世界级的运动员,其中包括50多名世界冠军治疗过伤病。由于手术的创伤小,损伤轻,有利于运动员和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这一特点,得到了运动员和广大患者的好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粗略统计,运动医学研究所已完成关节镜手术2万多例,仅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一项就超过6000余例。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微创外科手术方面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好评。

在问及对培养学生有何建议时,敖英芳教授认为应给学生发展宽松的环境与良好成长的土壤,让他们开拓自己的思路,结合研究方向去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十分有利。目前敖英芳教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8人,这些学生都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力量。学生的成功,让身为导师的敖英芳教授感到十分欣慰。

敖英芳教授身兼数职,不但是所长、科研工作者、导师,还是医学部的党委书记。他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的同时,将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他在加强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和干部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出了一个基层党委书记应做的工作和贡献。

谈及未来发展,敖英芳教授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勇攀运动医学高峰,再创运动医学研究工作的辉煌――这,就是他的人生箴言。敖英芳教授认为:“过去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可以从中很好地总结经验。但是过去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责任和明天的使命,这是关键。人要学会自觉地‘归零’,不断的从新的起点起跑前进。”

为了能让中国的运动医学走在世界的前端,敖英芳教授将与研究所领导班子一同带领全所职工,在挑战中前行,为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续写新的辉煌。

运动医学外科第5篇

1.1课程内容具有中医药优势我校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开始就充分依托了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有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在学术讲座和导师授课中也主要围绕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病症(如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药防治女运动员三联征)、传统体育疗法(和中医养生)治疗慢性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的内容来进行。

1.2教学管理与考核规范而灵活教学管理由研究生院、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三级组成。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学科教研室制定初稿,由研究生院讨论审核通过;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实施;选课是在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由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自主选择。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均为建设多年的课程,任课教师及所在教学团队均制定了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要求70分合格;而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选修课,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则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多采用写论文或专题作业等方式;学术讲座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专人负责学术讲座的考勤和学分统计管理。

2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运动医学在体育运动兴起和临床医学进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但是和临床医学“主流”二级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相比,运动医学的发展还相对较慢。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运动医学专科,医学院校发展运动医学缺乏基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运动医学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才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发展。而作为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2.1运动类的专业课程较少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运动”命名的课程仅有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两门,同时研究生院安排的统一讲座中也缺乏和运动医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医学研究生人数较少、开课成本过高。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把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和医学的关系。因此,在开课成本过高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的专业课程比例,是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应该强调运动医学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紧跟国际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内容。但目前来说,不仅教材的内容陈旧,包括导师授课、学术讲座在内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够,临床和学科发展本身结合不足。因此,如何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运动医学学科发展较好的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研究生课程内容,如何把运动医学临床实践和课程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

2.3教学平台相对单一医学教学平台一般包括课堂授课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但鉴于运动医学是医学和体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且国内运动医学发展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要使硕士生熟练掌握运动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单单靠广州中医药大学本身的课堂授课和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完全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切合体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发展形势,真正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拓宽教学平台非常重要。

3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医学在医学研究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中医院校具有丰富的运动医学教学资源,如何凸显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亦是时代的责任。针对目前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整合资源增设运动类课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优势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教育部及省重点学科,附属医院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且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好的基础。针对开课成本较高、直接和“运动”相关的专业课较少的问题,应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起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运动类课程(选修课),供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选课。可以考虑增设的课程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创伤研究进展。

3.2增加学科前沿进展内容或课程作为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应该定期召集专家(尤其是有留学背景、长期国际交流的专家)对所设置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评估,将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吸收进课程内容,尤其要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中。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并有效执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定期访学和国外知名高校(和运动队)专家学者定开展学术讲座的制度,讲授和介绍运动医学学科或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其中,“请进来”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区域优势,将港澳相关院校的专家定期邀请来进行讲学。

运动医学外科第6篇

他是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赛车医疗抢救团队;

他帮助“翔飞人”重返赛场;

他是我国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陈世益。

从小爱运动的陈世益最终选择了冷僻的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的血液打小就在陈世益的血管中激情地流淌。浙江临海是座风景秀美的小县城,一条通往大海的灵江穿城而过,陈世益家就在灵江边上,他小时候便是在灵江里泡大的。常年游泳锻炼,加之跟拳师学习了几年拳术,少年陈世益“身胚”练得非常结实。高中时,尽管身高只有1.75米,但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弹跳能力,得以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

考入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后,热爱运动的陈世益很快便融入了大学生活。一次看电影归来后,电影中主人公撑竹竿翻墙的镜头让生性好动和追求新奇的陈世益萌生了学习撑杆跳的想法。在得到了体育老师的首肯后,仅凭着自己的想象,陈世益第一次接触撑杆便越过了2.5米高度。搞得体育老师好一阵激动:“就是你了!”就这样,陈世益开始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撑杆跳。回忆起当年艰苦训练的情景,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陈世益的撑杆跳成绩突飞猛进,1981年一举夺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和华东大学生运动会撑杆跳冠军,当年的记录是4.05米。

1982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陈世益很幸运地被分配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科工作,在那里他一干就是5年,打下了坚实的临床骨科基础。但是,当时的骨外科重视形态矫正,对功能恢复却不重视。促使陈世益对关节镜开始着迷的契机,是在聆听了当时一位来访的美国运动骨科医生介绍国外刚刚兴起的运动创伤和关节镜进展后,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外国专家的讲座为年轻的他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运动医学在当时是非常冷僻的专业,即使在现在也还有许多医生对此感到陌生。1986年,陈世益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挂名导师是我国骨科先驱者李鸿儒教授,具体师从中国运动医学创始人之一范振华和许胜文教授。由于当时华山运动医学临床条件有限,没有也无法开展运动创伤的关节镜微创手术。1987年~1988年,陈世益被导师派往当时中国运动医学的殿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运动创伤和关节镜技术训练。回到上海后,由于当时运动医学专科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并不是传统和必需的医学科目,在医院不受重视。因此,在前后十余年间,陈世益以及他的关节镜梦想经历了冷落、排挤、失落、曲折和拼搏,他曾感到前途迷茫和苦恼,一度想放弃自己的梦想。1995年~1996年,陈世益决定远赴瑞典,看看国外运动创伤和关节镜是如何结合与发展的,他师从欧洲关节镜权威Jan Gilquist教授学习膝关节镜技术。1997年回国后,借助骨科已经陈旧残缺的关节镜开始了他运动创伤关节镜的事业。当时的医院院长张元芳教授慧眼识才,对他非常支持,推荐陈世益竞争上海市医学“百人计划”,使他成功进入首批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行列,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走向世界

陈世益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导师许胜文教授对他一辈子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医院是小天地,资源有限,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事业的天空会无穷大!”多年来,他一直以此为激励,为学科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努力奋斗。

近年,华山运动医学科的快速崛起,已经引起业内重视,在国内运动医学与骨科关节镜外科领域已经赫赫有名。经常有医生问陈世益:为何华山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和水平在短短几年里,会进展如此神速?陈世益并没直接回答问题,他的秘密在他的行动中――“学科发展必须走国际道路”。

为保持学科在关节镜医疗技术上的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每年将国际大师请过来讲课与手术演示,传授经验,使学科紧跟国际潮流,让华山运动创伤和关节镜诊疗技术水平保持国际领先。除了每年举办的“上海国际关节镜与骨科运动医学高级学习班暨学术论坛”,陈世益每年还派医生到国外短期访问学习,将学到的新技术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以保持学科技术领先。

作为国内运动医学领域的核心专家,2009年,陈世益受命负责对全国三级综合性医院运动医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起草,这是卫生部重新调整综合性三级大医院科目设置而进行的一项大事,也为国内大医院将来合理合法设立运动医学专科作出了贡献。

在2006年“国际骨科学杂志”的特邀社论中,他提出的有关运动医学与骨科关系的描述,至今被广泛引用:“运动医学是一门融合骨科学、运动学、微创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医学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机会和挑战性的临床医学学科。运动医学采用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和早期运动康复相结合,主要治疗骨关节运动创伤,骨关节病、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程度的运动功能恢复。目前,运动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最具活力的跨学科专业之一,他为传统骨科的治疗手段注入了新的理念。而且,与常规骨科手术相比,微创外科治疗的优势明显,后者的手术创伤小、疗效好,病人恢复快、痛苦少,平均住院天数少,手术费用低,病人负担小。”

目前,在欧美等国,运动医学专科医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很多骨科医生都希望在自己的执业范围上增加运动医学的内容。

让“翔飞人”再次完美飞翔

“我们服务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运动员。”刘翔便是陈世益精心治疗过的众多知名运动员之一。

2008年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场,令全国人民倍感遗憾。当时,陈世益并不是专门负责刘翔医疗保障的医务官,但在刘翔伤退奥运后,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便打电话给陈世益咨询病情与后果,当时陈世益正在手术台上做手术,等他做完手术得知刘翔受伤非常着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拨通刘翔师傅孙海平和中国奥委会首席医官李国平教授的电话,询问伤情。在刘翔伤后返回上海的第二天,他组织美国运动损伤和腱病权威James P. Tasto教授联合会诊,明确了伤病性质和正确术语,通过媒体向大众通报,圆满平和地解释了各方媒体和大众对刘翔伤退奥运会的质疑与关心。随后他受上海体育局和卫生局委托,领头组织京沪专家认真仔细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在保守治疗的意见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陈世益顶住压力,力主刘翔接受跟腱手术。此后,刘翔前往美国,在休斯顿赫曼纪念医院接受了跟腱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和1个骨刺,手术后,刘翔恢复得非常理想。在后来的随诊期间,陈世益又受命负责组织了四次对刘翔的大会诊,并和刘翔的美国医生克兰顿进行了认真的沟通。应对各路媒体的采访,陈世益一直秉持公正的态度刘翔的情况,消除了对翔飞人能否再次飞翔的各种猜测。

2009年9月20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的最后一天。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在阔别赛场398天后,刘翔再次站在了起跑线上。发令枪响后,刘翔以0.159秒的反应时间起跑,头五个栏,刘翔的跑栏速度并不理想;但是,五个栏过后,刘翔优异的后程加速能力大爆发,开始迅速缩小与赛事冠军特拉梅尔之间的距离,过了第十栏,他已与特拉梅尔并驾齐驱,最终双双撞向终点。

13秒15!比赛亚军!整个赛会现场的所有观众均为之欢呼,这是一份令人惊讶与欣喜的答卷。“我也没想到跑出这么好的水平,太出乎我预料了!” 翔飞人首次复出便完美飞翔。为了确保刘翔赛中的安全,陈世益及医疗保障组成员都在现场守护,所幸的是,刘翔没出任何意外顺利地跑完了比赛。

陈世益在刘翔成功复出后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对刘翔的医疗保障历时1年多,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1.对运动伤病,要早作诊治,早作预案,以防被动;2.正确对待伤病的手术治疗,要有耐心,以目前的手术技术,不少手术后的病人,都能够恢复到原有的运动水平;3.科学认识中西医的不同医疗特点,合理使用各自特长,不能偏爱和排斥彼此;4.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医生、教练、运动员三方意见的合理综合,有利于康复意图的贯彻与落实;5.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应当在治疗前后都要加强贯彻;6、加强对常见运动伤病的科学研究,对损伤机理和预后的研究,应借鉴人家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热心运动创伤防治科普知识

由于陈世益的运动员背景及扎实的骨科和运动医学专业技术,很多在中国举行的国际赛事均邀请他担任首席医务官,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2007 NBA中国赛、世界黄金田径大奖赛。为此,陈世益将国际汽联复杂而又先进的赛车医疗救援体系引入中国,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赛车医疗抢救团队……

运动损伤并不是运动员的专利,普通百姓在日常锻炼中也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周一到周五都坐在电脑前,一到休息日便想要甩掉周一到周五积攒下来的赘肉,开始玩命锻炼,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5天的活动量。殊不知,这种“一次到位”的锻炼其后果就是把自己推向诸如半月板损伤、跟腱断裂、肌肉拉伤等各式各样的运动伤害。

运动医学外科第7篇

2012年1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由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同年3月正式开科运行。它不但成为云南省首家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中心,更成为西南片区第一家运动医学专科科室。

建科时间虽然不久,但在科主任李彦林的带领下,运动医学科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李彦林说,这支崭新的队伍有着宏大的梦想,救治更多的患者是他们肩上的责任。

用最专业的技术救治更多的人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看似非常专业的运动医学,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运动医学解决的不仅是运动员的问题,更包括广大民众在运动中所遇到的多种运动医学问题。”李彦林解释道。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建科虽不到两年,但其软硬件实力却十分雄厚。它不但是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及硕士点,还是目前云南省大中型综合医院中以最先进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与管理为一体的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培训基地和临床中心。科室自成立以来,配备了美国最先进的关节镜微创手术系统,完善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硬件设备,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可以说,运动医学科的成立,大力推动了昆明地区乃至全云南省的运动医学水平,缩短了云南与内地发达地区的距离,从而带动了云南省运动医学快速发展。

建科至今,运动医学科一直致力于解决软骨、骨、韧带的修复与重建问题,在骨和软骨损伤与修复、韧带断裂与重建、运动员劳损性伤病、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运动创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三个领域一直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科室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施乐辉高清关节镜微创手术系统,使手术的操作安全性和精确度达到最优化,并能详尽记录手术的每个细节和过程;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明显节省手术费用和负担;科室主要致力于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各种急慢性损伤,对肌腱、肌肉、韧带损伤也有独特疗法;团队在术后,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使患者的手术疗效达到最佳巩固效果,尽快地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走进运动医学科,医护人员温暖的笑容、轻柔的声音很难让人想到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很多危重病人的治疗。“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紧张有序”,这是运动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病人对他们的评价。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深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一年多来,科室系统开展了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韧带、半月板、滑膜、关节腔内骨折等各类运动系统常见急慢性损伤,还进一步开展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巨大肩袖损伤、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疾病、关节软骨损伤、腕关节三角软骨盘修复重建,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康复方案,让广大患者尽早尽快康复。

对于运动医学科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止于医院一为更好地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解决看病难问题,在李彦林的带领下,科室每3个月进行1次免费义诊活动。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标准”的理念,科室成员在医术质量上力求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医德信誉,为患者筑就健康之梦。2012年6月9日,在李彦林的带领下,全科到昆明东陆社区进行免费义诊,期间诊治患者200余人次。2012年10月20日,科室到贵研小区义诊,期间诊治患者180余人次。2013年1月19日,科室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8楼进行免费义诊并开展健康大讲堂,期间诊治患者300余人次。

对此,李彦林说:“因为每次义诊都是在周末,所以全科上下所有人员都是在义务加班,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把科室当做了自己的‘小家’,能为这个家、为广大患者出一份力是大家的心愿,全科人员也用实际行动在展示着我们运动医学科的科室精神――‘服务意识、家的理念、团结协作、争做第一’。”除此之外,科室还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极大推动了运动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室医疗业务的拓展。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科室的发展也开始加速。

为临床打基础科研也要“争第一”

李彦林说,全科所有医护人员不仅在临床医疗方面“争做第一”,在科研教学方面也要努力“争做第一”。业余时间,每位医护人员查阅相关书籍、杂志,学习运动医学科新进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质,掌握国际、国内的先进理论及技术,使全科整体医疗水平得以提高。

开科至今仅一年半,运动医学科就积极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申报工作,组织全科医生和护士主动申报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奖,申报国家面上项目5项,申报省级面上项目4项,获教育部博士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并获省级奖励1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2012年度伍达观教育奖二等奖1项,有1人次获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申报项目3项,课题鉴定项目1项。有4人次到部级运动医学及学科年会作学术报告,标志着科室运动医学研究部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为医院的科研成果做出了贡献。

科室蓬勃发展的劲头和全体医护人员勤勉向上的风貌,得益于李彦林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他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室上下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教育,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书写病历、病程记录等基本业务,亲临病房熟悉病人、了解病情,和科室医生一起参与科室各项临床工作。科室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能力,促使他们抓紧完成相关课题的实验工作,撰写毕业论文并发表相关文章,保障研究生能在三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顺利毕业。开科至今,科室培养的在读研究生共有1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名。科室还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设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共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0人次,本科学生带教40余人次,根据医院规定安排科室新进人员轮转并安排专职带教老师。

寓教于学,在科研中培养队伍是运动医学科保持科研活力的秘诀。这些管理办法也让科室逐一收获令人瞩目的成果。2012年9月及2013年5月,科室分别成功举办了2012年度部级继续教育项目――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学习班和2013年度部级继续教育项目――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学习班暨云南省运动医疗会成立大会。2012年11月,由李彦林主编,王福科、何川、王国梁等临床一线医师编写的《实用骨科运动医学注射疗法》正式出版发售,该书被选为昆明医科大学本科选修课教材,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云南省的运动医学诊疗技术。

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努力提升自己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患者。种种实践表明,在运动医学科,“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切实的行动。李彦林说,未来他们依旧会坚持践行这一理念。

当好科室“领头羊”

提到运动医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科室主任李彦林。作为一名医者,他心中装满了对病人的厚重深情;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团队的发展。

李彦林说,最终将骨科运动医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是因为机缘巧合。1992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的他曾先后在内科和儿科工作过两年。1994年,他进入昆明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本来选择了普外科,结果却被意外地分到了骨科,从此便在这条专业之路上不断学习。2000年,他又获得了华西医科大学骨科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间,李彦林对骨科“关节镜”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技术创口小、恢复快,而且可以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手术,既节约时间,又能减轻患者痛苦。博士毕业后,李彦林婉拒了国内知名医院的邀请,毅然回到“关节镜”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的云南,率先开展起这一技术,目前为止他已为数千名患者解除了痛苦。

对于技术的渴望促使李彦林不停地深造学习,这种勤奋也为他积攒下深厚的医学功力。为了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2002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李彦林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参观学习1个月,并参加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及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进修培训中心举办的椎体成形术工作坊学习并获证书。2003年10月13日至2004年1月13日,李彦林到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进修学习3个月。2006年,李彦林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人才项目,并于2007年9月一2008年9月先后到美国布朗大学附属罗德岛医院及纽约大学附属关节病医院学习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外科,任职客座教授。

为了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李彦林积极主动申请并承担各种科研项目,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获得的研究项目共7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SDF-1/cxcR4信号通路的干预及调节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TGF-D3和BMP-2双基因转染调控BMSCs向软骨分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仿生新材料复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等项目。

基于以上科研项目,迄今为止李彦林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主编《适用骨科运动医学注射技术》,参编《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干细胞理论与技术》及《临床特殊检查》3部著作。获云南省科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

而除了自身的工作,李彦林还是运动医学科的一名管理者。他以身作则,不仅对科室医护人员严格要求,更用自己的率先垂范与人格魅力感染着大家。在患者的口碑中,运动医学科获得的评价是极高的。开科至今他们共收到锦旗8面,拒收红包5次,从未发生过医患纠纷和投诉,病人满意度达98.5%。全科人员每天8点整准时参加科室交班会议,值班医护分别对前一天患者的病情进行汇报并对相关病情分析讨论,科室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李彦林不仅关注科室人员的发展情况,在教学上他也尽心尽责,培养储备人才。他先后参加过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的大课讲授及临床带教工作,积极参与昆明医学院的教学改革,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融进新知识、新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开放式的临床病例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年,李彦林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教学奖三等奖,填补了昆医附一院在该奖项上的空白。此外,留学回国后他采用双语教学及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于2007年7月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医)师“双语”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还曾获昆明医学院2008年度伍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二等奖。

谈到未来,李彦林说,运动医学及骨科手术正在向精准化、微创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他希望年轻一代的医生们能够不断学习,尽快掌握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云南的百姓服务。

一手组建起运动医学科,一手培养起一支富于战斗力的团队。李彦林的付出正收获着回报,对于未来,他也有了更多憧憬。如今,他有了更多同行者,他们组建的“大家庭”正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破浪前行。

专家简介

李彦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附属罗德岛医院及纽约大学附属关节病医院访问学者,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云南省第十二届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运动医学方向),云南省医学会第一届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北大版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北大版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