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情绪管理的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9-17 14:52:56
情绪管理的知识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1篇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管理

一、情绪及影响情绪的因素

1、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它受情感控制,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外部性,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依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可将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属正性情绪,而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属负性情绪。

2、知识型员工的情绪影响因素:一是知识型员工的认识因素,主要是对工作的感知,具体有工作目标感知、工作任务感知和工作效果感知。工作目标感知指知识型员工感知到的组织目标和个人工作目标的合理性、相关性;工作任务感知指知识型员工对工作任务本身的大小、难度的感受;工作效果感知指知识型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就动机和努力行为。二是环境因素,主要是知识型员工工作的企业环境,如企业前途、人力资源管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和工作与家庭平衡等因素。企业前途指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感知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管理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上下级关系,则指工作中来自知识型员工上级和下级的支持程度;同事关系指工作中同事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配合的关系;工作与家庭平衡指知识型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如何兼顾对家庭的照顾。三是个人情况,主要是个人的气质类型、饮食习惯等决定的能力感知维度。个人能力感知指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体现的对工作任务的胜任能力和各种工作关系的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知识型员工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1、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情绪管理,是帮助他们接受自己情绪的必由之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情绪状态,具有暂时性和主观性,对情绪的控制与调整是自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能。知识型员工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地控制,首先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是自己对外界对象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

2、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情绪管理,是促成他们理解自己情绪的有效途径。知识型员工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明确某种生理,心理、外部因素会影响自己的情绪,预测自己会因为某事陷入负性情绪,提前做好适当的控制和调节,并及时告知周围的人,以求得他们支持和理解。

3、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情绪管理,是提高情绪资本积极效应的科学举措。知识型员工的情绪资本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伸缩性,即情绪资本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是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因而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情绪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的积极效应,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情绪管理的措施

知识型员工是利用大脑处理信息,运用知识创造价值,他们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具有创新精神,这些要求企业要强化知识型员工的情绪管理,从而实现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激励他们的正面情绪。具体措施有:

1、尊重和认同知识型员工,引导他们适度宣泄负性情绪:一是公平对待、重视知识型员工,正确评估知识型员工的负性情绪,及时找出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激励他们参与管理和创新。二是帮助知识型员工进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调整,保证充足、高效率的睡眠,不时改变形象,通过自我愉悦和适度的自我欣赏产生更多的自信,多回忆美好的事物和成功时刻,不断给自己增加能源和力量,通过语言的暗示,来调节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2、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引导知识型员工转移负性情绪或转换引起负性情绪的环境。企业应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畅通沟通渠道,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员工自身也可以利用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通过运动,旅游,散步,把因盛怒发出的能量释放出来,把郁积的怒气也消失掉;在负性情绪产生时,做一些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以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逐步减轻、排除负性情绪造成的压抑感;当有负性情绪时,可以到风景秀丽的公园、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欢娱身心,从而忘却烦恼,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之感,也可外出旅游,离开你不快乐的环境,给自己的心灵放放假。

3、注重知识型员工的情绪潜力,鼓励他们把不愉快的心情和事件,从心里释放出去。注重知识型员工本的情绪潜力,尽可能保持他们的意志力、价值观等与企业性格相一致,这在进行知识型员工招聘时就应依据企业性格慎重选择。知识型员工应主动进行倾诉和交流,让知心的朋友知道你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适当地为你分担。当产生不良情绪时,朋友们聚一聚,进行心事倾述,消极情绪就会烟消云散;知识型员工还可以通过文字来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如写日记,记录心情随笔,心中感慨杂谈,把自己心中的负性情绪转移到文字上。

4、全面掌握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让他们用享受的方法获得放松和平衡。知识型员工最关心的是职业生涯管理、激励创新、弹性工作制、获得授权、培训和成长机会。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大力引导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进而产生正性情绪。因此,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激励创新机制、实施弹性工作制、适当的对其进行授权、为其提供培训机会等等。知识型员工自身也要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宣泄自身的负性情绪,如好好的吃一顿,好好的穿一回,好好地玩一把,经常为自己小的进步、小的收获买一件小礼物作为奖赏;改变自己对世界和别人的看法,从而改变自己对人、事、物的反应,促使原来不愉快的情绪,随着我们看法的转变而变得舒畅起来;去看表演,看电影,放松心情,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三联书店,2003,78—85.

[2]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3—77.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2篇

关键词:知识性员工;情绪资本;管理

在新世纪,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当今,企业家们在为他们的企业规划蓝图时,所关注的企业资产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资产的范围。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情绪资本”,鞭策着每家企业不断进步。情绪资本是智力资本的燃料,情绪资本管理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智力资本是企业探索未知数的基础,情绪资本则扮演替员工清除探索道路上的恐惧与畏难情绪的角色。这种认识对企业中的知识员工管理来说尤为重要,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情绪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对知识型员工实行情绪资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知识型员工

对知识型员工概念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的最主要的特点。[1](2)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2](3)安盛咨询公司认为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①中高级经理;②专业人士;③具有深度专业性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金融、管理咨询等。

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拥有较多人力资本存量的特殊群体。需要指出的是,知识型员工并非指那些单纯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知识的人,而是指能够通过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人,他们对公司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性的贡献,其所从事的也主要是研发等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以脑力劳动和技术创新为主,亦即通常所讲的“高智人力资本”。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2.情绪资本

欧洲著名的管理专家凯文・汤姆森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情绪资本的概念,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和“内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指存在于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士的感受,譬如品牌价值、商誉等。它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并被纳入到企业资本的核心中。外在情绪资本已被确认为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并被列入企业资产进行考核。内在情绪资本则指向员工的内心,具体包括企业员工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资本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影响会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或所提供服务的水平。[3]在本文中,情绪资本界定为内在情绪资本。

二、相关研究回顾

由于情绪资本是一个新的概念,其相关理论很少。主要是欧洲著名的管理专家凯文・汤姆森的研究理论。他在他的《情绪资本》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情绪资本的概念,将其分为“外在情绪资本”和“内部情绪资本”。还提出了情绪资本的四个要素:外在企业性格、外在品牌性格、内在企业性格和内在品牌性格。他指出,企业的性格,主要是由其员工与股东的情绪、感受和特点所组成的。而能够成功地赢得员工心灵和意志的企业,就一定能塑造出充满热情、执著和激情的企业性格,这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还提出了企业的“十大动力情绪”。

三、 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管理的困难和必要性

情绪资本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具有模糊性、多样性、伸缩性和可塑性。由于情绪资本具有模糊性,情绪资本很难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行统计和管理 ,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困难性。因此,情绪资本虽然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资产,但在目前,这种无形资产却无法出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里;情绪资本的多样性是由于情绪的多样性造成的,包括感觉、信念、意志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情绪资本的这种多样性也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复杂性,因为个人和组织必须对各种情绪资本进行不同的管理;情绪资本的伸缩性是指情绪资本具体能够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消极的作用。情绪资本的这种伸缩性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因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希望人力资本能够发挥最大的积极效应;情绪资本的可塑性意味着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情绪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效益最大化。

由情绪资本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情绪资本管理是一项非常困难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然而知识型员工又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不仅仅要求获得一份与自己的贡献相称的报酬,他们更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具有创新精神、劳动的复杂及劳动过程难以监控、流动意愿强,蔑视权威,崇尚平等。对于体力劳动的员工来说,负面的情绪也许还能完成流水线上分配的工作。但对用大脑处理信息、创造知识的员工来说,情绪的低就会使其创新能力大打折扣。知识型员工的这些特征更加剧知识型员工的情绪资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是知识型员工的情绪资本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旦员工因不良的情绪因素而愤然离去,这些知识也就不翼而飞了。此外,在充满恐惧、猜疑和嫉妒情绪的组织内部,谁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别人。

四、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情绪资本管理的方法

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情绪资本管理,实现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应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出发,以员工为中心,发掘员工更多的正面情绪。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员工本身所具有的情绪潜力。情绪方面的潜力,比如意志力、价值观等是否与企业性格相一致等等。对用大脑处理信息、创造知识的知识型员工来说,情绪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创新能力,对企业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从一开始挑选时就应该慎重的对待。第二,掌握知识型员工的需要。知识型员工最关心什么?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案例告诉我们, 让知识型员工心动的5个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激励创新、弹性工作制、获得授权、培训和不断成长。[4]如果企业能够引导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带来不好的精神状态。因此,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激励创新机制、实施弹性工作制、适当的对其进行授权、为其提供培训机会等等。第三,创造沟通氛围。在公司里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除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鼓励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娓娓道来的谈心、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都将减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管理者,多到基层去,多关心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今,表场和认可已成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用来向员工传达公司关注的重点和要求。第四,尊重和认同员工。“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所有的人都视作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要公平地对待他们,要爱他们,要让员工感觉到被重视。建立员工咨询与参与机制,让员工参与管理、贡献智慧,是尊重员工的根本体现。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上下级定期的双向沟通、质量圈运动、头脑风暴会、总经理信箱、员工投诉热线等。要使这一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将各种具体形式统筹安排、合理搭配,并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沟通渠道的便捷性与畅通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层要认真、谦逊地倾听,及时地提供反馈。只有当员工能够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并且确信他的建议或意见真正会产生效果时,才会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而且,企业可以设立管理参与奖、最佳建议奖等,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创新的行为。第五,正确评估和消除知识型员工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并不仅仅只有破坏性,许多时候它是一个改进管理的踏板。事实上,由于组织有意无意地压抑或回避它,从而没有为其提供正常的渠道,反而使得不满情绪一旦暴露就具有很大的破坏力。那些隐藏着的负面情绪并不会消失,而是悄悄地、慢慢地侵蚀着组织的机体。最终使组织的凝聚力、士气和共有价值观遭到破坏。对付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找出发生的原因,积极进行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只要正视它,就能从中发现隐藏在组织制度或管理方式中的问题,使我们能够不断改进,并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三联书店,2003.78-85.

[2]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3-77.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3篇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们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一般包括正向情绪,比如爱、快乐、喜悦和惊喜等,也包括负向情绪,如愤怒、悲伤、怨恨和羞耻等。情绪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以及信号四大功能。20世纪九十年代,情绪研究开始应用于管理领域。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教授提出情绪智商概念,由此情绪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湖南师大肖汉仕教授认为,情绪管理是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和激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和及时求助等方式。我国情绪心理学专家郭德俊先生认为,情绪智力心理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及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和创造性地激励行为。幼儿园教师多为女性,女性在情绪表现上具有周期性、多变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容易出现偏激、盲从、两极化和情绪化等问题。女性的性别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情绪管理的特殊性。她们既要学会自我调适,包括自我安慰、释放和调节,保持心态平和,又要自觉地养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进而引导和影响幼儿的情绪状态。因此,管理好教师的情绪成为管理者和每个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利于提升保教质量。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与保教活动的开展、幼儿情绪的管理、师幼关系的和谐、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以及教师孩子身心健康等都有密切关系。幼儿教师是保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情绪对幼儿的兴趣培养、智力开发和行为养成等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积极情绪状态时能够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判断准确,有助于教学水平和内在潜能的发挥,而负向情绪状态则会干扰、抑制和影响教师的认知活动,使教师的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展示。幼儿教师情绪管理也是良好师幼关系建立的基础。在保教活动中教师应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发挥积极情绪的支持性作用,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轻松愉快,形成和谐融洽、互动顺畅的师幼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幼儿良好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引导孩子投入到学习和游戏和玩耍等活动中,有利于幼儿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其次,有利于幼儿教师自身的成长。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熟知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教活动。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使幼儿教师精神焕发,凝神聚力,以阳光心态开展愉悦的教育活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情绪高涨能够正向增力,情绪低落则呈现负向减力。幼儿教师拥有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工作起来能够专心致志,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也能在与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和生活中感受到职业的快乐、生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再次,有利于幼儿园科学发展。积极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够使幼儿园形成良好的组织情绪和工作氛围。通过情绪管理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因此,重视和关注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管控、调节其情绪行为,可以使教师乐观从教、幸福生活、健康发展,并以此推动幼儿园的教育改革,提升办园效益和育人质量,促进幼儿园的科学、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二、当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近日,我们课题组就幼儿教师情绪管理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调研问卷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即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认知、情绪发现、情绪处理、情绪影响、情绪诱因以及师幼情绪的关系等。问卷采取开放式的问题,被访者可以自由选择随意回答。此次调研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380余份。此外,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和活动参与,通过走访市区、城镇和中心村的十多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近400名管理人员和幼儿教师,我们总体感觉幼儿园领导、管理者和教师个体在情绪管理方面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基本处于自我管理和随机管理的自发阶段。不少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情绪,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的责任意识、重视程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从问卷看,在情绪认知方面,有21%的教师对情绪管理不太了解,有9%的教师只停留在知道层面上,有52%的教师相对了解,仅有18%的教师较好地了解情绪管理的内容。在情绪发现和情绪处理方面,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有56%的教师选择用积极的方式缓解情绪,有42%的教师选择向他人倾诉来缓解情绪,有18%的教师选择通过自我调控消除不良情绪,仅有8%的教师对不良情绪置若罔闻。在情绪诱因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情绪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有78%的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感受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关于如何调节,有12%的教师回答顺其自然,有32%的教师选择通过调节来管理,有58%的教师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管控。在情绪管理效果方面,有23%的教师回答没有实质的作用,有36%的教师回答效果并不理想,有38%的教师回答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在师幼情绪关系方面,多数教师知道教师情绪与幼儿情绪是相互影响的,以及教师情绪对孩子的综合影响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能够正视虐童事件,并认真研讨。一致认为,个别教师因自身素质、职业修养、抗压能力等各种原因出现瞬时情绪波动、心情烦躁、行为失控,并使用粗暴的反常举动来对待幼儿是不当行为;这些不良情绪若不及时消除,长期积累,会出现职业压力症状,也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从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影响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首先,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相继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试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等,对幼儿教师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再加之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等因素,致使教师情绪管理难度增加。但从顶层设计方面没有及时跟进,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其次,从学校层面看,幼儿园对教师情绪管理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案和措施。随着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一些幼儿教师感到学识不够、修养不厚、能力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幼儿园严格、死板和机械的一日常规管理和幼儿中不少独生子女性格娇骄、家长过分溺爱等等,导致对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愈加复杂。作为园方,对教师情绪管理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既缺乏宏观的制度安排设计,又缺乏微观的针对性情绪管理措施和手段。再次,从教师个人来说,女性教师的生理心理特点,自身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人格特质、多重角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是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由于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所限,教师面临学历提升、职称评聘、家园沟通、幼儿管护、待遇落实、绩效考评和培训进修等繁重任务,再加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致使一些教师出现了慢性咽喉炎、身体不适、情绪不稳、甚至情绪郁闷等职业反应。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情绪管理是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剂”。美国著名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其著作《情感智商》中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并指出,情绪智慧占个人成功要素的80%。新的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一要重视情绪管理,增强自觉性;二要善于自我调控,掌握方法和技巧;三要保持心态平和,从容面对。只要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善于运用自我调节,实时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就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执教、愉快工作。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应该从社会、幼儿园、教师个体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探讨。

1.积极营造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社会环境。

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与社会情绪、组织情绪和职业情绪息息相关。国家要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在对教师的期望上要更人性化、合理化,并应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情绪氛围,以此来影响和促进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政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上。政府部门要重视教师各项待遇的落实、工作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的提升,为包括幼儿教师在内的教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让幼儿教师感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和被羡慕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绪氛围,促进幼儿教师的职业成熟和专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幼儿园管理者也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时刻关怀教师;家长应当给予教师充分信任和理解,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组织情绪,以此来强化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促使其做好自我调节,从而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保教工作中。

2.应注重建立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体系。

随着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厘清思路,明确重点,制订有效的包括情绪管理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制度建设,要营造情绪管理的文化氛围。幼儿园管理者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在管理制度、工作计划中重视教师情绪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措施安排。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育人情景等组织情绪氛围。园本文化对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度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教育活动场景要具有熏陶、净化和促进情绪管理的作用。同时,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顺畅的交流沟通渠道,时刻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引导教师合理宣泄,及时调节,防止个别不良情绪的蔓延和扩散。其次,要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园本管理既要体现以人文本及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又要运用法治思维,着眼制度管理,依法治理。情绪管理包括情绪接纳、情绪分析和情绪处理三部曲。幼儿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着眼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立足个体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情绪管理体系应该是情绪认知教育、情绪分析测评和情绪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整体。情绪认知教育即幼儿园重视要加强对教师的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情绪自我调节和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从而使教师能够增强情绪管理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表征能够敏锐觉察,正确接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实现自己的情绪转移。情绪分析测评是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对教师的情绪表征、情绪状态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评判。通过测评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增强情绪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情绪管理服务是幼儿园要创造条件提供情绪管理的各种服务,比如开展情绪知识培训、创建情绪宣泄平台、设立情绪交流网站、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再次,应强化自我调节,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场所,是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因而更要增强对幼儿教师的尊重、期望和信任等心理力量,这是保持平和心态、形成稳定情绪的基础。在保教活动中,教师的情绪主要体现在积极情绪的表层与深层次展现以及消极情绪的克制与转移上。因而激发教师的正向情绪及增强教师的心理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3.自主完善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维护体系。

情绪管理需要通过觉察、认知、缓和和转换等环节,为此,应首先建立学习制度,注重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职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的角度,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情绪管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其自觉意识,运用科学方法,调控自我情绪,逐步形成自己正能量的情绪磁场,并影响和感染他人。情绪表达是师幼之间交流沟通的基础,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学生的情绪,了解幼儿的心态,并对学生的情绪做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其次,要重视职业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稳定持久、积极和谐的情绪情感来源于教师对职业、对幼儿的真心关爱和呵护。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使幼儿情绪转变的心理基础。孩子行为的情绪化特征明显,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直觉感知,运用表情艺术,创设快乐、友善和自信的情绪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感受教师的情感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4.科学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4篇

一、情绪管理

1.情绪管理的含义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能以人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体验。而对情绪的管理是指个体驾驭情绪的能力。国内外学者关于情绪管理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类,适应性管理。即能够用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巧妙地对一系列情绪变化做出反应,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延迟反应。第二类,功效性管理。情绪管理是一种以服务于个人为目的、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活动。第三类,特征性地界定情绪管理。即个人能够驱动和组织行为,以适应特定情况下的环境。而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管理也做出了相关界定。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而言,情绪管理包括客体和对象(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理解他人情绪),过程方法(能察觉和控制他人的情绪)和生理反应(通过生理变化转换情绪)。

2.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

对教师的情绪管理可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从主体来看,分为教师的情绪自我管理和情绪他人管理。在教师情绪管理的客体方面,包括对自身、对学生、对课堂气氛的管理。其中,教师自身如何在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使学生能够达成教师预定的情绪要求是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思想品德课中的情绪管理

1.情绪管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后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学生学会认知、发展、创造的教育,这种教育必须是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人格,以问题为课堂教学纽带的教育。在这样的课程标准下,就要求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要求教师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心智的活泼的生动的课堂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要构建活泼、生动的新型课堂,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对课堂的情绪管理能力。

2.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绪管理分类

根据情绪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学生情绪管理和课堂情绪管理。学生情绪管理是指学生能够对自己情绪有着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的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处于现阶段的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对事物或自身错误的认知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3.教师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的途径

(1)加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一个教师对于一节课堂就好比指挥棒对于一个乐队的作用。他并不起主导作用,但却起着主引者的作用。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要能够轻松地掌控课堂,首先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只有当主引者能顺利自然的管理自身的情绪,才能调动乐队成员也就是学生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课堂积累来逐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2)掌握情绪管理的时间点。这主要是针对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捕捉情绪管理的时间点。如在“众人划桨开大船”一课,在课堂的前半段进行知识点讲述,而当教师感知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知识点时,就可以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升到公民与国家的高度,通过播放中国人民在革命及建设的过程中的奉献与付出的图片,一面o之以教师个人的讲解,在学生神情贯注的看与听中,很好地进行了一次情绪管理,达到了情绪升华的目标。

(3)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情绪管理。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教师都应该和学生形成积极的交往和互动,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教学生学”到“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实验、想象和思维习惯,所有这些都会促进学生发展。

(4)善于对学生情绪进行归因。情绪归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并根据学生情绪产生的原因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情绪管理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如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低沉、焦躁的情绪,那教师就必须考虑是课堂知识点呈现枯燥,还是学生自身原因出现的消极情绪。并据此进行调整。若是学生自身原因出现的情绪低沉,可以在课后进行沟通与交流。若是由于课堂知识点安排的枯燥导致的情绪出现无聊、低落,那就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思考,在课堂讲授中更注重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5篇

教师的情绪带动并影响着教师的思维、判断和选择,进而教师的情绪管理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情绪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和价值,现实当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情绪管理;改革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处于同样不可忽略的境地。他们在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同时身心受到巨大压力和考验,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心理负担和情绪的波动尤为值得我们关注。教师的情绪不仅影响学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关乎学生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怎样在日益升高的压力指数下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与特点

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表的“EQ”(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之后,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始走向深入发展。伴随心理学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探索,学者们慢慢开始关注情绪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影响。情绪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工作和生活,对于广大教师群体来说也毫不例外。情绪管理最先出现在管理学当中,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简单来说情绪管理就是对人们的情绪的管理,它把人的情绪提升到了一种资源的高度,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决定了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不可小觑。纵观现实状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情绪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面对社会现状的紧迫性

社会飞速的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在逐步积累,贫富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戾气弥漫的状态之下,人具有多重角色性,教师也一样,当角色发生变化,同样遭受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戾气时常围绕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关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考虑社会客观环境的使然,只是一味给予教师道德上的谴责,提出更高深的师德要求,然而面对现状往往无济于事。我们不应该压制教师的不良情绪,恰恰应该分析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帮助教师调节自己的情绪,研究并加强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二)面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教师往往受到严格监督,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多重压力。种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理负担与职业倦怠等问题有增无减,往往使课堂教学效果恶化。《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在某省举行的大样本调查当中,约58%的教师经常出现焦虑情绪表示自己的压力过大;约30%的教师时常因自身情绪低落而没精神上课;约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情绪不佳而在课堂上迁怒于学生;还有约14%的教师偶尔会因为上课氛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不懂得调试自身情绪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等;要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情绪往往带动着学生情绪,好的教学效果必定有一个好的教学情绪在主宰。教师必须通过情绪管理,使自身在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处于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自身的积极情绪带动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教师为师的本分与职责。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

多数教师对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一定了解。教师群体当中,特别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往往缺乏对自身情绪的感知和察觉容易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之中,进而影响整个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照本宣科,采用自上而下的讲授和说教模式,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惯性地忽略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有时候就算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需要调节,但是往往因为采用的情绪调节的策略机械、单一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终止。

(二)教师培训不重视情绪管理

当前,教师培训的内容一直主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恰恰忽略了教师情绪感受及情绪管理方面内容。教师普遍面临缺乏情绪管理方面系统培训的问题。由于缺乏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教师很难对自身情绪的变化及时察觉,大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的情绪分析方法,以至于当情绪出现问题时很难选用恰当的方法分析情绪的症结所在及时做出调整。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情绪调试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将其付诸行动,经常因为措施的不够有效而放弃,使得教师的情绪问题从自身角度难以解决。教师因为缺乏系统的情绪管理方法,仅依靠潜意识克服情绪问题,是导致教师情绪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三)学校情绪管理工作的缺失

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指教师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与调试,学校作为教师情绪的组织的管理者,也承担着疏导和转化教师负面情绪的职责。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对教职工的情绪管理工作呈现“缺失”状态。部分学校虽然设置了针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室,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相当一部分教师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部门存在。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学校行政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认知取向的偏差,他们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信念等,却缺少了对教师的精神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及重视。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长久以来受认知理论的影响,教师培训的重点往往集中于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技术等方面,忽视了教师的情感、情绪体验,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体会自身的情绪状态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影响。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引导教师树立一个科学的情绪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求发展,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教师树立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和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二)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

教师情绪管理培训的不完备是影响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之一,纵观当前的教师培训课程,要从培训理念和培训内容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的内容重视起来,不能像往常一样忽略。虽然,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的情绪管理也一样不能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培训中情绪管理的内容必须凸显出来,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开设有关情绪管理的相关课程,例如,美国的“社会与情感课程”、“情感判断与分析”早已被列入教师的正式教育之中。在英国有P.S.H.E课程和精神关怀(PastoralCare)课程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充实教师情绪管理相关知识的内容是当务之急。

(三)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培训的路径

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者要承担起教师情绪管理培养的责任,仅仅在学校内部开设心理咨询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教师情绪管理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情绪管理培训贯穿于教师培训的职前和职后,职前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开设和情绪管理相关的课程,使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情绪管理的培养铺设理论基础。这样有了理论做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运用这一系列相关知识,使自身情绪管理能力逐渐生成和发展。职后培训更多的是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重构和提升阶段,教师可以多途径地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等。

总之,深化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教师情绪使然,必须关注教师的情绪管理,不能忽视教师的情绪管理,使改革失去人性,影响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应然”角度出发,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的培训路径;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佳欢 田国英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杨春晓,译.情商[M].中信出版社,2010.

[2]张铁.消除戾气需要春风化雨[N].人民日报,2012.

[3]林崇德.教师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4]朱朕红.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以XX初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6篇

[关键词] 情绪领导行为 心理资本 知识分享

1 引言

知识分享是实现个体知识向群体和团队层面跃迁的基本方式,这种变化需要复杂的系统动力机制才能实现,组织成员的情绪和心境状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知识分享前置驱动因素,管理者行为中的任务设计、动机激发和个体关怀等内容都会对员工情绪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1]。随着积极心理学和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的深入,管理者针对员工情绪的管理能力和内容也得到关注。本研究尝试以高科技企业为例,深入探讨本土文化情境下管理者情绪领导行为对员工知识分享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优化员工心智空间和提升知识分享效果提供对策建议。

2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作为主观感觉状态,情绪能够显著地影响人们的心智和行为模式[2]。这种影响在个体和团队层面均显著存在,并因情绪的向度差异而有所不同。正面情绪使人们倾向于以正面态度评价和接受特定事物,并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行为主动性。Barsade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正面情绪会导致员工在团队内产生更多的互助行为和沟通满意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更倾向以理性的态度解决冲突,无论这种正面情绪是自我产生还是接受同伴的感染[3]。这一结论也得到了Tsai等研究的支持[4]。Rhee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团队整体情绪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效应。当团队成员拥有积极情绪时会倾向于从积极方面解读他人提出的意见,愿意与他人进行建设性互动,进而充实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并涌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5]。与正面情绪相反,负面情绪则会使员工减少工作投入,降低个体绩效[2]。Johnson实证研究表明员工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自我封闭,增加与组织的对抗倾向和组织内人际冲突风险,并显著降低组织内部凝聚力和组织绩效[6]。特别是当负面情绪中由感知不公正引发时,会使员工产生卸责行为,降低工作满意度。

管理者情绪领导行为随着对领导风格和情绪智力等理论的研究而逐步为学者们所关注。尽管团队成员均可以通过情绪设计和情绪传染对团队情绪和心理资本产生影响,但显然管理者对成员的情绪影响力更为显著[7]。情绪领导行为也成为领导支持行为框架的重要构面。作为主动的管理行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引导成员情绪的方式调整团队情绪状态,并提升团队绩效。Thomas等的研究表明了当管理者处于积极情绪下,团队会有更多的积极气氛[8]。但管理者情绪领导行为内容会出现不同向度,其中按照管理导向和情绪向度可将情绪领导行为分为4类,其中增加团队成员正面情绪和降低负面情绪是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管理,降低团队成员正面情绪和增加负面情绪则是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管理[9]。大量研究表明,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管理能够激发或唤起成员信心和兴奋感、充实团队心理资本、优化团队心理情境,从而显著促成内部互动提升团队绩效[10]。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管理意味着苛责型领导风格。这种情绪管理的后续影响效果不尽相同。当团队情绪为负时,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会产生“雪上加霜”的效果,明显抑制团队的情绪资本和整体产出[2]。当团队情绪为正时,威严冷峻的管理方式会使团队真实情绪和外在表现情绪之间存在落差,增加员工的情绪劳动,导致团队情绪耗竭和效率下降。不过冷峻的管理方式也可能平复员工过度高涨的情绪。由于本土文化倡导保持必要的忧患意识和沉稳状态,同时团队情绪过于高涨也有可能产生负面行为,所以低正向情绪或特定程度的负向情绪可能更适合本土企业团队的发展。因此,管理者需要对团队情绪做出适当的逆向调节,尽量避免成员出现过高或过低等极端化的情绪状态。

管理者情绪管理领导行为不仅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状态,而且影响员工对领导――下属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也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当管理者表现出鼓励安慰导向时,将会降低员工感知的权力距离,提升关系质量,从而优化组织内部交流和创新氛围[11]。相反,管理者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管理将会使员工感到情绪表达规范的约束,减低员工心理安全感,从而减少互动和交流的频率。

作为积极心理能力,心理资本由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坚韧组成。其中希望是积极的与动机有关的状态,乐观是将消极事件进行外部归因的解释倾向,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或团队对完成目标的自信度,坚韧则是摆脱失败阴影的能力[12-13]。与组织其他资本类似,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等都有显著的预测能力[13]。不仅如此,心理资本还能够在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田喜洲等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在对员工角色内和角色外行为影响中分别起到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的作用[14]。我们认为,心理资本是管理行为在管理对象心智层面的投射,管理者的情绪领导行为能够对下属心理资本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组织内部互动交流和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其中鼓励导向的情绪领导能够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团队情绪低落时的安慰管理导向则会唤起希望和乐观精神。威严冷峻导向的团队情绪管理会强化团队在情绪低落时的自我调节难度,导致团队产生封闭倾向,破坏组织社会资本的培育,同时威严冷峻的情绪领导也会使个体将心智资源投入到上下级人际关系的考量中,减少知识分享的内容。此外,部分学者认为心理资本属于个体特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15]。因此员工心理资本会约束和过滤管理行为的效果,例如乐观和坚韧的员工会对特定事件做出自我解释,从而消弭和屏蔽外在指责和批评引发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a1: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Ha2: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Hb:员工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Hc1: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知识分享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Hc2: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知识分享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Hd1:员工心理资本在鼓励安慰导向情绪领导行为和知识分享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Hd2:员工心理资本在威严冷峻导向情绪领导行为和知识分享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3 问卷设计

由于团队情绪管理存在二维向度,我们将鼓励安慰导向的团队情绪和威严冷峻导向的团队情绪管理分别处理。在对情绪领导行为的测量中,参考黄涓容设计的量表[9],其中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共9个测项,举例为“当下属因完成任务而高兴时,管理者会加以鼓励”,“当下属因陷入困境而情绪低落时,管理者会鼓励向好的方面看”;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共8个测项,举例为“当下属因表现杰出而感到兴奋时,管理者会说这只是正常表现”,“当下属面临困境时,管理者会指责下属的不是”。心理资本采纳了Luthans等设计的针对华人员工的问卷[12],涵盖希望和坚韧等要素共计20个测项,修正后得到16个测项。举例为“认为自身有很强的工作胜任力”等。知识分享参考了Chowherry整理多位学者研究而成的整合性知识分享量表[16],共7个测项,举例为“从同事处能够获得解决某些问题的独门诀窍”等。除人口统计变量外,全部项目均采纳利克特7点计量尺度。

4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高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查,并根据反馈的效果调整了问卷部分测项的表述。正式调查在济南和青岛高新区内展开,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4份,剔除其中明显不合格的回答,共得出有效问卷166份,有效问卷数量符合研究要求。在全部有效问卷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62.5%和37.5%,学历在本科以下、本科和本科以上分别占10.8%、42.2%和47.0%,企业工龄在5年以下、5-10年和10年以上分别占22.3%、43.6%和34.1%。

5数据分析

5.1.信度、效度和变量间相关系数分析

本研究通过计算Cronbach α系数衡量测度模型的信度,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心理资本和知识分享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90、0.88、0.91和0.82,均大于临界值0.7,表明本研究量表的信度较高。本研究所使用问卷项目是通过整理以往文献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构造效度主要通过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体现。我们使用LISREL8.54软件分别对各变量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计量指标在各自计量的变量上的因子负载都高度显著,各变量的AVE值(平均提炼方差)不仅大于0.5,而且各变量AVE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这表明本研究的计量尺度具有较好的会聚效度和判别效度,详见表1和表2。(其中表格对角线上数值为变量的AVE值,如鼓励安慰AVE值为0.70,对角线下数值为变量间相关系数)。随后,我们以计量指标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载为权重分别计算了各个变量的综合得分。详见表1和表2。(其中表格对角线上数值为变量的AVE值,如鼓励安慰AVE值为0.70,对角线下数值为变量间相关系数)。随后,我们以计量指标在变量上的因子负载为权重分别计算了各个变量的综合得分。

5.2.回归分析

为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各项假设,我们分别以心理安全和知识分享为因变量构建了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如表3所示,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下属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方向为正;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下属心理资本也有显著影响,方向为负。假设a1和a2通过验证。从影响强度看,鼓励安慰和威严冷峻的情绪领导行为对下属心理资本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鼓励安慰对知识员工心理资本正效应的强度要高于威严冷峻。

在以知识分享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变量我们发现,学历因素与知识分享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学历越高的员工越可能进入自己的知识世界,从而排斥对外交流。从模型3和4中能够看出,鼓励安慰和威严冷峻的情绪领导方式对员工知识分享分别具有显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模型5验证结果表明员工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b、c1和c2均得以验证。根据Baron和Kenny提出的判定中介效应的原则[17],分别对比模型3和模型6、模型4和模型7可知,在模型3中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在模型6中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仍然显著,鼓励安慰的显著性有所降低但仍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心理资本在鼓励安慰和知识分享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d1得以验证。在模型4中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显著,在模型4中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仍然显著,而威严冷峻的显著性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心理资本在威严冷峻和知识分享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假设d2得以验证。

6结论和管理启示

本研究以高技术企业为例,对管理者情绪领导行为、员工心理资本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和知识分享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和知识分享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心理资本是员工进行知识分享的重要前置因素,而且在鼓励安慰和威严冷峻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与员工知识分享之间分别发挥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的作用。

管理者情绪领导行为对高科技企业员工心智和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对管理者而言,外在情绪既可能是经过加工设计的,也可能是内心想法的自然表达,前者直接体现着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和管理能力。高科技企业员工多为知识型,对周边事务和人际关系往往更为敏感,因此有效调动其情绪进行知识交流是完成创新突破的前提,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有意识的情绪领导。特别是当创新失败团队情绪陷入低落或个体出现自我封闭倾向时,管理者需要付出情绪劳动唤起员工的交流意愿和工作热情。不仅如此,员工会从管理者行为中主动感知和解读其中的情绪,因此管理者应从管理行为上提供支持,如提供积极的反馈、维护人员互动过程中的公平以及提升主管自身的可信性等。尤其在团队整体处于消极情绪中时,管理者更需要注意用策略性的情绪反映和表达取代本能的消极情绪外显。需要说明的是,过于高涨的情绪状态会对知识分享和技术研究产生负面影响,管理者应适当进行反向调节,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

研究结果还表明,员工心理资本不仅对其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预测效应,而且能够强化鼓励安慰导向的情绪领导行为对知识分享的促进作用,并减少消极情绪领导行为的负面影响。因此,员工心理资本建设在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特殊意义。员工心理资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因此管理者需要通过致谢、赏识或互动反馈等优化员工的心理情境,协助培育其乐观、坚韧的精神和自信力;同时组织需要设计系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推动组织内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并通过树立积极的解释风格和成功体验等方式充实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而屏蔽部分消极管理行为对员工心理和知识分享等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是:本研究仅以高科技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未来研究可拓展至其他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未来研究方向包括:①考察领导成员关系等要素在管理者情绪领导过程中的作用,更好地识别情绪领导的作用机理。②综合考察影响员工知识分享的其他前置因素,从而提升组织知识管理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Weibler J, Kupers W. How emotional i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re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a necessary extension.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6,27(5): 368-383.

[2] McColl-Keenedy J, Anderson R. Impact of leadership style and emotions on subordinate performanc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2,13(5):545-559.

[3] Barsade S. The ripple effect: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behavio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47(4):644-676.

[4] Tsai W, Chen C, Liu H. Test of a model linking employee positive moods and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92(6):15701583.

[5] Rhee S. Shared emotions and group effectiveness: The role of broadening and building interac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3):605-622.

[6] Johnson S. I second that emotion: Effects of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affect at work on leader and follower outcome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8,19(1):1-19.

[7] Bono J, Foldes H, Vinson G, et al. Workplace emotions: The role of supervision and leadership.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92(5):1357-1367.

[8] Sy T, Cote S, Saavedra R. The contagious leader: Impact of the leader’s mood on the mood of group members, group affective tone, and group process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 90(2): 295-305.

[9] 黄涓容.领导者的团队情绪领导行为和团队绩效、团队内冲突的关联及其调节作用[学位论文]. 嘉义:台湾中正大学,2009.

[10] Glinow M, Shapiro D, Brett J. Can we talk, and should we? Managing emotional conflict in multicultural tea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29(4):578-592.

[11] Newcombe M, Ashkanasy N. The role of affect and affective congruence in perceptions of leader: An experimental stud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02,13 (5):601-614.

[12] Luthsan F, Bruce J, Fred O,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5, 1 (2): 249-271.

[13]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39(2):322-326.

[14] 田喜洲,谢晋宇.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23-29.

[15] Hosen R, Solovey-Hosen D, Stern L. Education and capital development: Capital as durable personal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on the happiness of individuals.Education,2003,123(3): 496-513.

[16] Chowdhury S. The role of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in complex knowledge sharing.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5,17(3):310-323.

[17] Baron R, Kenny D.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作者简介]张彦,女,1979年生,博士研究生,讲师,8篇。

情绪管理的知识第7篇

[关键词]情绪;情绪资本;智力资本;员工帮助计划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68-04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凯文•汤姆森在《情绪资本》中将“情绪”这一要素的重要作用为人们呈现出来了。凯文•汤姆森认为:要想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本,就必须管理好两大因素:一是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即员工的知识,二是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即那些能激发人积极行动的情感、情绪和信念。[1]

在管理科学发展历程中,人性假设从来都是管理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的论证过程,现在正向“文化人”发展。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研究,管理科学也由理性主义渐向人本主义转变。组织往往认为失误或失败源于管理、营运方面等纯理性的问题,却忽视了使用这些工具与技术的人的情绪与情感。东方哲学所讲究的“身心合一”同样适用于组织管理,要充分发挥组织的竞争性作用,就必须重视和管理好组织中的情绪资本。[2]情绪资本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情绪资本的内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的发生与生理本能需要的是否满足相关。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喜悦、满意;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体验。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也会产生出复杂多样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鲍恩的情绪系统的理论假设: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受到情绪系统的控制或许远远不止于此,是我们大多数人未能想到的。情绪在人类的行为促发、调节作用是巨大的。临床心理学和许多行为研究工作都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实:人的行为,无论在思想、分析、推理,或与其他人打交道,总是无法避免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的情绪反应,虽然我们有时候觉察不到,但与人的行为高度关联。[3]

情绪是可以积累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影响企业的性格,这种积累的情绪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对企业的影响是双面的。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和“内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指存在于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士的感受,譬如品牌价值、商誉等。它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并被纳入到企业资本的核心。外在情绪资本已被确认为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列入企业资产进行考核。内在情绪资本则指向员工的内心,具体包括企业员工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资本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影响会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或所提供服务的水平。

二、情绪资本对组织的影响

凯文•汤姆森在其《情绪资本》一书中这样说道:“在新世纪,情绪资本将成为每个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很多组织都已开始着手进行知识管理,但如果员工的情绪是负面的,比如没有共识、压抑、忧心忡忡、缺乏信任等,那这些智力资本都会变得没有意义。情绪资本确实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财富,但若认识不当,情绪资本同样也可能会毁掉整个企业。忽视企业的情绪资本管理的企业都不得不为这些负面情绪带来的诸如劳资纠纷,生产率低下等后果买单。在未来的资产负债表上,情绪资本应该同有形资产一样列入其中并被妥善管理。情绪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资本推动知识资本创造价值

在凯文•汤姆森看来,只有经营好情绪资本,企业才可能整合和优化信息资源,挖掘出更多的智力资本。如果不能为知识赋予积极的情绪,知识就是苍白而无效的。知识不仅是分散的,而且能够被明确表达的知识(如科学知识)仅是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许多知识具有不可明确表达,也无法完全传递和集中的性质,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而存在,即知识是个体的、局部的。知识只有在愿意付出时,才有真正的价值,这里的愿意,表面是个体对交换的价值判定,实际是个体对自由的幅度感受,一般称之为情绪。情绪一直是推动企业的基本动力。一个优秀企业的品牌价值就在于“对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外界的影响是企业最实际的资产。[4]

情绪通过主宰人的健康、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人的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影响企业的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情绪主宰人的健康。现代生理医学、心理医学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不良情绪危害身心健康,主要会导致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健康或亚健康;良好的情绪能促进身心健康,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心情愉快状态下工作,员工通常不会觉得很累。著名的霍桑实验是最好的证明。众所周知,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如何能干好工作。

(2)情绪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左右动机。情绪可以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为效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行为效率,对动机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降低活动效率,对动机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情绪兴奋性会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能促进人积极地行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5]第二,调控智力活动。 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知觉选择,维持稳定的注意或重新分配注意资源到更重要的刺激上,对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人在高兴时思维会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而悲观抑郁时会感到思维迟钝。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一百年前说过,一个人只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和激情采取行动,就可以成就伟大。从本质上说,人都是生活在精神里、感受中。百年管理史,枝节纷繁,但主干不变,是人,是人情绪的释放与引导,只有激情才能开启潜意识之门。只有激情才能在明确地唤醒智力,使其转化成资本。黑格尔曾说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世界上的伟大事物都是靠激情来成就的。由此可见,通过注重员工的情绪管理,保持员工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资本、各种信息通过员工的积极工作而转变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企业创造价值,既通过人才的智力资本和情绪资本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2.情绪资本构成组织的性格

性格往往会作用于客观环境,进而引发各种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的趋同或趋异。这些趋同或趋异,也往往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性格是人的心理个性特征之一,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从人的性格表现看,企业的活动同样可以有性格的表现,这些表现就构成了企业的性格,“企业性格”反映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员工所具有的性格特质,必然会与企业的“性格”有丝丝缕缕的关联,并形成一定的工作风格、价值观以及工作习惯等。企业的性格主要是由其员工与股东的情绪、感受和特点所组成。组织不仅仅是由数据和图表组成的商业实体,组织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人的集合;它的所有要素,包括产品、服务、品牌,都与情绪交织着存在,它的性格也是员工智力和情绪所创造的。组织的性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其原因就在于组织是由不同的人所构成。

组织性格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顾客对组织的看法。情绪在人的行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及决策作用,情绪是人们性格的强大驱动力。“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道理,对企业也适用,组织有人组成,人的性格决定组织的性格。当一家组织的性格直接与人有关时,那人际关系便是至关重要的,而股东、员工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则决定了组织独特的性格。沟通渠道越通畅,沟通效率越高,组织的性格也就越丰富多彩。而能够成功地赢得员工心灵和意志的企业,就一定能塑造出充满热情、执著和激情的组织性格,这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员工希望在个人喜欢的、与自己的性格有些类似的组织里工作;顾客们也喜欢购买符合自己品味的组织的产品,而这才是组织性格的精髓所在。

3.情绪资本影响组织的人性化程度

一个能将知识与情绪运用自如的企业,也必定会更加“人性化”。如今,很多的企业高层领导致力于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在其著作《长寿公司》(The Living Company)中是这样描述这些企业的:“当人们谈及这家企业时,仿佛是在谈论一个具有心智和个性的生命体。”

(1)人性化管理有利于组织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组织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以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组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活力和惟一具有创造力的核心资源。由于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意识、观念、性格、习俗等诸多因素,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用激励和情感交换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群体的内在凝聚力,创造更大价值。

2.注重情绪资本有利于实行差异化管理。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冰山图”能给我们一个更加直观、形象、清晰的认识。

资源来自于新浪网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一般管理中将决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浮出水面的可见的理性化的层面上,而那些深埋于水下的人性中更为深层次的东西则常常为管理者所忽视。导致组织失败的却常是这些水下的东西,由于管理者一般习惯于从可见到的东西出发来考虑员工的需要,因而就会出现员工的所得非所需的现象。[6]人与人的需要是有差异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仅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或者是组织的意志去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或措施,就会导致管理者不愿看到的情景。如果管理者注意到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导致的需求不一样,进而在管理中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那么就有可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4.情绪资本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与激发创新能力

情绪资本能有效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大部分组织内部管理不善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员工的情绪、情感,没有将他们的情绪纳入组织管理范畴,没有与员工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价值观。树立一种情绪资本的理念,将会促使企业管理者时刻关注员工情绪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和完善管理制度。员工如果能不断保持积极情绪,将自己当成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就会为组织的发展持续地注入新的竞争性的人力资源,从而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组织,创新潜力也得以激活。智力资本是组织探索未知数的基础,情绪资本则扮演替员工清除探索道路上的负面情绪的角色。

三、构建员工情绪管理机制的途径

员工的情绪关系到组织的稳定与发展,根据对情绪内涵的梳理以及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文献,文章认为构建员工的情绪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应该重视人的复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消除和转化员工负面情绪;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训员工进行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及构建完善可靠的情绪管理机制。

1.承认人的复杂性,实施以人为本为主导的差异化管理

企业管理者要想对员工进行情绪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从员工感受出发,充分重视人性,认识到人性“复杂”的一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复杂人”的假设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入组织的,其中最主要的需要是实现胜任感。这种胜任感人人都有,但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情绪管理充分重视人性的“复杂性”,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外界刺激的评价不同,情绪反应不同,导致的行为方式也就有所差异[7]。在此基础上,情绪管理更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关注员工的情绪需要,将员工积极的、正面的情绪激发出来,从而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

2.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有效的对员工进行情绪管理,需要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境,运用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调整好员工的情绪,这又需要相关的激励理论的指导。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Stehpen P. Robbins)将激励定义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对员工的情绪管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指出,人的行为取决于其需要,而人的需要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从物质到精神的。人的需求满足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情绪管理。而企业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便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积极向上的情绪,使得员工在向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动力。激励机制的完善,必将极大地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情绪,增强企业的内部活力。[8]

3.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消除和转化员工负面情绪

人们经常要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因此,转化员工负面情绪就显得很有必要。管理者在这一点上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和确认员工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如员工关系是否和谐、工作设计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公平等。只有找到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企业要善于化解负面情绪,使之变成一种可控的、能够使企业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提高组织和工作效率。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消除和转化员工负面情绪。员工帮助计划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企业可以设置放松室、发泄室、茶室等,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或者制订员工健康修改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帮助员工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程度;设置一系列课程进行例行健康检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等。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EAP项目[9]。日本企业在应用EAP时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管理”的模式。

4.培训员工进行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

在情绪管理过程中,首先是对个体的情绪施加影响,组织采取措施是一方面,但员工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不可忽视;其次,由于情绪与认知有关,不同的个体在同一情景下情绪反应也会不同,因此,在实施各种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变量的影响。引导员工进行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把情绪智力的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一是要对情商知识进行宣传、传播,让员工了解情商知识及其影响;二是对员工进行情绪智力相关知识的教育来提高感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并掌握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及自我激励的技巧。如职业道德教育、美感、理智感的教育以及如怎样对待自己的情绪波动,怎样观察他人的情绪,如何积极交往等等。三是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员工情绪智力的竞赛活动。

5.完善可靠的情绪管理机制

加强情绪引导,应有可靠的管理机制为保障。(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安排领导具体分管,设立专门职能部门,选配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教员管理和指导具体工作。(2)建立与健全情绪管理规划机制,建立严格的长效情绪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情绪管理。(3)完善目标激励机制,细化、量化情绪管理内容,设定管理目标,实行定性与定量,考试与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奖惩挂钩。

另外,组织可以通过主动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以提高员工情商,升华情绪资本。每个员工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情感问题以及不同于他人的情绪处理方式。尽管企业很难完全掌握员工错综复杂的情绪世界,但企业如果有一个能激励员工为之奋斗的愿景和一种被员工认同的价值观,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有可能激励员工超越个人情绪,激励员工以高度一致的情感凝聚成情绪资本,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佚名. “情绪”的地位有多高?简介鲍恩关于“情绪”的理论认识[EB/OL].lib.省略/deploitation/HTML/129371_2.shtm,2005-03-22.

[2]吴绍棠.情绪资本的价值分析与情绪管理[N].光明日报网络版,2006-08-04.

[3]梁钧平.“理性人”和“情绪人[EB/OL]..

[4]黄海艳.情绪资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6,(3):68-70.

[5]李保国.使命和使命管理.首届中国商界智业坐标人物高峰会议(北京)[C].2004-10-23日-24日.

[6]一 波.性格突围――领导性格与企业性格之博弈.中国计算机报[N]. 2004-12-27.

[7]张 洁.知识型员工消极情绪来源及管理策略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12):18-20.

[8]朱学海.对加强烟草基层商业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的思考[EB/OL] 省略/management/watch/enterprise/20083/20083246553_294477.shtml,2008-3-25.

[9]张一君.物质时代,投资员工的心理资本[N].中国经营报,2008-4-21( B03 ).

Construc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Employee’s Emotional Capital

Li Zhenyue

(The Business School of He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