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合集7篇)

时间:2023-09-05 16:31:45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1篇

一、综合性的原因

什么原因使得综合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这要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小学生与服务领域———基础教育谈起。

(一)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同样,每个人在一生中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也要经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小学生无疑处于认识的第一个综合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处于发展早期,所见事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在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探究倾向多表现为“为什么”特别多,这些“为什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主要是整体的、综合的。[1]小学生的这一求知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驾着飞船的宇航员徐徐向地球靠近时的所观所思。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历经宏观—中观世界,不可能直奔微观世界。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显然首先是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基于小学生“认识的综合性”和“问题的综合性”的特点,就要求小学教师综合掌握各方面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很深,但一定是内容全面的,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使得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准确解答,共同进行讨论,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小学生提问时教师当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拒绝回答、闪烁其词或推荐其他教师回答,就会使问题的解答由于时间的迟滞而减弱效果,并逐渐弱化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发展广泛联系的基础性、启蒙性知识[2],也就是综合性知识。小学生长大以后,经过其筛选后感兴趣的深层问题由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中学教师回答,使他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果用公式表达即为:小学教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

(二)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

我们通常把小学生比喻成幼苗,是因为他们如幼苗一样稚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也如幼苗一样脆弱,难经风雨,他们只有在和煦的阳光与温柔的细雨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说全面的知识、准确的知识即综合的多学科知识是小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养分,那么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抚育他们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与温柔细雨。与初中及以上学生相比较,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归在教育类专业之下,揭示了这一阶段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即“如何教”的知识比“教什么”的知识更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可以写出如下公式:小学教师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教什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与“教什么”的知识是综合的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一样,“如何教”的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知识同样也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些知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小学教师必须综合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处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p.261)。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倡导知识的整体性,在纲要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以及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小学师资的培养规格必须是通识通才、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才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4]高等教育关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些方面应该讲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影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通才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的提高而逐渐减弱”[5]。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接受通才教育,那么小学教师当然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通才。

二、综合性的具体内容

综合性既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综合才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综合?是各门学科覆盖全面的拼盘式的综合,还是具有自身科学体系的综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不同方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模块的综合

这主要从知识面、知识的数量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数量上。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有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与中间型模式[6],就三种模式而言,课程设置基本均为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包括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音乐、舞蹈、书写)等等,既包括“如何教”的知识也包括“教什么”的知识,还涵盖了学生学历提高的考研知识。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其它师范类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等问题,需要学生跨学科选修,且可多学科选修,如在中间型模式下文科方向学生可选修理科方向、英语方向的课程等,以适应从事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甚至包班教学的需要。

(二)文理兼融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也体现在既要提高小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开发智力的能力,还要提高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似乎由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能够实现,其实不然,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本身都是相通的,之所以人类将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完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后引起轰动,他指出“由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历史传统、哲学倾向和工作方式的诸多不同,两个文化群体即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交往,久而久之,或者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或者相互瞧不起、相互攻击,导致‘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的文化危机”[7]。由此引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争论最终得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融合才能克服人类生存危机的结论。其实,科学与人文犹如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高飞万里,竞胜长空。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文理兼融,具有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才不会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准确的,而这正是小学生初观世界的正确面貌。

(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这主要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上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与促进教育理论的实践彼此深化与提高方面。教育理论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强调的是普遍性、逻辑性、本质及规律。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最初级水平是正确描述实践本身,严格意义上它不能算理论,但它已区别于实践本身;第二级水平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实践中的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它已进入理论形态,但还是对具体实践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第三级水平是对某类实践的规律揭示,它已呈现基本的理论形态。[8](pp.160~161)由于不同层次的理论所具有的指导功能、指导范围、指导作用不同,企求用一个或一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教育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能够高站位、多视角看待教育实践问题。而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由于教育理论欠缺致使课堂出现过于追求技术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小学教师本科化趋势的理由所在。由于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小学生,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一定是五彩缤纷、复杂、多变的。为了加强职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了分段全程实践、总实习加大至一学期、顶岗实习等多方面探索,既包括学时数的增加,也包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然,有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就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关键是转识成智。所谓‘识’,就是指作为系统知识的教育理论,所谓‘智’则是指具体的教育实践智慧”[9]。这对于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更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

(四)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的理性传授与情感感染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科学地掌握知识,又要通过张扬个性使所教知识生动、活跃起来。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6—12岁儿童,鲜活的知识显然对他们更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10](p.276)目前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缺乏;学生考试分数高,但生活却并不生动鲜活、缺少色彩;学生实习课堂中对学生的表扬不断,但表情僵硬,语言和教学情境难以统一,对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情感教育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遨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情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审美情感。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修养。这些课程本身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些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情趣,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当然上述课程仅仅满足了第三个方面情感需要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方面的情感需要则要求所有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与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来源于大学教师的熏染。其实追求真善美从来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内心需求。人类将追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将追求“善”的任务交给了道德与伦理,将追求“美”的任务交给了艺术。因此,富于情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对“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善”怀有深深的共鸣与敬意,对“美”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憧憬。只有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内心充盈、步履坚定、激情满怀。

三、综合性与专长性的关系

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是一对矛盾。四年本科的学时数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顾及知识的横向宽度又要顾及知识的纵向深度显然难全其美。因此,既然承认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承认横向知识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应该认可适当减少纵向知识的现实。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逻辑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获得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飞行员乘飞船由远及近了解地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肯定处在离地球比较远的位置上,而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则依次靠近,研究的问题随着位置的逐渐拉近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由于小学阶段讲授的知识处在宏观位置上,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因此,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综合性与专长性都是专业建设的需要,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对于某一专业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综合性还是非综合性或称专长性,都是由专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综合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专长性,同样,以专长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综合性。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只是工作需要的很少一部分,在任何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优异成绩既需要大量的专长性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知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2篇

【关键词】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高危行为;五位一体;动机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前所未有的疾病和诱惑不断产生和蔓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转型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浓烈,求知和探索欲望强烈;同时,心理承受力、判断力低下,抵御诱惑的能力也很薄弱。因此,在面对纷繁百态、变化万千的新事物新社会时,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损害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和动机理论,针对大学生高危行为进行“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试图建构符合我国大学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以及婚外,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五、结语

“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个人为主体,以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健康教育为核心,将大学生自预和多元主体综合干预相结合,从灌输知识、形成态度到促进健康行为,三程序贯,贯穿大学生成长过程,整体预防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发生,这种方法积极、科学、有效,且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假以四方主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可望极大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高危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2] 刘桂珍.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742).

[4]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 2011(5).

[6] 杨铁凡,金友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医,2013(10).

[7] JING SHUGLING.Survey on sex conceptand behavior of city unmarried youths in 1990s.Chin Pop Sci,1997(2):50.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3篇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避孕套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性行为;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及婚外性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性行为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4篇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客观的事实。虽然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探索在我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综合性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妥善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成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应在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材研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教育实践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一、树立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理念

教育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的基石,如果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那么整个教师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合理的目标定位,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办出特色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应着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理念定位。当前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实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重心转向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后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就业竞争加剧以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目前我国教师供给从总体上说,在数量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需求总体上已经从单纯数的增长走向了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规格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同时,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职业正从非专业、半专业向专业化转化,教师专业化被世界各国认同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专业化理论、知识、能力,而且应该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与“反思者”。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好,而且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专业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要培养善于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型教师。相应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探究型教师或反思型教师,而不能仅仅定位在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之上。

二是办学目标定位。由于建国后我国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大多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通过改制、合并、升格等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教师教育一度面临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所谓“去师范化”倾向,虽然现在这种消极影响和无序状态正在得到扭转,但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形成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还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准确定位,确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由于教师教育是综合性大学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其办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定位相吻合,所以综合性大学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历史与现实、办学资源、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基础教育中各类学校对教师需求层次的不同等情况,准确定位其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只有办学目标和相应的培养层次目标准确定位,各个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才能办出自身的特色。当然,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层次目标定位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定位应根据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变化以及本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相应调整。

二、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载体。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专业类课程三大部分。我国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培养师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而且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结构一直主要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及教育实习、见习等几大块,以至于人们常常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称之为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老三门”。以“老三门”为主体的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存在着课程体系封闭、课程结构僵化、课程内容陈旧、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难以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轨,在现实中往往被受教育者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课程。人们对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价值认识程度均较低。针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的弊端,综合性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以教师专业化为灵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以培养探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教育类公选课来提高学生整体的有宽厚文化基础的综合素养。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具有高学术性和多学科性的内在优势。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学科门类较多,在此基础上开设的高水平的课程也较为广泛。利用这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师范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当然,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注意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以及工具类课程的交叉设置,以使师范生文理知识兼容,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复合型思维的训练,以符合培养探究型教师的需要。

其次,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应强化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如何合理安排教育专业类课程,调整和更新其课程结构,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应该考虑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针对传统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体系僵化、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践等问题,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应设置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灵活、模块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从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属性来看,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拥有传授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而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靠教育专业类课程来传授和培养。教育专业类课程要能确实培养、提高教师从教的能力,不能仅仅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老三门学科化的课程。因为教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分支学科群,不是传统的老三门所能涵盖的。教育专业类课程的设置,应当兼顾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的应用两个部分,二者不能偏废,应着眼于教育科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所以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开设,既应包括教育理论课程,也应包括教育技能课程,更应该包括教育实践课程。当然,这三类课程仅仅是教育专业类课程的三个大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由若干个并列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来组成。教育理论课程一般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教育心理等课程模块构成。教育技能课程一般由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技能、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构成。教育实践课程有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微格教学与授课训练等构成。当然对于教育专业类课程中的三大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模块或课程模块,并不是都设定为必修课程。可以在每一学习领域中,设置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同时必须在每个学习领域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不仅内容丰富,突出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教育专业基础,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大,克服传统教育类课程体系封闭、结构单一的弊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重往往较低。这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类课程受到重视,所占比重较大的趋势不相符,更不能彰显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尤为需要警惕的问题是,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明,教师教育有师范性弱化之嫌,更谈不上加大教育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的问题了。这显然与世界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三、编制具有对话性、反思性的教材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要实现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目标,除了要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外,还少不了要有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相配套的好的教材。然而,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教材建设滞后,教材研究薄弱。且不说通识教育类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就是最能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空洞、脱离实践等问题,不仅不能反映相应学科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教育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版本颇多,尤以教育学类课程的教材为代表,有数不清的新编版本,可以说是一片“繁荣”,但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抄袭和模仿的产物,从体系结构到内容,少有科学的原创性,版本之多与创新实实在在的不相称。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这种观念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仅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教材编写的宗旨明显是在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而不是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宗旨,而不是把教材知识当作研究和思考的材料,给人以反思、启迪、甚至不断创造的起点。结果本应该是教师职业必备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却被师范生视为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学习这类课程只是为了考试,考完即忘。可见教师教育教材研究的薄弱以及开展教材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教育观的转变是教材创新的根本。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不断创造的“起点”。所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教材观必须转变。这并不是说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不重要,而是强调在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要让这些知识给予学习者一种美好心灵的唤起,给人以启迪和陶冶,给人以创造活力和智慧价值,而不是仅仅准确无误的掌握或者复制、再现这些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教材书写的知识逻辑,教材文本的目的并不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供学习者掌握,而在于凭借教育知识来引导学习者体味教育知识中的智慧,让学习者拥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为此,教育知识的呈现必须具有开放性,而不能以独断的凌驾于教师和学生之上的“立法者”的面目呈现。这就要求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要具有对话性和反思性。好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应体现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它是引领学习者和教育者展开教育对话的媒介和向导。它既是教育对话的文本,同时又是对话的参与者。它既不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同时也不是纯粹的材料,它代表了一个未出场的言说者或思想者,它是在教师与学生之外的平等对话的“第三主体”。教材肩负着为教育者、学习者提供言说、反思的对象和起点的职责,教材的对话性和反思性要求教材编写要围绕有真实意义的问题展开,要具有实践取向,克服传统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需要,脱离学术前沿的情况。为此,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的编写要紧密围绕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这一理念,凸显对话性、反思性与实践取向,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具有恒久价值的能反映儿童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时吸纳反映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实际,建立具有对话性、反思性、实践取向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教材体系。

四、开展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

对于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来说,除了要有与此培养理念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还要改变教师教育活动中与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术型教师适应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培养活动方式,实施反思、参与和实践基础上的多样化的培养活动方式。目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学形式主要还是灌输式或者说是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处于支配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基本上仍是教师“一言堂”,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以抽象地讲授为主。而且由于承担教师教育的教师大多没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主要讲授理论性知识,只能是凭借书本和资料对教材内容加以阐述,

“纸上谈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应不足,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时代性不强,缺乏直观性、现实性。结果,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沟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这种现象在教育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据调查,“教与学的方式过于单一”仍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这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正确性,强调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灌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甚至把讨论的、活动的或探究的内容首先改造成结论性知识,而后灌输给学生去掌握。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灌输从来就不等于吸收,教的传授因此不等于学的接受。接受或吸收的实质,只能是学生主体自主判断、选择、取舍而后理解、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原来灌输式和偏重于抽象地讲授的方式,提倡实施参与、反思、实践为特征的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和倡导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系统讲授和沉默静听为积极的讨论和对话所代替,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作的,不是单纯接受的而是不断探究的,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知识经验的传递一接受和教育教学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通过主动参与和反思来学习。相应地,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倡导以理论讲授、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经验分享、合作研讨、实践训练、指导反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创建以自主、对话、实践取向为特征的教学文化。

五、强化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

教师的培养不可能脱离一线教育的实践体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现场体验”与“临床实践”作为教师培养的专门标准提出。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实践课程太过薄弱。教育实习通常为6~8周的时间,即使把见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加起来,一般教育实践周数也都没有超过12周。这不但与国外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普遍被延长的趋势不相符,而且如果去掉教育实践前的准备、熟悉情况以及实践后的总结的时间,真正的教育实践时间相当短暂。再加上许多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一般都是几个实习生同在一个班级短时间、集中式的实习,往往造成学生的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效果极不理想,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得不到落实,很难给学生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反思自己的实践以及补救的机会。不仅教育实践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而且长期困扰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育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形式和内容单一、组织管理松散等现象目前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对于要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而言,显得相当滞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目前的教育实践课程。

首先,要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这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也是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了时间的保证,才能让师范生全程深度地参与教育实践过程。其次,教育实践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教育实习、见习应该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之中。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各发达国家普遍将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教育实践分散在各个年级来进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俄罗斯采取渗透式的实习方式,把为师范生安排的不少于20周时间的实习分配到各个学年中去进行,从而使得实习与学习始终处在一种相互印证和彼此结合的状态。英国的教育专业训练课程中呈现出“学校体验”替代单一的教学实习的趋势。“学校体验”被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与其它内容的教育交叉进行,互为支撑,使师范生从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开始,就接触和联系中小学,了解并熟悉教师职业技能。这种分散式的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观察现实、参与现实,另一方面能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师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变静态模仿式为动态辩证的反省与经验积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另外,在教育实践内容上,应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学实习。最后,在教育实践的组织管理上,可探索通过“教师发展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等机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现教育实践在组织管理上的制度化、合作化。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6篇

关键词:综合大学;教师教育;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3-0136-07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传统的师范教育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有鉴于此,欧洲教师联合会的教育专家们,于1991年率先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理念,倡导综合大学应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之后,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更是备受关注,可以说,它是世界各国大学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美国大学的教师教育基本上形成了学科背景“综合化”、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课程内容“实践化”的培养模式,如阿诺顿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都强调“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密歇根州立大学基于课程整合的取向,提出了“一体化教师教育”;芝加哥大学不再设立教育学院,而是将教师培养基地拓展到更加广阔的空间,等等。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者也开始研究如何在非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问题,王长乐的《综合大学教师教育》、郑东辉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等都是较早研究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文章。近年来,汪霞、刘艳侠等探讨了综合大学办好教师教育的优势、存在问题和对策,这标志着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迄今为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综合大学拥有文化底蕴、学科设置、学术研究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但是,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所遵循的是两条不同的培养路径,前者举办教师教育既不能完全依照自身的教育理念,也不能简单地移植后者的传统做法,而应当在新的环境下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能满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构建符合综合大学发展逻辑的教师培养模式。为实现上述设想,管理学领域常用的SWOT分析法是一种可行的研究工具,采用这一工具,可以使我们能更全面地分析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态势,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综合大学概念解读与SWOT态势分析法

(一)综合大学的理念

综合大学,又称综合性大学,此概念的内涵首先与大学理念有关。在“大学”一词前面加上“综合”二字,其实就是同义词重复。根据纽曼的经典表述,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是因为它“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践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既然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的“至高保护力”,那么,从认知模式上来说,它必然要致力于知识的完整与人格的整全,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类似的论述。在雅氏的观念中,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按照上述观点,大学的综合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知识的整体性,即在“自然规律的永恒真实性”原则下,实现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的贯通,使得人们可以从整体把握知识的真谛,而不是仅从某一个侧面感受其“光芒和荫蔽”;其二,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即无论是人德能力的提升,还是人格的发展都需要全面开展。

综合大学除了理念上的综合和整全外,现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即知识分类体系的综合实践。无论是纽曼的经典表述还是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都是建立在培养知识精英的基础上的,他们试图将一种“基本的、认知的理念”作为构建大学的根本。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共生,以及新信息技术的涌现所导致的知识的传播不再是精英分子的专属,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被公众所掌握。由此再进一步来看,由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增多和细化,越来越多的“学术群落”开始在各自的轨道上齐头并进。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根据学术领域的认知特征,以及研究群体的社会特征,提出了包含四个领域的知识分类框架: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这四个领域在研究方法、知识结构和价值导向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而且在它们各自的领域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视域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学科的设置经过了由粗到细的细化过程和由细化到细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过程。学科本身的发展和分化,反映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也反映了人类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加深。今天的综合大学,是指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多科系高等院校,这些大学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的各种专业。此概念实质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门类,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跨越;二是致力于学科的综合与学科的融合,进而在此基础上建设合理的学科群。在综合大学,学科的融合并非只是不同学科的简单拼凑或机械组合,更不是专业的简单叠加,而是合理地利用学科之间的共通性、交叉性和互补性的学科群的建设。

中国自大学产生之日起,对综合大学的建设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主持制定了《大学令》,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肇始,这也是首次对“综合大学”概念作出的阐述:高等学校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七科,以文、理二科为主;必须文、理二科并设,或文科兼法、商二科者,或理科兼医、农、工诸科至少一科者方能称大学。1948年颁布的《大学法》规定: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学院,凡具备三个学院以上者称大学,否则称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调整与发展,国务院于1986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大学的设置须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称大学者须符合:(1)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2)在文科(含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法、财经、教育(含体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3)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水平;(4)全日制在校生计划规模在5000人以上;但边远地区或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渴求,综合大学的数量和规模亦不断攀升。

综上所述,现实意义上的综合大学并非是一个固有的概念,它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产物。综合大学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多学科性,是指在综合性大学里,应当包括多个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学科或学院;(2)科学研究性,是指在综合性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3)基础性,是指在综合性大学里,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于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SWOT战略分析模型的概念与应用

SWOT分析(SWOT

Analysis)是战略研究设计学派的著名战略系统模型,也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哈佛商学院的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SWOT分析模型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该模型通过描述某一研究对象同时存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观察其整个系统环境,并将不同因素进行匹配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与策略,对它的分析依次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系统环境因素的分析。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和威胁,属于直接影响组织发展的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和弱点,属于组织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主观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要综合考虑组织的历史表现、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2 SWOT矩阵的建构。基于内、外部因素的分析结果,SWOT分析法的第二个步骤便是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将各种因素进行排序,即建构SWOT矩阵。在矩阵的建构过程中,要将那些对组织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

3 行动计划的制订。SWOT矩阵建构完成之后,便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制订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利用机会,化解威胁;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然后,再将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并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SWOT分析模型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征,在其诞生之前,也有不少理论能够考虑组织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等变化因素,但这些理论只是将各种因素孤立地加以分析。而SWOT分析方法的最大贡献,就是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战略计划的制订更加科学和全面。

二、SWOT分析法视野下的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现状透析

(一)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内在优势

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最大优势(Strength)二者在育人理念上的天然契合。现代综合大学既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古典大学贯通各领域之知识、培养完整之人的教育理念,又实现了从分科到综合的现代认知模式的构建,这与现代教师教育所倡导的教师素质的综合与整全的理念――包括通识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在内的教师知识体系;以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的教师专业技能体系,以及以职业伦理、专业情意为主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等,有着天然的亲和趋向。在实践层面上,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综合大学的学科群优势与研究性特征有利于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1972年,英国约克大学名誉副校长詹姆斯・波特提出了教师教育的三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教育应包括职前、导入和职后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衔接的阶段,这一理论很快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教师教育的理论依据。一直以来,传统教师教育将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隔离,师范院校负责培养新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则负责教师的在职培训。由于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专业水准、教育学术水平都比综合大学逊色,因此,不仅造成了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还导致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在学校层次和教学水平上的顺序错位,这明显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不相符合。综合大学能够通过学科群优势和研发性优势,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师范教育、岗前培训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其次,世界各国的综合大学因具有多学科和基础性特征而普遍开设通识教育,为学习者能够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和“公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通识教育作为普通文化教育,不仅对于扩大教师的视野,协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文理渗透开阔知识视野,使他们增强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也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整体通达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课程设置范围较狭窄,专业课程占据较重的分量,通识课程所占比例偏低。综合大学具有学科门类众多、基础学科力量强的特点,学科之间具有相互支撑与融合的优势,为开设通识教育提供了便利,能够实现教师知识的通识化和能力的综合化,最大限度地为未来教师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提供知识支持。

再次,与传统的师范院校相比较,综合大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浓厚的研究氛围,对于学习者研究能力的提高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先天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大学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学术精神和治学风格,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智慧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潜在劣势

反者道之动,事物的优势与劣势往往相辅相成,因此,换一种眼光来看,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原发优势也可能是其劣势(Weakness)所在。

首先,从积极方面来看,综合大学的多学科性与研究型特征的确能够为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平台;但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又倾向于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将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范生放置在不同的学院里并设置多种学科进行培养,这容易破坏“师范生”这一跨学科群体的身份一致性,不利于师范生群体的身份认同性的建构。由于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在确立教师人格特质的同时,还是制约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教育既要培养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建立教师群体对文化身份的高度认同意识。在综合大学中,师范生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当前的综合大学中,教师教育是在不同的学院设置不同的学科进行的身份认同,由于各学院与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限,再加上学院、学科内部文化认同的强大,易造成师范生群体的疏离和隔阂,从而削弱了教师职业身份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另一方面,综合大学的特征决定了其必然重视科学研究,在科研方面的成功者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对师范生群体的培养,由于受政策和专业特殊性的限制而注重基础素养的培育和教学技能的锻炼,这会使他们在学术发展的道路上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师范生易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教师文化身份的认同。

其次,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还容易出现提升专业素养与掌握学科知识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师范教育”还是“教师教育”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希望通过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实践的开展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从外在形式来看,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相分离;从教师内在专业能力来看,专业化又要求两者的密切融合。综合大学普遍注重分科教学和专业教育,其教师教育容易出现学科知识教育和教育学专业教育的矛盾,从而导致师范生在专业归属上徘徊不定。事实上,究竟是需要从知识的角度理解教育,还是从教育的角度理解知识,这一直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学科知识是在大学中一次性生成的,需要着重强调;也有学者深信,师范性才是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此笔者认为,二者均不可偏废,学科知识是专业基础,师范教育则是职业特点。就综合大学而言,普遍存在强调学科知识、忽视专业知识,强调学术性、缺乏师范性的问题。

再次,不同的综合大学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培养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发展措施方面存在着临时性和随意性的做法。目前,我国开展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都面临着从单纯的师范教育到综合型的教师教育改制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校在摸索中前进,并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学校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做法,沿用了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办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有的学校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打破了师范教育体系,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深度的整合;还有的学校则采用了折中的模式。这些措施都在一定时期产生了积极意义,但其临时性和随意性较强,既缺乏对中小学教师市场的成熟观察,也少有长远的配套政策,这不利于教师教育的全面规划和良性发展。

(三)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历史机遇

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当前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最大机遇。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提出了加强教师教育战略规划,而且还提出了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为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2011年,教育部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专门印发了《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用于指导全国的教师教育工作,为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不仅如此,旺盛的社会需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也是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又一个重大契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教育必将提出新的要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迫切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这都为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要在新型师资培养以及教师培训中做出贡献”,这必然有利于推进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的开展。

(四)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现实挑战

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则是师范类学校向综合大学转变所产生的外部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着一些体制性的障碍,譬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地教师的培训封闭、割据,教师不能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因缺乏竞争力,难以产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动力等,导致不少教师教育机构缺乏质量保障,教育质量低下。此外,国家的教师教育政策也向师范类院校倾斜,如国家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倾斜于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高校;各省市的师范生政策也在当地的师范类学校实施。这些体制性政策都是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必须克服的困难。从当前的社会现实来看,近年来,不少高师院校开始向综合大学转变,这些院校开展教师教育不仅在重视程度、传统经验、师资力量、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原发性优势,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综合大学多学科、学术性、一体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高师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明显使它们参与教师教育的竞争性加剧、压力增大。

三、SWOT矩阵模型下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策略

基于对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内外部环境的系统扫描,可以通过采用SWOT矩阵对综合大学发展教师教育进行四个方面的策略分析(见表1)。首先,结合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提出S~O(开拓型)发展策略;其次,对比劣势(Weak-ness)和机会(Opportunity),提出W-O(争取型)发展策略;再次,分析优势和威胁(Threat),提出S-T(竞争型)发展策略;最后,针对劣势和威胁,提出W-T(合作型)发展策略。

(一)结合优势与机会,制定S-O开拓型发展策略

1 教师教育运行机制的一体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育机构的一体化,二是课程设计和教育实施活动的一体化。在综合大学,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常常包括教育学院、师范生办公室、培训学院等多个独立的实体,共同承担职前、导入和职后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为了实现资源的整合,同时,为了避免功能重复而带来的内部竞争和人员冗余,综合大学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实体机构的一体化。但是,由于实体机构的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应当循序渐进。首先,可以通过统筹整合,集中力量进行统一的整体设计,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教育实施活动的功能一体化;然后,渐次实现实体机构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应研究总结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夯实理论基础,思而后动;同时,着重加强政策督导,对培训目标和课程进行分段设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期建立开放的、多层次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2 完善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综合大学完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明确相关部门的功能和定位等方面。一方面,作为职能部门的教务处应主要负责发展规划的制定、教学水平的监督,以及指导意见的公布;同时,致力于促进各类教师教育专业之间及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不同学科的教师教育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教学部门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和培训学院应共同协作,贯彻落实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协助制定学校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划,并指导相关学院制定各学院的培养计划;协助审定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配合其他教学管理部门对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负责全校师范生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负责全校教育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和学位点的建设工作,并组织开展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

(二)对比劣势和机会,制定W-O争取型发展策略

在综合考虑内在劣势和外在机遇的情况下,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应当从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方面着手,力争抓住社会需求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好形势,扭转缺乏身份认同和缺乏“师范性”的不利局面。

1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个性化。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大多数是在本科阶段推行,采取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目前,最常见的是“3+1”模式,即学生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后,第4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职业培养分流。其他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还有:前5学期不定身份,第6学期开始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2.5+1.5”模式;两年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学习,加上一年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再加上一年职业技能训练的“2十1+1”模式等。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还尝试了通过教育学双学位辅修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辅修”模式、双学位层次的“4+1”模式。

总的来说,我国综合大学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不同模式各有特色,但却无法简单判定孰优孰劣。目前,我们要开展教师教育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主要是结合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打造个性化、多层次、弹性化的培养模式。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切不可简单地复制或模仿,盲目发展。其次,还应密切关注市场的教师供求情况,努力建构综合大学、政府部门和基地学校三方联合培养教师教育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办学条件一般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可以直接面对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应积极探索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创新培养模式,致力专家型教师的培育。再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应充满弹性,不可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人为地加以割裂、分段训练,而应注重这两种教育的贯通。

2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增加实践课程,与中小学合作建设师范生实践基地,使师范生的实践课程常态化,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交互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其次,注重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均衡发展,既强调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凸显师范专业的“师范性”特征。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能简单地传授,应和实践课程密切结合在一起,增加师范生的观摩课程。再次,坚决打破以学科为中心来划分专业的界限,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体性教育原则。现行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分类教学的框架应当打破,在课程属性上改为以教育研究为主线,基础课与专业课并行的平台课程;前者旨在形成知识广度、职业修养和科学素养,后者意在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分析优势和威胁,构建S-T竞争型发展策略

1 搭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等高的竞争平台。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已是我国教师教育宏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教育在综合大学应朝着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那么,在管理上就要理顺体制,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把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和由师范院校转制而形成的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指导和统一评估,这将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师资人才市场,为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提供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创新教师教育的内部教育制度。创新内部教育制度的关键是:首先,要加大教师教育建设经费的投入,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吸引和保留该领域的优秀人才。其次,还要深化教师教育和教学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育及相关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再次,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引入“导师制”培养制度。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因此,导师制在大学育人方面的功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教师教育,学生更需要在导师的濡染教化之下学习和成长。教师教育是最典型的“学徒制”教育,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教师的培养最需要榜样的力量和“从游”的方式。综合大学拥有学术研究的优势,在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原发优势,在实践观摩方面则应大力加强,应注重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聘任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师范生导师,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的培养制度。

(四)针对劣势和威胁,规划W-T合作型发展战略

1 加强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综合大学与普通师范院校的合作可以看作是两种教师教育模式的交融。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教师教育的体制正在被逐步打破,但综合大学独立开展师范教育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各自的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方面,综合大学可以增强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增大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则主要负责师范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第7篇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掌握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隐患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相互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引进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就此什么是案例教学,它同其它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优点;如何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等情况展开研究。以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借鉴,为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技能 综合式案例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2—03

作者简介:孙建鹏(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研究目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制定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个教育目标要通过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领域来实现。[1]从这个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可以把握教学,做到角色定位。因此,对于目前培养体育教师的高校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一个关键点。本论文依据案例教学的本质,试述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据。

2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方面来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皮层建立巩固与恢复活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甚至会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教学阶段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理解与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都应遵循其生理机制, 而开启学生思维之锁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也必须符合和依据其生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技能不仅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还要通过积极思维。要唤起学生思维的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欲望,为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中, 案例式教学就是使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每一教学段落与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

3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堂案例教学是一定案例在特定教学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反映。[4]综合式案例教学就是师生运用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事例。综合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三个特点[5]:(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整体。(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对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都有重要作用。

4 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案例进行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达到案例教学的预定效果和目的, 必须先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

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对于体育类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记忆再现, 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住知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思考、口述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知识结构,以促进综合知识的储备。

从体育教学本质目标来看, 案例教学适宜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目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模拟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学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从案例教学对象来看, 案例教学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某些课程的学习,例如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分析, 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要从各种观点建构关于案例出现的新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思维能力,使案例教学获得成功。因此案例教学适用于的教学对象是认知发展进入了意识成熟阶段的学生。

5 在体育技能中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 师生围绕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展开相互作用, 共同对学生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技术动作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需有三个构成要素[6]

5.1 案例教学目的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目的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把关注的中心放在具体知识内容的获得上,那么,仅仅运用讲授法就足够了。但它的意义是仅仅限于那些稳定客观的知识信息的学习, 一旦学习的目的转向科研能力的培养时,讲授法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5.2 案例的载体

在进行综合式案例教学时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综合式案例教学所展现的本质是真实生活的,通常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情景中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 通常包含着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某种困境或疑难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3 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对象是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这与以演讲、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观察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把握重要的技术动作信息,确定关键的问题,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及策略,或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既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个个体孤立地从事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系统学习和共同分享的过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既可以丰富和拓展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也可以相互检验和修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促进学生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适应和发展。

6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

综合式案例教学无疑包括学生的“学”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二者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因此,综合式案例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6.1 学生对综合式案例的学习

课前,学生对所要学的技术动作要领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为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据。在综合式案例的分析中要仔细,不能随意,识别错误技术动作时要阐明其表现、影响及性质。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析,用合理的论证和定量的数据支持你的见解,见解要基于事实,合乎逻辑、清晰而连贯。

6.2 教师如何教案例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学生的技术动作充当载体;(2)指导学生为这节课的案例做好准备;(3)主持课堂上的案例讨论;(4)布置作业,就课堂上的案例情况撰写一份(几个案例几份)报告是关于正确技术动作的获得与错误动作的改正。在案例谈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识别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谈论开始阶段,教师不要怎么干预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事一个促进者角色,提供适当的引言,对学生指导有方向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突出核心问题,提供总结。

7 综合式案例教学独特的功能特征

7.1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目的

前面已提到,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容易忘记和过时,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却可以延续。判断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同真正的问题打交道,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艰苦搏斗中逐渐养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经验,即在课堂情况下,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种学习经验无疑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经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及的[8]。此外,良好的综合式案例教学还给学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识别问题,学会分析与理解,学会讨论与交流,学会指导和说服别人,学会向别人学习,这里的每一点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7.2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方式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相对被动的方式从事学习,仅仅从教师所讲的、课本所写的来学习。相比之下,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它要求学生课前首先预习好课本中的技术要领,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技术动作讨论活动,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说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比过去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其次,综合式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团体性的、社会性的相互活动,而不只是学生孤立地从事自学活动。第三,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把技术动作的错误以及怎样改动先告诉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相互协作化地去探索。这意味着,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的意向,或者说,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总之,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基本点,即“参与性”、“协作型”与“研究性”[9]。

8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建议

8.1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在参与技术动作分析与讨论中,激发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2)增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3)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教学的技能;(5)创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6)为缩短真实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差距架起一座桥梁。

8.2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1) 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时间长,技术动作练习少的感觉;(2)综合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在上课中未必有足够的多方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4)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综合式案例教学有兴趣。

8.3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有以下几点:(1)事先制订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2)为学生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准备;(3) 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认识的角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把握技术动作有效的有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观,树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观。

参考文献:

[1]何丰译.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2]梁勇.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3]体育运动技术(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01).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学理论与研究,2002(7):36.

[6]孙建鹏,王生有,郭素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

[7]徐春景.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