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合集7篇)

时间:2023-08-24 16:50:07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1篇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门诊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的14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74例)和对照组(n=7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片加维生素D治疗,治疗6个月以后,以腰椎骨密度、股骨近端骨密度、骨代谢指标(BAP)、疼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清中IL-6、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来对比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腰椎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代谢指标(BAP)、疼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清中IL-6以及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可以明显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缩短疼痛维持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降低骨代谢指标(BAP)、血清中IL-6以及TNF-α,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4S模式;4S理念;数字图书馆;个性服务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71-02

骨质疏松症指的是一种系统性的骨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1].主要特征是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以及骨量的降低,骨的脆性明显增加[2].临床上表现为骨折的发生率和危险性增加明显,纵然是非严重的创伤也会造成骨折.该病变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妇女,并且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3].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老年骨质疏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我院骨科门诊对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的74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与同期给予钙片联合维生素D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汇报相关结果如下,以期为今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门诊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的14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在4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8±4.02周岁;病程在1年~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6±0.88年.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肾脏、肝脏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4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9±4.01周岁;病程在1年~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5±0.87年.治疗组7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50-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7±4.03周岁;病程在2年~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7±0.89年.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均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ɑ=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每次1.5克,2次/日;罗盖全,口服,0.25微克/天.

对照组患者给予钙片加维生素D治疗:钙片,600mg/次,2次/日;维生素D,5微克/天.

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健康指导,进食应该低脂肪、低盐分,多吃含钙质较多的骨头汤、虾类、豆制品等;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保持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治疗6个月以后,以腰椎骨密度、股骨近端骨密度、骨代谢指标(BAP)、疼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清中IL-6、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来对比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疗效.

3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衡量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的腰椎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代谢指标(BAP)、疼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清中IL-6以及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方法可以明显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缩短疼痛维持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降低骨代谢指标(BAP)、血清中IL-6以及TNF-α,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3 讨论

骨质疏松主要以易于骨折和骨头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给老年患者造成严重的痛苦,病情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预防和治疗,但是疗效很慢,治疗过程漫长.

仙灵骨葆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淫羊藿、丹参、续断、补骨脂、知母和地黄.具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以及强筋壮骨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炎以及骨无菌性坏死等疾病.近年来,药理研究还发现,仙灵骨葆具有以下作用:调整机体代谢活动,刺激形成骨;增加骨密度,并且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再建的活动速度增加,尽快恢复患者骨的质量和重量;促使成骨细胞加快分泌以及软骨细胞的成熟[4].此外,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在调节钙平衡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临床药理研究发现,其可以刺激患者骨骼中成骨细胞的活性[5].

分子生物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细胞因子IL-6和TNF-α可以激活破骨细胞从而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所以骨质疏松的防治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6].

我院对收诊的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腰椎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代谢指标(BAP)、疼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清中IL-6以及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通过大量临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采用仙灵骨葆联合罗盖全治疗可以明显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缩短疼痛维持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降低骨代谢指标(BAP)、血清中IL-6以及TNF-α,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书亭.仙灵骨葆胶囊配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98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73-174.

〔2〕余武,李敬会,余国英.鲑鱼降钙素针剂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高龄男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9):1322-1323.

〔3〕陈俊.仙灵骨葆胶囊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08):37-38.

〔4〕刘晓辉.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230-231.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2篇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青壮年时期抓起,年轻时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多存储骨量,当骨量因为年龄原因而衰退的时候就可有充足的储备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及蛋白质,如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等,避免进食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并戒烟。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并保持充足的日晒。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或骨折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骨健康补充剂

钙剂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在中国人的食物中钙剂普遍缺乏,充分的钙摄入,可以抑制骨吸收,有利于骨健康。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 mg元素钙,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需选用钙剂补充。那么,应该如何补充呢?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 000~1 500 mg,中国人平均每日饮食钙摄入约400 mg,故每日应再补充元素钙600~900 mg。各种钙剂含钙量不一,要以实际的元素钙计量,以含钙量最高的碳酸钙为例,如碳酸钙含元素钙40%,则500 mg重量的钙片含钙仅为200 mg。枸橼酸钙补充剂在与饭同时吃或空腹吃的时候吸收较好。而碳酸钙在进餐脂肪和胃酸分泌时服用吸收更好,重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可改用含镁的剂型。

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认为,除含钙性肾结石的妇女外,每天总钙的摄入量达到1 500 mg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在补钙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监测尿钙水平,以≤300 mg/日为宜。

维生素D 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保持肌力,可改善身体的稳定性抗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剂量为每天400~800 IU(10~20 g)。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为每天800~1 200 IU。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30 ng/ml (75 nmol/L),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90%低于此水平。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建议:每天至少800~1 000 IU连续1年的维生素D补充对所有绝经后妇女均合适。只有当维生素D剂量>1 000 IU/日时,才与高尿钙和高血钙的危险有关。监测尿钙>300 mg/日则须减少维生素D的摄入量。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包括1α (OH) D3 (α-骨化醇) 和1,25(OH)2D3 (骨化三醇),这些维生素D的衍生物已经不再需要经过肝、肾脏的羟化酶羟化,故称为活性维生素D,或D激素,不受肝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在体内直接发挥生物学效应。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并能增加老年人的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骨化三醇的常用剂量0.25~0.5 μg/日。α-骨化醇0.5~1.0 μg/日。上述活性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时的用量是安全的,长期使用者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营养是最重要元素。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并被作为任何一种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基础治疗部分。事实上,已经批准的所有抗骨质疏松症用药,都要求在治疗前强制纠正矿物质代谢障碍,主要指纠正钙或(和)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钙和维生素D等成分也不能替代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处方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各个阶段,但仅限于此也是不够的,哪些人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呢?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适应证 ①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T≤-2.5,或有过脆性骨折史);②已有骨量减少(骨密度:-2.5<T≤-1.0),并伴有>1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③无骨密度测定条件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也需药物治疗: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FRAX计算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骨折概率≥20%者。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见表1。

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

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

抑制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一类焦膦酸盐的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双膦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

双膦酸盐的常用口服制剂有阿仑膦酸钠和利噻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片剂70 mg,每周1次,或10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片剂35 mg,每周1次,或5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均需空腹服药,用200 ml白水送服,30分钟内不要进食和喝水,不平卧。注意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慎用。不适于口服者可以选择供静脉注射的双膦酸盐,如伊班膦酸钠2 mg每3个月1次,或唑来膦酸钠5 mg每年1次。

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5 ml的慎用,静脉注射用的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是引起一过性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关于双膦酸盐引发下颌骨坏死的报道罕见,偶见于恶性肿瘤应用大剂量双膦酸盐,并存在口腔疾患而进行拔牙手术时。因此准备拔牙等口腔手术时应提前停一段时间的双膦酸盐药物。

降钙素类:降钙素是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素还有中枢性镇痛作用,缓解骨痛,对骨折期间的骨痛也有效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鲑鱼降钙素50 IU/日皮下或肌肉注射或200 IU鼻喷。鳗鱼降钙素则用20 IU肌肉注射每周1次。少数患者应用降钙素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该类药不是激素,它选择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与不同部位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会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在骨骼有雌激素的作用,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在和子宫则有雌激素的拮抗作用,不刺激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

目前,SERM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有雷洛昔芬,60 mg,1次/日口服。雷洛昔芬只用于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循证医学证实,雷洛昔芬能预防骨丢失并能有效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但对于降低其他骨折的作用还不确定。面红、潮热症状明显的绝经后妇女不宜用,国外报道该药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有血栓倾向和长期卧床或久坐期间(如长途旅行)禁用。

雌激素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因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钙流失,因此补充雌激素可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的速率,使其恢复到绝经前水平,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已证明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补充疗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质疏松性椎骨、非椎骨骨折的发生危险,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该类药物更适合有更年期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但需评估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常用药物有结合雌激素、雌二醇、替勃龙等。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对雌激素的利弊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乳腺癌的风险每年不足1/1 000,但乳腺癌仍然是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保留子宫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同时适当补充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再增加。在绝经早期开始用雌激素治疗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有益的。但应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评估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骨形成促进剂 有甲状旁腺激素(PTH):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rhPTH(1-34)]。PTH是最主要的钙磷调节激素,大剂量的PTH可促进骨吸收,增加骨转换率,而小剂量PTH则刺激骨形成。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每日小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 注射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该药被美(下转第7版)(上接第6版)国FDA批准用于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该药为注射剂,每日皮下注射20 g,治疗≤24个月。部分患者可有头晕或下肢抽搐的不良反应。动物研究可能增加成骨肉瘤的风险,高钙血症者禁用。

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①锶盐:锶是与钙、镁同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锶盐雷奈酸锶是新一代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刺激骨形成、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能增强骨强度与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降低发生椎骨和髋骨骨折的危险。雷奈酸锶每日睡前服2 g,餐后2小时后,不宜与钙和食物同服。肌酐清除率<30 ml/分不推荐用。不良反应可有恶心、腹泻、头痛。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见表2。

总结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3篇

摘 要 本文主要依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的新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及疗效随访原则进行介绍,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应用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治指南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9-0001-05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the following-up principles of their efficacy

Zhang Zhenlin

(Metabolic Bone Disease and Genetic Research Unit, Department of Osteoporosis and Bone Diseas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written mainly by the Branch of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iseases of the Chinese Medical Societ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the following-up principles of their efficacy so as to help the clinical doctors standard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ugs to prevent and treat osteoporosis.

 

Key Words primary osteoporosis;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而致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再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主要依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的新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1],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及疗效随访原则进行介绍,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应用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

 

1 防治目的

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是指对尚无骨质疏松、但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应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发生第1次骨折;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骨质疏松症或T值≤-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者的防治目的是避免发生或再次发生骨折。

 

2 应用药物

完整的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本文主要介绍药物干预部分。

2.1 需要治疗的人群

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对≥50岁的绝经后妇女或男性,具有如下一项就需药物治疗:①髋部或脊柱骨折(包括临床或形态学骨折);②骨质疏松,即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检测股骨颈或腰椎1~4部位的T值≤-2.5;③低骨量,即DXA检测股骨颈的T值为-1~-2.5;④骨折风险评估(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FRAX)的10年髋部骨折风险≥3%或主要骨折风险≥20%。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新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与上述意见基本相同。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约50%的脆性骨折发生于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中。以骨密度检测腰椎或股骨近端的T值达到-2.5为骨质疏松干预阈值,这忽视了对骨量减少人群的干预[2]。因此,临床上也应评估骨量减少患者的危险因素,对高风险者应及早进行药物治疗。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建议,可对骨量减少患者评估以下危险因素:①50岁以后发生过脆性骨折;②曾使用或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④父母有髋部骨折史;⑤抽烟;⑥酗酒。同时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骨量减少患者需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2 骨质疏松防治药物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可根据主要作用机制分为抑制骨吸收为主、促进骨形成为主或同时具有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下面介绍国内已批准上市的骨质疏松防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1 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焦磷酸盐的稳定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能特异性地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上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抑制骨吸收。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差别很大,故临床使用时的剂量及用法也有所差异。

 

1)阿仑膦酸钠

适应证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和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疗效 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发生椎体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

用法 口服片剂,70 mg、每周1次或10 mg、每日1次;如是阿仑膦酸钠70 mg和维生素D3 2 800 IU的复合片剂,则每周口服1次。为避免该药口服时对上消化道的刺激反应,建议空腹服药,用200~300 ml白开水送服,且服药后30 min内保持直立(站立或坐直)体位而不要平卧。此外,在此期间避免进食牛奶、果汁等饮料以及任何食品和药品。

注意事项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慎用。

2)依替膦酸钠

适应证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疗效 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

用法 口服片剂,每次0.2 g、每日2次,两餐间服用。该药以间歇性、周期性方案用药,用药2周后需停药11周,然后再开始第2周期用药。停药期间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服药后2 h内避免进食高钙食品(如牛奶或奶制品)以及含矿物质的营养补充剂或抗酸药。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4篇

关键词:坚骨胶囊 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4-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青少年男性多发,其主要表现为以中轴关节、外周负重大关节及肌腱附着点的慢性炎症。近年来多个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骨含量减少非常常见。由此而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很多,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目前对AS的治疗仅限于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而对其继发的骨质疏松很少采取针对性治疗。本实验使用我院中药制剂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48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变化,治疗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入组病例的选取:观察所用的48例患者选自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0.87±7.71)岁。

1.1.2 入组病例标准。年龄20-40岁者;符合AS西医诊断标准[1](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及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肾虚督寒型证候标准[3]者。

1.1.3 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已绝经的女性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正在或者曾经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患者;合并内分泌疾病患者或其他可引起骨质疏松疾病患者;或有心、脑、肾、造血系统严重损害者;酒精依赖者;营养不良者。

1.2 治疗方法。给予坚骨胶囊。8周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共24周。

1.3 治疗效果的评价。

1.3.1 治疗效果评价指标。骨密度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区、股骨粗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1.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标准拟定:BMD较治疗前升高≥2%为显效;较治疗前升高1%-2%为有效;较治疗前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坚骨胶囊治疗后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详见表1。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骨含量减少非常常见。有研究显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在AS患者中普遍存在[4,5],发生率为50%~92%[6],由此而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很多,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目前对AS的治疗仅限于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而对其继发的骨质疏松很少采取针对性治疗。目前是导致患者骨折、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对AS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学“肾弊”“骨弊”范畴,其病因病机目前认为是由于肾督阳气不足深侵肾督,阳失布化,阴失营荣,骨损筋挛,脊柱僵曲而致。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肾气推动濡养;肾精虚少,精不生髓,骨髓生化乏源,髓腔空虚,不能营养骨骼。而导致骨质疏松坚骨胶囊是我院以“补气益肾强督、强筋健骨、活血、止痛”为治则而研制的中药制剂,方中黄芪等多味中药具有补气益肾强督,散寒祛瘀、强督壮骨之效。

本研究显示应用坚骨胶囊后,患者的所检测的各部位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参考文献

[1] Kahn M A.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other spondy-loathropathies1Rheum Dise Clin North Am,1990,16:551

[2]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B1-3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123

[4] Mitra D,Ring E F J,Bhalla A K,et al,Osteoporosis as-sociated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1Current research inosteoporpsis and bone mineral measurement11London:British Institute of Radiology,1994:42-43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5篇

生活实例二 年过7旬的刘师傅是市麻纺厂退休工人。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是感到腰腿痛,容易疲劳,而且洗澡时发现头发掉得厉害。那天在家干家务活时,不慎跌倒在地,被儿女送我院看急诊,经过相关检查(血钙、骨密度检测等),最后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在专家诊室,我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刘师傅有喝浓茶的习惯,每天喝浓茶4~5杯。于是我明确地告诉他,骨质疏松症很可能是浓茶惹的祸。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和骨折危险增加为特点的疾病。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成人骨质疏松症的根源在于儿童期,称它是一种“影响老年生活的儿童疾病”。许多研究表明,骨量峰值的75%~80%由遗传因素决定,外在因素如营养、活动、疾病等也影响骨峰值。

人体骨骼发育大部分发生在少儿时期,合理的营养有助于骨骼的发育。相反,营养不良、肥胖、体育锻炼不足、运动方式不适当,这些因素都会对骨骼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人的骨量峰值一般在成年早期获得,大约在30岁左右骨量开始逐渐下降,在成年早期若能达到最大骨量峰值,这样可以减少几十年后可能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提高全民整体的健康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在全球50岁以上老人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一项针对中国5个地区的5000余例40岁以上人口的统计显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6.1%,60~70岁的老年女性中超过20%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女性有近2/3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在我国已达到蔓延的程度,过去30年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加了300%。

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老年人每天有喝浓茶的习惯,希望起到养心安神健身作用。殊不知,喝浓茶对他们有害无益。前不久,国内外医学专家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喝5杯浓茶的人,髋骨骨折的危险较不饮浓茶者高70%;每天喝浓茶超过7杯者,其相对危险达80%以上。这是因为茶中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并增强尿中钙的排出,从而使体内缺钙,日久便出现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髋骨和股骨颈骨折。还有,老年妇女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急剧减少,破骨细胞活跃,骨的分解吸收加快,骨骼的钙释放入血,尿中排出的钙量增加,在绝经的头5~10年。骨量快速丢失达1.5%~2.5%。这是目前老年妇女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联合中国众多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知名专家,共同制定了《防治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初稿)》,专家们指出:

(1)骨质疏松患者单靠补钙基本上是无效的,只有遵从医生指导,选择有效的药物(如,阿伦膦酸钠制剂)及时治疗才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减缓或阻止破骨细胞的活动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同时并不影响新的骨组织的生成。研究证明:无论有无骨折史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18个月后,骨折危险性降低63%。因此,有针对性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延缓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还可间接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2)很多出现骨折才到医院进行确诊的老人,一旦发生骨折,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更高,尽早进行治疗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曾经发生过骨折的老人要注意:一是“截流”,通过正规治疗减少体内钙的流失,延缓骨质丢失的速度;二是“开源”,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专家们建议,老年人最好不要喝浓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每天早晚喝一瓶牛奶。多食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豆制品(黄豆等)、骨头汤、虾皮、海带、荠菜、芹菜等。三是遵医嘱口服一些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的药物,对减缓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国际上一项在原有骨折史妇女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接受上述治疗3年后,多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了90%。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6篇

老年性骨质疏松: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必须的。但对那些骨量显著下降且有明显骨痛或骨关节炎的老人,降钙素和双磷酸盐都十分有效。

男性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雄激素仅对睾酮水平低下的男性骨质疏松有效。临床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双磷酸盐、活性维生素D和降钙素为多。

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病的治疗是前提,但同时应用活性维生素D、双磷酸盐或降钙素,对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不仅能治疗骨质疏松,同时对软骨损伤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双磷酸盐既可治疗骨质疏松,又能抑制过度的骨质增生,故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和双磷酸盐,是骨质疏松伴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选择。

以提高骨量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严重的骨质疏松如需迅速提高骨量,可选用甲状旁腺激素(1~34)或双磷酸盐,但卧床患者慎用双磷酸盐。

以缓解骨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应选择降钙素,过敏者可考虑双磷酸盐治疗。但无论降钙素还是双磷酸盐,都不是止痛剂,缓解疼痛的作用要逐渐产生,所以治疗早期可有目的地短期联合应用非甾体镇痛药物,以确保止痛疗效,提高患者顺应性。

以提高肌力为目的的骨质疏松治疗:肌力下降是骨质疏松另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是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优势和特点,激素替代疗法也能部分改善肌力。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第7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主任、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湖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分科呈现出高度细化的趋势,然而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其所患疾病可能涉及多个学科,可以选择在多个科室诊治,而不同学科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甚至有矛盾之处,往往令患者无所适从,更无法得到持续、稳定的治疗。

单一学科“治不好”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可以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也可能是甲状旁腺疾病、肾脏疾病、维生素D不足或代谢障碍、风湿性疾病、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

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病因、病情轻重、病变部位都有差异,故需要多个相关科室共同治疗、指导和康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将涉及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科室整合在一起,各有分工和侧重点,既可以避免患者在一个个专科之间的奔波之苦,又能确保骨质疏松患者的受益最大化,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既省钱,又省心,疗效也更好。我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多学科综合门诊,汇集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骨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疼痛科、核医学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骨质疏松患者定制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76岁的蒋大妈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和糖尿病,一直在内分泌科和风湿科治疗。6年前开始出现全身多个部位疼痛,腰背部最剧烈。经检查,蒋大妈被发现存在腰椎骨折。为了治病,蒋大妈在子女的陪同下辗转骨科、内分泌、肿瘤、肾内科等多个科室就诊。风湿科医生说,腰椎骨折的原因无法解释,建议去看骨科;骨科医生说,椎体骨折做手术,手术前必须排除甲状腺疾病、椎体转移性肿瘤等;肿瘤科医生说,没有找到肿瘤转移到椎体的证据……虽然蒋大妈全家老小“齐上阵”,但仍然迟迟得不到明确诊断,蒋大妈更是备受折磨,卧床不起。经人指点,蒋大妈的儿子来到我院骨质疏松专病综合门诊求助。

通力协作,“定制”最优诊疗方案

针对蒋大妈的情况,骨质疏松MDT讨论启动,中医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专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内分泌科专家表示,患者诊断结果可以排除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中医科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能性大,可以考虑在补钙和维生素D等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促进骨形成及抗骨吸收的药物治疗;骨科专家表示,可在局麻下应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对压缩椎体进行微创治疗,控制疼痛,防止发生脊柱后凸畸形,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疏松加重和多器官功能衰退,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疼痛科专家表示,可以在外科手术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考虑应用药物及物理治疗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内科专家表示,在影像学未发现其他病灶的情况下,可以做穿刺活检,以排除椎体转移性肿瘤……

经充分讨论后,专家们为蒋大妈制定了具体的诊疗方案:由骨科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尽早行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术中取组织活检,确定是否有转移性肿瘤;如果病理报告提示未检出肿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中医科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若病理报告证实为转移性肿瘤,术后可根据病变性质决定是否行放疗或化疗;若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法控制疼痛,可转入疼痛科治疗,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哪些患者可以申请骨质疏松MDT?

1. 病情复杂,涉及两个或多个专科、不同诊疗方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2. 病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3. 合并内分泌、风湿、心血管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骨质疏松患者;

4. 需外科手术干预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龄骨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