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零基础音乐培训(合集7篇)

时间:2023-08-08 16:46:08
零基础音乐培训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1篇

关键词:直声唱法 优越性 零基础

众所周知,童声是天然的直声,他们的音色纯净,有明显的头腔共鸣,高音无颤抖,假声不嘶哑。童声歌唱带给人轻快、活泼,明亮的感觉。然而,我们现在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幼教老师多数是运用美声或者民族唱法在唱儿歌,经常听到孩子们说:狼来了!狼来了!显然,这种唱法不受孩子们得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师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在对学生的声音训练中,想当然的朝着美声或者民族方向进行,教唱几首艺术歌曲就完事;再一个原因是对幼儿园不了解,几乎不去幼儿园观摩实践,不清楚孩子的特点。因此无效教学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没有做到与幼儿园“零接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推举运用直声唱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不仅能培养出受孩子们喜欢的幼教老师,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直声唱法的界定和特点

直声唱法属于美声唱法的范畴,是美声唱法的一项技能。严格地说,它并不成为一种歌唱方法,而是一种歌唱发声状态,也就是没有美声唱法常用的颤音(vibrato)的一种发声状态。因为没有音的波动,能准确地发出固定的高音,以达到音色非常透明、纯洁的效果。

二、高师学前学生学习直声唱法的优越性

(一)直声唱法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学前专业学生

高师学前教育本、专科学生生源多数来自高考文科生,甚至还有一些理科生,而且以第一自愿报学前专业的寥寥无几,几乎是服从分配调剂过来的学生。录取时没有经过任何技能测试。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普遍较低,几乎是零基础。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对声乐演唱技巧更是感到陌生和无从下手。嗓音条件都很一般。针对这种情况,要让学生在两年内学会歌唱发声的技巧,学习美声或民族唱法,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

人声原始的发声是直的,这从少年儿童的歌声中可以听到。其实,成人也是一样的。所以,直声唱法是发声的自然现象,是男女老少都能做到的。而这种直声在学前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声乐几乎零基础的学生,把原有的直声训练完美是完全可能的。

(二)教学内容适合运用直声唱法进行训练

高师学前声乐教学目的不同于音乐系,他们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而学前专业应该以唱好幼儿歌曲为主。儿歌作为歌曲的一种形式,它有别于成人的艺术歌曲。在唱儿歌的时候,要注意在题材、韵律、节奏等方面围绕着童趣这一特征,来表达孩子的快乐,如果用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演唱儿歌,很难达到表现童趣的艺术效果。演唱儿歌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并多借助形体舞蹈动作来表现,歌唱中注意保持声音高位靠前,在气息支持下发出纯净的直声,充分展示幼儿歌曲。

(三)直声训练适用于大班教学

直声唱法是目前欧州合唱最通用的唱法,在合唱训练中,要摒弃个性化的音色,避免颤音。因此,在训练中,要求男女合唱队员模拟童声,力求直声,力求气息平稳。一旦有某个队员发出颤音音色,会影响到音准,很容易听出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级大学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也是呈逐年递增态势,学前专业也不例外。在生源多,学时短,师资缺的现状,可采用以班为单位进行直声唱法的训练。我们学院有学前本、专课的学生五百多人,都采用的大班授课。经过一到两年的发声训练,学生基本可以掌握直声唱法,并运用到儿歌的演唱中。大班授课极大地缓解了师资紧缺的现状,而且教学效果不受影响。随着学生对直声唱法的逐渐掌握,课上唱着富有童趣的儿歌,课堂洋溢着愉快的氛围,再也看不到学生脸上以前那种对美声、民族唱法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在儿歌的演唱中仿佛回到自己的儿童时代,让歌声真正做到与孩子“零距离”!

三、直声唱法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训练学生学会正确的均匀的呼吸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道出了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吸气方式,哪有正确的发声呢?所以,训练呼吸很重要。可以让学生体会闻花的感觉,慢慢的用鼻子吸气,感觉腰围一带有扩张。之后保持几秒钟,再用嘴发“S”或“U”的声音,让气息均匀平稳呼出。注意吸气要深,控制好气息,在集体课上,判断学生吸气是否正确,主要看她们的肩部是否抬起,如果上抬就是错误的。

(二)在自然声区训练,选择从高音到低音的练声曲为主

儿童的音区很窄,大致在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E之间,所以,对于没有基础的学前学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自然声区练好。要训练声音保持高位靠前,让学生感觉声音是集中在硬腭上的。同时要注意口型,嘴要张开并微微竖起,有助于声音的圆润,帮助声音打在硬腭上;

在较高的音符上起音做发声练习,比如发U母音,训练头声,比较容易体会到头腔的最佳位置,并通过找到的头腔位置,从高到低的练声曲使低音也能保持在头腔位置上。用头声贯穿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E。在直声训练中,注意要在意识上努力使气息保持均匀,听觉上严格监督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直,多点练习,就自然会掌握了。

(三)注意发声时声音轻柔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2篇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对二胡产生了兴趣而拜师求艺,而成年人学习二胡则需付出多于孩子们几倍的努力才会有所成效。那么你知道学二胡要多久才学会吗?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学二胡要多久才学会这还要看看个人,一般报个培训班的话,两三个月能够学会基础知识,至于越是掌握精髓,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毕竟二胡这门乐器,真的是学无止境的。

没有基础学习二胡要注意什么第一点:零基础学习二胡的方法

首先就是零基础要怎么学习二胡呢?建议如果是零基础来学习和提高二胡的话,可以通过一些培训机构的帮助,这样的学习二胡效果是最理想的。其次就是可以通过网上一些二胡视频,或者是通过一些二胡教科书的方式,都是具有不错的学习二胡效果的。不同的二胡学习方法所带来的效果也可能会有所区别,一定要重视这些不同的二胡学习技巧。

第二点:二胡学习的时间

其次就是零基础学习二胡的时间要多久?一般来说零基础学习二胡都是要有那么一个过程,就是要从最基本的指法和音色等方面来开始学习。另外就是在关于二胡的学习时间和个人的悟性也会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在二胡方面的悟性和勤奋度都不错的话,那么他们在提高上会显得更加迅速,而且对于二胡的练习会有所总结。

第三点:坚持训练是关键

关于二胡的学习方法,和个人的勤奋度关系是非常大的,如果说能够重视这期间的学习和提高工作,保持足够的精力来对待二胡的练习的话,那么在提高上会显得更加出色。之所以很多人在二胡方面碌碌无为,和自己的训练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二胡的提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长时间来进行练习才能起到效果。

孩子学二胡有什么好处一、增长智力

1、儿童期的音乐训练对智力增长有显著的效果(实验证明同时学习音乐对课业成绩有明显帮助)

2、抽象概念的学习(乐理)

3、可增进数理及推理能力(音阶与音程)

4、记忆力训练(读谱、背谱)

5、集中注意力(听音的训练)

二、均衡的发展

1、音乐可平衡左右脑的发展(尤其对右脑的开发有较大的作用,平时,一般的孩子用左手用得少,而二胡是用左手按弦,并且右手的技巧也很高,有利于大脑与肢体的协调)

2、音乐能使身体与心理得到的平衡发展

3、音乐可帮助幼儿的人格发展

三、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

1、音乐是人类基础能力与情感本能,如经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可丰富儿童未来的生活。

2、透过创作与编曲的训练,可使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入未曾触及的空间。

3、小朋友的音乐天份有发芽茁壮的机会。

四、陶冶性情

1、经过慎选的优质音乐对小朋友的个性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2、音乐是最好的情绪宣泄窗口。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1、二胡演奏技巧讲究心手合一,会教导小朋友表现耐心与追求正确的态度。

六、学习人际关系

1、团体班课程打下团体学习的基础,增加生活领域,认识更多朋友。

2、朋友间的示范与模仿,可得以很好的互动学习效果。

3、透过合奏、分部奏等训练方式,让小朋友体会分工与团体的重要性。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唱,中职学校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中国的人口基数接近13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中国幼教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早期教育意识的觉醒,幼儿园以及各类早教机构的数量迅速增长,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使得“幼儿园短缺”、“幼师短缺”等问题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在这种需要的推使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幼师职业的特殊性,她们面对的学生都是处于3―6岁学龄前的幼儿,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教学方式也要针对此年龄的特点去设定。

一般幼儿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直观法、口授法、实践法。(1)直观法:直观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是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事物后,配合讲解,教授学生显而易见的较为浅显的道理。(2)口授法:口授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幼儿叙述事实、描绘情境、讲解道理,使得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这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3)实践法:实践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立以幼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各种感官,并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技能、加深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纵观这几种教学方式,音乐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整个学前教育课程的安排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有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要对幼儿实施较深层次的教育影响只能是一种设想,而无法真正施行。但是,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所以说音乐教育在幼师培养的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据笔者在江西南昌地区6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院校的课程调查中发现,现阶段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设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主要有:第一学期:乐理、视唱;第二学期:乐理、视唱、钢琴;第三学期:视唱、钢琴;第四学期:钢琴 幼儿歌曲学唱,幼儿音乐教育法,而第五、六学期学生就已经安排去校外幼儿教育机构见习和实习。整体看6所学校对于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着针对性弱和操作性弱的问题。由于报考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学生音乐基础都较为薄弱,乐理和视唱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她们来说兴趣不是太大,而且理论知识没有相对应的音乐操作对于本身乐感就不如从小培养音乐基础的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这种学习的方式效果欠佳。第二,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要短,她们只有两年的时间学习,就要走向实习的岗位,也就是说,她们只有两年的时间就要从音乐上的“零基础”走上幼师岗位从事幼儿教育,对于她们来说,实用性是课程的关键,钢琴和幼儿歌曲的学唱还不够于满足她们以后走向岗位的需求。

学前教育的合唱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对于音乐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既满足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素质的要求,而且合唱课程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幼师岗位就业时也有很大实用作用。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色统一,声部和谐,情绪一致,学生在合唱时可以活动呼吸器官,加深、控制呼吸。合唱艺术活动它不仅锻炼合唱队员的音乐素质,在合唱过程中通过专业老师的训练,对学生对于音乐的音准、节奏、乐感、情绪等有着综合的训练,同样也训练了合唱队员的默契度,起到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强化群体凝聚力”的教育功能。

合唱课程也是训练幼师音乐素养的一种“以曲代工”的重要途径。对于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合唱不仅能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增强艺术修养。特别是让学生具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幼师生的年龄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没他们更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表现音乐素质的能力。坚持在音乐课程中安排学生的合唱的训练可以对学生的练耳、视唱、音准、节奏都有很大的提升。幼师因为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时间很短,培训时间只有在校的两年,所以在这两年中需要集中提高幼师在岗期间的技能训练。幼师的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不需要像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那样系统的学习,而通过合唱课的训练,可以在唱歌的过程中一边学到唱歌、合唱技巧,一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合唱是一种需要相互配合的群体活动,合唱本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合唱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相互尊重的意识,这种教学课程,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而合唱对学生运用音乐形式达感情,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谐地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与人共事的团队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培训幼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合唱课程对此专业的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着积极的意义,起到了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作用。学前教育合唱课的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合唱指挥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合唱训练和合唱作品的演唱体会合唱的和声美、合作美、和谐美、情感美等,从而培养合作、尊重、平等、分享、自信、责任等多种意识和品质。

参考文献: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4篇

一、美声基本功训练的发声教学解析

美声唱法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演唱风格,与其他的歌唱方法相比,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他凭借其特有的发声方法,可以产生出明亮、丰满、松弛和圆滑的音质。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讲,正确地发音方法、科学的美声基本功训练,这些是为自己美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根本,也是避免学生在练习美声时声带受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专科院校更应当注重发声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传授正确地发音技巧,强化声乐的基础课程。在具体的发声教学中,老师应当针对不同的音符、不同的字词进行正确地发音方法的传授,确保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气息顺畅。可以借鉴的发音方式包括以字带声,让字走在声音的前面。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边走边唱,在松弛自在的姿态下进行美声的发音训练,保证自己的声音共鸣是出于一个准确地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在微笑中歌唱,适当放松面部表情,灵活用气。遵循高音时候打开口腔、收拢双唇;低音时双唇微闭、上颚吸起的基本方法。基本功的训练除了发声的训练以外,还包括对声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专科院校老师需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声音乐,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美声学习中。

二、美声音乐的情感教学透视

音乐是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美声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于美声唱法的情感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音乐技巧的强化,忽视情感的表达,在专科院校中,面向更多的零基础学生,过于强调音乐技巧反倒不利于学生正常情感的抒发,会使学生对美声失去学习的兴趣。一种美声音乐,如果演唱者是毫无情感的投入,那这场表演一定是缺乏美感、没有生机和活力的,会过于枯燥和无聊。因此,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法的应用。即使是在一些发声的练习中,也应当鼓励学生在发声练习中注入情感的表现,要求学生在发声中表达出一定的情感,也可以鼓励学生用模仿的方式尽力表现出情感状态来。例如,当学生在练习“U”字母的发音时,可以引导学生将“U”与“哭”相联系,在发“U”音的时候尽量表现出痛苦和伤心的情感,适当地可以增加哭泣的状态,不断引导学生将发声和情感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当“零基础”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原理和基本功后,不要仅仅想着只把这些技巧应用于歌唱上,更多的歌曲反映的是作曲者、作词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例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等等主题。如果这些歌曲仅仅是凭借嗓子来进行演唱的话,歌曲的内涵和灵魂是不能够体现的。因此,在选唱一首歌时,应当了解这首歌曲的主旨和想表达的主题,将自己的理解融化为对歌曲的情感,应用于最后的歌唱中,让更多的人听到演唱者想要表达的声音。

三、美声非声乐技巧的教学扫描

一场出色的美声的声乐表演不仅是嗓音和歌唱技巧的较量,一些非声乐的技巧,例如演唱者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都会对演唱者的表演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增加对于非声乐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零基础的专科院校学生来讲,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声技巧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后,适当地教授一些为舞台表演加分的非声乐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专科院校可以通过用教室模拟舞台,或者是多举办一些演唱类型的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展示自我舞台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掌控舞台、吸引观众目光的方式和方法。要让学生们了解,一个伟大的歌唱家不仅是要将自己的想法用歌唱的方式传达出来,更要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带动所有的观众同自己一起或喜或悲,得到观众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音乐带给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教师也应当将目前社会上对于美声音乐的现状同学生分享,当今的观众,想要让观众单纯地坐上一两个小时来聆听一场单调的音乐会的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更多的舞台艺术是加入了很多的新鲜元素来增加舞台的亮点,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演唱过程中多与观众进行眼神的沟通或情感的互动。这样的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艺术才能够适应目前社会对于艺术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自己的演唱会或是表演,使美声的演唱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四、结束语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5篇

【关键词】零基础;生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各学科建设深化改革,如何把钢琴专业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都在深思的问题,很多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校基础较差,毕业时专业水平一般,在就业上屡屡受挫,以致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改行。追其根源,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笔者根据凯里学院音乐学院的情况,对高校学生“零基础”学习钢琴的局限性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基础差、起步晚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贵州本省,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钢琴学习的普及率较低。很多的家长也没有相当的经济条件来让孩子学习钢琴。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里兄弟姊妹较多,父母都靠务农、打工养家,生活拮据。很多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受过钢琴学习,甚至有些学生都未曾见过钢琴。钢琴本身作为器乐类中较难学的一门乐器,是需要经过长年累月刻苦学习才能学出成绩,这无疑是本校学生学习钢琴的一重大问题。

钢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音乐素养知识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钢琴学习的成效。识谱、节奏是钢琴学习的基础,本校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也未曾接受过相关的学习,很多同学连五线谱都不太熟悉,所以在后面的钢琴学习中甚为“吃力”。一首599前部的练习曲对于有相关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识谱和基本弹奏,而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则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课中,经常会出现识谱错误、节奏混乱的情况,尤其在变化音、调号较多、节奏有变化的作品中。有时还会出现双手节奏不对称的问题,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把错音、节奏这些基础问题改正过来。所以老师在钢琴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要进校系统的钢琴技巧的讲解,还要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

二、生理上的局限性

大学生进校时都差不多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身体生理条件已经形成,可能有些同学从生理条件上不是那么适合学习钢琴。

首先,从运动器官上看,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等骨骼肌肉都已经发育完全,各项身体机能都已成熟。很多同学在进校之前又未接受过相关的学习,所以在学琴时大都出现手指紧、手腕僵硬、发力呆板等问题。手指紧张、手腕僵硬基本上我校零基础学生中80%都存在这个问题,手指很难独立抬高,尤其是4、5指,力度较差。有的同学为了让手指弹奏出结实的音,就想借助手腕的力量压,这样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手指得不到正确的练习,手腕越来越僵硬。生理条件上的欠缺和不足对钢琴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虽然通过长年累月的手指技巧训练,能弥补一些生理上的不足,但耗时太长,而大学生学制短、学科门类多,所以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大成效。

其次,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来看,很多学生并未经常接受听觉上的训练和熏陶,导致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较差。在钢琴的触键、发力方式、放松状态的感应上相较于学习过钢琴的学生差距较大。对节奏、旋律线条、音色变化没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和听觉分辨的能力。

三、心理障碍

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表演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由于进校以前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相较于有基础的学生心理难免自卑和不自信。来上课时怯头怯尾、战战兢兢,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在琴房练习时都可以把技巧、速度很好地完成,但一旦上课或是考试或是开音乐会的时候就会弹得“乱七八糟”。钢琴是一门表演性的艺术,必须要接受舞台的检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学好钢琴的条件之一。短暂的钢琴学习很难取得较大的成效,加上学生本身心理不自信对钢琴学习较槲肪澹长此以往便很难学好钢琴。学生从信心满满地开始学钢琴到慢慢的不自信、自卑,到最后慢慢放弃这门学科。所以,克服好心理上的各种困难,也是零基础学生学琴的关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零基础的钢琴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学生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弹奏方法和练习方法,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好好把握宝贵的四年学习时间还是能够学出一定成效的。以上是本人对高校零基础学生学习钢琴局限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对高校的钢琴教学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6篇

这个研究项目以音乐教师培养课程的改革为目的,并获得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和瑟纳德基金会1998-2001年、2001-2004年和2004-2007年的专项资金赞助。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拉瑞・斯克瑞普博士的主持下,这个至今已进行了五年的研究项目,无论在高等音乐教育机构课程改革的宗旨与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及其教学的理论探索中(MIE);还是在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中的音乐学习与学生发展的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LTM);还是在传播、推广音乐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应用中((NMIEC),都已创造出了一个有系统、多层次、多维度的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美国目前高等教育的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三位一体的结构意义

三位一体结构意义一是指以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较系统的音乐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切入点,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集音乐表演者音乐教师音乐研究者综合素质为一身的音乐教育改革目标,这是音乐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如图一);二是指由艺术团体、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组成的三位―体的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联合协作,即在以改革和研究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充分使用音乐艺术资源,鼓励音乐艺术家和音乐研究者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发展和促进项目的研究水平。(如图一、图二)

这两个三角形图解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结构关系,其所展示的各元素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是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所必须考虑的。在这两个三角形理论假设框架的支持下,一个代表着三位一体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及其内涵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如图三)

二、MIE――置于大教育背景中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系统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MIE)设置是以大教育和大课程为背景,其课程宗旨是实现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能适应支持学生发展的、灵活的、可操作的课程系统,以便使任何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能具有通过州级教师资格认定测试的条件,具有适应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音乐教师工作的能力,或是奠定继续向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这个课程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含有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跨系课程的课堂研究和学习;二是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实验学校中所进行的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共有34门课程。

1 必选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提供了关于理解和研究教育中音乐作用的不同的基本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作为职业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获得在各种音乐环境(背景、条件)中能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学与教的模式的比较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心理学、认知与评价理论的发展趋向以及对音乐教育哲学的探讨。其中的每一门课都是与三位―体课程框架保持一致,并能通过在实验学校中的“通过音乐进行学习的”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综合的、广泛的和多学科训练的实习机会。

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包括:“教育中的音乐”导论,音乐教学论,学与教模式的比较研究;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包括:音乐与人的潜能――音乐教育发展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学习评价,音乐、脑与学习。

2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音乐教育中的教与学的课程群。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课程,进一步提高已有的专业和教育知识与技能水平,进而为实现更深入的三位一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包括:各专业技术训练,J、课教学法、普通学校音乐即兴教学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学科综合训练、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有指导的音乐教学实习研讨班、音乐教师资格证书指标体系研究等等。

3 跨系课程

这属于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指除音乐教育系提供的课程外,其他各系所设置的相应专业的教学法等课程。这也体现了为实现三位一体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一。其中包括:音乐基本理论教学法,音乐史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弦乐教学法,声乐教学法,木管、铜管乐合奏重奏指导法、合唱指挥等等。

4 有指导的教育实习

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所选的课程内容,完成两个有指导的实习项目。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机会。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包括:①以课程学习为基础的实习;②以研究项目(课题)为基础的实习。

以课程为基础的实习:是指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结合其中的阶段性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的实习:是指学生个人在某一专业教学研究方面有兴趣或是为实验学校的教学改革的特殊需要。实习时间安排及任务完成:无论任何一种实习,实习的上课为不少于15学时,不超过30学时。

实习文案材料汇编:包括教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陈述、教学目的陈述、学生问卷、自我评价,学生作业、调查(论文)报告,图片、照片、录像、指导教师评价,等等。

5 选课要求:

MIE课程的完成,要求必选4门课,其中1门核心课程,3门选修课程(或跨系课程)。4门课中必须有2门课包括有指导的实习课。各门课的学分均为0-2分(指零学分选择Zero Credit Options)。给那些已完成了自己所选专业要求的学分的本科学生,提供一个免交选课费的选修机会,本科生只能选修本科课程作为零学分;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选本科课程作为零学分。跨系课程不能作为零学分选择。可以看出,有指导的教育实习将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且选课范围非常大(至少34门),但实际要求的选课学分并不难达到,并可用零学分选课方式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说,这是-个低障碍、宽基础、高水平为原则的选课要求。

三、LTM――关于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支持

LTM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而提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必定要涉及和参与以下五个过程:倾听和感知;表演和表现;创意和发现;提问与探究;反应与关联。这五个基本过程不只为音乐学习所独有,也是进行任何一个领域学习的基本要素。这 也是LTM项目区别于其他音乐研究项目的独特定位。LTM项目在这五个基本过程的支持下,通过音乐文化,使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具体的联系。这些联系要素将音乐学习活动本身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提供丰富综合的声乐、器乐、跨文化音乐文献研究和音乐技能等学习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和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学习,保证每个学生有多种机会通过音乐活动与其内在的学习过程发生联系。尤其是通过LTM项目专家、研究中心的顾问和任课教师的共同探讨后,又设计、规划并实施了具体的关于LTM项目每周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设计了在学习活动和学习时间之间的新旧知识不断循环联系的周期性的合理节奏,缩减了“学什么和如何学”之间的距离。通过学习活动中对行为反应过程的处理,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探究发现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由此,LTM项目使音乐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之间建立了联系和交织,同时产生了学术、情感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音乐概念与技能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

如果说MIE是以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为实践的理论假设,那么,LTM则是将这个假设付诸了行动验证。这个操作性很强的研究项目,重在实践效果。1998年成立的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学前至小学5年级),就是以“音乐是进行学习的一种通用语言”为理论前提,并确信音乐学习会帮助和加强学生的阅读、数学、语言艺术和社会化的发展。通过研究实验,激发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意愿和智力兴趣,内化学习过程。其中包括:倾听(Listening)――区别和分类;询问(Question)――提问和探寻;创造(Creation)――发明和设计;表现(Performance)――阐述和表达;反思(Reflec-tion)――相关联系和个性化。并通过相对评估(对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数学、语言等基本技能的测试)和绝对评估(州级标准的综合评估测试和斯坦福学绩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跟踪研究和分析。

四、NMIEC――改革资源和成果共享曲行动计划

这是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三位一体音乐教育改革系统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传播、推广和共享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资源和成果,使其在全美音乐教育改革中产生影响。

现已有6个州的公立学校(K-12年级)、音乐学院、教育学院、艺术组织、专业团体、公司及基金会的教师、音乐家、教育家和研究学者组成了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全美音乐教育改革协作体。这个协作体的组织结构正如前所述,由三个主体构成。其组织意义一是体现了由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授、专家和学者论证、设计、改进和发展的改革方案;二是体现了由艺术和文化组织和团体的艺术家共同参与高等教育机构和基础教育公立学校的音乐教育改革项目,发展和扩大的改革成果;三是由公立学校的课堂教师和学区的教育督导,组成基础教育改革联合组织,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和艺术组织的改革和实验的接受者,在公立学校中,实施运用“教育中的音乐”项目的设计过程、内容,并体现实验成果。

这三个主体中的各项因素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在对三位一体培养目标形成一个强有力、稳定和立体的支持基座的同时,又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相互作用的支持力。(如图四)

因此,这项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使传统的音乐教育课程有所变化,而且由此扩大、发展和沟通了音乐教师教育与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机构、与基础教育公立学校、与专业团体、与社区文化乃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循环;不但使改革研究的影响能顺利传播、扩大和付诸实施,并促进研究项目本身不断向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开拓。

从狭义说,三位一体体现了集音乐加/音乐教师/音乐研究学者为一身的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广义说,三位一体强调了高等教育机构和教授、专家及学者;社会艺术团体和音乐艺术家以及公立学校和音乐教师共同参与音乐教育改革的整体理念。

五、思考

1994-1995年笔者曾就美国音乐教育改革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当时,正值美国的《2000年教育法》颁布不久(1993年),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中被确立,并于1994年又颁布了美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这对于美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历时9年,上述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作为代表美国音乐教育界近十年来对其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对美国音乐教育改革所做出努力的一个缩影。

结合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改革实际,有以下两点思考:

1 音乐教育改革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这是笔者感受最深和思考最多的。美国的音乐教育改革,虽然是分别以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为切入点,但这绝不仅仅是涉及某个学校或教师个人的事。音乐教育改革被认为是要全社会参与的大事。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研究项目的成员不仅来自高校,还来自基础教育公立学校、艺术社团、教育行政机构、社区和企业,等等。

在我国,某一高校的研究机构或课题组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或教育行政管理和研究机构(教育学院或教研室)的研究项目,常常是各搞各的,互不搭界。前者往往侧重于学校内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或是宏观理论的论证;后者常常偏重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或是教学技术的微观探讨。其实,只有这二者的结合,才会真正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研究内容体系。

2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垂直整合与交互构建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音乐课程结构的改革,非常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连贯系统性,即垂直整合。如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课程系统,从大教育、大课程理论到教学操作;从课题研究到有指导的教育实习;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特殊教育等等,学科多,领域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选课挂钩,并利用零学分和跨系课程选修与其他专业打通,使课程内容之间又具有了交互构建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音乐教师培训的相关课程只有2--3门。(教学论、教学法、教育实习),且相关选修课较少;如果学生进入大学时是以音乐教育方向为主修的话,则在入学考试、课程选择,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发展上都有不同于(低于)表演专业的要求。而美国从20世纪末的音乐教育改革以后,不论在观念还是在行为上,已经在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认识,即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与音乐表演技能的发展并不矛盾,音乐教师的教育知识与技能应该是以丰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训练为基础的。正像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亲笔签署的教育法令《No Child Left Behind》中,已明确规定了代表高资质音乐教师资格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与程度,并要求到2005-2006学年末,每一位在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核心课程中任教的教师,必须在其所教授的学科中达到教育法所要求的高资质。

零基础音乐培训第7篇

【关键词】师范音乐;学生差异;钢琴教学法

钢琴弹奏是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钢琴弹奏技能又需要有较厚实的实践基础。但随着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专业对报考生钢琴弹奏基础标准放宽幅度较大,出现了新生学前弹奏基础构成差异较大的情况,如仍按部就班地进行“无差异”教学,对于顺利达到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一定困难。本文以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具体分析当下教学对象的群体差异,并探讨相应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一、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教学课程目标是专业培养总体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相应地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并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及课程进度等。因此在探讨钢琴弹奏教学方法之前,有必要明晰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钢琴教学目标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标有别于一般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它不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高水准的钢琴专业演奏技能,但也必须具备流畅、准确地弹奏一般音乐曲目的能力。从总体上说,本专业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而钢琴弹奏就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其一般指标是要求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须能较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课所涉及的所有乐曲伴奏。

2、钢琴教学内容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专业钢琴教学内容大体包括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形式训练、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及一些乐曲的弹奏等。其中基本技巧形式训练又以音阶、琶音、和弦、八度、颤音及其变体为重点。【1】

3、一般教学计划与方法

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相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虽然不高,难度相对较低,但本专业其他课程相对较多,钢琴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就相对较少,加之学生学前钢琴弹奏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任务实际较重。目前本专业钢琴课程教学计划一般放在前两个学年或前三年半。前两年为基础学习,进入第三学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学习,一般用一年半时间作为提高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传统的“一对一” 授课形式,此种形式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

二、 高校师范音乐教育生源构成及水平分析

根据目前新生的钢琴弹奏技能水平分析,大体可归为三种类型:

1、“零点”生

所谓“零点”生,即是入学前基本不具备钢琴基本弹奏技能的学生,这部分人约占新生总数的70%,是本课程教学对象的基本面。有的学过除钢琴以外的其他乐曲,而有些却基本没有学过任何乐曲。

2、“初级”生

“初级”生指的是只在高考前经过短期强化学习钢琴弹奏的学生,大约占新生总数的20%。他们通常以“直入主题”方式进行练习,即考什么曲目弹什么曲目,往往“只顾数量,不计质量”。 其结果是基本功不扎实,弹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3、“高级”生

“高级”生指的是在进入大学前学习过两年或两年以上钢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近年入学新生中占的比例较少,基本上在10%左右,基本上具备相当程度的钢琴弹奏能力。

三、 钢琴弹奏“差异性”教学法

针对上述三类不同弹奏基础的教学对象,如果都按照一直模式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需要采取“差异性”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动力始终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最终保证全体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并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补差速成”教学

“补差速成”教学法适用于“零点”生。针对“零点”学生缺乏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情况和钢琴弹奏技能培养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与课时应偏重弹奏基本技巧形式训练,辅之于其他内容,即“重基础、轻难度”。

为了合理分配课时,教学初期可采取以集体授课为主,个别指导或个别练习为辅的形式。第二、三学期教学是“补差”“速成”同时进行。第四学期时学生们基本进入“速成”阶段,练习较难乐曲的同时,再加入钢琴实用技能如视奏、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的学习。

2、“稳步推进”教学

“稳步推进”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初级”生。其教学形式,除了参加必要的集体课外,主要进行小组教学。一般来说,这部分学生接受和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能较快,因此进入第二学期后,即可转为“一对一” 授课教学。第三、四学期为“初级”生钢琴弹奏的中级学习阶段,此时期除了继续巩固提高已学弹奏基本技能外,要增大弹奏技巧训练力度,一般来说,这些学习有保证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3、“提高扩展”教学

“提高扩展”教学是针对那些如学前即已具备钢琴弹奏初级阶段中等程度水平的“高级”生的施教方法,即以提高技能水平和扩展钢琴知识为主,旨在努力培养较高素质钢琴弹奏人才。在实行“一对一”个别教学阶段时,进行八度训练、和弦技巧、震奏远距离音符跳跃、颤音等高深的技能等技能技巧,同时在弹琴的音色、触键和控制能力上也进行高标准要求。

“高级”生的教学要加入相关的理论学习,如和声、曲式分析等。如果不懂得曲式结构,演奏的作品肯定是要“散架子”的。3[3]钢琴弹奏学习进入这个阶段,应该说学生基本获得了驾驭一般曲目的能力。

“差异性”教学法,只是根据学生大体分类的情况而提出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此,我们就不仅能够保证不同弹奏基础的学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望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专业钢琴人才。

参考文献

[1][匈]约瑟夫・珈特.《钢琴演奏技巧》[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