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河流治理工程(合集7篇)

时间:2023-08-04 16:49:31
河流治理工程

河流治理工程第1篇

关键词: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生态水工学发展沿革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河流治理中出现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某些负面影响问题,欧洲的工程界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也要符合自然原理。特别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河流治理工程还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也就是说把河流湖泊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不能把河流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割裂开来进行人工化设计。在欧洲陆续有一批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获得成功,同时相应出现了一些河流治理生态工程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欧洲的河流生态工程实践

河流生态工程是从欧洲对山区溪流生态治理开始的。早在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蓬勃发展,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中欧的工业基地。由于开矿山、修公路、建电站,大规模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山洪、泥石流、雪崩等频繁发生,引起了地区各国的关注,1846~1884年间制定了森林法及水资源利用法。为了与山洪和山地灾害斗争,兴建了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程。经过近百年的治理,大批工程设施发挥了作用,对山洪和山地灾害有所遏制。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伴随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随着大量移民迁入,山区旅游事业激增,这些负面效应愈显突出。主要是传统水利工程兴建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恶化。社会舆论要求保护阿尔卑斯山区,呼吁回归自然。这使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设计理念受到挑战。工程师开始反思,认为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侧重考虑利用水土资源,防止自然灾害,但是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也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另外,从资源开发角度看,山区溪流地区还有登山、滑雪、休闲等功能,保护生态系统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至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

河流治理工程第2篇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原则治理方案堤线布置堤型选择 河道疏浚

中图分类号:TV147+.1文献标识码: A

一、综合治理原则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相关规划指导下,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意与除涝、山洪灾害防治等相衔接。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留足洪水出路,严禁缩窄河道,合理确定治导线和堤距。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通过方案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注重治理效果,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结合当地条件,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规划料场,尽量少占耕地,从严控制管理用地;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护坡、护岸尽量采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注意与场镇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治理方案的确定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应分段分析河道、堤防和建筑物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和治理范围。

依据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河道洪涝灾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保护的对象和范围,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下游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合理确定防洪、除涝标准。

明确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要求的,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堤防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整治方案。

新建堤防统筹考虑防护区的排水要求,根据排涝分区和排涝标准,在排水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规模。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护岸工程应采取平顺护岸型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淤积严重或行洪能力不足的河道,经必选后采取河道疏浚、卡口河段拓宽切滩等措施,以恢复或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三、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工程级别划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规定执行。穿堤建筑物(涵管、涵闸、泵站等)的建筑物级别不应低于所长堤防工程级别。防洪墙的建筑物级别应与相应堤防级别相同。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一)新建堤防堤线布置

堤线布置时顺河道走势及天然岸线的分布情况,在基本遵从河道现状自然河岸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空间对河道进行扩宽,对局部卡口段进行改造,构建和谐、自然、生态的景观带,完建后设计洪水位时的过流能力不小于天然情况。

首先对现状河道进行设计频率洪水水面线计算,分析各个河段是否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然后再根据城镇总体规划、河道地形条件、周边可拓展空间、河岸可能改造形式以及河道功能定位等因素,确定初步的河道治理方案,根据水利计算成果,对各个河段整治规模进行修改,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河道宽度,计算出各种方案设计水位变化的幅度和工程方案的效果。根据各种组合的多次试算,拟定较优的各个河道不同整治规模的初选方案进行详细的水利计算,选取工程规模、投资和工程防洪、景观、生态综合效果较优的一组方案作为推荐实施方案。

通过对几种堤线方案洪水水面线、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投资和占地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后,确定最优的堤线布置方案。

(二)新建堤防堤型选择

堤型一般有斜坡式、直立式、多阶混合式等断面构造形式。中小河流堤防护坡型式宜与自然和谐,除必须采用硬护坡的堤段外,可采用水泥土、草皮护坡型式。护岸型式宜优先选用坡式护岸,受地形条件或两岸建筑物限制时可采用墙式护岸。护岸工程上部护坡措施应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有生态环境要求的堤防,经论证后常水位以上可采用生态型硬护坡或框格植草护坡。护岸工程下部护脚措施可根据水流条件、河势条件、材料来源等,选用抛投体、刚性挡墙和格宾挡墙等。护脚顶部可设置枯水平台,平台顶高程高于设计枯水位0.5m左右。

(三)清淤疏浚和清障工程

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浚范围。疏浚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河道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开挖,并尽可能使河线顺直。疏浚段的进出口处应与原河道渐变连接,未经充分论证,不能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排泥场地,并尽量采用环保型清淤疏浚方式。应对河道内垃圾等碍洪构筑物进行清除。对桥梁阻洪严重的,应结合当地基础设施情况和社会影响,决定是否拆除重建。

四、结束语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属社会公益性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岸坡稳定,防治水土流失,它既是关系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项生命工程,也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的一项形象工程。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防洪标准》GB 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河流治理工程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分析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非常重要,其能够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性,对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进而使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都不会受到中小河流的影响。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社会基础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水利工程就是基础工程的一种,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不但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还能够起到抗洪,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等等功能,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对于人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中小河流不进行治理,那么就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就必须要提高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进而促进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

1制约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施工安全意识

第一,对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度不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只流于表面,施工和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形成安全意识,从而导致施工安全系数非常低。第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比较差,施工单位虽然有安全生产制度,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进行遵守,这样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工程的施工以及人身安全。

1.2施工人员素质

想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的质量过硬,就必须要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提高,但是在先阶段,存在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非常低,在进行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的过程中很难把握施工质量。另外,还存在施工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各个工序都进行粗糙制造,而且也没有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也不遵守,进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

2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2.1资金投入不足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大多数是通过本地政府来管理,资金问题受到财政来源的影响,在投入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完成建设工作的水利设施中,往往会出现后期管理治理投入的缺陷,维护管理工作少之又少,极易造成设施的损坏,难以真正体现设施的作用,致使经济上的浪费。

2.2防洪能力不强

以前,我国在河流治理问题上不够重视,未能有效对河流进行治理,致使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较为薄弱。若是没有防洪设施的支撑,难以真正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目前,虽然在河流治理上,人们已经有了较大的觉悟,但是大多数的中小河流防洪装置较为陈旧,防洪工程质量不高,埋下了安全隐患。

3中小河流治理施工管理途径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完善。第一步:组织专业的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的施工图纸一起审核,使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均能系统了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针对一些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而言,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仔细严格地审核,在审核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展开综合分析。第二步:在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出现的错误,给设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科学处理问题。

3.2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施工者自身的素质与强化工程施工治理工作息息相关,施工者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政治、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保障。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人员责任制,强化管理质量,跟踪管理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地区。

3.3严格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把好验收关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强化安全投入力度,保证功能的完备性以及购入材料质量的合格性,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充足性。与此同时,强化安全事故演练以及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优化安全生产管理者的配置,增强现场工作者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需要在相应的验收标准、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完善相关的竣工验收工作制度,对安全责任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提升工程的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质量监督管理单位要及时参与到重要工程的验收工作中,切实核定外观质量、分部工程的质量,出具相关的工程质量评定文件,充分体现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4结论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能够了解到,我国的社会建设正在逐渐深入,这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和建设,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其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水利水电工程还能够预防洪水发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为人们以及动物们提供用水等等。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中小河流进行良好的治理,并不断提升治理施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上文中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管理途径,首先应在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以前,对全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事物进行充分的准备,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将管理人员的职能彻底的发挥出来,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强度以及对质量进行控制,最后,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管理,在中小河流工程治理施工完成之后,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确保其质量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

作者:韩雪 单位:哈尔滨市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强玲,陈规划.关于贵州省中小河流治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人江,2013(6):154-155.

[2]杨波.关于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18):198-200.

河流治理工程第4篇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中小河流这些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是衡量当地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政府早已把中小河流的监管和质量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关文件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以减少灾害的出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1、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治理规划不全面

由于我国的面积比较大,所以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为综合规划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方面逐渐完善,在对流域的防洪、灌溉以及水土保持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流经里程较长,而在管理方面一般都是由地方的河道管理站执行,并且仅对辖区范围内的流域进行管理,由此出现了一条河流分段管理的现象。这种分段管理现象不利于中小河流的整体规划,各自为政 导致一条河流的上下游规划不一,在资源开发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不够完善。

1.2、资金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其具有公益性和生态性的特点,而一些比较大型的具有影响力的河流都是由中央或者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和治理的。但是对于中小河流来讲,主要是由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而对于地方财政能力不足的地区来讲,投入到中小河流治理方面的资金有限,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治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1.3、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中小河流河道被侵占、大量采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导致出现了险要地段。很多中小河流建设和管理技术基础薄弱不能实现全面管理。当前全国各个地区还未形成统一的洪水防护标准建筑物及堤防的建筑标准也比较混乱施工技术不成熟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缺乏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也影响着施工水平;有些偏远地区的工程建设内容多需要多段、多点、多类型的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分散的施工场所加剧了管理人员工作的难度基本不可能进行全天候的管理。,

1.4、防护设施的布置不合理

中小河流通常位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比如郊区或者山村这些地方距离城市比较远,而且交通不发达,致使防护治理工作做不到综合全面。比如郊区和山村的经济一般比较落后,发展水平低,所以河流治理所需的资金不足。此外,当地有些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出现人为破坏,比如过量采砂、在河道的旁边随意设置阻拦等,乱砍滥伐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阻碍着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中小河流域治理的对策

2.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要把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建设,出台综合治理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尽快解决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抢抓国家、省、市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防治工作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进入上级专项规划,取得中央、省、市小流域治理资金支持。

2.2、中小河流的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的措施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河流治理项目的建设工作,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依据相关的规定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选择那些技术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勘查设计单位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勘查,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万无一失,减少漏洞避免损失。水行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前期就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制,项目的实施单位则应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负责,切实承担起中小河流治理的责任,审查单位则应该严格把关,确保建设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的质量,保障中小河流治理能够顺利完成。

2.3、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

中小河流在治理的过程中,依据绩效管理的方法或奖补结合的方法来安排专项的资金开展河流的治理工作。各个地方的政府应当加强政府对于河流治理的投入,同时拓展河流资金的来源,多种渠道筹集落实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以此来确保项目治理的顺利实施。例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里河项目区,该项目区,在进行改造之前,河道狭窄,水流细小,并且经常有生活污水向河道内排放,九里河部分河段一度成为了居民生活的垃圾场,每到夏季还会发出一股恶臭味,这严重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相吻合。江宁区秣陵街道人民政府为改善区域内的环境和当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并发挥河道的美化功能,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实了项目前期工作,并于2013年由南京市水利局、财政局以宁水农(2013)16号、宁财农(2013)34号文批准建设,九里河项目区连同石坝河(一期)、马西河、团结河项目区一同批准建设,批复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9996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为中央、省、市、区财政资金,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要服从流域防洪规划,治理标准要与干流、区域防洪除涝标准相协调。对一条河流上的多个河段进行治理,原则上先规划、后设计,统筹整条河流治理,防止洪水灾害转移。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和保障前期工作经费,做好项目储备,依据国家规划等相关要求抓紧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对于中小河流治理的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将资金主要用于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的堤防新建加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材料费、设备费和施工作业费等支出,以此来保障中小河流治理的顺利实施,避免可能出现的挪用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建设的事件发生。

2.4、因地制宜,完善防洪体系

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对重要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应尽快进行治理,针对中小河流所在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逐步完善防洪体系,例如,在具有山区特点的中小河流,因其具有洪水来势猛,流速大的特点,以工程措施为主,采取修建中小水库、淤地坝、堤防护坡等多种形式,但要防止盲目修建堤防,以免抬高洪水位,加重水灾,由山区进入丘陵平原区的中小河流,具有河道宽浅、坡陡流急、游荡性强、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宜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方式,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稳定河道,保护两岸土地资源。同时,要加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以便尽可能地降低洪灾损失。

2.5、完善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首先要加大有关农业节水宣传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中小河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民仍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农业节水灌溉,要根据中小河流所处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包括水土资源状况,自然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科学制定节水灌溉。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重点,在技术上以普及和推广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为重点,特别加强推广应用各种改进地面灌溉的新技术。同时积极示范和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我国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型农业,变生态危机为可持续发展。

2.6、加强过程控制,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在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与廉政风险控制。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应建立工程质量责任人制度和质量抵押金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原材料的管理对原材料实施第三方检测。应设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廉政和环保问题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对重要工序和重点部位实行全过程监控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应建立工程进度汇报制度并建立相关的督导和检查制度开展动态监督与检查。应做到施工工序的无缝隙连接不断引进和推广成熟的标准化工法,并通过劳动竞赛制度和评比、通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在廉政风险控制与安全生产方面应坚持“层层落实,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与权限并定期监督与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周期长、不容易协调并且还要涉及财务管理、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想真正提高工程的效益,必须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建设管理。全国各个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在确保中小河流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展防洪排涝工作分时期分阶段采取治理方式一步一步的达到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目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2012,05:39-40.

[2]徐国东,邵涛,严红星.浅谈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2,30:418+440.

河流治理工程第5篇

现如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现象此消彼长,针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其关乎着河流水资源的供给质量与水量。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我国相继建设了一系列的工程项目,但是在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管理方面不够理想,产生了诸多的不足,本文就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予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数量更是不可计算,其中以中小河流为主。为了支撑治理工作,诸多大型的治理工程项目被相继建成,其在河流治理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河流疏浚、河堤加固等工作提供保证,防洪效果大大提升,保证中小河流的稳定运行。如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处于待成熟阶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规划设计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治理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广东省乐昌市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来看,由于地处粤北山区,河流坡降大,汇流时间段,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辖区内重要河流已基本列入国家及省专项规划范围。在项目规划与设计之中,容易产生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在发生设计变更时,前期设计过程中未对治理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控,照搬照抄现象很是严重,缺乏因地制宜的理念,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土地纠纷问题

如今,为了保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开展项目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空间与土地,在占用这些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会与当地的群众或村民产生一定的土地纠纷。通常情况下,治理河道主要设置在集镇或县城区域,该区域的土地资源价值相对较高,其中涉及到很多群众利益[2],会与当地群众产生一系列的牵扯与纠纷,会为拆迁工作带来难度。土地纠纷问题的发生,其会制约工程的正常开展,拆迁征地问题的发生会遗留很多问题,是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3、项目施工问题

除了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治理工程项目在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3]。治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其所持续的战线也相对较长,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特点,其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自然环境、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工程问题的因素很多,是当前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拆迁征地的工程量相对较大,群众因素的干扰较多,项目施工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解决施工问题是王道。河道治理中很多工程项目的实施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恶劣天气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迟工期,制约项目的正常进度。

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的优化策略

1、加强对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应做好前期的勘查设计工作,通过合理的招标,从中选择优质的设计单位,勘查与设计单位应具备足够的行业资质与条件,具备专业性、合理的单位编制,是保证项目设计质量的关键。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充足的设计依据与材料,设计文件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统一,具备规范性勘测与设计技术。设计人员要充分将安全因素、效果因素以及质量因素等考虑其中,严格遵循水利部、财政部的相关条文,尽量避免发生工程设计变更的情况,而引起诸多的设计问题。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加深勘查设计的力度与深度,弥补诸多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提高治理工程建设水平。

2、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

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治理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治理效果,关乎着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面,水利局等部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的要求履行义务,对工程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的使用予以规范。在材料控制方面,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必须根据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而定[4],根据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来确定材料的型号与规格,可大大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工程监理人员应及时对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予以确认,禁止出现施工方肆意抬高价格的情况,一旦发生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情况,应对相关人士予以规范与惩处,以达到警示的效果。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予以审核和检查,对治理工程的隐蔽工程、主体工程、关键的工序予以监理,对各部分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同时,还应对施工合同予以严格的规范,将工程质量作为合同签订的主要内容,将各项权责均可在工程项目中予以规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3、做好项目后期的养护与管理

治理工程项目建成后,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仅仅是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若不加强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发生严重的破坏现象,治理项目的应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且治理效果也相对较差现。针对此项问题,为了发挥项目的应用价值,项目建成后,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也是必要的。为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在河流治理工程周围设置工程保护中心,专门针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管护,加大在工程养护与管理上的投资与重视,对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效果、排污能力等予以全面的审核,通过后期的合理养护与管理,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来看,其在规划设计、土地使用纠纷问题以及施工问题等相对严重,制约着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针对此项问题,应做好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对项目环境的管理与规范,工程项目建成后应强化管护工作,加大工程管护的资金投入,能保证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营。

作者:李钢锤 单位:乐昌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纪少德,李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讨———以宁夏同心县为例[J].中国水利,2015,20:54-55.

[2]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2012,05:39-40.

河流治理工程第6篇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数量更是不可计算,其中以中小河流为主。为了支撑治理工作,诸多大型的治理工程项目被相继建成,其在河流治理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河流疏浚、河堤加固等工作提供保证,防洪效果大大提升,保证中小河流的稳定运行。如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处于待成熟阶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规划设计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治理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广东省乐昌市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来看,由于地处粤北山区,河流坡降大,汇流时间段,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辖区内重要河流已基本列入国家及省专项规划范围。在项目规划与设计之中,容易产生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在发生设计变更时,前期设计过程中未对治理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控,照搬照抄现象很是严重,缺乏因地制宜的理念,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土地纠纷问题

如今,为了保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开展项目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空间与土地,在占用这些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会与当地的群众或村民产生一定的土地纠纷。通常情况下,治理河道主要设置在集镇或县城区域,该区域的土地资源价值相对较高,其中涉及到很多群众利益[2],会与当地群众产生一系列的牵扯与纠纷,会为拆迁工作带来难度。土地纠纷问题的发生,其会制约工程的正常开展,拆迁征地问题的发生会遗留很多问题,是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3、项目施工问题

除了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治理工程项目在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3]。治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其所持续的战线也相对较长,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特点,其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自然环境、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工程问题的因素很多,是当前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拆迁征地的工程量相对较大,群众因素的干扰较多,项目施工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解决施工问题是王道。河道治理中很多工程项目的实施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恶劣天气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迟工期,制约项目的正常进度。

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的优化策略

1、加强对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应做好前期的勘查设计工作,通过合理的招标,从中选择优质的设计单位,勘查与设计单位应具备足够的行业资质与条件,具备专业性、合理的单位编制,是保证项目设计质量的关键。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充足的设计依据与材料,设计文件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统一,具备规范性勘测与设计技术。设计人员要充分将安全因素、效果因素以及质量因素等考虑其中,严格遵循水利部、财政部的相关条文,尽量避免发生工程设计变更的情况,而引起诸多的设计问题。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加深勘查设计的力度与深度,弥补诸多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提高治理工程建设水平。

2、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

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治理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治理效果,关乎着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面,水利局等部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的要求履行义务,对工程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的使用予以规范。在材料控制方面,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必须根据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而定[4],根据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来确定材料的型号与规格,可大大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工程监理人员应及时对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予以确认,禁止出现施工方肆意抬高价格的情况,一旦发生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情况,应对相关人士予以规范与惩处,以达到警示的效果。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予以审核和检查,对治理工程的隐蔽工程、主体工程、关键的工序予以监理,对各部分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同时,还应对施工合同予以严格的规范,将工程质量作为合同签订的主要内容,将各项权责均可在工程项目中予以规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3、做好项目后期的养护与管理

治理工程项目建成后,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仅仅是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若不加强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发生严重的破坏现象,治理项目的应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且治理效果也相对较差现。针对此项问题,为了发挥项目的应用价值,项目建成后,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也是必要的。为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在河流治理工程周围设置工程保护中心,专门针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管护,加大在工程养护与管理上的投资与重视,对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效果、排污能力等予以全面的审核,通过后期的合理养护与管理,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来看,其在规划设计、土地使用纠纷问题以及施工问题等相对严重,制约着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针对此项问题,应做好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对项目环境的管理与规范,工程项目建成后应强化管护工作,加大工程管护的资金投入,能保证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纪少德,李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讨———以宁夏同心县为例[J].中国水利,2015,20:54-55.

[2]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2012,05:39-40.

[3]贺翠华.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建后管护对策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4,02:41-42+46.

河流治理工程第7篇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数量更是不可计算,其中以中小河流为主。为了支撑治理工作,诸多大型的治理工程项目被相继建成,其在河流治理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河流疏浚、河堤加固等工作提供保证,防洪效果大大提升,保证中小河流的稳定运行。如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处于待成熟阶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规划设计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治理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广东省乐昌市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来看,由于地处粤北山区,河流坡降大,汇流时间段,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辖区内重要河流已基本列入国家及省专项规划范围。在项目规划与设计之中,容易产生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在发生设计变更时,前期设计过程中未对治理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控,照搬照抄现象很是严重,缺乏因地制宜的理念,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土地纠纷问题

如今,为了保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开展项目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空间与土地,在占用这些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会与当地的群众或村民产生一定的土地纠纷。通常情况下,治理河道主要设置在集镇或县城区域,该区域的土地资源价值相对较高,其中涉及到很多群众利益[2],会与当地群众产生一系列的牵扯与纠纷,会为拆迁工作带来难度。土地纠纷问题的发生,其会制约工程的正常开展,拆迁征地问题的发生会遗留很多问题,是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3、项目施工问题

除了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治理工程项目在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3]。治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其所持续的战线也相对较长,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特点,其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自然环境、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工程问题的因素很多,是当前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拆迁征地的工程量相对较大,群众因素的干扰较多,项目施工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解决施工问题是王道。河道治理中很多工程项目的实施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恶劣天气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迟工期,制约项目的正常进度。

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的优化策略

1、加强对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应做好前期的勘查设计工作,通过合理的招标,从中选择优质的设计单位,勘查与设计单位应具备足够的行业资质与条件,具备专业性、合理的单位编制,是保证项目设计质量的关键。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充足的设计依据与材料,设计文件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统一,具备规范性勘测与设计技术。设计人员要充分将安全因素、效果因素以及质量因素等考虑其中,严格遵循水利部、财政部的相关条文,尽量避免发生工程设计变更的情况,而引起诸多的设计问题。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加深勘查设计的力度与深度,弥补诸多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提高治理工程建设水平。

2、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

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治理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治理效果,关乎着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面,水利局等部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的要求履行义务,对工程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的使用予以规范。在材料控制方面,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必须根据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而定[4],根据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来确定材料的型号与规格,可大大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效果。工程监理人员应及时对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予以确认,禁止出现施工方肆意抬高价格的情况,一旦发生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情况,应对相关人士予以规范与惩处,以达到警示的效果。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予以审核和检查,对治理工程的隐蔽工程、主体工程、关键的工序予以监理,对各部分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同时,还应对施工合同予以严格的规范,将工程质量作为合同签订的主要内容,将各项权责均可在工程项目中予以规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3、做好项目后期的养护与管理

治理工程项目建成后,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仅仅是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若不加强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发生严重的破坏现象,治理项目的应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且治理效果也相对较差现。针对此项问题,为了发挥项目的应用价值,项目建成后,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也是必要的。为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在河流治理工程周围设置工程保护中心,专门针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管护,加大在工程养护与管理上的投资与重视,对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效果、排污能力等予以全面的审核,通过后期的合理养护与管理,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来看,其在规划设计、土地使用纠纷问题以及施工问题等相对严重,制约着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针对此项问题,应做好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对项目环境的管理与规范,工程项目建成后应强化管护工作,加大工程管护的资金投入,能保证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纪少德,李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探讨———以宁夏同心县为例[J].中国水利,2015,20:54-55.

[2]宋文.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J].治淮,2012,05:39-40.

[3]贺翠华.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建后管护对策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4,02:4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