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合集7篇)

时间:2023-07-25 16:33:34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1篇

关键词 供应链 运营物资 轨道交通 物流采购管理 问题 措施

随着市场环境与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交通运营中的物流采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主要步骤之一,不仅是经营企业中所具有的最基本模式,也是企业生产等运作的前提,一些收尾工作也需要物流采购来完成。在物流采购的工作中,严格地控制采购成本,是每个物流采购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企业控制自身成本的核心环节。在控制采购成本的过程中,发展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是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运营中物流采购的重要战略性管理措施。

一、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物流采购

现今,企业的发展以供应链管理理念为重要主旨,其主要目的是对采购资源进行升华管理的实现,主要是对企业生产与营销等活动中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在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前提下,采购管理的地位也在渐渐地展现出来。物流采购管理行动不再是以单独的交易所进行的过程,更多的是将采购理念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形成多种多样的企业经营局势。在以供应链计划为前提的基础上,企业在管理机制的模式上得到了延伸,这对于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创建,是具体发展采购管理体系的根基,采购管理体系是属于优化管理体制中的一种,也是实现管理机制的重要实质,而且在现代化供应链的根本上信息流的进步与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也是创建多元化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管理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运营是企业规划发展中的主要部分,交通运输管理以客流的预算与分析为基础,对运输资源实行了改良。在采购行动中,物流采购是首要的步骤,是符合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中明确的采购对象和采购源是形成采购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较晚,在物流采购供应链的结构中还有很多的缺陷,未能形成完整的系统供应形式。

(一)对于物流采购对象的探讨

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物流采购是以交通各系统为体系产生的运营行动,其运营系统包含车辆、客服、保障三大系统,对运营系统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1.车辆运行系统分析。车辆运行系统就是以车辆与线路等因素形成的最为基础的系统,目的是为运营物流采购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其特点是产品流通的多元化与快节奏。建立完善的运输体系,是完成轨道运营物流采购的前提,对在网络时代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信息化的运营有着特殊的意义。

2.客服系统分析。组建客服系统是对物流质量的保证,包含车站服务、检票服务、消防等方面。运营物流的客服实质内容是比较烦琐的,这就需要客服系统在结构组建上要具有完整性。凝聚起物流运营中的不同分支,创造出全面化的客服体制。

3.采购保障体系分析。采购保障体系是直接影响物流管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配置的维护与检修等构成,是轨道交通运营物流能良好运转的根本,也是判定车辆运行系统与客服系统能否良好运转的重要保证。

(二)物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对比,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布局中存在的缺陷,直接制约了物流采购的实行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链布局不完善。在以城市采购为首要方向的轨道交通运营采购供应链中,采购的物资品种多以成型产品为首,这类物品的替换性相当强,因此采购途径稳定,市场也相当广。而采购的有限产品因标准性相当强,有限定性,反而制约着采购行动的运转过程,该产品成本较高,很难驾驭,对采购行动的展开非常不利。因此,还是以成型产品的物资采购为主,这就导致了运营采购供应链结构的不完善。

2.采购管理存在的弊病解析。交通运营采购链的不完善,使采购资金比较小,无法吸引供应商的关注,导致供应商之间缺乏竞争力。关于物流合同的维持在物流运营体制逐步成长中只加强了我国交通体系中的供应商管理,反而对国外的供应商,不仅没有庞大的资金吸引,也没有开展对国外的供应商管理,导致全球采购链只能靠庞大的资金成本的扶持来进行物流贸易。在运营物流体制中,采购链的不完善,造成采购系统欠缺秩序性,以致行贿等情况普遍出现。而且采购方法与过程的不合理,缺少有关部门进行管制,就导致小型商户成为主要供应商,造成了采购物流进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漏洞,对企业成本的把持也引发危害。采购思想的幼稚,看轻采购服务只重视采购的步骤,将服务质量限定在小范围内,成效较低。在物资的采购中只专注专业物资的采购,进行传统物资的运营,使采购规模始终处于小范围之内,对物流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

三、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采购管理的改进措施

解决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轨道交通运营物流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更正采购观念,加强供应商管理,深化供应链上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更新采购理念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缺乏成熟的采购理念,因此更新采购理念是物流管理建设中的重点,以新的理念创建新的采购形式,从以往守旧的采购形式中跳脱出来,以新的采购形式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采购品质优越、价格低廉的产品,减少资金投入,完善物流采购体系的建设。

(二)建立全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一,创建多元化的供应网络,加速物流采购管理体系创设的步调。

第二,增强供应商绩效约束,创建完美全面的绩效体制,提高采购管理的规范化与执行力度。

第三,强化供应网络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构建合作机制,营造出信誉度高的环境。其次是加强规划和协调力度,使各部门的工作能够良好地的开展。再次是开发标准计划,使各线路的规格实行规范化,促进采购规模性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逐步发展,对于物流采购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化建设与成长的主要工作。改进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管理体制,是深化物流体系的首要措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为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齐琳,苏雪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政府有效监管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讨会侧记[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 (02).

[2] 李晶.浅谈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2 (06).

[3] 张玉新.对物资采购管理的认识与探索[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2篇

一、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物流采购

现今,企业的发展以供应链管理理念为重要主旨,其主要目的是对采购资源进行升华管理的实现,主要是对企业生产与营销等活动中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在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前提下,采购管理的地位也在渐渐地展现出来。物流采购管理行动不再是以单独的交易所进行的过程,更多的是将采购理念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形成多种多样的企业经营局势。在以供应链计划为前提的基础上,企业在管理机制的模式上得到了延伸,这对于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创建,是具体发展采购管理体系的根基,采购管理体系是属于优化管理体制中的一种,也是实现管理机制的重要实质,而且在现代化供应链的根本上信息流的进步与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也是创建多元化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管理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运营是企业规划发展中的主要部分,交通运输管理以客流的预算与分析为基础,对运输资源实行了改良。在采购行动中,物流采购是首要的步骤,是符合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中明确的采购对象和采购源是形成采购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较晚,在物流采购供应链的结构中还有很多的缺陷,未能形成完整的系统供应形式。

(一)对于物流采购对象的探讨

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物流采购是以交通各系统为体系产生的运营行动,其运营系统包含车辆、客服、保障三大系统,对运营系统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1.车辆运行系统分析。车辆运行系统就是以车辆与线路等因素形成的最为基础的系统,目的是为运营物流采购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其特点是产品流通的多元化与快节奏。建立完善的运输体系,是完成轨道运营物流采购的前提,对在网络时代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信息化的运营有着特殊的意义。

2.客服系统分析。组建客服系统是对物流质量的保证,包含车站服务、检票服务、消防等方面。运营物流的客服实质内容是比较烦琐的,这就需要客服系统在结构组建上要具有完整性。凝聚起物流运营中的不同分支,创造出全面化的客服体制。

3.采购保障体系分析。采购保障体系是直接影响物流管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配置的维护与检修等构成,是轨道交通运营物流能良好运转的根本,也是判定车辆运行系统与客服系统能否良好运转的重要保证。

(二)物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对比,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布局中存在的缺陷,直接制约了物流采购的实行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链布局不完善。在以城市采购为首要方向的轨道交通运营采购供应链中,采购的物资品种多以成型产品为首,这类物品的替换性相当强,因此采购途径稳定,市场也相当广。而采购的有限产品因标准性相当强,有限定性,反而制约着采购行动的运转过程,该产品成本较高,很难驾驭,对采购行动的展开非常不利。因此,还是以成型产品的物资采购为主,这就导致了运营采购供应链结构的不完善。

2.采购管理存在的弊病解析。交通运营采购链的不完善,使采购资金比较小,无法吸引供应商的关注,导致供应商之间缺乏竞争力。关于物流合同的维持在物流运营体制逐步成长中只加强了我国交通体系中的供应商管理,反而对国外的供应商,不仅没有庞大的资金吸引,也没有开展对国外的供应商管理,导致全球采购链只能靠庞大的资金成本的扶持来进行物流贸易。在运营物流体制中,采购链的不完善,造成采购系统欠缺秩序性,以致行贿等情况普遍出现。而且采购方法与过程的不合理,缺少有关部门进行管制,就导致小型商户成为主要供应商,造成了采购物流进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漏洞,对企业成本的把持也引发危害。采购思想的幼稚,看轻采购服务只重视采购的步骤,将服务质量限定在小范围内,成效较低。在物资的采购中只专注专业物资的采购,进行传统物资的运营,使采购规模始终处于小范围之内,对物流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

三、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采购管理的改进措施

解决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轨道交通运营物流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更正采购观念,加强供应商管理,深化供应链上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更新采购理念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缺乏成熟的采购理念,因此更新采购理念是物流管理建设中的重点,以新的理念创建新的采购形式,从以往守旧的采购形式中跳脱出来,以新的采购形式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采购品质优越、价格低廉的产品,减少资金投入,完善物流采购体系的建设。

(二)建立全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一,创建多元化的供应网络,加速物流采购管理体系创设的步调。

第二,增强供应商绩效约束,创建完美全面的绩效体制,提高采购管理的规范化与执行力度。

第三,强化供应网络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构建合作机制,营造出信誉度高的环境。其次是加强规划和协调力度,使各部门的工作能够良好地的开展。再次是开发标准计划,使各线路的规格实行规范化,促进采购规模性的发展。

四、结束语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3篇

作者:张敏定价:34.00元16开2008年6月出版

本书内容为:导论、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运动对现代物流的影响、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模式探讨、人力资本在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管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物流。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丛书)

作者:白世贞 定价:28.00元16开 2008年4月出版

全书共八章:供应链系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坚系统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国际采购管理、供应链系统的采购方法与技术、供应链系统的采购需求预测与库存控制策略、供应链系统的采购进货与成本管理、供应链系统的采购风险与控制、供应链系统采购绩效评估。

3.《管理效率:聚焦企业管理与组织发展的难题》

作者:薛淑珍定价:30.00元16开2008年5月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管理的本质、管理学理论发展演进、管理效率的理论背景、基于组织的管理效率研究、管理成本研究、影响效率的管理行为因素分析、影响效率的管理关系因素分析、影响效率的管理伦理因素分析、大型企业的管理效率问题、管理效率的方法研究。

4.《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21世纪经济学专家专著系列)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4篇

关键词:购成本方;采购模式;采购渠道

一、在采购成本方面

钱茜(2010)在《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中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分析、准时采购模式、采购商品分类管理、引入价工程(VE)理念,四个方面对采购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如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也有考虑到人的因素,即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责任心。

吴旭(2011)以里理论分析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的计划工作,如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同时一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

二、在采购模式方面

刘振海(2011)在《莱钢:实现绩优化的采购管理》中运用实证分析法,以莱钢为背景,研究了建立科学高效的采购供应体制,强调了形成较为成熟的采购模式的重要性。并从需求计划、合同、招标等不同方面加强了采购程序规范化的要求。

唐怡铮(2005)通过《刍议完善集中采购内部控制》介绍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中采购制入手,以我国人民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制度,剖析影响集中采购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防范腐败、加强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进一步的讲,在防腐败问题上倪井喜(2009)在《优化内控设计 预防采购腐败》中通过对当前中国企业采购腐败现象的分析,以及借鉴跨国公司限制采购腐败的实践,从设计理念、健全内控、优化流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设计思路。

同时,王亚东(2011)在《企业内控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以新修订的《会计法》为基准,强调了影响内部控制的几方面因素:控制环境、关键控制点、风险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控制评价的六大原则。

吴长辉(2010)《原料采购风险及其防控措施》中,以辽宁省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铜原料采购的角度分析了采购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资源风险、几个风险、欺诈风险、质量风险和来自企业内部的库存风险、销售风险等。并针对这些不定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等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方法。

宋丽娟(2009)在《企业增值采购研究》中,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思想下,提出了采购价值链增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及建议,诸如降低采购总所有权成本、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李思艳(2011)通过《浅谈施工企业基于内控系统下的物资采购管理》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分析了建立物资采购内控体系及物资采购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并围绕7个流程环节对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于内部控制建设的早期研究还有宋涛(2005)发表的《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建设》此文章以提出了供应系统的内控制度建设的重点突出“控制风险三道防线”,即完善自控、互控、监控体系。并以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案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在采购渠道分析方面

黄为一;范征(2008)联合发表的《外商常用的采购渠道及民营小企业的对策分析》针对欲开拓国际市场的我国民营小企业在寻求国外客户、与外商建立业务往来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外商采购我国产品常用渠道和民营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分析民营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与外商接触旭注意问题,探讨民营小企业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的对策。

罗如学;尤妙娜(2009)共同发表的《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电子化采购研究》中,基于网络发展的背景,应用对比方式,考虑到传统供应链中的采购活动存在信息不对称、需求反应迟钝及成本过高的一些因素,文章分析了采购工作实施电子化采购和信息化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在供应链模式下实施电子化采购的核心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选择和注意的问题。

Anoka Jokai(2009)于《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firms: a contingency theory based analysis》中通过对COCO.COSO等几个框架的分析指出,每个组织要选择最合适的控制系统时,必修考虑到意外事故的风险是否切合权变理论。该文主要研究了检验这些风险特点的选择是否适应他们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和它是否会导致一些更加优惠的有效性的评估控制管理。

Jan Colbert(2008)在《How to Monitor Internal Control》中指出一个有效地控制系统在合适的地方运用,风险可以降至最小化。而将风险降至最小化需要运用一种有效地风险系统,同时还可以控制促进经营和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的可靠性。此文中,作者指出了内部控制的系统包括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控制活动、监控。

哈米的阿拉德(Philae)(2009)《内部控制透视:理论与概念》中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的平等与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资源的与其有效管理的结果通过。并指出设计和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可能是一个实现通过快速修复短套。于此讨论了内部文件的概念的不同方面的内部控制和管理。

结论

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各种内部的控制机制,采购内控可谓核心因素,采购价值可以说是基于时间和质量的一种竞争,对价值流中不能增加价值的环节,要通过减少浪费来节约成本。不论是节约还是提高效率,采购的内部控制,其中包括成本、管理、流程、定价、供应商、渠道等各方面的控制都紧密相联,每个环节的控制都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总结出采购控制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增值”方面的中的角色性作用。采购内控不是最新提出的课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的理念层出不穷,采购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形式结构与理念,是现代企业不得不主动创新,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尤其是特殊商品的材料采购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余丽生,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研究,2011年11期

[2]刘振海, 莱钢:实现绩优化的采购管理[J]. 企业界,2011年第4期

[3]钱茜, 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J].中国外资,2010年1月第209期

[4]宋丽娟 ,企业增值采购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年第12期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5篇

摘 要:文章介绍了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特点,分析了政府采购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影响,探讨了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提出了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17-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建设的大力投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图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馆藏建设的重点所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于2002年6月29日颁布,此后各地政府也都及时出台了相应的政府采购实施办法,高校的图书资料采购也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 [1]。

当前的图书采购工作,许多高校虽然自觉实施招投标,使图书采购工作有序化,但是政府采购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图书采购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支笔”决定,缺乏必要的审计,经费不公开,采购程序不规范等[2]。笔者就政府采购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相应的采访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 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特点

1.1 政府采购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是我国政府采购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标志,是我国步入依法管理政府采购时代的里程碑。作为商品存在的图书资料,要强制性采取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系统性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和审批政府采购预算、制订政府采购计划、制订政府采购目录、选择和实施采购的招投标、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拨付和管理采购资金以及监督政府采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四个原则: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以及公正原则。政府采购相比一般的采购,具有以下特点:①在采购资金方面,政府采购表现为政府性资金。②在采购目的方面,政府采购主要是为实现政府职能。③政府采购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广的范围。④政府采购在制订采购制度时大多要围绕政府意图来进行,政策性较强,政府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发挥是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使财政资金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是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将高校纳入政府采购渠道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政府采购在形式上只是一种经费预算的供给方式,在本质上是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手段。

1.2 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特点

在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采取的是多元化机制,该采购机制不仅是指采购形式的多样化,还包括采购途径和采购类型的多样化,这种采购机制具有需求多变和目标细化的特点,同时还拥有无限化的采购时间。这种运作模式较为专业化,具有较不明确的采购标的物,有别于一般的商品采购机制。政府采购不只是采购的过程,还是一种总称,内容包涵了采购的政策、程序、管理以及采购的全过程,这也是一种政府行为,是针对公共采购管理而设立的制度。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不管是采购流程还是实施规范都较为严格,图书的采购招标工作时间也比较漫长:要进行预算下达、采购计划的制订、采购计划的审批立项、招投标以及合同的最终签订。政府采购预算通常随部门预算在每年的4月下达,6月开始较集中地实施[3]。政府采购长达半年以上的实施时间以及流程的严格性,必然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常规采购业务造成干扰,甚至严重影响到采访工作的开展以及图书资源的质量。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该着重探讨如何利用政府采购得到具有更高品质的馆藏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关注如何消除采购过程中的集中腐败问题。

2 政府采购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影响

2.1 专业学术图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高校图书馆中,馆藏的文献资源是为了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所以学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这些图书与通用的、普及类的图书有所不同,出版种类少且价格偏高,其采购必须通过出版社或者图书供应商提前预订,或是在图书出版后及时购买,一旦错过了订购时间,补购就很难实施,造成图书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缺失,导致图书质量的下降,图书馆资源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张艳菊: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研究

2.2 政府采购限制了图书馆采购自

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采购基本都是按照招标的方式进行。以招标方式进行图书采购有很大的优势:书商进行竞争投标,能够在大范围内选择优质的图书商;招标采购能有效地规避采购中的腐败问题;书商有配套的服务,包括免费提供书单、编目数据、贴磁条、盖章等一系列加工程序,最大限度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有效地满足了高校图书馆由于评估、升本、扩招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馆藏需求。但是中标书商一般都是超低价中标,书商囿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在图书采购中把一些盗版书、低价书混杂其中,甚至拒绝提供质量比较高、经济利润少的图书,而图书馆只能被动地任凭书商操控,这将大大影响图书质量和馆藏结构。

3 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

2003年实施政府采购法之后,很多高校都针对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建立了管理机构,并且对政府采购方式进行探索,在采购过程中不断总结政府采购书刊资源的特点。图书采访流程见图1。

图1 采访决策流程图

3.1 现采为主

现采是现场采购的简称,它有准确直观、效率高、节省采访时间、采访图书质量高的优点。这种采购方式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采购人员了解学校的藏书结构,还要了解读者的需求、出版发行的信息等。现采也有其局限性,如到场采购的人员一般比较少,时间短、任务重,容易漏选图书。此种采购方式适合图书需求量小的图书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采购。尽管如此,大多数高校还是比较喜欢现场采购图书。鉴于此,图书馆在订书时可以借鉴纲目采购的做法:由书商将图书馆提供的采购纲目输入计算机,按照纲目,约定时间将有关新出版的书籍供应给图书馆,图书馆经过验收后将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图书在约定时间内退还给书商[4]。

3.2 预定为辅

图书的预订是指根据图书供应商提供的书目信息进行和筛选,进而签订图书订单。很多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出版社的图书信息进行了解并查找相关的发行渠道和书源。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供反馈,推荐相关图书资源,图书馆的采访人员要及时地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书目推荐单提供给图书供应商,并且在采访过程中随时调整信息。网上预订流程见图2。

图2 网上预订流程

4 政府采购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策略

4.1 制订详细的图书采访计划

高校图书馆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科研教学的需要,制订相应的藏书政策和文献资源建设计划。一般来说,这些计划一旦制订就不会有大的变动,且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政府采购模式的实施只是改变了计划的实现手段和方式,不会改变计划自身。所以,为了有序地开展图书采购,采访部门应该基于本馆的年度文献建设计划,对图书采访计划进行详细制订,内容应该包含一般学科和重点保障学科,还要包括各专业图书的品种、数量及经费比例,划定核心图书的出版社范围,使专业性图书采购得到保障。

4.2 注重图书补缺和滞后问题的解决

由于政府采购的实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可能会因此错过采购期。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应安排专门的采访人员,对一些缺藏的图书进行查漏补缺。补缺方式包括网上书店购买、向作者求购等,对特别重要的图书,可以进行图书复印。

4.3 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制定具体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做出相应具体或明确的规定,加强高校采购的规范性和操作性。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图书的政府采购中,财务部门要监督反馈信息、执行力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其次,高校职能部门要全程监督政府采购过程,使政府采购更为合理和规范。最后,在高校图书馆内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使高校图书采访工作能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联锋.高校中文图书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9):185-186.

[2] 邵志超.高校图书馆职务犯罪及预防[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9):150-151.

[3] 姜爱华,杨秉翰.我国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8):7-11.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招标;策略

所谓企业的电子招标,是指通过借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安全、可靠、便捷的招标信息的公布、投标结果的通知、标书的下载与发放以及项目合同签订等的整个过程。在电子商务时代下,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的招标系统,不仅能够使企业的招标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将极大地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最终建立公开、公平、高效的招标体系,提供可靠保障。

一、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采购的特点

(1)竞争性。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不仅是一种引发竞争的采购程序,更是一种彻底改变传统招标模式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时,企业招标之中的竞争性充分体现了现代竞争的诚信、平等、正当、高效、合法等基本原则。此外,招标也是一种有约束的、规范的竞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并确保其招标流程透明、便捷地进行,这样将会更加容易地吸引和扩大投标人的竞争,从而使招标方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的物资或服务,更充分地获得市场利益,有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公开性。公开性是企业招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因特网有公开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必须使招标事项在互联网上公开,让每个网络用户都能查得到。同时,这样还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招标对象范围,使得全世界都可以看到采购方的招标公告,谁都可以前来投标,进而更有利于企业招标的可选择性。所以,企业可以公开开标,公开投标邀请、公开投标信息、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投标要求、公布中标结果等,此过程中也能确保采购法律的公开性。(3)公平性。由于互联网无处不在,加上电子招标信息是公开的,因而每个人都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查看相关企业招标信息。从而使得所有感兴趣的承包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加入到投标行列当中,并且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框架下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歧视现象,确保电子竞标的公平进行。所以,不仅能够保证了招标程序的完整性,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供应商前来竞争投标。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招标的现状分析

(1)电子采购安全问题突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是通过网络上的虚拟数据进行交易,也就是这些交易数据都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加上当今日益猖狂的网络黑客,不同程度地导致许多企业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敢采用电子招标方式,或者根本就没打算用电子招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电子招标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一是企业采购信息的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一部分――企业的招标信息,是企业比较隐私、不愿透漏给竞争对手的资料,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电子采购的过程中,对采购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二是支付平台的安全。在电子招标过程中,支付是其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环节,该流程是不允许出现问题的。然而,招标的支付需要通过电子银行支付,企业间的采购往往资金数额巨大,互联网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汇兑系统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传统的招标观念有待改变。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已经不是传统的招标模式,是当今信息时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改变以往“重技术、轻商务”的落后观念。调查显示,企业传统的电子招标的实现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如果不能实现则将责任归咎于技术环境的落后,因为企业没有准确地把握电子采购概念的本质,传统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电子招标的效率。(3)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活动必须是依法进行,并且有法可依,否则将会是一片混乱的现象。因此,只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催生出高水平的电子采购,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招标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其运作模式大多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尚未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招标法律法规,这就严重制约了电子采购的发展,并且使得电子招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其中,电子招标所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交易的法律以及保护电子采购双方权益的法律。只有电子采购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够推动电子采购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的策略

(1)优化招标流程。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电子招标要求其作业流程必须明快、简洁、高效,杜绝冗余的作业环节,更不允许招标过程中的繁琐步骤,以便更好地提高招标作业的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招标作业流程进程分析和再设计,并结合企业招标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以使招标作业流程电子化或自动化,保证电子招标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深入对自身的采购流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及时采取对应策略,同时,还要邀请第三方咨询服务商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参与企业招标作业流程的分析与再设计,进而提高电子招标的可行性。(2)做好战略设计。一般情况下,电子招标的战略目标往往是统一采购、集中采购的过程,并且要求其能够实现采购信息共享、优化、整合供投标商群体等。由于电子招标对支出和潜在成本的节约非常大,尤其适合那些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施电子招标之前,必须努力研究招标策略,需要审慎地做好战略设计,战略设计涉及采购目标的确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同时,不仅要求日常采购主管和人员参与招标的项目流程,还要有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使得整个企业招标环节都列入企业的日常规程。同时要考虑在应用中的风险和变动管理的需要,这是实施电子招标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企业招标的效率。(3)构建电子招标平台。电子招标平台是实现电子招标的载体,也是提高电子招标服务的基础,这一平台至少要由下列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企业竞价采购平台。企业竞价招标平台是一个投标商与招标商之间互不见面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得投标可以远程地参与采购竞价,并引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帮助采购商最大限度地发现卖主,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协同招投标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协同的、集成的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各种类型的用户都能在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协同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三是电子目录采购系统。该系统是将企业招标的产品目录管理、办公自动化、投标商管理等融合为一体,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招标的便捷、高效进行,并能详细地为投标商提供有关企业招标的要求与标准。(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保证电子招标成功运作的关键,也是电子招标的准则。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有助于企业发现电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防止错误再次出现,进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企业招标活动的可行性,确保该体系能够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招标质量,为企业营造一个恰当的电子招标氛围,从根本上消除电子招标的阻力,为企业电子招标的有效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平爱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模式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3)

[2]陈家珍.规范采购程序创新采购模式实现源头防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

[3]宋家山.烟草行业卷烟材料资质认证采购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7(4)

[4]侯志刚.浅议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采购模式的创新[J].纺织导报.2007(11)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企业招标 策略

【论文摘要】在当今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企业招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不断改革与研究。因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采购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招标成本、减少招标流程,还可以提升企业反应迅速与知名度。本文主要是对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企业招标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所谓企业的电子招标,是指通过借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安全、可靠、便捷的招标信息的公布、投标结果的通知、标书的下载与发放以及项目合同签订等的整个过程。在电子商务时代下,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的招标系统,不仅能够使企业的招标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将极大地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最终建立公开、公平、高效的招标体系,提供可靠保障。

一、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采购的特点

(1)竞争性。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不仅是一种引发竞争的采购程序,更是一种彻底改变传统招标模式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时,企业招标之中的竞争性充分体现了现代竞争的诚信、平等、正当、高效、合法等基本原则。此外,招标也是一种有约束的、规范的竞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并确保其招标流程透明、便捷地进行,这样将会更加容易地吸引和扩大投标人的竞争,从而使招标方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的物资或服务,更充分地获得市场利益,有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公开性。公开性是企业招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因特网有公开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必须使招标事项在互联网上公开,让每个网络用户都能查得到。同时,这样还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招标对象范围,使得全世界都可以看到采购方的招标公告,谁都可以前来投标,进而更有利于企业招标的可选择性。所以,企业可以公开开标,公开投标邀请、公开投标信息、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投标要求、公布中标结果等,此过程中也能确保采购法律的公开性。(3)公平性。由于互联网无处不在,加上电子招标信息是公开的,因而每个人都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查看相关企业招标信息。从而使得所有感兴趣的承包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加入到投标行列当中,并且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框架下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歧视现象,确保电子竞标的公平进行。所以,不仅能够保证了招标程序的完整性,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供应商前来竞争投标。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招标的现状分析

(1)电子采购安全问题突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是通过网络上的虚拟数据进行交易,也就是这些交易数据都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加上当今日益猖狂的网络黑客,不同程度地导致许多企业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敢采用电子招标方式,或者根本就没打算用电子招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电子招标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一是企业采购信息的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一部分——企业的招标信息,是企业比较隐私、不愿透漏给竞争对手的资料,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电子采购的过程中,对采购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二是支付平台的安全。在电子招标过程中,支付是其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环节,该流程是不允许出现问题的。然而,招标的支付需要通过电子银行支付,企业间的采购往往资金数额巨大,互联网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汇兑系统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传统的招标观念有待改变。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已经不是传统的招标模式,是当今信息时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改变以往“重技术、轻商务”的落后观念。调查显示,企业传统的电子招标的实现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如果不能实现则将责任归咎于技术环境的落后,因为企业没有准确地把握电子采购概念的本质,传统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电子招标的效率。(3)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活动必须是依法进行,并且有法可依,否则将会是一片混乱的现象。因此,只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催生出高水平的电子采购,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招标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其运作模式大多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尚未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招标法律法规,这就严重制约了电子采购的发展,并且使得电子招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其中,电子招标所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交易的法律以及保护电子采购双方权益的法律。只有电子采购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够推动电子采购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 转贴于

三、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的策略

(1)优化招标流程。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电子招标要求其作业流程必须明快、简洁、高效,杜绝冗余的作业环节,更不允许招标过程中的繁琐步骤,以便更好地提高招标作业的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招标作业流程进程分析和再设计,并结合企业招标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以使招标作业流程电子化或自动化,保证电子招标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深入对自身的采购流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及时采取对应策略,同时,还要邀请第三方咨询服务商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参与企业招标作业流程的分析与再设计,进而提高电子招标的可行性。(2)做好战略设计。一般情况下,电子招标的战略目标往往是统一采购、集中采购的过程,并且要求其能够实现采购信息共享、优化、整合供投标商群体等。由于电子招标对支出和潜在成本的节约非常大,尤其适合那些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施电子招标之前,必须努力研究招标策略,需要审慎地做好战略设计,战略设计涉及采购目标的确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同时,不仅要求日常采购主管和人员参与招标的项目流程,还要有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使得整个企业招标环节都列入企业的日常规程。同时要考虑在应用中的风险和变动管理的需要,这是实施电子招标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企业招标的效率。(3)构建电子招标平台。电子招标平台是实现电子招标的载体,也是提高电子招标服务的基础,这一平台至少要由下列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企业竞价采购平台。企业竞价招标平台是一个投标商与招标商之间互不见面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得投标可以远程地参与采购竞价,并引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帮助采购商最大限度地发现卖主,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协同招投标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协同的、集成的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各种类型的用户都能在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协同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三是电子目录采购系统。该系统是将企业招标的产品目录管理、办公自动化、投标商管理等融合为一体,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招标的便捷、高效进行,并能详细地为投标商提供有关企业招标的要求与标准。(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保证电子招标成功运作的关键,也是电子招标的准则。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有助于企业发现电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防止错误再次出现,进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企业招标活动的可行性,确保该体系能够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招标质量,为企业营造一个恰当的电子招标氛围,从根本上消除电子招标的阻力,为企业电子招标的有效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平爱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模式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3)

[2]陈家珍.规范采购程序创新采购模式实现源头防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

[3]宋家山.烟草行业卷烟材料资质认证采购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7(4)

[4]侯志刚.浅议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采购模式的创新[J].纺织导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