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消防市场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7-24 16:16:23
消防市场分析

消防市场分析第1篇

关键词:标准化菜市场;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一、引言

公共场所在社会生活中承担重要角色,为公众购物、娱乐、教育、医疗等活动提供场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公共场所具有公共性,因而公共场所人员来往繁杂,这就为公共安全尤其是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提出了难题。一方面公共场所人员杂多、秩序欠缺,很容易发生恶性事件和意外事故且人员疏散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公共场所人财物涉及广泛,一旦遭遇严重消防事故,损失极大。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新建改建工作自2005年起就被连续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作为公共场所,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为市民日常购物提供了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在市民生活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一项富有特色的惠民工程,标准化菜市场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市民提供物资供给的层面上,标准化菜市场同样需要着眼于为市民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购物环境层面。

二、研究定位与机制构建

现有文献对公共场所安全问题的关注虽多,但对菜市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安全介绍和研究很少。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自2005年开始,迄今已有十余年,新建改建的标准化菜市场近千家,规模庞大,同时上海市质量技监局等部门为标准化菜市场制定颁布了多份地方性规范文件,从全国范围看,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进行顺利且良好,具有研究价值。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提出“4R理论”,即缩减危机(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本文采用机制分析框架同时借鉴罗伯特•希斯的“4R模式”,将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见图1)归纳为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应对和事后调节三种机制,其中事前预防机制是整个消防安全机制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事前预防机制包括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硬件因素指标准化菜市场硬件设施、建筑布局方面,软件因素侧重于标准化菜市场内部人员,包括菜市场管理人员、菜贩和消费者的自身素质和技能。事前预防机制在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中承担最为重要的角色。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避免危机发生,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阻止危机的发生。事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进一步影响事中应对机制的顺利展开,如事前预防中的软硬件因素均影响事中预防机制,优良事前预防工作会使事中应对工作事半功倍而不到位的事前预防工作甚至会进一步加大灾难的灾害程度。事后调节机制中对事故的分析评估工作结果应当及时反馈到事前预防机制,通过汲取经验达到强化事前预防机制的目的。三种机制动态运行且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

三、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现状

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的消防安全问题涉及众多方面,而这些问题又突出体现在事前预防机制部分。

(一)从硬件因素方面分析

一是消防器材数量较充足但存在使用过期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老旧等现象。被调研的27家标准化菜市场均配有一定数量灭火器和消火栓,从数量上看,这些消防器材基本可以满足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例如,闵行区陇西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器材齐全,室内顶部消火栓和喷淋运输管道交错,在市场内多处设置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但实际调研亦发现很多标准化菜市场的消防器材摆放位置不明显或被紧锁、被杂物遮挡,因此遇到火灾事故时这些消防器材难以及时投入救灾活动中,更有标准化菜市场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灭火器材。二是安全疏散设施设置不到位。安全疏散通道数量、是否通畅等因素制约着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时人群疏散逃离的效率。2005年上海市质量技监局的上海市地方标准《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中指出“菜市场出入口不少于2个,主要出入口门的宽度不小于4m”。实际走访发现,仍有少数标准化菜市场出入口设置不符现有标准,更有不少标准化菜市场将出入口隔离栏部分上锁(隔离栏用于阻止电瓶车辆等进入市场),一旦发生紧急的安全事故则不利于人员的快速疏散。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区蒙山标准化菜市场张贴出“蒙山市场平面及应急疏散示意图”,该图显示了市场的平面布局,还用红色箭头对处于市场不同位置的消费者和菜贩指出疏散路线,构图清晰明了,利于事故发生时人群逃生。三是违规用电现象仍存。标准化菜市场中菜贩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屡禁不止。《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中规定“不得在市场交易场地内设置生活用电和液化气设施”,而实际调研发现,有14.53%的菜贩表示标准化菜市场内存在使用违规电器现象,少数菜场管理人员承认对在标准化菜市场内使用电水壶、电饭煲等器材的菜贩采取宽容态度,并表示这样的违规操作是出于体谅菜贩用餐难处。

(二)从软件因素方面分析

一是标准化菜市场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笔者在调研部分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管理现状后,发现每个标准化菜市场的管理现状都不尽相同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根据问卷统计结果,仅有25.95%的消费者表示对菜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表示满意,而有9.19%的消费者甚至表示没有在标准化菜市场中遇到市场管理人员。由此可见,不少消费者对菜市场的管理现状并不满意,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场内管理人员素质仍需提高二是菜场群众消防意识严重缺失。标准化菜市场是公共场所,消防设施会由有关单位或部门配备并管理,然而任何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都离不开每个处身其中的个体。菜场群众的消防意识也是评估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然而调研发现,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表示没有注意过标准化菜市场中的消防标志和消防器材,存在3.42%和0.85%的菜贩认为自己所在标准化菜市场没有消防标志和消防器材,因为他们未在标准化菜市场中见过,而如前文所述,被调研的标准化菜市场中均配备有消防器材,每个标准化菜市场内也都设置了如“禁止吸烟”的消防标志。如此高比例的统计结果体现出菜场内消费者和菜贩对菜市场消防设备的忽视乃至轻视,反映出其消防安全意识的严重缺失,菜市场内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急需落实。

四、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路径设计

基于实地调研成果并借鉴现有消防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初步描绘出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助力菜场管理走向标准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一)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的构成与作用

1、事前预防机制的构成与作用。事前预防机制涵盖了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因素。包括建筑场地管理,这主要指标准化菜市场的布局设计和建筑物本身的管理。菜场布局设计要求符合规范和标准,管理对象包括安全疏散通道、疏散引导标志、摊位间距、通风排烟系统和仓库等。建筑物本身管理包括建筑物的高度、耐火程度、使用年限等。此外,标准化菜市场应当绘制本市场消防安全救生图并张贴在菜市场显眼位置,救生图上应明确标识出消防设施位置、逃生出口等信息。二是软件因素。菜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十分重要,一方面菜场管理人员需及时探测消防安全问题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危机发生时管理人员需迅速疏散菜场群众并根据情况控制灾情。此外调研发现,菜场内消费者和菜贩普遍轻视消防安全,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对此,有关组织机构或标准化菜市场方应定期对消费者和菜贩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并授予之在消防危机发生时应对技能,在市场中加设提醒标语同样利于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2、事中应对机制的构成与作用。事中应对机制蕴含自救因素和他救因素两个方面。一是自救因素。事中应对机制的自救因素指安全事故发生时菜场内的全部人员都应当迅速采取自救的措施。而自救措施受到菜场消防硬件设备的影响,例如疏散通道的数量和宽度,同时也受到软件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和菜贩消防自救技能的有无和自救技能熟练程度。二是他救因素。事中应对机制的他救因素包括来自菜场管理人员的及时引导疏散和消防车、救救护车等及时的救援。他救是否高效同样制约于菜场硬件因素,例如菜场内外的消防装置以及菜场出入口设置。3、事后调节机制的构成与作用。事后调节机制包括事故评估、清理重建和救济安抚三个方面。一是事故分析评估。公共危机停止进一步发展后,首要环节就是对事故的损失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对事故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分析评估。事故分析评估一方面可以将从事故原因中汲取的经验反馈到事前预防机制,一方面又影响着后期菜场的废墟处理和灾后重建工作,同时影响着受灾对象的救抚。二是清理重建。消防事故不再进一步发展后,就可以进行灾后的清理和重建工作。对事故分析评估是灾后清理重建的依据。三是问责与救济。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后,需要找出消防事故的责任人并依照法定程序问责。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后,根据实际的受损情况,给予受灾对象赔偿和安抚。

五、结语

在突发危机越加频繁的时代,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保护处于公共场所的人员安全、减少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损失更是成为日益严肃且重要的课题。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扩大了城市消费,作为公共场所,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管理需要社会各方力量长期合作和相关管理组织不断摸索改进。本文拟制的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机制仅是一种从定性角度设计出的大致路径,随着事物不断变化发展,这种消防安全机制势必也会相应地有所变动,而对于标准化菜市场消防安全因素的定性研究也值得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魏艾.标准使菜市场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J].上海标准化,2005.

[2]季瑛波.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评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消防市场分析第2篇

【关键词】 公共娱乐场所 消防安全 消防管理监督 措施

我国各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长,一些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应运而生。练歌厅、剧院、演艺厅、商业会馆、大众舞厅、水疗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大量涌现,现已迅速普及我国各地的大、中城市。这些公共娱乐场所为各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集中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安监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动员部署、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检查、监督火灾隐患,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整治摸清底数、消除隐患、健全制度、形成机制、教育员工、提高了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但是,公共娱乐场所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如违规开业、违章装修、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消防安全管理薄弱、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的原因分析

(1)个别业主法制意识淡薄。有的业主不懂法,有的业主千方百计钻法律的空子、逃避监管,有的抱临时想法,在消防安全上不肯多投入。如有些场所未经审核、验收或开业检查合格擅自开张,往往以试营业名义搞违法经营;有些场所在二次装修、改变内部使用性质或分隔时未向消防部门申请,以原有的审批意见搪塞;有些场所由于设置在老建筑内,明知对照新规范标准不能满足,故意拖延不到消防部门办理手续;有些规模较小的场所领取工商或文化部门相关证书后就开始经营,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

(2)载体消防基础薄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较好,隐患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小场所或建造较早的建筑内,这些场所在设计、施工时就留下了先天患,消防安全投入不足,偷工减料、不按设计施工等。造成防火、防烟分区面积过大或根本没有分区,随意进行分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的选用和设置不符合要求,内装修材料过分讲究美观和隔音,其燃烧性能无法满足防火要求;有些消防安全设施形同虚设.如报警器不接大系统、防排烟管道堵塞或风机选型不当、消防水管大小无法满足供水要求、消防用电线路看似两路实际一路、黑暗环境下使用蓄光型疏散标志等等。

(3)安全监督管理缺位。一些经营者对安全管理不重视不关心、不到位也是火灾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原因之一。如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或将制度束之高阁,消防安全责任制、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走过场,少数场所内的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泵房间管理混乱;有些场所内为了经营需要违章用电、用火、用气还存在边装修边营业的现象,有些场所内员工流动性较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落实,员工不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缺乏实战训练;消防控制中心操作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就上岗,有的即使参加培训但实际操作控制程序半知不解,发生火灾只能束手无策;不少场所对火灾隐患的整改不彻底,能拖则拖、敷衍了事.找出各种借口逃避整改,造成隐患久拖不改。

(4)消防监管缺乏联动。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管涉及文化、工商、公安、消防等各部门基本上根据相关规定各自实行监督检查。但从现实情况看,这样的监管模式存在不联动的地方,造成有些场所违章开业或对火灾隐患拒不改正。尤其是在场所设置条件上不统一,发生问题后再沟通为时已晚,整改难度加大。如某场所投资数千万开业数年,消防审核通过,但文化部门却不能发证,主要涉及周围居民有意见,使经营者、管理部门进退两难。

2 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与监督

2.1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管理与监督检查的措施

严格审核、验收、开业检查。要确保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一定要从源头上严格把关,不留后患。审核验收或开业检查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消防安全标准执行。对场所开业前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也应作为检查审核内容,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具体措施如下:

(1)监督检查娱乐场所建筑防火类隐患。①内装修、改建、扩建工程是否未经消防审核验收许可;②设置位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标准;③防火分区面积是否过大;④分隔、装修材料是否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⑤防烟分区面积是否过大;⑥周围搭建违章建筑是否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

(2)监督检查娱乐场所设施保养类隐患。①自动灭火系统故障能否运行;②防排烟系统故障能否运行;③是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无故障;⑤室内消火栓系统故障是否能运行。

(3)监督检查娱乐场所安全通道类隐患。①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够数、有无损坏或被遮挡、覆盖;②在外窗、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是否安装栅栏;③应急照明如何。

(4)监督检查娱乐场所消防管理类隐患。①是否违章动用明火;④有无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⑤是否违章使用、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⑥室内是否燃放烟花爆竹。

2.2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的策略

(1)强化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监督。根据《消防法》,督促公共娱乐场所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确定消防管理人员,从上到下建立起层层问责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规范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不能马上消除的,要明确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限时消除,把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强化消防宣传和培训。公共娱乐场所至少6个月组织一次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对新上岗的员工在上岗前要进行专门的消防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消防基本常识、灭火基本技能和逃生自救基本方法。消防队要与娱乐场所定期组织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消防人员和娱乐场所员工处置初起火灾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3)强化公安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不定期开展检查,对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疏散通道不畅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对同一场所连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进行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

参考文献:

消防市场分析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t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level of city fire command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GIS-based city fire command support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GIS-based city fire command support syste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Exercise tests shows that the GIS city fire command support system can shorten the fire response time by 1/3.

关键词:GIS;城市消防;指挥支持

Key words: GIS;city fire fighting;command support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57-03

0 引言

由于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火灾已经成为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城市灾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2015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3.8万起,伤亡2854人,直接财产损失39.5亿元。其中城市发生火灾10.4万起,约占30.7%,包括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东营8.31化工厂爆炸等多起重大事故。

救援及时性和准确性,是衡量消防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传统的消防指挥存在人工接警效率低、核实信息真伪困难大,指挥技术装备落后、临场指挥主要凭经验和直觉等诸多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持续增长。相应地,消防部门的防控范围也成倍数增长,各式各样的建筑结构导致消防防空和作战支援环境恶劣复杂,对消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集信息查询、方案制定、力量调派、决策支持等一体的城市消防管理决策和指挥支持模型,提高消防警力调配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使各级消防队伍在消防作战中能够得到充分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并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理论,科学分析和管理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要信息的技术系统。城市消防指挥决策过程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例如火场周围环境、应急力量的分布和配置、道路状况等。因此,将GIS引入城市消防指挥支持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将消防资源、建筑物特性、消防管控区域等消防特征信息与地表空间位置互联,提高消防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实现可视化查询、管理、分析和调用,可极大提高指挥决策效率。

1 基于GIS城市消防指挥支持模型

城市消防指挥支持系统是辅助指挥员利用数据和模型解决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指挥和决策问题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帮助和改善指挥决策制定的有效性。

1.1 系统工作原理

城市消防指挥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户交互层、管理软件层和数据库层。

GIS系统主要是为指挥支持系统提供各种形式的图形与属性数据、数据格式转换工具、空间数据库管理,以及图形操作、空间分析等功能。

模型库是指挥支持系统的核心,根据各种理论模型,分析、处理数据库层的各种数据,理顺各因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采用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方法,建立空间分析模型,解析地理位置数据的空间信息,为消防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方法库为模型库提供了算法上的支持,实现了模型和方法的分离存储。知识库存放各种专家的经验、知识等,通过综合和检验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提高指挥支持系统的智力水平。

1.2 基于GIS数据的支持模型

城市消防作战从接警定位,到赶赴火场灭火支援,直到完成灾后救援任务,需要经历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警、信息真伪校核、火场定位、火灾(其他灾害事故)位置及周边情况查询,消防力量的调派,快速支援方案制定(选择最短路径),火场(其他灾害事故现场)侦察、灭火作战指挥和实施。

如图2所示,基于GIS数据的支持模型由火警定位、消防力量调派、消防力量快速支援、消防作战信息支持和抢险救援信息支持应用等五个模型组成,利用GIS数据实现接警定位、火场地图浏览、出警路径分析和警戒缓冲区分析;实现基于消防力量调派模型的消防力量调用,提高作战力量运用合理性;规划消防站点与火场的最佳路径,缩短力量机动时间;弥补已有系统在火灾现场信息支持功能的不足,基于专家系统制定火场侦察、力量部署、战术方案选择、作战计算等智力支持;优化抢险救援询问侦察方案布置、抢险救援处置程序方法。例如,基于GIS的火灾现场作战信息支持模型应用原理,如图3所示。

1.3 GIS空间分析模型

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于其他图形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1.3.1 空间量算

空间量算是GIS基本空间分析方法,包括主要包括几何、形状、质心和距离等特征参数的量算。在城市消防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几何量算和距离量算。例如,对消防辖区的面积、企业厂区面积、灾后影响区域、消防站到火场距离、火场到周围消火栓的距离等,均需进行精确量算。对一维的线状地物,几何量算包括长度、曲率和方向的量算,而对二维的面状地物,则包括面积、周长、形状和曲率等的量算。

1.3.2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在等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

缓冲区分析就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重要空间分析工具,缓冲区分析就是在点、线、面实体周围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的过程,包括点实体、线实体和面实体等三种缓冲区分析,可用于指导城市的消防站选址、消防栓布局、危险源企业选址等。例如,利用事故后果计算模型计算,以油罐作为点实体对象,计算基于GIS的死亡、重伤和轻伤等人员伤害半径,并地图跟踪层分别生成死亡、重伤和轻伤区域,从而迅速确定受火灾或爆炸影响的建筑物或人群,并根据影响等级制定防护或疏散方案。另外,还可获得需要冷却的邻近油罐。

1.3.3 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通过考察基于GIS的城市网络元素的空间属性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计算,例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等。

路径分析是消防指挥支持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分析模型,核心是求解最佳路径,即求解网络中两个指定的结点间阻碍强度最小的路径。Dijkstra算法是GIS系统最常用的最佳路径求解算法。考虑到道路交通信息所带来的各种迟滞因素,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交通路况进行综合评定,并进行量化处理,将权值作为Dijkstra模型输入,以力量机动时间作为路径优劣的评价标准,提高了最佳路径搜索算法的科学性。

2 应用实例

根据GIS消防指挥支持模型,分别以SuperMap、Super IS、Oracle和CCGIS作为系统应用层、网络、数据库和三维模型开发平台,开发城市消防指挥支持系统。

2.1 系统实现

整个系统由城市路网、查询管理、消防专业处理、消防预案管理、力量派遣等5个模块组成。

路网模型是GIS的核心功能模块,是城市路网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既为路线优化奠定空间信息输入基础,也路线优化输出提供显示载体,并以地图标示的方式进行呈现。由于城市建设的动态变化的,因此路网模型属于动态模型,当路网改变时,需要对已有的网络拓扑进行相应的修改。

对象有属性类型和属性值,称为典型属性数据。本系统以典型属性数据作为检索数据和默认值,简化了对象的属性管理。另外,为了实现快速查询响应,采用数据库的分区和索引机制来提高检索效率,选用数值型字段作为系统检索属性,如电话号码、报警时间、建筑物坐标等。管理和查询界面如图4、图5所示。

消防专业处理模块主要提供消防GIS图形作业和显示功能,采用多用户并发协作作业模式,多用户可将本地图形文件中的图元上传到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空间对象下载到本地图形文件、刷新本地文件以保持和其他用户同步。多作业处理算法如图6所示,用户进行作图操作时触发监听程序,完成作图并写入数据库时,监听程序通知其他用户作相应的改变。

消防预案管理模块直接为出警调度专家系统提供调度方案,如图7所示。借助GIS的图形表示功能,消防预案管理模块可实现图形化操作。因此,本系统在制作消防预案时,可综合运用图形、文字和语音等多种表述方式,消除信息盲区,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可用性和直观性。另外,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消防预案模板。

力量派遣模块综合GIS数据库、专家知识库,利用信息管理模块将信息输入专家系统,使用消防专业图形单元模块呈现结果,将火灾区域和火灾等级实时显示在调度结果界面,并以GIS专题图的形式实时浏览。

2.2 系统测试

通过集成GIS、城市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将各种类型的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为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基础信息,实现统一接警、集中指挥、联合行动,实现了自动接处警、灾情智能评估、指挥控制自动化和网络化、集群化调度派遣、辅助功能智能联动、信息实时动态更新等,显著提高消防指挥的快速反应与科学决策能力。图8所示模拟某地发生火灾时,消防指挥支持系统给出的调度方案,其中某中队是最佳支援力量,红色路径表示该中队到底火场的最短路径。图9所示为火场作战指挥沙盘。演习试验表明,消防响应时间可缩短1/3。

3 结论

建立高效、实用的消防城市指挥信息支持系统是提高消防部队作战效能的迫切要求。GIS空间数据库具有地理信息检索、查询和显示功能,可为消防指挥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因此将GIS应用于消防指挥领域,在空间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相融合的基础上定义和生成消防指挥支持模型,可有效提高消防指挥的快速反应与科学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朱雾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3]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余明,艾延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消防市场分析第4篇

关键词:消防;消防产业;swot分析法;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消防产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不论是市场上消防产品的种类、数量和科技含量,还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及生产现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明晰目前消防产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优势和障碍,为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s)分析

优势分析主要是对行业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是在行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本文主要从资源、需求等方面对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优势分析。

2.1 资源优势

近几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消防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资源优势,无论是财力、物力等硬件方面,还是制度政策、人力等软件方面,国家都提供了比较优先的发展资源,为消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根本的资源保障。

2.2 需求优势

2006-2011年期间我国火灾起数、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均呈现出小幅度波动,虽然火灾数量和人员伤亡有减少的趋势,但是直接财产损失逐年增加,摆在消防界面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对消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见图1、2、3)。

2.3 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主动调整生产关系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和优越性,政府牵头重视消防产业的发展,将消防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抓,将极大地推动消防产业的发展。因此消防产业的“举国体制”也将是我国发展好消防产业的一个优势因素。

3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劣势(w)分析

劣势分析主要是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对我国消防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劣势分析。

3.1 产业结构劣势

我国消防产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消防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以北京、上海、江苏和福建的消防企业居多,约占有76%的消防生产企业;而在我国的西南、西北等地区消防生产企业比较少,仅有24%的企业分布于此。

3.2 产品结构劣势

我国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多数企业都生产火灾报警设备及配套产品、喷水灭火设备及配套产品、公共广播通讯系统及配件、应急疏散照明器和续发光材料和防火门/窗/卷帘及相关产品等,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在产品结构上存在劣势。

3.3 产业组织管理劣势

我国消防产业缺乏严密的组织、法律监督检查机制,消防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消防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理的痕迹、消防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不科学;消防产业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4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机会(o)分析

机会分析主要是对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对产业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与消防产业有直接联系的方面来进行机会分析。

4.1 政府重视促进消防产业发展

政府对消防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各种相关的消防产业政策法规也在逐渐的完善当中。军工、机械、航空、化工、核工业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加入消防产品行业,提高了消防产品的结构档次,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初步形成,有力的促进消防产业的整体发展。

4.2 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为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大环境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民众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的关注程度都有大幅提升,这给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

4.3 外来力量提供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消防产业逐渐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垄断,国外许多消防企业涌入中国市场,这些外来力量为中国消防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等。中国消防企业的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拥有活力十足的后发优势。

5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威胁(t)分析

本文主要从竞争、技术等方面来进行威胁分析。

5.1 消防产业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消防产业缺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制度,整个产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而来,虽然经改革发展,仍存有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多、散、乱、差的产业结构和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后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

5.2 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后,国外消防企业瞄准中国消防产业缺口进入中国市场,在给国内消防企业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的同时,外国消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成为冲击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消防企业的威胁存在,在中国消防产业中国内外力量的竞争日趋激烈。

5.3 科学技术是制约消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多数高科技含量、高品质要求的消防产品均依赖进口,这源于国内的消防产业还没有形成国际竞争力。社会发展却对消防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技术将是制约消防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6 消防产业发展环境swot分析结论及发展建议

以上对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表明,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我们应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同时化解劣势、变威胁为动力,力争将我国消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

6.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需求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市场需求不仅仅是呈于表面的显性需求,企业要细作市场调研,提高对市场动向的敏感性,及时发掘藏于内部的隐性需求,辅以产品、技术创新,超前满足消防产品的市场需求。

6.2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在当前“地球村”快速发展大环境中,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我国消防产业真正的发展起来,更大更激烈的竞争必将来自国外。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要着眼于国际市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抢占世界消防产业的份额。

6.3 以创新为推动力

消防产业要把握高科技发展趋势,总结国内外经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整体产业的实力和能力。管理创新是消防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将决定消防产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4],国内消防产业要积极借鉴优秀外来管理模式和经验,结合本土特殊产业发展情况,融入国内特色发展优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防产业化道路。

6.4 以人才保障为后盾

人才保障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产、管理、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消防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校合作,培养消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保障人力资源充足。

参考文献

[1]倪荫林.对我国消防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2008,10:47-50.

[2]万勇.我国消防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武警学院学报,2008,24(10):52-58.

消防市场分析第5篇

关键词:消防;消防产业;SWOT分析法;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消防产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不论是市场上消防产品的种类、数量和科技含量,还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及生产现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明晰目前消防产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优势和障碍,为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S)分析

优势分析主要是对行业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是在行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本文主要从资源、需求等方面对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优势分析。

2.1 资源优势

近几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消防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资源优势,无论是财力、物力等硬件方面,还是制度政策、人力等软件方面,国家都提供了比较优先的发展资源,为消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根本的资源保障。

2.2 需求优势

2006-2011年期间我国火灾起数、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均呈现出小幅度波动,虽然火灾数量和人员伤亡有减少的趋势,但是直接财产损失逐年增加,摆在消防界面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对消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见图1、2、3)。

2.3 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主动调整生产关系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和优越性,政府牵头重视消防产业的发展,将消防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抓,将极大地推动消防产业的发展。因此消防产业的“举国体制”也将是我国发展好消防产业的一个优势因素。

3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劣势(W)分析

劣势分析主要是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对我国消防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劣势分析。

3.1 产业结构劣势

我国消防产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消防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以北京、上海、江苏和福建的消防企业居多,约占有76%的消防生产企业;而在我国的西南、西北等地区消防生产企业比较少,仅有24%的企业分布于此。

3.2 产品结构劣势

我国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多数企业都生产火灾报警设备及配套产品、喷水灭火设备及配套产品、公共广播通讯系统及配件、应急疏散照明器和续发光材料和防火门/窗/卷帘及相关产品等,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在产品结构上存在劣势。

3.3 产业组织管理劣势

我国消防产业缺乏严密的组织、法律监督检查机制,消防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消防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理的痕迹、消防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不科学;消防产业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4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机会(O)分析

机会分析主要是对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对产业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与消防产业有直接联系的方面来进行机会分析。

4.1 政府重视促进消防产业发展

政府对消防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各种相关的消防产业政策法规也在逐渐的完善当中。军工、机械、航空、化工、核工业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加入消防产品行业,提高了消防产品的结构档次,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初步形成,有力的促进消防产业的整体发展。

4.2 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为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大环境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民众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的关注程度都有大幅提升,这给消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

4.3 外来力量提供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消防产业逐渐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垄断,国外许多消防企业涌入中国市场,这些外来力量为中国消防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等。中国消防企业的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拥有活力十足的后发优势。

5 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威胁(T)分析

本文主要从竞争、技术等方面来进行威胁分析。

5.1 消防产业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消防产业缺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制度,整个产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而来,虽然经改革发展,仍存有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多、散、乱、差的产业结构和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后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

5.2 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后,国外消防企业瞄准中国消防产业缺口进入中国市场,在给国内消防企业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的同时,外国消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成为冲击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消防企业的威胁存在,在中国消防产业中国内外力量的竞争日趋激烈。

5.3 科学技术是制约消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多数高科技含量、高品质要求的消防产品均依赖进口,这源于国内的消防产业还没有形成国际竞争力。社会发展却对消防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技术将是制约消防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6 消防产业发展环境SWOT分析结论及发展建议

以上对国内消防产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表明,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我们应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同时化解劣势、变威胁为动力,力争将我国消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

6.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需求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市场需求不仅仅是呈于表面的显性需求,企业要细作市场调研,提高对市场动向的敏感性,及时发掘藏于内部的隐性需求,辅以产品、技术创新,超前满足消防产品的市场需求。

6.2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在当前“地球村”快速发展大环境中,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我国消防产业真正的发展起来,更大更激烈的竞争必将来自国外。国内消防产业的发展要着眼于国际市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抢占世界消防产业的份额。

6.3 以创新为推动力

消防产业要把握高科技发展趋势,总结国内外经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整体产业的实力和能力。管理创新是消防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将决定消防产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4],国内消防产业要积极借鉴优秀外来管理模式和经验,结合本土特殊产业发展情况,融入国内特色发展优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防产业化道路。

6.4 以人才保障为后盾

人才保障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产、管理、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消防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校合作,培养消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保障人力资源充足。

参考文献

[1]倪荫林.对我国消防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2008,10:47-50.

[2]万勇.我国消防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武警学院学报,2008,24(10):52-58.

消防市场分析第6篇

关键词:火灾形势;分析;措施

201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视察慰问大连公安消防支队时指出,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防范,一方面要有有力的应急手段及时组织紧急救援,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使人民生活安宁,遇到危险能够得到保护。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消防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温总理要求,通过创新消防管理模式,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提升抢险救援战斗力,更好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全国消防部队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如2006-2010年,全国发生火灾609408起、死亡7202人、受伤4501人、直接财产损失47.56亿元,其中发生较大以上火灾515起、死亡1679人,住宅和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亡人火灾尤为突出。可见,创新消防管理模式,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已是当下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统计近年的火灾数据,分析火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研判火灾发生的原因,探索新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消防工作正规化、法制化、现代化,对保障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下作者便从福建省近五年的火灾形势入手,分析区域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原因。

1火灾形势分析

1.1 火灾发生时间分析

1.1.1 火灾24小时分布情况

从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24小时分布情况(见表1)分析,发生火灾起数相对集中的时间段是10~12、14~20,达7876起,占41.32%;发生亡人火灾较多的时间段是00~06、20~22,达263人、占64.15%;容易造成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增加的时间段是02~04、12~20,达22388.73万元,占51.21%。

表1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24小时分布统计

1.1.2 火灾月分布情况

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分月统计数据见表2。从每月火灾起数看,1、2月份火灾多发,共计4382起,占23%,高出月平均数6.3个百分点;从每月火灾亡人数看,1、2、10月份亡人火灾突出,死亡177人,占43.17%,高出月平均数18.27个百分点;从较大以上火灾统计看,火灾集中在2、5月份,占36.8%,亡人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是1、2、10月份,死亡69人,占较大火灾亡人数的63.3%。从季度火灾分布看,冬春两季发生火灾10510起、死亡234人,分别占55.14%和57.07%。

表2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分月统计表

1.2火灾发生区域分析

2006~2010年福建省区域火灾统计数据见表3。从发生火灾的区域分布看,城市市区火灾5651起、死亡77人,分别占29.65%和18.78%;县城集镇火灾6169起、死亡157人,其比例为32.36%和38.29%;农村火灾6118起、死亡171人,分别占32.1%和41.71%。五年中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分区域统计见表3。

表32006~2010年福建省区域火灾情况统计表

1.3火灾发生场所分析

2006~2010年火灾分场所统计数据见表4。按照火灾起火场所统计,火灾发生机率大的场所是住宅8834起、厂房2257起、交通工具1695起、物资仓储场所1062起、商场市场970起,分别占46.35%、11.84%、8.89%、5.57%和5.09%;发生火灾亡人较多的场所是住宅267人、三合一(多合一)场所42人、厂房23人和商场市场22人,分别占65.12%、10.24%、5.61%和5.37%。可见,住宅为亡人火灾的多发场所。而亡人火灾中弱势群体的死亡率较高。如2009年住宅亡人火灾中,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占69.6%。

表42006~2010年福建省起火场所统计表

1.4 发生火灾原因分析

通过对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发生原因的统计(见表5)分析显示,电气、生活用火不慎、不明确原因和生产作业引起的火灾较为突出。在起数上,电气火灾6728起、生活用火不慎火灾4012起、不明确原因火灾1449起和生产作业火灾1306起,分别占35.3%、21.05%、7.6%和6.85%;在亡人上,电气火灾111人、放火100人、生活用火不慎火灾83人,分别占27.07%、24.39%、20.24%;在受灾户上,电气火灾4672户、生活用火不慎火灾2863户、不明确原因火灾1111户,分别占40.9%、25.06%和9.73%。

表52006~2010年福建省火灾原因统计表

1.5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分析

五年来,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1622起,死亡45人,经分析比较发现:发生火灾较多的是商场市场970起、宾馆饭店461起和学校88起,其比例分别为59.8%、28.42%和5.43%;发生亡人火灾严重的是商场市场22人、娱乐场所15人、宾馆饭店7人,其比例分别为48.89%、33.33%和15.56%。2006~2010年福建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情况统计见表6。

表62006~2010年福建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情况统计表

1.6 重点单位火灾分析

2006~2010年福建省消防监督分级管理火灾统计见表7。从消防安全分级监管单位发生火灾的情况分析,火灾发生危险性最大的是公安派出所监管的(即“三级重点单位”)和未纳入重点监管的一般单位。5年中三级重点单位发生火灾7996起、死亡212人、直接财产损失19988.28万元,分别占41.95%、51.71%和45.72%;发生较大以上火灾8起、死亡72人,分别占较大以上火灾总数的42.11%和66.06%。5年中未列入重点监管的单位共发生火灾9977起,死亡180人,直接财产损失19545.63万元,分别占52.34%、43.9%和44.71%;发生较大以上火灾11起,死亡37人,分别占较大以上火灾总数的57.89%和33.94%。

表72006~2010年福建省消防监督分级管理火灾统计表

注:统计数据来源于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

2阶段火灾事故特点

对福建省2006~2010年发生的火灾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这一阶段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2.1从发生火灾时间上分析,每天火灾起数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段是10时-12时、14时-20时,集中在上班时间、操作环节,而且长时间、大负荷用火、用电、用气和用油;亡人火灾死亡率最高的时间段是0时-6时,在这一时段中,人们大多处在睡眠状态,警觉性、反映能力都降到最低,火灾不易被人发觉,发生后不易控制;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较大的时间段是12时-20时,这一时段气温较高且生产作业多集中于此。

2.2在发生火灾月季分布上,火灾起数和亡人数最高的皆出现在年末岁首的1、2月份,其中1月份发生火灾2136起,死亡56人,分占总数的11.21%和13.66%;2月份发生火灾2246起,死亡60人,分占总数的11.78%和14.63%。因此,冬春季节火灾频发,相对而言,夏秋季节火灾较少。

2.3从火灾发生区域状况知道,城市市区、县城集镇、农村火灾起数相差不多,分占总数的29.65%、32.36%和32.1%,起数最多的县城集镇火灾较最少的城市市区火灾仅多2.7个百分点。然而,农村地区却是亡人火灾的多发区,其41.71%的火灾死亡率较城市市区高出22.93个百分点(94人),老弱妇孺火灾死亡尤其突出。因此,农村是亡人火灾的主要防控区域。

2.4 以火灾发生场所看,火灾起数最多的是住宅,其次厂房、交通工具,分占总数的46.35%、11.84%和8.89%。亡人火灾最多的是住宅、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厂房,分占总数的65.12%、10.24%和5.61%。可见,在各类火灾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住宅火灾。

2.5 从火灾发生原因看,电气、生活用火不慎等原因引发的火灾占较大比例,其中火灾起数占35.3%和21.05%、死亡人数占27.07%和20.24%、受灾户数占40.9%和25.06%。如2011年上半年,福建省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占总数的39.7%,高出全国同类火灾13.2个百分点。

2.6 从消防监督分级管理单位火灾情况看,公安派出所列管的三级重点单位和未纳入重点监管的一般单位是火灾发生的“重灾区”,其中火灾起数占41.95%和52.34%、死亡人数占51.71%和43.9%、直接财产损失占45.72%和44.71%。为此,应当着重加强对三级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监督管理。

3 火灾防控的重点

通过对火灾发生的时间、区域、场所、原因等各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我们发现火灾的发生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性。即每日的10时至20时,每年的冬春季节尤其是1、2月份是火灾的高发期,应根据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点和季节气候、风俗人情调整防控方向;农村的基础消防设施落后、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较低,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也给火患清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住宅、厂房等场所,市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防自救能力匮乏、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消防宣传教育协调不力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电气火灾高发,应严格电器产品准入,对电气线路采取穿管保护、定期检测,检测维保机构依法准入,降低电器产品在便民利民的同时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灾害;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功能复杂、社会性强、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用火用电频繁、火灾荷载大、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消防安全三级管理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应严格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4 火灾防控的对策和措施

4.1加强部门联动,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各级各部门一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完善部门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信息交互平台,及时抄告、查处,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二要以“消防联席会议”为平台,进一步健全联络员制度,定期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交流工作,研究分析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三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将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督促和指导,深挖火灾隐患的“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火灾隐患;四要分发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督促、指导、协调职能,推动、促进所属单位、部门充分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公安部“大排查、大整治、”和“清剿火患”活动,将上级的政策、措施和要求延伸、贯彻到基层一线。

4.2 构建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一是大力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将消防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工作与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消防宣传活动,努力实现“人人受到宣传教育、人人增强防范意识、人人掌握基本常识”。二是大力推进从业人员消防培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单位管理人和员工的培训力度,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再就业培训内容,做到员工上岗前100%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在岗职工每日交接班“五分钟”复训,真正使消防知识入脑入心,成为一项基本业务素质。三是大力推进乡镇农村消防知识普及。全面抓好乡镇长、村“两委”负责人培训,督促乡镇政府、街道要全面掌握辖区外来务工人员情况,推动农村完善消防宣传教育制度和自防联防行动,通过对村民及外来人员免费集中开展培训、设置消防公益宣传栏、张贴消防知识单张、派发消防安全手册等多种形式,真正让这些外来人员、弱势群体和广大农村群众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掌握自防自救本领。[ 张小宏,论当前广州市火灾形势及应对措施.中国消防信息网,2011-09-27]

4.3 社会化消防工作,加强社会消防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火灾预防各项工作应充分体现社会化的属性。建设主管部门和消防机构应把好源头关,坚决杜绝“先上车、后买票;先建设、后审批”等问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注重落实主体责任,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注重发动群众举报投诉;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实行委托中介机构维保制度,有效发挥了专业中介机构优势,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4.4完善建设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一是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就建设的标准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确保市政水源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另一方面加强天然消防水源建设。[ 孙玉平, 沪郊新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1,27(4):58]二是加强市政消火栓建设。将市政消火栓的建设摆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议事日程,本着“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批安装”的原则对市政消火栓进行增设。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器材装备、车辆的配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配备方案》,决定从2011年至2013年底,全省分3年共投入9.599亿元,配置386辆消防战斗车辆,全面提升全省消防部队车辆装备建设水平。

消防市场分析第7篇

关键词:城市;消防;风险;评估;分析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建设期。随着城市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海口市城市人口密度将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密集,道路交通和能源设施布局也越来越复杂,加上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海口市将积聚越来越多的危险源,甚至是重大危险源,根据对2000年至2009年的海口市火灾统计[1],海口市的火灾呈现出多发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和趋向。进行城市消防风险评估对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消防规划、部署和制定消防法规,对于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保证和促进作用。

一、城市消防风险评估

(一)消防风险定义

本文引用了2004年联合国环境减灾署关于风险的定义[2],将城市消防风险定义为火灾与城市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公民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受到侵害以及经济活动中断、环境破坏等有害结果或预料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城市为基本评价单元的城市消防综合风险评估涵盖火灾危险性、脆弱性以及防控火灾能力的三个内容。

(二)城市消防风险分析

1、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

据我国历史上发生的火灾统计,可以看出,诱发城市火灾的各类因素,诸如城市用电、燃气管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单位等的诱发性越强,则城市火灾危险性越大,火灾风险水平越高。

2、城市脆弱性分析

气象因子与火灾发生和发展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其中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速等是最直接相关的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经济、人口、现代化建筑、社会财富等集中的城市特点更加突显,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不仅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容易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城市的脆弱性增强,风险水平增高。

3、城市防控火灾能力分析

一般而言,消防经费投入得越多,火灾防控措施越得当,城市防控火灾能力越强,消防风险水平越低。本文认为城市防控火灾能力应从消防站建设、消防供水、消防通讯、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力量、医疗救护、消防经费投入、消防教育培训以及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等方面加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