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银行业的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07-19 16:57:21
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业的发展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个性化服务

一、私人银行业务理论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涵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伴随着个人财富集中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来说没有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种金融化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特征

①进入门槛高。从已有的资料看,开户”门槛”最低为50万美元,最高为500万美元,且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规定不同。②服务个性化。为满足顶级富裕阶层的各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③服务私密性。私人银行面对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协助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保证其私密性。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

根据2007年凯捷顾问公司和美林集团的研究,中国富裕人士财富总量为1.59万亿美元,1%的家庭拥70%的国民财富,其富裕程度居亚太地区第二位。2009年4月,招商银行我国首份私人银行业相关报告,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这批逐渐增长的富裕人群,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悄然兴起。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开端于2005年,刚开始由外资银行引入。2005和2006年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机构,拉开了中国大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进入私人银行领域。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发展面对的机遇和障碍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在崛起的中高收入阶层的家庭财产迫切需要管理,这就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认准当前形式,把我时下的机遇,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满足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的理财需要。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政策方面的限制。虽然中国金融业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策及监管方面的限制,外资私人银行目前能提供的服务仍有局限。另外,私人银行在中国所受到的政策限制还与我国的外汇制度密切相关;但中国目前对外汇的自由流动实行控制,所以,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仍缺乏外部环境。②专业人才的缺乏。从事私人银行的一般都是资深银行业人士,但由于国内银行业仍处在转型改革之中,精通银行业的本土专业人士的储备还处在积累阶段,专业人才的匮乏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③灰色资金风险。灰色的资金来源加大了私人银行的风险,中国处在转轨时期,腐败、走私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大量黑钱,非常希望借助私人银行的网络渠道流向国外。这种情况为私人银行设下了陷阱,稍不留意,就会成为非法资金外逃的帮凶。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1)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架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组建私人银行,作为国内银行的子公司(或子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战略伙伴,借鉴外资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发展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二是在总行设立私人银行部,在资源丰富的部分城市设立支行,独立开办私人银行业务。

(2)进一步宽松政策和法律环境。早在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正式《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针对个人高端客户推出理财产品,这只能算是私人银行的雏形。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府鼓励并有意规范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逐步宽松化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起步创造了外部环境,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是私人银行加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3)加快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理财专家。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抢占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才高地。

(4)灰色资金的有效监控。联合国曾发表的全球研究报告中专门提到:“私人银行业务是构成不透明障碍的另一个例证。这种服务对腐败收益的洗钱是有特殊意义的。私人银行业务给洗钱活动提供了易于利用之处会被腐败的官员所利用。”如何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有效地监控和杜绝灰色资金是影响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反洗钱的同时还要解决如何保证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五、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收入阶层的人群不断增多,私人银行业务的开通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银行的其他业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增加理财产品的类型,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尽量把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弥补现在诸多的法律空缺,从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业的发展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定位;发展

随着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用贷款价格竞争大型优质客户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并且,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金融意识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客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银行提供的存贷款等传统服务,而要求银行提供包括重组并购、企业理财等投行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尽快找准市场定位与业务发展模式,积极进行新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促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稳步发展。

一、现行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空间

当前,受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暂无法拥有投行业务牌照,只能在商业银行现行架构内发展投行业务,但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空间仍然较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均为商业银行开展部分投行业务提供了政策及法律依据。例如《商业银行法》确定的业务经营范围就包括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等。

如果以传统投资银行理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证券承销业务,那么还很难说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真正介入到投行业务领域,只能说商业银行开办了投资银行的部分派生业务。事实上,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也正是从这部分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的,它们构成了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基本成长点。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规定商业银行可拓展的投行业务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相关的金融法规中,“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这一条款留有很大的协商空间。随着国内金融形势的趋好以及金融监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内外资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在现行框架下已得到有效的空间拓展,并且将向除证券承销业务以外的其他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投资银行业务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大类,它具有广泛的、不断扩展的内涵。同时,投资银行业务又具有智能密集性,每一项具体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种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状况、业务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不应盲目的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短期内不仅不能涉足投资银行业务中的高风险领域,也无法迅速开展投资银行的高端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外部监管政策、竞争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市场定位,实行一个分阶段渐进的过程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一)近期业务目标:在宏观调控形势下推动投行业务的发展

今年以来,在人民银行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和开展投行业务,可使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规模限制的条件下仍能扩大客户基础,盘活信贷资金与增强流动性,挖掘中间业务增长点并提升盈利水平,能有效摆脱信贷依赖和规避贷款规模调控。

1.业务定位

商业银行应优先发展与信贷业务、资金业务及结算业务关系密切的投行业务。通过信贷资产出让、间接银团、贸易融资海外机构风险参与等的业务手段出售一部分账面余额较大、剩余期限较长、收益率相对较低的资产,以换取相对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快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期限错配的风险敞口,改善商业银行短期贷款规模与外汇头寸敞口不足的状况,同时,腾出相应的贷款规模用于巩固和发展优质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既避免客户资源流失,又增加了收入来源。

2.客户定位

在目标客户的筛选方面,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应着力服务于稳定和争取优质客户的竞争策略,要以稳定型或成长型行业中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经营稳健并拥有卓越管理团队的公司为核心客户。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是商业银行一个重点服务对象,为政府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通过担任政府部门的财务顾问,可以争取到优质客户,获得投资银行和传统银行业务的市场先机。

(二)中长期业务目标:在分业经营的大局下加快发展投行业务,形成一定的跨业经营格局

首先,商业银行应在国内分业经营的大局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与集团机构网络优势,在外部监管政策、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条件支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投行业务,将资本市场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交叉区域作为业务创新的重点领域,深入拓展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战场的投行业务,通过参与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直接融资,创新业务模式,加快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企业改制、重组与并购业务、不良资产及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业务、证券承销业务、股权投资服务/风险投资、金融租赁、金融工程等创新业务,在可预见的将来形成一定的跨业经营格局。

其次,商业银行应着力通过行属投行机构全面开拓股票债券发行承销交易经纪、直接投资、资产管理等传统牌照类投行业务,促进行内外各项投行业务齐头并进,行内外投行机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投行产品体系,逐步使投行业务成为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并列的重要业务板块,使投行业务成为大客户金融服务的主要手段及盈利来源。

再次,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条件下,由于银行具有资金、客户资源、信息的三大优势,在对并购对象的选择、资信调查,到并购方案设计、融资安排以及后期整合的过程中,可能也只有银行能够为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银行基于对客户信息的深度挖掘,无疑是企业之间实现并购和合作重要而可靠的信息来源。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国内改制、重组及并购业务日渐增多,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国内并购市场将会十分活跃。凭借客户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可以把握由此而来的顾问业务和融资业务(如过桥贷款等)机会,配合证券公司帮助企业借壳或选择买卖壳资源,共同策划具体的运作方案,并提供资金和信息方面的支持,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确立自己的投行业务品牌。

三、促进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的几点策略

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加快发展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互支持和协调发展,是商业银行走出规模扩张和低水平同质竞争泥潭,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必须详细分析自己的组织结构、业务特色、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上所具有的优劣势,根据投资银行的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品创新,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一)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全行上下左右的联动营销

1.完善组织架构

为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系统内的投资银行业务,笔者建议在商业银行总行层面以及投资银行业务需求较大的省一级分行建立投资银行部,将现有的分散于公司业务板块、个人业务板块和资金业务板块的与投行业务相关的部门、职能、人员加以整合,构建由总行投行部、各分行投行部以及集团内部专业的投资银行机构组成的投行业务组织机构,并初步培训形成了一支总分行专业团队以及分散在各分支机构的兼职投行团队。同时,给予投资银行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使其能够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对投资银行部进行系统策划、拓展和管理。

2.采用双客户经理制加强客户营销,理顺投行业务流程

在客户营销方面,要从以产品营销为中心到围绕客户进行交叉销售、实现综合营销的转变。鉴于投资银行业务跨度较大,客户需求较为复杂,建议在开展投行业务的营销过程中,考虑实施由公司客户经理和省一级分行投行客户经理组成的双客户经理制。在开拓一些以投行业务为主体需求的客户时,以省一级分行派出的投行客户经理为主进行营销;在成功营销客户并实现服务之后,公司客户经理再进入,深度挖掘融资、现金管理和其他综合业务需求。在为优质大型客户服务的时候,应尽量采取专业团队服务模式,针对大型企业客户提供包括短期融资券、债券承销、股票发行、票据融资、理财与投资等一揽子优质服务方案。

(二)搭建外部服务机构网络

为加快投行业务的发展,在与行内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应尽快着手建立投行业务的“外脑”资源库,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其他咨询机构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合作伙伴库”,聘请一部分外部专家形成“专家团”,引入这些“外脑”资源,一是可以在业务开展初期解决商业银行财务顾问、部分投资银行业务运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合作完成相关服务;二是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交易资格使客户能够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三是可以凝聚一批有实力的机构和专家,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将投资银行部打造成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及时满足客户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切实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与投资银行业务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同,投行业务需要银行从业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智慧,必须把业务创新摆到特别突出的位置,从机制上促使从业人员保持持久的创新动力。同时,投资银行也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所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因此,要充分考虑专业人才的市场价值和不同项目的收益水平确定分配标准,使人力资源的成本与收益相对称,让有限资源向最能为投行业务创造收益的专业人才倾斜,最大限度地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商业银行要依靠一支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和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专业知识面广并且懂得国际金融惯例的创新型人才来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同时,还要借鉴国内外先进投行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经验,完善激励约束与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实现收入与业务挂钩的机制,做到能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发挥人才在同业竞争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薇,刘东艳.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分析.商业文化,2007.06.

[2]李勇.商业银行如何做大做强投行业务.西部论丛,2007.05.

银行业的发展第3篇

摘 要 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随着管理层对混业经营政策的松动,2001年以后,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政策陆续出台,商业银行逐步出现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交叉融合的动向。我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起步晚,发展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着与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同时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了挑战。面临来自国内外、金融市场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传统银行业不得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增长点,以提高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逐步松动,2001年以后,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政策陆续出台,商业银行逐步出现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交叉融合的动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都设立了投资银行部门或专业投行机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利用规模优势在投资银行业务探索上先试先行并取得显著进展,其他中小型商业银行也大力拓展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向资本市场拓展已成为必然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现状

从政策面看,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法律短时期不会改变,然而,2001年6月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经批准,商业银行可办理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业务等投资银行业务,除股票发行、经纪业务外,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均纳入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规定’的出台,给金融业在分业框架下业务交叉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行的就是传统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交叉融合发展的路子,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均设立了投资银行部,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的主要业务拓展领域之一,国内部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光大、浦发、中兴等银行也都进入了国内证券市场。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金融脱媒化趋势不可逆转,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直接融资,很多大型优质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不断降低,传统银行业务利润进一步压缩;同时,这些优质企业对资金管理、价值链管理、资产管理、融资安排等金融服务需求不断上升。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其规模小、有效资产少、总体信用水平低、风险管理成本高的特点,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银行为规避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条件也较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随之增加。社会财富的不断累积,民间闲散资金对高回报的投资诉求增加,投资理财需求日益强烈,传统存款业务很难满足客户需要,但理财产品总量很小,根据惠誉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第三季末,中国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为7.7万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存款总量的10%;与此同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又分流了部分居民储蓄,银行资金来源受到影响。

面临来自金融市场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传统银行业不得不以发展表外业务的方式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同时银行业掀起的金融创新浪潮,也使得传统银行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开始的“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总体来讲,国内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在拓展投行业方面已取得突破,投资银行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投行业务收入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在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也出现了经营理念的差异、产品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能力有限、投行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投行业务还难以满足客户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非经济因素给投资银行市场带来的无序竞争问题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除。

二、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首先,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上融资融券、创业板市场、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新的资本模式不断涌现,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如果固守传统业务,就会丧失发展机遇。

其次,资本市场的专业化不断延伸,传统银行业务以外的金融需求不断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壮大,资本市场取代银行成为金融系统的核心。无论在零售业务还是在批发业务方面,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争夺着已为数不多的传统银行客户和市场份额。同时全球化又加剧了复杂性,产生了金融服务的外包需求,并推动了金融价值链的裂变。

最后,传统银行业务专业化分工不断加剧,孕育了新的金融服务,传统的银行定位逐步空心化;专业化的分工使银行经营能力不断上升,而业务分化的本质就是战略转型,因此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既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本身的内在需求。国内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后,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但与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在产品结构和服务水平上仍存在差距,这直接表现在收入结构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仍以利息差收入为主,通过发展投资银行等创新业务,优化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是商业银行调整收入结构、加快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三、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对策

(一)增强综合经营能力。未来国内直接融资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空间必然遭受挤压,信用中介职能也将随之弱化。同时从长远看来,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最终方向,为了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应把握投行业务全能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金实力、客户资源、机构网络、对外声誉以及“集成式”服务等优势,积极开展理财、融资、并购、顾问等业务,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强综合经营竞争能力,走综合化经营的全能银行道路。

(二)发挥集团优势。上下联动,实施品牌化和多元化战略。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刚刚起步,无论在人才、资金、经营手段和策略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和短板,通过集中管理,既可以汇集优势资源,上下联动,又可以有效地实行监督和规避风险,同时在市场发展初期,竞争较为混乱,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就需要树立自身特色的品牌,针对不同客户,开发个性化、系统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

(三)完善风险管理。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制定投行业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建立全面的投行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业务拓展,风险控制先行,通过独立的风险评估,明晰投行业务和产品风险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完善审批机制运用充足的资本和相关的授信来加以护持,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风险评估,通过事中、事后的业务检查,有效控制投行业务和产品的风险。

(四)打造专家型团队。投行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项目制管理,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团队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优秀的人才和有效的机制对业务发展至关重要,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和推动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商业银行应加快投行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建立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对于优秀的投行人员,要借鉴国外先进投行和国内证券公司等机构的经验,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实行有别于传统业务部门的薪酬和激励机制,真正实现收入与项目业绩挂钩的机制,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人才在竞争中的核心作用。

(五)加快创新步伐。投行业务的优势就是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客户需求在变化,产品也在变化。只有持续创新,投行业务才有活力。从当前主要的几家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拥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推出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产品,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才有出路,商业银行应在发展发债、并购、上市、理财等传统投行业务基础上,拓展证券化市场,积极开发证券市场结构性产品,营销证券投资基金、QFII投资、社保资金等金融资产的托管业务;探索投贷联动的发展模式,与风险投资合作创建孵化创新型企业的独特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卞希国.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研究.硕士论文,新疆财经大学.2007.

[2]文娟.我国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硕士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7.

银行业的发展第4篇

着眼于国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在于2005年11月11日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做了如下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业务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手机银行业务),以及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与传统的银行柜台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电子银行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传统柜台业务的办理通常需要考虑时间、空间因素,非上班时间、距离太远、业务办理人数太多等都是传统银行面临的缺陷,相比之下,电子银行业务可以让顾客享受到便捷的服务,不受时间、空间和用户人数的限制。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利于银行业务的拓展,同时降低了银行的服务成本,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交易易操作、速度快。传统柜台业务需要客户亲自前往银行,通过填写纸质业务单办理相关业务。而业务单的须填写信息繁琐,致使客户花费在填写业务单上的时间过多,降低了银行的业务办理效率。而电子银行的交易过程为无纸化,用户须填写信息较少,操作步骤简洁且易学,更重要的是业务办理的速度快,为客户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因此深受客户们的喜爱。

二、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在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创新尤显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均来自于贷款,对电子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投入普遍不足,因此该市场的产品差异性不足。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需要提供更具特色需求度更大能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服务的产品,只有这样银行才有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可能。

(二)依靠互联网进行业务办理,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与传统银行业务不同,电子银行业务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其依托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具有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银行的业务系统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电子银行的产品创新如工商银行的“融e购”、兴业银行的“兴业宝”、“兴业红”及“智盈宝”等使政府、银行、企业、个人之见的数据交换越来越频繁,同时黑客技术、密码破解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给银行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致使银行面临着技术风险的严峻考验。

三、积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以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安全性消费者对电子银行业务产品及相关交易过程安全性的担忧成为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阻碍之一,因此,为了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提升其对银行绩效的贡献程度,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采取先进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来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例如采用统一的认证体系、多重身份验证等来消除网上银行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担忧。

(二)避免盲目扩张银行规模,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规模效率告诉了我们,银行的效率与规模呈现的U字型,即银行效率并不会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而一直增长。因此,将银行规模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是每一个银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在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及业务种类等方面都占据了极大优势,这使它们开办电子银行业务变得相对容易。然而资源的过度投入与浪费、人员的冗余,不仅不会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相反会阻碍银行的发展,降低银行效率,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规模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人员进行适当的缩减,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银行业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电子银行 探讨

随着国内银行各项业务经历若干年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和规模逐步拓展、扩大,这不仅使金融服务项目走向多样化,还使银行的收入来源多渠道,在与传统单纯柜面服务相比较,电子银行这一离柜式的无纸化服务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现金流转过程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使银行能够集中精力加强服务方面的升级改造。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90年代起,四大国有银行先后推出网上银行服务,随后有近200家股份制、城商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电子银行业务有快速增长趋势,电子银行的交易量与柜面交易量之比不断提高, 2012至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年平均交易额已达5万多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长20%以上。随着互联网普及化提高,网购规模不断增大,2011至2013年年平均网购金额达5000多亿元,2013年网银用户已达到5亿多,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50万亿。从以上数据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空间及商机是巨大的。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网络应用中逐步走向成熟,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手段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只顾短期收益,忽略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

当前,由于电子银行所直接产生的效益尚不够明显而且开发成本较高,大多数银行工作重点放在存款、汇款、产品营销方面。事实上,柜面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客户交易,这些交易一方面为柜员带来巨大压力和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又产生较大的成本,如果能将柜面的非现金类交易都迁移至电子渠道,这将是一举两得的首选。

(二)产品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银行电子产品应适合时展而不断升级改造,才能满足各种客户需求,而客户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重视,并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例如:兴业银行推广理财产品“现金宝一号”,在客户要赎回时约要等半小时左右到账,客户当天前已购买5万元以上上述产品,当天再购买小于5万元时,又要赎回当天前购买的理财产品才能重新购买,效率很十分低,造成客户错过操作其它金融行情机会。而浦东发展银行类同的理财产品“天添盈一号”与其对比则是天渊之别,改进了“现金宝一号”上述的不足,近年来,不少客户向兴业银行提了建议和意见,但至今未见明显改进。

(三)网上银行的技术管理有待提高

一些网银技术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中信银行K盾网银设计存在问题,如电脑插入K盾后,弹出画面后再操作网上功能就经常出现不顺利,当向客户经理反映情况时,其回复是已收到不少客户类同问题,解释不了什么原因,建议客户的确操作不了就到银行操作。又如兴业银行K盾设计不够人性化,初使用K盾接入电脑时,不明显提示需安装的插件,也不自动弹出操作提示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操作信心。

(四)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隐患未能完全消除

在媒体方面也经常报道一些网络、电信欺诈案,如通过钓鱼网页、复制银行卡、黑客入侵等,最近羽毛球名将林丹的夫人谢杏芳就是由于不慎被电信诈骗近5万元的典型案例。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发展电子银行的绩效目标应在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现电子银行客户快速增长,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方式进行渠道分流

目前大部分客户还是习惯于在柜面办理业务的,银行方面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还可采用一些灵活措施,如对客户金额大小、办理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专人引导,对使用电子银行客户给予某些优惠或赠送小礼品等,尽量吸引客户使用电子银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民声

目前还有部分客户对电子银行一知半解,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市民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高效、便捷、环保等优点的认知度。此外,对于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是合理的,应逐级上报予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及时对客户做好解释工作。

(三)加强电子产品智能化、人性化和创新化设计

银行要加强技术管理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要时刻体现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人性化的界面和操作流程,使客户易操作,使用便捷,持续提高客户认可和满意度。

(四)建立和完善电子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控部门的监管责任,切实对每一项交易全过程的实时监督。二是要加强风险检查和案件的排查工作,要建立专门防范风险机构,对电子银行整个操作流程风险点和案件易发点进行排查,消除隐患。总言之要使广大客户安心、放心地使用电子银行。

参考文献:

[1]蔡光文著.电子银行如何加快渠道业务分流[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5)

[2]杨德礼,李良,李伏安.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的选择性战略

银行业的发展第6篇

“影子银行”一词最先出现在2007年,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才引发经济学家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简单的说,是指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提供融资、股权资本融资、金融组合产品、金融交易服务的,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行为。与美国等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影子银行虽然才正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也在快速地发展之中,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强,对我国传统银行的“双刃剑”影响也日益明显。这就要求对影子银行也要以科学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客观的看待。

二、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对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来的,是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改革的产物,同时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分散风险很多人一提到影子银行,首先想到的就是高风险、不好的方面,其实影子银行并不是高风险的代名词,甚至有很多影子银行业务具有很好的风险缓释作用和风险分散作用。(3)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出现,促进传统金融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实际上是推动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2.不利影响

(1)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影子银行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挑战,与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上形成竞争,我国本来经济市场中中小企业占有很大的比例,加上近几年政府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由于影子银行形式上更加灵活、对信息的了解也更加充分,影子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和短期融资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这对于传统银行来讲,相关方面的业务将受到很大冲击。(2)扭曲商业银行的内部脱媒,放大了银行的流动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商业银行的脱媒形式之一,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开端。所谓银行脱媒是指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环节而直接在双方进行的交易。由于大笔存款流出银行体系,而银行本身的存款也变的更加短期化和波动化,这将造成银行的存贷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系统性的风险也开始显现。银行对此不得已推出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实际上还是发放的信贷,此时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钻了监管的漏洞,这种金融创新虚增了银行业务量,并非真正的业务结构。(3)加剧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既是适应了目前的金融环境,又是借助了商业银行的资源。例如: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客户提供了贷款担保,是依托商业银行的贷款为基础,通过对客户进行担保而赢利。客户—银行—担保公司三方为担保贷款的组成,担保公司目前不受存款保险制度和不缴纳存款准备金而没有央行的最后保护,若担保公司破产,其破产造成了损失最终将有银行承担,由此影子银行会加剧商业银行的违约率。

三、对策

银行业的发展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重要意义 业务创新 发展策略

一、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益严重,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就要积极的进行改革与创新。而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则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适应金融市场变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换,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渠道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如果在不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必然会被资本主义市场所抛弃。多数企业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已经开始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的筹措,作为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融资中介业务正在逐步减弱。而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则有利于适应金融市场变化,不断拓宽业务渠道,从而建立现代一流金融企业。

(二)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所以,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商业银行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就要积极完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业务功能,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这样才能够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提高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为竞争优质客户、增加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的降低贷款利率,存款负利率格局的长期存在,导致客户为获得更多的收益纷纷取出存款进行投资,从而造成了银行贷款收益率逐年减少,存款增速放缓。同时,资本监管约束日趋严格,依靠传统的扩大存贷款规模,增加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与存贷款业务相比,大多数投资银行业务产品都具有资本占用少、财务成本低、经营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优势。所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对城市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四)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利差,可是银行索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其中借用风险则是最高的。所以,无论是国内经济出现波动,还是主要贷款客户遇到重要变故等原因都会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业绩。所以,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不仅可以将自身索要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的调整贷款策略。

(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市场形象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打造一流金融品牌,树立良好市场形象的必然选择。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证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家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成为银行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的综合体现。现在不仅传统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兴股份制银行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及早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提高金融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以“产品齐全、服务优质、运行高效、效益良好”的市场形象在同业竞争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二、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虽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众多挑战,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能够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制定长期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投资银行的直接融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投资金行业务,尽快制定相应部门,将其与商业银行内的其他主体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过,在促进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了解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长期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够逐步形成符合商业银行发展需求的投资银行业务。

(二)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业务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初期,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业务流程不够完善、产品种类不全等因素而无法快速取得良好效果,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并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商业银行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提高业务发展水平,具体内容为:首先,就是开办一些比较基础额投资银行业务,例如资信服务、财务顾问、投资顾问等,这类业务想比其他业务来说比较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市场的需求量也大,只要能够将这些基础业务详细掌握,那么就可以保证银行利润收入;其次,就是在获得必要资质牌照和积累一定经验后,可适时开办重组购并、资产托管、企业债券承销等发展类投资银行业务,此类业务客户需求快速增长、收益水平较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随着服务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可探索发展资产证券化、上市顾问、结构化融资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创新类投资银行业务,增强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专业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三)激励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

投资银行业务与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相比更加的专业化与智能化,要想充分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就需要众多较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所以,商业银行要想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就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流的专业团队,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首先,就是根据银行实际业务需求,引进部分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就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除此以为,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第二、以收入贡献度、风险权重、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投资银行业务项目团队和成员个人的激励方案;第三、建立跨部门的利益分享机制,制定跨部门合作时投资银行部和其他参与部门之间的分配办法,从而调动其他部门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形成全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合力。

(四)树立特色化经营理念,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发展迅速,银行种类众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积极树立特色化经营理念,实现品牌发展策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进行业务扩张,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瞄准适合的目标客户,不断调整业务流程,并对重点推荐产品进行包装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内的投资银行业务走向更加标准化与规模化的道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的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投资银行业务与贷款、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的联动营销,为客户量身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整体金融服务方案,进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城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品牌含金量和市场认同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策略,明确发展定位,不断拓宽业务渠道,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建立科学有效激励机制,努力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循序渐进的实现品牌化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董立杰.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和模式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37-39.

[2] 陈爱莉,李艳红.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之策略思考 [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22-24.

[3] 姜海军,杨捷.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 [J]. 西南金融. 2008.04:31-33.

[4] 黄建清,李文迎.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