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艺术创意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3-07-05 16:12:56
大艺术创意教育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1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社区;文化社区;大学城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46-3

大学城是现代社会以来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一种社区模式。大学城社区是指在大学城地理范围内的社会团体,主要社会成员为高校大学生及在此生活的其他居民。大学城社区与其他生活社区相比较,居民年轻化,文化素质水平高,且居民的生活兴趣、价值体系、社会规范等相对统一,便于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大学城社区孕育或代表着一个国家、城市先进的教育、文化水准和先进的城市社区发展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要学习国外知名大学城已有的建设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吸收当今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发展理念,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且能够成为城市建设中文化和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坐标。

当前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创意时代,创意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影响着各国的文化教育政策。通过教育修正经济文化,增加国家竞争力,是未来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大学城社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创意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大学城建设带来的新契机与新变化,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升经济文化建设水平。在各种教育资源中,艺术与创意经济的联系特别紧密,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当今世界被空前地重视,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成为我们时展中的新课题。

一、创意时代的大学城社区:背景与现状

大学城在国外出现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高等院校实行“聚合”,独立大学规模扩大,多校区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城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①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大学城。大学城从人烟荒芜的郊区日益发展为设施现代化、商业不断兴起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然而,大学城在商业兴起的背后仍然普遍存在着政策落后、文化缺失、社区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得大学城社区成为缺乏精神内涵的校舍群、建筑群,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进而影响着人文化、现代化的大学城社区建设。

“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笔者基于创意社会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提出的。为什么提“文化创意社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文化社区呢”?虽然二者都重视文化建设,但文化创意社区更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创意”不是简单的创新,它更强调创新的内涵和方式的人文化,是一种人性化、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信息时代迈向创意时代,这是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以创意为核心,面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迅速扩张,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和追求,它也同样适合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指大学城在创意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发展高等教育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提供优质人文生活品质的新型大学城社区。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创意人才、创意阶层也逐步崛起。大学城是创意人才的集中培育场所,当代大学生最容易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消费者和创业者。有利的社区政策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城市创意人群集聚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区。创意人群、优质的人文艺术环境,再加上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与社区规划,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就会推动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建设。而艺术教育,因其推崇的创造力、人文内涵与创意的精神高度一致,因此,推广艺术教育将直接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社区的建设。发展大学城艺术教育,以美感、创意、爱与关怀来提升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的软实力,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对艺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要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首先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目的,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让我们通过近代以来艺术教育理论发展的路径来看看当代艺术教育的变化。

近代国际艺术教育理论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思潮:一是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力的启发,起源于1930年代的“创造性取向(Creative-Orientation)的艺术教育”;二是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系统性的艺术课程与教师的循序指导,并倾向于以精英艺术为指导,以1980年代兴起的“学科本位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为典型代表;三是社会取向的艺术教育,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思想,但1990年以后尤其被学界强调,特别是文化层面,因此又称为社会文化取向,它强调艺术教育应以社会为中心、与社会文化脉络结合及立足于民主平等的立场。较重要的社会取向的艺术思潮包括:社会重建的艺术教育(SocialReconstructionistArtEducation)、后现代艺术教育(PostmodernArtEducation)、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CulturalArtEducation)、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社区本位艺术教育(Com-munity-BasedArtEducation)、全球性文化的艺术教育(GlobalCultureArtEducation)。②

从国际艺术教育思潮发展来看,整体趋势是强调艺术教育以人的生活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为导向,在这一点上与社区建设指导思想高度一致。综合各流派的思想,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主要特征为:1.重视艺术教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以及在学习者日常生活的运用;2.强调艺术教学与当地社会关系的结合互动,3.以多元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③和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及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相比,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更适合成人及社会艺术教育领域,因此也特别适合大学城社区的大学生及其他成年居民。

三、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

社区通常具有四个要素:人群、地域、社会互动、社区认同。④结合创意社会的特点,笔者归纳出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通过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培育一批有权利、有能力接受文化艺术学习并支持和维护文化艺术发展的人群;其次,对建设有美感创意的优质社区生活方式和创意文化为特征的社区发展目标形成共识;再次,有健全整体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社区政策、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环境设施等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相互支持的局面。那么,在国家现有的文化教育政策框架中,我们应如何通过高校与社区的共同努力来发展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呢?

(一)进一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

只有培养艺术人群及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有更大的市场与欣赏人群,因此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是最基本的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高校与社区共同提供充足的文化艺术资源,保障居民充分享有文化艺术资源、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

2.强调社区居民维护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完善艺术市场,鼓励艺术消费。

3.尊重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人群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促进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通常的城市社区是基于地域的身份认同,而大学城的居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从文化艺术和审美角度切入,重建一个属于文化和审美的社区共同体,既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基于文化的交流和学习,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促进艺术教育融入生活,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后现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已经逐步发展到建立一种美感创意的集体生活方式,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普及艺术教育,提高民众审美素养,还有助于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1.实施公共艺术方案(1)开展公共艺术活动

利用社区的节庆、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商家促销日等时机,通过论坛、展览、表演、公共出版物、网络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活动。如每年确立一个艺术活动主题,各高校与社区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大学生与社区居民开放。

(2)艺术介入生活空间

艺术介入生活空间主要指视觉艺术,是通过推广公共艺术,影响社区的环境与生态,让美学与艺术的因子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促进居民艺术感的自我觉醒,营造美感创意的生活环境。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的“文化艺术奖助条例”中曾作出规定,公有建筑物必须提拨百分之一的建筑经费作为公共艺术的设置。之后又推出了“艺术介入空间计划”,主要提供民间团体自主、自发投入美学环境的改造,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⑤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大学城社区与城市的老城区相比,在建筑风格、整体环境的设置上已经向艺术化、美观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美感创意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与社区如能够给大学生和居民提供更多进行空间美化的艺术实践机会和场所,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参与,在公众讨论和共同参与中对建设美感创意生活环境形成共识。

2.将文化艺术观念融入高校与社区的行政管理

推广艺术、建设具有美感创意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还应该调动整个社区的资源,包括高校和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美感环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创意人才的培养,只有各部门将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的观念融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广社会性艺术教育,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建立起促进美感创意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1.着眼创意人才培养

高校应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上进行创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设置合理的创意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来构建文化创意课程体系,鼓励学科交叉,特别是工科、商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底蕴,提高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市场需要的人才。

2.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辐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意氛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意人才培养环境。高校应在校园文化环境上下功夫,为同学们提供具有创意、美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可以策划开展各项激发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并以学生的创意来装点校园环境,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改变。

(四)学校艺术资源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相衔接,形成良性互动

1.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大学城是大学集聚地,每所大学都有独立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软件资源包括艺术师资、艺术课程、艺术讲座、艺术网站、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硬件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演出场所、设计类实验室等。除此之外,某些大学城还规划了公共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公共演出场所、艺术培训中心等。对于这些艺术资源,大学城管理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应联合制定艺术资源共享方案,并推出向社会开放的机制,让社区民众尽可能多地享受到大学城的文化艺术资源。

2.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衔接

(1)社区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师资、课程、论坛与讲座向居民开设文化艺术课程;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教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艺术活动,或直接利用高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参与社区艺术活动,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业人才和消费人群;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在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成果,合作开发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

(2)高校对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可以利用社区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教育场所,拓展学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培养未来文化艺术消费人群;高校可以依托社区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为大学生安排艺术实践机会,开展研究创新,直接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高校可以与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企业的发展量身打造创意人才团队。艺术教育的发展引导着一个地区集体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制定相应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来促进艺术教育的推广,培养艺术人才,建立健全整体的艺术文化生态,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目标,并且能够以点带面地促进全社会公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

注释:

①大学城――百度百科,http:///link?url=T6EaiYApSJ-mPS5ADqoHkVkkMyTiHQ13GF231y0_Pn9ITtD1Pj95Hz3N2KNE2ZPb

②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博士论文,第28-29页,2005年2月。

③同上,第29页。

④社区――百度百科,http:///view/49629.htm⑤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艺术论文集刊》第15期,第48页,2011年10月。

参考文献:

[1]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J].艺术论文集刊,2011,(10).

[2]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5.

[3]黄美贤.“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创意产学园区与社区合作之个案探讨[J].社区研究学刊,2011,(02).

[4]王丽琦.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困境及突破路径[J].艺术教育,2012,(05).

[5]柳志红.大学城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之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文教资料,2012,(06).

作者简介: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2篇

意大利人具有创造性的是,他们把视觉艺术的方法作为教育媒介,并有许多艺术家投入到这个儿童教育项目中。瑞吉欧儿童教育,呈现出一秋独特的民主意识和美感,让孩子与伙伴,与成人一起游戏;一起工作;一起讨论;一起考虑:一起享受创造的喜悦!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动而丰富的表现。其教育理念得到各国教育界赞赏,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特点如下:

1 社会支持和父母参与

全社会关心幼儿教育素来是意大利的好传统,是意大利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一种体现。在瑞吉欧镇,0~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款。

父母在学校中所起的种种作用是实质性的。在全镇所有的幼儿学校中,父母都有权利参与学校各个环节的事务,并自觉承担起责任。

2 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合作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学校里,无论是教师或儿童都能获得“家”一样的感觉。教师之间没有任何层次等级,他们只是平等的共事者和合作者。这里也没有我们在一般机构中所见的那些行政事务。

瑞吉欧幼儿学校实行3年一贯制,教师连续跟班教学,以保持教师和幼儿之间长期稳定的联系。

3 弹性课程与研究式教学

幼儿学校的课程主要解决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结成小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他们没有固定的课程计划,教学活动强调生动而富有实效的学习,决不匆匆忙忙“走过场”,要求自然而流畅。

4 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语言只是教师与幼儿彼此沟通的手段之一,瑞吉欧要求教师多采用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绘画、雕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5 合作字习与反思实践教师和孩子一样,都不是“训练”出来的,相反,教师是在与孩子、与父母、与其他教师沟通的环境中学习的。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6 开放的教学环境

瑞吉欧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学校环境的设计布置,他们把学校的环境称之为“不说话的老师”。因此,他们精心设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愉快学习、相互合作、彼此交往。

瑞吉欧的儿童教育方案,首先考虑拥有巨大潜力的孩子和他们的权利。特别是孩子成长需依靠的所有语言发展:如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想象语言等等。这些有特色的教育经验多年来兴盛不衰,不断进步,成为意大利和全世界的教师、教育家、学者、政治界和文化人士的兴趣焦点。

目前瑞吉欧已发展成一个国际品牌教育机构,向世界各国输出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方案。瑞吉欧不但是意大利教育部指定的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每年世界各国去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昂贵的教师培训项目及影像资料、书籍出版等,都给瑞吉欧的儿童教育机构带来了巨额财富。

意大利这个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的国家,靠它的视觉艺术工业,靠它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教育方案和瑞吉欧教育,受到全世界的特别关注。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听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

本书记叙的是孩子对父母、老师,和老师、父母对孩子以及朋友之间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孩子们的勇敢、执著和纯洁心灵的故事。

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使人变得祟高而伟大,任何艰难险阻在爱心汇集成的力量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爱的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父母是传播爱的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们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养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本书中的主人翁安利柯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他的妈妈很友善,安利柯开学第一天,妈妈就嘱咐他:“上下楼一定要小心,尤其大家排着队走下来的时候,你千万不要从背后推人啊”!当安利柯第一次看到裴宝尼老师,认为老师看起来很可怕时,妈妈这样劝慰孩子:“一个人的外貌并不能代表他的内心,单从他的外貌去推测是靠不住的,凡是做老师的,没有一个不是爱学生的,越热心的老师对学生越严厉,看起来好象很可怕,其实他是想把学生教好”。母亲的正确引导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啊!安利柯的父亲博琪尼带领孩子去探望阔别四十年之久的郭路赛老师,给老师送去温馨的回忆,这是家长用爱的行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不管时间多久都不应忘记老师……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位家长认真学习。

老师是爱的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老师的音容笑貌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本书中的裴宝尼老师对上课调皮搞恶作剧的学生,不是粗暴的责骂体罚而是轻轻把手按在这个学生的头上,说了一句“这样不行啊,下次不许再这样了”,然后他告诉同学们“我把你们看作我自己的孩子,我会爱护你们、教导你们,把我的精力全都用在你们身上,使你们都成为意大利的好少年”。这些爱的行动和语言震撼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淘气的学生自己醒悟,主动检讨,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孩子对老师更加敬佩和爱戴。帽子上插着红色羽毛的女老师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会跟出来,帮孩子们戴好帽子,扣紧外套的扣子;见到孩子们咳嗽,她会把药送到他们面前,她总是微笑着吻她的学生们……,这样有爱心的老师,必定收获爱的回报。

许利亚心疼其爸爸昼夜劳作,夜间他悄悄地替爸爸抄写订户名册,以致累病了自己;齐启禄不分昼夜专心服侍身躺在病床上的陌生老人,直到老人安然去逝;扫烟囱的小男孩不小心丢了劳动所得的三十个铜币,素不相识的同学和老师慷慨解囊,帮助小男孩凑足铜币的感人场面;马里奥和寇莉泰在大船将要沉没时,互相把生的希望让给对方,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些都是爱的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教育,就不会有大家的互爱和互助。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老师对学生的爱汇聚成社会大家庭的互爱,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所以爱的教育至关重要,爱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健康成长吧!

孩子的幸运:少年阅读之家

在意大利,有30%的孩子一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但有一个地方的孩子一个星期至少读两本,而且在每隔3天进行一次的评比中,往往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都受到奖励。他们得到的奖品是同学们的掌声。

这个地方就是“少年阅读之家”。这所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教孩子们热爱读书。在这里,就像《艾丽斯漫游奇境》中描写的那样,学校的规矩都颠倒过来了:读什么书,不读什么书,决定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们自己。在这里,练习本里不再有红色或蓝色的批语,而是“绿色的词语”,因为小读者们使用的优美语言是以绿色标出,予以褒奖的。在这里,孩子们之间互相传递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大仲马的《三个火》、王尔德的《坎特维尔的幽灵》和托尔金的《戒指先生》等等。然而,报名读书的这100个孩子,在学校并不是班上的佼佼者,相反,其中的1/3是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学校总是落后生。

小读者在成长

这所“少年阅读之家”在维罗纳市一栋有草坪、门廊和砾石小径的小别墅里。在这里,每月交8万里拉,任何一个9岁到14岁的孩子都可以成为读者。每周两个下午,孩子们与5个大人聚会在这里,每次两个小时,没有约束,没有作业,没有惩罚。我们来到了这所阅读学校,想看个究竟。

5点钟刚过,孩子们走进房门,把一摞摞书放在课桌上,然后走进洗手间。他们出来时都带着肥皂的香味。原来这里有个规定,孩子们在翻阅图书之前要像吃饭之前一样先洗手。5时30分,聚会开始。

第一幕:掌声

黑板上,每个孩子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名字旁边列出自己三天前带回家阅读的书名,一般是3本,书名旁边再写上阅读的页数。阅读并非强制性的,只要尝试所选择的书即可。阅读20页之后,孩子们就可以将书归还,而无需向大人解释为什么这么做。“阅读之家”共有四个阅读厅,C厅有11个孩子,退回的书只有两本。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的页数加在一起,平均每人300页。凡阅读量超过前一次者即可得到掌声鼓励;阅读量超过别人者也可得到掌声鼓励。没有一个孩子得不到掌声。

第二幕:统计表

墙上挂着成绩表,成绩以红线方框表示,每满100页画一个方框。我们从表上看到,艾丽萨已经阅读了9000页,阿贝托超过了7500页,恩里科6500页,读完了《莎士比亚故事集》。

给书打分就是先给一个“好”或“不好”,然后稍微说明一下原因。1994年10月到1995年6月马尔塔已经读了35本书,对于《小王子》,他的评语是“不好,太难”。接下来,对于所有的神话故事集,不论是意大利的还是北欧和俄罗斯的,他的评语都是“好”、“好,惊险”、“好,有意义”、“好,令人激动”。马里莱娜刚刚8岁,是“阅读之家”最小的成员。她已经读过了70本书。对于《梅利诺巫师》,她的评语是“不好,不激动人心”;而《天上的蛋糕》则是“好,甜蜜”;《艾丽斯漫游奇境》是“好,神奇”。

每个孩子在给自己看过的书打分之后,要填写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针对一本书提出的10个选择答题,目的是测验一下孩子们对书的内容是否真的消化了。例如有一个问题:艾丽斯跟着小白兔走进了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还是一个大山洞?回答正确可得1分。答错超过4个题,卡片即作废,然后回答关于另一本书的问题。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3篇

【关键词】 大众美术教育;郑州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G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1

大众美术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美术教育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郑州在经济和资讯全球化的21世纪,找到自身独特的发展潜能和文化资产,创造性的进行自我开发,是城市的核心目标。郑州应努力宣扬中华民族文化,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郑州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探索大众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1.郑州构建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大众美术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美术世界已渗透在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众美术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学意义。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城市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健全;城市的开放、包容及多样性强,提高全民的美术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大众走进城市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郑州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为多产业人才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集聚平台和信息载体,能够成为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同时能够使大众身临其境地欣赏现实美术作品,开拓民众视野,涤荡人的心灵,使大众感受艺术之美,受到审美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全面提升全民的艺术文化素质。

2.汲取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分析郑州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2.1创意产业发达地区发展产业园区的现状

目前全国创意产业发达地区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产业布局合理,主题特色突出。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在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在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有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等,其中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如田子坊、八号桥、M50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由老厂房改建而成,成为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众园区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带给观者愉悦的审美感受,提升了大众审美能力。

2.2郑州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郑州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起步晚,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与先进城市相比,对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与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和中原城市群龙头的地位不相称,与全市人民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对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缺少一定的前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财政投入力度相对不足,难以有效地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艺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有一定的趋同现象,缺少反应体现美术主题特色的园区,难以为大众美术教育提供较多的、先进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现实美术作品,大众的审美意识不强。

3.构建郑州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探索大众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3.1提高认识,全面发展大众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随着大众美术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普及提高,群众接受美术教育的内涵应越来越丰富。大力提倡大众美术教育,构建郑州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提高全民的审美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地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2政府政策扶植,加大资金投入

在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植,有公共投资的意识,投资的回报不仅可以从经济体的自身资金周转链中收回,而且可以从整个园区甚至是社会环境的优化中来谋求。这就需要政府把园区的建立看做是服务于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是大众感受城市前进脚步、文化多样性、艺术多元性,进行大众美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导民间资本融资,把资金投入做成常态化,重视资金投入的长期效应,为园区持续和谐发展、大众接受美术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3.3科学规划,探索旧厂房改造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

旧厂房改造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能够以最低成本实现城市核心区域的产业升级,是文化产业聚集的典范,是都市内发展园区的成功模式。借助旧厂房特有的建筑结构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将旧厂房改造成为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使大众感受到历史的见证和延续,这既保留了历史工业建筑风貌,也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现代绿色环保产业的转型,为大众接受创新型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环境和氛围。政府在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和城市功能配套上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政府主导进行科学规划用地、合理安排就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完善旧厂房改造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

3.4开发多产业结合,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在城市中心区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将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餐饮业、设计业、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条件。建立以数字多媒体、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雕塑艺术、建筑设计、动漫文化为主题特色的产业园区,让大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欣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受艺术的魅力,增长审美意识,提高大众的美术教育和艺术文化素养。

总之,郑州要做强做大,实现“软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崛起繁荣、群众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就要发展大众美术教育来优化结构,而谋求发展大众美术教育的文化创意产业,就要寻求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重大突破,我们要用战略的前瞻来科学地指导实践,在发展上做到诸多的创新,才能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向全国传播中原文化理念和中国艺术精神,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褚劲风,高峰,马吴斌.上海城市与创意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6

[2]周松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前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1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4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度强调创意能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而艺术教育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应紧紧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

1.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阐述及发展现状

1.1艺术教育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美国艺术教育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感知,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文化创意本身就是发挥知觉思维和实践感知能力的活动。艺术教育从解决了如何向文化创意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可持续发展人才的作用,同时也为实现人们拥有艺术化的美好理想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家庭环境是影响艺术教育的因素之一。人的成长从幼儿阶段到青少年阶段,再到后来的成年阶段,家庭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并且决定着人的思想、品行、性格等。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创作者的影响,会引导其日后的创作中,赋予自己的思想及价值观。闲如今很多家庭的父母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学习,但是学习引导方式还不完善。艺术类考生是艺术教育的大部分教育对象,在进行艺术类考试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与普通考生相比相对较低,但文化课成绩仍然占据总成绩的大部分分值,可见我国在重视艺术技术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其文化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创作类应用软件,并掌握更为丰富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技能被大部分高校作为其培养方式,但这种培养方式会导致高校学生在进行创作时缺少原创性,所谓原创性不仅仅需要创新,还需要使其合适且恰当。这种创作方式都是针对某些要求的解决方案,是经过仔细分析现有产品,市场和目标人群之后得出的结论。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的创作方法带来的产品常常是对已有产品的改进。这样的方法限制了创作,创作出的作品很少能带来新的价值和意义。

1.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提出的概念,它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提出。《英国创意产业路径》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是指通过使用电脑数字技术、网络、传媒等手段的背景下,具有文化艺术与经济相互结合的特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向大众提供的新兴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强调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文化创意型的人才除了掌握基础的艺术专业知识和艺术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较好的文化艺术素养。我国学者彭吉象也认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们敏捷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2]

2.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

2.1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现代科技的发展,艺术教育与现代技术协同发展的新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星。文化创意型的人才需要大量投入文化创意的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就在于艺术教育。为此,文化创意产业从产生之初就和艺术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传统艺术迎来巨大冲击的直接原因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全球市场的发展,导致了传统艺术文化迎来升级、更新和换代,而且还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品种。

2.2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已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培养人才的各种短板,意识到应大力增强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有资料表明,艺术类专业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招生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目前全国开办艺术专业的院校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一方面使得艺术教育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和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人的创意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的产业,人才是关键。目前,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只有就业人员的0.4%。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吸纳劳动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澳大利亚高达10%,加拿大占6%,芬兰占5%。[3]目前,国内不仅缺乏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员、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员,还缺乏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创意型人才。[4]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创新性人才来源,发展艺术文化教育与技术培养、艺术创意科研的艺术教育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繁茂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反过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越发达就越能从根本上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反过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完善。

3.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新动能协同发展路径

3.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改革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人文素养,在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课程中上过于强调某一种专业技能的学习,这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应强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念大相径庭,应大力举办各类人文讲座从而推动艺术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设人文历史,艺术鉴赏等公开课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培养应多组织社会类活动,参观各类展览和讲座,培养其丰富的阅历从而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

3.2弥补艺术教育存在的缺陷

艺术教育在突出艺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应积极向创新型艺术教育转变,艺术教育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同时加入思维训练方面课程和一些相关或融合型的综合性课程,以适应如今艺术发展呈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让学生拥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创新型艺术教育并不是抛弃所有传统技能型教育的模式,而是更多和更广泛的扩展学生经验技能的培养。它是一种发散性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规划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以创新意识的涌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发展方向。3.3采用产学合作办学的模式采用产学合作办学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艺术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一些院校开始采用的“工作室制”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办学模式。使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与文化消费紧密相连,工作室可以很好的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理论和实践得到最佳融合。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发展性的研究开发任务进行锻炼,或者直接参加媒体节目制作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让学生拓展眼界,极大地提高专业应用水平。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5篇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意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旨在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它的蓬勃发展为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对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系统性、科学性地探索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机遇及创新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1998年英国出台《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天分,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通常与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社会的认知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目前尚未产生全球普遍认同的概念。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曾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则把文化创意产业归纳为:“是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培养大批懂技术、有创意和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 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文化创意理念的提出,对中国从制造型大国向创意型大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为目的的教育。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形象性、主体实践性、审美性,艺术教育对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并不十分被重视,再加上社会和学生的功利性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受到诸多的限制,整体发展不均衡,良性的发展受到阻碍,在教育体制、学科发展等方面暴露出种种问题。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调查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艺术类课程以及文艺活动的看法、学校的艺术教育机制,同时对课程、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座谈了解。访谈对象包括在职的教师、理工科各专业的学生。

调查发现,超过92%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从多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单单局限于理论知识,他们认识到了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必要性,并对艺术教育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表示肯定,同时他们也渴望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并通过艺术课堂学到一些真知识,尤其是艺术技能方面的提升。

理工科院校也认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艺术教育方面采取了必要的措施。艺术教育的授课方式多样,鉴赏、理论讲解、实践均有涉及,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比赛、表演、讲座等艺术活动,同时学校的艺术社团也雨后春笋般成长。

95%的同学希望通过更活跃更有参与性的活动方式比如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来提高艺术修养,在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通过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技能,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希望通过艺术课程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欣赏艺术。但是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只能吸引少部分同学的眼球,甚至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完全不感兴趣。同时,虽有大部分同学有参与过文艺活动,但是整体的参与度偏低,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与过艺术类活动,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经常参与文艺活动。在这其中,同学大多参与的艺术活动类型为讲座和表演。其中,表演通常是以团队为单位有专业人员训练,讲座则多为硬性规定参与,最能展现自身艺术素质的艺术比赛参与度却最低。而在艺术社团方面,大部分同?W对此感兴趣,却由于没有艺术特长而选择放弃。

由此可见,理工科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改变理工类院校艺术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三、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人的创意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的产业,人才是关键。目前,国内不仅缺乏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员、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员,还缺乏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创意型人才。高校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脑”,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评估以技能比赛获奖为主要指标等,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传统等诸多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在对高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推动了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除此之外,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物对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方向。为了解理工科院校学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在职的教师和理工科院校学生进行了访谈。

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影视传媒相关,多数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并不全面。但是有超过94%的同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对艺术教育的推动持有积极态度,他们表示成果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由此可见,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到艺术教育中,有利于推动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

同时在座谈中我们发现,理工科院校借助软件展开校园文化活动的现象十分普遍。以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十佳歌手”活动为例,参与者以美拍、小咖秀等娱乐软件为平台录制自己的唱歌视频,主办方搜集后?l布至微信,同学们通过微信投票选出自己心仪的歌手。由于借助了同学们常用的软件,参与活动变得极其简便,形式也更新颖有趣,参与度相比往年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所涌现的一大批软件,由于方便快捷有趣,吸引了大量学生的下载,将艺术教育与它们相结合,可有效地解决学生对文化活动参与度低的问题。

四、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创新模式

同专业艺术教育高校相比,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通过课堂内的艺术课程和课堂外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当今时展的新人才。而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解决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问题。

(一)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可量化标准

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模式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实力必不可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理工科院校不以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为直接目标,从而导致理工科院校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足,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理工科院校实行艺术教育的可量化标准,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在这一点上,已经有部分理工科院校开始实行量化标准。武汉理工大学要求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的基础上,至少修满两个艺术类课程的学分。南京农业大学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门艺术类课程。通过这种明确的量化机制,艺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得到了加深。

(二)更新课程设置,以人文素养为基础

设计和创意教育家ThomasBley曾公开批判:“为了能使学生适应某一专门职业, 而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各个片段, 只提供那些看似最有直接效果的技能, 而忽略人文类的东西, 那么将来工作时需要发展整体的理解和更加复杂的系统知识例如创意和革新的时候, 这种艺术模式就会开始显露出局限性。”理工科院校虽然开设了不同种类的艺术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开设的艺术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无趣,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使得学校的艺术类课程难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奢望多数学生靠此接受系统深入的艺术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更新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要确立人文素养的基础地位,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能吸引学生的艺术课程,摒弃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

(三)加强思维训练,强调教学实践环节

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艺术教育应积极向创新型艺术教育转变。创新型艺术教育并不是对传统的教育一味抛弃, 而是一种扩散性的教育方式,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 培养独立分析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多为严谨的学术思维,缺少灵动与形象,艺术教育可以使传统的学术思维与人文主义思想得到碰撞,促进创新思维的涌动。因此理工科院校的艺术课程要在内容上加入思维训练方面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同时针对各专业和课程的实际需求, 对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完成的课程, 可以加大实践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并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中完成。

(四)利用第二课堂,营造文化氛围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6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市场对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1)相辅相成。首先,随着艺术的发展与完善,艺术一方面属于创意活动,另一方面,则是被创作的对象,艺术品与艺术活动两者的核心是艺术的创造。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则是艺术,通过启迪与引导等方式传授艺术知识、技能与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启发人们的艺术智慧,更能够挖掘人们的艺术潜能,成为培养人们艺术技能与创意的重要教育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中,艺术教育向其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成为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与基础。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市场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它冲击着传统艺术,使传统的艺术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推动各种艺术形式与品种的出现,并且丰富与创新发展艺术内涵。

最后,在文化创业产业中,艺术具有新的发展形态。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艺术教育中衍生出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使得艺术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总而言之,从理论发展背景与人才基础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同根同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人才资源的供应。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一方面为艺术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作品形式,另一方面,则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感知作为艺术的重要基础,文化创意本身便是对感知能力进行实践的活动,对不具有感知的能力艺术作品来说,其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艺术作品应当从感知方面,超越现实与打破常规,才能够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应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加强对学生感知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进行艺术欣赏与创作的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动艺术教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两者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完善,人们提高了对文化创意性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正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变原有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增强人的创造能力。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据相关调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大量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招生规模逐渐加大,动漫艺术教育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将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对接的措施

(1)艺术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相对接。高校应准确地定位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前景,根据文化创意产业最前沿的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培养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培养出能够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2)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相对接。由于我国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市场发展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导致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文化创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艺术教育中出现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设置出现空泛与集中等问题。

(3)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市场对接。艺术类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主要受到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活动相脱节现象的影响。艺术活动一方面需要考验学生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则需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与构建艺术专业课程过程中,需要高校人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属于时代特征鲜明的文化产业,成为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的最前沿的发展领域。因此,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中,应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与教育活动目标模式及方法等进行对接,将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可以推动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大艺术创意教育第7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高校;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竞相鼓励和扶持,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高度强调创意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因此,进一步明确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使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崭新的课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状况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既包括设计师,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艺术家,如画家、漫画家、作家、编剧、词曲作家、乐队指挥,以及演员、演奏、摄影、摄像、动画、魔术等艺术创作人员。文化创意人才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近年来,文化创意人才作为创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从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院校是教育与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学理背景和人才的基础层面上有着传承相依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基础。一般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从产生之初就与艺术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源头和基础。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和新发展。

(二)艺术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艺术教育是直接以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艺术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作品的形式,而主要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我们都知道任何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打破常规或超越现实,而文化创意产业中对艺术的创意的诠释就是要探索具有创新思维的涌动的艺术人才,而当今的艺术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三)艺术教育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茂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21世纪是创意的世纪,创意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创意发展的最重要和有效推动力的艺术教育,同样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高等艺术教育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而且还在艺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创新、传播、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越发达就越能从根本上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反过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完善,一方面使得艺术教育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和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

三、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将艺术教育与创作性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很容易忽视了人文素质,一旦忽视了人文素质,那么就会与所提出的中心内容与思想相反,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高校艺术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本,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硬件支持,通过营造一个利于文化创新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学生的情智。

(二)与文化产业市场紧密联系,突现高校艺术教育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理念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尤其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将不断地使艺术教育的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也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教育内容。高校艺术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高校艺术教育应紧密连接艺术创作的本质,并让产、学、研更好地结合起来。高校艺术教育与市场接轨的实践基地,积极融入产业市场。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多个角度的,并且在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艺术教育发展急需加大步伐,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高度结合文化产业的市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艺术教育能够具有新鲜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加强人文素养的锻造,夯实文化创意产业时代下的素质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新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为目标,加强人文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渗透与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其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硬件支撑;第三,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力举办各类人文讲座,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高校艺术教育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新型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重要转变,教师应从过去的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

(五)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高校艺术教育的前提

1.强化人才意识

一方面要着眼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懈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应根据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双促进、双提升。

2.强化创新意识

高校艺术教育者应强化创新意识,不仅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上勇于开展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打造一套有效的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应强化市场意识

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把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活教育、实践教学,促进教学、研究、生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竞争意识、提升理论运用能力,为以后走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化不仅为高校艺术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高校艺术教育指明了改革和发展方向。当下高校艺术教育应着眼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立足于国内外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需求,切实强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着力转变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建构完善的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01)

[2]庄永成.艺术概念与设计教育[J].美术研究,2005(01)

[3]约翰・马赫尔曼,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附录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喻仲文.张道一艺术教育思想研究[J].设计艺术,2005(02)

[5]吴漫.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