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的观点(合集7篇)

时间:2023-07-02 09:22:09
历史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第1篇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文明史观强调文明之间的传承和交流,高中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这一教学目标已经涵盖了文明史观的精髓,可以说文明史观更能实现新课程标准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当前,我国基本的史学研究理论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强调社会生产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是相通的,所以文明史观在中国的兴起时间虽然不长,但大有取代革命史观的趋势。

近几年高考体现文明史观的试题比比皆是,其答案体现文明史观强调文明的传承、发展和碰撞,很多考生感觉解答此类试题难度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理解文明史观的本质内涵。

例1 (2011·天津文综)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问题(1),“男人就是城邦”强调的是男人在城邦政治中的地位,回答时要指出雅典民主在民主范围上的局限性。问题(2),“阶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顺序很容易概括;从1832年到二战前,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英国才最终实现了普选,所以其特点可根据其时间跨度比较大来思考。问题(3),从1953年以来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到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代表比例明显增加;这一变化事实上体现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改革开放。问题(4),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要对以上几则材料进行对比,从雅典民主的缺陷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民主制的逐渐完善再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民主制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等。

二、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也被称为社会史观,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以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唯物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调整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所以唯物史观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是探究社会发展的本来面貌,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进步,所以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对列强侵华基本史实的论证,国际格局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对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探求世界近现代思想、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等等。该部分内容虽然考查范围很广,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只要充分理解其基本内涵即可。

例2 (2011·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体现了社会主义暴力革命由理论到实践。答案:D

历史的观点第2篇

蒋勋先生的《美的曙光》从开天地讲到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整本书虽然是用美学的观点,历史的时间轴在讲“艺术史”,但其中有一个暗藏的核心:劳动。书中对恩格斯的劳动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散文化解释。从人类直立行走,双手的运用,到发展农业,制造陶器,人类历史中的“美”都伴随着劳动而生,劳动在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劳动是目的,“美”仅仅是一个附加品而已。《美的曙光》可称之为劳动唱主戏的“美学普及读物”。学术普及的价值不仅仅在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的销售区别上,更是美学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相对于占据各个排行榜的文学书籍和生活类书籍,在审美麻木的今天美学通俗读物更具有推广必要。

因为是“史前史”,又因书中的涉猎范围是全球史,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跨越五大洲侃侃而谈。但书中对每一个地域的历史都一带而过,像少得可怜的美味佳肴,总让人吃不够。而书的前半部分讲历史多于讲美学,浩浩荡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占据了书中的绝大部分页码,对“历史”中的“美”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看过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也基本都是摆事实讲美学,但在那本书中讲美学时蒋勋先生的感性陈述与理性分析均恰如其分,又不失语言美的特色,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了我们“孤独”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因为涉及面过广的缘故,《美的曙光》一书读来较杂,书中的十四讲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紧密。

《美的曙光》中的“美”寻找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逐一点评,让那个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开放了美的花朵。背景时间与书中阐述的美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正如书名,“美”如曙光般照耀了混沌的年代。人类进化史的本身是一个探索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书中逐一点评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美”,又作横向对比,把每个地域的“美”置于世界范围的大环境中去谈,其广泛的涉猎程度让《美的曙光》成了一部普及美学教材。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墓葬、村庄、宗教……“美”的点被扩展到无限大,形成了面。点与面的结合让人的“审美”神经亦无限扩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蒋式”审美系统。

历史的观点第3篇

一、历史课程观

1. 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

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对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关键是对“基础”这个概念的重新认识。中学历史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主要是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说是为高考历史打基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历史教材越编越厚,历史知识越讲越深,历史考试越来越难,学生越背越烦,历史学习兴趣从初中到高中呈递减趋势。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使本该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沉闷又沉重。大家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初中毕业的学生相当数量不读高中,高考历史与他们不沾边。升入高中的学生大约4/5选理科,他们也不参加历史科高考。中学历史教学若以高考历史作为指挥棒,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陪练。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确实存在。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清楚初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定位,明白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到底是在为什么打基础。

2. 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

对历史学习的价值,同志有过很精辟的论述:“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许多人一辈子只有在中学阶段有较为系统地学习历史的机会。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最宝贵的年华,中学历史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历史课的特点

历史课的特点是由它讲授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

1. 一度性

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研究历史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史料,以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的真实。

2. 具体性

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否则,简单化、抽象化,“千人一面”、“事物雷同”,就无法认识和研究历史。

3. 时序性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

4. 因果性

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定因,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因,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合乎目的的一面。因为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时间活动实现的。历史教学既不能够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

三、提高中学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1. 再现教学。

历史课讲授的内容既然是过去的事物,是不能再现与重演的,也就不能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研究。按照认知的规律,认识事物只能从直接的感知开始,因为一切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再现历史的画面,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观其人、闻其言、参其事,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特别是对离现实年代久远的历史,学生心理上就有一种陌生感,认为教的是“陈年老账”,与现实无关,与己无关。不打破这一心理障碍,就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可以说再现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 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感性认识只是表面现象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恩格斯说:“没有正确的观点统率,知识就是一堆无用的东西。”中国古代史专家金景芳教授说过:“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我掌握的那些文献材料或者不能解释,或者只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死东西,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中国的清史、近代史专家戴逸教授说:“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搜集、排比历史资料,描述历史过程的个别片断,而不能认识历史的过来和本质,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得出谬误的结论。”

3. 以史为鉴,资治育人。

历史的观点第4篇

    一、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解释、说明

    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试题通过材料提出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多角度观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应该说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试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说法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我们知道,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为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进行叙述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选材和设问,创设了一种要求考生从新的情境下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辛亥革命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审视,它只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在1900-1913年的时间段和更为宽广的背景下审视,可以看成为一种包含了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象;而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的历史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多角度观点作出解释。根据材料和要求,考生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能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判断出辛亥革命属于一场政治革命的观点;二是能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活习俗出现之间的关系。

    【例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这段材料说到的两种分期方法是一种历史解释,即对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方法的两种角度的观点。试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的史实对这两种角度分期的观点进行说明。显然,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从社会形态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种分期方法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论证、阐明

    对历史观点的论证,即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历史认识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问题。其联结点就是方法的运用,如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这种试题,一般通过相关内容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其中包含着不明确和未知的历史问题,常以比较题的方式呈现。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萌芽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孕育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就是一个例证。阅读该题知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有雇佣劳动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史实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对恩格斯论述的认识。从这一设问看,要从材料三来分析与思考。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论证观点需要论据和方法,就这一观点的论证而言,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由于对“历史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历史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并进行分析。这种认识可以针对“历史前提”的内容、要素,也可以针对历史前提转化的条件和原因等等。总之,围绕“历史前提”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在谈自己的认识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即紧紧围绕“历史前提”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如果以市场这一历史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作出这样的表述:

    论点:只有在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论证: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导致的低购买力、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形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中英两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当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形成。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三段式的论证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上述说明。当然,历史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根据“历史前提”的要素,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我们认为,这类试题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多角度论证历史观点的方法与能力。

    【例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大多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的。在这样的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两种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问题情境。设问从辨别“偶然”与“必然”这两种不同的解释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证明。

    从试题的表述和要求看,“谈谈你的观点”与判断有关,“说明理由”与论证有关。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和论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说明理由”,应当对相关的观点给出证据支撑予以证明。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具备,加之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因此,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略)。

历史的观点第5篇

一、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解释、说明

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试题通过材料提出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多角度观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应该说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的影响。

试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说法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我们知道,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为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进行叙述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选材和设问,创设了一种要求考生从新的情境下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辛亥革命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审视,它只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在1900-1913年的时间段和更为宽广的背景下审视,可以看成为一种包含了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象;而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的历史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多角度观点作出解释。根据材料和要求,考生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能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判断出辛亥革命属于一场政治革命的观点;二是能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活习俗出现之间的关系。

【例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这段材料说到的两种分期方法是一种历史解释,即对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方法的两种角度的观点。试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的史实对这两种角度分期的观点进行说明。显然,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从社会形态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种分期方法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论证、阐明

对历史观点的论证,即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历史认识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问题。其联结点就是方法的运用,如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这种试题,一般通过相关内容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其中包含着不明确和未知的历史问题,常以比较题的方式呈现。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萌芽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孕育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就是一个例证。阅读该题知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有雇佣劳动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史实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对恩格斯论述的认识。从这一设问看,要从材料三来分析与思考。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论证观点需要论据和方法,就这一观点的论证而言,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由于对“历史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历史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并进行分析。这种认识可以针对“历史前提”的内容、要素,也可以针对历史前提转化的条件和原因等等。总之,围绕“历史前提”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在谈自己的认识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即紧紧围绕“历史前提”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如果以市场这一历史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作出这样的表述:

论点:只有在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论证: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导致的低购买力、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形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中英两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当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形成。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三段式的论证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上述说明。当然,历史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根据“历史前提”的要素,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我们认为,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多角度论证历史观点的方法与能力。

【例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

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大多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的。在这样的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两种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问题情境。设问从辨别“偶然”与“必然”这两种不同的解释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证明。

从试题的表述和要求看,“谈谈你的观点”与判断有关,“说明理由”与论证有关。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和论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说明理由”,应当对相关的观点给出证据支撑予以证明。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具备,加之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因此,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一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二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自然经济的解体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就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双重影响的概括。试题的设问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的,主要考查“运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这一问的要求较高,涉及观点的概括、论证及其表述,类似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想得到好的效果,训练与组织作答非常重要。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出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如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积极影响为主。其次,要用生产方式变动作用的内容论证这一观点,如推动经济近代化、瓦解自然经济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积极影响方面的史实,以及“迷惘和阵痛”种种表现等消极影响的史实等。最后,要将论证的过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述出来。

三、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评论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是历史高考的一条重要目标。这样的试题,常常引出与所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但考生不常见的观点,按照材料或试题情境提出评论的要求。其历史观点,可以蕴含在材料中,也可以直接呈现出来。

【例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第(2)问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例7】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2)问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②材料二 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例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以上三题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观点都蕴含在材料中,都要求在理解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如果要说区别,主要是最后一题即全国卷试题,其观点比较隐秘和多样化,是一种多角度的观点,而且,答题的要求也较为开放。

从浙江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在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主要应从时代背景的角度着眼。明清时期,“郡县之失”的弊端完全暴露。一方面,君主专制登峰造极,“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另一方面,官僚腐败,“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顾炎武从国家和民众利益出发,提出分权的思想切中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这种主张,无疑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揭露了官僚的腐败,具有进步性。当然,这种主张仍然属于传统思想的范畴,尚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从山东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赵轶峰认为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应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将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即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的范畴;二是全面分析的角度,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比较进步的,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说,要用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以此为标准,可以从两方面对孟德斯鸠的“三 权分立”思想作出评价。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三权分立”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辩证的方法来看,这种主张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但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历史的观点第6篇

关键词:发展;改革;绝对性

一段时期,关于改革发展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改革发展、用什么样的观点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推进改革发展,再次摆在了我们各级干部的面前。笔者重读了恩格斯《费尔巴哈论》,对其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基本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发展绝对性”的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有了更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

一、以绝对发展观点推进改革

发展的绝对性,是任何事物、任何社会的永恒命题和不变真理。现实性在发展中表现为必然性,只有必然的才具合理性,才是合理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的总趋势或总方向,它由事物内部本质引起。任何事物当它合乎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也就是合乎发展的规律性时,它就具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合理的;如果它违反了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不符合发展的规律性,就说明它已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也就不具有现实性,合理性。按照这个道理,现存的东西,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就会丧失自身存在的理由,须让位给新的事物;反之,只要符合历史的必然性,即使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但一定会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发展的必然性的认识和理解,认清发展的大方向,把握发展的大趋势,以发展的观点推进改革,以合理性、必然性为准绳,通过推进改革,最终实现发展。

二、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这种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并坚定历史发展规律的性、必然性,从而自觉否定按照某个组织、甚至某个人意愿来制定政策。这一点,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到国家、行业的大政方针,小到企业的具体规章制度,首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规律的客观性,重要是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客观规律,增强尊重并坚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现实为本,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规定。

三、执行政策应坚决有力

辩证法认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上级的政策是经过广泛调研,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代表着最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电力系统内部则代表着电网发展要求,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当然,这种执行实际上具有革命性,是对现有秩序的打破或者改变,但因其具有的合理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然要成为现实,也就是必须执行。因此,各级干部必须坚决而又高效地执行实施,使之迅速成为现实。只有让我们的切合实际即合乎理性的改革发展方面的政策得以迅速实施,才是理性的,才能使合乎理性的现实迅速实现。

四、广泛发动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的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广大群众……。这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启示我们在对待任何问题上,都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着眼于广大职工,要真正地、真心诚意地把职工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人、企业发展的最终的、根本的动力所在。各级领导应真心诚意地走进职工群众,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广泛征求他们的观点,请他们共谋思路,集思广益;同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各项改革发展的措施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同并积极投身体其中,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我们的发展才能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五、因时因地持续改进

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理由、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替代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项政策制度,因制度自出台之日起,就注定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要不断地修改、充实、调整和完善。凡在人类的历史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的。即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因此,我们在推行某项改革或者执行某项政策时,一方面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使之更加切合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环境、时间的变化。这就需要无论是制度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要坚持辩证法,坚持以发展的思维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以实事求是的观点去持续改进方法,让新的、合理的、合乎现实的成为现实的选择。

历史的观点第7篇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 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