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地理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2-27 11:15:06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地理学科;联系

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改革内容,初中历史教学更应注意培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和地理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有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发生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较强的时空概念,在传授历史知识、讲述历史事件中适当地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历史教学活泼、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下面,结合一些事例就历史教学与地理学科的联系谈谈看法。

一、阐明原因,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使其更新观念,变“知识灌输型”教学为“能力培养型”教学。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材学习研讨活动,开展授课比赛,组织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更应积极参与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在这些活动中,历史老师要深入研究历史与地理的关系,因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关。例如:15世纪晚期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但教材中并没有介绍英国贵族为何圈地养羊,而着重介绍了毛纺织工业的发展。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就是英国贵族为利润所驱使。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从地理教材中找出答案:英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全年湿润多雨、夏季凉爽湿润、冬季比较温和,由于雨量充沛、日照少,适于牧草生产却不适合生产棉花等经济作物,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出现“羊吃人”圈地运动的自然因素。上面所讲的历史事件,只有联系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加以综合考查,才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追本溯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要依据初中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把历史学科的能力,渗透到读、讲、议、练等多种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弄不懂的问题,教师再给以适当点拨。

三、图文对照,有利于学生牢固记忆历史知识

阅读教材的能力,就是读正文、读史料、读图、读表、读解释等,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己获取信息,学生弄不懂的问题,教师再给以适当点拨。由于一些历史知识比较抽象,而且难于理解,就需要借助一些图示来简单表示,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使学生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把历史教学进一步搞活。

四、对比历史地理异同,学会评述能力,有利于学生克服知识的混淆

历史地理学第2篇

关键词:历史 地理 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22-01

地理知识的内容相当丰富,从自然地理角度主要有地表形态(地形、地貌、地势)、地质结构、地理位置、气候要素、湖河水文;从人文地理角度主要有能源、资源、经济要素(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人文精神、生态环境。此外还有一些有关地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或观念,如识图能力、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观点等。但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不但涉及空间变化,也涉及时间变化。因此,必须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师思想滞后和分科的影响,历史与地理渗透减弱,影响了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综合能力的形成,这非常不利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说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反映了地理与历史渗透的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利用地理为历史教学服务或历史为地理教学服务,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利用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学习兴趣是搞好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学家们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且乐此不疲,反之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地理课常被认为枯燥无味,但如果能在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历史知识,则可化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说,讲到《“祖国宝岛”―― 台湾省》可以联系历史:如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等有关“台湾”历史事件。使同学们对我国的宝岛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巧用地理知识,有利于挖掘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达但又隐含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随着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的转变,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成为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艺术。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的渗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一些世界性的节日都与地理教育有关。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可联系到森林遭到破坏,许多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加上环境污染,人类的滥捕,目前地球上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进而提到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又如,“中国的旅游业”一课中,可以联系到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佣,可联系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与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原因等。

3 利用地理与历史知识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充分利用地理知识,结合历史知识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可以展示“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图,通过讲述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一批遣日使者东渡扶桑,对传播中国文化、建筑和绘画艺术作出的重要贡献,说明我国和日本有着友好的历史。可日本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日军在6周内屠杀了30万人以上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在东北的研究细菌战部队,竟灭绝人性地使用中国活人做实验,然后展示“南京大屠杀”与“石井部队”的图片。告诫同学们绝对不能忘记近代屈辱的历史。这样通过地理图片或地图的展示,再现历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继而产生学习热情,效果良好。又如,在讲到“西部荒漠”时,先展示“西部荒漠”图,再展示“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示意图”,总结新中国科技成就及分布地点,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凝结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毕生心血,来之不易。还可以讲述钱学森曲折的回国报效的历史故事。钱学森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为报效新中国,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我国火箭、导弹、人造卫星研制和实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又如,邓稼先1958年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中,结婚30年,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被誉为“两弹元勋”。这些事例,无一不能激发学生奋发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热情。

4 运用地理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综合是历史与地理知识科学地、有机地结合,可加深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深化了解历史与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到长城时,可展示《战国形式》《秦朝疆城》《明长城》这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并向同学们提问“这三个时期的长城功能是否相同?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如何正确评价其作用”等,通过三幅地图长城分布、观察、并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它们的功能是共同的,都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名族的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的燕、赵、秦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连接修缮而成的,而明长城则主要是在秦以后的长城基础上修筑而成的。同时告诉同学们长城是作为一个军事工程,它起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但却不利于民族融合,不过民族融合并不因此而中断,边关隘口在和平年代仍是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场所。在讲到珠江三角洲时,可以联系近代该地区涌现的一大批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人物,如洪秀全、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容闳、詹天佑、廖仲恺等,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面临大海,交通发达,并毗邻港澳,易于接受利用新信息、新思想。

培养综合性、复合性人才,是时代对人才的最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区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全面形成完整历史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历史地理学第3篇

在中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将人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让二者之间产生巧妙的联系,联系人文历史知识,同时又和地理知识产生相关的联系,突出地理教学的特点。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安排,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中东政治的地图变化的时候,可以与侵略战争产生联系,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更是侵占了我国东北以及新疆的大片领土,沙俄一次次的对我国发起侵略,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直到1991年,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苏联加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因此中东的版图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讲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土遭到侵略的沉痛心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关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的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有联系性的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努力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的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地理教学的合理巧妙的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当代的人文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语

历史地理学第4篇

1 利用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学习兴趣是搞好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学家们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且乐此不疲,反之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地理课常被认为枯燥无味,但如果能在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历史知识,则可化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说,讲到《“祖国宝岛”―― 台湾省》可以联系历史:如三国时卫温到达夷洲(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等有关“台湾”历史事件。使同学们对我国的宝岛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巧用地理知识,有利于挖掘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达但又隐含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随着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的转变,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成为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艺术。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的渗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一些世界性的节日都与地理教育有关。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可联系到森林遭到破坏,许多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加上环境污染,人类的滥捕,目前地球上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进而提到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又如,“中国的旅游业”一课中,可以联系到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佣,可联系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与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原因等。

3 利用地理与历史知识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充分利用地理知识,结合历史知识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可以展示“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图,通过讲述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一批遣日使者东渡扶桑,对传播中国文化、建筑和绘画艺术作出的重要贡献,说明我国和日本有着友好的历史。可日本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日军在6周内屠杀了30万人以上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在东北的研究细菌战部队,竟灭绝人性地使用中国活人做实验,然后展示“南京大屠杀”与“石井部队”的图片。告诫同学们绝对不能忘记近代屈辱的历史。这样通过地理图片或地图的展示,再现历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继而产生学习热情,效果良好。又如,在讲到“西部荒漠”时,先展示“西部荒漠”图,再展示“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示意图”,总结新中国科技成就及分布地点,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凝结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毕生心血,来之不易。还可以讲述钱学森曲折的回国报效的历史故事。钱学森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后,为报效新中国,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我国火箭、导弹、人造卫星研制和实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又如,邓稼先1958年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中,结婚30年,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被誉为“两弹元勋”。这些事例,无一不能激发学生奋发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热情。

4 运用地理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综合是历史与地理知识科学地、有机地结合,可加深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深化了解历史与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到长城时,可展示《战国形式》《秦朝疆城》《明长城》这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并向同学们提问“这三个时期的长城功能是否相同?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如何正确评价其作用”等,通过三幅地图长城分布、观察、并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它们的功能是共同的,都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名族的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的燕、赵、秦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连接修缮而成的,而明长城则主要是在秦以后的长城基础上修筑而成的。同时告诉同学们长城是作为一个军事工程,它起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但却不利于民族融合,不过民族融合并不因此/!/而中断,边关隘口在和平年代仍是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场所。在讲到珠江三角洲时,可以联系近代该地区涌现的一大批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人物,如洪

历史地理学第5篇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地理教学新课标

一、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的主线和核心。通过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充分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这一相互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此时,借助历史地理学知识,展现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让学生通过历史和现状的比对,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例如,在讲解“荒漠化”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历史期的统万城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统万城是十六国匈奴人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的夏国的都城,自统万城建成后,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但北宋以后,一代名城逐渐沦为废墟”。[1]以统万城的兴衰为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历史地理学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地理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以史为鉴,充分理解人与地的相互作用,用时、空两个角度思考地理问题。课程标准中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历史地理学中有大量的内容都能很好地说明生态脆弱区的发展问题,如楼兰古国的衰亡、罗布泊的干涸等。以历史事实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

二、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认识城市的发展问题

城市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课程标准中要求“举例说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学以时间为发展轴线,可以很好地理清城市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史,进而更加充分地理解城市化进程,明白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著名地理学家褚绍堂对都市之地理因素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并以上海为例说明了城市的发展问题。“北宋年间,上海早期聚落形成。元代,除了经营沿海的盐业外,棉织业已逐渐兴起。清初,尽管实行海禁政策,但上海的贸易仍比较活跃。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上海根据自身的优势,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以上海的发展为线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问题。历史地理学中关于都市的发展内容,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很好的实例,用以说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把历史时期的城市状况介绍给学生,时空综合思考地理问题,全面把握影响城市的发展因素。

三、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认识人口迁移问题

人口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口迁移则是人口专题的重点和难点。人口迁移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课程标准中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教师将历史地理学中关于人口迁移的内容加以整理,作为地理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问题。“上古时期,人口的重心在黄河中游及其附近地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有所增加。两汉之际,黄河流域的人口有向南迁移的现象,唐代中叶秦岭淮水南北的人口已渐趋于平衡。到了北宋,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U]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逐渐由北向南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结合特定历史背景,考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脱离了这一历史背景,单单从空间层面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全面把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比如历史时期的“闯关东,走西口”等,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教师将这些资料作为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四、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课程标准中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措施。”历史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将这些史实作为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以史为鉴,学习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从汉代至清代,见于记载的地震有8000余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600余次。[3]那么地震在我国发生频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治?教师可结合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历史史实作为学习资料,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学习其应对措施。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寻找其踪迹,比如干旱问题、水患问题、泥石流、滑坡等。将这些历史资料适时加工整理,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灾害的威胁并学习如何进行防治。这样进行自然灾害的学习,比起空洞的说教,更加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

历史地理学第6篇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中共党史学;研究

一、 历史地理学产生的渊源、背景

1、 与沿革地理学的关系

谈到历史地理学的渊源,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定义。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很难将其与沿革地理学分开。这也是为什么确立于近代的历史地理学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的原因。在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名称产生之前,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沿革地理。所谓沿革地理主要讲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疆域的消长、行政区域的变迁、古今地名等更易和城市都邑的变迁,这些都属于“沿革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显然,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可以上及于东汉时班固所撰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沿革地理一般只是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而历史地理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还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变化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它的成果往往被视为仅仅是给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而已。

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 产生背景及发展

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37年2月在北京由顾颉刚先生发起创办的禹贡学会。当时正值国难当头,国土沦丧之际。顾先生创办此学会的初衷即是唤起国人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爱国热情。这在他的《禹贡学会募集基金启》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他说“‘禹域’孰不思及华夏之不可侮与国土之不可裂者!”并于3月创办《禹贡》半月刊。其实,“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1901―1904年逐渐随着日本近代学制传入中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已有介绍。随着禹贡学会的创立,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也就逐渐创立并发展起来,不过不幸的是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顿。中国近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也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由史念海先生等一些老一辈的历史地理学家重新推动才又蓬勃发展起来。

解放后,党十分重视历史地理学的建设,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分别建立有历史地理研究所(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分别成立有历史地理研究室,并出版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著作。如50年代,谭其骧先生承担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工作,这一工作,原来只是打算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后来扩大内容改成大型历史地图集,它以历代疆域行政为主体,以山脉河流为骨干,用按区幅、古今对照的方法,反映历代疆域行政区和主要河流的变迁,从原始社会到清朝,分装8巨册,390幅,它不仅超过《历代舆地图》,而且在世界地图的行列里也占着重要地位。

同时,解放后为了配合生产建设事业的需要,对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河流的变迁以及区域经济与农田水利、历史上的水陆交通运输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已故的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利用考古资料所写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是历史时期气候研究丰硕的成果。

其次,岑仲勉、史念海先生对黄河问题的研究,谭其骧先生对海河的研究,侯仁之先生对沙漠的研究,都取得卓越的成果,有着对自己的新见解,对治理黄、淮和沙漠都有所贡献。

二、 利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深化党史研究

首先,历史地理学不像传统的历史学那样,缺乏对整个历史事件空间变化对应关系的研究。而是具有很强的时空感。必须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得十分紧密,它不仅研究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中的地理基础、地理背景,常常从空间区域范围内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来看待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事件的地理特征。可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全面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从时间上来说,它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已经涉及到地质时期、当代和未来。就空间而言,历史地理学要考虑地表下垫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太阳辐射、太阳黑子、大气环流等问题,空间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科学、天文学等方面。(如夏商周断代工程)所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将时间与空间紧密相结合,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偏重于某一方都会导致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偏颇,使其依赖于历史或地理。离开了空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历史学没有两样。而离开了时间,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也没有区别了。更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中共党史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研究党的历史过程中,当然也应当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地理环境首先和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影响而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由于人类的一切生活所需最终都取于自然,因此,一部人类史主要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改造自然的历史,这里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必定会施加影响于人类。马克思曾说,人在生产上只能和自然界一道工作,因为离开了自然界,“没有那种在它之外独立存在的生产资料”那么如何在党史学研究中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呢?例如,我们研究“花园口决堤事件”我们要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所造成的灾难。不可避免的要拿来民国当时的黄河流经区域图,要仔细对比决堤前后的流域变化,只要这样才能够更加感性更加深入地了解决堤以后如何在军事上有效地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决堤以后又有哪些村庄遭到灭顶的灾难。也只有在这样空间印象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知道应该查阅那些相关历史文献及地方史志去深入研究它。

其次,历史地理学既然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的内在规律,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而且只能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全面地占有各种研究资料,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现代已有的多学科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去探索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

同样,在研究中共历史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重要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党的理论来研究,在研究党的历史上的事件的时候,除了要有相关党的理论作支撑和指导,更重要是要在占有大量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去研究某一党史事件的作用及影响。党史研究要切忌空对空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模式。

再次,地理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是始终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地理环境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指历史时期人们所遇到的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引者注。)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对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同时它也在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面貌。就拿河南的地理环境来说吧,远古时期,河南的地理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距今300―500年间,黄河流域平均气温比今约高2℃、冬季高3~5℃相当于今长江流域。降水量远比现在丰沛。安阳殷墟考古发现的大量动物遗骸中,有不少喜暖和喜居河湖沼泽的动物漳、水牛、野猪和象的遗骨(而今这些动物只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了)。这些物候特征反映三、四千年前河南远比今世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以历史文献为基础,还要重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这一研究方法也同样应该吸收入党史研究中。曾经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党史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文献材料,有些文献材料可信度也并不是很高的。例如我们要研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仅仅从已有的文献记载去考察研究是很不容易弄清楚客观事实的,我们还应选取某一个比较有典型性的地区如河南信阳,去实地的了解,考察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具体情况,是否与文献记载有出入,出入是否较大。

那么,如何进行实地考察呢?

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掌握各种有关资料,还必须提出欲解决的问题,带到现场再仔细琢磨,相互对勘,使能明了究竟。不然走马观花,何济于事?通过实地考察亲临其境,对于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加深理解,证明其所记载确实无误,对于有关设置也可以为之解释,探索出其原来设置的因素。

最后,现代历史地理学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 “所谓‘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地域差异。”因此,在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过程中,还应注意“人”与“地”相结合,在变化的地理环境中去探求人类活动、历史事件;在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去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两者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往往比较多的注意人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结合地理环境去考察人的活动还是比较欠缺的。如我们研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往往会比较关注大生产运动对当时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很少去关注为什么在大生产运动中会选择南泥湾作为开发对象而不是其他地方,这其中难道没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吗?

三、 利用历史地理学作为党史研究的工具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吧。在研究内容上,历史地理学已完全不局限于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只注重沿革政区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而是有了大大的拓宽,它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环境、疆域、政区、军事、货币、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等分支学科,可以说,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社会各部门的联系是全方位多视角的。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现实服务。研究它有助于揭示人地关系的规律和区域开发的成败得失,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制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保持区域环境,维护人类长远与根本利益提供参考做出贡献。

对于党史学来说,我们除了要借鉴历史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还可以将历史地理学作为党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来使用。著名的《四库全书•序》中写道:“夫舆地之学,为读史第一要义”可见历史地理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作用。同样,历史地理学能帮助党史工作者了解历史地名和历史上的地理概念,这是党史学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常识。举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民国东北当时是划分为九省:分别是北满、南满、吉林、辽东、辽西、热河、察哈尔、内蒙、外蒙、迪化,这与现在东北、内蒙的省区划分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阅读和研究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文献时,如果不弄清楚从民国到建国后的地理沿革,又弄清楚民国东北九省的地理位置,又何谈对这些地区史的考察?

另外,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掌握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能够使我们在地理名称方面少出错误。例如,《韶山毛氏族谱•卷首》(二修)记载:“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澜沧卫”是古代地名,现今是什么地方呢?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的《传》写道:“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云南澜沧(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那么澜沧卫是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吗?查看《读史方舆纪要》,我们就能明了其中真相。《读史方舆纪要•北胜州》一书,有“洪武二十九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以州隶之”,“于州治南筑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的记载。而通过查看《历史地图集》我们也可以得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在1915年,因当地与贵州省镇边同名,又因为其紧靠澜沧江,而始获澜沧县的名字。通过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得知澜沧卫在今云南永胜县,而不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参考文献:

[1]陈昌远编著,陈隆文修订.中国历史地理简编[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 (2).

[3]史念海.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2).

历史地理学第7篇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四论》 理论与实践 国际接轨意识 综合系统性 时间特性

历史地理研究在中国有着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的悠久传统,但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是在西方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的。40年代,侯仁之教授就学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在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奠基人之一H·C·达比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正规地接受了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的薰陶。学成归国之后,侯仁之即结合教学科研实践,于五、六十年代不懈努力地在中国大力倡导现代历史地理学。然而,正当中国历史地理学刚刚迈上现代科学轨道之时,十年“文革”阻止了它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与西方本已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1979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即开始取得新的突破,并逐步走上现代科学的正轨,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一书,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理专题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大发展,对实践的指导还没有新的突破。正是在这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俳徊前进之时,侯仁之将他先后发表的四篇理论探讨论文及“附录”四篇、“资料”两篇共十篇论文结集成册并题为《历史地理学四论》[②](以下简称《四论》)出版,既显示了他个人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认识历程,又从理论思维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展现和强调了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个新旧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漫长的“神”本位观念(自然界的“地心说”、人类社会的君主制)主宰下的古代历史时期,历史地理研究只是为治史提供疆域政区变迁的地理沿革背景资料,以及在这些治史资料基础上编绘的读史地图。随着近代科学文明的兴起,科学观念、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逐渐冲破“神”的樊篱,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牛顿的力学,使人们知道,自然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可观察可认识可判断可推理的客观存在,把握客观规律后,就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也逐渐渗入历史学,要求历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也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叠加于自然环境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在近代科学文明的大潮中,正是这些科学实践的客观要求,使地理学迅速脱离历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近代学科。而在近代地理学诞生之初,历史地理学就已经蕴涵了它在地理学中的潜在位置。[③]

在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曾经长期地困扰过许多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A·赫特纳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地理学科,但又模棱两可地自我怀疑[④],R·哈特向既不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否定它的独立学科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⑤]。在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前夕,来自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们,还为此进行过激烈的面红耳赤的争论。[⑥]由于争论者们本身缺乏深厚的历史地理研究实践,故未阐明历史地理学科的本质问题。而同时代的H·C·达比[⑦]、W·G·伊斯特[⑧]等少数几位历史地理学家,用他们坚实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实践,奠定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基石。1940年,C·O·索尔在达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要点、研究资料、野外考察以及研究方向等诸多方面。[⑨]从而宣告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诞生,同时也结束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其后不久,R·H·布朗[⑩]、D·怀特利瑟[①①]的著作和A·H·克拉克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又丰富了诞生不久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

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自明末至民国初年,其研究方法类似于西方,而研究成果数量不逊于西方,至本世纪20年代以来,才逐渐落后于西方。[①②]以至于建国之初,教育部仍然把“中国沿革地理”视为历史地理学的代名词而规定为大学历史系的选修课程。对此,学成归国不久即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地理学课程的侯仁之立即呼吁将“中国沿革地理”尽早改为“中国历史地理”,并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其内容不以历代疆域的消长与地方政治区划的演变为主,而以不同时代地理环境的变迁为主,这样应该从先史时期开始,举凡每一时期中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变迁,如气候的变异、河流的迁移、海岸的伸缩、自然动植物的生灭移动以及地方的开发、人口的分布、交通的状况、都市的兴衰等等,凡是可能的都在讨论范围之内。”[①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侯仁之发表了第一论《历史地理学刍议》[①④],在中国首次阐述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总体理论以及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关系,不久又发表了第二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⑤],在北京地区历史地理与西北干旱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规划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7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学术界逐渐恢复了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学术理论研究也逐渐与西方接轨。强调综合整体研究的系统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尝试,至90年代已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得到充分运用,科学哲学界和地学界提出的“地球表层学”概念是否获得学术界普遍承认暂且不论,但其综合统一的系统研究理论符合地理环境的客观现实。侯仁之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时代的脉搏,连续推出第三论《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⑥]和第四论《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①⑦],吸收并倡议在历史地理研究实践中运用系统理论,着重强调了人—地系统的综合统一研究。如果说侯仁之《四论》中的前两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的话,那么,后两论则是他对新理论与新研究实践在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所获取的新认识。

经过几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者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的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实践证明:纯理论研究固然可能取得某些成果,但从学科发展的整体上看,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一条正确的唯物辩证之路:理论涵蕴于具体研究之内,具体研究凝缩于理论之中。

二、理论探索中的两种偏向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各门科学领域中的内在规律,经过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最后将升华成科学哲学、乃至哲学的普遍性规律;哲学是科学的向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无不有意无意地受到哲学的影响,经受了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后,尽管构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大厦为时尚早,但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名词、概念,作知识形态的学科体系表述。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阶段,这样的基本表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过方法论研究、新哲学思维等几个阶段到今天的多元化时期[①⑧],再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形态的表述,对学科的发展没有更为重要的意义。A·H·克拉克和J·帕藤在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的《社论》中明确地指出:“《历史地理学杂志》将不是提倡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或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或历史学之间关系的教条”[①⑨]式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两杂志的主编及编委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具有共识。

广义的历史地理学理论应该包括各种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但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在属性、功能等方面具有本质的差异。更不能将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因为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建成一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决不是一件轻易办得到的事。”[②⑩]

另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探讨的漠视和轻视。“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①]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理论问题。任何一项对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无论研究者持什么样的态度,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反之,一项具体的历史地理研究,如果就事论事地叙述或狭隘的考证,而事后又不进行分阶段的概括与总结,不找出所做研究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并充实和完善各种层次、各种专题的现有理论,这项研究对学科的发展就没有更大的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今后既要克服理论研究中的知识形态体系的简单叙述,也要纠正轻视和漠视理论研究的偏向,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国际接轨意识

就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要想获取重大发展,就必须接轨于国际学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举凡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注重学术研究的国际性,并在某些学科或某些分支学科领域中成为国际研究中心。综观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发达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总是国际性的。从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编辑部在英国的事实讲,英国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而从该杂志设立“总编”与“美洲总编”的事实来看,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国家。由于英语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性通用语言,因此,其它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国家如法、日、俄、德等国,都注重与英语世界的国际交往,将它们国家的重要研究成果介绍、翻译成英文版进入国际学术领域。[②②]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并在已有的介绍国外历史地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始向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宣传和介绍我国已经取得的重要历史地理研究成果。[②③]今后应当逐步深入、广泛地进行中外历史地理研究的多方位、多层次比较,在保持中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了解和借鉴西方研究的资料、方法和思想,以期更快地达到真正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并在国际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中争得中国应有的学术地位。

四、综合系统性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以人文社会科学占绝对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附庸,以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描述为主;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创造和改进了大量改造自然的知识、工具和手段,使得自然界逐渐被人类的改造能力所征服;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更使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和创造,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的跃进,同时也使人类逐渐注意到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而带来的自然界不可逆变化的后果。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至逐渐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颉颃、甚至自然科学声势盖过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局面。近代的地理学已经脱离了历史学,并伴随着地质学、气候学、植物学等近代自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一门以研究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为辅的学科;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描述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环境以及诠释历史地理文献为主要内容。

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人类生产力,使人类对自然的大力征服不断遭到自然界的恶性报复,最终迫使人类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与社会活动,重新辩证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在学术研究领域,则出现了一系列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与综合研究,以致形成大量的综合学科。[②⑤]现代地理学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大力加强了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开始,形成了强大的人文地理研究思潮。现代历史地理学正是在人文地理研究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②⑥]

提倡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要求互生共存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联袂研究的趋势[②⑦],其本质是提倡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强调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要综合参考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双重要素,从人文与自然相区分的二元论研究向统一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历史地理研究的客观对象具有四级客观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一级子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二级子系统;所有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三级子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系统组成的地理系统—地球表层巨系统。所有各级系统都是相互间进行着物质迁移、能量转换与信息传输等内外部循环的开放系统,又都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再从有序向无序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系统性符合系统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这必将要求研究的系统性。与其被动地经过长期、无数次地分门别类的单要素研究摸索才最后上升到系统研究,不如主动地接受现代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系统学理论去系统地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客观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侯仁之在《四论》的第三、第四论中一再强调历史地理研究的系统性。系统论的认识方法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获得普遍的应用,既表现在层层深入、内外联系的历史专题地理研究之中,也体现在逐级综合、分类归纳的历史区域地理研究之内,而动态的观点,则贯穿始终。以往的定位、定时研究应当逐渐向综合、系统和动态的研究过渡。

总之,伴随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诞生而出现、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学者的历史地理学科属性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学科的归属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在整个科学领域内,从分门别类的单一学科研究向交叉联系的多学科综合系统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现代历史地理学更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

五、时间特性

客观现实的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每一种系统要素都能发展成为一门地理分支学科,而每一种系统要素在历史时间延续中的发展变迁过程及其与系统内外其它要素的交互关系,都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均为有限的时空,既不是具体技术科学的时空,也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时空。它的空间主要指地球自然界的“生物圈(biosphere)”和受到人类影响的“理智圈(noosphere)”[②⑧]。其时间的上下限为:人类出现并产生农业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以来、直至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将来发展的未来趋势。关于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跨度,侯仁之在其《四论》中有精辟的论断,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坚决主张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这一段时期内,必须推向过去的时代,一直上溯到人类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自然界中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之后,这项研究就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同样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严格地说,今天的地理,明天即成为历史地理”[②⑨]。

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时间特性,从科学哲学的辩证认识来分析,有三种对立的时间观念:⒈静止的历表时间和动态的历时时间;⒉单纯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和整个人类历史时间;⒊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和“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静态的历表时间,反映不出人类历史的“活动”特征。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有明显的缺陷:首先,历史文献记载以前的历史时间,没有历史文献记载;其次,如同地表大陆的荒漠和地壳岩层具有间隔、裂隙和断层一样,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存在着大量的断缺和空白;第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地理活动,如果没有考古学、地质地貌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辅佐,就不能完全、甚至正确地加以反映;最后,历史文献如果没有近代与现代文献记载的延续和补充,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就显示不出它的现实发展意义。如果研究者持有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观念,就不可能重视近代和现代历史地理研究,更不可能在揭示过去、总结现在的基础上,去科学地预测未来。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社论》是这样论述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性质的:“至于所考虑的时间性质,我们倾向于有部分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稿件投送本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惊讶。可是,既然我们已经广泛地意识到:所有、或几乎所有的地理现象,在或长或短的历史时期内,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变迁。那么,基于这种公认,我们将对近现代(包括本世纪)的历史地理研究给予关注,并值得在本刊占有一席地位。”[③⑩]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也已经注意到“研究的历史时代尽量后移,尤其要加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的研究”[③①]。同时开始关注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动向。[③②]

从学科理论的整体上讲,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特性,当然是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但要克服具体操作中的难度,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六、内外发展动力

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历史地理学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学术界内外双重动力的合力推动。外部动力包括:⒈历史传统延续的惯性;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⒊科学技术进步的促进;⒋社会机制功能的健全。前三种动力一般只是有无或大小的问题,而取决于人为决策因素的第四种动力,除了有无和大小问题外,还会涉及正负的问题,若把握不好,将会直接、即刻和长期地影响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队伍长期分属历史学与地理学两个部门、且侧重于历史学部门的社会机制事实,使现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打下了深深的史学传统烙印,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大传统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当积极地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并根据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以稳定本学科发展的态度来维护这一现状。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便积极地加以改进。比如,我国现代地理学系统内大量涉及历史地理问题的实际研究,由于具有地理学基础的历史地理研究者少之甚少、而许多具有扎实历史学功底的历史地理学者又无法参与,最后只能由做具体研究的非历史地理工作者自己摸索着解决。这就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一种畸形现象:当前经济建设亟需投入研究力量去解决的许多历史地理现实问题没有历史地理工作者研究或参与研究,而与现实脱节、崇尚古代文明且只需一部分人研究的传统历史地理专题却有相对多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争相参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往日的地理的同时,还必须显示出为现实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应用性一面,方能在现代地理学、乃至现代科学之林中显示出它真正的力度。这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努力。

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是历史地理工作者的自我意识,包括:⒈对学科理论问题的不断反思和持久评估,以指导研究实践。⒉研究资料的新发掘、新发现。一方面要正确地对待历史文献资料,意识到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历史地理研究资料不局限于历史文献资料,以免陷入研究的误区。既要加强历史文献资料的疏理工作,也不能为历史文献资料所左右。⒊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最佳选择。随着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各种研究方法,均有它们的成功之时和成功之处,历史地理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已经可以举出不下20种有名可指的具体研究方法,但具体研究对具体方法有具体选择,最终的目的是真正解决问题。既要反对为赶时髦而堆砌新方法的新名词新词藻,也要注意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更新。⒋研究思维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是研究者保证研究质量的自身主观意识。⒌不断地创造性地研究实践,是学科发展的本源。

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几代学者群体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往每个发展阶段均有各自的研究特点,而新的发展趋势又必将有新的学术要求。本文在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的启迪下,评述了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几个新老问题,恳请前辈与同仁的赐教。

注:

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4年再版。

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院士文库”丛书,1994年。

③Robert E. Dickinson,The Makers of Geography,England:Frederick A.Praeger,(1969).

④Alfred Hettner,Die Geographie:Ihre Geschichte,Ihr Wesen Und Iher Methhoden,Ferdinand Hirt in Breslau,(1927);又(德)A·赫特纳、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1—172页。

⑤Richard Hartshorn,e The Nature of Geography,Photo-Lithoprint Reproduction,Edwards Brothers,Lnc.,(1964),PP.184-5.188.[按R.哈特向的《地理学的性质》一著最早于1939年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Annals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第29卷第3、第4两期上全文连载。此后于1946年单独出版;1949、1951、1956、1958年再版了四版;1961、1964年又由科学出版公司(The Science Pressprinting company)修订了两版。]

⑥"What is Historical Geography?"in Geography,Vol.17.(1932),39-43.

⑦H.C.Darby(Ed.),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before AD 18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6).

⑧W.Gordon East,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urope,London:methuen,(1935,1943,1948,1950,1956,1962,1966,1967);The Geography Behind History,Thomas Nelson & Sons Ltd.,(1938,1965,1967,1994).

⑨Carl o. Saure,"Forewo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

【关 键 词】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No. 1,(1941).

⑩Ralph H.Brown,Mirror for Americans:Likeness of the Eastern Seaboard,1810,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1943);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Harourt,Brace and Company,Inc.(1948);又有秦士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3年初版“内部读物”,1990年2月再版。

①①Derwent Whittlesey,Environmental Foundations of European History,Century-Crofts,Lnc.(1949).

①②阙维民:《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227—240。

①③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历史地理学四论》,第138页;原载《新建设》第2卷、第11期,1950年。

①④原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73—80。

①⑤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80周年的五四科学讨论会地理系分会上的报告,原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第1期。

①⑥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学专刊),1992年,1—5。

①⑦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106—110。

①⑧John Radford,"Editorial",i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Vol.16,No.1,(1990),PP. 1-2.

①⑨ ③⑩A.H.Clark & J. Patten"Editorial"i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Vol, 1 (1975).

②⑩谭其骧“序”,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7页。

②②如《法国历史地理》(Xavier De Planhol & Paul Claval,GeographieHistorique de la France,Paris:Librairie Artheme Fayard,1988)一著,1994年成为“剑桥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第21种Xavier De Planhol & Paul Claval,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France,translated by Janet LLoy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②③Weimin Que,"Historical Geography in China"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1,4 (1995),361-370.

②④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页。

②⑤笔者认为“交叉研究”与“边缘研究”一旦成为学科,则应统称为“综合学科”。

②⑥Carl o. Sauer,"Forewo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 (1941),17-20.

②⑦谭其骧先生曾经“在80年代几次学术会议上既提出过历史地理工作者应重视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意见,也曾做过两次有关历史人文地理的报告”。(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1—202)。

②⑧V.I.Vernadsky,"The Biosphere and the Noosphere" American Science ,33 (1945),1-12.

②⑨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第22页。

③①邹逸麟、吴松弟:《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求是》,7(199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