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反思与建议(合集7篇)

时间:2023-06-25 16:04:08
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1篇

作者简介:任仙仙(1985-),女,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e-mail)renxianxian-pc1@163.com。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703三本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创新,199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速。该类院校既有别于其母体学校——普通高校,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1]。因此独立学院在学校定位、师资特点以及学生层次上均享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借鉴其他层次院校一些可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道路,达到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学生智力和技能综合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总结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层次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若干独立院校外语教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目的性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尊敬师长,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理解、关心他人,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良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他们热衷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及弱势群体,并用实际行动给予关怀,为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特点

独立学院发展的时机及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并不了解,也未能预测专业发展的空间”[2]。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宽泛,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授课任务颇为繁重。由此,他们少有精力去进修深造或者搞科研,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大学英语采取专业内合班教学的方式,一名教师反复多次教授同一科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对教材的新鲜感和热情度,不利于教学的反馈创新。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一堂课上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满堂灌”的方法,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本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的语言和观点。这样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接受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教育精神。如此一来,没有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二者间的关系,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乐趣。

(二)英语过级与英语能力的误解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任仙仙,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道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了解四、六级与英语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不能直接快捷地通过课堂传授所有的语言机制。而学生急于求成,希望找到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他们质疑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由此,他们不愿意加入“毫无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英语过级率偏低。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得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在总结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基于个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不是四、六级过关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而是学生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是夯实与拓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正确认识,对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后配合适当的辅助练习帮助并督促他们学习。要使之明白,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而是自身文化修养和外文阅读、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帮助学生自愿学好英语。在独立学院,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会:以情动人、以情教人的教学方式收效显著。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优势,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时补充他们欠缺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储备,找到适合具体班级的学习方式,努力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严密,对固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先加强他们对词汇、短语以及对语法的掌握,再上升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人文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强,可以让他们从文章的宏观整体布局出发,逐步发掘主题,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词汇语法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顺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问题,为更全面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本科学校实行的分级教学办法[3]。在学生入学时,运用较科学的分级试题,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班和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消除歧视或骄傲情绪,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英语a班b班学生人数。

此外,需合理地选择分级教学的教材。a班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词汇语法掌握程度和阅读能力较好,可以选择听说材料多、阅读量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教材;b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可以选择体裁新颖、句子篇章工整、文章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在独立学院中较少应用此种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以学生语言水平为基准,目的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需践行。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地接受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很少明白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入大学,他们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应该上升到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讲授其核心和本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要领,举一反三。例如: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了4 000左右的词汇量,大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根据词根、词缀等的组合变化规律来教授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认识深度。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法之后,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

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那么对这门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语言,那么相关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仅仅凭借应付考试的零星知识点学习,不足以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拒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

(四)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独立学院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别于本科院校而放弃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追求。在教学之余,应积极准备科研活动,踊跃参加进修活动。唯有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者更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对外语学

的兴趣。首先,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合理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组织和安排课堂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适时安排学生以对话、朗诵、短剧和电影配音的方式来练习英语,配合奖赏制度,激发学习动力。再次,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传达学以致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英语实用性的理解。如“人类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针对土木建筑系的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关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资料,用各种设计和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事实上,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摸索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4-27.

[2] 张朝霞.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 325-326.

[3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6-13.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ren xianxian1, wu jianhua2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p. r. 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abstract: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is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elite education to popular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udents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have similarities with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and some distinct personalities. due to the specialties, english teachers in those colleges are faced with some particular puzzles and difficulties. we presented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proposed several related teaching suggestions including changing the teaching thoughts and adjusting teachers’ role, trying graded teaching to satisfy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levels, teaching students the method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their learning abilities, and enhanc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 and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2篇

作者简介:任仙仙(1985-),女,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e-mail)。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703三本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创新,199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速。该类院校既有别于其母体学校——普通高校,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1]。因此独立学院在学校定位、师资特点以及学生层次上均享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借鉴其他层次院校一些可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道路,达到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学生智力和技能综合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总结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层次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若干独立院校外语教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目的性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尊敬师长,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理解、关心他人,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良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他们热衷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及弱势群体,并用实际行动给予关怀,为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特点

独立学院发展的时机及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并不了解,也未能预测专业发展的空间”[2]。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宽泛,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授课任务颇为繁重。由此,他们少有精力去进修深造或者搞科研,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大学英语采取专业内合班教学的方式,一名教师反复多次教授同一科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对教材的新鲜感和热情度,不利于教学的反馈创新。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一堂课上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满堂灌”的方法,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本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的语言和观点。这样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接受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教育精神。如此一来,没有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二者间的关系,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乐趣。

(二)英语过级与英语能力的误解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任仙仙,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道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了解四、六级与英语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不能直接快捷地通过课堂传授所有的语言机制。而学生急于求成,希望找到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他们质疑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由此,他们不愿意加入“毫无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英语过级率偏低。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得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在总结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基于个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不是四、六级过关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而是学生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是夯实与拓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正确认识,对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后配合适当的辅助练习帮助并督促他们学习。要使之明白,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而是自身文化修养和外文阅读、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帮助学生自愿学好英语。在独立学院,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会:以情动人、以情教人的教学方式收效显著。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优势,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时补充他们欠缺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储备,找到适合具体班级的学习方式,努力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严密,对固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先加强他们对词汇、短语以及对语法的掌握,再上升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人文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强,可以让他们从文章的宏观整体布局出发,逐步发掘主题,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词汇语法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顺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问题,为更全面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本科学校实行的分级教学办法[3]。在学生入学时,运用较科学的分级试题,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班和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消除歧视或骄傲情绪,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英语a班b班学生人数。

此外,需合理地选择分级教学的教材。a班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词汇语法掌握程度和阅读能力较好,可以选择听说材料多、阅读量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教材;b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可以选择体裁新颖、句子篇章工整、文章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在独立学院中较少应用此种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以学生语言水平为基准,目的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需践行。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地接受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很少明白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入大学,他们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应该上升到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讲授其核心和本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要领,举一反三。例如: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了4 000左右的词汇量,大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根据词根、词缀等的组合变化规律来教授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认识深度。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法之后,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

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那么对这门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语言,那么相关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仅仅凭借应付考试的零星知识点学习,不足以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拒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

(四)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独立学院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别于本科院校而放弃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追求。在教学之余,应积极准备科研活动,踊跃参加进修活动。唯有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者更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对外语学

的兴趣。首先,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合理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组织和安排课堂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适时安排学生以对话、朗诵、短剧和电影配音的方式来练习英语,配合奖赏制度,激发学习动力。再次,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传达学以致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英语实用性的理解。如“人类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针对土木建筑系的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关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资料,用各种设计和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事实上,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摸索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4-27.

[2] 张朝霞.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 325-326.

[3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6-13.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ren xianxian1, wu jianhua2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p. r. 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3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 教学反思 问题 建议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只有不断反思,教师才能增长教学智慧。农村教师作为教育的基层力量,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学习和运用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让反思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提高我县农村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笔者针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 我县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县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教育实际,借鉴其他地方学校的成功经验,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理念,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了全县中小学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评选活动等。结合平时的教研活动及教学反思评选活动,笔者发现我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师对教学反思认识上有偏差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已认识到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但是教师们对于如何反思及反思形式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农村教师,自觉反思意识不强,反思的能力低,即便是写了教学反思,往往是应付检查或完成上级的要求,也有的是为了评选、评优才开始写教学反思,我们的反思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还有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认识不清,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写工作总结,把周总结、月总结、月考、期末考试总结作为教学反思。这些对教学反思的错误认识必然导致教学反思的行为错位。

(二)教学反思视角单一

教学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多方面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但现实中,大部分教师只进行结果反思,侧重点放在教学的失败之处和亮点部分,而没有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也有的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而没有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这些只从单一视角进行反思的活动,容易受自己思维定势的束缚,缺乏深度,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只有多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客观真实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来审视分析,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重教学现象描述,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把其应用在教学上,然而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及反思水平有限、方法不正确,导致大量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对一些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于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目标的落实等方面的思考相对缺乏,导致了教学反思形而上。比如,某位小学英语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就开始进行教学反思,根本看不到学生从对话中学到了什么,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这就是一种无效的反思。其实,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将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建议

要解决农村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认识对象,以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扬弃的态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我县教师教学反思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同样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反思无法挖掘深层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理论知识或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将外部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教学实践展示出来。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一个教师同时任两门学科或两个班的现象比较普遍。好多教师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是会找时间、挤时间来进行反思,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亮点、课堂上的想法以及生成的教学信息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分析总结。实践证明,凡是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都是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名师。就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讲的那样:“如果一个教师每天都能用一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五年后,他不能成为全国特级教师可以由我负责。”

(二)创设良好的反思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前提条件。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其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和能力,学校要在制度上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保障,如学校定期为教师开展“请进来”或“走出去”的经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定期开展教学反思评选活动等活动,形成机制。同时,学校要为教师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推行集体备课、点评,实现个人反思到集体反思再到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三)专家引领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对话是反思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有了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行为,还需要外部信息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其他教师的帮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受自身知识及价值观的影响,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如果有了专家的引领和其他教师的帮助,我们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跳出认知上的盲点,自己的“经验主义”,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反思上的进步,获得专业发展,真正做到从教书匠到教研者的转型。

参考文献: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4篇

反思我们的教学,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相对过时的教学观念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教学的情况。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关注“教”而忽视“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仍然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而很少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进行的教学创新,也大多集中在“如何讲”的层次上,而极少有人会注意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这些事实的存在或许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暴露出来的正是我们教学观念普遍滞后的严酷现实,而这才是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认为教学观念的问题都很虚不实在,对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没有多大意义,其实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笔者认为,只有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才能具备进行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教学创新才会有存在的土壤和空间,教学水平才可能获得整体的跨越式提高。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水平提高必定举步维艰。

第二,相对陈旧的知识结构限制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从表面上看,过去形成的知识结构好像完全能胜任现有的教学要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笔者自身而言,大学时代教师的授课模式以及当年的学习经验就对笔者现在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教学设计到习题布置,处处都能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这种建立在相对过时的知识结构上的教学活动其实已经不太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时代要求了。例如,当笔者继续用“求圆的面积”这一经典例题讲解编程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学生的兴奋感与当年的笔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类的“继承”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当我们固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时,我们的教学也必然会被限制在一个过时的年代与相对狭小的空间里面。只有及时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时展的需要。

第三,会考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会考作为一项重大考试,它不仅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的作用,甚至还关系到学生的高考资格。任何一个教师都不敢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当我们看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在教学创新上的积极性。首先,会考挤占了教学课时。备考和考试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课时,这无形中挤压了正常教学课时。其次,会考的指挥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要求。会考的难度较低,考查的大多是知识性内容,对能力的考查较弱,这无形中为教师降低教学要求提供了借口,降低了教学难度。第三,会考制度和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教师创新的积极性。会考的成绩经常成为学校之间评比和教师考核的标准,无论从学生还是老师都不愿意出现补考的情况。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舍本求末,以全员通过会考为目标,用应试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注重教学的创新。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应该从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过程两大方面入手。

一、就教师自身素质而言,教师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只有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式和方法才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才有可能达到新的高度。而更新教学观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研读课程标准。课标不仅能帮助我们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且还提供了认识教学过程的全新视野。即便是课标中提供的活动建议也有助于我们突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打开教学思路。课标虽然很简练,但每次阅读课标总能有所收获。读的多了,思想就解放了,思路就打开了。第二,多交流,多学习。比如,可以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多听一些讲座,特别是专家的讲座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往往是十分详细和到位的,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更新观念。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听课。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要创造机会多听课,看看别人是怎么上课的。不仅要听本专业的课还要听其它专业的课。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受到启发获得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同时还能发现不少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改变对会考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平时多做些功课,深入了解会考,掌握其考试规律和复习规律,从对会考的过分担心甚至恐惧中解脱出来,洒脱地面对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要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通过会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知识结构的更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及时阅读并收集有关程序设计信息。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程序设计的最新潮流和发展方向,为知识结构的更新指明方向并为丰富课堂教学准备素材。笔者建议,教师应经常去大型图书城和图书馆看一看。图书的上架情况和借阅情况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除此之外,经常上网并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也非常重要。第二,有必要掌握一门其它的程序设计语言。就目前的情况,掌握一门其它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格外必要。虽然VB是教材指定的教学语言,但在现实中它已经不是当前的主流语言了,它所体现的程序设计的思想也日渐被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所取代。作为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和发展变化,及时做好知识的更新与储备。就当前的形势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C#、JAVA、C++等这些语言中选择一二进行学习。学习它们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本模块内容的理解,让我们在教学中做到既以VB为主又能突破VB的限制,这对开阔学生视野以及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非常有好处的。第三,了解其它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体系下,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十分丰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涉透也越来越深入。就本模块的内容而言,它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数学必修3中关于算法的内容就直接与本模块的内容相关。而数学课程中的其它内容,如函数图像的绘制、求方程的近性解、概率与统计中的相关计算、函数图像作图、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均为程序设计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就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言,笔者亦认为应当有所改进

在教学内容上,笔者认为应该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必修3中算法部分的教学内容,将部分算法知识转移到数学课的教学中去,而让本模块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否则,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本模块的教学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借鉴数学课程中的特别是数学必修3中算法部分的例题、习题。两方面结合,使两个学科的教学各取所长,互相促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这一想法,笔者曾做过一些尝试。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尝试着压缩了算法基本概念和VB语句教学的课时,结果发现并未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比如,笔者在教学引入“秦九韶算法”,“割圆术算法”等作为示例进行编程示范,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虽然笔者进行的这类研究还不够深入,但笔者相信还是有一定意义的。(需特别提醒的是,做这类尝试之前一定要多与数学教师进行沟通,在教学进度上做好衔接。)关于教学内容的第二条建议是,注意在教学中贯穿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虽然教材对这一点体现得并不充分,但是课标中却明确要求“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2 ]。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强调这些概念。有了这些知识后,学生对VB的学习也就不会局限于VB,而是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关于这一点,笔者甚至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适当引入JAVA或C++的示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笔者的第三条教学建议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的养成。在VB中,变量的定义较为随意,数据类型也不严格。这让初学者可以忽略编程形式上的问题而将注意力集中到编程的过程上来,在短时间内获得初步的编程体验和知识,这是VB这种处理方式的优越性之所在。但是,随着所编写的程序越来越复杂,VB的这些特性就会日益成为编程的障碍。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都不具备这些特性,就连VB6.0的升级版本也放弃了这些特性。所以,从长远来看,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成为教学中常抓不懈的内容。这里,所谓的养好的编程习惯主要是指:1.变量的先声明后使用;2.变量命名时“见名识意”的原则;3.数据类型的明确定义;4.缩进式的书写风格等等。

对于教学过程,我们一贯的做法是“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对于有天赋的学生来说,这只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对于另一部分同学来说,又让他们觉得十分吃力。这样的做法获得的是相对整齐的教学效果,却也是一种整体平庸的结果,难以培养和造就真正优秀的人才。事实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性。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必要打破单一的“演示+上机”的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力性和学习潜能。而程序设计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上机实践,通过不断调试、修改程序来学习,这就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天分和强烈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更有利于他们成才。笔者相信,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入是达到课标中关于“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3 ]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课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鲜明课程特点同时又符合高中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然而,真正要教好这门课程却并不容易。以上所述就是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本模块教学的反思与建议,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5篇

一、 我县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县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教育实际,借鉴其他地方学校的成功经验,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理念,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了全县中小学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评选活动等。结合平时的教研活动及教学反思评选活动,笔者发现我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师对教学反思认识上有偏差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已认识到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但是教师们对于如何反思及反思形式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农村教师,自觉反思意识不强,反思的能力低,即便是写了教学反思,往往是应付检查或完成上级的要求,也有的是为了评选、评优才开始写教学反思,我们的反思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还有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认识不清,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写工作总结,把周总结、月总结、月考、期末考试总结作为教学反思。这些对教学反思的错误认识必然导致教学反思的行为错位。

(二)教学反思视角单一

教学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多方面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但现实中,大部分教师只进行结果反思,侧重点放在教学的失败之处和亮点部分,而没有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也有的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而没有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这些只从单一视角进行反思的活动,容易受自己思维定势的束缚,缺乏深度,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只有多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客观真实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来审视分析,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重教学现象描述,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把其应用在教学上,然而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及反思水平有限、方法不正确,导致大量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对一些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于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目标的落实等方面的思考相对缺乏,导致了教学反思形而上。比如,某位小学英语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就开始进行教学反思,根本看不到学生从对话中学到了什么,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这就是一种无效的反思。其实,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将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建议

要解决农村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认识对象,以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扬弃的态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我县教师教学反思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同样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反思无法挖掘深层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理论知识或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将外部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教学实践展示出来。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一个教师同时任两门学科或两个班的现象比较普遍。好多教师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总是会找时间、挤时间来进行反思,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亮点、课堂上的想法以及生成的教学信息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分析总结。实践证明,凡是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都是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名师。就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讲的那样:“如果一个教师每天都能用一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五年后,他不能成为全国特级教师可以由我负责。”

(二)创设良好的反思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前提条件。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其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和能力,学校要在制度上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保障,如学校定期为教师开展“请进来”或“走出去”的经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定期开展教学反思评选活动等活动,形成机制。同时,学校要为教师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推行集体备课、点评,实现个人反思到集体反思再到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问题 建议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良好结局,也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否高效开展,但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意识淡薄

通俗地讲,意识就是人的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感知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对自身的意识、对学生的意识、对教学过程的意识等。在教学中,教师敏锐的感知力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因此强烈的教学意识对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有意识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开展教学,但对教学反思的意识并不突出。尽管课改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当的反思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不强,原因是很多老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的现象更为突出。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大多停留在“一节课上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的层面上,而不会深入思考课程背后的东西,如课堂上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学生的表现说明什么问题等。老师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后续阶段,没有自觉地对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或即将经历的课进行反思。即使有的教师有反思的意识,更多时候也只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少从更大更广的范围考虑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这样的反思对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作用并不大。由于教学反思意识淡薄,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同一课的教学时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教学何谈有效。

2.教学反思行动欠缺

教学反思从本质上而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教学与生活方式。反思并不等于静坐冥想式地回顾教学实践,而是需要教师将带有批判性质的思维方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不仅仅需要思想层面的认同,还需要后续行为的跟进。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已明显提高,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教师不能把反思的过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以为教学反思只要在头脑里回顾就能带来教学的改进,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意识如果发生偏曲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哪怕教师对教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多么精彩的想法,如果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反思可以说就是无效的或低效的。在跟一线小学语文老师访谈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反映由于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教学反思中大多拘泥于思想层面,很多想法过了也就过了,并不会很自觉主动地把考虑的东西记下来,原因是没有这样的习惯。实际上教学反思落实到实践还要有一个“记录”“写作”的过程,教师可以把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写成日记、随笔等作为改进教学的参照,可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由于过重的教学任务很少进行教学反思,更不用说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了。

3.教学反思内容不到位

目前教师对于反思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关注的是解决显性的“方法”问题,很多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开发。而对于教学目标、环境、评价及教学理念的反思所占比重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教师仍旧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看待教学实践,没有解放性、批判性地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教学本质,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实践背后的依据和理论。任何教育教学实践都是多种因素交汇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承载着教师对于一定情境中的主体、对象、条件、目标、手段等多种因素及其关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主动地、持续地反思“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我所做的是否合乎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及“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否合理有效”等关键问题,从而寻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全面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身行为,如教学理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得当、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对学生客观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教学环境是否有利于教学的开展等。教师只有从这些方面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才能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建议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后续阶段,对教师而言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要对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各个方面做出自觉的判断、推理与分析的过程,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设计、教学调控能力、学生反应情况等做出自觉的内省,以期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1.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但不一定会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经历的教学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意义。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使这种带有批判、探究性质的思维活动从无意识的变为有意识的,并将其付诸实践。反思意识强的教师永远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结构不良领域,会经常有意识地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学实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反思意识就会慢慢形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同时,要提高教学反思意识,不能仅仅将反思的理解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从更宽广、多元的社会、文化、政治的角度分析教学实践,才能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知、行、思”的统一结合。

2.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教学反思是知识建构、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反思将教师实践中的知识呈现出来,不断地解读与建构教学经验中的意义,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挖掘教育实践潜在的意义。教学反思是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情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要求”和“运用”是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知识基础作出判断的。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以一定的教学知识为基础的。首先,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知识及与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知识,如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学、美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这是教师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其次,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知识,教师的情景知识(通过教学智慧反映出来),以及教师的策略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教师要始终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设计的恰当与否、学生学法的指导等进行多方面的反思,确实朝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前进。

3.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并付诸实践

教师在自我检视中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教师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刻意的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如认真检讨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和敏锐的判断力,是否有耐心、亲切感和幽默感等。通过自我检视,反思自我,使得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发展。虽然,教学反思可以在头脑中运作,只要思考深刻,则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好的作用,但如果不把精彩的反思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也许就会很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遗忘了,消解了教学反思应有的价值,因此,真正有效的反思还要学会积累自己精彩的反思,这样才会避免重复性的劳动,也具有共享价值。而写作是一个深入反思并系统表达思想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博客、教育叙事等把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点滴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运用到下一次的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对写作载体进行思考,捕捉关键信息,在分析与推理中再思考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把它们付诸实践。只有这样,反思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4.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当局者迷,为了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外,还可以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同事帮助自己寻找自己教学的不足。首先,教师可以寻求与专家对话和交流,在与专家的对话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这里,教师与专家的对话,除了面对面与专家进行交流外,还可以多读一读教育专家的论著,因为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而文本对话,也可以从文本中领略专家的教育智慧,与专家进行精神交流,思维进行碰撞,在这种交流中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反思。其次,教师要自我开放。教师的自我开放意味着一方面让别人研究自己,让别人帮助自己跳出认识上的盲点与局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吸取经验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为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还需要同其他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讨论。因此,教师除了开放自己的课外,还应开阔眼界,善于从别人的课堂中吸取经验。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2]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实践与研究[J],2001,(03).

[3]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4]冯晨星,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J].学科教育,2004.6.

教学反思与建议第7篇

一、 教师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建议

1.一些教师课改的思想准备不足。具体表现为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教育的危机意识、改革意识不强。这要求教师亲身感受新课改模式,同时要不断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了解全国新课改的发展动向,看清当代教育的发展潮流。

2.一些教师的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不足,不愿认真编写而上网下载。这要求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和管理力度,严格工作纪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争在新课改中更好地奉献社会,更好地实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价值。

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一些青年教师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功不扎实,课堂掌控能力不强,而中老年教师的电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原有的讲授经验又太“丰富”。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要求编写导学案时加强集体备课,规定课堂教学全面开放,缩短青年教师的适应期和成长期。

4.一些教师在推行新课改中适应性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完全照搬山东昌乐中学“271”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这对我校基础较差生是不大合适的,编写的导学案内容多,难度大。二是在实际教学中重难点把握不准,让学生展示、点评过多,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推行新课改中为课改而课改,不能很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重难点,复习效果不佳。四是推行新课改一段时间后,教师怕学生不理解知识点,课堂上越讲越多,有重回传统教学模式的迹象。这要求学校通过示范课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强听课和个别指导,召开高考复习座谈会,集思广益,统一思想,统一复习方法,统一复习模式。

二、领导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建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无疑是我校新课改的核心力量,优秀的领导是我校新课改成功的根本保证。

1.领导必须树立榜样,打造奉献形象。在外语实验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师看年级组长,年级组长看校长。”在新课改中,校长不仅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先行者。校长及整个领导层应走在教师的前头,起到榜样的作用。 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做,我们的领导才真正是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和信仰的追随者,这是新课改能否最终成功的“软实力”。

2.完善课改实施方案。科学可行的方案是顺利推进新课改的保证,原先制定的课改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课改,但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它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影响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重新设计课程表,增加学生白天的自习课,并且规定晚自习不准统一授课,教师负责布置学习任务,个别辅导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第二,规范示范课的流程,真正发挥示范课的示范作用。建议学校:(1)把示范课细分为预习课、新知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2)每类课型安排文科理科各两位教师上,文科理科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各一位,不要都安排到重点班上。(3)每位授示范课的教师,课前要严格控制学生的预习时间,否则示范课就变成“面子”工程,失去了意义。(4)每次示范课至少有一位副校长全程参与听课、评课(专门及时地用一节课),组织教研主任、教务主任、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授课教师参与评议,不断完善课型结构。

第三,调整导学案编写人员,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导学案,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和适用性。建议学校在推行新课改的前两年,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导学案编写组,以保证导学案的质量,待条件成熟后再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导学案的编写工作。

第四,建立课改评价机制,对教师奖罚分明。建议学校尽快在评优(先进)、评职称、外出学习机会、奖金发放等方面充分考虑,拉大区分度。